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5.4 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二)(课件)青岛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5.4 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二)(课件)青岛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感悟新知
知5-练
解题秘方: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 应用,根据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列 出方程求解即可.
感悟新知
知5-练
解:设还需要增加x名文物修复师才能按时完成修复工作.
依题意,得107×2016+(30-1702)0(16+x)=1, 解得x=12. 所以,还需要增加12名文物修复师才能按时完成修复工作.
感悟新知
知4-练
(1)若两车相向而行, 慢车先开40 min, 快车开出几小时
后两车相遇?
解题秘方:等量关系:慢车行驶的路程+ 快车行驶的
路程=1 500 km. 解:设快车开出 x h后两车相遇 .
由题意,得120×(x+4600)+150x=1 700 . 解得x=6 . 所以,快车开出6 h后两车相遇.
感悟新知
知5-练
解:设甲工程队每天掘进 x m,则乙工程队每天掘进(x-2) m. 由题意,得 2x+(x+x-2)=26,解得 x=7, 所以乙工程队每天掘进 7-2=5(m). 所以1476+-526=10(天). 所以,甲、乙两个工程队还需要联合工作 10 天.
感悟新知
解:设小明的速度为x
m/s,则他的哥哥的速度为32x
知4-练
m/s.
2 min 40 s=160 s. 本例也可设他们两人的速度分别为2x m/s
和3x m/s.
由题意,得160×32x-160 x=400,解得x=5 .
则小明的哥哥的速度为5×32=7.5(m/s). 设两人同时同地反向出发,经过y s他们第一次相遇.
知4-练
感悟新知
方法点拨:火车过桥问题的图形表示:
知4-练
(1)“火车完全通过桥”是指从火车车头上桥到火车车尾离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第2章 有理数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 课件目录
0002页 0071页 0150页 0185页 0199页 0234页 0280页 0293页 0333页 0376页 0395页 0437页 0452页 0479页 0493页 0518页 0545页
第1章 基本的几何图形 1.2 几何图形 第2章 有理数 2.2 数轴 第3章 有理数的运算 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3.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第4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4.2 简单随机抽样 4.4 扇形统计图 5.1 用字母表示数 5.3 代数式的值 5.5 函数的初步认识 6.1 单项式与多项式 6.3 去括号 第7章 一元一次方程 7.2 一元一次方程
第1章 基本的几何图形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1.2 几何图形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 件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对应训练二:
1.如何表示不同的线段呢?
(1)用表示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图1中的线段记为(或),图2中的线段记为(或).
(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图1中的线段记为、图2中的线段记为.
2.如何表示射线呢?
射线(注意:不能记为射线)
3.直线又该怎样表示?
直线(或)
4.连一连,请你把左边对图形的描述和右边相应的图形用线连起来.
空)
(二)两点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线段的__,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用__可以测量线段的长度.
思考:“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对应训练二:
A B
如上图用刻度尺量得线段AB的长度为__厘米,因而,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厘
米.
(三)线段的长短比较
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呢?对于下图中的线段AB、CD,我们用__量一下,就可以知道它们谁长谁短了.
8.你能举出两个反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的实例吗?
教(学)后记:
.
第一章 基本的几何图形
§1.4 哪条路最近
【知识回顾】
线段有_个端点,射线有_个端点,直线有_个端点.
【学习目标】
1.了解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3.掌握线段的中点及应用.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线段的和、差、中点性质的应用
1.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是什么?
2.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可以近似看做线段、射线和直线?
对应训练一:
1.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有端点.
2.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有个端点.
3.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端点.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比较大小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05
图形和几何初步知识
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定义
几何图形是现实世界中物体在平面上的抽象表示,包括点、线、 面、体等基本元素。
几何图形的分类
根据图形的特点,几何图形可以分为多边形、圆、椭圆、抛物线等 类型。
几何图形的性质
几何图形具有平移不变性、旋转不变性等基本性质,这些性质在解 决几何问题时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 通过计算代数式的值来得 到实际问题的答案。
02
有理数
正数与负数
总结词
正数和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它们在数轴上分别位于原点的 两侧。
详细描述
正数是大于0的数,通常表示为 "+"号,而负数是小于0的数,表 示为"-"号。例如,温度的升高可 以用正数表示,而温度的降低则 用负数表示。
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
比较线段长短可以通过度量法、叠合法和三角不等式等方法进行 比较。
线段中点的定义
线段的中点是线段上的一点,它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中点具有 平移和旋转不变性。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垂直平分线段的所有点的集合。垂直平分线具 有平移和旋转不变性。
角与角的度量
1 2
角的定义
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几何图形,这两条射线称 为角的边,它们的公共端点称为角的顶点。
角的度量单位
角的度法
角的度量可以通过量角器进行,量角器是一个半 圆形的刻度尺,刻度尺上标有度数。
角的大小比较
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比较角的大小可以通过度量法、叠合法和包含法等方法进行比较。
角的补角和余角
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时,这两个角互为余角;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时,这两个 角互为补角。补角和余角具有平移和旋转不变性。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代数式3-1用字母表示数课件青岛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代数式3-1用字母表示数课件青岛版
第3章 代数式
3.1 用字母表示数
1 课时讲解 用字母表示数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知识点 1 用字母表示数
知1-讲
1. 随着数的范围扩充至有理数,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正数、 0,也可以表示负数,字母还可以像数一样参与运算.
2. 用字母表示数,一般能简明地把数、数量关系、法则和 变化规律表达出来,为叙述和研究问题带来方便.
特别解读
知1-讲
1. 同一问题中,相同的字母必须表示相同的量,不同的量
必须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2. 用字母可以表示任意数或式子.用字母表示数后,同一
个式子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
3. 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某个量时,字母的取值必须使
式子有意义且符合实际情况.
4. 特定的字母表示特定数,如π表示圆周率.
3. 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
3-1. 用字母表示数,下列书写规范的是( D )
知1-练
A. a2
B. -1xa
C. -112a
D. 2a2
3-2. 李老师从家到学校以每分钟v m的速度走t(t>10) min
即可到达.一天,李老师刚要出门,就接到学校电话要
求提前10 min到校,那么李老师每分钟需多走 _t_-_v_t1_0_-__v_ _m__.
知1-练
2-2. 已知a是两位数,b是一位数,把b直接写在a的左边, 就成为一个三位数,这个三位数可表示成_1_0_0_b_+__a_.
知1-练
例 3 下列式子: ① a; ② 312x; ③ mn; ④ 1a2b;⑤ b÷a; ⑥ 7·9; ⑦ m+n万元. 其中符合用字母表示
数的书写要求的个数是( )

2024年秋新青岛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4.1 整 式

2024年秋新青岛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4.1 整 式

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 单项式的次数是所有字母指数的和,而多项式的次数是
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二者不能混淆.
3. 多项式中的每一项都是单项式,且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
的符号,特别注意项的符号为负号时,一定不要遗漏该
项的符号.
例4
知2-练
解题秘方:利用多项式的项及次数的概念进行解答.
知2-练
方法:根据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定义建立与要求字 母有关的简易方程,即可得出要求字母的值,体现了 转化思想和方程思想.
知1-练
3-1.已知(a-1)x2ya+1是关于x,y的五次单项式,则这个
单项式的系数是( A )
A. 1
B. 2
C. 3
D. 0
知识点 2 多项式
1.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作多项式. 一个式子是多项式需具备两个条件: (1)式子中含有运算符号“+”或“-”; (2)分母中不含有字母.
式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作整式的值.
知3-讲
3. 求整式的值的一般步骤 (1)代入:用指定的字母的数值代替多项式里的字母,其 他的运算符号和原来的数都不能改变. (2)计算:按照多项式指明的运算,并根据有理数的运算 方法进行计算.
知3-讲
特别解读 1. 单项式是整式; 2. 多项式是整式; 3. 如果一个式子既不是单项式又不是多项式,那么它一定
知1-练
C
例2
知1-练
解题秘方:利用单项式的定义及单项式中系数和 次数的定义解决问题.
知1-练
知1-练
D
知1-练
例 3 已知2kx2yn是关于x, y的一个单项式, 且系数是7, 次数是5, 那么k=______, n=___3___. 解题秘方:根据单项式的次数和系数的确定方法求值.

5.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课件)青岛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5.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课件)青岛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知4-练
感悟新知
知识点 5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知5-讲
1.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 通 过这些步骤可以使以x 为未知数的方程逐步向着x=a(a 为常数)的形式转化.
感悟新知
知5-讲
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具体方法、变形依据、注意事项列表
如下:
感悟新知
知1-讲
3. 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第一步:合并同类项,即将等号同侧的含未知数的项和 常数项分别合并,把方程转化为ax=b(a ≠ 0)的形式. 第二步:系数化为1,即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一次项系
数a,将一次项系数化为1,得到x=ba.
感悟新知
知1-讲
特别解读 解方程中的合并同类项和整式加减中的合并同类
知5-练
感悟新知
(3)x-2 4-(3x+4)=-125; 解:去分母,得 x-4-2(3x+4)=-15.
去括号,得 x-4-6x-8=-15.
移项,得 x-6x=-15+4+8.
合并同类项,得-5x=-3. 系数化为 1,得 x=35.
知5-练
感悟新知
(4)3x+x-2 1=3-2x-3 1; 解:去分母,得 18x+3(x-1)=18-2(2x-1).
(2)两边都乘2,得3x-15(x+1)-2=2x . 两边都乘5,得15x-(x+1)-10=10x. 去括号,得15x-x-1-10=10x . 移项,得15x-x-10x=10+1 . 合并同类项,得4x=11.
系数化为1,得x=141.
知5-练
感5悟-新1. 解知下列方程:
(1)53(1-x+2 3)=-72x+1; 解:方程可化为53-5(x+ 6 3)=-72x+1.

5.1 认识方程(课件)青岛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5.1 认识方程(课件)青岛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一元一次方程, 则k的值是( )
A. 1
B. 2
C. -1
D. 3
解题秘方:由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知未知数的 次数为1,系数不为0,据此求出k的值.
感悟新知
解:根据题意,得k-1 ≠ 0且|k-2|=1 . 由|k-2|=1,得k-2=±1 ,所以k=3或k=1. 由k-1 ≠ 0,得k ≠ 1 . 所以 k=3. 答案:D
感悟新知
特别解读
知2-讲
①②③是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的三个标准,其中“元”
指“未知数”,“次”指“未知数的次数”,“整式”指
分母不含未知数.
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经过化简与整理后都可以写成
标准形式ax+b=0(a ≠ 0),a ≠ 0是重要条件,也是判断是
否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根本条件.
感悟新知
知2-讲
2.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变形后总可以化为ax+b=0的形 式. 其中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 ≠ 0 . 我们把 ax+b=0叫作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2-1. 在方程3x-y=2,x+1x-2=0,12x=12,x2-2x-3= 0 中,一元一次方程有( A )
A. 1 个
B. 2个
C. 3 个
D. 4个
感悟新知
知2-练
特别提醒 判断一元一次方程不仅要看原方程,还要看化
成标准形式后未知数的系数是否为0.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 3 [期末·枣庄峄城区] 若方程(k-1)x|k-2|=3是关于x的
C. 4个
D. 5个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题秘方:紧扣方程的“两个条件”进行判断.
解:①不是方程,因为它不含未知数;③ 不是方程,因为 它不是等式;⑥不是方程,因为它不是等式;②④⑤均满 足方程的“两个条件”,是方程. 答案:B

6.6 余角和补角(课件)青岛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6.6 余角和补角(课件)青岛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线, OD平分∠AOC, ∠DOE=90°, OE平分
∠BOC 吗?为什么?
解题秘方:紧扣角平分线的 定义,利用余角的性质说明 两个角相等.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OE平分∠BOC. 理由如下: 因为∠DOE=90°,∠AOB=180°, 所以∠DOC+∠COE=90°,∠AOD+∠BOE=90°. 因为OD平分∠AOC,所以∠AOD=∠DOC. 所以∠COE=∠BOE. 所以OE平分∠BOC .
感2悟. 互新为知补角
知1-讲
若两个角的和为18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
互补,其中一个角叫作另一个角的补角。
数学语言:若∠3+∠4=180°,就说
∠3是∠4的补角,或∠4是∠3的补角,
或∠3与∠4互为补角,如图6.6-2.
延伸拓展:若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
延长线,就说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B.2 个
C.3 个
D.4 个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余角、补角的性质
知2-讲
1. 余角的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1)如果∠1+∠2=90°,∠1+∠3=90°,那么∠2=
∠3; ∠2是∠1的余角 ∠3是∠1的余角 (2) 如果∠1+∠2=90°,∠3+∠4=90°,且∠1=
∠3,那么∠2=∠4. ∠2是∠1的余角 ∠4是∠3的余角
感悟新知
知1-讲
3. 一个角的余角(或补角)可以有多个,但它们的度数是相 等的,互余、互补是指具有一定数量关系的两个角.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知1-讲
1. 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它们是成对出现的.
2. 互余、互补只与数量有关,与位置无关.互余和互补揭示的是

青岛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

青岛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

青岛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青岛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第一章:实数1.1 正实数与负实数1.2 数轴与有理数1.3 无理数第二章:代数式与方程2.1 代数式的定义和性质2.2 一元一次方程2.3 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立2.4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三章:图形的初步认识3.1 图形元素:点、直线、线段、射线、角、面3.2 基本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3.3 图形的相似第四章: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4.1 直角三角形及其判定4.2 正弦定理4.3 余弦定理第五章:数据的统计与分析5.1 统计图5.2 中心倾向度量5.3 离散程度度量5.4 相关度量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6.1 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基本性质6.2 相关线段和中点6.3 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6.4 直线的斜率6.5 点到直线的距离第七章:多边形7.1 多边形的定义和性质7.2 三角形的性质7.3 角平分线与垂线7.4 几何作图第八章:函数8.1 函数的概念8.2 一次函数8.3 反比例函数表格索引:第一章:实数1.1 正实数与负实数本章重点介绍了实数的概念以及正实数和负实数的性质。

正实数是指大于零的实数,负实数是指小于零的实数,零既不是正实数也不是负实数。

实数集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两部分。

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的数,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的数,例如,$\sqrt{2}$为无理数。

1.2 数轴与有理数本章介绍了数轴的概念和用法,以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

数轴是一条用于表示数的直线,数轴上的左侧表示负数,右侧表示正数,零位于数轴的中央。

有理数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也可以用小数的形式表示。

对于无限不循环小数,可以通过近似值来表示,例如,$\pi$可以近似为3.14。

1.3 无理数本章介绍了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的数,例如,根号2、根号3等。

无理数的表示法有小数表示法和根式表示法。

在小数表示法中,无理数可以用无限不循环小数表示,例如,$\sqrt{2}$可以表示为1.41421356...;在根式表示法中,无理数可以用根式表示,例如,$\sqrt{2}$。

2024年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5篇)

2024年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5篇)

2024年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____字)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掌握整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整数运算;2. 了解常见数的类型和数的进一制,能够进行正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 熟练掌握分数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4. 掌握利用图形的坐标表示位置和运动,简单的坐标运算;5. 了解平行关系、相交关系、垂直关系等基本几何概念。

2.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3. 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如下:1. 整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3. 分数的概念及其运算;4. 坐标系与坐标运算;5. 基本几何概念与图形关系。

三、教学方法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通过游戏、实验、竞赛等活动;2. 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规律,通过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投影、黑板、教学软件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和方法;4. 反复训练,巩固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记忆和运用能力;5. 分组合作,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计划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如下:第一周:整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课时)1. 整数的概念及数线表示法;2. 整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

第二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4课时)1. 整数的加法及其性质;3. 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第三周:分数的概念及其运算(6课时)1. 分数的概念及数形结合表示法;2. 分数的简化和比较;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四周:分数的乘法和除法(4课时)1. 分数的乘法及其性质;2. 分数的除法及其性质;3. 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2024年秋新青岛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3.2 代数式 教学课件

2024年秋新青岛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3.2 代数式 教学课件

知2-练
左半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x2,右半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 为3 (x+2),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x+2)+x2; 大长方 形的面积为 (x+3)(x+2),空白小长方形的面积为2x, 所 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x+3)(x+2)-2x. 故A符合题意,B, C,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解:剩下的图形的周长为π2a+2a.
例4
知3-练
解题秘方:根据代数式中运算符号体现的运算结 果来说明.
写”的顺序列式
是乘在加之前,则所列代数式为
ab+c.
续表:
方法及注意点
把握问题的层次关 系,可以采取“浓 缩原题,分层处理, 最后组装”的方式 来处理,注意“的” 字的分层作用
举例
知2-讲
续表:
知2-讲
方法及注意点
举例
正确使用大小括号, 如“1 与x的差的5 倍与y 的差乘
先括号内,后括号外; 3xy”, 列代数式为3xy[5(1-
第3章 代数式
3.2 代数式
1 课时讲解 代数式的定义
列代数式 代数式的意义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知识点 1 代数式的定义
知1-讲
1. 代数式的定义: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 成的式子叫作代数式. 特别地,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表 示数的字母也是代数式.
2. 易错警示
知2-练
知识点 3 代数式的意义
知3-讲
1. 代数式的读法 (1)按运算顺序来读. 如2a+1读作“a的2倍加1”,a- b 读作“a 减b”. (2)按运算结果来读. 如2a+1读作“a的2倍与1的和”, a- b读作“a 与b的差”.
知3-讲

4.3 去括号(课件)青岛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4.3 去括号(课件)青岛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不变都不变,避免出现有的变有的不变的现象.
感悟新知
特别解读 添括号的基本步骤: (1)确定放入括号里的项; (2)确定括号前的符号; (3)确定放入括号内的所有项是否变号.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 4 给多项式3x2-2x2+4x-5添括号后,正确的是( )
A. 3x2-(2x2+4x-5)
B. (3x2+4x)-(2x2+5)
1-1. 下列去括号中,正确的是( C ) A. a2-(2a-1)=a2-2a-1 B. a2+(-2a-3)=a2-2a+3 C. 3a-[5b-(2c-1)]=3a-5b+2c-1 D. -(a+b)+(c-d)=-ab-c+d
知1-练
感悟新知
例 2 先去括号, 再合并同类项: (1)4x-(-5x+3x-6) ; (2)2(2m-3)+m-(3m-2) ; (3)3(4x-2y)-3(-y+8x) .
C. (3x2-5)+(-2x2-4x) D. 2x2+(3x2+4x-5)
解题秘方:根据添括号的法则进行判断,主要是符 号的变化.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A. 括号前面添的是“-”号,只有-2x2的符号变了,
其他两项的符号没变,故A错误. B. 第一个括号前面添的是
“+”号,括号里面各项符号没变,第二个括号前面添的
(2)x-2(2x-y);
原式=x-4x+2y=-3x+2y.
(3)(2-7x)-(5x+5); 原式=2-7x-5x-5=-12x-3.
(4)2(x2-2xy)-3(-3xy). 原式=2x2-4xy+9xy=2x2+5xy.
感悟新知
知1-练
例 3 先化简, 再求值:
(1)-(4k3-k2+5)+(5k2-k3-4),其中k=-2;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代数式3-4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课件青岛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代数式3-4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课件青岛版

知2-讲
表示方法 图象法
说明
用图象表 示两个变 量之间的 关系
优点
能形象直观地 表示两个变量 间的关系
缺点
观察图象能得到两 个变量之间的对应 值,但有时是不完 全准确的
知2-讲
特别提醒 不是所有的变化关系用三种方法都可以表示.如:一天
中气温与时间的关系只能用图象法和列表法表示.
知2-练
例 2 某商店销售一批玩具时, 其收入y(元)与销售数量x
C. 声速v与空气温度t之间的关系式为v=35t+330 D. 当空气温度为20 ℃时,声音5 s可以传播1 740 m
知2-练
例 3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 而变化, 如图3.4-1 是骆驼48 h 的体温随时间变化的 情况.
知2-练
解题秘方:本题考查图象的应用,解决本题的 关键是正确理解图象上某点的横、纵坐标表示 的意义.
知2-练
(1)前24 h中, 骆驼体温的变化范围是__3_5__~__4_0__℃,它 的体温从最低到最高经过了____1_2h;
(2)从16 h到24 h, 骆驼的体温下降了___3__℃. 这48 h中, 在_4_~_1_6_h_,__2_8_~__4_0_h__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 _0_~_4_h_,__1_6_~_2_8__h_,__4_0_~_4_8_h__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
知2-练
3-1. 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弱受温度的影响很大,观察温度 对豌豆苗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如图所示).
(1)图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知2-练
解:图中反映了温度与豌豆苗呼吸作用强度相对值之间
的关系.
(2)图象上的点B 和点C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点B表示的含义是当温度为35 ℃时,呼吸作用强度相对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练习4:
1. 如图是一个立方体纸盒的展开图,使展开图沿虚线 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相等,求:
a _2__,b __7_,c __1_。_
2 c71 b
a
2.“坚”在下,“就”在后,胜利在哪里?
坚 持就是
胜 利
3.由带标志的正方体图去判断是否属于它的展 开图如下图,正方体三个侧面分别画有不同图
直线
2. 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表示方法
请你把左边对图形的描述和右边相应的
图形用线连起来:
AaB
以A为端点,经过点B的射线 连结A,B两点的线段
A Bl
经过A,B两点的直线
A
B
线段 AB或线段 BA,也可
以线段 a 。
直 线AB或 直线BA, 也可以
直段 l 。
射线AB,但不能记做射线BA。
线段:(1)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E
F
线
m
直线EF
直线m
两方 无 不可以
训练二:
1.下列给线段取名正确的是:( B )(A)线段M来自(B)线段m(C)线段Mn
(D)线段mn
2.如图,若射线AB上有一点C,下列与射线
AB是同一条射线的是( B )
A
BC
(A)射线BA
(B)射线AC
(C)射线BC
(D)射线CB
3.判断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内含大量动画全真演绎教学内容 打造中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首选教学课件
可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
夜空
立交桥
豆蔓
树叶
蝴蝶
你熟悉各种立体图形吗?用线把图形和它们相 应的名称连接起来。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等几种几何体,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几何特征。

2.明确物体的平面和曲面。

3.让学生经历“几何模型—图形—文字”这个抽象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辨别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几何的热情。

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几何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体。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并收集展示一些立体实物(比如杯子等)。

2.组织学生观察校园里哪些物体与我们学习过的几何图形形状类似,然后鼓励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说出来(例如,学校里的垃圾桶是圆柱体,花池是六棱柱),由此让学生感觉到,正是这些基本图形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空间,从而引出新课――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

二、课内探究创设情境:观察实物图片,感受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交流展示:1.仔细观察以上图片,回答问题:从上述图片中,你看到哪些物体?这些物体的形状、大小有哪些特点?活动一:认识几何体观察下图,用线把图形与它们的相应的名称连接起来。

圆锥体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2.观察下面的几幅图片,你看到了哪些几何体的形象?什么是几何体?列举几个几何体的实际例子?(立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简称体。

)3.你还能分别举出形状与长方体、圆柱、球体和圆锥类似的实物吗?看谁举的多?交流展示:(小组展示、点评,教师点拨)1.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正方体、长方体、圆锥、圆柱、球等图形的特征吗?2.试着从顶点、侧面、底面、高的条数等方面研究一下圆柱和圆锥的区别与联系。

活动二:认识平面与曲面观察讨论课本第5、6页中的各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2.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物,说出他们的表面是平的还是曲的?巩固提升:1.填空(1)篮球类似于几何体中的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
▪ 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
▪ 1.2 几何图形
▪ 1.3 线段、射线和直线
▪ 1.4 线段的比较与作法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2章有理数
▪ 2.1 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 2.2 数轴
▪ 2.3 相反数与绝对值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
▪ 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 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 3.3 有理数的乘方
▪ 3.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 3.5 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计算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4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 4.1 普查和抽样调查
▪ 4.2 简单随机抽样
▪ 4.3 数据的整理
▪ 4.4 扇形统计图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5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
▪ 5.1 用字母表示数
▪ 5.2 代数式
▪ 5.3 代数式的值
▪ 5.4 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
▪ 5.5 函数的初步认识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6章整式的加减
▪ 6.1 单项式与多项式
▪ 6.2 同类项
▪ 6.3 去括号
▪ 6.4 整式的加减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7章一元一次方程
▪7.1 等式的基本性质
▪7.2 一元一次方程
▪7.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7.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本章综合与
o第8章角
▪8.1 角的表示
▪8.2 角的比较
▪8.3 角的度量
▪8.4 对顶角
▪8.5 垂直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9章平行线
▪9.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9.2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
▪9.3 平行线的性质
▪9.4 平行线的判定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10章一次方程组
▪10.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10.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0.3 三元一次方程组
▪10.4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11章整式的乘除
▪1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11.2 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
▪11.3 单项式的乘法
▪11.4 多项式乘多项式
▪11.5 同底数幂的除法
▪11.6 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12章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12.1 平方差公式
▪12.2 完全平方公式
▪12.3 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12.4 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13章平面图形的认识
▪13.1 三角形

▪13.2 多边形
▪13.3 圆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14章位置与坐标
▪14.1 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
▪1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11.3 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
▪14.4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章综合与测试
∙八年级上册
o第1章全等三角形
▪ 1.1 全等三角形
▪ 1.2 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
▪ 1.3 尺规作图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2章图形的轴对称
▪ 2.1 图形的轴对称
▪ 2.2 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 2.3 轴对称图形
▪ 2.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 2.5 角平分线的性质
▪ 2.6 等腰三角形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3章分式
▪ 3.1 分式的基本性质
▪ 3.2 分式的约分
▪ 3.3 分式的乘法与除法
▪ 3.4 分式的通分
▪ 3.5 分式的加法与减法
▪ 3.6 比和比例
▪ 3.7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4章数据分析
▪ 4.1 加权平均数
▪ 4.2 中位数
▪ 4.3 众数
▪ 4.4 数据的离散程序
▪ 4.5 方差
▪ 4.6 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和方差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5章几何证明初步
▪ 5.1 定义与命题
▪ 5.2 为什么要证明
▪ 5.3 什么是几何证明
▪ 5.4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 5.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 5.6 几何证明举例
▪本章综合与测试
∙八年级下册
o第6章平行四边形
▪ 6.1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
▪ 6.2 行四边形的判定
▪ 6.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6.4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7章实数
▪7.1 算术平方根
▪7.2 勾股定理
▪7.3 根号2是有理数吗
▪7.4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7.5 平方根
▪7.6 立方根
▪7.7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7.8 实数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8.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8.2 一元一次不等式
▪8.3 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
▪8.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9章二次根式
▪9.1 二次根式和它的性质
▪9.2 二次根式的加法与减法
▪9.3 二次根式的乘法与除法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10章一次函数
▪10.1 函数的图像
▪10.2 一次函数和它的图像
▪10.3 一次函数的性质
▪10.4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
▪10.5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10.6 一次函数的应用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11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11.1 图形的平移
▪11.2 图形的旋转
▪11.3 图形的中心对称
九年级上册
o第1章图形的相似
▪ 1.1 相似多边形
▪ 1.2 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
▪ 1.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 1.4 图形的位似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第2章解直角三角形
▪ 2.1 锐角三角比
▪ 2.2 30°,45°,60°角的三角比
▪ 2.3 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比
▪ 2.4 解直角三角形
▪ 2.5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o第3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
▪ 3.1 圆的对称性
▪ 3.2 确定圆的条件
▪ 3.3 圆周角
▪ 3.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 3.5 三角形的内切圆
▪ 3.6 弧长及扇形面积的计算
▪ 3.7 正多边形与圆
▪课题学习图形变换与图案设计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4章一元二次方程
▪ 4.1 一元二次方程
▪ 4.2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 4.3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 4.4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 4.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 4.6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本章综合与
九年级下册
o第5章对函数的再探索
▪ 5.1函数与它的表示法
▪ 5.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 5.3 反比例函数
▪ 5.4二次函数
▪ 5.5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和性质
▪ 5.6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和性质
▪ 5.7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 5.8二次函数的应用
▪ 5.9用图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6章频率与概率
▪ 6.1频数与频率
▪ 6.2频数分布直方图
▪ 6.3用频率估计概率
▪ 6.4用树状图计算概率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7章空间图形的初步认识
▪7.1几种常见的几何体
▪7.3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7.2棱柱的侧面展开图
▪本章综合与测试
o第8章投影与识图
▪8.1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
▪8.2盲区
▪8.3影子和投影
▪8.4正投影
▪8.5物体的三视图
▪本章综合与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