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备考策略:历史高考开放性试题答题技巧与模板(精品) (共37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观点类(评析型)方法总结
提炼观点 — 表明态度 — 史实论证 — 总结提升
(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求。(12分) 材料: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 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 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 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 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 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 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 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二.开放性试题的“开放”趋势
评(析)材料观点 提取说明材料信息
修改说明材料信息 探讨论证材料观点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 “开放”的空间、力度越来越大 历史学科素养要求越来越高
三.解题方法与技巧
(2012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 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 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 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参考答案二:
• 不同意这种观点。 • 这种观点实质是西方中心论,过分夸大了西方在 近代中国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中国近代社会的发 展实际上很大程度是中国自身进步的结果。从思 想上,明末清初就已提出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 制思想;经济上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总结:是西方的侵略中止了近代中国的发展。中 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很大程度是中国自身进 步的结果。
图文 其他中古 一路一带
16(3) 自开商埠
17(1) 中外事件 17(2) 钟表演变
提取信息并分析
自拟论题并阐述 拟定论题并阐述
图文

扩大开放
文明
整体 社会
表格 相互关联 社会转型 表格 两条信息 科技创新
一.41题题目类型
从问题设置的角度: 观点类:提取、评析、探讨、论证; 信息类:提取、区分、修改、补充; 论文类:自拟主题并阐述、论证。 从材料呈现的角度: 文字类: 特色文字类:表格、目录、框架、公式; 图片类: 地图、建筑、人物; 从有无限定的角度: 无限定词类;有限定词类;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
答题技巧及模板
年份
主题
设问
材料
限定
相关
史观
11
西方崛起
评(论)观点
文字

史学研究
整体
12
冲击反应
评析模式
提取信息并说明 提取信息并比较
图文
地图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史学研究
图像史学
近代化
无 文明
13(1) 汉唐地图 13(2) 中英建筑
图片 关系角度 史学研究
14(1) 抗战目录 提出建议并说理由 目录
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 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同。 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三)信息类(提取型)方法总结: 先提取信息(现象),再说明信息(原因、 特点和影响等)。
(2014·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二)观点类(论证型)方法总结: 1、阅读材料,把握材料中心思想,找出 关键词; 题) 2、根据材料主题,提出论题;(论述问 3、结合史实,对论证的问题进行论述。
(2013·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 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方法:求同、求异、找变化
求同:审查两幅图片的相同之处。州、道开始都是监察 区,但是后来却演变成行政区,是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 度变迁的。
求异:查看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如汉代州名与唐代道 名有很大不同,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找变化:看从第一幅图到第二幅图发生了哪些变化,提 炼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如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 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 有了很大发展。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 反应”模式。 •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 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 评析,史论结合。) 那么,材料中的观点是什么? 请同学们画出来
三.解题方法与技巧
(2012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 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 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 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参考答案一:
• • 总观点: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 生剧烈变化。本人认为该观点正确。
分观点一:西方的冲击使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鸦 片战争、洋务运动等。 • 分观点二:西方的冲击使中国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百 日维新、辛亥革命等。 • 分观点三:西方的冲击使中国思想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 维新思想、革命思想、新文化等。 • 总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迫开始近代 化进程,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14(2) 世近目录 指出不同分析原因 目录


史学研究
史学研究
革命
革命 社会
15(1) 发展公式 运用史实进行探讨 公式 世近现史 科技价值
15(2) 假日变化 指出趋势说明原因 表格
16(1) 制度构建 16(2) 文化交流 自拟论题并阐述 提炼观点并论述

调整假日
制度自信
社会
文明 整体
文字 世界史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 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 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 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 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 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 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 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