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连:指受吸引而不愿意返回,对象仅限于自然景
色、名胜佳境等可供游乐观赏的处所、环境。
2.徘徊
徜徉
①半年来,全国土地市场低位 徘徊 ,成交
填 量和成交价继续下降。
一 ② 徜徉 于周村古街,中国古代的商业气息扑 着周村古街浓厚的古代商业气息。 辨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填 鼻而来,大街牌坊,青瓦灰墙的街巷,无不诉说

张生因思念 莺莺病倒在西 厢,托红娘传 书递简。莺莺 约张生晚间在 花园相会,但 少女的娇羞、 对母亲的畏惧 以及对红娘的 提防,使得莺 莺临时变卦, 反而把张生训 斥一顿。

莺莺终 于被张生的痴 情所打动,与 之私会于西厢。 不久二人私情 被老夫人察觉, 由于红娘的伶 牙俐齿,老夫 人只好许婚, 但又逼迫张生 进京应试。
一 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辨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二)词语解释
1.词义理解 (1)凄凄惶惶:惊慌不安的样子。文中是 急忙、赶紧的意思。 (2)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爱相敬。 (3)蝇头微利:比喻极小的利益。 (4)劳燕分飞:比喻人生的离别。多用于 夫妻。
• 整体感知 • 本折戏中特定的空间? • (长亭)特定的时间?(秋天)特定的时刻?(送 别) •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西 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这在元杂剧中是颇为少见 的,《长亭送别》也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 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 放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接下来便是老夫人逼张生 赶考,并说考不取功名便“休来见我”,崔、张爱 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 应”。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 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 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长亭送别》这一折内容可分为几个场景?
崔莺莺分别有着怎样的言行和心境? 场景 赴亭惜别(1~3) 长亭饯别(4~11) 言行 心境
残照离别(12~17)
离别愁思(18~19)
场景 赴亭惜别 (1~3)
长亭饯别 (4~11) 残照离别 (12~17) 离别愁思 (18~19)
言行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 疾”;“听得道一声去也 ,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 长亭,减了玉肌”。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 如状元及第”,汤水难咽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 “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担心考中后“停妻再 娶妻”。 “青山隔送行”,“懒上 车儿内”目送。

张生凭 着胸中之才 考中了状元, 回到普救寺, 在众人的庆 贺声中,与 莺莺成就了 美好姻缘。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张珙( ɡǒnɡ) . (3)斜晖( huī) . (5)金钏( chuàn) . (7)赓续( ɡēnɡ ) . (9)谂知( shěn ) . (11)玉醅(pēi ) . (2)迍迍( tún) . (4)玉骢( cōnɡ ) . (6)靥儿( yâ ) . (8)凄凄惶惶(qī )( huánɡ) . . (10)蹙眉( cù ) . (12)泠泠( línɡ ) .
• 概括一下本文所揭示的主题。 • 明确: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张 生相爱,这本身就是对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 方式的否定。不求门当户对,只求真情永远。 为了爱,视功名如粪土,这在很大程度上显 示了对封建传统道德的反抗。因而,本折的 主题可以概括为:通过莺莺送别张生的情景, 刻画了莺莺别离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 表现了两人之间真挚的爱情,突出了莺莺的 叛逆性格,突出了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 礼教的主题。
• 《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 莺传》(又名《会真记》)。小说叙述唐贞 元年间寄居蒲州普救寺的少女崔莺莺和书生 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莺莺的悲 剧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 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金 代,北方出现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一 般称为《董西厢》(又称《西厢弹词》或 《弦索西厢》)。它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 人物性格等方面,都已经越《莺莺传》,为 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 础。
流连
填 一 填
①斯金格说:“所有的大公司都有一种 留恋过去的
小船心态。自己在不停地划船,却又总是回顾过去。”
②来自世界各地的乒乓球运动员就要陆续离开了, 然而,美丽的城市却让世乒赛的客人 流连 忘返。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词义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辨 一 辨 可以表示对人、对事、对物的依依不舍的情感。
心境 愁、苦、怨、恨
缠绵依恋,珍视 爱情,无可奈何 轻视功名,关心 忧虑,担心前途 依恋、痛苦
• 《长亭送别》主要的戏剧冲突是什么? 《长亭送别》的戏剧冲突的焦点,集中在对科举 功名的态度上。老夫人执意在“拷红”后第二 日即打发张生上京赴考,“驳落何休来见我”, 表现出一种毫无回旋余地的顽固立场。张生原 来是一个打算上朝取应的举子,由于偶遇莺莺 才滞留蒲东,现在爱情已获得,上京应考就成 为顺理成章的事。因此,可以说,在求取功名 这一点上,他和老夫人是一致的。只有莺莺是 反对张生上京赴考的,但她无力留住张生,内 心十分痛苦。这一场三个主人公对科举功名的 不同态度,表现了礼教和爱情的对立以及礼教 对妇女的压迫。
• 提问:本折戏共几个人物,刻画了几个场面。 • 点拨:人物角色:夫人,长老(即下文的洁),旦,末, 红娘 • 由四个紧密衔接的场面组成: • (一)(科白和【端正好】等三曲),是赴长亭路上的 场面,写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 (二)(“做到见夫人科”至“专听春雷第一声”)是 长亭饯别的场面,主要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 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 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 (三)(【四边静】至“小生又生此念”),是临别叮 嘱的场面,主要表现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 (四)(【二煞】至结尾),是分手后的场面,描写莺 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 四个场面,共十九支曲文,将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 灵深处,集中刻画的是莺莺送行时的细致复杂的心境意 绪。
• 探究表现手法。 • (一)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 (二)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 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如[叨 叨令] [耍孩儿] [五煞]等。 • (三)化用了诗词的语句
(1)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以景物描写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 与主人公的离愁别恨天然浑成,达到了情景 交融的艺术境界。[端正好]一曲,前四句, 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 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 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 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 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一个“染”字,沟 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 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 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 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结合剧情,概括人物的个性特点。 崔莺莺:相国之女,名门闺秀,她性格 善良,知书达理,是个深沉、幽静的美 丽少女。与张珙在佛殿相逢后一见倾心, 尔后又于张珙墙角联吟,真诚相爱。这 就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 “天理”。之后,她不改初衷,任凭父 母怎样阻拦,都矢志不渝。最终得到了 承认,获得了爱情的胜利。
老夫人:老辣、世故、阴险、狡猾,满脑子封 建思想,时刻不忘自己相国夫人的高贵门第。 一心守着“相国家谱”,对于女儿,她从顽固 的封建观念上为女儿“着想”,用严厉的管教 与防范来“爱”,使女儿觉得这种“母爱”苦 不堪言,甚至咒骂她为“狠毒娘”。她是以“ 慈母”面目出现的封建家长的典型,是剧中封 建势力的代表,对女儿追求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的爱情难以接受,并百般刁难,甚至不惜赖掉 当众亲口许下的婚约,她恪守“三辈儿不招白 衣女婿”的信条,充分显示了她势利小人的一 面,暴露了她虚伪自私而又冷酷无情的封建本 性,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角色。
元代剧坛的一朵奇葩——王实甫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 元代前期杂剧作家。他生活的时期是元杂 剧的鼎盛时期。 王实甫的杂剧如今仅存《西厢记》、 《破窑记》和《丽春堂》等三种。其中最 著名的《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在 元代和明代就为人推崇,被称为“西厢记 天下夺魁”。
文体知识 中国古代戏曲的基本常识 (1)中国古代戏曲 中国古代戏曲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 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 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 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它主要包括 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 现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 中国古代戏曲的语言包括曲词、宾 白(说白)和科介。三者结合,共同推动 情节的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shěn 谂知 (3) 熟rěn 稔 暮ǎi 霭 (5) 和ǎi 蔼
nɡ nɡ lí lí 泠 泠然 (4) 寒lěnɡ 冷 ɡēnɡ赓 续 (6) 年ɡēnɡ 庚
三、用准词语
源自文库
(一)词语辨析
1.留恋
[一煞]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 [一煞]与[端正好]两相辉映,并与[滚绣球]曲
王实甫为我们描绘
了一幅浓墨重彩的
离愁别恨图
• 教学目标: • 1.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把握剧情、 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 • 2.赏析本文写景、抒情的手法,欣赏情 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 3.领悟剧中的矛盾冲突和莺莺性格中的 叛逆精神。 • 教学重点: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本文的 写作特色。 • 教学难点: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
张珙:出身贫寒,先人虽做过礼部尚书,但 身后萧条,“只留下四海一空囊”。和崔莺 莺相见时,仅为“白衣一秀工”。但他为人 诚挚,对爱情执著而专一,为了爱,他不惜 抛弃功名,赁居西厢,并借故搭斋,通过月 下联吟、献计解围、琴音相挑等多种方式来 获得莺莺的爱。甚至身染沉疴,也未能改变 他对莺莺的一往深情。同时,他又书生气十 足,在赖婚的崔母面前无计可施,甚至想“ 解下腰间之带,寻个自尽”,但他对爱情的 炽热追求,最终在红娘的帮助下获得了成功。
(2)元曲 中国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立的一座丰碑, 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元散曲是兴盛于元代的 一种诗歌形式,有小令和套曲。散曲与剧曲的 区别在于只有唱的部分,没有宾白、科介。 (3)元杂剧 元杂剧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有机 结合起来,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戏曲艺术形式, 并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 本。 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相 当于现在的一幕或一场,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 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 暮春时节, 洛阳书生张 珙与已故相 国之女崔莺 莺在蒲郡普 救寺偶然相 遇,一见钟 情。通过月 下联吟表明 心迹,并在 庄严的道场 上眉目传情。
• 叛军孙飞虎要掳 崔莺莺为妻,崔 夫人宣称若有人 退得贼兵可与小 姐婚配。张生请 友人白马将军解 救。不料老夫人 赖婚,满腹哀怨 的张生只好通过 琴声向莺莺倾诉 衷情。
莺莺是重爱情轻功名的,具有反抗封建礼教 的叛逆性格,哪些曲词中体现了这一点? 【提示】 在莺莺心目中,金榜题名,并不 是爱情的前提与基础。如在《朝天子》中, 她称上朝应考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拆鸳鸯在两下里”,在《二煞》中说“你休 忧文齐福不齐”“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在《幺篇》中说“但得一个并头莲, 煞强如状元及第”。这些言语,与老夫人汲 汲于功名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是莺莺叛逆 性格的体现。
(二)多音字 1.因词而异 慰藉jiâ . (1)藉 狼藉jí . 咽喉yān . (2)咽吞咽 yàn . 呜咽 yâ . 咀嚼juã . (3)嚼 嚼舌 jiáo .
二、写准字形 朝huī 晖 (1) 光huī 辉 wèn 揾泪 (2) 不wēn 瘟不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