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事业的日臻完善,人们寿命也不断地延长。而在此时,为了更好的促进老年人的心身健康,更要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工作,笔者通过住院200例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情况调查以及近几年来的心理护理实践经验,有以下几点体会:

1.老年人的心理活动

1.1 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刚刚退休的老年人从忙碌的单位回归家庭,失去了与同事们共同学习交流的时间,孤独感倍增。在家中孩子已成家立业,空巢老人逐渐增多。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儿女一般只注重对老人们生活上的经济方面的投入和照顾,从而忽视在情感方面的交流。尤其在老人身体遭受疾病困扰之时,孤独感和失落感更加强烈。病后更加烦恼、焦虑。有的老年人极易患上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方面的疾病。

1.2 情绪变化时该如何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老年人在很多的时候由于不能处理好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人际关系,在情绪上常表现为激动愤怒、悲伤与压抑,此时就应该给予适当疏导,首先做到让老人有所倾诉,把心里的压抑与苦闷倾吐出来,这样心情自然感到舒畅。由于家庭是他们心灵支柱,因此家人应该多与老人进行思想沟通,通过语言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内心世界,调节情绪,认真对待心里的微妙变化。此时要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点的心理学规律做好心理护理,对其表现出理解、关心和体贴,有的放矢地解除老人出现的各种情绪问题。

1.3 自私、多疑的心里变化。老年人由于大脑皮质功能的减退,而人的行为受感知觉、思维、情感、性格、智能等影响。从而老年人的上述心理活动发生变化,导致老年人容易出现行为方面的异常。如自私、多疑、孤僻或者像孩子似的出现一些原始的幼稚行为。自私的表现主要为以自我为中心,住院后希望医护人员每天围绕他一个人,只关心他。不重视别人的感受。

1.4 老年人容易出现控制力下降、易怒。老年人出现性格的改变,同脑的各部分发生退化的程度不一致,如大脑额叶比其他区域先退化,而额叶与性格有关。因此老年人性格容易发生改变,同时随着大脑皮质的退化,人体对皮质下的控制减弱,从而造成皮质下原始冲动占优势,这也是可影响性格的因素之一。所以,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容易出现控制力下降,容易发脾气。

1.5 老年人自尊心强、表现固执。老年人都自觉自己资历较高,生活与社会经验充足,对社会贡献大,事业曾经成功,在工作时候曾得到同事们的尊敬,因此退休后常常有失落感,内心更加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在住院后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是相对较高,常常希望护理人员要像长辈一样对待自己。同时自己提出的意见和想法不能别人接受和采纳的时候,更易产生不被人尊重的想法。从而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封闭自己,不再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不再愿意和别人沟通。

2.护理措施

2.1 首先要创造温馨的住院环境。当老年人在住院后,我们医护人员要积极热情主动地进行接诊,同时向老人及家属详细的介绍医院内环境及护理工作的详细情况。丰富患者的业余生活,如在病房中设有老干部活动中心,中心有象棋、跳棋、电视、报纸、扑克等娱乐项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减轻患者生病后住院所导致的恐惧感,使老年人能都尽快消除陌生,熟悉环境。感觉到自己所在的是一个温馨的环境。

2.2 在护理工作中要做到耐心的关心、体贴老人。老年人由于思维反应相对比较迟钝,语言与记忆力都有所下降,往往交代一个事情说了几遍还是记不住。如果在护理中遇到此类情况,我们护理人员要耐心解释,态度和气,不急不燥说话的语速要尽量放慢。要耐心的听从患者的倾诉,要经常来到他们的病床前,询问患者的病情以及是否需要帮助。遇到患者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答。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尽量给予合理的解释。在病房中遇到患者的时候要主动打招呼,做治疗的时候要动作干净利索,语言要和声细语。尽量表示除对其的尊重。遇到寒冷天气时,嘱随时增添衣服。

2.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要热情、主动、友好地向患者介绍自己,消除与患者之间的陌生感,从而拉近护患关系。对待患者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在工作中做任何治疗和检查都首先要向患者详细的说明,从而消除他们心中的恐惧感。如果要外出做检查时,安排外勤人员全程陪同,同时要详细交代检查时的注意事项。可以在生活上给予患者主动关心与体贴,例如带领全体医护人员给老年患者过生日,送鲜花、蛋糕等,使他们在住院的过程中感受到亲切、温馨,就有如在家的感觉一样。

2.4 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在临床工作中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是医生自己疾病的诊治、护理及预后情况如何,同时希望医护人员对自己重视。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应该实行每天早晨让护士去查房,利用与患者接触的时间,对患者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还应帮助患者克服心理和生理障碍,而达到护理目标。教会患者与本疾病有关的知识,如糖尿病患者要学会尿糖测定以及出现低血糖的应急处理等。同时要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此外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要对其家属或保姆做好家庭护理的教育工作,鼓励患者进行适当运动,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避免产生过度的对护理人员的依赖性和懒惰性。

3.老年人心理护理的技巧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不断加快,如何实现老人的“八有生活”(即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修、老有所交、老有所思、老有所思、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已经成为时下流行话题。

3.1护理员通过日常言语、行动感染老人,与老人建立融洽的关系。

良好的关系是心理护理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老人,了解老人的需要,并尽可能给予满足。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礼貌对待每位老年人,走近老人。尽量使用幽默形象的语言,消除老人对护理员的陌生感。通过生活中的小问题如问寒问暖、拉拉手、盖被、倒水喂饭等等举手之劳来拉近距离,并且对老人提出的合理问题不厌其烦解释直到满意。对老人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采集化验标本或检查等需要老人配合时应先做好沟通,征得老人的同意,不做有损老人利益或其敌视、反感的事情。通过我们的真心、细心、耐心、用心、爱心来取得老人的信任,从而了解老人的个性及思考问题的方式。用热情的态度、积极的行为拉近与老人的距离,同时也要学会控制情绪,以一种健康乐观的精神面貌去感染老人,做到微笑服务,在老人中树立可亲可信的形象。使老人有心事愿意主动倾诉。譬如护理员上班时到老人房间一一问好,下班临走时与老人婉言道别;碰到老人遇到困难时主动提供帮助,利用生活的点点滴滴慢慢感化老人。

3.2与老人家属取得联系,争取家属的密切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