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颈部疾病影像诊断
颈部
甲状腺癌 thyroid carcinoma
三、MRI 1 T1WI上肿块呈稍高、稍低或等信号; T2WI呈不均匀的高信号 2 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强化。 3 转移淋巴结在T1WI呈等信号,低于周围 脂肪;T2WI呈高信号接近或高于脂肪。
甲状腺癌
双侧甲状腺癌
左甲状腺癌
颈部
甲状腺肿大
• 好发于女性 • 甲状腺肿大,随吞咽上下移动。 • 部分患者有心悸、多汗、多食易饥,消
பைடு நூலகம்
颈部
颈动脉体瘤 carotid body tumor
临床 临床常以颈部肿块而就诊,肿块多位于下颌
角前下方和胸锁乳突肌前面,界清,与皮肤无 粘连。有时瘤体可触及搏动。
可合并迷走神经压迫症状如音哑、呛咳;交 感神经压迫症状如霍纳氏综合征。
颈部
颈动脉体瘤 carotid body tumor
一、X线 X线平片:肿瘤较大时可见颈部外突肿块。 DSA: ● 颈总动脉分叉加宽,呈“高脚杯”征;颈外动 脉移位; ● 分叉处见血供丰富的肿瘤显示,肿瘤血管粗细 不均网状,肿瘤浓染着色,排空减慢。
二、CT检查 1 病人体位:仰卧位,头后仰,双肩尽量向下以 减少肩部产生的伪影 2 扫描范围:根据需要,甲状腺自甲状软骨中 部至胸廓入口,必要时应继续向下扫描 3 扫描条件:层厚/层距=2~5mm 4 增强扫描:有时进行颈血管的重建。
颈部
检查方法
三、MRI检查 1线圈选择:颈部线圈 2扫描方法:横断面,冠状面 3扫描序列:T1WI/T2WI/FS/MRA 4增强扫描: 5 MRA增强:颈部血管成像,三维旋转观 察
概述 为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的常见
部位之一,是发生于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 的肿瘤。
颈部囊性病变的CT与超声诊断
( 大庆油 田总医院 , 黑龙江 大庆 130 ) 60 1
摘要: 探讨颈部囊性病变的 C' 目的 I 与超声特征。方 法 搜集 6 例经手术病理证 实的颈部 囊性病 2 变, 均行 c T和超声检查 , 回顾性分析其 c T和超声特点。结果 甲状舌管囊肿 2 例(51%)颈淋巴管瘤 8 4. 6 , 2 例(38 % )鳃 裂 囊肿 1 (09 %) 1 3 .7 , 3例 2 .7 。颈部 囊性 病 变各 有其 好 发部 位 , 病 变 C' 超 声表 现 具 有 一 且 I 和 定的特征 。 甲状 舌管 囊肿 多见 于 颈 中线 附近 、 舌骨上 下 ; 巴管瘤 多见于颈侧部 、 骨上 , 围较 广 ; 淋 锁 范 鳃裂 囊 肿 多见 于 中上 侧颈 部。 甲状 舌管 囊肿及 鳃 裂 囊肿 呈 单房 性 , 巴管瘤 多为 多房 性 。 结论 C' 超 声检 查 淋 I 和 可清 晰显示病 变的大 小 、 态和延伸 范 围, 形 多数 能 定性诊 断 ,对 颈部 囊性病 变具有 重要 的诊 断和鉴 别诊 断
WAN a Xi ,BIC n—ln u o g,Z HANG i We
(D p r e tfUt snga h ,T eG nrl optl a i iFe ,D q g 130 ,C i eat n l aoo r y h ee si qn O l i d ai 60 0 hn m o r p aH aD g l n a)
维普资讯
第 3 卷 2 6 6 20 4 08年第 9期 黑龙江 Nhomakorabea医
学
V0. 2. 13 No. 9
H IL N JA DI A O N E O G I NG ME C L J UR AL
颈部肿块鉴别诊断与处理
颈部肿块鉴别诊断与处理通过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可对颈部肿块有初步的诊断印象,如:①肿块所处的分区;②单发或多发;③实质性或囊性;④先天性或后天性;⑤原发性或转移性;⑥良性或恶性。
同时,为判明肿块与甲状腺的关系,应注意是否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
标签:颈部肿块鉴别诊断处理一、随吞咽上下移动的肿块能随吞咽上下移动的肿块与甲状腺的关系有3种类型:①肿块在甲状腺内;②肿块在甲状腺表面,与甲状腺有直接的组织联系;③肿块在甲状腺表面无直接联系,但在甲状腺被膜内。
对于甲状腺内和其表面的肿块,临床体检难以鉴别,但与甲状腺有直接组织联系的表面肿块,可通过是否随伸舌运动而活动以区别。
1.随伸舌运动者(1)甲状舌管囊肿:为颈部先天性囊性疾病中最常见者,位于颈前舌骨以下,甲状腺峡部以上颈前正中线附近,有时稍偏左。
治疗:甲状舌管囊肿手术切除时应包括全部胚胎残留组织,否则囊肿会复发。
残留组织为一边界清楚的纤维束带,由囊肿向上延伸,常见的部位是在舌骨中央的背侧,与舌骨关系密切,故手术时要注意切除舌骨中段。
2.不随伸舌运动者多见于甲状腺病变。
二、不随吞咽上下移动的肿块在排除甲状腺肿块后,可按肿块所处的颈部分区,考虑其好发疾病。
1.颈前三角区肿块1)腮裂囊肿与腮裂瘘治疗:襄肿连同瘘管切除,因囊肿来源于腮裂残留,故在囊肿的深部常有一条纤维组织束在颈内、外动脉之间上行,直达扁桃体附近的咽管上。
应将这一纤维组织束完全切除,否则易复发。
2)咽食管憩室治疗:手术切除时先切断甲状腺下动脉和中静脉后游离甲状腺左叶,在甲状腺和气管后方追寻到憩室起点切除。
同时,必须切断环咽肌,该肌恰在咽和食管交界处,为咽下缩肌的最下缘,在吞咽时发生痉挛是憩室的发生原因之一。
3)颈淋巴结核及寒性脓肿治疗:手术前如诊断明确,可先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如链霉素、异烟肼和利福平等。
如果形成寒性脓肿,手术切开排脓后应将脓肿壁上的肉芽做刮片检查并做药敏试验,以后的治疗可参考药敏试验结果而作调整。
颈部囊实性病变的ct诊断
病变密度
均匀
病变内部密度均匀,透光度良好,常 见于良性病变。
不均匀
病变内部密度不均匀,透光度差,常 见于恶性病变。
病变边缘
清晰
病变边缘清晰锐利,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常见于良性病变 。
模糊
病变边缘模糊不清,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常见于恶性病变 。
CHAPTER 03
颈部囊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甲状腺癌囊性变
分类
根据病变的性质和来源,颈部囊 实性病变可以分为颈部淋巴结病 变、甲状腺病变、涎腺病变等。
发病机制
01
02
03
感染
一些颈部囊实性病变是由 于感染引起的,如淋巴结 炎、涎腺炎等。
肿瘤
颈部囊实性病变中最常见 的肿瘤是甲状腺癌和淋巴 结转移癌。
其他因素
一些颈部囊实性病变可能 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 泌失调等因素有关。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囊性变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囊性变是指恶性肿瘤通过淋巴结途径转 移至颈部,并在淋巴结内形成囊性结构。CT扫描时,转移 癌囊性变可表现为淋巴结结构破坏、囊性低密度影,增强 后不强化或轻度强化。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囊性变通常伴随原发肿瘤的存在,如肺 癌、食管癌、胃癌等。此外,转移癌囊性变可能伴随其他 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灶,表现为多发淋巴结肿大、结构破坏 并伴有强化。
颈部淋巴瘤囊性变
颈部淋巴瘤囊性变是指淋巴瘤在颈部淋巴结内形成囊性结构。CT扫描时,淋巴瘤 囊性变可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淋巴结肿大,内部出现囊性低密度影,增强后不强化 或轻度强化。
颈部淋巴瘤囊性变通常伴随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和 分级对于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HAPTER 04
超声对颈部囊性病变患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骨上 , 围较广 , 范 部分淋 巴结囊 性病变 , 如淋 巴结 结核 、颈淋 巴结 囊性 转移 瘤常 多发 , 分布 范 围较 广 。病 灶内 回声情 况 : 甲状舌 管囊 肿及鳃
3结果
本组 4 例颈部囊性病 变 中, 4 最后 经手 术与病理 诊断为 甲状 舌管囊 肿 l 例, 9 鳃裂 囊肿 8 , 例 颈淋 巴管瘤 5 , 例 颈部淋 巴结 囊性病 变 1 2例 ( 包括化脓性淋 巴结 炎 3 , 巴结核 3例 , 巴结囊 性转移 6例) 例 淋 淋 。与
颈 中线附 近 ; 鳃裂 囊肿多见于 中上侧颈部 , 巴管瘤多见于侧 颈部及锁 淋
L OGI , l L宽 频探 头 。病人 取们 i 位 、 侧卧 位 , Q9 M 2 Jl l " 充分 暴露颈 部 。发现颈 部囊性 包块 时 , 多切面 扫查 , 确定 其位 置及 与主要 解剖 结
手 术及病理 诊断结果 对比 , 超声 定性诊 断正确者 4 例 。 未能 准确定 1
性者 3例 , 中 1 淋 巴结 核误诊 为淋 巴结 炎 , 例 甲状 舌管囊 肿因透 其 例 1 声差误 诊为淋 巴结 大 ,例颈部淋 巴结囊性 转移瘤 因囊壁结节太 小而误 1 诊为鳃裂囊肿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裂囊 肿 多为单 房性 , 巴管 瘤 多为 多房性 , 淋 颈转 移瘤 多伴 有 壁结节 。 颈部化 脓性淋 巴结 炎本组 均发生 于上颈 部颈 内静脉 旁淋 巴结 , 现为 表 单 个 , 1 为 2个囊性 增大 的淋 巴结 , 仅 例 囊壁 不均匀性 增厚 , 且周 边软 组织 回声 低而 不均 。颈 淋 巴结结 核本 组 2例 均发生 于 下颈部 及锁 骨 上窝 , 现为 多发淋 巴结 大 , 全囊性 变 , 界清 , 内呈细 密点状 回 表 完 边 囊 声 。颈部 淋 巴结囊性 转移瘤 本组 6例均 源干 甲状 腺 , 病理 检查示 甲状 腺乳头 状 癌并颈 部淋 巴结转移 。发生 机制 为淋 巴结 转移 灶 因皮 质下 液 化而形 成充 满液体 的颈部 包块 。其 内几乎全部 为囊性 , 仅极少 为实 性 成分 , 且部 分原发 肿瘤 与颈 部囊性 转移 的间隔期 可长达 l 0余年 , 而
颈部囊实性病变的CT诊断
C om,Dpr e a ioy Ad i rvc l o il A lt o il A h ei l n e i ,Hfi 30 1 TRo eat n o d l , l oi i s t , f ie H s t n n M d a U irt m tfR o g m P na H p a i a d pa o 瘤 4 , 纤维组织瘤 3 肉瘤样癌 1 , 肉芽肿 2 , 例 恶性 例, 例 恶性 例 转移性肿瘤 7 , 8%( /7。 良 肿瘤 例 占 2 1 1) 性 4
1 , 中舌骨下囊肿 以及腮裂囊肿 4 , 2例 其 例 神经鞘瘤 5 , 例 颈动脉体瘤 3例 。炎性病 变 6 其中淋 巴结 结核 4例 , 例 炎性 肉
实性病变 c ' I 表现。结果 : 病变 C T表现分为 3种 : ①单房单囊 6 , 例 增强后囊液及囊 壁不强化 ; ②多房多囊 8例 , 以囊性成 分为主 , 增强后囊液不强化 , 壁呈不 规则厚壁环形强化 , 囊 无壁结节 ; ③多房多囊 2 例 , 1 其中以实性和坏死成分为主 , 强 增 后实质部 分呈 明显不均匀强 化 1 。合并斑点或斑块状钙 化者 9例 。病灶周 边模 糊不清 , 2例 与肌 间组织分 界不清 1 。 2例 MC S T血管成像显示肿瘤血供丰富 l , 5例 包埋 颈部大血管 , 5例将动 、 脉血管分开。术后病理证 实恶性肿瘤 1 , 中 静 7例 其
wt c s su , v et t yadt e . mogt ot e t epto g o fm a s f e1 8 % ) a g i e ae v c a 5d i ea e ev i A n ep s pr i a l ycn r e 1 cs t 7( 2 h n d a l r i d h rr n h n h o a v h o i d 4 e oh m l・ i
颈部囊性病变影像诊断
2、中线/甲状腺区域
2.1 甲状舌管囊肿 病因:甲状舌管导管退化不全
胚胎发育:第3周在舌底部形成的甲状腺始基在喉 部前方沿中线向下移行致颈部,在气管前融合, 其行径构成一条细长的导管,称为甲状舌骨导管, 第五周时导管退化,形成实质性的纤维条束
囊肿形成:胚胎发育过程中导管内上皮细胞未退 化消失,则可在舌根至胸骨切迹间正中线的任何 部位形成囊肿
1、颏下区(Submental region)
1.1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 常位于中线部位,典型部位在下颌舌骨肌
深部的口底或胸骨上结节处 也见于眼眶、鼻腔和口腔 因分泌皮脂性物质可缓慢增大 病变内脂滴可形成大理石袋(sack of
Marbles)、脂肪和或液平面
1、颏下区(Submental region)
1、颏下区(Submental region)
CT
– 单纯囊肿:椭圆形、10-20 HU,位于颏舌肌外 侧、下颌舌骨肌深部
– 复杂囊肿:浸及邻近组织层面,向下向背侧延 伸到下颌下间隙
MR
– T1低信号、T2高信号;偶T1高信号
2、中线/甲状腺区域
常见病变 1、甲状舌管囊肿 2、喉气囊肿 3、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4、胶样和出血性甲状腺囊性结节 5、胸腺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状舌管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舌骨和舌骨上水平中线囊性肿块。T2 加权呈现为高信号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甲状舌管囊肿
根据典型位置很容易诊断,CT密度和MRI的 信号强度反映蛋白含量和与以往的感染有联系, 囊内出现异常的肿块时应考虑并发癌肿
文献报道发生癌变概率为0.7%,即可以是鳞 状上皮,也可以是呼吸上皮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小儿颈部囊性病变的高频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重庆维普
・
3 8 8・
史垦I 堕芏 缘杂志 20 年第 1 08 9卷第 6 J h l e ai ,08 V19 N . 期 i CiM dI g g20, o 1, o Cn n m n . 6
d,L ' 颈部囊性病变的高频超声诊 断与鉴别诊断 J
2 aig OlF d H sil D qn e o ̄i g 1 3 0 ,C ia .D qn i &l opt , a i tat src:Obet e o i et a h i eo t n u rsngahc m nf t i so ev a csc ls n n ci jc v :T n sgt te h h rsl i haoorp i a is t n fcri l yt ei si h — i v i e g uo eao c i o l
J Z og miI I hn - n N ,WA i B h n ln N X IC u -of
.
D p r e t f Utsn g p y te Fut nc d H silo hn ag h nag 1 0 3 , hn; eat n looo r h , h o r Mu ip opt fS eyn ,Se yn 10 1 C io m o r a h i a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形成巨大囊性变的诊断总结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20年5月第34卷第3期JournalofOtolaryngologyandOphthalmologyofShandongUniversityꎬVol.34ꎬNo.3ꎬ2020收稿日期:2020 ̄03 ̄06通信作者:阎艾慧ꎮE ̄mail:yanmenxueshu@163.comdoi:10.6040/j.issn.1673 ̄3770.1.2020.020临床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形成巨大囊性变的诊断总结王佳说ꎬ郭星ꎬ阎艾慧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ꎬ辽宁沈阳110000㊀㊀阎艾慧ꎬ中国医科大学教授㊁博士生导师㊁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ꎮ学术任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常务委员ꎬ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ꎬ辽宁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ꎬ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ꎮ摘要:颈部囊性肿物来源较为丰富ꎬ多为良性病变ꎬ但也有少数病例为恶性来源ꎬ如甲状腺癌ꎮ临床上ꎬ针对表现为颈部囊性肿物的病例ꎬ应加以详细的鉴别ꎬ以防漏诊及误诊ꎮ报道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形成巨大囊性变1例ꎬ简述其诊治过程及总结经验教训ꎮ关键词:甲状腺癌ꎻ乳头状癌ꎻ淋巴结转移癌ꎻ囊性变ꎻ颈部肿物中图分类号:R736.1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3 ̄3770(2020)03 ̄0111 ̄03引用格式:王佳说ꎬ郭星ꎬ阎艾慧.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形成巨大囊性变的诊断总结[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ꎬ2020ꎬ34(3):111 ̄113.WANGJiashuoꎬGUOXingꎬYANAihui.Giantcystformationfromlymphnodemetastasisinpapillarythy ̄roidcancer:acasestudy[J].JournalofOtolaryngologyandOphthalmologyofShandongUniversityꎬ2020ꎬ34(3):111 ̄113.Giantcystformationfromlymphnodemetastasisinpapillarythyroidcancer:acasestudyWANGJiashuoꎬGUOXingꎬYANAihuiDepartmentofOtolaryngology&HeadandNeckSurgeryꎬtheFirstHospitalofChinaMedicalUniversityꎬShenyang110000ꎬLiaon ̄ingꎬChinaAbstract:Benigncystictumorsoftheneckarerelativelycommon.Howeverꎬmalignantmanifestationsꎬsuchasthyroidcancerꎬarerare.Accurateidentificationofcervicalcysticmassesinthesepatientsisimportantinpreventingincorrectdiagnosisandmisdiagno ̄sis.Wereportacaseofgiantcysticformationbycervicallymphnodemetastasisin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rocessesandtheirpotentialinfluenceindiagnosisandtreatmentarebrieflydescribed.Keywords:ThyroidcancerꎻPapillarycarcinomaꎻLymphnodemetastasisꎻCysticchangesꎻCervicalmass㊀㊀甲状腺癌属于头颈外科恶性肿瘤ꎬ一般表现为实性肿物ꎬ目前ꎬ超声检查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ꎮ部分甲状腺癌或伴颈淋巴结转移病例会发生囊性变ꎬ若合并较大囊性改变ꎬ临床诊断容易与颈部良性囊性疾病混淆ꎬ如甲状舌管囊肿㊁异位甲状腺肿等ꎬ所以在临床工作中ꎬ针对表现为颈部囊性肿物的病例应提高警惕ꎬ考虑到其甲状腺恶性肿瘤来源的可能ꎮ国内曾报道过少数病例仅以囊性改变为首发症状[1]ꎬ此类病例相关体征不明显ꎬ影像学检查亦缺乏敏感性ꎬ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鉴别诊断的难度ꎮ我科于2018年7月收治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形成巨大囊性变1例ꎬ现将诊断治疗过程及总结的经验教训报道如下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临床资料㊀患者男ꎬ49岁ꎬ2018年7月1日就诊于我科ꎬ主诉 右颈部无痛性包块肿物 4个月ꎬ发现后肿物逐渐增大ꎬ现约鸽子蛋大小ꎮ无咽喉疼痛㊁声音嘶哑㊁饮水呛咳㊁吞咽及呼吸困难ꎬ体质量无明显下降ꎮ查体示肿物约5cmˑ6cm大111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20年5月第34卷第3期JournalofOtolaryngologyandOphthalmologyofShandongUniversityꎬVol.34ꎬNo.3ꎬ2020小ꎬ质韧ꎬ无痛ꎬ活动差ꎬ双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ꎬ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ꎬ当地医院超声提示右颈部Ⅱ㊁Ⅲ及Ⅳ区之间以囊性为主包块ꎮ颈部CT提示右颈部类圆形低密度影ꎬ与周边界限清晰ꎬ见图1ꎮ图1.㊀术前CT提示胸锁乳突肌内侧低密度影ꎬ边界清晰(图中黑色ʏ)Figure1.㊀PreoperativeCTshowinglow ̄densityshadowofthemedialsternocleidomastoidmusclewithclearboundaries(blackʏinthepicture)1.2㊀治疗㊀入院后诊断为右颈部肿物ꎮ7月3日全麻下行肿物探查术ꎬ术中以右胸锁乳突肌前缘做约7cm切口ꎬ分离胸锁乳突肌前缘ꎬ打开颈动脉鞘ꎬ见颈内静脉后缘约4cmˑ6cm暗蓝色囊性肿物(图2)ꎬ分离其表面被膜及周围动静脉ꎬ完整切除肿物(图3)ꎬ术中病理回报:考虑异位甲状腺肿伴上皮异型增生ꎮ术毕ꎬ诊断:颈深部囊肿ꎮ图2.㊀术中所见ꎬ颈静脉内缘囊性肿物Figure2.㊀Intraoperativefindingsshowingacysticmassintheinnermarginofthejugularvein㊀㊀7月9日术后病理回报:囊肿组织内见恶变甲状腺组织(微小乳头状癌)ꎮ考虑之前切除的囊性肿物为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囊性改变ꎬ复查甲状腺超声ꎬ提示甲状腺右叶多个低回声结节ꎬ右颈部Ⅵ区气管旁可见低回声ꎬ右颈部Ⅳ区锁骨上混合回声ꎮ修订诊断为甲状腺癌伴右颈淋巴结转移ꎮ图3.㊀完整切除肿物ꎬ大小6cmˑ4cmꎬ内为暗褐色液体Figure3.㊀Completeremovalofthetumorꎬ6cmˑ4cminsizeꎬcontainingbrownliquid㊀㊀8月17日ꎬ再次于我院行双侧甲状腺切除及右颈Ⅳ㊁Ⅴ㊁Ⅵ区淋巴结清扫术ꎮ术中见甲状腺双叶增大ꎬ右叶可见3个类圆形结节ꎬ最大者位于上极ꎬ直径1.2cmꎬ左叶上极有1个小结节ꎮ切除甲状腺右叶及峡部ꎬ病理回报:乳头状癌ꎮ清扫右侧Ⅵ淋巴结及脂肪组织ꎬ其内可见有质硬圆形淋巴结ꎬ送术后病理ꎮ同法切除左侧腺叶ꎮ按原切口向右延长行低位弧形切口ꎬ游离皮瓣ꎬ充分游离胸锁乳突肌前缘ꎬ显露颈内静脉ꎬ颈静脉鞘内Ⅳ区可见多个圆形质硬肿大淋巴结ꎬ最大者直径2cmꎮ术中病理回报:淋巴结转移癌ꎮ清扫Ⅳ㊁ⅤB区淋巴结ꎬ分层缝合ꎬ术毕ꎮ2㊀结㊀果㊀㊀术后患者发音无异常ꎬ无进食及饮水呛咳ꎮ术后7d切口愈合良好ꎬ无出血㊁感染等ꎬ拆线出院ꎮ出院后定期复查甲状腺超声㊁监测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ꎬ各项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水平ꎬ亦未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ꎮ术后3个月时配合辅助放射治疗ꎬ过程顺利ꎬ随访至术后1年6个月ꎬ未出现并发症ꎬ未复发ꎮ3㊀讨㊀论㊀㊀甲状腺癌属于头颈外科恶性肿瘤ꎬ女性发病多于男性ꎬ病理类型分为乳头状癌㊁滤泡状癌㊁髄样癌和未分化癌ꎬ其中乳头状癌所占比例最高ꎬ预后最好ꎬ约占95%[2]ꎮ近年来ꎬ随着超声㊁病理等检查手段的广泛应用ꎬ甲状腺癌的检出率有所提高[3]ꎮ尽管如此ꎬ及早㊁正确诊断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仍至关重要ꎮ囊性变是在甲状腺癌发展或并发颈淋巴结转移211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20年5月第34卷第3期JournalofOtolaryngologyandOphthalmologyofShandongUniversityꎬVol.34ꎬNo.3ꎬ2020过程中的一特征性改变ꎬ其病理学机制多为液化坏死ꎬ也有部分表现为退行性变[4]ꎮ甲状腺癌组织本身也可促使癌肿周围甲状腺组织纤维化㊁增生ꎬ压迫周围甲状腺组织ꎬ使其滤泡萎缩㊁变性㊁液化ꎬ后形成囊性改变[5]ꎮ所以ꎬ对于表现为颈部囊性肿物的病例ꎬ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ꎬ意识到甲状腺癌来源的可能ꎮ结合本例病例ꎬ我们将吸取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ꎮ①应详细㊁全面采集病史ꎬ尤其注意是否合并甲状腺或喉返神经累及症状ꎬ如声音嘶哑㊁饮水呛咳ꎻ反观本例ꎬ患者仅以触及颈部囊性肿物为主诉ꎬ术前未出现甲状腺或周围神经受累症状ꎬ是未能考虑甲状腺来源的原因之一ꎬ其病理分型为微小乳头状癌ꎬ分化较好ꎬ也是其症状隐匿原因之一ꎮ②细致查体ꎬ除掌握肿物的大小㊁质地㊁活动度外ꎬ对于颈部淋巴结㊁甲状腺也应仔细触诊ꎬ注意有无肿大或结节ꎮ甲状舌管囊肿㊁异位甲状腺肿等良性病变多发生于颈中部ꎬ而本例囊性组织虽体积较大ꎬ为查体带来一定的局限性ꎬ但考虑到发生于颈侧部ꎬ应高度怀疑其可能为恶性来源ꎮ③应反复审阅术前影像学检查ꎮ目前ꎬ超声仍是诊断甲状腺癌和评估合并颈淋巴结转移的首选影像学检查ꎬ甲状腺癌转移累及的颈淋巴结通常大小㊁形态不规则ꎬ呈无回声性ꎬ血运丰富ꎬ部分病例伴有砂砾钙化[6]ꎮ颈淋巴结转移癌囊性病变者ꎬ囊壁可出现不光滑改变ꎬ但是也有部分淋巴结转移囊性变的病例在超声检查中无阳性特征[7]ꎮ对于怀疑恶性来源的颈部囊性病变者ꎬ可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确诊[8]ꎮ除超声外ꎬ增强CT也有一定辅助诊断的价值ꎬ在观察肿物大小及浸润范围的同时ꎬ应详细观察颈部淋巴结的情况ꎻ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可提示颈淋巴结转移癌ꎬ而部分囊性变内可见钙化斑样改变[9]ꎮ颈淋巴结转移囊性变亦可来源于鼻咽癌[10]和扁桃体癌[11]ꎮ回顾本例ꎬ我们再次认识到颈部囊性肿物来源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ꎬ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需提高警惕ꎬ避免漏诊㊁误诊ꎮ参考文献:[1]薛晓丽ꎬ郑宁ꎬ王光彬ꎬ等.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误诊为鳃裂囊肿1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ꎬ2019ꎬ29(12):2176 ̄2177.doi:10.3969/j.issn.1001 ̄1781.2009.19.014.[2]Vlc㊅ekPꎬNovákováDꎬKatraR.Thyroidcarcinomas:thepresentviewondiagnosticsandtherapy[J].VnitrLekꎬ2017ꎬ63(9):572 ̄579.[3]LiQꎬLinXYꎬShaoYHꎬetal.Imagingandscreeningofthyroidcancer[J].RadiolClinNAmꎬ2017ꎬ55(6):1261 ̄1271.doi:10.1016/j.rcl.2017.06.002. [4]ZouXLꎬHuangCXꎬGaoXJ.Pat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posteriorEchoattenuationofpapillarythyroidmicrocar ̄cinomaandcysticdegenerationofcervicallymphnodemetastasis[J].Chin ̄GerJClinOncolꎬ2013ꎬ12(7):332 ̄335.doi:10.1007/s10330 ̄012 ̄1126 ̄2.[5]史小芳ꎬ朱敏.囊实性甲状腺癌13例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ꎬ2015ꎬ25(2):189 ̄190.doi:10.3969/j.issn.1005 ̄4561.2015.02.045. [6]高晓倩ꎬ姜震ꎬ耿琛琛ꎬ等.术前超声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ꎬ2019ꎬ33(1):135 ̄139.doi:10.6040/j.issn.1673 ̄3770.0.2018.443.GAOXiaoqianꎬJIANGZhenꎬGENGChenchenꎬetal.Preoperativeultrasonographyindetectingcervicallymphnodemetastasisindifferentiatedthyroidcancer[J].Jour ̄nalofOtolaryngologyandOphthalmologyofShandongU ̄niversityꎬ2019ꎬ33(1):135 ̄139.doi:10.6040/j.issn.1673 ̄3770.0.2018.443.[7]LiWBꎬZhuQLꎬJiangYXꎬetal.Partiallycysticthyroidnodulesinultrasound ̄guidedfineneedleaspiration:Prev ̄alenceofthyroidcarcinomaandultrasoundfeatures[J].Medicine(Baltimore)ꎬ2017ꎬ96(46):e8689.doi:10.1097/MD.0000000000008689.[8]RomanBRꎬMorrisLGꎬDaviesL.Thethyroidcancerep ̄idemicꎬ2017perspective[J].CurrOpinEndocrinolDia ̄betesObesꎬ2017ꎬ24(5):332 ̄336.doi:10.1097/MED.0000000000000359.[9]杨立臣ꎬ赵红军ꎬ朱欢.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ꎬ2016ꎬ22(8):76ꎬ83.doi:10.15971/j.cnki.cmdi.2016.08.038.[10]TingYꎬCheeJꎬCharnTCꎬetal.Prognosticsignifi ̄canceofcysticlymphnodalmetastasisinnasopharyngealcarcinoma[J].HeadNeckꎬ2017ꎬ39(9):1832 ̄1839.doi:10.1002/hed.24844.[11]张丽丽ꎬ赵丽荣ꎬ张超.以颈部淋巴结囊性转移为首发症状的扁桃体鳞状细胞癌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ꎬ2019ꎬ35(8):1280.doi:10.13929/j.1003 ̄3289.201810182.ZHANGLiliꎬZHAOLirongꎬZHANGChao.Tonsillarsquamouscellcarcinomainitiallypresentasmetastaticcysticcarcinoma:Casereport[J].ChineseJournalofMedicalImagingTechnologyꎬ2019ꎬ35(8):1280.doi:10.13929/j.1003 ̄3289.201810182.(编辑:李纬)311。
颈部先天性囊性病变的超声诊断
表现为颈部正 中及 中线旁一个类 圆形或不规则形
的囊 性包块 , 壁薄 、 直径 <3m, 方 回声增 强 , 以 c 后 可 为单 房或 多房 , 变位 置 在 颈前 且 位 于舌 骨 和 甲状 病
腺之间是其最重要 的特点。
鳃裂囊 肿 是胚 胎发 育 过 程 中鳃 弓形 成 的颈 窦 退化 不全而 成 。根 据 其 发育 情 况 可分 为 4型 , 第一 型鳃 裂囊肿 位于下颌 角 以上 和腮 腺 区 ; 第二 型 鳃裂 囊肿 最为常见 , 位于 下 颌下 腺 和 胸锁 乳 突肌 前 缘之 间附近 ; 第三 、 四型鳃 裂 囊 肿较 少 见 , 一般 位 于 颈根 部 L。鳃裂 囊肿一 般 与皮 肤 不 粘连 , 无 明 显活 动 2 J 也 性 , 多为单房 。最 常 见 的鳃 裂 囊肿 超声 表 现 为与 且 胸锁乳 突肌 密 切相 邻 的囊 性 病 变 , 界 清 楚 , 边 内部 回声 均 匀 , 薄 而均 匀 。与 其 它颈 部 囊 肿 一样 , 壁 合 并感 染 可使 病 变 表 现 复 杂 。本 组 4例表 现 为 单 房 囊 性 占位 , 例 位 于 胸 锁乳 突 肌前 方 。鳃 裂 囊 肿 亦 3 可发 生恶变 , 并且 多发 生 于 继发 感染 的病 例 中 , 超 声表 现 为 不 光 滑 的囊 壁 普 遍 增 厚 或 局 限 性 增 厚 。 鳃 裂囊肿位 于下颌 角 、 锁乳 突 肌前 缘 附 近 的位 置 胸
维普资讯
浙江实用医学 2O 年8 07 月第 l 卷第4 2 魈
2 75
颈 部 先 天 性 囊性 病 变 的超 声诊 断
陈蓓蕾
颈部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护理课件
通过体检可以及早发现颈部肿块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注意口腔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预防牙周炎等口腔疾病 。
保健方法
保持正确的姿势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使颈部肌肉疲劳,应适 时调整姿势,减轻颈部负担。
适当的颈部运动
进行适当的颈部运动,如转动脖子、伸展颈部等 ,有助于缓解颈部疲劳和预防颈部肿块。
04
颈部肿块护理
一般护理
保持颈部清洁
定期清洁颈部,避免感染 。
观察肿块变化
留意肿块的大小、质地、 颜色等变化,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
避免刺激
避免过度摩擦、挤压或触 摸颈部肿块,以免刺激病 变。
药物治疗护理
遵医嘱用药
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 物。
观察药物反应
留意药物副作用,如出现不适及时 告知医生。
甲状腺肿通常伴随着其他甲状腺疾病 的症状,如甲亢或甲减,而颈部肿块 可能没有其他症状。
颈部肿块与颈部囊性病变的鉴别
颈部肿块通常是实质性的,而颈部囊性病变则具有囊性感。
颈部肿块通常不会移动,而颈部囊性病变可能会移动。
超声检查是鉴别颈部肿块和颈部囊性病变的有效方法,囊性病变在超声下呈现为液 性暗区,而肿块则呈现为实质性回声。
根据初步检查结况下,进行穿刺抽 取肿块组织进行细胞学分析。
初步检查
医生首先通过触诊和观察,初 步判断肿块的位置和大小。
实验室检查
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决定是 否需要进行血液和其他体液检 查。
综合诊断
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医生做出 最终的诊断。
诊断注意事项
及时就诊
一旦发现颈部有肿块,应尽快 就医。
如实描述病情
向医生提供详细的病史和症状 ,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中场强MRI诊断颈部囊性病变11例临床分析
1 资料分 析
不 同种类 的颈部 囊肿 好发部 位不 同。鳃裂囊 肿 多发生 在颈侧 或腮 腺 区 , 1鳃裂 囊 肿 靠 近胸 锁 乳 第 突肌上 端 的前 缘 , 2鳃 裂 囊肿 多位 于 胸 锁乳 突 肌 第 前缘 的 中下 1 / 界 处 , 3鳃 裂 囊 肿 位 于 胸 锁 乳 3交 第
[] 2 续坚 民, 张丽香 , 杨忠 , . 等 颈部问隙囊性肿块 的 C T和 M I 断 R诊 [] 实用放射学 , 0 ,15 :1 — 1 . J. 2 52 ( )14 14 0 6 9
( 稿 口期 :080 —1 收 20 —81)
中 , 例 淋 巴管水 瘤 可见 壁 及 其分 隔 中度 强化 , 例 1 l 鳃裂 囊肿 囊壁及 周 围软 组织 不 规 则 强化 , 1 颈 另 例 部 软组织 脓肿 可见 多腔 、 壁 的环形 强化 。 厚
2 讨论
分析 1 例采用 中场强 M 机行 M I 1 [ R R 检查的颈部囊 性病变患者的 M I R 资料 , 旨在寻找颈部囊性病变 的
底到气管前胸骨切迹这条通路 的任何位 置; 甲状腺 单 纯囊 肿发生 在 甲状 腺 内 ; 部 软组 织 脓 肿 多发 生 颈
在肌 肉内 。本 组 病例 均 发 生 在各 自的 典 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置 , 对 诊 断有 一定 帮助 。病 变 不 合 并感 染 时 其 分界 清 楚 ,
增强扫 描不 强化 或仅见 壁及 分隔有 轻度 强化 。 当囊
内蛋 白含量高且含胆 固醇结 晶时 , 囊壁破裂 、 或 出
血、 感染 、 癌变 时 , 扫及 增 强 扫 描 均失 去 病 变 原有 平 的信号 特 点 。本 组 病 例 均 由 MR 进 行 准 确 的定 ] [ 位及定 性 诊 断 。其 中有 3例 诊 断 困 难 而 行 增 强 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位于口底一侧,形似蛤蟆的咽囊,故又称蛤蟆 囊肿
涎腺囊肿
舌下腺囊肿多见于颌下腺囊肿
穿刺液淀粉酶试验阳性
与腺体关系密切,可表现为厚壁强化
内部密度均匀,单房多见
舌下腺囊肿
舌下腺囊肿
颌下腺囊肿
涎腺肿瘤
腮腺以多形性腺瘤囊变及腺淋巴瘤多见 多形性腺瘤以40岁左右多见,女性略多
于男性
喉外型:囊肿向上穿过甲状舌骨骨膜而膨出于颈部 混合型:内、外型同时存在
淋巴结病变
是颈部最常见的囊性病变,可发生于颈部任何淋巴链
转移性病变: CT表现:囊性,壁较厚,周围脂肪间隙
不清,可见壁结节,如鼻咽癌、甲状腺癌
淋巴结结核见于年轻人,局部症状轻CT表现为周围脂 肪间隙模糊,病灶壁薄,增强环形强化
3 胸锁乳突肌区:鳃裂囊肿、淋巴结结 核、转移癌、恶性淋巴瘤、颈动脉体瘤等 4 肩胛舌骨肌斜方肌区:囊状淋巴管瘤、 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转移癌、血管瘤 等 5 锁骨上窝:淋巴结结核、转移癌
甲状舌管囊肿
(thyroglossal duct cysts)
多见于1~10岁儿童,亦可见于成年人 颈正中线自舌盲孔至胸骨切迹间的任何部位,但以舌 骨上下部最为常见
淋巴管囊肿
(cystic hygromas)
好发于颈外侧间隙
常有很薄的包膜,可表现为多房或单房的低密度囊肿
密度均匀,边缘清晰,但囊内出血或并发感染时,可不均 匀或分层
包膜与分隔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可混有脂肪、平滑 肌、血管和神经组织,增强间隔可强化
匍行式生长,但不越过筋膜间隙
鳃裂囊肿
PMS
引自《Valvassori头颈影像学》
引自<CT and MRI of the Whole Body>
咽颅底筋膜 深筋膜深层 深筋膜浅层 深筋膜中层
1 颌下颏下区
2 颈前正中区
3 胸锁乳突肌区
4 肩胛舌骨肌斜方肌区
5 锁骨上窝
1 颌下颏下区:颏下皮样囊肿、颌下腺
囊肿、淋巴管囊肿、淋巴结炎、颌下腺 炎 2 颈前正中区:甲状腺舌管囊肿、甲状 腺疾病
(Branchial cleft cysts)
多发病于青壮年
一般无自觉症状,伴发感染时,可骤然增大
穿刺液多为黄棕色清亮液体,多数含胆固醇结晶
若腮裂口愈合而腮裂不愈合则发生腮裂囊肿
若腮裂口及腮裂均未消失则将形成腮瘘
囊肿破溃后可引起长期不愈,形成腮裂瘘
先天未闭合者,称原发性鳃裂瘘
鳃裂囊肿
女,49Y, 腮腺癌术后1年
淋巴管囊肿
是一种先天性良性错构瘤,发病小于2岁
是原始淋巴囊与淋巴系统隔绝后形成,又称囊状水瘤,颈部
最多见 原始淋巴囊未与静脉系统相连能,就产生囊状淋巴管瘤
如与淋巴管系统主干不相通,可发生海绵状淋巴管瘤
如少量淋巴囊在淋巴管系统形成时被分隔,则形成单纯性淋 巴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
属先天性疾患,临床上如位置表浅,可有皮肤异
常颜色,如位置深则皮肤颜色正常
CT上可表现为水样低密度,增强后边缘延迟强化 边缘不清晰,可向邻近肌肉浸润 部分可见静脉石 MR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可见强化
颈部脓肿
进展快、炎症表现 经常累及引流淋巴结的感染,以及扁桃体炎
甲状舌管囊肿
皮样囊肿
淋巴结结核、炎症 淋巴结转移 涎腺囊肿
淋巴管囊肿
鳃裂囊肿 喉气囊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涎腺肿瘤
神经鞘瘤
皮脂腺囊肿
脓肿
诊断依据: 解剖位置(筋膜间隙) 病灶数目、密度或信号、强化特点
病灶周围关系
发病年龄、发病时间
临床病史
1 BFF 2 翼状筋膜 3 椎前筋膜 DS 危险间隙 MH 下颌骨舌肌 MS 咀嚼间隙 PPS 茎突前部咽旁间隙 PS 腮腺间隙 PCS 颈后间隙 PMS 咽黏膜间隙 RPPS 颈突后部咽旁间隙 RPS 咽后间隙 SLS 舌下间隙 SMS 下颌骨下间隙
1型,最表浅, 位于腮腺与下颌角之间
2型,最常见,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内侧, 颈动脉间
隙周围、颌下间隙
3型,甲状软骨水平以下,颈后区多见 4型,起源于左侧梨状窝的窦道
喉气囊肿
( laryngoceles)
为喉室小囊的病理性扩张,内含气体,喉内
压增高,使喉室小囊扩大形成囊肿 可分为
喉内型:膨出限于喉内
颈部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颈部囊性病变在临床常需影像鉴别诊断,超
声、CT和MRI显示相应解剖结构具有各自优势。
准确的定位和病灶特征显示能力,可对颈部囊性
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提供更多帮助,对临床诊
疗有重要意义
颈部囊性病变分类: 先天性 获得性: 非肿瘤性 肿瘤性
先天性
获得性
常位于颈动脉间隙内,推移颈动静脉向外或向前
移位
内含疏松富脂质黏液基质的Antoni B成分,呈明显 坏死囊变低密度 壁欠光整 增强扫描可见厚壁及不规则强化
黏液表皮样癌
主要成分为粘液样细胞和表皮样细胞 腮腺约占70%以上 低度恶性者囊变,表现与多形性腺瘤相似;呈
中等或明显强化
中、高恶性程度则多为实性 具有浸润性及侵袭性
一般无自觉症状,肿块质软,界清,可随吞咽活动, 伸舌试验阳性
囊肿后缘柄状伸入到舌会厌软骨及甲状软骨之后
囊肿可以经过舌盲孔与口腔相通而继发感染
形成甲状舌管瘘后长期不治,可以发生癌变
皮样囊肿 ( dermoid cysts)
好发于儿童或青年 以颏下区多见 密度较低,可为负值,为含脂囊性 可表现为短T1长T2信号 DWI为高信号
淋巴结炎常有明显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如红、肿、 热、痛,往往合并咽炎,扁桃体炎等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
淋巴瘤
淋巴结结核
淋巴结结核
涎腺囊性病变
颌下腺及舌下腺囊性病变多为潴留囊肿 颌下腺导管长而曲折常阻塞引起远端潴留囊肿,
多呈圆形或类圆形
舌下腺囊肿主要由导管远端阻塞引起的潴留囊肿 但导管破裂,黏液外漏入周围问隙而形成囊肿,
常为单囊,偶可见小片出血灶。
多形性腺瘤
多形性腺瘤
多形性腺瘤
Warthin瘤
好发于40以上男性,约占唾液腺肿瘤的4仅出现于腮腺,具有多发原发性及双侧
15%
发病特点,有自限性,一般不大于3cm。
表现为圆形或者分叶状非均质肿块,可
见囊内间隔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由施万细胞构成,有包膜,边缘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