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合集下载

大学思政知识点(下)

大学思政知识点(下)

大学思政知识点(下)一、社会公德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的重要基础;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1)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1文明礼貌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2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3爱护公物是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4保护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人民未来;5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二、职业道德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1爱岗敬业(最基本要求);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

三、个人品德1、个人品德是通过个人自觉的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2、个人品德具有鲜明的特点:1实践性;2综合性;3稳定性。

3、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3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的主题精神力量。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公共⽣活与公共秩序第⼀课社会⽣活注重规范第⼀框公共⽣活与公共秩序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公共⽣活。

懂得社会公共⽣活的领域⼗分⼴阔,⼈们进⼊社会公共⽣活的渠道很多;社会公共⽣活多种多样,包含了经济⽣活、政治⽣活和⽂化⽣活领域;在社会公共⽣活中,必须要遵守公共秩序。

逐步学会以各种不同⽅式进⼊社会公共⽣活的技能2、过程与⽅法:通过图⽚、讨论和交流,逐步了解什么是社会公共⽣活以及公共⽣活的领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参与社会公共⽣活的愿望和热情,能积极投⾝于社会公共⽣活,培养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

教学重点:公共⽣活需要公共秩序教学过程:[导⼊新课]:师:同学们,快乐的暑期结束了,让我们⼀起来分享⼀下在假期中发⽣的最让你开⼼的⼀件事。

(学⽣交流时,教师将学⽣交流的内容扼要写在⿊板上,以备后⾯讲“社会公共⽣活多种多样”时⽤。

)[多媒体显⽰]:说说我的假期⽣活⽣:(旅游、游泳、逛街购物等)师: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知道同学们的假期⽣活都显得⽐较充实,发⽣了很多快乐的事、⾼兴的事。

有的同学快乐的事是发⽣在家庭⾥的,也有很多同学快乐的事是发⽣在家庭⽣活以外的。

我们把这种⼈们在更⼴阔的公共空间⾥发⽣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关系的共同⽣活,称为公共⽣活。

[多媒体显⽰]:公共⽣活是⼈们在公共空间⾥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活。

师:今天就让我们⼀起来了解社会公共⽣活以及保证其正常进⾏的⼀些规则、秩序等。

[多媒体出⽰课题]第⼀课公共⽣活注重规范⼀、公共⽣活与公共秩序:师:讲到公共⽣活,⼤家想⼀下,我们每⼀个⼈离的开公共⽣活吗?师:我们每⼀个⼈都离不开公共⽣活。

⽆论个⼈、家庭或者学校,都离不开公共⽣活。

⼈们的吃穿住⾏、⽂化娱乐、社会交往等,都是与社会公共⽣活密切相关的。

我们每⼀个⼈必须⾛进公共⽣活。

[多媒体显⽰]:⽆论个⼈、家庭或者学校,都离不开公共⽣活。

⼈们的吃穿住⾏、⽂化娱乐、社会交往等,都是与社会公共⽣活密切相关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8.1.1 公共生活与社会公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8.1.1 公共生活与社会公德

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一)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1、私人生活(1)什么是私人生活:私人生活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

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2)私人生活的特点:具有封闭性和隐秘性。

2、公共生活(1)什么是公共生活: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

(2)公共生活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3)公共生活的发展历程人类公共生活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公共生活开始萌芽)-----农业社会(公共生活较大发展)-----工业社会(公共生活得到极大的扩展)以及当代社会生活扩展的促进要素不同阶段。

提问:你是如何看待下列两段话:①以追求个人自由为目标的私人意识常常会把个人生活看成是公共生活完全相隔绝的领域,对社会公德及法律规范的介入产生强烈的抵触和提防心理,排斥站在社会普遍价值的立场上对个人生活进行“品头论足”,把“私人生活”完全变成个人自由的标签。

②私人生活领域和公共生活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私人意识只有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公共生活秩序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健康合理的发展。

在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增强公共生活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来发展自己的个性。

结论:第一段中,私人意识同人们的公德意识和公共生活的法律意识的确立和发展相背离。

第二段是理性地对待两者的矛盾,这和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自由不能没有纪律、个性并不排斥共性是同样的道理。

(4)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①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新兴的证劵交易所、人才市场、网络的虚拟世界等。

②交往对象的复杂性:以往“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与陌生人打交道。

③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广场漫步、公园休闲、图书馆学习、体育馆健身、互联网冲浪等。

链接案例:大学生张某每逢周末,经常邀请老乡来寝室唱卡拉OK和跳舞至深夜,高兴时常大喊大叫。

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

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
3、坐公交车、乘电梯、购物、买票、 参观、就餐时争抢拥挤、插队加塞,不 谦让老幼病残孕;
4、在公共交通工具、宾馆饭店、剧场 影院等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猜拳行 令、喧哗吵闹;
5、在景观文物、服务设施上乱刻乱划, 踩踏禁行绿地,攀爬摘折花木
6、不听劝阻喂食、投打动物,危害动 物安全;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中庸》
• 中国的古人以[修身或修道]作为人生理想的 基础层次,
• 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的最高层次。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 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 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 身;……身修而后家齐,家 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平。—《大学》—
在我国,公德、私德的区分始于梁启超。他在 1902年写的《论公德》一文,强调中国人缺少公 德,而私德充斥生活。
“我国民所最缺者,公 德其一端也……吾中国 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 早,虽然,偏于私德, 而公德殆阙。试观《论 语》、《孟子》诸 书……其中所教,私德 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 其一焉。”
(初版于1947年)
①要全中国的中国人都明白到公德的重 要性,必先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②通过中国知识分子对古今中外道德资 源的开掘、阐发、创构和宣扬,影响社 会大众的生活和信仰,使之符合今日人 类文明的较高道德水准,这是中华民族 克服这一历史性缺失的必由之路。当然, 如果政治的力量也能够给予推动,那就 会事半功倍了。
相报道负面新闻。
[/zm/20060928/xw/tb/200609280002.asp]
想抽就抽
想脱就脱
想躺就躺
想撒就撒
2006 8 8

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

但当前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与高速发展 的旅游业还不适应,与中国的国际地位

2013教案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2013教案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第一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文明礼貌乐于助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三、公共生活中的有关法律治安管理处罚法集会游行示威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环境保护法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一、职业生活中的与道德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二、职业生活中的有关法律1.劳动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的原则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2.就业促进法3.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的解除。

答:《劳动法》规定:第一,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有下列三种情形之一的劳动者虽然没有过错,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1)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产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但是,《劳动法》还规定,如果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因工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合同。

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们试过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间最长是多长时间?学生回答图片展示:社会中的公共生活和校园里的公共生活归纳:我们在社会中生活,不可能是孤立一个人的。

我们从一出生,就会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例如,我们买东西,就会和收银员打交道,吃饭会和服务员等打交道,乘坐公共汽车,我们会与司机打交道、和其他乘客打交道在校园中,我们在学校学习也会与别人发生了许多的联系,例如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打交道,在宿舍与与舍友们打交道。

可以说,在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脱离别人而一个人独自生活的。

每个人与他人打交道,我们都是无时无刻都处在公共生活中,公共生活无处不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什么是公共生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了解的内容——《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在这一节里,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新课讲授: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公共生活,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有什么不同,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自古以来公共生活发生了那些变化?这是我们本节课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1、公共生活的含义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私人生活的。

公共生活是指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以介入的公共活动内容及其生活方式。

私人生活是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独处为主要领域的活动内容及其生活方式。

那么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有那些区别,请大家阅读课本104页的内容并且结合我刚才所给出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含义思考这个问题,等会请一位同学来回答。

(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两者的范围不同,公共生活主要是社会生活、私人生活主要是家庭或个人;性质不同,公共生活具有开发性、透明性、私人生活具有封闭性和隐蔽性;作用不同,公共生活会影响到他人和社会、私人生活影响到自身与家庭。

我们由此可见,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ppt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ppt

道德建设
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有 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环境保护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改善生态环境,有 利于维护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和谐稳 定。
05
加强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对策建议
提高公众素质,倡导公共精神
01
培养公民意识
强化公民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倡导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主动参
与、协同合作。
信息安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给信息安全带来了威胁,如 网络攻击、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影响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主要因素
法治建设
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 法,是维护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重要 保障。
社会组织建设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提高社会自治水平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公共秩序对公共生活的影响
公共秩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共生活的质量和 社会发展进程。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相互促进
3
在实践中,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相互促进,共 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02
公共生活领域的秩序规范
城市生活中的秩序规范
交通秩序
01
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横穿马路,不闯红灯,不酒后驾驶。
环境秩序
02
保持市容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不随意张贴小广告。
行政许可
通过颁发许可证等行政许可方式,对公共场所和活动进行监管和管理。
行政处罚
对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以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
行政指导
通过行政指导的方式,引导公民遵守公共秩序规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公共秩序的社会组织保障
01
社会团体
通过社会团体组织和自治方式,维护公共场所和活动秩序,促进社会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04
公共生活中的责任与义务
公共生活中的个人责任与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
每个公民都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违法乱 纪。
保持公共卫生
个人应当注意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和整洁。
爱护公共设施
不得损坏公共设施,应爱护公共财产,遵循公共 场所的规定。
公共生活中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参与社会公益
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参与社会公 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维护社会秩序
应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 ,不得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促进社会和谐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促进社会和谐 发展。
责任与义务的落实与体现
强化公民意识
每个公民都应强化自己的公民意识,认识到自己在公共生活中的 责任与义务。
自觉履行义务
每个公民都应自觉履行自己在公共生活中的责任与义务,不得推 卸责任。
监督与自我监督
每个公民都应对他人履行公共生活中的责任与义务进行监督,同时 也要不断自我监督与反省。
05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未来 发展
当前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挑战
公众道德意识不足
当前部分公众在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意识不足,存在不文明、不 礼貌的行为。
公共资源分配不均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公共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公共生 活和公共秩序受到影响。
保障公民权利
公共秩序的建立与维护能够有效 地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利益,避免 社会出现混乱和无序现象。
促进社会和谐
公共秩序的建立与维护能够协调 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 会和谐稳定发展。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公共秩序的建立与维护是社会文 明进步的基石,能够提升社会文 明程度,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 力。

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对现实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对现实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公共生活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扩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日益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1.公共生活的含义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事实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和私人生活领域都在不断地扩大,并且两者的边界也越来越明晰。

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它包含和承载者个人的情感、个性、自由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达,具有一定的封闭性、隐秘性和独立性等特点。

在现代社会中,私人生活不仅受到法律的保护也逐渐得到社会伦理的合法性支持。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自然人们的私人意识也会越来越强烈。

这种私人意识具体地表现为对私人生活的私密性、独特性和自我主宰性的强烈维护。

应该肯定,从积极的意义上看,这种私人意识的发展有助于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它是人作为一种个体的存在物对社会的客观要求的表达。

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则随着国家调控规范化、理性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工作之余闲暇时间的增多,及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也在迅速拓展。

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是社会文明发展的结果,体现了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的社会本质的丰富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所以,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积极拓展公共生活的空间,也就成为人们的强烈意识。

这表明人们的公共生活规范意识(既包括公共生活中的公德意识又包括公共生活中的法律意识)也在迅速地发展。

这种意识则是以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有序、合法、公开、公正为目标,它强调人们之间的对话、交流、共同参与、彼此分担和共享。

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由上可见,在现代社会,随着私人意识和公共生活意识的同时发展,一方面它表达了人既作为一个个体的存在物同时又作为一个社会的存在物对全面发展自我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这两种意识的特点和指向的不同,两者之间容易发生矛盾。

第七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PPT课件

第七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PPT课件
校 园 中
34
校园中常见的不文明现象:
1、不爱护公共卫生 2、不尊重他人,特别是不尊重后勤工作人员 3 、迟到、早退、逃课 4、随地吐痰、不讲个人卫生 5、课桌上乱涂画、墙壁上踩脚印 6、在宿舍里打扰别人休息 7、在自习室不关手机铃声、大声说话、吃东西等 8、上公共厕所不冲水 9、不爱护学校公共设施、践踏草坪 10、在自习室、食堂占座 11、一味地与他人攀比 12、情侣不分场合搂搂抱抱 13、浪费粮食
45
网络十大不文明行为
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 制作、传播网络病毒,“黑客”恶意攻
击、骚扰; 传播垃圾邮件; 论坛、聊天室侮辱、谩骂; 网络欺诈行为; 网络色情聊天; 窥探、传播他人隐私; 盗用他人网络账号,假冒他人名义; 强制广告、强制下载、强制注册; 炒作色情、暴力、怪异等低俗内容
被盗等)、 街头斗殴、 邻里相争 。 分手公司 、借口公司等
15
分手公司(一种新型的商业形态)
分手公司,专业代理恋人分手、夫妻离婚业务。
只要富商和官员肯拿出10万,“分手公司”即可帮助他们 甩掉情人。
“保证没有后遗症,且高成功率。”近日,厦门一 “分手公司”宣布开展“高端分手业务”,瞄准了官员和 富商。
资料分析: 在山西省一所中学里,学生们正在上课,忽 然一声沉闷的响声(附近在开山爆破),教 学楼开始晃动,就听外面有人喊:“地震了 !”这时学生们惊慌失措奔出教室,纷纷冲 向楼梯。拥挤中,一个学生被挤倒,紧接着 倒下一大片,其他人纷纷被推挤着从他们身 上走过……这次事故造成一人当场死亡,一 人送往医院医治无效死亡,三人重伤,多人 轻伤。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1
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及相关的道德领域

公共生活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 (3)违反国家规定,擅自中断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 服务,造成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第二节 职业道德
• 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二、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 三、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信网友、与网友约会,避免受 骗上当,避免受到人身和财产伤害。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 适度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长时间沉迷于网 络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损害。
• 大学生应从自己的身心健康出发,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理性对待网络。
• 中学时期学习任务繁重且紧张,而大学时期则相 对比较轻松、自由,这一明显的差异导致许多学 生在进入大学后很容从放松到放纵,最后发展成 沉迷游戏荒废学业。
• 网上也充斥着越来越多的虚假、低俗甚至反动、淫秽 和暴力等信息内容,严重影响了网络生活秩序。
• 大学生应正确使用网络,提高对网络内容和信息的鉴 别力,积极运用网络传播正能量,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 网络已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媒介和工具。 • 大学生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人际交往,要树立
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 序而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 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
大学生应坚持文明上网,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 成为净化网络空间的积极力量。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 网络工具从计算机等传统的固定终端,日益转为手机、 平板电脑等新的移动终端。
第一节 社会公德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 相互联系.
特点
私人生活:
公共生活:
封闭性、隐秘性 开放性、透明性
当代社会生活扩展的促进要素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
• 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 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私人生活往往以 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 的封闭性和隐秘性。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 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有新 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 直接和广泛。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坐在前排的文花枝清醒过来时,发
现和自己同坐前排的司机和西安本
地导游已经罹难。她自己左腿胫骨
断裂,骨头外露,腰部以下部位被
卡在座位里不能动弹。营救人员迅速赶
来,他们想将坐在前排的文花枝抢救出来, 她却平静地说:“我是导游,后面都是我的 游客,请你们先救游客。”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 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维护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秩序
• 1989年12月26日由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 议通过。
• 包括总则、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 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法律责任、附则,共6章47条。
• 我国还制定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 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固 体废物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 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及有关的法规和规章。
经查,任晓军的行李内未发现炸药等爆炸物品,公 安人员将其带下飞机进行调查时,他说是随意说说。经有 关人员对飞机清舱,未发现任何危及航空安全的物品,航 班被放行,由于他的一句戏言航班被延误40分钟。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PPT课件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PPT课件

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
公共生活
职业生活
婚姻家庭生活
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社会公德:是指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什么是公共生活?

它具有怎样的基本特征呢?
第一节 社会公德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一、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围 社会生活 私人生活 家庭或个人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生活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 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 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
和扩展。
大学生应当坚持文明上网,养成健康的上网 习惯,成为净化网络空间的积极力量。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网络是一个内容庞杂、覆盖面广的信息共享
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便利的浏览新闻、查询 资料、下载数据,年轻人越来越依靠网络获取信
文明礼貌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更体现着一
个民族的整体素质。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 的美誉,然而“请便后冲水”、“请保持安静”、“垃圾 桶在此”等警示标语却在提醒我们,继承和弘扬文明古国

和礼仪之邦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三、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
网络的功能是很强大的。如果没有了网络许多机 构都会像没有能源的机器一样——停止工作。例如: 我们的手机,没有了网络信号就不能与外界沟通;我 们的银行,没有实现网络连接,就不可能实现人在他 乡却可以凭着一张信用卡直接存取款的方便;我们的 教育,没有网络就不会有远程教育的出现;新兴的网 上交易,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称心如意的东西; 我们还可以上网看电视、电影、新闻等等,过去的现 在的都可以一目了然;我们还可以参加一些论坛,发 表自己的见解,学习别人的知识......无可否定这都是网 络的功劳。

13版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13版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 主要内容
(1)保障互联网运行安全 (2)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3)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 秩序 (4)维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 产等合法权利
2008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经修 订后正式实施,其中一个亮点就是“机动车 无责撞人最多赔10%”规定。守法司机不再 为违法行人“埋单”。 2004年5月起实施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为了保护相对弱势的行 人,对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采取了“生命权 高于路权”的立法原则。根据该法第76条的 规定,“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发生交通 事故,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行人等有过 错、机动车无责任的,可以降低赔偿额度。”
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社会公德的特征:
继承性 基础性 广泛性 简明性
(一)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助人为乐

“烦恼谷”和“快乐谷” 一位年轻人问一位长者:“烦恼和快乐的 区别在哪里?”长者带他去了一个叫“烦恼谷” 的地方。山谷美丽富饶,人们却面黄肌瘦、愁 容满面。年轻人看到,这里有一口装满食物的 大锅,可这里的人却饿得要命,因为他们每个 人都拿着长柄的勺子,柄太长,无法自己将食 物送进嘴里。长者又带他来到一个叫“快乐谷” 的地方。同样的大锅,同样的长柄勺,可这里 的人们却快乐而满足。你知道为什么吗?
由于近几年我国私家车数量的迅猛增长, 酒驾、醉驾现象逐渐呈高发态势,这给人 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重大伤害, 《道路交通安全法》因此加大了对酒驾、 醉驾的处罚力度,刑法修正案也做出了醉 驾入刑的规定!
“醉有应得”—— 交法新规 醉驾入罪
• 自2011年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将 开始实施。为与其相衔接,2011年4月22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修改道路交通 安全法的决定。再次修订的《道路交通安 全法》于201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2007年7月24日下午6点左右,杜女士与爱人在电影城观看电影的时候,接听电话的声音太大,影响了前排观众的观看,双方发生口角,对方叫来数名手持木棒的人,冲进电影城殴打杜女士的爱人。

事件发生后,近90%的网民不同情被打的杜女士一方。

请大家讨论:为什么大多数网民不同情被打的一方呢?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1、公共生活含义公共生活是指人们在公共领域中的活动和生活,它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

公共生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2、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从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活动场所日益增多和完善。

人们走出家门,来到社区,来到单位,来到公共场所,就介入了社会公共生活。

(B)、活动内容的公开性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众性生活,它能为全体成员所享有,不具有排他性,它涉及的内容是公开的,没有秘密可言。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交往对象从熟人世界扩展到陌生人世界,社会对规则的要求更加迫切。

(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从生活必须到休闲娱乐,从学习到健身,活动方式和内容不断翻新。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赴欧洲旅游游客190万人均每次支付1408美元居世界之首。

前几年,许多人到法国巴黎观摩"中国年"活动。

在埃菲尔铁塔上,一群中国游客打打闹闹、嘻嘻哈哈地上电梯。

电梯因为超载发出警告声,大家不是谦让着下来几个人,而是你推我搡起哄着让别人下去。

里面的几个外国游客气愤地挤了出来。

我们的同胞不但没有自责,反而哈哈大笑。

超载是很危险的,这种不守规则的行为,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可见秩序意识、规则意识是如此的重要。

我们要避免以上行为的发生,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的遵守公共秩序。

1、公共秩序的含义公共秩序是维护公共生活所必须的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2、维护公共秩序的意义(A)、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如果人们各行其是,随心所欲,那就没有公共秩序,也谈不上发展,更不用说和谐了。

有序的生活是和谐社会的需要。

(B)、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随着生产和生活互相渗透交融,公共生活秩序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如网上购物缺乏诚信,盗版光盘泛滥对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的《2005-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将北欧小国芬兰排在第一,这是芬兰第三次名列第一。

作为一个气候寒冷、人口稀少、资源贫乏的小国,其竞争力超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芬兰有着良好的公共环境、高效的公共机构和完善的公共秩序。

(C)、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哪些因素影响生活质量?是个人收入的高低吗?我们细细想一想,仅仅有丰富的物质生活还不够,而且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生活地区的治安状况,我们所处社会的安定秩序都影响生活质量,如果大家离开住宅总是担心被盗窃,被抢劫,这样的生活质量能说是高的吗?如果大家出门坐车总是遇到争抢坐位,吵架,说话文明等等行为,我们的心情能愉快吗?所以说,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家庭成员的和谐,收入的高低,还取决于公共生活的质量,取决于公共场所秩序的好坏。

因此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主观幸福感几个方面的综合。

生活质量不仅要求物质生活而且要有精神生活。

生活在一个公共设施完备的都市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感觉愉快,舒适的工作环境、美丽的休闲场所、安全的治安管理、好的社会风气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表现。

自从911事件后,美国人的生活质量降低,没有了安全感,过节时常常接到警报,地铁中也有广告:如果发现可疑物品请拨打报警电话。

(D)、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文明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的程度。

它包括两个部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二者相互扶持,缺一不可。

公共生活更能体现人们的道德风尚,更能体现精神文明的程度,所以有序的公共生活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1、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有哪些?道德、法律、风俗、礼仪、宗教教规、戒律。

2、道德和法律在维护公共秩序中的目标和作用A.目标:维护公共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B.作用:形成、巩固和发展良好社会秩序。

C、道德和法律维护公共秩序的特点(1)、道德强调自律,调节范围十分广泛许伟在贵阳出差发现一个残疾乞丐,手部伤势严重,心生同情,在打救助电话未能成功的情况下,在天涯网上发帖求助,最后在网友支持下组织捐款,感动了很多网友,随着乞丐病情的好转,许多网友感到欣慰,与其说是为乞丐所打动,不如说是为许伟的义举所感动,并感慨现在人情的冷漠,许多网友自省,觉得抱怨不如从自身做起。

许伟就是一种自律行为,因为同情心使他勇于承担起救助的责任。

(2)、法律强调他律,调节范围具有有限性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调节特点不同,但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则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

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对公共生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公共生活应当文明,公共生活应当有序,公共生活应当诚信,公共生活应当健康等等,这就凸显了公共生活中道德的重要性。

大学生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如何遵守社会公德?(一)、社会公德含义及其特点1、社会公德含义:指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社会公德的作用:社会公德通过社会舆论评价和人们良心的自省来提高人的思想和觉悟,从而提高人们遵守公共生活中的秩序的自觉性,因此,它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具有无可替代性。

3、社会公德的特点:基础性、继承性、广泛性、简明性(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1)文明礼貌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交流思想的窗口、是沟通感情的桥梁。

你会哪些文明用语?(2)助人为乐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所以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助人为乐是每个人拥有爱心的表现。

大学生应该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和习惯。

(3)爱护公物是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尊重、珍惜和爱护;爱护好公物,使其物尽其用、用有所值,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4)爱护环境是对全人类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是对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

(5)遵纪守法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外国人的社会公德——新加坡: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抛杂物、随地吐痰,禁止在地铁里吃东西。

中国人的社会公德?讨论:如何提高国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水平?校园中最反感的不文明现象:大学生是传播公德意识、践行公德规范的重要力量。

(4)、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应当或不应当怎样”;说服、教育、劝诫、示范;信念、舆论、习惯。

法律规范:“必须或不准许怎样”;保护、确认、引导、维护;警戒、预防、制裁。

1、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的关系法律是最有权威的规则,具有国家强制性,具有普通约束力,一方面可以引导人们自觉守法,自觉维护公共生活,另一方面通过强制的方式使人们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共生活准则。

法律规范的作用: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2、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包括总则、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法监督、附则,共6章119条。

1 、治安管理处罚法概述治安管理处罚法是调整公安机关实施治安管理处罚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适用范围:《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2)、治安管理处罚原则1)必须以事实为依据2)处罚适当(相当)原则3)处罚公开、公正原则4)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人格尊严的原则5)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与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四种: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例如:酒鬼闹事将受罚可被约束至酒醒、足球流氓12个月不能看比赛、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千元以下罚款。

(1)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使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结伙斗殴的;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危害的等,分别给予警方、罚款、拘留等处罚。

(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处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弩、匕首的,以及其他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

(3)、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等,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

(4)、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违反国家规定,未经注册登记,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被取缔后仍进行活动的等,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的处罚。

《集会游行示威法》集会游行示威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和对集会游行示威实施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关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则1)政府依法保障原则2)遵守宪法和法律(权利义务一致)原则3)依法管理(和平进行)原则集会、游行、示威必须有负责人。

下列人员不得担任负责人:1)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2)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3)正在被劳动教养的4)正在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必须提出书面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由其负责人在举行日期的五日前向主管的公安机关亲自递交书面申请,不是由负责人亲自递交书面申请的,主管公安机关不予受理。

负责人应同时出示本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并如实填写申请登记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