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江西(赣美版)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册)全册教学设计
江西版(赣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十册美术教学设计教师本教学设计包含教材分析、设计理念、学情分析、知识目标、育人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环节。
目录第1课雄伟壮丽的古罗马建筑第2课新街古韵第3课风光无限第4课校园新构想第6课能“变化”的蔬果第7课有生命的金属第8课会“传神”的木头第9课藏书票第10课门和窗第11课鲜花送英烈第12课点线面·黑白灰第13课色彩的和谐与对比第14课鸟语花香第15课手绘线条的图像表现第16课吉祥纹样第17课敦煌壁画第18课民间陶瓷第19课陶俑第20课爱心大行动第1课雄伟壮丽的古罗马建筑教材分析古罗马建筑是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承载了古希腊文明中的建筑风格,凸显了地中海地域特色,同时又是古希腊建筑的一种发展。
本课中的图片展示的都是古罗马建筑中极具代表性的建筑。
这些建筑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
万神庙是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神庙本身的建筑外形正面呈长方形,平面为圆形,内部由8根巨大拱壁支柱承荷的圆顶大厅,采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
穹顶正中有个采光圆眼,这是除大门外的唯一入光口。
这样的建筑设计巧妙地让阳光从穹顶照下来洒在殿堂内,营造了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提图斯凯旋门是罗马帝王为炫耀其侵略战争胜利而创造出的纪念性建筑物。
这一新的建筑类型强调对称,注重比例。
整个建筑用石块砌成,石块上刻有宣扬统治者战绩的浮雕。
浮雕布局和造型运用虚实相间的手法,创造出真实的空间感。
由于着意表现人物的动势,浮雕中的人物虽不多,却给人以气势宏伟之感。
设计理念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着重引导学生了解古罗马建筑的风格及特征。
教师可以在教材所选作品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尽可能多地提供建筑作品多角度的图片供学生欣赏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学情分析孩子对美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于美术课程中的一些内容由于器材及学生素质的限制,仍然无法很好地开展教学,因此本学期仍要为学生最大限度地创造机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2课 点线面黑白灰》教学设计1
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2课点线面黑白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点线面黑白灰》是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第12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运用,以及黑白灰的搭配技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点、线、面,以及黑白灰的搭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对生活中的点、线、面有直观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黑白灰的搭配技巧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提高理解。
此外,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2.培养学生对黑白灰搭配的审美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运用,黑白灰的搭配技巧。
2.难点:如何将点、线、面运用到实际创作中,以及黑白灰的搭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认识点、线、面。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点、线、面的运用和黑白灰的搭配。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提高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3.生活物品图片、黑白灰搭配的实例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点、线、面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认识点、线、面。
2.呈现(10分钟)展示黑白灰搭配的实例图片,让学生感受黑白灰搭配的美感。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运用点、线、面进行创作,同时注意黑白灰的搭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强化对点、线、面和黑白灰搭配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运用点、线、面和黑白灰搭配技巧,进行更复杂的创作。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点、线、面和黑白灰搭配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
赣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14、鸟语花香》教学设计
赣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14、鸟语花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4、鸟语花香》这一课是赣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中的鸟和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鸟和花的图片,以及绘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
但同时,他们对鸟和花的描绘能力和对色彩的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细节,教授绘画技巧,并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描绘鸟和花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发现美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鸟和花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2.难点:教授绘画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描绘鸟和花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鸟和花的形态、色彩和结构。
2.示范法:教师示范描绘鸟和花的方法和技巧。
3.练习法:学生通过实践,提高绘画能力。
4.评价法: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赣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14、鸟语花香》。
2.画材:水彩笔、铅笔、橡皮、画纸等。
3.图片:各种鸟和花的图片。
4.课件: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鸟和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幅描绘鸟和花的画作,讲解绘画方法和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和技巧,动手描绘鸟和花。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优点和不足,再次强调绘画方法和技巧。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创作出更具个性的鸟和花作品。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自然、发现美的重要性,以及爱护环境的责任。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风光无限丨赣美版
教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风光无限》赣美版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的观察与表现能力。
2. 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实践的美术素养。
教学内容:1. 学习风景画的创作方法,了解风景画的基本元素:天空、地面、建筑物等。
2. 学习如何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富有特色的风景画。
3. 欣赏优秀风景画作品,分析其创作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风景画的创作方法,能够独立创作出一幅风景画。
难点:如何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富有特色的风景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优秀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讨论,激发学生对风景画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二、基本技能学习(10分钟)1. 讲解风景画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了解风景画的基本元素:天空、地面、建筑物等。
2. 讲解如何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富有特色的风景画。
三、实践创作(1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幅风景画。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他评。
板书设计:1. 风景画的创作方法2. 色彩、线条、形状的表现手法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风景画创作。
2. 写一篇关于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课后反思:1. 学生对风景画的创作方法掌握程度如何?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3.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如何进行更加有效的教学?4.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5. 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自然风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4课 鸟语花香》教学设计1
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4课鸟语花香》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4课鸟语花香》是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的鸟类和花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鸟类和花卉的图片,以及绘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自然界的事物充满好奇和兴趣。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绘画技巧和细节处理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鸟类和花卉,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2.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和构图等绘画元素,表现自己对自然界的感受和理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绘鸟类和花卉,运用线条、色彩和构图等绘画元素,表现自己对自然界的感受和理解。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细节,运用合适的绘画技巧和方法,使作品具有生动性和艺术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鸟类和花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绘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
3.练习法:学生通过实际绘画练习,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
4.评价法: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鸟类和花卉的图片、绘画工具和材料。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鸟类和花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绘画主题,介绍鸟类和花卉的特点和绘画方法。
通过示范绘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开始实际绘画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学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作品的修改和完善。
江西版(赣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十册美术教案《色彩的和谐与对比》教学设计
第13课色彩的和谐与对比教材分析在色彩缤纷、斑斓多变的大干世界里,色彩使宇宙万物充满情感显得生机勃勃。
人类对色彩的感知与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漫长,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已可见到原始人对简单色彩的自觉运用。
色彩作为一种最普遍的审美形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衣、食、住、行、用,几乎无所不包,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色彩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包的设计应美观小巧,以肩包、提包、挎包为主,制作材料以彩色卡纸为主,采用折剪、卷、撕等制作方法,加工而成。
其中包的基本形可以利用纸盒、塑料盒的原有造型来确定。
比如书中“螃蟹”花纹的绿书包,它的内部就是一个小型的纸箱,外面再用红、绿两种对比色的卡纸进行装饰,达到鲜明、活泼的效果。
学生通过制作小包,既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锻炼动手能力,同时又能加深对色彩和谐与对比的认识。
任何色彩皆具备三个基本的重要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这一般称为色彩三要素或色彩三属性。
将不同的色彩放在一起都会有冷暖、进退、胀缩、厚薄等感知方面的差别,让人产生和谐或对比的感觉。
不同的色彩本身也带给人不同的感受,我们常说,冷色调带来凉爽的感觉,而暖色调带来温馨浪漫的感觉。
有调查显示,当置身于不同色彩的环境时,如看到红色或看到蓝色时,感觉的温度会有3摄氏度的差别。
了解与掌握色彩的属性,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有趣味的事情。
让我们进入色彩的领域,在跳跃的、好似音符的色调过渡中找寻最佳的表达方式。
设计理念在通过色彩对比色与和谐色的相关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感受色彩与情感的联系,以及体验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设计中,针对学习专业性色彩知识的活动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除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获取知识外,还加强学生用语言、文字等进行主观能力的表述。
学情分析本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给学生讲述生活中的色彩知识,重点在于对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了解,以及体验它们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
最后将知识点落实在包的设计制作上,其中包的色彩搭配和造型设计是本课的难点。
赣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18民间陶瓷》教学设计
赣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18民间陶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8民间陶瓷》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民间陶瓷艺术,培养学生对民间陶瓷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民间陶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以及如何运用民间陶瓷元素进行创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基础,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
但同时,学生对民间陶瓷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陶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学会运用民间陶瓷元素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陶瓷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民间陶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学会运用民间陶瓷元素进行创作。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民间陶瓷元素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欣赏民间陶瓷作品,让学生感受民间陶瓷的艺术魅力。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民间陶瓷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民间陶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民间陶瓷作品、制作陶瓷的原料和工具、多媒体设备。
2.学具:学生制作陶瓷的原料和工具、画纸、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民间陶瓷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民间陶瓷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民间陶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民间陶瓷的丰富内涵。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运用民间陶瓷元素进行创作,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制作民间陶瓷的乐趣。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民间陶瓷元素进行创意设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2课 点线面黑白灰》教案3
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2课点线面黑白灰》教案3一. 教材分析《点线面黑白灰》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运用,并通过对黑白灰的调配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点、线、面的特性和关系,以及黑白灰在画面中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点、线、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运用点、线、面进行创作时,常常出现混乱、无序的情况。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点、线、面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运用。
2.培养学生对黑白灰的调配和运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点、线、面进行创作,并对黑白灰进行合理的调配。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点、线、面的特性和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点、线、面的图片和案例。
2.准备黑白灰的绘画材料。
3.准备展示用的白板和板书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点、线、面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图片和案例中都有哪些点、线、面?它们各自起到了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讲解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运用,并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点、线、面的关系。
同时,介绍黑白灰的基本概念和调配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点、线、面进行创作,并尝试对黑白灰进行调配。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点、线、面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黑白灰在画面中的作用。
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7课 敦煌壁画》教案1
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7课敦煌壁画》教案1一. 教材分析《敦煌壁画》是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7课的内容。
本课以敦煌壁画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了敦煌壁画的内容、风格和表现手法,以及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可以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艺术作品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敦煌壁画这一特定的艺术形式,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特点,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感受敦煌壁画的魅力。
同时,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价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2.敦煌壁画的历史价值和传统文化。
五. 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通过展示敦煌壁画的照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艺术特点。
2.故事引导:以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故事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欣赏分析:引导学生欣赏敦煌壁画,分析其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4.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绘制敦煌壁画,提高其绘画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敦煌壁画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敦煌壁画,引导学生关注其艺术特点。
同时,简要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敦煌壁画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其艺术特点、表现手法和历史价值。
引导学生欣赏分析敦煌壁画,培养其审美能力。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绘制敦煌壁画,可以是对敦煌壁画的临摹,也可以是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
在绘制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线条、色彩和构图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其绘画技巧。
赣美版美术教材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设计全册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初步了解了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学习习惯比较好,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
教学目的任务:1、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学习浅显的人物比例结构知识和面部表情的画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完成任务的措施:1、认真备课、上课。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风光无限》的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沧桑的历史孕育了无数的雄山秀水、人文胜迹。
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尽展才华,绘尽了这一片大好河山。
本课通过学习诗配画,开拓学生眼界,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绘画技巧。
让学生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对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使其得到更高一层的精神上的享受。
本课的作品表现形式以线描、水墨画为主,富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图文并茂,充满了诗情画意。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起他们对古诗文的浓郁兴趣,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2.本课通过学习诗配画,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教学重点:学习诗配画,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教学难点:理解诗配画寓意,通过画笔表现出来。
教具:相关图片范画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情境导入启发示范练习教学过程:1导入采用情境导入,欣赏山水范画,观赏风光美景短片等,增加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兴趣。
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6.吉祥纹样(教学设计)
6. 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预习、听讲和完成作业过程中,展现出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能够独立思考问题,主动寻找答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 创新思维: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够勇于尝试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将吉祥纹样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展现出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16.吉祥纹样(教学设计)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吉祥纹样》是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6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吉祥纹样的定义、特点和创作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吉祥纹样。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纹样设计,对纹样的基本元素和创作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本节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吉祥纹样的特点,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设计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巩固和拓展已有的纹样设计知识,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审美意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注重吉祥纹样的美感,选出合适的纹样进行创作。他们能够审美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4. 文化理解:学生了解吉祥纹样背后的寓意和故事,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他们能够认识到吉祥纹样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 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吉祥纹样,掌握其创作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2课 点线面黑白灰》教案1
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2课点线面黑白灰》教案1一. 教材分析《点线面黑白灰》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运用,以及黑白灰的构成和美感。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主动运用点、线、面和黑白灰进行创作,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绘画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善于观察和表达,但对于点、线、面和黑白灰的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基本元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掌握黑白灰的构成和美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运用,以及黑白灰的构成和美感。
2.难点:如何将点、线、面和黑白灰运用到创作中,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践、创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点、线、面和黑白灰的运用。
同时,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创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绘画工具、范例作品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作品展示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具有点、线、面和黑白灰元素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讲解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运用,以及黑白灰的构成和美感。
通过示例作品,让学生了解如何将这些元素运用到创作中。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运用点、线、面和黑白灰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讨论如何将点、线、面和黑白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点、线、面和黑白灰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创作作业,要求学生运用点、线、面和黑白灰进行创作。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3风光无限-赣美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风光无限的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 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风光,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 引导学生运用赣美版教材所提供的绘画素材,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视角的风光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欣赏和分析风光无限的绘画作品,了解风光无限的绘画技巧。
2. 学习如何运用赣美版教材所提供的绘画素材,创作风光无限的绘画作品。
3. 通过对大自然风光的观察和描绘,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风光无限的绘画技巧,并能够运用赣美版教材所提供的绘画素材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大自然的风光,以及如何运用绘画素材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视角的风光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赣美版教材、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电脑和投影仪展示一些风光无限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激发学生对风光无限绘画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风光无限的绘画技巧,以及如何运用赣美版教材所提供的绘画素材进行创作。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绘画素材创作风光无限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学习 and 模仿。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自己动手创作风光无限的绘画作品。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风光无限2. 板书内容:a. 绘画技巧b. 绘画素材运用c. 创作步骤d. 作品展示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创作一幅风光无限的绘画作品,并填写作品背后的故事。
2. 要求学生在作品中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和素材,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独特视角。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风光无限的绘画技巧,以及是否能够运用赣美版教材所提供的绘画素材进行创作?重点关注细节:示范环节1. 选择合适的示范作品: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风光无限绘画作品进行示范,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
赣美版美术教材小学五年级下册教案设计全册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初步了解了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学习习惯比较好,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
教学目的任务:1、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学习浅显的人物比例结构知识和面部表情的画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完成任务的措施:1、认真备课、上课。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风光无限》的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沧桑的历史孕育了无数的雄山秀水、人文胜迹。
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尽展才华,绘尽了这一片大好河山。
本课通过学习诗配画,开拓学生眼界,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绘画技巧。
让学生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对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使其得到更高一层的精神上的享受。
本课的作品表现形式以线描、水墨画为主,富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图文并茂,充满了诗情画意。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起他们对古诗文的浓郁兴趣,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2.本课通过学习诗配画,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教学重点:学习诗配画,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教学难点:理解诗配画寓意,通过画笔表现出来。
教具:相关图片范画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情境导入启发示范练习教学过程:1导入采用情境导入,欣赏山水范画,观赏风光美景短片等,增加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兴趣。
赣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2课点线面黑白灰》教学设计
赣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2课点线面黑白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2课点线面黑白灰》是赣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点、线、面在视觉艺术中的基本元素,以及黑白灰的构成和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自由运用点、线、面和黑白灰进行创意绘画和设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点、线、面和黑白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黑白灰的运用和创意设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实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点、线、面在视觉艺术中的基本元素,掌握黑白灰的构成和运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基本概念及运用。
2.难点:如何运用点、线、面和黑白灰进行创意设计和绘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基本概念及运用。
2.示范法: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点、线、面和黑白灰进行创作。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创意绘画和设计。
4.互动法: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交流,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点、线、面和黑白灰在作品中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基本概念及运用,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元素。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点、线、面和黑白灰进行创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践,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和设计。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3课 风光无限》教案1
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3课风光无限》教案1一. 教材分析《风光无限》是赣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3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欣赏自然风光,了解和掌握风景画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风格的风景画,以及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指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于风景画的概念也有所了解。
但他们在表现自然风光时,往往难以把握整体布局和空间关系,对于色彩的运用也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他们的空间感和色彩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各种风格的风景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风光的能力,学会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所看到的景色。
3.引导学生掌握风景画的绘画技巧,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绘画,表现自然风光的美。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风景画的空间关系和色彩搭配。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风景画,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风景画的绘画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技巧。
3.练习法:学生通过实践,自主完成一幅风景画,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笔记本(用于记录绘画技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风景画,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激发他们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风景画的绘画技巧,如构图、透视、色彩搭配等。
同时,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让学生了解同龄人的水平。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绘画技巧,自主完成一幅风景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幅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和分析,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风景画。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我们的小天地丨赣美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能够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表现自己的小天地。
2. 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欣赏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的运用。
2. 以自己的小天地为题材,进行创意绘画。
3. 欣赏和分析优秀的绘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能够表现自己的小天地。
2.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创新地表现自己的小天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线条、色彩等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技巧学习:讲解和示范线条、色彩的基本运用方法,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掌握基本技巧。
3. 创意绘画: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小天地为题材,进行创意绘画。
在绘画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新。
4. 作品欣赏与分析: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分析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2. 教学内容: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以自己的小天地为题材进行创意绘画。
3.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创新地表现自己的小天地。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以自己小天地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新。
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绘画作品,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要求同学参照学校建筑,画出一幅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线描图。
教师辅导:针对有绘画困难的学生,提醒他们透视要正确,重点辅导。
[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创造能力得到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巩固了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
针对本课社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突出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与交流,是本课教学组织的关键所在。教师在课堂教学前积极布置学生认真完成好相关准备活动,是保证课堂教学互动深入展开的前提。
首先发动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分工协作调查了解与一件家用电器相关的产品信息,并整理成文字资料。这件家用电器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家中认为设计不够满意的产品,也可以直接调查学生自己喜爱的家电产品,比如MP3播放器、随身听等电子产品,目的是为“活动二”的设计改良活动顺利展开做准备。教师在活动前对调查过程中的有关注意事宜应作必要指导,帮助学生根据“活动二”的需要,有目的、有方法地完成产品市场调查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第5课:未来的家用电器
一、教材分析 《未来的家用电器》
日常家用电器的造型设计作为教材的主体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设计产品,《缤纷家用电器》形成面对生活实际需要的设计意识,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本课提及的家用电器基本上包括了一切需要耗用生活用电或电池进行工作的家用物品。
三.探究与表现
1.观看正方体、长方体线描图,在不同的位置、角度所呈现出的透视变化。(引导学生观察)
[师生讨论、观察透视现象,强化学生空间思维的形成]
2.平行透视;把物体放平,正面面对学生。
小组讨论:选举学生代表回答问题。
生:上下线和视平线保持着平行关系,平行透视有1个消失点。
生:两边的竖线与视平线垂直,两侧的边线呈倾斜状,慢慢延长向心点集中,消失于心点。
“评价建议”中对前两个学习活动的评价重在学生学习态度,对后一学习活动在知识的理解运用方面提出了一定指标。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参与有意识的市场调查、信息收集和处理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2、能够根据整理的调查信息,提出改良产品设计的方案,并画出大胆创新的创意稿。
3、能够掌握家用电器设计效果表现的基本技巧,绘制具有一定美感的创意效果图。
13、渐变的美教学设计
14、感悟彩陶
15、走近青铜
16、小小编辑部
第一课
崇敬的人(感人的形象)
教学目标:1、通过对感人的形象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去观察生活、关心生活,进而热爱生活。
2、初步了解感人的形象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他们是平凡的人,他们因为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而光彩照人。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事业的执著精神使他们成为我们最崇敬的人。
2、评一评。
(1)你认为怎样的形象感人?
(2)选择一幅你最感兴趣的图例,说说你对作品的感受。
3、介绍《粉笔生涯》的画面内容。
4、对《父亲》内容作简单介绍。
美好的家乡
第二课:长长的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理解掌握透视规律。
2.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对家用电器的市场信息调查包括产品使用者的情况调查,市场销售的情况调查,国内外同行业的产品情况调查等。例如学生针对产品使用群体分类调查时,可分别记载长辈与同学对此产品的意见反馈。在调查过程中可以用表格形式记录,可根据产品特点设计表格,例如可以视其功能、形状、颜色、材料、质感等予以记录,再给予等级印象评定。
“活动一”是与“活动二”直接相关的一个课前准备活动。主要引导学生尝试有目的地进行市场调查,为“活动二”的设计改造提供信息与依据。
“活动二”的设置根本意图侧重于培养学生面对生活需要的设计意识。因此,如果能够更加积极明确地提示借鉴“活动一”市场产品调查的学习成果,或许比对自己家里一件电器进行设计改造,更能促进此种意识的提高与强化。
“活动二”的另外一种教学组织方式或许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尝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外进行“活动一”的资料整理,写出调查总结的同时,画出通过小组充分酝酿的家用电器改造方案创意稿,并写上设计说明后,再进入到“活动二”的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让各个学习小组之间交换创意稿。每组学生从消费者的角度对其他小组同学的设计创意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每组同学也可以积极阐明自己原有的设计创意主张,补充、完善本组的改良设计。教学过程始终在学生互动促进中推进,在教师适当观念引导中深入,最终帮助每组学生获得一种更为合理的设计改良创意。
教学重点:
室外写生的组织工作(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纪律,而且还要考虑绘画角度,角度若偏,就不能叫做平视的房舍了)。
教学难点:
线条的疏密、繁简组织,通过黑板上的演示及示范作品的观摩解决。
学生学习用具准备:
室外写生的工具,如画板、小凳、铅笔或彩色水笔。
教师教具准备:
一些儿童的线描写生作品和照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导入主题
指导观察校园道路、教学楼
(有透视错误、无立体感),分析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你想知道什么是透视吗?
二.学习透视与练习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点、了解透视术语。
1.视点:观察者眼睛的位置。
2.视平线:目光平视前方,在假想画面上与视点等高的一条水平线。在开阔的野外,视平线是与地平线重合的。
二、欣赏评述,分析理解。
1、欣赏《请历史记住他们》、《粉笔生涯》、《钢水·汗水》、《白衣天使》、《父亲》、《歌乐山烈士群雕》、《人民的好儿子》。
2、作者其人、创作背景等切入介绍,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三、启发创意,创作表现互相交流。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意思的事件,抓住事件中最突出的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教师小结:两位同学回答都正确;方形物体的一组边,如果与我们成平行状,那么它的另一组边则逐渐消失于心点,离我们近的线段就长,离我们远的线段就短,这种现象就是平行透视。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争先恐后地上台验证,学生上台将斜线延长,延长线集中于心点,线描图正确。
3.成角透视;物体的一角对着学生。
生:上下边和左右边的线变的倾斜了,延长线分别向视平线左右两点集中,成角透视有2个消失点。
讨论:你心中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造型、色彩?有什么能和先进性?
五、学生作业
1、布置作业:把你心中的未来的工具画下来,与大家分享。
2、作业要求:
能用语言评述和绘画形式表现现代、未来交通工具的造型、功能特点
六、评价
1、能收集现代与未来交通工具的图片,并进行分类、布置展览。
2、能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未来交通工具进行欣赏与评述。
把自己画好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论,每个小组找一幅有代表性的透视作品拿到前面展示,讲一下透视步骤。
第三课:高高低低的房子
教学目的:
1、通过描绘平视的房舍,使儿童进一步学会观察,学会在写生中进行取舍,学习在线描中注意处理线条繁与简的关系。
作业要求:
2、用线描的方法,画一座平视的房屋,正确地画出它的主要结构和某些细节。
4、能够培养学生面对生活需要的设计意识,体验设计对人们生活品质提高及社会进步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三、教学思路
整个基本教学过程由“信息调查——设计创意——效果表现”三部分组成,先是学生分组自行进行市场产品调查,收集相关信息,然后整理资料,提出设计方案,进行创意设计构思,再绘制设计创意稿,尝试独立创意设计,最后绘制产品设计效果图。
3.主点:由视点向正前方延伸一条视中线,与视平线相交的一个点(亦称“心点”)。
4.余点:方形物体的两组水平平行线向左右两边分别聚集并在视平线上消失的两个点。
请两名学生,一站一坐,观察立方体和讲桌对自己所处位置的视点、心点、视平线。
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活中,我们看同样大小的物体,近处的大,远处的小;同样高的物体,近处的高,远处的低。这种现象就是透视变化,而“近大远小”就是透视变化中最基本的规律。
四、欣赏与想象“未来的交通工具”
引导学生从未来理想的交通工具将是“轻巧、美观、环保、高效、全自动、多功能、节约能源”方面进行联想与评述。
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未来交通工具进行欣赏与评述:
未来的交通工具 造型色彩功能
2、从“环保型、节能型、静音型、轻巧型、多功能型、太阳能、、、
能代表未来交通工具发展的新水平”进行联想,激发学生的想像思维。
二、欣赏与比较:
1、古代与现代交通工具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板书:造型、色彩、功能特点)
2、现代交通工具的先进性。
思考:你认为课文中哪些是现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为什么?
你还知道其它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吗?说说它们的造型、色彩、功能和先进性。
三、探讨现代交通工具带来的现实问题。
1、消耗大量石油资源
2、污染环境,排放大量的废气,制造噪音等。
教师还应当结合一些线描作品,给学生分析线的繁简关系。
4.做好外出写生前的准备工作。
5.整队到达写生地点,开始作画。(注意辅导学生)
6.整队回教室,修改、整理画面。(对本节课进行评讲)
第4课:未来的交通工具
教学目标:
能用语言和绘画形式评述现代、未来交通工具的美观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制作技术和聪明才智。
另外,调查中可以用多种方式收集资料,例如可以收集宣传图片资料,也可以用速写方式画出产品,对特别的细节设计处理可画详图,还可以用摄影的方式记录。
然后整理资料,写出调查总结,将要改造的家用电器的图片资料连同改造方案一起在课堂教学中与同学交流意见,画出“活动二”要求的设计创意稿。学生作业可通过自由联想与大胆构思画出设计草图。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引导学生从消费者的角度对同学的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学过程在以学生互动为主体,教师适当引导的方式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