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综合测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隋朝社会政治、经济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央机构采取三省六部制B.开始采取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C.封建经济呈现繁荣局面D.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2.隋朝开通大运河,其主要作用是()

A.巩固隋朝政权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D.加强北部边防

3.隋朝开创科举制,从本质上说是()

A.封建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B.发展教育文化的需要

C.网络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D.庶族地主掌握政权的需要4.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政绩相似处有()

①重用人才②完善科举制度③虚怀纳谏④发展生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推行,说明()

A.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了民主化

B.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C.体现了唯贤的原则

D.士族制度被摧垮

6.唐朝中期,均田制无法实行的主要原因是()

A.赋税沉重导致农民逃亡,土地荒芜

B.安史之乱造成农业生产破坏

C.国家把大量土地分配给皇室、贵族

D.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7.唐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以及其后的两税法,共同作用是()

A.加强封建经济基础B.更新生产方式

C.调整生产关系D.巩固上层建筑

8.两税法最突出的特点是()

A.改变纳税依据B.改变纳税时间C.收取银两D.赋、税合一

9.两税法的实行带来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增加唐政府的财政收入B.使政府控制的人口大量增加

C.削弱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D.减轻了农民负担

10.唐太宗说:“昔为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又说:“汉武穷兵三十年,疲弊中国,所就无已,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这表明唐太宗治理少数民族的政策是()

A.和亲B.治好国家,增强凝聚力

C.册封D.建立管辖机构

11.唐太宗与汉武帝相比,处理民族关系上相同点不包括()

A.发动正义反击战 B.加强行政管理

C.注意发展经济D.实行册封制度

12.唐朝儒、法两家思想和当时佛、道教在本质上的相同点是()

A.麻醉人民B.促进艺术的发展

C.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意识D.封建统治者重视和利用

二、材料解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开皇(隋文帝年号)三年……长孙平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

义仓。因上书曰:“……去年亢阳(大旱),关右饥馁。陛下运山东之粟,置长平之官,开发仓廪,普加赈赐,大德鸿恩,可谓至矣……”

——《隋书》

材料2:隋氏西京(长安)太仓,东京(洛阳)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天下义仓皆充满。

——《通典》

材料3:(唐)贞观二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益,竟不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至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熟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有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贞观政要》

回答:(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隋代的仓储状况及其利弊。(2)唐太宗如何认识隋代仓储作用?你如何看待唐太宗的观点?

三、问答题

14.汉唐皆是我国古代的强大王朝,而唐尤过之,后来又均衰落。试分析唐比汉更加强大的原因,指出其衰落的共同原因,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15.科举制度的起因有哪些?长期以来人们对科举制度有不同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注意: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论同意哪种看法,只要有理有据,均同等评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C 5.B 6.D 7.C 8.A 9.C 10.B ll.D 12.C

二、材料解析题

13.①隋初,仓储丰满,储粮数以千万石计,可供几十年使用。对度荒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统治者走向奢华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唐太宗认为隋代的仓储,最终没有起到解救饥荒的作用,却导致隋炀帝奢华无道以致亡国的结局。由此,他认为政权的兴亡不在于仓储的多寡,而取决于

统治者的统治政策。唐太宗的看法是正确的。因为,他能从政权兴亡的高度来分析仓储的正反面的作用。

三、问答题

14.唐更强盛的原因:①唐采用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而西汉前期有“王国”问题,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大影响中央集权。②唐采取科举制,笼络了大批土人,统治基础扩大。③唐更好地执行了民族政策,边患问题表现不突出。④汉时,经济主要依赖黄河流域,而唐时,江南大量开发,经济基础更加雄厚。⑤唐与边疆各族及外国经济交流更频繁,促进了经济发展。

衰落的共同原因:①政治腐败。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唐玄宗后期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政治日益黑暗。②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尖锐。西汉、东汉、唐后期均如此。

结论:地主阶级作为封建统治阶级,既不能从政治上抑制自身的腐败,也不能从经济上遏制自己的贪欲。因此,任何封建王朝必然由盛而衰而亡,这是其阶级局限性所决定的。

15.科举制度的起因:经历了300多年分裂战乱之后,一个统一了全国的隋王朝建立了,为扩大统治基础要选拔一批统治人才。魏晋以来,士族势力已经衰落,庶族地主兴起,原来的九品中正制已不适应新的情况。科举制度适应了这一历史发展趋势,这样,科举选官制度应运而生。

积极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的办法选官员的国家,对西欧文官制有示范作用。它使中小地主凭借自己的才学通过考试步入统治阶层,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社会局势。它是封建半封建社会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消极作用:科举制度维护了封建社会,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于他国的因素之一。它禁锢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致力于四书五经,脱离实际,尤其是压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国传统的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学技术。最严重的是继续阻碍知识分子放开眼看世界,与西方文化格格不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