小学语文部编版狐狸和乌鸦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狐狸和乌鸦》教学反思

《狐狸和乌鸦》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述了狐狸为了吃到乌鸦嘴里的肉,花言巧语使乌鸦上当的故事。这是我在我校举行的教师课堂达标课中精心设计并执教的一节达标课,以“先学后教,小组合作”的思想为指导,课前我对自己的教案做了多次修改,最终设计如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生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看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师:狐狸和乌鸦听到你们在叫它,瞧他们出来了。

【自评:这样导入简洁,又有童趣,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板贴课文的挂图,让学生观察第一幅插图,说一说自己看到的。

让学生看图说话。

这幅插图和课文那一段内容一样?﹙生回答﹚

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再齐读。

【自评: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避免了老师一味的讲解,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理念。】

师:狐狸想吃乌鸦嘴里的肉,可乌鸦高高在上,怎样才能吃到肉呢?让我们一起自学2—5自然段。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1、狐狸对乌鸦一共说了几次话?每次都说了什么?用“”划出来。

2、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后是什么表现?用“”划出来。

3、想一想狐狸为什么这样说?

学生小组讨论学习。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自评:有句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篇课文段落层次清楚,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低年级学生自学能力还不强,所以特意出示了自学要求,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学生完成自学后,重新回到课文,用表演和朗读的形式深入体会狐狸怎么一步一步让乌鸦上当的。

我先让一名学生读狐狸的第一次话,读完后,我说:“这只乌鸦太有礼貌了,见到乌鸦就问好”。学生马上提出了意见,说狐狸是想骗乌鸦的肉。我又问:“你们怎么这么说呢?”学生说是从“狐狸眼珠一转”看出的,我及时肯定了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己练读,进一步了解了狐狸的狡猾。

【自评:在这段的教学中,我有意把狐狸说成讲礼貌,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这是“狐狸”为了吃到乌鸦嘴里的“肉”所说的谎话。】

师:狐狸的这一招不行,又进行了第二招,让学生表演并反复朗读体会第三自然段。

狐狸为了吃到乌鸦嘴里的肉,又使出了第三招,谁来读狐狸的话。指名读课文第4自然段。狐狸说的那么好听,老师也想试试了。教师范读。学生再齐读。

狐狸的话是真的吗?老师出示麻雀的图片,播放乌鸦的叫声。让学生对比了解。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是什么表现呢?学生理解“得意”,并练习说话。

【自评:读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师的范读,也会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我让学生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还用图片和声音,帮助学生学习,突破教学重点,再次让学生看到狐狸说的都是谎言。】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齐读最后一段。

出示课文插图2,乌鸦看到肉被狐狸叼走,心情会怎样?你想对它说什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所得。

最后,完成课后练习—续编故事

【自评: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感受乌鸦当时的心情,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感情,再次感悟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反思:教学虽然结束了,但留给我的思考并没有结束。俗话说: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虽然是低年级,但我始终放手让他们自主获取知识,教师只站在引导的位置,引导学生观察,并按要求自己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内容。尽管教学按自己的设计进行,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但教学中仍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第一自然段,我让学生自己观察挂图,并说说自己看到的,由于事先没有提示不许重复别人说过的,使本来容易的教学,变得有些繁琐了。在2—5自然段的教学中,过于在意学生的表演,反复叫学生表演读,浪费了时间,在后面续编故事时,时间就不够了。

每一次的教学,尽管用心设计,在多变的课堂中,总是会有变化的,但只要教师善于总结,不断改进,就能让课堂变得更有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眼下最需要实现的,因此,不管是课前设计还是教学,都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主动交流,学会倾听,教师不再成为学生的“传声筒”,这样课堂就会留下学生更多的声音,教师也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了。

新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荡漾

玉溪市元江县澧江一小李文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株万树梨花开。”新课改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教学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充分引用,让我们明显感到我们的课堂活了,学生乐了,教师更充实了。表现在:

(一)把学生的视野拓展到了课外

从课堂表现看,教师的观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教学行为、教学策略随之跟着变化。课堂上,我们结合教材内容关注创设生活情境,让孩子认识生活,探究生活。如: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农贸市场》,教师事先准备了许多新鲜的蔬菜摆放在教室内,让孩子们看一看,摸一摸,认一认,自然而然明白了:原来辣椒红红的、绿绿的,扁豆扁扁的,西红柿软软的、香香的……

课堂不再局限在教室,我们把孩子带到了操场、花园、草坪。如在“口语交际”《找春天》一课中,我们把孩子带到了操场、郊外,席地而坐,让孩子们尽情融入大自然,去看、去摸、去闻,用自己的一切感官去感受、体会。孩子们没有了平时说话时的拘谨,一个个抢着表现:春天在小树的叶子上,在小草的尖芽上,在美丽的花儿上……甚至还有同学引用了课文中的诗歌句子“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蝴蝶在飞,男孩子们在追,这就是春天”……有些孩子还用自己熟悉的诗句来描绘美丽的画面,“儿童急走追黄蝶!”“不知春天谁裁出,孩子满脸笑春风”……

可以看到,课堂上的教师不再是高高站立在讲台上,而成了孩子的学习伙伴,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活动之中。师在上《小动物过冬》一课时,并没有告诉孩子小青蛙、小燕子、小蜜蜂是怎样过冬的?而是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接着引导比较哪些动物与它们的过冬方式相同,使孩子们知道了有的动物是在洞里冬眠,有的动物迁徙到温暖的南

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