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语言

数学交流是以数学语言(符号、文字、图式等)为载体,以听、说、读、写等方式表达和接受数学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认知活动。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要通过数学语言,用它特定的符号、词汇和句法去认识世界。”在数学学习中,数学交流可以为学生提供相互启发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交流。这样,才能在解决问题活动中发展交流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数学的过程中发挥数学语言的功能和优势,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很多学生在学“无声数学”,他们只能够写写算算,而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无法与别人交流合作,因此局限了他们的学习空间,所以我认为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可是,数学是一门艺术,数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应如何教会学生数学的语言呢?我就谈谈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教师自身应具有言传身教的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具有简练、抽象、清楚和形式多样的特点。从形式上分,数学语言包括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图式语言三种形式;从表达方式上分,有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方式。当学生把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通过数学语言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时,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加明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会更加深刻。也

只有当学生能正确并熟练地运用数学语言时,学生才能看懂数学书、听懂数学课,才能进行有效的数学交流。小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会与他人合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初步运用简约、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思维,能理解他人的数学表达。

二、数学语言要精炼

苏联的一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数学教师要能够抑扬顿挫的语调、快慢适中的语速、板眼分明的节凑、生动有趣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来传授知识,更要能够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准将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上好课、教好学生,不但要有深邃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方法,还要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课堂上用生动的语言去讲述内容,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用准确的语言去讲解知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理性的合逻辑的充满激情的语言去讲演主题,能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心灵。讲授中语句的停顿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语言的渲染可调动学生的情绪;明显的疑问语气好像在告诉学生“要动脑筋想一想”,有意识地放慢语速意思是说“这里是重点千万别错过”。寓情于理和寓理于情的语言,能够解开学生的万千心结;有条有理和层次分明的语言,能消除学生的重重疑惑。用语言去发蒙,用语言去启智,用语言去激励,用语言去引悟,用语言去赞美,用语言去督促。总之,教师要运用教学语言的

魅力去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引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教师要运用教学语言的魅力,对学生产生震撼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组织他们开展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愉悦。

三、数学语言应具有启发性

我们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学语言要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达到富有启发性的艺术效果。数学语言的启发性体现在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数学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处于“愤徘”之时,用启发性的语言给予恰当的点拨引导,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探求解决疑难的途径。如求1/6+1/12+1/20+1/30+1/42=?,运用常规方法进行通分,十分繁琐,正当学生面有难色之时,教师指点迷津:观察一下,分母有什么特点?能否变形一下,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在老师点拨下,学生观察出分母都是两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并联想21—31=61,31—41=121,41—51=201,51—61=30

1,很快算出原式等于 21—71=14

5。这里,教师用启发式的语言既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心扉,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性联想的能力。

四、数学语言应准确

数学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往往一字之差,会有不同的含义。如“数”与“数字”、“数位”与“位数”,而且教学中涉及计算测量的内容,很多情况下要求数据的精确,不能有丝毫的差错。教师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不但要注意知识的准确性,而且在表述时词语的选择也要准确,因为在不同的条件限制下,数学中的结论是会发生变化

的。比如哪两个连续的月份都是大月?只有在一年里才只有7、8月,如果去掉了“一年”这个条件,12、1月也符合条件。所以,数学语言一定要准确。

五、数学语言应讲究逻辑

数学语言的逻辑性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语言本身要准确、简练;二是语言条理清晰,层次清楚。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熟练的掌握教材,紧扣教学重点,有针对性的讲解,要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领悟知识的来龙动脉,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在进行计算教学时,多鼓励学生说算理,既可以巩固算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的逻辑性。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样板,他们对学生语言习惯和能力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教师的语言不够准确规范,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模糊的理解。因此,数学教师必须熟练数学科学语言的表达,做到言之成序,言之有理,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数学逻辑思维方法也是大有益处的。

六、教学中的数学语言来源于生活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例如:“学校开展运动会需要98套校服,其中每一套校服的上衣28元,裤子22元。问:学校卖这些校服需要多少元?”这是一个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表达。然而在数学教学中就可以用下列的

数学语言来说明:98×(28+22)=98×50 =4900(元)答:学校卖这些校服需要4900元. 可见,教学中的数学语言是来源于生活的。

七、教学中的数学语言服务于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数学依赖于生活,数学语言就要服务于生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充分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例如:我们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是:侧面积+底面两圆的面积这是数学语言,把它用来解决生活中这样一个问题:“李师傅要做一个水桶,高0.9米,底面直径40厘米,问:张师傅做这个水桶需要多少铁皮?”就很轻松了。可见,教学中的数学语言是服务于生活的。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数学教师要注意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只有具备良好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参与数学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有时举一个例子就能把复杂的事情说清楚。这是非常好的方法。这里,教师发挥好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注意培养学生的交流技能,使数学交流更有效。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他们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交流互动让他们长见识,分享成功与快乐。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就是关注学生的成长,也是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本”这一理念的重要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