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景观分析

合集下载

从武汉大学校园景点改造谈高校校园环境特色建设

从武汉大学校园景点改造谈高校校园环境特色建设

从武汉大学校园景点改造谈高校校园环境特色建设
黄德明
【期刊名称】《中国园林》
【年(卷),期】2001(017)006
【摘要】通过武汉大学"中心湖"、"梅园"二处景点改造的景观主题文化挖掘、环境空间的创造、植物配置等方面的分析,提出高校校园环境以校园文化内涵和室外活动空间的创造为基础,确立高校独特的校园环境特色.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黄德明
【作者单位】武汉市园林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
【相关文献】
1.从校园环境布置谈高职院校校企文化结合特色建设 [J], 殷托
2.校园环境建设的立意创新——以武汉大学东湖水厂旧址景观改造为例 [J], 曾琤
3.在旧校改造中推进特色校园环境建设 [J], 洪樱
4.特色·艺术·时代·经济--也论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几个问题 [J], 孙泽文;何爱红
5.从潍坊科技学院校园景点改造谈高校校园环境特色建设 [J], 孟令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汉地区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专题研究(精)

武汉地区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专题研究(精)


华中师范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作为一所院校 师范类院校,整个学校的那 种氛围应该说是靠其种植的 大量各色林木景观植物来烘 托的。给人太多的似乎是一 种文学上的美感!但在环境 美观方面做的似乎有点欠妥! 数量庞大林木种植应该说是 华师一个特色!如下图中这 是从华师正门进入后的一条 主干道,宽宽的水泥道两旁 是形状千奇百怪梧桐树,顶 端的枝条相互杂乱的交叉着。 让人觉有点杂乱。
华师环境景观设计小结
• 在我看来华师的这种景观营造效果并不理想,在校园的主干道 两旁栽种千奇百怪的梧桐,在春夏秋冬总能给人一种视觉上以及 精神上独特的文学美感。可秋冬之际的衰颓景象带来的是一种凄 凉,也是一种繁重的清扫任务。相比于武大和华农在林木景观华 师的特色似乎也是一种负担。 华师的环境景观设计给人的一种印象便是林中之校。
广场似的教学建筑布局,整个广场的特色在于建筑的漂亮而又不失庄 重的造型所凸显。米白的农楼,白色的逸夫教学楼,橘黄的广播楼, 等等。柔和的色调搭配,与现代感十足的广场相映成趣。
颜色灰白整齐划一的现代学生宿舍,周身也 只有少许的林木,与前面红墙黑瓦的老式学生宿 舍及其周围茂盛的林木相比起来放佛历史一下子 被拉进了许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米白色的农楼位 于轴线的端点处, 对称式的建筑特点 加上周围浓绿与灰 色调的主色调让农 院的农楼显得庄重 大方!
农楼远眺,是一个极 其开阔的境地!偌大广 场一览无遗!
白色的逸夫楼,是气势与美貌并 举!时尚清丽的造型,楼前的几株柏 树让白色的逸夫楼与广场的结合更加 融洽!彼此衔接也比较柔和.而不单调

武汉大学
• 有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武大的环境景观设计应该说是比较具 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整个的设计搭配协调既具有文学上的气势 美也能大满足视觉享受!加上中式、西式的建筑风格特色,还 有丰富的园林景观设计,就其在环境景观设计方面特色在于将 深邃的文化氛围植根于林木与建筑的搭配上。穿行其中就犹如 在一所文学的殿堂里面漫步!

武大

武大

武大樱花节预约攻略武大樱花最佳观赏时间武大校内樱花约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4种为主。

这些花既有侵华日军当年所留下的“国耻之花”,也有中日恢复邦交后由日本友人多次赠送的“友谊之花”。

每年三月中旬,武汉大学樱花进入盛花期。

武汉大学的樱花已经有着很长的历史,更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关于武大樱花多数人并不很清楚,只是停留在日本军人栽种的那种认识状态上。

因此美丽的樱花虽然渲染春色,给了人们美的享受,但也带了一些“烦恼”。

有人认为樱花是国耻的象征,有人说不要把樱花复杂化;有人说武大因樱花而美丽;也有人说樱花因武大才迷人。

2015年,著名书法家吴舍燃组织100名书法家来武大赏樱。

形态特征本来樱花只在老斋舍前有栽种,80年代,武汉大学成立绿化委员会,楼、人文科学馆以及行政大楼等处。

武大还经常将自己繁殖培育的各种樱花品种赠送给其他兄弟院校和社会单位,如1988年就转让16株名贵品种垂枝樱花给当时的中南财经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在财大的思园落户生根,1991年又转让200多株3个种、近10个品种的樱花树苗给北京玉渊潭公园的樱花园。

武大园林部门正在继续努力采取有力技术措施,保护樱花,并不断繁殖和培育新的樱花品种,以求更进一步地美化珞珈山校园。

2011年,武大校园内已有樱树1000多株,内含日本樱花(即江户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桃(经常被误称为云南樱花)共四个植物学种和十多个栽培品种或变种。

武大校园樱花在武大校园里,除樱园外,第四教学楼、鲲鹏广场、人文科学馆、行政大楼、校医院一带以及工学部主教学楼、信息学部星湖、医学部等处皆有樱可赏。

而最佳的赏樱地点,还是莫过于“樱园”,这片直接以“樱”命名的园区了。

樱园一带以小日樱花为主,收集了早樱、晚樱和垂枝樱等共6种10余个佳品的樱花,花色丰富,绚丽多彩,枝、干多异且花期不同。

每当寒冬过后,梅花凋谢之时,早樱开放,继而小日樱花、垂枝樱花、晚樱等开放。

武大建筑风格

武大建筑风格

目录一序言作为珞珈学子的一员,我已在武汉大学生活了三年,在这里,校园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在这里学习就是一种享受,说实话,我很庆幸自己能在这么美丽的大学校园里度过我的大学生活;刚进校园,我就被校园的群峰翠谷,奇特建筑迷住了,那也是我第一次了解到校园也可以建得这么有特色,这么有艺术;校园的环境很优美,建筑风格很奇特,二者交相辉映,相辅相成,呈现出其特有的独特风格,我曾不止一次地去仔细观察和了解过武大校园里的奇特建筑,他们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正因如此,我一直都想找机会好好了解这些建筑的历史和特色,而这次的论文写作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就借助于这次机会对武大的建筑风格做一些简单的概要,同时也算是对大学校园生活的一种赞美和纪念;二武大早起建筑群概述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主要是1930年至1936年间,在珞珈山校园一次性规划设计并连续建成的校舍建筑群,共30项工程68栋,建筑面积78596平方米,耗资400万银元;此外还包括部分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建筑;现在大部分建筑保存完好,仍在使用,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5处26栋,建筑面积平方米;武汉大学早期建筑是中国近代大学建筑的佳作和典范;早期建筑群注重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运用对景、借景、造景等手法,体现了中国建筑与自然和谐的特点;专家认为,它们是现代化和民族化的完美结合,在全国高等学校校舍建筑史上,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它们不仅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建筑走向现代和中西文化思想在建筑、美学等领域相互借鉴和交流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环境设计大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德山教授认为,武大的古建筑群属于中国最成功的建筑作品;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参观武大校园后说,武汉大学的建筑具有中国传统风范,但又不是复古,而是和现代完美的结合,堪称中西合璧的典范;总体规划布局校园建筑规划布局科学、合理,李四光先生和建筑设计大师凯尔斯等专家学者根据校园的地形地貌和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在尊重中国古代书院选址、相地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西方古典建筑文明有机融台,从校园功能区分到依山就势的建筑布局, 以及与周边环境协调等方面,无一不体现东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中西合璧,又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与诗情画意般的优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构成了古朴、幽雅、宁静、舒适的校园,成为造就千万优秀学子的理想园地;校园中心区由2条南北轴线和2条东西轴线相交汇形成两大组建筑群,总体规划因山就势,利用东、南、北三面环山,西侧为低洼地的区域规划校园中心区,低洼地作运动场,看台依坡而筑;建筑群沿看台外面凹形校前大道上侧布置;南山火石山建工学院,北山小龟山建理学院,东侧山脊规划了大礼堂;形成以运动场为中心,大礼堂为主体的一组建筑群;工学院、理学院分别在运动场中线400米的南北端,为大礼堂的左右翼;大礼堂和体育馆在运动场东西轴线上下端正;运动场西向山起箕东西长500米,南北宽200多米地势骤降,为校区下沉式中心园林地;体育馆在其下方;于是形成贯穿工学院、理学院的南北轴线,及由大礼堂延伸至体育场以西的体育馆的东西轴线,空间呼应,地形错落,章法井然却又十分生动而切合地形;中心区西北侧的狮子山从东、北两个方向可远眺东湖,从东湖亦可见狮子山山顶轮廓,形成以图书馆为主体的另一组建筑群,在北山丘陵地带的狮子山,坐南朝北;图书馆居山顶中央突出;东、西两翼为文学院、法学院,相对矗立;南面学生宿舍抱坡而建;飞檐碧瓦掩映在绿树丛中,使山体显得更加郁郁葱葱、错落有致;武大校舍建设的总体统一,又有群组、单体建筑的特色;早期建筑群设计图武大早期建筑群由李四光等亲自选址,规划并筹资,聘请美国建筑师开尔斯设计,缪恩钊为监造工程师,汉协盛、袁瑞泰、上海六合、永茂隆等营建厂分别承建;开尔斯的设计按照建筑设备委员会“实用、坚固、经济、美观、中国民族传统式外形”的要求,贯穿中国传统建筑“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思想,采用“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手法,对环境的深刻理解,对地形的巧妙利用;采中西建筑形式之长,集古典与现代建筑之美,开当时建筑风格之先;根据珞珈山的地形地貌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使校园总体规划具有鲜明的特色;校园建筑物依照各自的功能,采用散点,放射状的布局,又遵循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原则,因山就势,建筑组群变化有序,整个校园在自由的格局中又有严整的片断,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群体;这些建筑群相互构成对位对景,面面相观,最大限度地扩大了环境空间层次;代表性建筑物武大早期建筑群具体分为:一期工程1930年3月—1932年1月:文学院、理学院、男生寄宿舍、学生饭厅及俱乐部、教工第一、二住宅区、运动场、国立武汉大学牌楼等共13项;二期工程1932年2月—1937年7月:图书馆、体育馆、华中水工实验所、珞珈山水塔、实习工厂、电厂、部分生活用房、法学院、理学院扩建、工学院、农学院未竣工等共17项;未完成工程:医学院、大礼堂、总办公厅因经费不到位未建;这些建筑的基本信息见下表面积单位/平方米:表1 武大早期建筑基本信息国立武汉大学牌楼四根八棱圆柱四柱八方,表示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柱头上的云纹,表示高等学府的深邃和高尚;上覆琉璃瓦之颜色为孔雀蓝,仅次于皇家的金黄色;其前面写有“国立武汉大学”六字,后面则为由中文系教授刘赜刘博平书写的“文法理工农医”六字,表示武大办学的理想规模;体育馆体育馆又名宋卿体育馆;1936年7月竣工,馆长约35.05米,宽约21.34米;体育馆四周绕有回廊,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柱,屋顶采用跨度三十多米的三铰拱承重,这是当时西方非常先进的建筑工艺,正面看台又有中式的重檐—三檐滴水,馆里还做了只有宫廷或者高规格庙宇才采用的斗拱;里面有看台,外有观景台;屋顶覆绿色琉璃瓦,利用密檐高差采光通风,侧墙框架结构,山墙取巴洛克式,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图2 宋卿体育馆老图书馆老图书馆为位于狮子山山顶的皇冠形仿故宫建筑,也是珞珈山麓最高的建筑,武大的精神象征;图书馆外部装饰极具中国传统特色,顶部塔楼是个八角垂檐、单檐双歇山式;上立七环宝鼎,兼有排气之功用;屋顶上有采暖烟囱,南屋角立有粗大的隅石,北屋角立有小塔,其间护栏以左右的勾阑和中央的双龙吻背,造成“围脊”的效果;两副楼屋脊与大阅览室相连,叫“歇山连脊”;在大门上方镶有老子的全身镂空铁画像;正面5楹间、中间3楹间为大阅览室,两边副楼,后两角处各有一书库楼;图书馆平面呈“工”字形,由目录厅、检索厅、阅览厅、书库和辅助服务厅五部分组成,其中书库使用面积约1186平方米,能藏书近200万册;该馆的设计在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上突破了中国古典建筑“相沿”的陈式,内廊的四隅切角处设有半圆弧形楼梯;南面的主入口为三开间单洞门,既用了西式双联廊柱,又用了中国古典建筑中的雀替、额枋;瓦作、施斗拱,皆参照清代建筑样式,中央主体顶层为八边形,北面的书库地下层外墙有收分,上立勾阑,形成高大的台座;两库间的联接体作如下处理:地下层外墙有以方窗为单元组合的大片玻璃窗,第二层的“围脊”上方中央有以五窗突起的阁楼;该馆是中西建筑设计理论、技艺、手法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佳作,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率先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钢筋混凝土矿架和钢桁架混合结构仿中国古典建筑的成功之作,体现了当时的文化潮流、科学技术和时代精神;文、法学院位于老图书馆的左右两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左武右”的体现;意为文武相谐、文华武英;两院相对矗立,是一对姊妹楼,平面为方形四合院,立面有4层,宫殿式屋顶;文学院的屋顶采用翘角,意为文采飞扬;法学院的屋顶则是平角,意为法力严肃;屋檐上有“仙人骑鸡”,后立七个脊兽,有镇火灭奸人之意;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它们按类别分为跑兽、垂兽、“仙人”及鸱吻,合称“脊兽”;其中正脊上安放吻兽或望兽,垂脊上安放垂兽,戗脊上安放戗兽,另在屋脊边缘处安放仙人走兽;图4 法学院学生饭厅及俱乐部法学院西边是学生食堂,下层是饭厅,在饭厅锅炉房的背后,还供奉着一尊灶神,专门设有神龛;上层为俱乐部临时礼堂,内部装饰极富民俗特色,房梁上有三层画着戟的图案,称为“连升三戟”,即祝福学子连升三级;雀替上有“蝠福在眼前”图,蝙蝠大睁着双眼,看着下巴下的铜钱;男生寄宿舍宿舍、食堂、老图书馆及文、法学院全景又名老斋舍,是一座仿布达拉宫琉璃瓦建筑;宿舍依狮子山南坡顺山势而建,具有良好的日照条件;建筑主体以花岗岩的灰色为主色调,显得朴素大方,厚重沉稳;入口处平面修建多层阶梯,外形统一,气势宏伟,为了突出其导向性,又在此基础上,将拱门上部垫起一层,作成顶部单檐歇山式亭楼;中间的城楼与图书馆位于一条轴线上;斋舍分为四个单元,共设十六个出入口,四栋宿舍一字排开,加上三个圆形拱门配以门楼,各层宿舍分别以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其中,“辰”字误作“晨”字命名;单个房间尺寸为米宽、米长,使用面积为13平方米,内有壁柜,共有300多间房;建筑平面采用不同层次的依山组合,巧妙地顺应了自然地势的变化,同时借助山势构成气势磅礴的立图6 男生寄宿舍面效果;在不同标高处,沿等高线建成不同层次的房屋,各排房屋底层地面在不同高度上,而屋面则在同一平面上,形成“天平地不平”的格局,有曲径通幽之感;钢筋混凝土平屋顶与图书馆前区连成一片,形成一大广场;两单元宿舍依山设有95级阶梯原为108级,但底层已被提升的路基淹没作为自校前路上图书馆的径道,又是宿舍的主要楼梯;理学院理学院近景位于老图书馆东左侧,主楼采用八角面墙体和拜占庭式的钢筋混凝土穹隆屋顶直径20米,与南面的工学院方形墙体和玻璃方屋顶相呼应,体现出天圆北地方南的建筑理念;同时,圆顶也是为抗东湖边吹来的强风;中部主体为科学会堂,首层有三个阶梯教室也是中国最早的阶梯教室,二层为理、工学院的教室,三层为生物系的标本室和数学系的模型室;两侧配楼为化学楼和物理楼实验室,楼高4层,单檐歇山式,绿琉璃瓦;会堂与配楼有连廊相通构成整体;工学院工学院主楼坐南朝北,四面群房面向主体对称布局,融欧陆哥特式风格与中国古典建筑特色于一体,四隅相对,雍容华贵,典雅大方;主楼为教学用房,平面呈正方形,楼内中部有5层共享大厅,四廊相通,亦为学生课间活动的公共空间;楼下地下层为科技成果大厅,可由楼前高台下通道进出,阳光可从顶部直射厅内;主楼正方形墙体上带有明显的恻角,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城墙墙面是斜面的,为了使建筑样式符合传统形式的要求,故采取了削斜墙面四角的方法,利用人们的视觉误差,造成墙体斜面的假象,使这一现代建筑亦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神韵;攒尖式四角重檐玻璃屋顶,共享空间的玻璃中庭构造,是全世界最早采用空间共享这一建筑风潮的建筑之一;与外围的四座绿色琉图8 工学院璃瓦歇山顶的中式配楼和正前方的两座罗马式碉楼相组配,更显雍容华贵,典雅大方,壮丽多采;其四角的圆盘形水斗,既解决了大屋顶的排水问题,同时又成为美化建筑的装饰;另外它还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罕见的狮面兽装饰,独具匠心;在工学院大楼双重屋顶的四角上,共有8处“仙人骑马”的造型雕饰,其4个下檐上每个骑马的“仙人”背后,都跟着8个“脊兽”上檐上则为6 装饰个,其数量比校园内其它几处同样拥有这一装饰的建筑,如老图书馆、宋卿体育馆等屋顶上的还要多;半山庐半山庐位于珞珈山腰西北,高达7米,由两个阳台将三栋两层的楼房连缀而成,中间一楼伸出一个装饰性屋檐为入口,八个飞檐毫无雕饰讲究,整栋楼用色简拙,皆青砖墨瓦,外表极显质朴无华之能事,与珞珈山的苍秀山势混为一体;图9 半山庐十八栋十八栋是位于珞珈山腰东南的教工住宅群;建筑风格整体采用英式乡间别墅风格,但每一栋建筑都自有其特点;周恩来旧居与郭沫若旧居即在其中分别为一区19栋27号、12栋20号;周恩来旧居是一栋标准英式田园别墅,红瓦青砖,地基开阔,庭前屋后被参天大树环绕,通往山下的是几条石阶小径;别墅由两个哥特式风格的拱形门栋分开,楼栋之间有一精致花园,种有一棵大芭蕉树;图10 十八栋三现代化建筑概述除了上述这些优秀的早期建筑,武大还拥有新图书馆、人文科学馆、文科区建筑群、万林艺术博物馆以及生命科学大楼等富于时代气息和风貌的优秀现代建筑,它们气势雄伟特色鲜明;代表性建筑物武汉大学的现代化建筑很多,各种样式的都有,遍布于校园的各个角落;现就其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进行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的简单论述;文科区建筑群文科区建筑群由法学大楼、商学大楼和外语大楼组成,地处学校东区人文社会学部,东临风光优美的东湖,南靠绿树成荫的珞珈山,与武大早期建筑群相毗邻;其建筑风格既要延续武大早期建筑的历史文脉,又要具有时代特色,还要与东湖景观协调一致,具有相当的设计难度;而最终入围的设计方案,既注重了建筑群的有序性和内聚性,也注重了建筑与自然和环境的和谐统一,采用了“化整为零、高低错落、虚实结合”的设计手法,并融入图11 文科区外语大楼了中国园林建筑庭院式布局的风格,在建筑体量、层高及造型、色彩上充分考虑与自然山体、水景相融合,又与武大早期建筑相协调;三栋教学楼既各有学科特色又整体协调一致,在建筑风格上体现了教育建筑典雅现代的风格和宁静悠远的学术氛围;新图书馆1985年建成的新图书馆,是一幢具有仿古的民族风格与现代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新型建筑物;银灰色的水刷石墙体,墨绿色的琉璃瓦屋顶,在绿树从中显得高雅、宁静;它不仅功能齐全,平面布局紧凑、流畅,而且在建筑造型上庄重、典雅,并在屋面构造上以简代繁,和老图书馆的大屋顶基本协调;珞珈山麓巍峨挺拔的新图书馆与狮子山顶雄伟壮观的老图书馆遥相呼应,与紧邻的教四楼、新物理楼、测试中心楼形成新的建筑群,风格协调,浑然一体,使庄重、古朴的校园更增添了时代的气息,显得更加美丽、幽静,令人神往;图书馆的设计和全校整体规划和谐统一,设计风格即保持了同老建筑群体形、色彩的一致,又考虑到向现代建筑理念要求的过渡;馆舍的主体建筑呈U字形,平面为“曰”字形,二层的裙楼环绕主体;使其高高耸立的馆主体建筑似与珞珈山媲美:屋顶、裙楼、墙面,绿瓦飞檐,粉石相嵌,与校园老建筑群体遥相辉映;大楼坐东向西,主体南北朝向;整栋楼宇显得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别具一格;在通风、防潮、避免西晒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效果;馆舍的平面分有两个通风、采光天井;内走廊分割三个庭院,内走廊小径相通,即便于分区开放和|管理,又使读者、馆员和运书车辆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第一、二层楼内宽敞的内走廊环绕着庭院、假山、流水、曲径、水池、花坛、小鱼、鲜花、翠竹构成一幅雅致、优美的园林建筑小品,为读者看书学习提供了一个幽雅、安静的场所;武大万林艺术博物馆该馆建筑成就了“国内第一”的建筑难度—建筑总长度为78米,前端悬挑跨度达48米,放眼望去整个建筑的大半楼体都处于悬空状态,像一块从天外飞来的巨大陨石,被称作“石立方”、“飞来石”;设计师朱锫介绍,该馆设计遵循“借武大山水之形,写武大人创作之韵”的理念,展现“石形水界”造型的现代艺术美;图13 武大万林艺术博物馆武大万林艺术博物馆具有其独特的力学结构和艺术美:1、藏· 隐· 融为了最大限度减小和自然环境的冲突,借助地段现状台地、林地的特点,将博物馆大部分功能“藏”在自然地形之下,大大减小了地面上的体量;即使是地面上的体量也采用部分悬挑,留出更多的地面空间为学生活动之用;悬挑提供了阴影,也是天然的雨棚,使夏季户外活动成为可能;整个设计最大限度的保护了主要树林,不仅能提供阴凉,建筑也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时“隐”时现,人们永远看到的是它的局部而不是整体;隐的概念还反映在材料的使用上;漫反射的表面材料可以捕捉它周边的自然环境,树林及天空,使建筑自然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2、石韵借山石之形,写自然之韵“山形水界”是武汉大学校园的自然环境特征, 万林博物馆就坐落在校园的中心;由于被几条不规则的机动车道路所限定,加之地段的形状及周边环境的复杂性:1地段被各种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建筑所环绕;2地段中充满了野趣的自然树木及岩石;3地段形状极其不规则;上述这些自然,原始,野趣的地段特征,都决定了这座建筑不是普通的城市建筑,相反,它的建筑形式应反映整个校园山水特征,地段,地形的自然特征,从而实现平衡周边建筑,树林,山石,地形的诉求;3、公共场所万林博物馆不仅是建筑,更是场所;地段虽位于校园的中心,但由于地段的形状,高差极其不规则,使这里长期以来就不是“中心”;万林博物馆文化功能的注入,使之可以成为校园中充满活力的学生活动中心,因此它的户外空间就变得十分重要;建筑被置于地段的最东侧,以最大限度的保留西侧现存树木,一方面,保持地段的原有特征;另一方面,塑造出以树林,台地,景观共同编制出的户外公共空间;借助自然地形的台地,在主入口方位设置的平缓、舒展的台阶沿地形从下而上,构成自然的室外剧场;再加上坡道的嵌入,使整个户外空间可分可合,自然生动,学生在这里可坐可立,可阅读,可观演;夏季在树林和建筑的阴影之下,冬季可享受沐浴着阳光;艺术品也可以延展到户外的平台及其坡地之上,与建筑内部多元的文化艺术活动相呼应,构成自然丰富,形态多样的文化场所空间;4、内外无边界建筑内部空间是外部空间向内延伸的一部分,人们沿着平缓的Z字形坡道缓步而上,途经室外剧场,入口前的小广场,门厅,一层展厅,二层展厅,最终到达屋顶,远望珞珈山,图书馆;室内外连续及相似的空间经验,让人们强烈的感知到建筑没有内外边界,展览没有空间边界,活动没有时间边界;生命科学大楼2002年落成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大楼,是目前国内高校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生命科学大楼;这座四合院式大楼由绿色琉璃瓦盖顶,四周正面规整统一、严谨神圣,以其中西合璧的风格,与武大传统校舍建筑群一脉相承,融为一体,不失武大校园特色;图14 生命科学大楼人文科学馆1990年11月20日竣工的人文科学馆,由香港着名实业家和爱国人士邵逸夫爵士捐款和原国家教委拨款共建,设计新颖,建造精良,是一座现代化的多功能综合性人文科学大楼;该馆外形呈“山”字形,屋顶为绿色琉璃瓦,内部功能布局合理,立面造型庄重、朴实,轮廓、层次丰富,线条简洁明快;尤其是利用了自西向东倾斜的自然坡地的图15 人文科学馆地形特点,使建筑物立面由西向东多层次的高低错落,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屋顶花园;大楼中部设有空廊,可由大楼正面通览远景,将湖面自然风光引进建筑协调呼应,东可俯瞰碧波荡漾的东湖,远眺苍翠的磨山,使人陶醉在风景如画的美感之中,同时西临学校中心区,以气势磅礴、富丽宏伟之形体,与老图书馆和行政大楼珠联璧合,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使校园中心区更加完整,也给校园增添了生机和活力;1991年4月10日,由原国家教委组织的邵逸夫先生第二批赠款建设项目评选活动结果在天津大学揭晓,武汉大学人文科学馆荣获一等奖,专家评议组成员之一、清华大学宋泽芬教授称赞其为“全国最美大学校园里的最美的一栋建筑”;四总结欣赏珞珈山校园建筑,不是在“可望”,而是在“可游”,步移景异,韵味无穷;武大的建筑物,不论是早期建筑群还是现代化建筑,它们在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方面都做得很完美,特别是在建筑形象方面更是突出;武大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合理布置、依山就势、敢于创新当时大量西方建筑界都还处在探索阶段之中的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被成功地运用在武大早期建筑的设计施工上,并且深刻影响到中国后来的建筑,在中国建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中巧妙地融入西方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的元素,使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体现出中西合壁的经典之作;现代化建筑在与环境和早期建筑相协调的基础上敢于创新,使得现代化建筑具有各自独特。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百科名片武汉大学校园景色武汉大学,简称武大,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于1913年由国民政府建立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于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首批国立综合大学之一,湖北第一所高等学府。

目前武汉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与法国同行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

学校主页:中文名:国立武汉大学外文名:Wuhan University,WHU 简称:武大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创办时间:1893年类别:国立综合性大学学校类型:综合主管部门:教育部学校属性:211工程,985工程现任校长:顾海良所属地区:中国武汉主要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测绘学院,水利学院硕士点:284个博士点:231个院士:14人主要奖项:中国最美丽的大学目录[隐藏]一、学校概况二、学校简介1、学校环境2、学校概况三、校名拾趣四、校训释义五、校歌品鉴1、学堂歌:2、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校歌:3、国立武汉大学校歌:4、现校歌:六、历史变迁1、清朝时期2、民国时期3、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七、鼓励与鞭策八、校史年表九、历任领导十、数字武大十一、珞珈撷英十二、院系设置十三、科研机构近年武汉大学录取分数线一、学校概况二、学校简介1、学校环境2、学校概况三、校名拾趣四、校训释义五、校歌品鉴1、学堂歌:2、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校歌:3、国立武汉大学校歌:4、现校歌:六、历史变迁1、清朝时期2、民国时期3、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七、鼓励与鞭策八、校史年表九、历任领导1、历任校长十、数字武大十一、珞珈撷英十二、院系设置十三、科研机构近年武汉大学录取分数线[编辑本段]一、学校概况武汉大学校徽(常用但并非官方公布)校门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大学校园建筑的典范之作(0)

大学校园建筑的典范之作(0)

大学校园建筑的典范之作(一)作者:韩玉晔摄影:张勇从资料上了解武汉大学,其中有两个头衔不好理解,一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到底是大学还是风景区、文保单位,确有些令人疑惑。

可是当你走进武汉大学,亲身感受到这所美丽校园的环境和氛围,疑惑顿消。

我们又一次走进武汉大学,这一天,春深绿浓,阳光明媚。

只见林木森森、花香鸟语,青春的学子们活力四溢,人文气息随处张扬。

然而视线中最打眼的,还是错落有致地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一栋栋早期建筑。

在武汉大学建筑学专家陶友松教授的指点下,我们登临樱花大道学生宿舍的楼顶,再上宫殿式的建筑——老图书馆的顶层,俯瞰眼前的大学校园。

远处是波光闪烁的浩渺东湖,近处是一座座孔雀绿琉璃瓦的建筑群,布局巧妙地镶嵌在群峰翠谷之中,它们之间,既相互呼应、对景、借景,同时又各自有独特的造型、寓意和表现方式。

从整体的布局风格到装饰部件,无一不是先进建筑理念、特色装饰艺术与丰富的文化元素、独到审美风格融会的结晶。

浸淫建筑学术数十年的陶友松教授,申明并非自己偏爱,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正是因为有着这些将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与西方建筑元素完美契合、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统一、使校园建筑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人文景观,才使得武汉大学至今仍是我国最富自然之美、最富人文气息的校园,也堪称世界最美丽的校园之一。

无疑,武汉大学早期建筑,正是解读武汉大学的关键词。

一座文脉厚重、名流辈出、美丽超凡的校园,她的魅力和秘密,其实都写在那一座座历尽沧桑的建筑之上,让我们走近它们,探寻这些“凝固的音乐”数十年来所映射出的神秘光彩。

武汉大学档案馆李晓虹教授介绍,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从1929年3月破土动建,到1936年竣工,这座占地面积3000余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工程造价400多万元的建筑群,是中国高校建筑史上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

主要建筑包括文、法、理、工学院大楼、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宿舍、学生饭厅及俱乐部、华中水工试验所、一区十八栋教授住宅、半山庐,以及街道口牌楼和后来建设的六一纪念亭、李达故居共15处26栋早期建筑。

大学好玩的地方排行榜

大学好玩的地方排行榜

大学好玩的地方排行榜第一、北京大学&未名湖北京大学未名湖未名湖,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人工湖,位于校园中北部,形状呈U形。

在未名湖畔,东可观湖光塔影;西可看钟亭落霞;南可望湖山林木;北可览层楼幢影,处处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未名湖、博雅塔都是北京大学的标志景观之一。

由于北京大学是我国最高学府,再加上有这么一处诗情画意的地方,因此有不少外地游客来北京旅游都想去北大走一走,但是北京大学对外来人要求是很严格的。

外校人进入北大只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北大本校学生带领进入,另一种是通过预约,预约的话需要提前7天,而且每天都有限额,疫情期间或北京大学校内有重大活动期间禁止外来人进入。

北京大学东侧门是放行个人入校参观的指定通道,位置在地铁4号线北京大学东门站A口西北,其它校门不能通行。

第二、武汉大学&东湖东湖武汉大学除了樱花比较知名外,湖景也是相当不错的。

武汉大学校园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

东湖是武汉市的重要水源地、也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这里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历史上屈原、李白不少名人曾在东湖留下足迹。

东湖是最大的楚文化游览中心,楚风浓郁,楚韵精妙,行吟阁名播遐迩,离骚碑誉为“三绝”。

东湖也是武汉市区重要的文化中心,除了武汉大学以外,周边还聚集了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20多所高等院校。

武汉大学全年(特殊时期除外)对外开放,平日都允许外人游客参观,只是每年樱花节时期,外人需预约门票才可进入校园内。

第三、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相思湖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位于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为广西民族大学校内人工湖,湖边有相思桥、揽月亭、连心桥等仿古建筑。

湖岸草地茵茵,花丛簇簇,多开红花、观红果的乔灌木,并有大批鹭鸟到此栖息,处处都弥漫着爱情的味道。

相思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了广西民族大学的一张名片,吸引了不少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前来一探究竟。

广西民族大学全年全天对外开放(特殊时期除外)。

关于武汉大学鉴湖生态环境的研究报告

关于武汉大学鉴湖生态环境的研究报告

关于武汉大学鉴湖生态环境的研究报告研究人员:秦雅诗2011301580058周美蓉2011301580063姚娟2011301580062曾鑫2011301580071林晨怡2011301580066一、问题的提出在武大美丽的校园中,有一处独特的人文景观——鉴湖。

樱花节期间,许多游人也曾驻足于此。

在我们的实地考察期间,却发现鉴湖的生态环境并不乐观。

就此,我们小组对鉴湖的污染情况和生态维护进行了研究。

二、调查方法1、从书籍中查找有关资料2、在英特网中查阅有关资料3、小组成员实地考察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1、鉴湖的由来和闻名的东湖相比,鉴湖并不出众,它出名在于它的另一个名字——未名湖。

提起“未名湖”,人们自然想起那个老舍沉眠的北大的“未名湖”,但每一个武大人心里都还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未名湖”,这就是位于武汉大学本部中心的“未名湖”。

“鉴湖”的名字据称是武大文学院一位教授取的,出自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2、鉴湖的昨天与今天曾经的鉴湖,风景优美,有一棵直接伸向湖心,像一条龙横卧着的大树,湖水清澈见底,时时可见悠闲的游鱼,微风阵阵,泛起一片涟漪。

鉴湖四周散布着各类花草,清香怡人。

而如今,鉴湖的水面漂浮着各类生活垃圾,及一片密集的水藻,旁边也尽是被随意丢弃的饭盒纸屑,使得环卫工人的工作变得沉重起来。

水中早已不见鱼儿的踪影,湖水变得混浊,偶尔也散发着阵阵异味。

3、鉴湖的主要污染原因a、面污染源多鉴湖属于小型景观湖。

景观水的周围往往种植草坪、花卉和树木,水中也常常饲养一些水禽、鱼虾之类的动物,供人们观赏。

由于雨水冲刷和浇灌水的渗透,会将植物中的各种氮、磷、碳、钾等营养物和肥料、农药以及树叶、枯草等“绿化废物”大量汇集到地势最低的景观水中,这些面源污染,使得水质进一步恶化。

另外,动物的代谢物质也会加速蓝绿藻的生长,使湖底呈厌氧状态,反过来又会使鱼虾因缺氧而死亡,腐烂的水生动物其蛋白质分解又使水质变臭,处于恶性循环状态。

武汉大学狮子山周边景观介绍

武汉大学狮子山周边景观介绍

武汉大学狮子山周边景观介绍李晓虹陈协强编著《武汉大学早期建筑》湖北美术出版社1928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组建国立武汉大学,国民政府大学院(教育部)院长蔡元培任命李四光、叶雅各、张难先、石瑛、麦焕章为国立武汉大学建筑设备委员会成员,李四光为委员长,叶雅各为秘书。

武汉大学现址是有李四光和众多专家学者共同选址规划,由美国建筑是凯尔斯(F.H.Kales)、结构设计师莱温斯比尔(A.Levenspiel)、萨克瑟(R.Sachse)主持设计,由汉协盛、袁瑞泰、上海六合、永茂隆等营造厂分别中标承建主体建筑。

工程于1929年3月破土动工,1936年全部竣工。

占地3000余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工程造价400多万元。

一、国立武汉大学牌坊坐落于武珞路与珞珈山路交汇的街道口处,是进入武汉大学的引导标志。

最初的牌坊建于1931年,仿北方牌坊样式,四柱三间歇山式木结构,琉璃瓦顶,略施斗拱,油漆彩绘,古朴大方,引人注目。

可惜次年毁于龙卷风。

1933年,学校在原址建造钢筋水泥冲天式牌坊。

四根八棱圆柱,表示喜迎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柱头上的云纹和背面用小篆书写的“文法理工农医”六个大字,表明学校的学科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工学院工学院坐落在珞珈山北麓的两座火石山之间,大楼与理学院正面相望。

1934年11月动工,1936年1月竣工。

由上海六合公司中标承建,建筑面积8140㎡,总造价40万,其中中英庚款董事会资助12万。

工学院融欧式风格和中国古典建筑特色于一体,四隅相对,雍荣华贵,典雅大方。

主楼是五层楼高的内回廊式方形建筑,外墙带有明显的侧角。

四角重檐攒尖玻璃大屋顶,与外围的四座歇山顶附楼和正前方的两座罗马式附楼组配,形成了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

主楼内部回廊是通高五层的共享式空间,采用钢梁屋架、透明玻璃做屋顶,形成明亮的中庭。

主楼的细部处理极为讲究,集美学力学与实用学于一身,例如四角飞檐下的圆形盛露盘,形似吊灯,既解决了大屋面的排水问题,有美化了飞檐翼角。

高校景观赏析

高校景观赏析

湖边的一角
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
一个粗狂和充满艺术气息的校园!
这就是美术学院的校
门,就是这么简单。几块 石头垒起来,然后刻上学 校的名字就OK了,显得 特别的简单,但也不失美感。
有的进 见名入 过字大 的,门 ,这的 显个墙 得也上 特是刻 别在满 的其了 新他各 颖地届 。方学
没生
走进校园,但根本没有发现 这是校园,感觉就是一个石头 公园,大石头搭起的拱,还有 大树什么的。增添的一份古朴 自然的气息。
等乡土树种;
水杉、水松、杜仲、秤锤树等湖北特色
、珍稀濒危植物和雪松等观赏树木;
引种栽培樱属、梅花的品种、蜡梅科、
桂花的品种和相关种以及季相变化分明、
秋色显著的乔木等植物,丰富充实校园植
物景观,完善各植物专类园。
桂园 梅园
枫园

山水校园中,曲线形道
路空间、蜿蜒流转的校园水体空间
,均显示了山地校园中独特的品质
在学校中看到了很久很久没看到的东西——酸 菜坛,但是它在这里不是用来泡酸菜的!!!
在这里坛子是学校的景 物,也是校园中的花盆。 还是校园雕塑的“支撑” 物。还有在繁华的城市 里突然看到家乡才有的 酸菜坛子显得特别的亲 切。
当然这坛子出生在了 这充满艺术的校园中自 然会成为学生们的绘画 材料。显得新潮,霸气!
小路,草坪,石头,稀 稀拉拉的高高的树显得非 常漂亮。还有那石头,不 是我当天走到这里累了自 然的跑到上面去休息根本 不会发现这也是石凳而且 坐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对面
这里的树木花草,地面 和加起来的过道显得特别 的和谐。而且在这空空的 地面可以供学生们停放自 行车。
校园中的构筑物和建筑也是学校的风景。
在种有小树的草坪上 随意的摆放了大大小小的 石块,在这样的环境里很 容易的就将人吸引到石块 上坐着欣赏风景或者看书 玩手机什么的。根本不会

学在武汉

学在武汉

武汉大学老图书馆历史悠久,远离校园, 屹立在山巅。它和老斋舍一样,代表了武大的 灵魂。当你站立在它的门牌前,一定会有心动 的感觉,故宫式的房顶上那块小小的牌匾上的 三个篆书见证着和它一样长的历史。
另外,武大还有很多景点,例如 半山庐、宋卿体育馆、十八栋、六一纪 念亭等,都附有历史韵味和文化气息。 所有的一切都见证了武汉大学的发展, 也将带着武汉大学发展的更好。
华农的美丽景色实在太多,还 得你亲自感受与之中,才能明了大 自然与育人的学校融为一体的和谐。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位于东湖 之畔,南望山麓 ,环 境的优美当然不用说 了。学校以温家宝为 母校的题词“艰苦朴 素,求真务实”作为 校训。
中国地质大学位于美丽的东湖之畔,苍翠的南 望山下,紧挨着光谷商业圈。再加上我对这里 情有独钟,曾经高考前就在这里进行的的美术 培训,这里装满我高三的回忆,所以更加要推 荐来这里转转。
虽然说华中师范大学的校门过于商业 化,但不得不承认这个壮观的校门也是武汉 众高校中独有的。
穿过华师正门向南的林荫道,可以看 到一块巨大地校训石,这是华中师范大学的 地标之一。“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八字 校训既是学校对学子的期许,也是学子要求 自己的准则。校训石——新的征程的开端。
恽代英广场也是华 中师范大学著名地 标之一。著名的中 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共产党早起青 年运动领导人之 一——恽代英,曾 在华师前身之一的 中华大学度过了他 的青春岁月。
武汉大学牌坊也是武大的标志性建筑之 一,代表了武大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但 是前不久因为武汉市政建设的原因被拆除, 很多武大学子在拆前争先拍照留恋,不过武 大牌坊在一年后会在原地重修,武大文脉将 一直传承。
老斋舍,也是武 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即现在的樱园宿舍, 也是武大最古老的建 筑之一。有108级台 阶拾级而上,登上樱 顶可以俯瞰整个武大 校园,一片碧绿便尽 收眼底。还记得第一 次去武大校园的时候, 脑海里就深深烙下了 这里的美景。

校园景观优秀案例

校园景观优秀案例

校园景观优秀案例一、北京大学未名湖。

北大的未名湖那可真是校园景观界的“大明星”啊。

你一走进北大校园,就感觉这个湖像个有魔力的磁场一样把你吸引过去。

湖周围的景色是那种四季如画的美。

春天的时候,湖边的垂柳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在微风里轻轻甩着自己的绿辫子,湖面上波光粼粼的,就像撒了一湖的碎金子。

夏天呢,荷叶田田,荷花一朵朵地冒出来,有粉的、白的,像是湖中的仙子在举行选美比赛。

到了秋天,周围的树叶变得五颜六色的,红的像火,黄的像金,倒映在湖水里,整个未名湖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冬天就更酷了,湖面上结了冰,好多学生在上面滑冰,欢声笑语回荡在湖面上,那感觉就像是一个欢乐的冰雪乐园。

而且未名湖旁边还有很多古色古香的建筑,比如博雅塔,它就静静地站在湖边,像一个忠诚的卫士。

塔的影子映在湖水里,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这里不仅是北大学子读书、思考、谈恋爱的好地方,也是游客们来北大必打卡的景点,就像到北京不去长城就像白来一样。

二、武汉大学樱花大道。

提起武大,大家肯定第一个就想到那浪漫到极致的樱花大道。

每到春天,樱花就像约好了似的,一下子全开了。

那场面,就像是老天爷给武大校园洒下了一场粉色的雪。

樱花大道两旁的樱花树像是在比赛谁开得更灿烂,花枝都伸到路中间来了,你走在大道上,就像是走在一个樱花隧道里。

风一吹,樱花花瓣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就像下樱花雨一样,落在你的头发上、肩膀上,那感觉就像是被樱花仙女施了魔法一样。

而且,武大的建筑和樱花相得益彰。

那些古老的教学楼、宿舍,带着浓厚的历史气息,和樱花的柔美搭配起来,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和谐。

学生们在樱花树下看书、拍照、嬉笑打闹,游客们也慕名而来,这时候的武大就像是一个盛大的樱花派对现场。

到了晚上,在路灯的映照下,樱花又有一种朦胧的美,好像是害羞的少女在夜色里悄悄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三、厦门大学芙蓉湖。

厦大的芙蓉湖也是很有特色的校园景观呢。

这个湖就像一颗碧绿的宝石镶嵌在校园里。

以武汉地区大学为例谈高校校前景观设计

以武汉地区大学为例谈高校校前景观设计

以武汉地区大学为例谈高校校前景观设计万雍曼【摘要】以武汉地区的大学为例,重点考察了其校前空间的总体状况、绿化设施及休闲服务设施,通过对各类设施的定量统计、使用人数及时间段分布规律的研究、对使用者的访谈和问卷资料的统计得出校前空间景观设计的一般评价,提出了校前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建议,以提高校前空间景观设计的质量.【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5(041)010【总页数】2页(P13-14)【关键词】校前空间;景观设计;使用评价;形态【作者】万雍曼【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1.1 校前空间景观总体形态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将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校前空间景观形态、校前景观的总体形态分别概括为:主轴对称式、聚合向心式、自由组合式。

三种形式的主要特征和优缺点如表1所示。

由表1中内容可以看出自由组合式的校前景观形式优势较为明显,其自由的空间组织形式较为丰富,有较强的认识度,校前景观的设计采用这种形式较为合理。

1.2 主要使用者据统计,校前空间的使用者以在校学生为主,也有部分教师、行政人员和附近居民。

根据问卷和实地观察能发现使用者多为单个人或者2人~5人的小群体,5人以上的大规模群体很少出现。

这反映出校前空间的集会游行等重大活动平时很少出现,校前空间更多的应该是一个日常生活化的空间,而非大型的纪念性空间。

因此校前空间的景观应该以学生为主要使用对象进行设计,但同时不能忽略其他的使用群体,尤其是附近居民。

同时,校前空间的设计应更加人性化。

1.3 使用时间和使用活动使用时间和使用活动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关联性。

使用活动的差异会导致使用时间及使用时长上的差异。

据调查,使用者使用校前空间的时间大致集中在早上8点~12点以及下午5点~8点之间,可见校前空间的使用也有一个“早高峰”和一个“晚高峰”。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使用者单次使用时间以30 min以内和60 min以上为主。

武大赏樱花不可错过的景点

武大赏樱花不可错过的景点

武大赏樱花不可错过的景点武大赏樱花不可错过的景点1武汉大学的樱花主要分布于樱园和樱花大道。

樱花大道位于老斋舍和老图书馆的下方,樱园就在旁边。

樱园内种植有早樱、晚樱、红垂樱等10多个品种。

每年3月中下旬樱花相继开放。

漫步樱花大道,看雪白的樱花挂满枝头,宛若花团锦簇的云海。

樱花盛开的日子,武大的白天会非常拥挤。

如果你受不了拥挤的人群,在夜幕降临,游人散尽之后再去武大,可以欣赏到灯光映照下、与众不同的樱花美景。

武大赏樱花不可错过的景点一一樱花大道樱花大道位于樱园老斋舍前,这里的樱花以日本樱花为主,花色丰富,绚丽多彩。

樱花盛开时节,300米长的樱花大道洁白如雪,灿若云海。

微风吹过,随风飘落的樱花纷纷洒洒,美不胜收。

早春时节,最美的莫过于樱花,那些一丛丛一簇簇繁茂的粉嫩花瓣,在枝头绽放,随微风轻舞。

花开的时候,如同一场盛宴,灼灼其华。

花落的时候,又如一场花瓣雨,飘洒飞扬。

樱花,用它的美,将早春点缀的如此美丽,你又怎能错过这场盛放的美呢?武大赏樱花不可错过的景点一一樱顶樱顶又被称作樱花城堡,是武大第二高的地方,站在樱顶上欣赏樱花抑或仅仅是登高望远,都是每个去武大的人必做的事情。

武大的樱顶经过精心设计,气势非凡,被称作武汉的布达拉宫。

武大赏樱花不可错过的景点一一老斋舍老斋舍就是现在的樱园宿舍,是武汉大学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沿着有108级台阶的楼梯拾级而上,登上樱顶可以俯瞰整个武大校园。

每年樱花盛开的季节,推开老斋舍的窗子就能看见飘飘洒洒的樱花雨!TIPS:武大赏樱提示:从武汉大学正门进,是“国立武汉大学”牌坊,走进去便有到湖滨的校车,上车后到樱园下。

从教二旁的鳗鹏广场开始,一直绵延到行政大楼附近,其中以樱顶老斋舍最佳。

从八十八级台阶上去,可以高处观望樱花繁盛全景。

交通:413路、515路、519路、552路、564路、572路、587路、591路、608路、724路、806路、810路等。

武汉其他赏樱好地方一一晴川阁朵朵垂樱映雅致武汉晴川阁旁也有许多樱花树,每到三四月,樱花盛开。

浅论武汉大学校园绿化的审美特色

浅论武汉大学校园绿化的审美特色

4 年代, 以日本樱花 为主 ,收集了早樱和垂枝樱等6 ̄1余 O 1 0
个佳 品的樱花 ,花色丰 富。平 时枝 叶茂密 ,绿荫成盖 ,花
中不 失创新 ,掩 映于苍 翠林木和 万花丛 中,与自然环境 浑 然 一体 ,素 以优 美的 自然 景观和秀 丽的山 水风 光而蜚 声中 外 ,是世界上最 美丽的校 园之一 。得天独厚 的自然环境 , 为武汉大学校园的绿化与美化奠定 了基础 。
对 生 命 和 光 阴 的 珍 爱。
2 2 园 .桂
乱石 ,少有 林木 ,非常荒芜 。当年 ,国立武汉大 学首任校
长王世 杰亲 自带领 师生从车 厂口步行 至珞珈山植 树造林 , 半 年植树 5 万株。经 过几代人 的不懈努 力,最终才 形成 了 O
“ 不是人 间种 ,移从 月中来。 广 寒香一点 ,吹得满 山
丰 富性 和多 样性 的特征 ,且多 能成片成 群 ,形成复 杂多变 而十 分协调 的植物 乐章 ,有 着强劲多 彩的旋 律。樱 花大道
人文色彩 ,使其植物 配置形成风 格有别 、分布有 致,主题 鲜 明、人文深厚的鲜 明特色。 2学生生活区的园林式绿化 .
两 香具 备,清香飘 逸,
浓 香 透 远 , 数 里 之 遥 即 可 闻 到 , 故 又 有 九 里 香
武汉大学校 园绿化的最重要 的特色之一是它的学生生活 区,它们以集中栽植 的花卉名称 而命名 ,按春、秋 、冬 的顺 序有樱园、桂 园、梅园三大本科生宿舍及枫园的研究生和外
开 ”是 宋代诗 人杨万 里 咏颂桂 树时而作 。桂花 又 名 木 樨 , 常 绿 小 乔 木,枝 叶繁茂 ,新叶嫩 红 ,树 冠浑圆 ,开花 时 虽无妖 娇艳姿 ,但 清浓
武 大如今 的林木葱 茂、四季花香 。武汉大 学校 园的绿化美 化 不仅 营造 了极其珍 贵的 自然生 态 ,同时还赋予其 浓厚的

风景最美的10所中国大学

风景最美的10所中国大学

风景最美的10所中国大学武汉大学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

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学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地势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校园绿树成荫,花香流溢。

武大的三月最美,满园飞扬樱花洒落的花瓣,让人心醉,久久回味。

古朴典雅的建筑群,别致幽雅的亭台楼阁与现代化的建筑相结合,气势雄伟。

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

厦门大学校园座落于“海上花园城市”——厦门的东南端,占地面积2188亩,依山傍海,风光旖旎,建筑独具一格,气侯宜人,整洁优美的校园堪称全国一流。

校本部园外临白城海滩,内拥芙蓉湖,依山傍海,景色相得益彰。

嘉庚楼前悠然的棕榈树林荫道,俏丽的芙蓉湖,深邃情人谷,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充满着粉嫩的绿、惊艳的红。

漳州校区建筑新颖,现代化的设施让学子在学习之外享受到体贴的人性化服务。

厦门大学由此被称为:山海花园。

中山大学位于广州市内,古朴的校门远远抛开校园外的热闹与喧嚣。

广寒宫、中央草坪……校园每一处尽显端庄大方的幽雅。

孙中山先生的雕塑与校训警示着学子们时刻铭记实事求是的求学精神。

到过中大的人,总会留恋它独特清淡的美。

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

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

各校区树木葱笼,绿草如茵,景色秀丽,均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

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现正筹建中。

北京大学的美,不单单是人文气息的美,更多的是一湾让许多学子魂牵梦绕的未名湖。

未名湖的景色四季变换,每一刻都是一幅优美的画,是学子们读书学习休闲的好去处。

未名湖,它是在原有自然水面的基础上规划整理而成。

据知情者说,它的名称是出自钱穆教授的灵感。

它能以“未名”而扬名天下,却是因为那些曾在湖边散步、凝神的大师们,是他们自由、深邃而悠远的思想熏陶,让这湖水、这园林生出了一种独特的灵气。

情感营造心灵栖所——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大楼景观设计

情感营造心灵栖所——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大楼景观设计

1 项 目概 况
图 1 武 汉 大学 计算 机 科学 大楼 区 位 图
武 汉 大 学 杨 家 湾校 区 位 于 校 门 牌 坊 的 西 侧 , 在
工 学 部 、 信 息 学 部 和 文 理 学 部 的 交 汇 处 , 其 区 位
特 点 是 与 学 校 中 心 区 的 早 期 建 筑 及 东 湖 风 景 区相 对 分 离 , 与城 市 交 通 干 道 及 商 业 区 相 连 , 因 此 ,这 一 第 一 作者
邮 编 电子 信 箱 收稿 日 期
4 02 30 7 z 7 5 @ s u c m w 3 4 oh o
2 0 0 1 0 9 3 8
设韵律 合拍。理科 和新兴 学科楼群 ( 主要包括 计算
机 科 学 大 楼 、 电子 信 息 大 楼 、 信 息 管理 大 楼 、材 料


Z u g h an W e i
F u J uan


中图分 类号 T 245 U 4.
摘 要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0 — 3X ( 09 卜 0 2~ 3 03 79 20 )1 17 0
设 计 者 以武汉 大 学计算 机科 学 大楼景 观设 计 项 目为例 ,阐述 校 园景观 设计 应 围绕 生活 、 学 习于其 中的 师 生 ,营造 一隅 蕴含 人 文 内涵 、满

围绕着我们 的景 象好 象都是 自然存在 的 ,简单 而丰富的 。它们是平 常的又是特 殊的 ,排 斥一切描
述 ,模仿 与摄 影。其 外部 的 空间静 谧而 不张扬 .然
而 ,偶 尔我们 会 出乎意料 的从并 不被人 注 意的景观
中发 现令人振奋 的细节 。我 们从 园林 中悄 然而过 ,

审美视角下的武汉高校语言景观

审美视角下的武汉高校语言景观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48期总第644期审美视角下的武汉高校语言景观摘 要:目前针对高校语言景观的研究较少,并且现有重心始终集中在语言使用的规范性上。

武汉文化气息浓厚,高校云集,本文尝试从审美角度对武汉高校语言景观进行考察,从语言内部及外部环境探讨高校语言景观建设现状及其审美价值。

关键词:语言景观;校园;美学作者简介:杨雅雯,熊奥蕾,蔡文慧,邱意琳,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某个属地或地区的公共或商业标牌上可见和凸显的语言共同构成了该地的语言景观。

近年来,语言景观研究热度不减。

目前国内对有启发意义的教育场域,如学校内部的语言景观分析较少,且重心始终集中在语言使用的规范性上,而较少关注语言景观的美学价值。

生态美学研究人与自然、社会、人之间生态平衡的状态。

根据生态语言学理论,语言可视作为一种生态系统,因此,语言与自然、文化、美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都是营造生态和谐的重要内容。

武汉高校云集,为研究高校语言景观的美学价值提供了丰富的语料。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网络调研等方式主要对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三所高校的语言景观进行了考察,并立足于生态美学中生态环境与文态环境的和谐状态,从语言景观内部及外部两方面进一步探讨了高校语言景观所展现的审美价值。

二、武汉高校语言景观内部语言之美通过对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这三所高校中语言景观标牌语言模式的考察,可以从宏观上看到武汉高校语言景观发挥的双语乃至多语的指示功能。

如表所示。

表 1 语言景观标牌语言模式统计语言模式汉语外语汉语+拼音双语(汉语+外语)总计文化类数量(例)4310448标语类数量(例)1700926门牌、商业标牌类数量(例)712351127总计1213364191占比(%)63.35 1.57 1.5733.5100表1显示,三所武汉高校中使用纯汉字的语言景观占比达到了63.35%,说明了汉语在校园语言景观中仍然占据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类项目的资料收集与分析武汉大学校园园林景观分析班级:环艺062班姓名:易钊学号***********园林景观不仅代表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学校的校园文化。

在对本校校园景观作了仔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希望通过在校园园林景观分析后得到园林景观的景观生态学分析模型,进而分析景观所代表的文化理念。

1.中国高校园林景观建设现状1.1高校校园绿化的特点和要求高校校园建设必须为师生留出部分自由空间,高校校园是学生上课、锻炼等话动较为频繁的地方,需要有适含较人人流聚集和分散的场地和空间。

因此高等学校园林绿化也要适应这一特点留有一定的集散活动的空间。

校园里可植草坪或建造小游园{在其中设置圆桌、圆凳等)。

2.高校景点必须体现高校丰富的文化内涵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师生一般具有高等学历和丰富的知识。

因而高校设置的景点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学生提供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使学生在口常的体息、娱乐中得到丰富的知识阳启发,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良好的熏陶。

高校景点必须结合自身专业进行设置针对木校设置的专业建造一此有意义的景观既可以利用这类景点启发、教育学生又可以给学平常的学习和实习提供场所。

3.武汉大学校园园林景观建设现状校园地图:4. 武汉大学校园园林景观分析具有百余年历史的武汉大学,得天独厚的选址使洛咖校园依山傍水,素以风景之秀丽、校园之博大、建筑之精美、文化之浓郁而享誉海内外。

校区环拥洛咖山,凭临东湖水,碧波万顷,登楼远眺满目苍翠。

宫殿式的建筑群布局精巧,中西合璧,美轮美灸,是至20世纪四十年代惟一完整规划且一气呵成的中国大学校园建筑,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佳作与典范。

其建筑风格之新颖,设计思想之先进,首开中国大学校园建筑之先河。

1930年3月动工,1936年全部竣工。

主要建筑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大楼和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学生饭厅及俱乐部、实验室、工厂、校门牌楼、珞珈山水塔等。

校园占地3200余亩,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

珞珈校园于1950年被划为武昌东湖风景区范围,1982年被国务院审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东湖风景区的10个游览区之一。

2001年6月25日,武大早期建筑以其独特而珍贵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大新校址,具有极高的人文与自然景观价值。

新校址依据国外著名大学校园的理想模式,同时也遵循了中国古代书院选址相地的优良传统以及“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传统理念。

建筑师凯尔斯根据珞珈山的地形地貌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古典建筑文明有机融合,使校园总体规划具有鲜明的特色。

珞珈山的校园建筑物依照各自的功能,采用散点,放射状的布局,又遵循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原则,因山就势,建筑组群变化有序,做到“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祟楼”,整个校园在自由的格局中又有严整的片断,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群体。

这些建筑群相互构成对位对景,面面相观,最大限度地扩大了环境空间层次。

因此,欣赏珞珈山校园建筑,不是在“可望”,而是在“可游”,步移景异,韵味无穷。

•山水赋予园林景观的人文特色•一、山水骨架构筑校园景观不同的界面•校园景观空间的界面是校园景观空间界定的元素,可以是建筑实体的外墙,屋顶平台、一段防护栏、一排柱廊,也可以是自然的一排行道树、一段缓坡、一座山头、一汪水面。

景观空间的界面有虚实、刚柔之分。

由柱廊、植被界定的户外空间的界面是柔的、虚的,而由实体的建筑外墙围合的界面是刚的、实的。

山水环境条件下地势的起伏、地形的多变、植被的多样,促成了许多天然的“不烦人事之工”的围合空间界面,如倾斜的草地,植被良好的山丘,具有多方向、多层次的立体感。

不仅在水平方向,而且在垂直方向成为一种空间向另一种空间的过渡。

再如山地中常常有许多天然的冲沟,巧妙的利用这些冲沟形成变化的水体,也可以成为分割界定空间的元素。

这些“天赋的财宝”,无论从校园整体空间的界定,还是空间的细部划分,均对一所大学空间特色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

•二、山水格局主导校园景观丰富的类型•山水条件下的校园景观空间,不同的山水部位往往具有不同空间属性。

山顶上的空间,中心性、标志性较强;而在山脊上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对山脊两侧的空间有分割的作用;山腰处空间方向明确,可随水平方向的内凹或外凸形成内敛或发放空间,并随坡度的陡缓产生紧张感或稳定性;而山麓,类似于山腰,只是稳定性更强。

山谷具有内向性、内敛性和一定程度的封闭感。

武汉大学将校园图书馆置于视觉最为开阔的山顶,以图书馆的广‘场、平台形成户外空间的氛围或者以其控制中心区,能很好地显示一所大学校园的气质。

这些只是山地立面的空间特征。

而在水平方向上,山的走势形成了大小、形状、方向、长短不同的地块空间,这些均是我们塑造新空间形式的良好素材。

••图书馆•山地的原始空间的多样化特点为创造校园开敞、半开敞、内敛的户外空间提供了契机。

地势走向的多样化形成了校园景观用地平面形式的多样化,使校园景观同这些地形有机的融合,从而创造出多样的校园形式,这从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校园的景观空间。

武汉大学老斋宿舍武汉大学校门•三、山水情趣赋予景观空间深远的意境•山水条件下,校园无论从平面还是剖面,呈现出来的都是“曲线”。

山水校园中,曲线形道路空间、蜿蜒流转的校园水体空间,均显示了山地校园中独特的品质,每经过一次曲折,便可以产生一种新的境界,而随着境界的层出不穷,便会产生一种玩味不尽的妙趣。

为了缓解山地高差引起的高程上的变化,校园中可能会出现大量的解体和平台,使之具有适宜的宽度和坡度,在满足交通的同时,也能创造出富有趣味的校园交往空间。

山地相比平原而言,最大的优势在于人的视点和视高可以在垂直方向上不断变化,校园景观随着人视点的变化而呈现跌宕起伏的景观,因此屋顶的设计便显得至关重要,这同时也增加了校园空间的趣味性;山地校园因为有远山的衬托,景观空间的视觉层次将更加丰富,如能巧妙的组织,便能形成近景、中景、远景犹如一副山水画般的景观意象。

国内外许多旅游景区设在山地条件中,也反映了山地条件所带来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便是对事物的“猎奇”心理,带有强烈趣味性的景观空间往往会吸引大学生的聚集,这间接的增加了学生交流的机会和激情。

武汉大学景观植物分析武汉大学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具有植物群落丰富、季相分明、植物景观、独有古树名木和奇特珍稀濒危植物的绿化特色。

武大校园绿化经历年植物引种栽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特点。

第一阶段的植树造林,主要是马尾松、香樟、小叶栎、柏类、石楠等乡土树种的栽培;第二阶段的提高发展,主要是水杉、水松、杜仲、秤锤树等湖北特色、珍稀濒危植物和雪松等观赏树木的引种栽培;第三阶段的巩固完善,以引种栽培樱属、梅花的品种、蜡梅科、桂花的品种和相关种以及季相变化分明、秋色显著的乔木等植物,丰富充实校园植物景观,完善各植物专类园。

利用植物的历史文化、季相特征、观赏特性,通过园林造景手法,启迪师生的心灵,使其产生联想,达到寓教育人目的。

樱园樱花记载着日军侵华的历史,警示国人,不忘国耻;梅园松、竹、梅“岁寒三友”的植物配置暗示学习的艰难,以鞭策学子进步;枫园枫香在深秋季节,霜叶红于二月花。

“植物搭台,文化唱戏”,营造了独特的武大校园文化。

樱园1946年有开花的28株东京樱花栽培在老斋舍南坡。

1958年老斋舍南坡、理学院前补种东京樱花,形成了校园的樱花大道。

南一楼有马尾松、竹类较多,补种梅花、腊梅,形成松、竹、梅“岁寒三友”植物景观,取名为“梅园”。

1958年在狮子山西坡大面积种植桂,形成初期的桂园。

枫园的枫香林由20世纪50年代的苗圃保留下来,面积约1公顷、枫香约800株,为后期枫园的形成创造条件。

经过多年的精心营造,彼此相连的绿化景观,建筑群掩映与绿化融为一体。

绿化环境与单体建筑有机结合,突出建筑个性。

从20世纪50年代起,校园多处主干道两侧栽种法桐、水杉、池杉、香樟等树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行道树。

樱园在校园东部划出山地21公顷为建园用地,花卉园0.5公顷,热带观赏植物10余种。

苗圃面积125公顷,为荒地造林和庭院观赏及行道树提供苗木。

植物是造园最活跃的因素,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形态特征、色彩变化等植物的造园要素,结合地形、地势的不同,可创造不同的植物景观。

每年1至2月校园各处的白玉兰,满树银装。

3月樱花大道洁白如雪;坡地上、档土墙边伏地状生长的迎春,连翘开出串串黄花,拉开了春天的序幕。

四月至五月间,运动场旁,湖边道上,桃花(盛开;中心花园蔷薇科、木兰科植物群芳争艳,给校园的春天带来生机。

六月至九月,高大的乔木,浓荫蔽日,洒下片片荫凉;石榴、紫薇、荚竹桃等夏季花木,为绿色的校园增添了色彩。

十月来临,桂花盛开,桂香吹满校园;继而,银杏、水杉、法桐、乌桕、枫杨、喜树等秋色植物,蓝天艳阳下呈现出黄、络黄、土黄、褐黄、深红、绛红……艳丽色彩此起彼伏,校园变成一片火红金黄的世界;尤其枫园的枫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宛如一幅油画。

十二月至翌年二月,隆冬季节,梅园“岁寒三友”朵朵梅花、腊梅傲雪寒霜;校园数以千计落叶树枝干呈千姿百态的线条美。

这些植物富于变化的季相景观,有群植、丛植、孤植,有利于植物分隔空间、烘托气氛、改造地形,利用植物进行意境创造等等。

即使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环境,配植方式的不同,所表达的内容也不同。

桂园梅园枫园武汉大学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在武汉市占有重要地位,有来源于建校征地保留的树木,如马尾松、柞木、南酸枣(等以及建校初期栽种的树木,如银杏、苦楝、朴树、榔愉、皂角等。

校园古树名木是活的文物,见证学校的发展历程,体现校园历史文化。

武大珍稀濒危植物主要结合教学、科研需要,在不同时期、从各地引种栽培,现校园珍稀濒危植物11科、15种,近千株。

如水杉、银杏、水松、杜仲、秤锤树、金钱松、马褂木、绒毛皂夹、宝华玉兰、对节白蜡等。

武汉大学自在珞珈山建校起,非常重视校园的环境建设。

经过几代师生的努力,现已形成以珞珈山半自然山林为中心绿地;樱园、梅园、桂园、枫园、中心湖等景点为特色的绿化体系。

但校园景点特色不够突出,缺乏供师生室外活动的场所及游憩设施等等。

为此,学校先后对校园环境及其重要景点进行了环境综合改造,以适应“世界一流大学”环境建设的需要。

1 景点改造的总原则及指导思想1.1突出校园景点文化特色“一流大学”校园环境,应该有它鲜明的校园环境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因此在景点环境改造中,充分利用校园内独特的环境特色和文化内含,突出校园景点的文化特色。

1.2满足学生需要的小环境空间高校学生需要校园有个安静的环境,同时也希望有足够的运动场地,课外时锻炼身体。

所以在环境改造中,必须提供必要的生活、运动、游憩空间以满足学生的基本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