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妥善解决院前急救医师职称等问题的提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妥善解决院前急救医师职称等问题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1819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妥善解决院前急救医师职称等问题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卫生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理

提案人:蔡建国

主题词:医疗,职称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容: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院前急救的需求近年来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作为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组成部分,院前急救(俗称:120救护)与消防、民防、公安等是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院前急救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尽管近年来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比如各地的院前急救的硬件建设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一批设施先进的急救设备充实到院前急救工作中,在维护国民身心健康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应该予以充分肯定。但是院前急救工作在整个医疗卫生体系中,却还是处在重视不够的状态,各地院前急救的模式五花八门暂且不说,仅从近年来院前急救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始终无解,就可以充分感受到院前急救这一与民生休戚相关的重要工作之尴尬的处境。

院前急救的队伍不稳定,主要表现为从业人员不足,不仅招不到合适的人,而且还流失严重,尤其是在第一线工作的急救医师目前严重短缺。以上海的情况为例,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每辆救护车上应该配备有专职的急救医师,但是上海的情况是2010年应有急救从业人员3000名,但是真正在岗工作的只有约2000名(其中急救医师应有1000名,实际只有613名),实际缺口高达三分之一,成为院前急救事业发展中一个绕不过去的大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是院前急救工作的风险大,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工作强度又比较大,收入低于同级公共卫生机构同类人员的水平,最主要的还是职称晋升难,加上迄今没有合理的退出机制等一系列问题。还是以上海地区的情况为例,院前急救队伍现在招不到人也留不住人。根据最近在上海院前急救系统内部展开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急救医师的流失率2006年为18.2%,到2010年就猛增到97.1%,五年间竟然连续翻了4倍还多,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正常的值班车辆的基本人员配备,致使急救值班车辆在救护人员的配置上,不仅与相关规定相去甚远,也远不能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日常急救服务需要,更不用说城市公共安全医疗保障的需要。

从国际上的经验与规律来看,随着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与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日常的急救服务的需求量还将会进一步以较大的幅度持续快速地增长。继续以上海为例,不久前有关方面曾经对近年来人口发展与结构变化和院前急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人口的进一步增加,院前急救总量还将按每年平均10%的幅度快速递增,再过4年,到2015年,上海院前急救服务的需求量预计就很有可

能会突破80万车次的门槛。如果届时院前急救队伍建设的状况依然不能根本扭转,那么上海的城市公共安全中在应急救护这一部份,就将陷于捉襟见肘的窘境难以自拔。我国最发达的大都市上海的情况尚且如此,正在发展和崛起的国内大部分地区的院前急救工作的状况,更是让人揪心。

可以这么说,我国的院前急救队伍建设,已经到了需要采取特殊措施以解燃眉之急的当口,需要包括劳动人事部门在内的方方面面携起手来,共同为院前急救发展困局解套想办法拿主意的关键时刻,为此我们建议:

1、劳动人事部门应着手研究院前急救医师的职称问题。随着社会分工细化的需要,院前急救医师已经作为个性鲜明的特殊医师群体出现,他的专业化、职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再将院前急救医师的职称问题归到一般卫生机构的医师职称的体制内,显然是一种有失公允的制度安排。因此有关部门应尽早把院前急救医师的职称独立出来,或者参照一般医师职称但是作为特例来对待,寻找妥善解决院前急救医师职称问题的途径,为院前急救建立一支可靠的队伍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

2、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院前急救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对院前急救工作进行政策倾斜,适当提高院前急救医师的收入待遇,使职业风险和强度较大的院前急救从业医师的收入,能略高于同级公共卫生机构同类人员的收入水平,并建立随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的调整机制。同时还应考虑增设院前急救人员岗位奉献特殊津贴或补贴,有关部门应允许建立社会筹资组建的院前急救专用奖励基金,并给主动应聘院前急救工作的医师在户籍、公租房等方面提供各种便利,以增进院前急救工作的社会吸引力。

3、院前急救工作的强度非常高,主要包括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专业知识方面,当承接到应急救护任务时,急救医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能马上根据有限的线索作出准确的急救救护判断和处置,承受的心智上的劳动强度非常大;二是在体力方面,一般的日常救护需要攀上爬下,特别是在许多居民小区多层建筑没有电梯,或者突发事件现场需要急救医师就地展开救护时,对救护人员的体力消耗就非常大,据了解急救医师到40~50岁往往就因为腰肌劳损等职业病而难以继续胜任。因此劳动人事部门应该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出具有操作性的合理的急救医师退出机制。实际上有退出机制的安排,也是充分体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以人为本”精神。

4、在上述各项措施一时难以到位的情况下,卫生部门应积极转变思路拓展院前急救医师的来源,试行各级医院的青年医师,尤其是社区卫生中心的全科医师都要到院前急救部门,进行一到二年轮转锻炼的机制。针对院前急救医师难求的局面,卫生主管部门可以出台措施,规定各级医院包括全科医师在内的青年医师必须到院前急救站点轮转锻炼,培养他们应急处置的能力,提高他们处理各种病情的实战能力,并将此经历作为职级晋升的必要条件。

来源:中国政协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