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九章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9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9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பைடு நூலகம்节 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二、道德情感的形成
(一)道德情感及其类型
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准则去处理 相互关系和评价自己或他人言行举止时所体验到的情感。
按内容分 按形式分
公正感、责任感、义务感、自尊感、羞耻感、友谊感 、荣誉感、集体主义感、爱国主义感等
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和伦理性的道德感。
这一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也不是非道德的。随着年龄的增 长才能对行为做出判断。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2.他律阶段
5~8岁或10岁的儿童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儿童对直接的行为后 果进行反应,以痛苦和高兴为原则来说明一个道德问题,好的行为 能够带来令人愉快的后果;而坏的行为有着令人不愉快的后果。
获得反馈信息的两 条途径:
一是来自他人与社 会的外部反馈;
二是来自主体内部 的自我反馈。
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
(二)品德的动态结构(从动态角度分析)
包括对道德情境 的知觉过程、解 决道德问题的决 策过程和道德行 为的实施过程。
获得反馈信息的两 条途径:
一是来自他人与社 会的外部反馈;
二是来自主体内部 的自我反馈。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
一、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研究了儿童 道德判断的发展情况:
前道 • 德阶

出现在4~5岁以前, 思维是自我中心的 ,其行为直接受行 为结果所支配。
他律 道德 阶段
4、5岁~8、9岁之间 对道德的看法是遵 守规范,只重视行 为后果,称之为道 德现实主义。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知识要点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知识要点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重点章节)1、问题、问题解决、功能固着、创造性、发散思维等基本概念2、创造性的基本特征3、问题解决的过程4、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5、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的有效措施6、培养创造性的有效措施第一节问题解决概述一、问题与问题解决(一)问题1.含义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2.问题的基本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这是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的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

二是要达到的目标,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

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指那些阻碍实现目标状态的因素,它因人而异。

3.问题的分类问题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或界定清晰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或界定含糊的问题。

(1)有结构问题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

如,一般的数学应用题。

(2)无结构的问题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

如,怎样更好地为奥运服务?(二)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含义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2.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1)目的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

如,白日梦则不能称为问题解决。

(2)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心理加工实现的。

整个活动过程依赖于一系列认知操作的进行。

(3)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它需要运用高级规则进行信息的重组。

3.问题解决的类型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一是常规性问题解决,使用常规方法来解决有结构的、有固定答案的问题;二是创造性问题解决。

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或通过发展新方法、新程序等来解决无结构的、无固定答案的问题。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一)已有的观点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与苛勒的顿悟说是阐述问题解决的两种早期的心理学理论观。

桑代克认为问题解决就是通过尝试.使错误的行为动作逐渐减少,正确的行为动作逐渐增加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第9章 态度与品德学习

教育心理学-第9章 态度与品德学习

价值澄清过程:三个部分七个子过程
1.选择
自由地选择 从可选择的范围内选择 对每一可选择途径的后果加以充分考虑后的选择
2.赞赏
喜爱这一选择并感到满足 愿意公开承认这一选择
3.行动
按这一选择行事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一、社会学习理论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班杜 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后又将该理论发 展为一个全面的人格理论,称为社会认知 论。该理论可以较全面地解释人的社会行 为的学习。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12.04],美国心理 学家,生于加拿大阿尔伯达省的曼达尔镇。他是新行为 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一)社会学习理论简介
班杜拉摒弃了心理动力学和心理特质论的内因决定论和 传统行为主义的外因决定论的人格理论模式,对三者之 间的关系提出了更为辩证和完善的三方互动决定论。
2.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
3.规律:三水平六阶段
道德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 故事,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他还设计了相 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
实例: 在欧洲,有一位妇女因患一种罕见的癌症已濒临死亡。医生认为还 有一种可以救她的药,即该镇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镭。药剂师以 10倍于成本的价值2000元出售该药。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向每一位熟人借 钱,但总共才凑得药价一半左右的钱。他告诉药剂师:妻子危在旦夕, 请他便宜一些售药或允许迟一些日子付款,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 了这种药,正是要用它来赚钱。”海因茨走投无路,闯进该药店为妻子 偷了药。 故事讲完后,要求被试回答:这个丈夫该不该偷药?为什么?海因茨 倘若被捕,法官该不该给他判刑,为什么?这样的道德两难问题,具有 不同道德水平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并提出不同的判断理由。

教育心理学 (9)

教育心理学 (9)
❖ 良好的行为是与个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联系在一起的。
❖ 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是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
❖ 道德情感是指个体对他人或自己的道德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张三捡 到被人的钱于是准备把钱还给失主。
❖ 道德意志是指个体自觉地组织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张 三在路口等了许久没见有人来找钱包,他又想干脆把钱包交给警察叔叔好了。这是道德意志;去派 出所的路上他看见一家游戏厅忍不住进去玩了一会,没想到张三连捡到的钱也输光了,从游戏厅出 来张三十分的懊悔。这是道德意志不坚定的结果。
不良品德的矫正方法
第一节 品德的界定及心理结构
LOGO
一、道德及品德的概述
㈠什么是道德 道德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生活中 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标 准评价的、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 和社会舆论来维系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和 行为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 总和
是由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各种行为 规范的总和。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极为复杂,为了便于分析, 心理学上一般认为品德包含四个基本的心 理成分: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一)道德认识 ❖ 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
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的概念、 原则、信念、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 念去分析道德情景,对人、对事包括对自 己的行为做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
❖(一)道德观念的形成
❖对道德概念的掌握是从具体到抽象; ❖再从抽象到道德实践的过程,个体知道了 什么“应当”什么“不应当”。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
❖(二)道德信念的产生 ❖1.道德信念的概念及特点

教育心理学之-知识学习

教育心理学之-知识学习

教育心理学之-知识学习
第一节 知识的分类与表征
教育心理学之-知识学习
一、知识及其涵义
❖ (一)什么是知识 ❖ 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反映,它是通过人与客观事
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 主观知识(个体知识) ❖ 客观知识(客观知识) ❖ 任何知识都有一个不断进化和更新的过程。 ❖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不应把知识作为事先已经断定了的结论
❖ 学生的学习常常从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开始,而后进一步加工消 化,成为可能灵活、熟练应用的程序性知识。
❖ 两种知识的学习过程有所不同: ❖ 陈述性知识:
理解符号意义及与事物的关系-归类-理解概念与事实间的关系 ❖ 程序性知识:
模式识别-动作序列 ❖ 梅耶在安德森的基础上,将陈述性知识称为语义知识,并将程
第九章 知识的学习
本章要点:
知识的分类与表征
知识及其含义 知识的分类 知识的表征 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知识的理解
知识理解的过程与类型 知识理解的影响过程 概念的学习
概念的转变
错误概念及其性质 概念转变及其过程 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与调节 为概念转变而教
学习与迁移
迁移及其分类 迁移的理论与研究 为迁移而教
原理等的描述;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 样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
教育心理学之-知识学习
❖ 在实际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 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 在学习中,陈述性知识常常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
❖ 值得注意的两点: ❖ 首先,这里所说的知识是一种广义的知识,它已不简单是
对各种事物的了解,而且包含了对知识的应用,涉及到了 运用知识的技能。 ❖ 其次,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不是对客观知识的划分, 而是对人的头脑中的个体知识的分类,同样是学习一个知 识点,学习者既可以形成关于它的陈述性知识,也可以形 成关于它的程序性知识。

教育心理学,讲义第九章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讲义第九章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

第九章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本章中心讲授XXXXXXXXX 。

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包括:1.2.3.4.主要内容第一节 性别差异与教育第二节 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第三节 认知风格和认知类型的差异与学习第一节 性别差异与教育一、男女学生差异及背景男女学生智力和学科成就无显著差异。

以往在教育上一直存有某种程度的刻板印象,而将男女两性在心理上(如能力、成就、兴趣、态度等)所表现的差异现象,笼统地归因于性别本身的因素。

两性的心理差异,除了以生理为基础的行为(如体力)表现之外,以心理为基础的行为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 性别差异与教育 男女学生差异及背景 学习中常见的性别差异现象 禀赋优异儿童的特点及教育 智能不足儿童的特点及教育 学习困难儿童的特点及教育 情绪困扰儿童的特点与教育 因材施教的运用原则和策略 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场依存与场独立 整体性策略与系列性策略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冲动型思维与反省型思维 内倾与外倾 认知风格和认知类型的差异与学习表现,其差异均不应完全归因于性别的因素。

应分析男女生在性向与成就上的差异现象,并进而探讨此类心理性别差异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

二、学习中常见的性别差异现象(一)小学阶段男女生间无显著差异1.一般智力上无差异小学阶段,两性间在智力上纵有差异存在,也只有质的问题,而非是量的问题;在智力测验中的语文理解方面,女生优于男生,而在推理与空间关系方面,则倾向男生优于女生。

2.学业成就上有差异小学阶段的女生优于男生。

在学业成就上女生优于男生的现象,只限于小学与初中前半段的儿童期阶段,到青少年期开始后的中学教育阶段,两性在学业成就上的优势即开始转移。

(二)中学以上男女间差异显著研究发现,小学阶段之后,女生在语文能力方面的优势即逐渐消失,而男生在数学能力方面的优势却继续增加。

此种学术性向两性间差异转变的现象,到中学以上迄至大学阶段就更趋明显。

此现象显示了两个教育心理学的问题:1.这现象显示大学生的素质较前降低,而素质降低的原因可能是中小学教育的问题;2.这现象显示大学女生的素质逊于男生,而两性能力差异转换的产生是在中学教育阶段;然中学教育不利于女生能力发展者是些什么因素呢?一般认为这是非智力因素形成的。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完整版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完整版ppt课件
能用语言解释清楚的(通过书本传播的知识);不 能用语言充分表达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一)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
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
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即
具体概念和定义 概念
加涅提出,具体概念是指可以通过观 察直接获得的概念;定义概念则是指 只能通过概念定义获得的概念
“蜜蜂是鸟,鸭不是鸟。” 是学生头脑中的日常概念; “鸟是卵生、身上长羽毛的 脊椎动物。”是关于鸟的科 学解释。 “四边形”是初级概念; “平行四边形”是二级概念
具体概念如“上下”;定义 概念如“物理中力的概念”
克莱蒙特调查研究
注:错误概念往往不简单 是由于理解偏差或遗忘而造 成的错误,它常常与日常知觉 经验相联系,根植于一个与科学 理论不相容的概念体系。有时,它 恰巧是科学界以前所主张的观点;而 且,错误概念的出现与学生的学业 水平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优等 生也常常有这样的错误观念。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概念的表征
特征表说(feature list
theory )
由波纳等人提出,认为概念是由定义特征(defining feature)和概念规则两个因素构成。
原型说(prototype theory)
认为概念是由原型和由原型有相似性成员的构成的。原 型(prototype),就是某一类型的最佳实例。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完整版)

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 向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 的方式。
人工概念的研究

概念的形成
念 获
自然条件下获得的概念
得 的 方 式
概念的同化
(三)、概念学习 )、概念学习
概念学习的定义
实质上就是理解一类事物共同的关键属性,也就是说, 实质上就是理解一类事物共同的关键属性,也就是说,使 用符号来代表一类事物而不是特殊的事物。 用符号来代表一类事物而不是特殊的事物。
显性知识是关于知道是何的知识:是什么、为什么。 显性知识 可以被压缩成几个简单的符号,这些符号能被语言 (即文字)(或)机器编码。根据其性质,明确的知 识能被广泛传播或普及。
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是指尚未被言 隐性知识 是指尚未被言 语或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 尚未言明的” 语或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是“尚未言明的”、 难以言传的”知识(默会知识、经验知识、 “难以言传的”知识(默会知识、经验知识、缄默 知识) 知识) 。
知识观 具体指怎样理解知识、对知识抱有怎样的态度。 具体指怎样理解知识、对知识抱有怎样的态度。 可以分为现代主义知识观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 可以分为现代主义知识观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认为,知识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是相对封闭的、 现代主义认为,知识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是相对封闭的、 稳定的,它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 稳定的,它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subjectivity)、普遍性 、 (universalism)、价值中立的特点。 、价值中立的特点。
原型说(prototype 原型说 theory)
认为概念是由原型和由原型有相似性成员的构成的。原 原 型(prototype),就是某一类型的最佳实例。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9第九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9第九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二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知识观:对客观知识的质疑 三个特点:动态性;不确定性;时空限制性 知识是一种解释和基于现有方法的可验证的“假设”; 知识并不是一用就灵的,要具体分析; 知识理解性的个别差异; 知识虽不是“真理”,但是近似真理; 对传统教学的批评和进步:不迷恋权威;鼓励质疑和
对信息加工的批评:学习过程不是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 双向互动
思考:比较建构主义和信息加工的学习观?发现二者的适用性。 2、社会互动性 社会互动对个体、集体和国家的发展作用
学习共同体:多元的知识技能;共同的目标;知识资源的共享; 强调共同体的自我管理,教师是组织者和促进者
3、情境性 传统教学:概括化的知识是核心,情境的远离 情境性学习的具体体现: 必须在实践中予以理解 学习要想师徒制一样 学习的关键:理解知识的情境限制性和适用的条件规则等
复的影响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在以上基础上接受了“知识的建
构,新旧知识反复的相互影响” 相对于激进主义,它们并不赞同“知识仅是对经验世
界的适应”
总结: 认知建构主义:个人建构主义 包括:激进建构主义和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文化建构主义 包括:社会建构主义和社会文化取向的建构主
(二)、教学观 知识的应用性差原因是: 教学内容是结构性的,而实际情景则是复杂的 教学目标是接受和记忆 知识的简单结构化不利于应用 基于高级知识的学习和具体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该理论——随机
通达教学原则 多次观察同一风景的差异比较 同一内容多次反复学习:不同目的,不同角度,促进迁移 随机通达教学的目的:鼓励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索和建构 原则要求:1.多元的知识表征;2.概念与案例;3.追求复杂化;4.

教育心理学-第9章--学习的建构主义-PPT课件精选全文

教育心理学-第9章--学习的建构主义-PPT课件精选全文

认知建构的学习观-生成学习理论
认知建构的学习观-生成学习理论
长时记忆中内容或倾向,进入短时记忆。

这些构成了学习动机,引导注意,知觉外在刺激。

七 步
知觉到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信息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需对构建结果进行检验
认知建构的学习观-生成学习理论
➢ 建立联系,需对构建结果进行检验 • 与感觉经验的对照,如从感觉到的信息有用?遗漏了重
运用丰富训的练想直象觉想,思象发维力展,思培维养空间
唤起学习激兴发趣兴,趣激,发培内养在内动部机 动机
记忆在于重“视提信取息”提,取而,非培“养储存” 迁移能力
提倡“发现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认知建构的学习观-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Ausubel, D. P., 1918-2008)

习 然后,让学生参与研究或探讨。
认知建构思想的教学应用-促进认知过程发展
认知建构思想的教学应用-促进认知结构获得
➢ 成分一:正例与反例
鸟 的 概 念
认知建构思想的教学应用-促进认知结构获得
➢ 成分二:相关特征与无关特征
• 身体呈流线型

• 飞翔

• 体表被覆羽毛

• 一般前肢变成翼

• 心脏有两心房和两心室
• 体温恒定
• 。。。。。。
认知建构思想的教学应用-促进认知结构获得
认知建构的学习观-认知灵活性理论
从学习的层级来说,可以分为: 高级学习 ➢ 即学习中的高级阶段,是指高级知识的获得。
初级学习
➢ 即初级知识的获得,处于学习中的低级阶段, 所获得的是某种入门性知识。
认知建构的学习观-认知灵活性理论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态度与品德学习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态度与品德学习

态度是学习的结果。
A
8
(二)态度的构成: 一般来说态度包括以下的三个成分: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
态度受到情感、认知和行为倾向各成分之间关系的影响。
要了解一个学生的态度可以分别考察态度的三个成分也可 以同时考察这三个成分。
态度中的行为倾向成分可以独立于其他两个成分,这一点
对教学设计非常重要。
5 三 后习俗道德期
(20岁以上)
6
社会法制取向 普遍伦理取向
了解行为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而经大众 同意所建立的。只要大众共识,社会规 范是可以改变的。
2、举例说明态度与品德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用实例说明品德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对品 德培养的意义;
4、通过实例说明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在 品德教育中的运用。
A
6
前面我们讨论了______和______的学习。 本章将要讨论_____的学习。 根据统计,我国教育学将情感领域的学习 称为_____,而加涅则称为______。 本章先从心理学角度来阐明___与___的性质 及其关系,然后介绍几种有关品德发展与品 德学习的理论及其教育含义,最后根据班杜 拉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说明态度和品德学习的 过程和条件。
2
避罚服从取向 相对功力取向
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盲目服从 权威,旨在逃避惩罚。 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来判 断行为的好坏。
3 二 习俗道德期
(10~20岁)
4
寻求认可取向 遵守法规取向
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 就认为是对的。 遵守社会法规,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 是不能改变的。
1、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2、涉及的范畴有别 找一到两节关于品德的经文。5分钟时间。

《教育心理学》电子书 第九章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教育心理学》电子书 第九章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第九章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内容简介]古人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教师的教,只有适应了学生学的差异性,实施因材施教,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如何有效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使其潜力发挥到最佳状态,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

因材施教是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而来的,不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就无法进行因材施教。

因此,个别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心理学基础。

本章先讨论影响教学效果的几种重要的心理差异上的变量,然后讨论优生与差生的不同心理特点,最后将探讨针对个体差异的因材施教模式。

本章重点:心理差异(包括认知差异、专门领域知识上的差异、人格差异和性别差异)与教育、优生与差生的比较、因材施教的心理学问题等。

本章难点:学生心理差异的具体表现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一、认知差异与教育二、人格差异与教育三、性别差异与教学第一节 心理差异与教育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是,个体差异对教育效果有显著的影响。

这意味着教师在选择教育方法时,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不同教育方法。

许多实验已经证明,心理差异与教育方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作用。

一、认知差异与教育在各种心理差异中,认知方面的个体差异无疑与实际教育联系最为密切。

这里从一般认知能力、专门领域知识构造、认知风格三个方面讨论认知差异与教学方法之间在教学效果上的相互作用。

(一)一般认知能力差异一般认知能力,也可称之为智力,存在着显而易见的个体差异。

凭常识就可以知道,有些学生聪明,有些学生则显得不是那么灵活。

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学习速度快,一教即会;有的学生的学习速度慢,虽然能教会,但教师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并注意放慢进度。

关于学生的一般认知能力和学科学习之间的关系,已有许多定量研究,现将这些结果总结如下。

1.一般认知能力和学习成绩的相关程度。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认知能力实际上总是能预示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这种观点已被各门学科和各种教育层次上的研究所证实。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知识建构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知识建构课件
❖ 模式识别是指将输入的刺激信息与长时记忆的有 关信息进行匹配,从而辨认出该信息属于什么范 畴(模式)的过程。
第二节 知识的学习
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一)模式识别学习
❖ 模式识别主要通过概括和区分得以实现。 ❖ 1、概括指学习者对符合同类刺激模式的共同特征的
所有刺激做出同样的反应,而非共同特征只是作为 模式识别的补充。 ❖ 2、区分是指对不同类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它是 通过反例来帮助实现的,由此提高了模式识别的辨 别和区分的准确性。
❖ 显性知识:指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表述的知识。
❖ 隐性知识:指尚不能用或其他形式表述出来的知识,
是一种难以言传的知识。
第一节 知识概述
二、知识分类
(三)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可以相互转化:
❖ 隐性知识通过社会化(分享、交流)外化为显性 知识;
❖ 显性知识通过内化转化成个人的隐性知识,通过
综合化转化成更为复杂的显性知识。
第一节 知识概述
三、知识学习的影响因素
❖ 先前知识: ❖ 认知结构; ❖ 学习动机和态度。 ❖ 学习的心向和定式 ❖ 学习材料的内容与形式 ❖ 教师指导 ❖ 学习情境
三、知识学习的影响因素
内部因素
先前知识 认知结构 动机和态度 心向和定势
知识学习 的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
会、文化,个人的信念和世界观的影响的;
第一节 知识概述
一、知识与知识观
(二)知识观 ❖ 2、知识观的分类
❖ 2)后现代主义知识观
❖ 开放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解释,
❖ 不确定性:知识并不是一种绝对客观的、固定不变的终极真 理,而是具有不确定性、建构性、多样性和可质疑性等特征。

教育心理学 第九章知识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 第九章知识的学习
形式。
2、命题表征:
命题是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具体由一个简单的句子来表达。 例如: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军训。
▪ 命题网络表征: 若干命题彼此联系组成命题网络。课本P255
(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 意义在头脑中主要以命题形式得到表征。一个命题大致 对应一个观念,由两部分组成:关系和主题。
• 如“小明买书”这个句子中,包含一个命题,其主题是 “小明”和“书”,关系是“买”。
一个产生式就是一个IF-THEN语句。它指明当具备一定 条件时,个体将作出一个什么样的反应。
• 产生式系统:前一产生式的反应为后一产生式的发生 提供了条件时,互相联系的产生式构成产生式系统。
02 知识的理解
一、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262页
(一)客观因素 1、学习材料的内容 (1)学习材料的意义 (2)学习材料的具体程度 (3)学习材料的复杂性和难度 2、学习材料的形式(直观还是抽象) 3、教师言语的提示和指导
关于如何行动的知识,其表征 形式为:产生式。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比较
陈述性知识 是什么 相对静态
程序性知识 怎么做
动态的操作
以命题形式或图式形式表征
以产生式形式表征
李白是唐代诗人;地球是圆形的; 用乘法交换律解决应用题;按照
天安门在北京……
步骤做阅读题……
练习:“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命题所表
达的观念,在知识的分类体系中属于
A.图式 B.命题 C.表象 D.产生式
(二)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 产生式:是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指人脑中 贮存的一系列“如果—那么”形式表示的规则。
• 一个产生式是一个由条件和动作组成的指令,即所谓 的条件—活动规则,(condition—action 简称C-A规 则)。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简答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相互独立,又在某种条件下相互关联,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这说明,高智力只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高创造性是高智力的充分条件。

影响问题的解决有哪些因素?[答案要点]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问题的特征。

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教师课堂中各种形式的提问、各种类型的课堂和课后练习、习题或作业等,都是学校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形式。

不同的呈现问题的方式将影响个体对问题的理解。

(2)已有的知识经验。

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

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定势与功能固着。

如前所述,定势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因此,定势也必然影响问题解决。

功能固着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发现问题指认识到问题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

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明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提出假设是指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在解决较简单的问题时,上述几个阶段可能并不明显,往往比较简缩,如在理解问题的同时就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假设。

教育心理学学习策略

教育心理学学习策略
1 列提纲 用简要的语词写下材料中的主要观点 次要观 点;以金字塔的形式呈现材料的要点及其各种 观点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材料进行整合
具体的组织策略
2 利用图形 1系统结构图 将主要信息归成不同水平或不同部分;然后形
成—个系统结构图 2流程图 用来表现步骤 事件和阶段的顺序;一般是以时间或
事件的先后为参照的 3模式图 利用图解的方式来说明在某个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是
重视学生的学习策略;就是承认学生学习过 程中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 极作用和能动作用
学生的学习策略是造成学习个别差异 的重要原因;因材施教要考虑学生的学 习策略差异
学习策略是习得的;因此它是可教的
我国学者认为:学习方法属于战术的 范畴;而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和变化选 用适当的学习方法的过程;即学习策略; 属于战略的范畴
一 学习策略的概念
一在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策略概念理解 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 把学习策略看作为学习的信息加工活动 过程
2 把学习策略看作为学习的规则 能力或技 能
3 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监控和学习方法的 结合
二学习策略的含义
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 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首先;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积 极主动使用的 其次 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必需的 第三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 则 方法 技能等构成 第四 学习策略是通过学习 练习获得的;并且 能通过训练得到提高
非技能noexecutive;实际运用认知任务的技能
三 学习策略的类别
一丹瑟路的分类:按学习策略所起的作用分类 Dansereau;1985
基本策略primary strategy:指直接操作材料的 各种学习策略;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得 贮存 信息的 检索和应用的策略;

教育心理学第09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教育心理学第09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一节问题解决概述问题解决是高级形式的学习活动。

加涅认为:“教育课程的重要的最终目标就是教学生解决问题——数学和物理问题、健康问题、社会问题以及个人适应性问题。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问题的解决者。

人类的文明史,从火的发明到宇宙飞船上天,就是一部问题解决史。

教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显然是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的中心内容。

一、问题解决的含义(一)问题1.什么是问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随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不断地去解决它们。

要详细了解问题解决的过程,首先应了解到底什么是问题。

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们把问题定义为: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其实就是个体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处理当前所遇到的疑难情境。

也就是难题。

事实上,任何问题都必然含有四个基本的成分。

一是目的,即在某种情境下想要干什么。

一种情境可能有许多目的,也可能只有一种目的;目的可能很明确,也可能很模糊。

教学情境中的大多数问题目的是相当明确的。

二是个体已有的知识,这是指个体在问题情境一开始就已具备的知识技能。

三是存在的障碍,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需解决的因素。

四是解决的方法,个体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步骤。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人们选择的方法常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比如能力、知识、工具等。

另外,某一情境或事件是否成为问题,取决于个体主观的认知与感受,对缺乏某种知识经验的人可能是问题,而对知识经验丰富的人则未必是问题;对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人是问题,对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者则未必是问题。

2.问题的分类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研究者倾向于把问题分为两类。

(1)有结构的问题。

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目的都非常明确,个体只要按照一定的思维模式就呵获得问题的答案。

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有结构的问题。

(2)结构不良的问题。

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目的都比较模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 知识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 知识的学习

• 二、共同要素说
– 人物
• 桑代克、吴伟士
– 观点 • 从一种学习情境到另一种学习情境的迁 移,只是由于这两个学习情境存在相同 的成分,迁移是非常具体而有限的。桑 代克所谓的“共同元素”实质就是两次 学习在刺激反应联结上的相同要素。
– 实验:判断图形面积
• 被试:大学生 • 程序:先估计多种图形的面积,测量其判断成绩; 然后用90个平行四边形充分训练。最后的测验一是 判断长方形的面积;二是判断与训练材料不相似图 形的面积(在前测中出现过)。 • 结果:长方形面积判断成绩提高;其它图形判断成 绩没有提高。 • 结论:迁移产生的原因是练习课题与迁移课题之间 具有共同的要素。练习任务与测验任务越接近,测 验任务的成绩越好。 –评价 • 揭示了迁移现象中的一些事实,对原有教育的形式 训练教学的改革有促进。 • 但只注重学习情境客观方面对迁移的影响,忽略了 学习主体特点对迁移的影响。
知识理解的类型:
按知识的类型可分为四种: 陈述性知识的理解。包括:对语言、符号的理解; 对概念的理解;对科学原理(公理、定理、公式、 法则等)的理解。
程序性知识的理解:是指对按一定的步骤和程序 进行的操作活动的理解。
策略性知识的理解:是指对认知策略、解决问题 的思想和方法的理解。 图形知识的理解:主要指从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 简单的、基本的图形,由基本图形寻找出基本元 素及其关系等。
第三节
错误概念的转变
一、错误概念及其性质 二、概念转变及其过程 三、影响概念转变的因素 四、为概念转变而教的策略
一、错误概念的含义 错误概念或称另类概念:指 与当前科学理论对事物的理解相 违背的概念。

二、概念转变及其过程
1、概念转变的含义 指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 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 它是新旧经验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是新 经验对已有经验的改造。概念转变过程就 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及其解决的过程。 (补充)概念转变有两种可能: 一是丰富,二是修订。

教师考试必备课件教育心理学第9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教师考试必备课件教育心理学第9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品德发展状况。
评价内容
对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行为 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全面反映学生 的品德状况。
评价反馈
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 励学生不断进步。
04
品德培养的实际应用
德育课程设计
德育课程目标
明确德育课程的目标,如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价 值观和行为习惯,促进学 生品德发展。
社会环境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学生容易受到网络上 各种价值观的影响,这对品德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教育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的品德培养方法可能过于强调说教和灌输,忽视了学 生的主体性和情感体验,难以引发学生的内在认同。
家庭教育缺失
部分家庭缺乏正确的德育观念,过分关注孩子的智育发展 而忽视品德培养,导致学生在学校中难以形成良好的品德 。
德育课程内容
选择具有教育意义和针对 性的课程内容,如民族精 神、公民道德、法律法规 等。
德育课程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 解、讨论、案例分析、角 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德育实践活动
1 2 3
校内德育活动
组织校内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志愿服务、文 化节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道德价值。
教育活动
学校通过组织各种教育活 动,如德育课程、社会实 践等,可以有效地促进学 生的品德形成。
社会因素
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对孩子的品德形成具有 重要影响,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助
于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品德。
社会传媒
社会传媒对孩子的品德形成具有 显著影响,良好的传媒内容有助 于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
观念。
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对孩子的品德形成具有 重要影响,公正、公平的社会制 度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应注意: (1)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2)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2.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第一,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第二,学生本身的状态(学生的需要、兴趣和 对各个事物的态度) 此外,学生的精神状态,对于无意注意 也起很大作用。
教师要注意: (1)教学内容要新颖有趣,难易适当 (2)教学方法要直观形象、灵活多样 (3)尽量避免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创造 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的情境 (4)严格遵守作息制度,防止过度疲劳
特点: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新的, 其次,解决问题是通过思维加工、进行推理判 断的过程 最后,问题解决是高级规则的学习活动。
三、问题教学
在教学中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然后引 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维,利用和重新组织已 知的概念和规则,形成相应的高级规则,最终 达到解决问题,这就是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简 称“问题教学”。
(二)解决问题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1.基本条件
第一,具备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并熟悉该学 科所特有的逻辑推理法。 第二,认知的决定因素 第三,人格特性
2.结合各科教学内容进行训练 3.训练的程序
第四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 一、创造性的性质
(二)动机与目的、效果的关系
1.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的关系
学习目的是学生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 学习动机则是促使学生去达到那个结果的 某种动因。
关系表现为: 首先,动机与目的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其次,动机与目的又是有区别,即作为活动动 机的东西并不同时就是活动的目的。 最后,动机与目的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3)问题的具体性
请举例说明
(4)问题中提供的信息量
请举例说明
2.个人因素 (1)功能固着——邓克尔(德)
是指一个人熟悉了一个问题的某种功能时,思 维常被其惯用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 面的功能。
克服: 一是依赖于个人的机智与灵活; 二是依赖于个人对事物不同功能知识的掌握。
问题:如何将点燃的蜡烛固定在墙壁上?
(2)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1)必须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的、任务。
2)在观察前要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并 订出周密的计划。 3)有计划、有系统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技能和 方法。
4)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培养勤于观察的好习惯。 5)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 6)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对观察结果进行整理和 总结,或者写成文字材料。
3)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更精 确、全面。 4)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 5)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 6)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提高感知 的效果。
听觉 记住15% 视觉 25% 听觉+视觉 65%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1)观察力的品质及其在感知教材中的作用 1)目的性 2)条理性 3)敏悦性 4)精确性 5)细微性
(二)问题解决的模式或步骤
1.杜威的五步模式
杜威 《我们怎样思维》
(1)疑难 (2)分析 (3)假设 (4)检验和评价 (5)结论
2.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式 (1)准备阶段 (2)孕育阶段 (3)明朗阶段 “原型启发” (4)验证阶段
3.邓克尔的范围缩小汇综模式 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 联系的心理组织构成,每一个心理组织都把问 题汇综成更狭小、更明朗的陈述,逐渐接近问 题解决。 这一过程之中包括三个阶段或层次: 第一阶段,一般的范围 第二阶段,功能的解决 第三阶段,特殊的解决
(六)使学生能恰当归因
(七)注意个别差异
第二节 注意与感知对学习的影响 一、学习的注意状态
(一)概述
注意是保持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心理因素,因 为它 是心理活动必不可少的“伴侣”,是智力活 动的组织者和维持者。
注意状态是指学生的心理活动对学习对象的 指向和集中状态。 指向是指心理活动的方向,它反映心理活动的 现象是什么,体现了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集中是指心理活动的深度,它反映心理活动的 深刻程度和完善程度。
(2)问题表征 问题标准时问题解决的一个中心环节, 它说明问题在头脑中是如何表现的。问题表 征反映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下图中哪种问题的表征方式更利于问题解决?
问题:用六根火柴搭建四个靠边三角形,三角形的边 长等于一根火柴的长度,如何搭建?
分析
图中的6根火柴是在平面上排列的,但想在 平面上排成4个连接的三角形,6根火柴无 法达到目的,唯一的可能是将6根火柴架成 立体的。
问题解决受到刺激模式直接产生的问题情境的影 响,问题情境是个体面临的刺激模式与其已有知识结 构所形成的差异。 知觉情境越简单、越显著,问题之间的关系越容易 被直接感知到,解决问题就越容易。
下图中哪种呈现方式更利于问题解决?
问题:已知一个圆的半径是6厘米,请问圆的外切正方 形的面积是多少?
分析
• 由于图a较难看出圆半径与外切正方形边长 之间的关系,而图b较容易看出圆半径与正 方形边长之间的关系,所以人们一般在解 决图a问题时出错多,解决图b问题时出错 少。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 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由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 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学生注意的组织和培养
1. 重视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原因和条件:
第一,对学习的目的任务有明确的理解。 第二,能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第三,根据目的任务有计划地组织活动,使所 进行的一切活动都能服从于当前的任务。
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一般情况是一致的 动机是以行动为中介来影响效果的
3.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 的关系,而是呈倒U形曲线关系,学习动机 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
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 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复杂而困难时,学 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一)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积极思维 (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 (四)适当地组织竞赛活动
(五)教师对学生表扬与批评的教育作用
1.学生受表扬与批评的历史状况 2.学生本人对表扬与批评的重视程度 3.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互相尊重对奖惩的效果 有直接影响 4.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公正 5.表扬的作用与一定年龄密切相关
第三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
问题即矛盾,它是个体想做某件事,但 又不能马上知道该采取哪些行动时产生的。 问题包含四种成分: 第一,目的 第二,个体已有的知识 第三,障碍 第四,方法
二、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指问题解决者通过思维重新组织 若干已知的概念和规则,形成新的答案,即超越 规则的简单应用,形成新的高级规则的过程。
远景性动机与学习活动没有直接联系,而与 学习的社会意义、个人未来的前途和职业等联系, 因此具有间接的特性。 近景性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紧密相连,动机 起源于对学习活动的直接兴趣或结果。
(2)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来源 于学习活动或学习者自身,无需施加外力的 影响。 外部动机是指由学习者或学习活动以外 的客观因素引发的学习动力。
问题:如何将天花板上的两根绳子抓到一起?
分析
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将钳子拴在一条垂
绳上,使垂绳摆动,摆动期间有时两绳间的距
离缩短,被试就可以同时抓住两条垂绳,即可 结在一起。实验结果发现,一般大学生只有 39.3%的被试能够想到上述方法解决问题。显 然,大多数被试没想到钳子可以用作摆锤,在
他们看来,钳子的功能就是拔钉或剪断铁丝之
3.交替使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二、学生对教材的感知
(一)概述
对教材的感知,就是通过各种感知觉观 察有关事物、听取言语说明、阅读文字符号 等,以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二)如何提高感知教材的效果
1.正确应用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就是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感知获 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 (1)直观教学的类型及其心理依据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教育心理学
第九章 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第一节 动机与学习
一、动机的概述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
1.动机 动机是推动有机体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 和动力。
动机特征: (1)启动性 (2)方向性 (3)强度 (4)持久性
2.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 部动力。
(1)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
(2)运用感知的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1)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 2)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越容易被感知
遵循下面三个规律:
第一,差异律,即被感知的对象必须与它的背 景有所差别。通过颜色、形状、声音和 强度等
第二,活动率,即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 的对象易于被人所感知。 第三,组合律,即刺激物本身的结构常常是分 出对象、便于感知的重要条件。
(3)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 心理学家把一个学生最强烈的、最稳定 的动机称为主导性动机,在学生从事学习活 动的动因中居于实际的支配地位。 其余的动机处于从属地位,称为辅助性 动机。
(4)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奥苏伯尔) 认知内驱力: 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和要求掌 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 要。 自我提高内驱力: 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 地位的需要,是一种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 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 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பைடு நூலகம்
4.纽厄尔和西蒙的信息加工模式 (1)接纳者 (2)处理者 (3)记忆 (4)作用者
5.现代认知派的模式——格拉斯
(1)形成问题的初始表征 (2)制定计划 (3)重构问题表征 (4)执行计划和检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