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母婴阻断
母婴阻断实施方案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篇
母婴阻断实施方案
一、背景
母婴传播是艾滋病、乙型肝炎等病毒性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为降低母婴传播率,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母婴阻断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本方案旨在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为母婴阻断工作提供具体实施步骤和措施。
二、目标
1.降低母婴传播率,实现母婴零传播目标。
(2)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大母婴阻断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6.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母婴阻断工作落到实处。
(2)完善母婴阻断服务网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3)加大投入,保障母婴阻断工作所需经费。
(4)加强监督考核,确保母婴阻断工作取得实效。
五、评估与监测
(2)对高风险人群提供个性化咨询,提高其预防母婴传播的意识和能力。
2.孕期管理
(1)建立孕产妇档案,定期进行孕期检查,确保及时发现并管理感染孕产妇。
(2)对感染孕产妇进行抗病毒治疗,降低病毒载量,减少母婴传播风险。
(3)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
3.分娩期管理
(1)提倡住院分娩,确保母婴安全。
5.健康教育
(1)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及家庭成员的防治知识知晓率。
(2)利用各类媒体,加大母婴阻断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6.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母婴阻断工作落到实处。
(2)完善母婴阻断服务网络,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3)加大政策支持,保障母婴阻断工作所需经费。
2.提高孕产妇及婴幼儿的检测率、治疗率和随访率。
3.提高孕产妇及家庭成员的艾滋病、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
母婴阻断整改措施_母婴传播整改措施
母婴阻断整改措施_母婴传播整改措施母婴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母亲传播给胎儿或婴儿的一种传播方式,其中以乙肝病毒(HBV)和艾滋病病毒(HIV)的母婴传播最为常见。
为了有效阻断母婴传播,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仍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整改。
本文将针对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母婴传播,提出一系列整改措施。
一、完善孕前和孕期保健服务1. 加强孕前健康教育:普及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基础知识,提高备孕夫妇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倡婚前检查和孕前咨询。
2. 提高孕期保健服务质量:加强孕期保健服务,确保孕妇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孕期感染。
3. 推广乙肝疫苗接种:鼓励孕妇及其家庭成员接种乙肝疫苗,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二、加强新生儿免疫预防1. 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确保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并按照0、1、6月的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
2. 推广乙肝免疫球蛋白应用:对于乙肝病毒阳性的母亲,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提高母婴阻断成功率。
三、加强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母婴阻断治疗1. 早期诊断:加强对孕妇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筛查,确保早期发现感染。
2. 抗病毒治疗:对于病毒载量高的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3. 定期监测: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孕妇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治疗效果。
四、加强宣传教育和社会支持1. 普及母婴传播知识:通过多种渠道普及母婴传播的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防范意识。
2. 消除歧视:倡导社会消除对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为母婴阻断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 加强政策支持:完善相关政策,为母婴阻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总之,母婴阻断整改措施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从多个层面进行完善和整改,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保护母婴健康。
艾滋病母婴阻断方案
艾滋病母婴阻断方案艾滋病母婴阻断方案是为了防止孕产妇将艾滋病病毒传给新生儿而设计的一项重要措施。
该方案通过预防、检测和治疗等环节,致力于降低艾滋病在母婴之间的传播风险,保障妇女和儿童的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艾滋病母婴阻断方案的背景、目标、实施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
一、背景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疾病,可以通过血液、母乳和性传播等途径传播。
全球范围内,艾滋病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对于孕产妇和新生儿来说,其风险更加令人担忧。
根据统计数据,每年约有数百万名妇女感染HIV病毒,其中大部分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的。
二、目标艾滋病母婴阻断方案的核心目标是降低母婴间艾滋病传播的风险,确保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和新生儿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服务,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三、实施方法1. 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筛查:孕产妇在孕前、孕期和分娩期进行HIV感染筛查,及时发现病毒感染并进行干预措施。
2. 抗病毒治疗:对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抗病毒治疗以延缓病毒复制和疾病进展,从而减少胎儿感染的风险。
3. 定期产前咨询:为孕妇提供与HIV感染相关的咨询,包括预防传播、遵循医嘱和如何保护自己及其他人等方面的内容。
4. 安全分娩和哺乳:鼓励HIV感染妇女在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安全分娩,并提供科学正确的哺乳知识,避免婴儿直接接触母乳。
5. 婴儿抗病毒治疗:对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婴儿,在第六周至第十二周之间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减少婴儿感染的风险。
四、成果艾滋病母婴阻断方案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根据统计数据,通过方案的干预,全球每年约有数十万名新生儿免受HIV感染的困扰,实现了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显著降低。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该方案的推广与实施显著降低了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风险,为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提供了保护。
总结艾滋病母婴阻断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降低了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保护了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艾滋病、梅毒母婴阻断实施方案
郸妇幼医健东字[2022]18号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为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 ㈠总体目标提高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㈡具体目标1.建立健全适合我乡实际情况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XX 县第X 医疗 健康服务集团母婴传播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模式。
2.育龄妇女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
3.提供相应服务的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4.孕产妇孕期和产时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检测率分别达到80%和100%以上,婚前保健人群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100%。
5.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抗病毒药物应用比例分别达到90%以上。
6.梅毒感染孕产妇接受规范诊疗的比例达到85%以上。
7.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人工喂养率达到90%以上。
8.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满18月龄艾滋病检测率达到80%以上,其中6月龄内婴儿HIV感染早期诊断的比例达到60%以上。
9.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接受规范诊疗服务的比例达到90%以上,12月龄随访率达到80%以上。
10.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比例达到100%。
11.儿童经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的报告感染率控制在5%以下。
二、策略(一)开展社会动员,促进广泛参与。
利用媒体宣传、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群众性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为感染者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支持,减少歧视,营造良好的综合防治氛围。
(二)整合服务资源,提高干预效果。
整合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提供全面、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服务。
艾滋病母婴阻断用药研究进展
艾滋病母婴阻断用药研究进展艾滋病母婴阻断是指通过药物治疗和其他预防措施,减少孕妇感染HIV病毒的风险,从而防止将HIV病毒传给新生儿。
随着对艾滋病母婴阻断用药的研究不断深入,现在已经发展出一些有效的药物方案,能够大幅降低母婴间HIV病毒的传播率。
首先,从孕期开始用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在孕期用药的药物方案主要为三种药物: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ZT,利巴韦林和拉米夫定。
这种药物方案的目的是抑制病毒的复制,降低病毒载量,进而降低将HIV病毒传给胎儿的风险。
近年来,为了提高药物方案的效果,利用病毒整合抑制剂(INIs)及它们的相关化合物(如daltegravir)来替代或添加到当前的药物组合中更加流行。
其次,产前、分娩及乳汁喂养期间的用药同样非常重要。
产前用药的药物方案主要为利巴韦林和拉米夫定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分娩时,必须用抗病毒药物保证病毒载量足够低,否则分娩过程可能会增加将HIV病毒传给新生儿的风险。
乳汁喂养期间的用药主要是拉米夫定和利巴韦林,因为HIV病毒可以通过乳汁传递。
乳汁喂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取决于当地的文化和营养条件。
在有良好的清洁水和良好的饮食条件下,母乳喂养可以提供对婴儿健康有益处的抗体和近距离的接触。
因此,对于母亲的药物管理的规范和严格的筛查过程,以及对乳汁喂养的文化教育和警示,需要得到大力支持。
最后,快速及有效的筛查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
将高效的HIV筛查和预防阻断方案相结合,可以迅速发现和追踪HIV阳性妇女,及时提供治疗以及避免传播病毒给新生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所有孕妇在早期和大约28周时应全面检测HIV病毒以进行治疗及母婴阻断防治措施。
此外,应该对所有出生在HIV感染率高的地区的婴儿进行检测。
总之,艾滋病母婴阻断用药研究的进展为预防HIV传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合理使用药物方案,严格的筛查及防范措施,有望将母婴间HIV传播率降至极低水平,从而保证婴儿健康的同时,也让更多的艾滋病母亲得到了拯救。
艾滋病母婴阻断治疗方案
摘要艾滋病(AIDS)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传染病,母婴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降低母婴传播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本文针对艾滋病母婴阻断治疗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预防策略、治疗方案、随访管理以及相关支持措施等。
一、预防策略1. 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了解,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偏见。
2. 加强孕产妇筛查:对孕产妇进行艾滋病病毒(HIV)筛查,尽早发现感染者。
3. 实施安全性行为教育:推广安全性行为,减少母婴传播风险。
4. 建立母婴阻断咨询门诊:为孕产妇提供专业咨询,指导其采取有效的阻断措施。
二、治疗方案1.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为HIV感染孕产妇提供ART,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1)孕期ART:自孕早期开始,持续至分娩后42天,包括以下药物组合:- 奈韦拉平(Nevirapine)+ 齐多夫定(Zidovudine)+ 利托那韦(Ritonavir);- 替诺福韦(Tenofovir)+ 利托那韦(Ritonavir)+ 奈韦拉平(Nevirapine)。
(2)产时ART:分娩时给予奈韦拉平(Nevirapine)口服,剂量为200mg,并给予齐多夫定(Zidovudine)静脉注射,剂量为2mg/kg,每4小时1次。
(3)产后ART:分娩后继续给予奈韦拉平(Nevirapine)+ 齐多夫定(Zidovudine)+ 利托那韦(Ritonavir)或替诺福韦(Tenofovir)+ 利托那韦(Ritonavir)+ 奈韦拉平(Nevirapine)治疗,持续至婴儿出生后42天。
2. 婴儿预防性用药: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给予奈韦拉平(Nevirapine)口服,剂量为2mg/kg,并给予齐多夫定(Zidovudine)口服,剂量为4mg/kg,每6小时1次,持续至婴儿出生后6周。
三、随访管理1. 定期监测:对孕产妇和婴儿进行定期随访,监测HIV感染状况、ART治疗效果及母婴传播风险。
母婴阻断的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母婴阻断是指孕妇感染了艾滋病、乙肝、丙肝等传染病,通过母婴传播途径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的行为。
为保障母婴健康,降低母婴传播率,我院特制定母婴阻断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孕妇感染传染病,对孕妇和新生儿进行有效阻断。
2. 提高医护人员对母婴阻断的认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减少母婴传播率,保障母婴健康。
三、预案组织1. 成立母婴阻断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母婴阻断工作。
2. 母婴阻断应急小组成员:产科主任、儿科主任、检验科主任、感染科主任、护理部负责人、消毒供应中心负责人等。
3. 母婴阻断应急小组下设以下几个工作小组:(1)诊断与评估小组:负责对孕妇进行传染病检测,评估母婴阻断风险。
(2)救治小组:负责对感染孕妇和新生儿进行救治。
(3)宣传教育小组:负责开展母婴阻断知识宣传教育。
(4)消毒隔离小组:负责对感染孕妇和新生儿进行隔离,防止病毒传播。
四、预案内容1. 传染病检测与评估(1)对孕妇进行艾滋病、乙肝、丙肝等传染病检测,发现阳性病例。
(2)对阳性孕妇进行母婴阻断风险评估,包括孕妇病情、新生儿胎龄、病毒载量等。
2. 母婴阻断措施(1)艾滋病阻断:对感染艾滋病孕妇,按照国家艾滋病母婴阻断方案进行抗病毒治疗。
(2)乙肝阻断:对感染乙肝孕妇,按照国家乙肝母婴阻断方案进行抗病毒治疗。
(3)丙肝阻断:对感染丙肝孕妇,按照国家丙肝母婴阻断方案进行抗病毒治疗。
3. 新生儿救治(1)对新生儿进行传染病检测,评估感染风险。
(2)对感染新生儿进行救治,包括抗病毒治疗、营养支持等。
4. 隔离与消毒(1)对感染孕妇和新生儿进行隔离,防止病毒传播。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感染孕妇和新生儿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5. 宣传教育(1)开展母婴阻断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和孕妇对母婴阻断的认识。
(2)开展孕妇健康教育,指导孕妇做好个人防护。
五、预案实施1. 母婴阻断应急领导小组接到传染病检测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母婴阻断实施方案
母婴阻断实施方案母婴阻断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母婴阻断是指针对母婴传播途径进行干预措施,以阻止母亲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婴儿。
随着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增加,母婴传播成为艾滋病防控工作的一大挑战。
为此,制定一套有效的母婴阻断实施方案对于预防母婴传播至关重要。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提高婴儿的健康状况;提高孕妇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筛查率。
2. 原则:a. 科学性原则: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b. 公平性原则:确保方案的公平性和可行性,对所有孕妇和婴儿都给予同等的关注和保护。
c. 效益原则:方案要经济可行,且具有显著的效果和阻断母婴传播能力。
三、实施策略1. 孕妇阻断策略:a. 高危人群筛查:对有艾滋病高危行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因素的孕妇进行筛查和检测。
b. 预防措施:为筛查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确保病毒负荷低于检测限,并受到良好管理。
c. 避免哺乳: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应避免母乳喂养,提供替代喂养方案,以避免母婴传播。
2. 产前阻断策略:a. 孕妇艾滋病病毒传播风险评估:评估孕妇的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包括妊娠期间ART治疗以及分娩方式的选择等。
b. 计划剖宫产: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推荐计划剖宫产,以降低婴儿受感染的风险。
c. 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在分娩前一段时间内开始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3. 新生儿阻断策略:a. 即刻治疗:对于出生于艾滋病病母亲的新生儿,即刻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降低感染风险。
b. 化验检测:进行新生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检测,确保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
四、实施程序1. 孕妇阻断:a. 第一步:对所有怀孕妇女进行风险评估和筛查。
b. 第二步:对高风险孕妇进行抗体检测,若初筛阳性,则进行病毒负荷检测和第4代HIV抗体抗原联合检测。
c. 第三步:确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母婴阻断工作总结与计划
一、工作总结1. 工作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母婴阻断工作,旨在预防和减少艾滋病、梅毒、乙肝等传染病在母婴之间的传播。
通过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母婴阻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 工作成果(1)提高了孕产妇对母婴阻断工作的认识,普及了相关知识和技能。
(2)完善了母婴阻断工作机制,加强了相关部门的协作。
(3)提高了母婴阻断工作的服务质量,降低了传染病母婴传播率。
(4)推动了母婴阻断工作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3. 存在的问题(1)部分地区母婴阻断工作宣传力度不足,孕产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
(2)部分地区母婴阻断工作资源配置不均衡,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3)部分地区母婴阻断工作与临床医疗相结合不够紧密,存在脱节现象。
二、工作计划1. 工作目标(1)进一步提高孕产妇对母婴阻断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2)优化母婴阻断工作机制,加强相关部门协作。
(3)提高母婴阻断工作的服务质量,降低传染病母婴传播率。
2. 工作措施(1)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母婴阻断知识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社区宣传等,普及母婴阻断知识,提高孕产妇对母婴阻断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母婴阻断工作资源,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的服务。
(3)加强部门协作,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卫生健康、计划生育、教育、民政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母婴阻断工作。
(4)加强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定期组织母婴阻断工作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母婴阻断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5)完善政策法规,保障母婴阻断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母婴阻断工作相关政策和法规,为母婴阻断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3. 工作时间安排(1)2024年第一季度:开展母婴阻断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孕产妇对母婴阻断工作的认识。
(2)2024年第二季度:加强母婴阻断工作资源整合,提高服务质量。
HIV感染母婴传播阻断PPT课件
评估时间点
在母婴感染后不同时间点 进行评估,如出生后6周、 3个月、6个月等。
数据分析
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比较阻断措施实施前后的 变化。
母婴健康监测
监测内容
监测结果处理
监测母婴的免疫状态、病毒载量、临 床表现等方面的变化。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 干预措施,确保母婴健康。
06
研究展望
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 术,对HIV感染的母婴细胞进行 基因改造,以阻断病毒的复制和
传播。
免疫疗法
研究开发针对HIV的免疫疗法, 通过激活患者免疫系统来清除病
毒,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新型药物与疗法
探索新型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和其 他疗法,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
宫内感染
HIV感染的母亲在孕期可以通过胎盘 将病毒传给胎儿,导致宫内感染。宫 内感染通常发生在怀孕的前三个月。
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预防宫内感染, 因此对于HIV感染的母亲,医生通常 会建议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以降低 病毒载量和母婴传播的风险。
03
hiv感染母婴传播的阻断策略
孕期阻断
01
02
03
孕期检测
02
hiv感染母婴传播的途径与机制
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HIV感染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分娩过程中,如果母亲存在皮 肤破损或出血,血液中的HIV病毒可以通过产道或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感染 。
为了预防血液传播,医生通常会建议感染HIV的母亲进行剖宫产,以避免胎儿经 过产道时接触母亲的血液和阴道分泌物。此外,在分娩前进行抗病毒治疗也是降 低血液传播风险的重要措施。
母婴阻断工作计划
母婴阻断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母婴阻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旨在阻断母婴传播途径,减少和预防母婴传播的发生。
母婴传播是指母亲将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的现象,严重危害了婴幼儿的健康和生命。
为了有效阻断母婴传播,制定一份全面有效的母婴阻断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实施母婴阻断工作计划,实现零母婴传播,保障婴幼儿的健康和生命。
2. 原则:科学、综合、持续。
制定计划时,必须以科学知识为依据,充分综合各方面因素,并持续关注和改进工作。
三、工作内容1. 宣传教育工作(1)加强性教育:向育龄妇女和男性提供全面、科学的性健康教育,重点强调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引导他们采取正确的避孕方法。
(2)提供咨询服务:建立咨询热线和网络平台,为孕妇和有关人员提供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的相关知识和咨询服务。
2. 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筛查(1)筛查目标:将孕产妇纳入筛查对象,通过筛查工作及早发现和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进行专门的干预和治疗。
(2)筛查方法:使用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检测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对孕产妇进行艾滋病病毒感染筛查。
3. 预防母婴传播干预(1)妇幼保健机构开展的干预活动:加强孕妇在妇幼保健机构的建册孕前保健,对感染的孕妇提供专业的艾滋病咨询和干预服务,规范妊娠期、分娩期和哺乳期的艾滋病监测与护理。
(2)及早用药:对确诊感染的孕妇提供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以降低感染病毒的水平,减少传播风险。
(3)人工喂养:鼓励艾滋病病毒感染妇女通过人工喂养方式喂养婴儿,避免通过母乳传播。
(4)接触药物:对新生儿进行暴露预防,即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4. 跟踪监测与评估(1)建立婴儿追踪系统:对母婴阻断工作所涉及的婴儿建立追踪系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及早发现感染,继续干预措施。
(2)定期评估:对母婴阻断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包括宣传教育工作的覆盖率、孕产妇筛查率、感染孕妇干预率和感染婴儿的阻断率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艾滋病母婴阻断用药研究进展
艾滋病母婴阻断用药研究进展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
而在母婴传播中,孕妇感染HIV后,有30%~45%的可能性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
艾滋病母婴阻断是指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阻断HIV病毒在孕妇、产妇和婴儿之间的传播,从而使新生儿不被感染HIV。
艾滋病母婴阻断用药研究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就艾滋病母婴阻断用药研究的进展做一简要介绍。
一、母孕期阻断母孕期是HIV母婴传播的主要时间窗口。
母孕期的阻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母孕期阻断药物包括AZT(阿三蒸滤甲酸复方)、3TC(拉米夫定)、NVP (尼拉韦紧肤)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来阻断HIV病毒在孕妇体内的传播,从而降低了HIV母婴传播的风险。
最近研究还发现,在孕期使用抗病毒药物也能有效减少胎儿感染HIV的风险。
母孕期阻断用药的研究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
二、产妇期阻断三、婴儿期阻断四、联合用药研究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联合用药研究也成为了艾滋病母婴阻断的研究热点之一。
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阻断效果。
目前,联合用药研究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AZT与3TC的联合使用能够将HIV母婴传播的风险降低到最低,提高了新生儿的健康水平。
NVP与LPV/r的联合使用不仅可以有效阻断HIV母婴传播,还可以延缓患儿疾病的进展。
联合用药研究将是未来的重点之一。
五、进一步展望艾滋病母婴阻断用药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目前使用的阻断药物在临床上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贫血、恶心、腹泻等,严重影响了患妇及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对于那些已感染HIV的新生儿,目前的婴儿期阻断用药对疾病的控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进一步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
未来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寻找更有效的阻断药物,寻求更适合孕妇和新生儿的治疗方案,以及加强对患儿的长期随访和管理。
艾滋病母婴阻断用药研究进展
艾滋病母婴阻断用药研究进展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艾滋病的治疗和预防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艾滋病母婴阻断用药研究是其中的重要方向之一,旨在通过药物干预,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保护妇女和婴儿的健康。
一、母婴传播的危害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HIV感染母亲通过妊娠、分娩、哺乳等途径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的过程。
若未进行干预措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可高达25%-45%,且传染给婴儿后,会导致其终生感染HIV,严重影响其生存和发展。
阻断母婴传播对保护妇女和婴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母婴阻断药物研究的目标母婴阻断药物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寻找有效的药物干预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风险,保护孕妇和婴儿的健康。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母婴阻断药物主要包括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和抗病毒疗法。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主要通过抑制HIV的复制和繁殖,降低病毒载量,从而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抗病毒疗法主要通过针对HIV病毒的抗体药物,中和病毒,抑制其侵入宿主细胞,达到预防母婴传播的效果。
三、研究进展及应用挑战近年来,母婴阻断药物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研究的不足目前,针对艾滋病母婴阻断的药物研究相对不足,尚缺乏明确的有效药物和干预方案。
在妊娠期间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对抗病毒药物耐药性的担忧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长期使用会增加病毒耐药性的风险,这对母婴阻断的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何设计更加有效的药物使用方案,避免耐药性的产生,成为了研究工作的重点之一。
3. 医疗服务覆盖面的不足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农村地区,医疗设施和人员不足,艾滋病母婴阻断药物的普及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如何提高医疗服务的覆盖面,保障妇女和婴儿的权益,成为了当前工作的重要课题。
四、未来的展望面对母婴阻断用药研究中的挑战,我们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
艾滋病母婴阻断方案
艾滋病母婴阻断方案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疾病。
虽然该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但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途径之一。
母婴传播指的是孕妇将HIV传递给胎儿或新生儿,这可能发生在怀孕期间、分娩过程中或哺乳期间。
为了阻断母婴间的HIV传播,许多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方案。
1. 宣传教育向公众、妇女和医疗保健工作者提供艾滋病相关知识和信息非常重要。
通过传播正确的信息,可以帮助人们意识到母婴传播的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因此,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是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首要任务之一。
2. 及时检测与治疗怀孕期间,医疗机构应该为孕妇提供HIV 检测服务。
如果孕妇被发现携带HIV阳性,医疗机构应该立即采取措施,提供适当的抗病毒治疗。
目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是阻断母婴传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ART不仅可以极大地降低HIV病毒在孕妇体内的水平,还可以减少母体对胎儿的传染风险。
3. 安全分娩措施对于HIV感染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应该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
剖腹产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分娩方式,因为它可以避免孕妇和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接触到可能携带病毒的体液。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提供洁净、无菌的分娩环境,以减少感染风险。
4. 阻断哺乳传播新生儿如果感染了HIV,母乳喂养会成为继续传播病毒的途径。
因此,对于HIV阳性的母亲,应该鼓励她们选择以人工喂养为主的替代喂养方式。
此外,母亲在哺乳期间应咨询医疗专业人员,按指导喂养并加强自身的卫生习惯,以避免病毒传播。
5. 支持与咨询面对艾滋病诊断和相关的母婴阻断方案,许多妇女和家庭会面临许多心理、社会和经济上的挑战。
因此,为HIV感染的孕妇和患有艾滋病的儿童提供充分的支持和咨询非常重要。
这包括心理辅导、社会服务和经济援助等方面的支持。
6. 监测和评估定期监测和评估艾滋病母婴阻断方案的效果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收集数据和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方案的效果以及改进和调整的机会。
2023母婴阻断实施方案
2023母婴阻断实施方案概述2023母婴阻断实施方案是为了有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保障母婴健康而制定的一项阻断措施。
本方案旨在加强母婴阻断工作力度,提高艾滋病防治效果,减少母婴传播率,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
目标与任务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将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控制在较低水平;2. 提高孕妇艾滋病感染检出率;3. 提高婴儿艾滋病感染阻断率。
任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方案将开展以下几项任务:1. 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阻断工作的认识和重视;2. 完善孕妇艾滋病感染筛查工作,提高孕妇感染检出率;3. 加强孕妇艾滋病感染咨询和干预服务,提供妥善的治疗和阻断方案;4.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艾滋病阻断工作的水平和能力;5. 完善艾滋病儿童及其家庭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服务;6. 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掌握阻断工作进展情况。
实施措施宣传教育1. 制作宣传册、海报、视频等宣传资料,通过各种途径传达信息;2. 在学校、社区、医院等地开展艾滋病知识普及活动;3. 制定并实施媒体宣传计划,加强对大众的艾滋病宣传教育。
感染筛查和干预服务1. 建立健全孕妇艾滋病感染筛查机制,对孕妇进行定期筛查;2. 加强对感染孕妇的咨询和干预,提供针对性的阻断方案和治疗服务;3. 提供孕妇艾滋病阻断的咨询热线和咨询服务,解决相关问题和困惑。
医务人员培训1. 组织医务人员参加阻断工作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监督和指导,确保阻断工作的正确实施。
儿童服务1. 建立儿童艾滋病阻断机制,提供针对儿童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服务;2. 加强对艾滋病儿童家庭的关怀和支持,提供相关援助和帮助。
监测和评估1. 建立阻断工作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掌握阻断工作的进展情况;2. 对阻断工作进行定期评估,经验,改进工作措施。
财务保障为了保障母婴阻断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大财政投入。
相关部门将提供足够资金支持,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艾滋病母婴阻断方案
八、附则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本方案解释权归医疗机构所有。
-END-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及妇幼保健机构,针对HIV感染孕妇及其新生儿开展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
三、组织管理
1.成立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领导小组,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的开展。
2.设立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小组,由感染科、产科、新生儿科、检验科、预防保健科等科室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实施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
3.对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宣传与教育
1.加强艾滋病母婴阻断宣传,提高全社会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的认识和关注。
2.对HIV感染孕妇及其家庭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3.加强与社区、妇联等部门的合作,共同开展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
七、总结与评估
1.定期对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进行分析总结,查找不足,制定整改措施。
二、目标
1.提高HIV感染孕妇的筛查率和诊断率,确保及时发现感染孕妇。
2.规范艾滋病母婴阻断流程,降低新生儿感染HIV的风险。
3.提高医护人员对艾滋病母婴阻断的认识和操作水平,保障母婴安全。
三、组织架构
1.成立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的开展。
2.设立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小组,由感染科、产科、新生儿科、检验科、预防保健科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具体实施阻断工作。
(1)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内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
(2)分别在出生后48小时内、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HIV抗体筛查。
艾滋病母婴阻断方案
艾滋病母婴阻断方案:预防传播的重要措施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
母婴通过血液、乳汁或胚胎羊膜漏水等途径被感染,直接威胁到母婴的生命安全。
为减少母婴感染的风险,目前已经有,那么这项方案具体包含哪些措施呢?一、孕前咨询孕前咨询是防御艾滋病母婴感染的重要步骤之一。
孕妇在计划怀孕时,应该前去医院进行艾滋病检测,通过检测了解自己的艾滋病感染情况。
如果检测结果为艾滋病阳性,就需要在孕前咨询阶段告知医生,积极参与治疗,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
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建议进行一些防范措施,例如佩戴安全套等。
二、孕期阻断孕期阻断防止艾滋病从感染母亲体内传递给胎儿。
孕期阻断通常是通过怀孕第14周进行HIV检测,检测结果正常后,需要在孕期每4-6周进行HIV核酸检测,提高防病的抗体,减少母婴传播的机会。
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医生会建议孕妇进行更加细致的预防措施。
三、分娩时阻断分娩时的阻断是指利用药物或手术等手段阻断母婴间的艾滋病病毒传播。
具体操作是在分娩前,孕妇会接受药物治疗,降低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含量或者进行剖腹产等手术,阻断母亲输送艾滋病病毒给胎儿的可能性,从而有效的保护到孕妇和胎儿。
四、母乳喂养阻断母乳喂养是艾滋病母婴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
因此,为了防止母乳喂养对艾滋病母婴感染的作用,医生会进行一些必要的操作,例如给予宝宝特定的奶粉进行喂养。
具体方法要依据医生的建议来进行。
总之,是为了防止母婴之间通过血液、乳汁或胚胎羊膜漏水等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
孕妇可以在怀孕前期进行检测,孕期进行阻断,分娩时进行手术或药物治疗,不再进行母乳喂养等一系列措施,从而保障到母婴的健康安全。
为避免其它传染病,孕妇在生活中也要注意卫生和个人防护。
母婴阻断工作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母婴阻断工作的管理,提高母婴阻断服务质量,保障母婴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目标1. 减少艾滋病、乙肝、丙肝等传染病母婴传播风险。
2. 提高母婴阻断工作服务质量,确保母婴阻断效果。
3. 建立健全母婴阻断工作体系,提高母婴阻断工作管理水平。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依法管理,科学指导。
3. 全民参与,共同推进。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母婴阻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母婴阻断工作,制定母婴阻断工作计划,监督实施母婴阻断工作。
2. 母婴阻断工作办公室:负责母婴阻断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宣传、培训、咨询、检测、治疗、随访等工作。
3. 医疗机构:负责为孕产妇提供母婴阻断服务,包括咨询、检测、治疗、随访等工作。
4.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孕产妇的母婴阻断工作,包括宣传、咨询、检测、治疗、随访等工作。
五、工作内容1. 宣传教育(1)宣传母婴阻断政策,提高孕产妇对母婴阻断的认识。
(2)普及母婴阻断知识,增强孕产妇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咨询与指导(1)为孕产妇提供母婴阻断咨询服务,解答孕产妇关于母婴阻断的疑问。
(2)根据孕产妇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母婴阻断方案。
3. 检测(1)对孕产妇进行艾滋病、乙肝、丙肝等传染病检测。
(2)对新生儿进行相关传染病检测。
4. 治疗(1)为孕产妇提供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等。
(2)对新生儿进行相关传染病治疗。
5. 随访(1)定期对孕产妇和新生儿进行随访,了解母婴阻断效果。
(2)根据随访结果,调整母婴阻断方案。
六、工作要求1. 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母婴阻断工作制度执行,确保母婴阻断工作质量。
2. 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母婴阻断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母婴阻断工作水平。
3. 各级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母婴阻断工作档案,确保母婴阻断工作可追溯。
4. 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关怀,提供心理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婴阻断:生产方式 母婴阻断:
对于接受了HAART的妇女 传播率已经小于2% 目前推荐:剖腹产只向HIV RNA〉1000拷贝/ml 的人提供
分娩时的干预:择期剖宫产
注意:单一母婴阻断预防用药被用于HIV RNA<1000拷贝 /毫升的妇女身上
母婴阻断:分娩前对未服用抗病毒药物妇女的管理
评估是否符合应用HAART的条件 符合应用HRRT的条件的怀孕的妇女,讨论开始抗病
毒药物
不符合应用抗病毒药物的妇女
向母婴阻断项目咨询
母婴阻断:对已经使用HAART怀孕妇女的管理 头三个月以后
HIV对妊娠的影响
危险性增加: 早产 宫内发育限制 死胎 异位妊娠 感染
性传播疾病, 肺炎,泌尿系统感染, 机会性感染
并没有证据表明HIV增加先天畸形的危险
全球母婴传播的比例(未治疗)
发达国家为15-25% 发展中国家为25-45%
营养差,没有或很少的产前关怀,母乳喂养
母婴传播的时期 (母乳喂养人员,总的传播率为40%)
HIV母婴传播与阻 断
邱云珍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 染科
学习目的
1.
熟悉影响HIV-1母婴传播的因素 熟悉防止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
2.
大纲
1. 2. 3.
4.
影响怀孕妇女HIV感染的因素 母婴传播(比率,时间) 影响母婴传播的因素(母亲因 素,生产因素,妊娠因素和婴 儿的因素) 防止母婴传播的干预因素(抗 病毒治疗,产科实践和哺育过 程)
继续应用药物 考虑修改方案( DDI,D4T)
在头三个月内
(同样考虑以上因素) 如果方案中有施多宁者,需要调节方案
母婴阻断:生产过程
• • • • • • 避免人工破膜 减少阴道检查的次数 尽量缩短破膜和生产的时间 避免侵入性操作/器械生产 避免外阴切开术 考虑用剖腹产
母婴阻断:生产方式 母婴阻断:
分析了7项研究(1990-1998) 有2123妇女接受了抗病毒治疗 1596 一联疗法,396联合用药但不包括蛋白 酶抑制剂,137联合用药包含蛋白酶抑制剂 和不用药物治疗比起来(n=1143),抗病毒药 不会增加以下危险: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低Apgar评分儿或者 死婴 蛋白酶抑制剂的应用可能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的 危险性有关
• • • • • 分娩时的病毒载量 CD4水平 HIV耐药 活动性STI 其他可能因素 • 吸烟 吸毒
母亲病毒载量和HIV传播的关系(WITS研究) 传播的关系( 研究) 母亲病毒载量和 传播的关系 研究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 ,0 00
播 % %
% Transm ission
Landesman 1996, Mandelbrot 1996, Minkoff 1995, Maiques 1999, Popek 1997
婴儿的因素和母婴传播
• 母乳喂养 • 粘膜/口腔破损
• 早产
母婴传播的阻断
• 分娩前 : • 抗病毒药物 -- 治疗 -- 预防 • 分娩时 : • 改善产科习惯 • 产后 : • 改善婴儿喂养习惯
子宫内
(+) 7-90天
(出生1周至3月内病毒标记为阳性, 一般可判断为分娩期传 播;但并不能完全排除宫 内晚期传播。)
分娩期
(+)> 90天
(出生后3月内病毒标记为阴性,3月 后病毒标记阳性,则可判 断为产后传播。)
出生后
影响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
• 母亲的因素 • 产科的因素 • 婴儿的因素
母亲的因素和母婴传播
母乳喂养期的母婴传播
20 15 HIV 感染 率% 10 5 0
7 3.5
6个月 个月 12个月 个月
8.9
10.3
18个月 个月
24个月 个月
在婴儿喂养过程中可能的影响因素
完全的避免母乳喂养 早期停止母乳喂养 将母乳用巴氏法消毒 根据情况避免母乳喂养(感染,皮肤破 溃) 在母乳喂养期间做母婴阻断还需商榷
增加肝毒性和皮 疹的危险
推荐使用作为ARV一部分
EFV 施多宁
D 致畸性 第一孕程不推荐,但此后 的孕程中可行
蛋白酶抑制剂:对怀孕妇女的安全性
PI LPV/r Cat C 副作用 可作为一部分 HAART
ATV IDV
B C
副作用
可作为一部分 HAART
服用方法,副作用,
) 抗病毒药物:孕期的安全性
NIH指南,ACOG
,
在38周病毒载量>1000时剖产
胎肺发育不成熟的风险 剖宫产的并发症
HIV+的发病率高于HIV-的
限制未来的分娩方式
/ContentFiles/PerinatalGL.pdf, Last updated 10/12/06
母婴阻断: 婴儿喂养过程
围产期HIV
对15个前瞻性队列研究进行Meta-分析 8533对母婴 剖宫产8.2% vs.其他方式16.7%
或0.43(0.33-0.56)
如果使用ARVs(产前/分娩/产后) :
剖宫产2% vs.阴道分娩7.3% 或0.13 (0.09-0.19) OR 0.13 (0.09-0.19)
分娩时干预:建议择期剖宫产
胎儿期的安全性
AZT 齐多夫定
> 5年 随访没有副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NVP 奈韦拉平1年随访没有副反应
怀孕时的抗病毒治疗
安全性
母婴传播的效果 管理 开始抗病毒治疗 维持抗病毒治疗
核苷类:怀孕期的安全性
NRTI AZT 3TC DDI D4T 核苷类 Cat* C C B C Issues 注意事项 Recommendations 推荐 线粒体毒性 可以联合用药 可以引起乳酸酸中毒 可以引起乳酸酸中毒 推荐在孕期应用 HAART 一线用药 和D4T一起用是禁忌 作为备选可以 (不能和AZT或DDI合用)
分娩前:ARVs的作用
母婴HIV阻断:AZT vs.安慰剂 治疗方案
分娩前 100mg AZT PO x 5次/天,孕14-34周开始服药 分娩时 负荷剂量 2mg/kg IV x1小时,之后1mg/kg/h直至分娩 小时,之后 直至分娩 小时 分娩后 2mg/kg po q6h x6周,出生后 周 出生后8-12小时开始服药 小时开始服药
24.5%
20%
7.6%
10%
5.0% 3.3% 2.0% 1.5%
1993: WITS 1994: PACTG 076 1997: PACTG 185 1999: WITS 2001: PACTG 247 2002: PACTG 316
0%
Adapted from Fowler 2004
产前干预:ARTs-益处
分娩前干预:ART – 母亲的风险:
使用ddI和/或D4t, 乳酸酸中毒 报道12例出现乳酸酸中毒(11例在服 用ddI/d4T) 报道3例母亲死亡 肝炎 使用NVP:通常在服药前6周出现 危险因素:CD4>250;合并HBV,HCV 感染,基线ALT/AST升高
抗病毒药物:在孕期中的益处 非常低的母婴传播机率(<2%) 多种药物的应用减低耐药的可能性
1. 2. 3. 4.
HIV-1型母婴传播可发生于怀孕,分娩和或通过母乳 没有通过治疗的母婴传播率分布达15-40% 母亲,生产,胎儿和婴儿因素都可对母婴传播产生 影响 母婴传播危险性可以通过应用抗病毒药物和调整生 产过程以及喂养方式来减低
指南
WHO指南 中国指南
WHO指南 – 需要ARV的孕妇
PACTG 367队列研究,1998/01/01—2001/12/31 N=2895, 传播率为2.9% 三种ARVs vs 一种ARV (1.4% vs 5.1%)* <1000: 0.6 vs 2.2% 1000-9999: 1.9% vs 2.7% 10,000+: 4.2% vs 11.5%* *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ACTG 076的结果 的结果
Results of PACTG 076
传 播 率 (
%
20
66%
30
66% reduction in risk for transmission (P = <0.001)
22.6%
)
10
Efficacy observed in all subgroups
7.6%
Placebo ZDV Group
AZT
10/06
随访:
婴儿
先天畸形方面无明显区别
美国ARV数据库:在基线水平上无区别 4.2年后:在生长发育,免疫功能方面无明显差 异
6年后:无肿瘤 无线粒体毒性
母亲
在CD4计数,进展为AIDS,死亡方面无显著 差异
围产期HIV传播 在美国的研究从1993-2002年
40%
AZT
30%
HAART
Shapiro, CROI 2004
产前:短程ARVs的作用
• 在母亲怀孕时给目前短期抗病毒药物治疗来减 低妈妈传播给胎儿的可能 – Zidovudine (ZDV / AZT) 齐多夫定 – Lamuvidine (3TC) 拉米夫定 – Nevirapine (NVP)
奈韦拉平
母婴传播阻断:安全性
2001:580,000相关的艾滋病儿童死亡
到2010年 〉440万<15岁的儿童将失去一位或两位父母亲 2/3的父母亲的死亡是由于AIDS或与其相关的疾 病 13%来自于这样国家的孩子将成为孤儿
怀孕对HIV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