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第四十九章 周围血管及淋巴管疾病
周围血管和淋巴疾病PPT课件
• 病理:
– – – – 血管连续性破坏 血管壁损伤 热力造成的血管损伤 继发性改变:血栓形成,血肿,假性动脉瘤,损伤性动静脉瘘
15
2、临床表现和诊断
– 高脂血症 – 高血压 – 吸烟 – 糖尿病 – 肥胖
21
(5)病理改变:动脉粥样硬化
22
(6)临床表现
– 症状的轻重与病程进展、动脉狭窄及侧枝代偿的程度相关 – 早期症状为患肢冷感、苍白;
– 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
– 后期患肢皮温明显降低、色泽苍白或发绀,出现静息痛 – 最后出现肢体远端缺血性坏疽或溃疡
– 狭窄 – 闭塞
– 扩张
– 破裂 – 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4
2、临床表现
疼痛 肿块
肿胀 感觉异常
周围血管疾病
组织丧失
色泽改变 血管形态改变 皮肤温度异常
5
(1)疼痛
• 间歇性疼痛
– 运动性疼痛:间歇性跛行(Claudication),跛行时间、跛行距离 – 体位性疼痛:肢体所处体位因与心脏平面不同而影响血流状态,可激发或 缓解疼痛 – 温差性疼痛:因温度改变而激发或缓解肢体疼痛 – 特发性疼痛:多位于小腿和足部,为肌痉挛性疼痛
– 血管腔内治疗:置入覆膜支架修复血管破裂口
17
外伤性假性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
刀伤
18
三、动脉疾病
19
1、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
(1)定义:
–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全身动脉硬化病变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动 脉内膜增厚、钙化、继发血栓形成等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的一组 慢性缺血性疾病。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A.单纯高位结扎术 B.穿弹力袜 C.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支 D.曲线静脉分段结扎 E.高位结扎+主干剥脱及交通支结扎
1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主要病变部位是: D (中)
A.四肢大血管 B.股动脉、国动脉 C.腋动脉、肱动脉 D.四肢中小动静脉,以动脉为主 E.四肢中小动列脉,以静脉为主
A.下肢皮温测定 B.下肢静脉压测定 C.下肢多普勒血流检查 D.静脉造影(右下肢)
E.深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24.患者,女,56岁,右下肢静脉迂曲扩张20年,伴下肢酸胀,水肿,活动抬高减轻,近2年右足靴区皮肤发红,时有瘙痒,逐渐加重,查右下肢大腿内侧,小腿后迂曲扩张之静脉团,足靴区色素沉着,皮肤变厚。为明确手术治疗方法,术前必须进行哪项检查 D (中)
33.该患者属于哪一类病变 B (中)
A.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疾病 B.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 C.动静脉瘘 D.静脉瘤 E.以上均不是
34.为进一步明确病因应进行哪项检查 E (中)
A.下肢皮温测定 B.下肢静脉压测定 C.下肢多普勒血流检查 D.静脉造影(右下肢) E.深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1.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 D (中)
A.大腿内侧及小腿外侧静脉曲张 B.大腿内外侧静脉曲张 C.全下肢内后侧静脉曲张 D.下肢内侧和小腿后侧静脉曲张 E.大腿内、外侧静脉曲张并向腹壁延伸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特征是 B (中)
A.没有间歇性跛行 B.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C.累及内脏 D.肢体皮肤正常 E.与酒精中毒有关
10.下肢深静脉倒流性疾病主要是指: A (高)
A.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下肢单纯静脉曲张 B.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 C.下腔静脉梗阻 D.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E.下腔静脉及肝静脉梗阻
最新周围血管与淋巴管疾病课件-PPT文档
预防
• 手术、制动、血液高凝状态的病人,给予抗凝、 祛聚药物,四肢主动运动,早期下床活动
治疗
1、非手术疗法:
⑴一般处理:抬高,利尿剂,轻便活动,弹力袜,弹力 绷带
⑵溶栓:病程<72h,尿激酶 ⑶抗凝:肝素,华法林 ⑷祛聚:低右,阿司匹林,潘生丁,丹参
治疗
2、手术疗法:病程<48h,Fogarty导管取栓术,
术后抗凝,祛聚
并发症处理
预防肺动脉栓塞致死可在肾血管下水平下腔 静脉放入金属支架滤网
后遗症处理
闭塞为主:以非手术疗法为主 髂-股静脉闭塞而股静通畅: 耻骨上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 完全再通:腘窝肌襻成形术 浅静脉曲张和足靴区溃疡: 曲张静脉剥脱,交通静脉结扎
护理措施
(一)预防血栓形成
1、增加活动 2、避免血液淤滞 3、预防静脉壁受损 4、早期发现
③活动期为血管壁全层非化脓性炎症:EC、成 纤维细胞增生,血栓 ④后期:炎症消退,血栓机化,新生毛细血管 形成,动脉周围有广泛纤维组织形成,包埋静 脉和神经 ⑤侧支循环逐渐建立,但不足以代偿,出现缺 血性改变
临床表现
①皮温降低 ②皮色苍白,发绀 ③感觉异常 ④疼痛:早期血管壁炎症及邻近末梢神经受刺激,
②周围型:股静脉以下, 症状轻微,仅小腿部疼 痛,压痛及轻度肿胀, Homans征+ ③混合型: 全下肢,股白肿,股青肿
检查和诊断
• 突发肢体肿胀,胀痛,浅静脉扩张
1、静脉最大流出率测定:彩超,压力袖阻断静 脉,放开后记录静脉最大流出率
2、放射性核素检查:静脉注射125碘纤维蛋白 原
3、静脉造影:X线征象:①闭塞和中断②充盈缺 损③再通④侧支循环形成
以后为缺血性疼痛,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 ⑤组织营养障碍改变 ⑥动脉搏动弱或消失 ⑦游走性浅静脉炎 ⑧干性坏疽、溃疡、湿性坏疽
周围血管与淋巴管疾病课件
⚫2.硬化剂注射和压迫疗法 ⚫3.手术疗法: ⚫①高位结扎 ⚫②大隐或小隐静脉主干及曲张静
脉剥脱 ⚫③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
55
并发症及处理
⚫1.血栓性浅静脉炎 ⚫2.溃疡形成 ⚫3.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56
二、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 闭不全
⚫ 检查: ⚫ 1.静脉造影 ⚫ 2.静脉测压 ⚫ 3.无损伤血管检查 ⚫ 治疗:凡诊断明确,瓣膜功能不全Ⅱ
⚫ ②一侧或双侧经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伴有一过性脑缺血症状,颈动脉部位 闻及血管杂音。
⚫ ③股动脉及其远侧的动脉搏动减弱, 上腹部闻及血管杂音
⚫ ④持续性高血压,上腹部或背部闻及 血管杂音
39
⚫辅助检查: ⚫①超声多普勒显像 ⚫➁动脉造影检查(DSA)
40
治疗
⚫ 早期或活动期,服用肾上腺 皮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 降低血脂和血压,解除血
液高凝状态。 ⚫药物:阿斯匹林、潘生丁、烟酸
肌醇酯、前列腺素、妥拉苏林。
27
2.手术治疗
⚫(1)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2)旁路转流术
28
三、动脉栓塞
⚫病因和病理 ⚫①心源性:风湿性心脏病、冠状
动脉硬化 ⚫②血管源性:动脉瘤、人工血管
腔内的血栓脱落 ⚫③医源性
45
⚫治疗:
⚫ 保暖措施,吸烟者戒烟, ⚫ 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剂:利舍平、哌唑 嗪、胍乙啶、甲基多巴 ⚫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 ⚫ 改善微循环:前列腺素E。
46
第四节 静脉疾病
⚫下肢静脉解剖 ⚫①浅静脉,有大、小隐静脉两条
主干。
47
②深静脉, 小腿深静脉 由胫前,胫 后和腓静脉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精品医学课件
临床分期
第Ⅰ期:
局部缺血期:患肢麻木、发凉、酸胀,足背 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减弱。该期病理改变主要 以血管痉挛为主。
第Ⅱ期:
营养障碍期:出现间歇性跛行,皮肤干燥、 无汗,肌肉萎缩,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 失。有侧支代偿肢体仍能存活。
第Ⅲ期:
失代偿期:以缺血性静息痛为主要症状, 疼痛剧烈,趾(指)腹色泽暗红,组织濒临坏 死.
动脉性疾病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定义:一种累及中小血管为主的炎症性、节段性、 周期发作性的慢性闭塞性疾病。 寒冷地区多见 男性多见 青壮年多见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病因
确切病因未明确。 外在因素:吸烟、冷湿生活环境、慢性损伤和 感染。 内在因素: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失调,遗传 因素。
病理
病变始于动脉,可累及静脉。 病变呈节段性分布,由远到近。 活动期为血管壁非化脓性炎症,管腔栓塞。 后期炎症消退,血栓机化。 侧支形成,但有时不能代偿。
•第Ⅳ期: 坏疽期:患肢趾
(指)端发黑、干瘪、 溃疡,剧痛,若继发 感染则干性坏疽转变 为湿性坏疽,重者可 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而 危及生命。
确诊: 动脉造影
典型x线征象: 中小动脉多节段狭窄或闭塞,常累及胫前、胫
后、腓动脉,侧支动脉形如细弹簧状,沿闭塞 动脉延伸。
鉴别诊断: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发病年龄
手术方法
① 高位结扎大隐或小隐静脉。 属支:股内侧静脉、股外侧静脉、腹壁浅静脉、旋
髂浅静脉、阴部外静脉 ② 大隐或小隐静脉主干剥脱、射频(激光)闭合,
曲张静脉剥脱、刨削。 ③ 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对有色素沉着或有溃
疡者尤为重要。
stripping(抽剥)
laser(激光 )
vnus大隐静脉射频闭合系统
【外科学】周围血管与淋巴管疾病总结
【外科学】周围血管与淋巴管疾病总结●概论●感觉异常●肢体疼痛●间歇性疼痛●间歇性跛行●体位性疼痛●动脉阻塞性疾病时,抬高病肢可加重症状,伴有肢体远端皮肤苍白;病肢下垂则可缓解疼痛●静脉疾病时,抬高病肢有利于静脉回流而减轻症状;病肢下垂则因加重淤血而诱发或加重胀痛●温差性疼痛●动脉阻塞性疾病时,热环境能舒张血管并促进组织代谢,减轻症状;如果后者超过了血管舒张所能提供的血液循环,则疼痛加剧●血管痉挛性疾病,在热环境下血管舒张、疼痛减轻,寒冷剌激则使血管痉挛及疼痛加重●血管扩张性疾病则在热环境下疼痛加重●特发性疼痛●持续性疼痛●动脉性静息痛●由慢性动脉阻塞引起者,症状常于夜间加重,病人不能入睡,常取抱膝端坐体位以减轻症状●静脉性静息痛●炎症及缺血坏死性静息痛●寒冷或潮热●动脉病变(寒冷),静脉病变(潮热)●倦怠、沉重感●麻木、麻痹、针刺或蚁行感●感觉丧失●形态和色泽改变●形态改变●肿胀●静脉性肿胀●水肿特点是凹陷性,以踝、小腿最明显,通常不累及足●淋巴水肿●以足及踝部明显●萎缩●增生●局限性隆起●色泽改变●正常和异常色泽●皮色呈苍白色或发绀,伴有皮温降低,提示动脉供血不足。
皮色暗红,伴有皮温轻度升高,是静脉淤血的征象●指压性色泽改变●运动性色泽改变●体位性色泽改变●结构变化●皮肤及其附件●皮肤和皮下组织●皮肤附件●慢性闭塞性动脉疾病时,趾(指)甲生长缓慢,脆而有色素沉着,或增厚井有平行嵴形成●血管痉挛性疾患最常见的改变为形成翼状胬肉●动脉和静脉●肿块●搏动性肿块●无搏动性肿块●组织丧失——溃疡或坏死●溃疡●缺血性溃疡●静脉性溃疡●典型的静脉性溃疡多发于小腿远侧 1/3 的内踝上方,即“足靴”区,面积一般较大●神经性溃疡●坏疽●周围血管损伤●病因●直接损伤●间接损伤●病理●血管连续性破坏●血管壁损伤●由热力造成的血管损伤●继发性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和诊断●超声多普勒●CTA●血管造影●术中检查●治疗●急救止血●手术处理●止血清创●处理损伤血管●侧壁缝合术●补片成形术●端端吻合术●血管移植术●术后观察及处理●如出现肢体剧痛、明显肿胀,以及感觉和运动障碍,且有无法解释的发热和心率加快,提示肌间隔高压,应及时作深筋膜切开减压●动脉疾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发生在大、中动脉,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多在 45 岁以上●病因和病理●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等是高危因素●临床表现●早期症状为病肢冷感、苍白,进而出现间歇性跛行●后期,病肢皮温明显降低、色泽苍白或发绀,出现静息痛,肢体远端缺血性坏疽和溃疡●病肢的股、腘、胫后及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不能扪及●检查●一般检查●特殊检查●超声多普勒●计算踝/肱指数(ABI,踝部动脉压与同侧肱动脉压比值),正常值为 0.9 ~ 1. 3; <0. 9 提示动脉缺血,<0. 4 提示严重缺血●X线平片与动脉造影●平片可见病变段动脉有不规则钙化●诊断与分期●Ⅰ期:无明显症状,ABI<0.9●Ⅱ期:间歇性跛行●Ⅲ期:静息痛●Ⅳ期:坏疽,溃疡●治疗●非手术治疗●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及扩血管药●手术治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内膜剥脱术●旁路转流术●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先施行腰交感神经阻滞试验,如阻滞后皮肤温度升高超过1 ~2℃者,提示痉挛因素超过闭塞因素●大网膜移植术●创面处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管的炎性、节段性和反复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多侵袭四肢中、小动静脉,以下肢多见,好发于男性青壮年●病因和病理●外来因素●吸烟,寒冷与潮湿的生活环境,慢性损伤和感染●内在因素●通常始于动脉,然后累及静脉,呈节段性分布●活动期为受累动静脉管壁全层非化脓性炎症,有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淋巴细胞浸润●后期,炎症消退,血栓机化,新生毛细血管形成●神经、肌和骨骼等均可出现缺血性改变●临床表现●长期慢性缺血导致组织营养障碍改变。
013-课件-第四十九章周围血管和淋巴疾病
1.减少和消除动脉硬化的危险因 素:
• 戒烟
• 肢体锻炼 • 控制高血压 • 降血脂
• 控制血糖等
2.药物治疗
• 药物治疗适于轻症病人,以抗血小板,扩 张血管,改善侧支循环为主。
• 如果病人没有禁忌症,有症状的下肢动脉 硬化性闭塞症病人均应行抗血小板聚集治 疗。 • 常用药物:阿司匹林(可使下肢缺血率降 低20%-30%),潘生丁,氯吡格雷(美国 FDA推荐),西洛他唑(TASC推荐)。
周围血管疾病
病理改变
狭窄 闭塞 扩张 破裂 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临床表现
• 疼痛
1、间歇性:活动:间歇性跛行 体位:动脉,静脉 温度 2、持续性:动脉性静息痛;急性,慢性 静脉性静息痛:早期,后期 炎症及缺血坏死性静息痛
• 肿胀
1、静脉性:凹陷性,曲张,色素,溃疡 2、AVF:局部肿胀,皮温,震颤杂音 3、淋巴性:象皮肿
Ⅲ
Ⅳ
缺血性静息痛
溃疡和坏疽
重症下肢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是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发 展的严重阶段,持续性发作的静息痛至少 两周,需要镇痛药物,趾端或受压部位溃 疡、坏疽,踝部动脉收缩压<50mmHg或 者趾动脉收缩压< 30mmHg,被定义为重 症下肢缺血。
诊断标准
• 旁路材料的选择:自体大隐静脉,一般认 为,只要大隐静脉条件好,应当作为首选 的移植材料。但自体静脉存在取材有限的 问题,对于膝上病变,也可以选人工血管 作为旁路材料。如果自体静脉条件不好, 可行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但对于膝 下病变,应当选用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与 大隐静脉构建复合旁路术。
• 最新临床研究证实,肝素分子绑定的聚四 氟乙烯血管和肝素涂层血管可以提高远期 通畅率,带有支撑环设计的人工血管可以 防止受压,而带有弹性设计的人工血管更 接近生理,远期通畅率相对较高。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理论课(第八版)
无 无
节段性闭塞,病变 近、远侧血管壁光 滑
第三节 动脉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治疗
• 1、一般治疗:严格戒烟 • 适度保暖 • 防止受伤 • 适度锻炼 • 镇静止痛
• Buerger运动:1.坐在床边,双下肢垂直放在床沿
边,双足晃动1分钟。2.平躺于床上,舒展双下肢,抬高双 足至与地面平行的位置,保持1分钟。3.重复上述两个动作 5~10次。
第三节 动脉疾病——雷诺综合症
• Raynaud’s syndorme,小动脉阵发性痉挛,受累 部位程序性出现苍白及发冷、青紫及疼痛、潮红 后又复原的典型症状; • 雷诺病:单纯血管痉挛引起; • 雷诺现象:血管痉挛伴随其他系统疾病; • 雷诺病与雷诺现象统称雷诺综合症。
第三节 动脉疾病——周围动脉瘤
第三节 动脉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指腹色泽暗红
干性坏疽
第三节 动脉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继发感染
第三节 动脉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诊断要点:
• • • • • 1、吸烟; 2、缺血; 3、游走性浅静脉炎; 4、动脉搏动减弱; 5、没有易导致动脉硬化的因素。
第三节 动脉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成都医学院课程班临床理论大课 外科学 第49章
第497~524页 课时3学时 普通外科 主治医师 伊建奎
目的要求
• 1、掌握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诊断、检查 方法和治疗原则; • 2、熟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 疗原则;急性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 3、了解急性动脉栓塞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下肢缺 血性和淤血性疾病的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动 脉瘤和损伤性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 疗原则。
第三节 动脉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完整word版)外科学第七版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第四十九章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第一节概论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种类繁多,主要的病理改变是狭窄、闭塞、扩张、破裂及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等。
临床表现各有异同,一些关键主诉和体征,可提示诊断、判断病情。
(一)疼痛肢体疼痛是常见的症状,通常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两类。
1.间歇性疼痛血管疾病引起的间歇性疼痛有下列三种类型。
( 1 )间歇性跛行(daudication ) :慢性动脉阻塞或静脉功能不全时,步行时可以出现小腿疼痛,迫使病人止步,休息片刻后疼痛缓解,因此又称为“间歇性跛行”。
疼痛程度不一,表现为沉重、乏力、胀痛、钝痛、痉挛痛或锐痛。
从开始行走到出现疼痛的时间,称为跛行时间,其行程称为跛行距离。
如行走速度恒定,跛行时间和距离愈短,提示血管阻塞的程度愈严重。
( 2 )体位性疼痛:肢体所处的体位与心脏平面的关系,可以影响血流状况、激发或缓解疼痛。
动脉阻塞性疾病时,抬高患肢因供血减少而加重症状,伴有肢体远端皮肤苍白;患肢下垂则可增加血供而缓解疼痛,但浅静脉充盈延迟。
相反,静脉疾病时,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而减轻症状;患肢下垂则因加重淤血而诱发或加重胀痛。
( 3 )温度差性疼痛:疼痛与环境温度相关。
动脉阻塞性疾病时,热环境能舒张血管并促进组织代谢,减轻症状;如果后者超过了血管舒张所能提供的血液循环,则疼痛加剧。
血管痉挛性疾病,在热环境下血管舒张、疼痛减轻,寒冷刺激则使血管痉挛及疼痛加重;血管扩张性疾病则在热环境下症状加重。
2.持续性疼痛严重的血管疾病,静息状态下仍有持续疼痛,又称静息痛(rest pain)。
( 1 )动脉性静息痛:无论急性或慢性动脉阻塞,都可因组织缺血及缺血性神经炎引起持续性疼痛。
急性病变,如动脉栓塞可引起急骤而严重的持续性疼痛。
由慢性动脉阻塞引起者,症状常于夜间加重,病人不能人睡,常取抱膝端坐体位,以求减轻症状。
( 2 )静脉性静息痛:急性主干静脉阻塞时,肢体远侧因严重淤血而有持续性胀痛,伴有静脉回流障碍的其他表现,如肢体肿胀及静脉曲张等,抬高患肢可减轻症状。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课件
03
感染因素:病毒、细菌等感染可能导致疾病
04
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导致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临床表现
疼痛:局部疼痛,可能伴有红肿、发热等症状
01
肿胀:肢体肿胀,可能伴有皮肤发红、发热等症状
02
功能障碍:肢体功能受限,可能伴有麻木、无力等症状
03
皮肤变化:皮肤颜色改变,可能伴有皮疹、溃疡等症状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如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
01
保持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02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03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04
戒烟限酒,避免接触二手烟
05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06
4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的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
02
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了解血管和淋巴管的形态、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
01
血管造影:了解血管和淋巴管的病变部位和程度
02
核磁共振成像(MRI):了解血管和淋巴管的病变范围和程度
03
淋巴管造影:了解淋巴管的病变部位和程度
04
穿刺活检: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05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了解疾病相关的生化指标变化
1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2
控制体重: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肥胖
3
戒烟限酒:戒烟,限制饮酒,避免过量饮酒
4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释放压力,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PPT课件
编辑版ppt
11
皮肤色泽改变
• 正常和异常色泽
• 指压性色泽改变
• 运动性色泽改变
• 体位性色泽改变(Buerger试验)- 观察抬高下肢及下肢下垂的皮肤颜 色变化。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13
形态改变
• 动脉形态改变:搏动,杂音,质地 的改变。
• 静脉形态改变
编辑版ppt
14
肿块
• 搏动性肿块 • 无搏动性肿块
编辑版ppt
30
• ②血脉瘀阻: 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用:桃红四物汤
• ③ 湿热或热毒盛: 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用:四妙勇安汤
• ④气血两虚: 治宜:补气养血. 方用:顾步汤加减。八珍汤,十全大补汤.
编辑版ppt
31
⑵扩张血管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⑶抗生素: 3高压氧疗法: 4手术疗法:
– 肢体体位:与心脏平面有关(动、静)
– 温度变化:与环境温度有关
• 持续性疼痛
– 动脉性静息痛
– 静脉性静息痛
–
炎症及缺血坏死性静息痛 编辑版ppt
7
浮肿
• 静脉性浮肿 • 淋巴水肿
编辑版ppt
8
编辑版ppt
9
感觉异常
• 沉重 • 感觉异常 • 感觉丧失
编辑版ppt
10
皮肤温度改变
– 动脉性阻塞病变:皮温降低 – 静脉性阻塞病变:皮温升高
28
▲
血拴闭塞性脉管炎应与其他动脉缺血性疾 病 相鉴别: ① 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 ② 多发性大动脉炎: ③ 糖尿病足
编辑版ppt
29
※6预防和治疗:处理原则应该着重于防止病变进 展,改善和增进下肢血液循环 1 一般疗法: 2 药物治疗: ⑴ 辨证论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病因: 先天因素:静脉壁薄弱 、瓣膜缺陷 后天因素:长期站立职 业、高强度活动、久坐少动 等——静脉内压升高
瓣膜功能障碍
瓣膜功能试验Pratt
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
彩 超
静脉造影
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
外支持疗法
硬化剂注射
高位结扎并剥脱术(传统手术)
90%静脉疾病 (90%下肢静脉疾病)
下肢动脉闭塞
闭塞性脉肢深静脉血栓(股青肿)
淋巴水肿(象皮肿)
血管瘤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疼痛、感觉异常 主要体征:1、皮肤色泽改变 2、皮肤温度改变 3、肿胀或肿块 4、营养性改变 5、血管形态改变
疼 痛
间歇性疼痛 肢体活动:间歇性跛行 肢体体位:与心脏水平的关系 环境温度:季节性或地区性发病 持续性疼痛 动脉型静息痛 静脉性静息痛 炎症及缺血坏死性静息痛
感觉异常
沉重 久站、久走后感觉沉重、疲倦,休息、平 卧或抬高肢体后好转 异样感觉 麻木、针刺、蚁行等异样感觉 感觉丧失 严重缺血性病变可发生患肢感觉减退甚至 丧失
动脉栓塞
栓子的种类:血栓、空气、脂肪、癌细胞、 医疗置入材料等 栓子的来源: 1、心源性 2、医源性 3、血管源性 4、其他来源
病 理
早期血管痉挛,内皮细胞变性,血栓形成 6—12小时组织坏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临床表现
5“P”
Pain Paresthesia Paralysis Pulselessness Pallor 全身表现:心衰、休克、高钾、血红蛋白尿、 肾衰、代酸
四肢肌肉等长收缩 踝泵功能锻炼
DVT的治疗
一般治疗:抬高患肢,弹力绷带 药物治疗:抗凝、溶栓、利尿 介入溶栓 手术取栓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
定义:是一种主要累及四肢远端中、小动 脉、静脉的慢性、节段性、周期发作性的 血管炎性病变。
好发于男性青壮年。
病因及诱因
周围血管及淋巴管疾病
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学院骨科 黄 晖
目录
概论 1、定义 2、主要症状及体征 常见多发病 1、单纯下肢静脉曲张 2、深静脉血栓 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4、动脉栓塞 5、淋巴水肿
概 论
定义
发生于四肢动脉、静脉、淋巴管道的疾病
包括:狭窄、闭塞、扩张、损伤、畸形、静 脉瓣膜功能障碍等病变类型
病 因
原发性淋巴水肿:淋巴管发育异常(极为 少见)
部分青春期女性或年轻妇女,于月经期可能 出现淋巴水肿,推测病因可能与内分泌紊 乱有关。
继发性淋巴水肿:由淋巴管阻塞引起,如 丝虫感染、放疗、淋巴结清扫术后等
病 理
淋巴是细胞间隙中的组织液,经淋巴管回流入静脉。 若淋巴系统先天性发育不良或由于某种原因发生闭塞或破 坏,所属远端淋巴回流障碍,组织间隙淋巴液异常增多。 由于积聚的淋巴液富含蛋白质,可高达5.8g/dl,〔正常 0.72g/dl〕 长期刺激使结缔组织异常增生,脂肪组织为大量纤维组织 替代,皮肤及皮下组织极度增厚。 皮肤表面角化、粗糙、指压后不发生压痕,形成典型的 “象皮肿”。 感染使炎性渗出液增加,刺激大量结缔组织增生,破坏更 多的淋巴管,加重淋巴液滞留,增加继发感染机会,形成 恶性循环,致使淋巴水肿日益加重。
DVT的演变分型
闭塞型:早期,静脉腔完全闭塞 部分再通型:中期,静脉腔部分再通
再通型:后期,静脉腔基本再通,有后遗 症 再发型:再次发生血栓
深静脉血栓的筛查手段 —— D二聚体
血浆D二聚体测定是了解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 功能的一个试验
重在 预防
存在高危因素的病人,给予抗凝、四肢主 动运动、早期下床活动等
皮肤 温度 改变
检查方法:指背比较测温、皮温计、变温 带等 皮温与肢体血流量相关 动脉供血不足—皮温下降 静脉血流瘀滞—皮温上升
皮肤色泽改变
苍白—动脉供血不足 暗红—静脉回流障碍 指压性色泽改变 运动型色泽改变 体位性色泽改变— (肢体抬高试验 Buerger 实验)
常见多发病
治 疗
原则:定位诊断明确,尽早积极手术 1、非手术治疗 适应症:小动脉栓塞、全身情况严重有手术 禁忌症、肢体已经明显坏死 方法:抗凝,溶栓、扩管 2、手术治疗 切开取栓 介入取栓
淋巴水肿(象皮肿)
淋巴水肿:机体某些部位淋巴液回流受阻 引起的软组织液在体表反复感染后皮下纤 维结缔组织增生,脂肪硬化,若为肢体则 增粗,后期皮肤增厚、粗糙、坚韧如象皮, 亦称“象皮肿”。最常见于下肢
分 期
水肿期:凹陷性水肿 脂肪增生期:非凹陷性水肿 纤维增生期:皮肤增厚,坚硬
治 疗
一般治疗 抬高患肢,弹力袜,限盐、利尿、预防感染、 物理治疗等 手术治疗 全皮下切除植皮术 真皮皮瓣 代蒂大网膜移植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吸烟(密切相关) 寒冷 潮湿 外伤、感染 男性激素紊乱 遗传 免疫异常
病 理
起始于动脉,累及静脉,由远及近发展 呈节段性
活动期为血管壁全层非化脓性炎症,成纤 维细胞增生,血栓形成 后期:炎症消退,血栓机化,新生毛细血 管形成,动脉周围有广泛纤维组织形成, 包埋静脉及神经 侧枝循环逐渐建立,但不足,呈缺血改变
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微创手术)
深静脉血栓(DVT)
病因(1946年virchow提出) 1、静脉血流缓慢:长期卧床、骨科围手 术期的肢体固定等 2、血管内膜损伤:注射、药物等 3、血液高凝状态:创伤、炎症、妊娠、 肿瘤等
血栓形成的机制
DVT的高危因素
外科手术、创伤骨科(尤其脊柱、下肢)手术和 盆腔手术可使DVT的发生危险大大增加,而麻醉 时间延长更是增加了这种风险。 内科疾病 肾病综合征、肿瘤、急性心肌梗死、 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系统性 红斑狼疮、糖尿病等。 妊娠和避孕药 年龄和生活方式 年龄≥40岁DVT发病率明显增加, 长时间保持固定体位(久蹲、久坐)、饮水减少、性 别、种族、肥胖、饮食习惯、吸烟、季节变化等。
临床分期
局部缺血期:间歇性跛行、脉搏减弱
营养障碍期:静息痛、屈膝抱足、脉搏消 失
组织坏死期:干性坏疽
治疗
非手术疗法 1、一般疗法:严禁吸烟,防止受冷、受潮和外 伤,患肢运动锻炼 2、药物疗法:中医中药,扩张血管、改善循环,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3、交感神经阻滞 4、高压氧疗法 5、抗生素及对症治疗 手术疗法 胸或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适用于早期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