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定慧、八正道、业报轮回
古代印度的历史与文化
印度河文明时期 出现了象形文字, 后来逐渐演变为 楔形文字。
古印度人发明了 阿拉伯数字,这 一发明对世界数 学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影响。
古代印度在文学、 哲学、自然科学 等领域取得了重 要成就,如《摩 诃婆罗多》等史 诗作品。
感谢观看
汇报人:
伊斯兰教建筑:以清真寺、陵墓和宫殿为主,采用圆顶、拱门和尖塔 等元素,以及丰富的装饰和雕刻。
音乐与舞蹈
印度古代音乐:具有丰富的宗教和哲学内涵, 形式多样,如婆罗多舞曲等。
印度古代舞蹈:以手语和身体动作为主要表 现手段,如卡塔克舞等。
音乐与舞蹈在印度古代文化中的地位:被视 为精神修行和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吠陀经:是古印度最早的文献资料,包含了大量的宗教、哲学、政 治、科学等方面的内容。
寓言故事:古印度拥有丰富的寓言故事,如《五卷书》等,这些故 事充满了智慧和人生哲理。
古印度文学对世界传播和改编。
艺术特色
印度古代文学与艺术作品丰富多样,包括史诗、神话、雕刻、绘画等。 印度古代艺术注重表现生命与美,强调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印度古代艺术作品多采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寓意深远。
古代印度的历 史与文化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古代印度的历史
03
古代印度的宗教与哲学
04
古代印度的文学与艺术
05
古代印度的社会与经济
06
古代印度的科技与教育
01
添加章节标题
章节副标题
02
古代印度的历史
章节副标题
印度河文明时期
印度河文明包括哈拉帕和摩 亨佐达罗等城市
教义: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
佛学
三、慧能与禅宗
• “禅” ,天竺语为Dhyāna,音译为“禅那”,简称为“ 禅”,意译作“静虑”。静即定,虑即慧。是佛教的一 种修持方法(古印度就有禅法),通过禅定,静思摒 除妄念,集中观审以起智慧。
• 中国的禅宗,重悟而不重定,与以注重经典、教法和 修持仪轨的教派迥异其趣(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无数泡沫,刹那生灭不停,没有恒常稳定性 的。人生实质上也是无常变化的偶然存在 (从人的生命到人的生活中拥有的一切,只 不过是因缘和合的一种偶遇,缘尽之时也就 相互散去了)。
• 诸法无我:世间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 空无自性。不论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没有一 个独立不变、自作主宰的实体。
• 佛教认为人是由四大(地为骨肉、水为血 液、火为热气、风为呼吸)五蕴和合而成, 本身也无自性。
• 按照宗门相沿的传说,有六祖传承的法系:菩提 达摩——慧可——僧璨càn——道信——弘忍— —慧能(禅宗六祖,而神秀旁出创立了与禅宗南 派相对立的禅宗北派)——五家七宗。
“拈花微笑”
• 《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卷一:世尊于灵山会 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 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 真正意义上的禅宗是从慧能创立南宗禅法开始的。
(一)禅宗概况
1、“传灯”谱系
• 《五灯会元》(禅宗史书)讲佛法有“教外别传 ”,除佛教经典的教义外,还有“以心传心,不 立文字”的教义,从释迦牟尼到菩提达摩据说已 经是第二十八代,迦叶为印度禅宗初祖。达摩于 梁武帝时自南天竺至建业,成为我国禅宗初祖。
• 重于精神的宁静不动,而不执著肉体的枯坐守寂。
《坛经》:“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 头,何为立功课。”
佛学
照见五蕴皆空和八正道八正道,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照见五蕴皆空佛告文殊师利。
若行者见一切法平等无二无分别。
是名正见。
见一切法无思惟无分别。
以是见故是名正思惟。
见一切法无言说相。
善修语言平等相故。
是名正语。
见一切法不作相作者不可得故。
是名正业。
不分别正命邪命。
善修习平等命故。
是名正命。
不发不起一切法。
以无所行故。
是名正精进。
于一切法无所忆念。
诸忆念性离故。
是名正念。
见一切法性常定以不散不缘不可得故。
是名正定。
谓屏除杂念,心不散乱,专注一境。
八正道的意思就是空的意思;什么叫正法;一切法空;是名如来正法;什么是众生的真归依处?答;如来所说的一切法空;是名众生的真归依处。
我们现在的所以一切;当下就是空;无所有;一定要把一切灭尽才可以归空;就是[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皆空;五蕴有什么呢?答;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蕴;宇宙一切的色相万法都是色;包括天空;也属于色。
受蕴;一切一切的感受感觉。
想蕴;妄想念头;净的念产生了虚空;动念是4大。
地水风火。
行蕴;一切的动和静;都是行。
都是妄想心动;行动。
识蕴;妄想意识;认识;见;闻;觉;知。
把这些幻觉统统灭尽了;离一切心想;意;意识以后。
本性空就自然照出;佛性光明;心性光明就照亮了;极乐极乐的;无量光明。
就明了本心;见了本性;叫明心见性;叫花开见佛悟无生了;这就是菩萨得无生法忍了;就叫法身大士[五蕴都没有了;都空了;[照见五蕴皆空]身体;天空;世界都没有了;这就是证得了2空;人空;法空;完全解脱了;真正的入了大乘菩萨位了;这样的人就是大智慧;大善知识;空性智慧;大智慧到彼岸;证到了空性智慧的人;就在也不会有我相;法相了;他知道了一切都是空;永灭我相;心在也没有任何挂碍了;以后在事相上修行;一日千里;心无挂碍;无有恐怖了;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捏磐了;在灭一次;转一次;离一次妄想意识;2转一;就成佛了。
不是真正证到的;讲不明白这些的;他没有见到;都是道听途说;说无觉者;还容易把大家引导错误;胡说八道。
修养身心戒定慧
修养身心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智慧启引:修养身心“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戒”是对于心理和行为的一种约束和规戒,通过遵守行为上的“戒”,约束自己的言行,发扬好的、善的、对修行有利的言行,禁止坏的、恶的、对修行有害的言行,从而消除行为的散乱。
“定”就如同是高山,站在更高的山上,才能看得更远更广,学习世间的知识,需要集中精力、聚精会神,生起出世间的智慧,需要止中起观。
“慧”是指各种智慧。
“慧”分为闻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也就是说智慧可以从学习得到,可以从思悟得到,可以从修行得到。
而由“定”所生“慧”,则偏重于修所生慧。
-修心中,定与慧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所谓“戒、定、慧”三学,由“戒”生“定”,由“定”发“慧”。
通过定来摄心,可以生起禅定,依于禅定起观,可以得到智慧。
对于“定”而言,“戒”是一种方法,是一种生起定的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戒”是广义的戒,是对于心理和行为的一种约束和规戒,而不特指特定的具体的戒律。
简言之,凡是对自己行为和心理的约束和规戒都可以称之为“戒”。
大至国家,有一系列的法律,保证社会的有序和人民生活的安乐;小到单位,有各自的规章制度,乃至详细的操作流程,来保证单位的有序运转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些都是广义的“戒”。
一个修养身心的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阶段性的“戒”,约束自己的行为和心理,以此保证自己的修行能够不断进步,从而实现修养身心的目标。
通常,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不断起心动念,心风涌动,如野马一般,难以平静。
如何降服心使之安然呢?“戒”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通过遵守行为上的“戒”,约束自己的言行,发扬好的、善的、对修行有利的言行,禁止坏的、恶的、对修行有害的言行,从而消除行为的散乱;通过遵守心理上的“戒”,约束自己的起心动念,增广好的、善的、对修行有利的念头,消减坏的、恶的,对修行有害的念头,做到心不外驰,从而消除心理上的散乱,比如一潭池水,由于水不断涌动,激起了池底的泥沙,池中的水变得混浊,无法清楚地显现池底的情况。
第四章 中国传统宗教
五、佛教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
佛教依附政治而发展,其兴衰存亡,制约于世俗君 主,受国家权力所直接支配控制。 以儒释佛,以佛合儒,佛教接受儒家传统政治思想 的改造而不断儒化。 佛教通过参与政治,服务皇权,体现出其“辅助王 化”的世俗政治功能。 佛教僧人被置于严密的国家行政控制的监管约束之 中,一定程度丧失了作为宗教组织所应当具有的相 对独立性。
禅宗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区别
当我细细看, 啊,一颗荠花, 开在篱墙边! 墙上的花,我把你从裂 缝中拔下; 握在手里,拿到此处, 连根带花。 小小的花,如果我能了 解你是什么, 一切一切,连根带花, 我就能够知道神是什么, 人是什么。
三、佛教的宇宙哲学观
1、须弥山与大千世界 须弥山原本是印度民间神话传说中的著名神 山,须弥是梵文的音译。佛教创立,借用印 度民间古老神话传说,把须弥山作为宇宙的 中心。佛教认为,须弥山是耸立在宇宙中心 的一座高山,其他海洋、山川、河流、大地 等等,均是围绕须弥山而依次排列,无限延 伸而构成宇宙世界。
灭谛 指消灭烦恼与痛苦,获得彻底解脱与自由 的真谛。 道谛 指灭除烦恼的修行之道,是揭示灭苦的具 体方法即通向涅槃或达到涅槃境界的正道 。
八正道”亦称为“圣贤八道”,是“道谛”的具体 修行理论与方法。具体分为正见、正志、正语、正 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见即对“四谛”的正确理解;正志亦称正思维, 是在正见的基础上对“四谛”作认真细致的思考; 正语,指语言正确,不说谎不骂人,不作一切非佛 理之语;正业,指行为正确,不盗、不淫、不杀生 等等;正命,指修行过程中克己知足,所作所为符 合佛门戒律规定的正当生活;正精进,集中精力, 正确修行;正念,随时忆念佛教“四谛”真理;正 定,根据“四谛”道理,专心正确修习佛法禅定。
佛教基本教义3等等新建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 △ 正语:在语言上把正确的思维表现出来。分 为正反两面。反面=妄言、绮语(骗人)、 两 舌、恶口;正面=善言爱语、隐恶扬善、随喜赞 叹。 △ 正业:在行为上把正确的思维表现出来。 △ 正命:用正当的方法谋生(最好是耕种,不 要经商)。 ▲“定”(意志的坚定) △ 正念: 正确的意念,使思想符合正见; △ 正定:进入 禅定状态。
• ▲今世的三因(爱、取、有):“爱”是通过上 述各种感受所产生的贪欲;“取”是由贪欲导 致的对身外之物的追求;“有”是爱、取所导致 的业因。 ▲ 来世的二果:生、老死,既有今生 的业存在,必然导致来世的生老病死。 4、三法 印:印有印证、印信之意,三法印即区分真假佛 教的三个标准。 ▲ 诸行无常:“行”即一切事 物,“无常”即没有恒常的存在。该法印意为: 一切事物都是 由偶然的因素结合而成的,它们 依缘而起,依缘而灭,变幻无常;
• 要人们把苦恼产生的原因,看成是起源于人本能 的欲望(色、声、香、味、触五欲)。灭谛,即 要人们相信苦恼的根源——“五欲”是可以完全 消除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解脱”而成佛。 道谛,即要人们相信有一条可以使人解脱的途径。 八正道又叫八圣道,包括:正见、正思、正语、 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即要求人们 按照佛教的教义来观察、思考、说话、行动和生 活。
• 二、五时八教,五时即把释迦牟尼一生的说 教 分为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 槃时五个时期;“八教”即针对不同类型的 人 采取的八种教学方法。三、“一心三观”,即一 念心中同时悟“空”“假”“中”三谛。四、 “三谛 圆融”,即空、假、中三谛并具,圆融 无碍。五、“一念三千”,即一念心中具三千大 千世界。
• ▲ 隋唐时期的佛教经典:这一时期的中国佛教 开始分宗立派,各宗派都有作为自己的基 本教 材的论著。 △ 天台宗:最重要的著作有《法华 文句》、《法华玄义》、《摩诃止观》、均为天 台宗创 始人智顗所作,被称为“天台三大部”。 它们阐释了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一、定慧双修, 止观 并重,即主张宗教实践和佛教义理的把握 并重。
佛教哲学史
一、佛教传入诸传说
(一)佛教传入诸传说 可参考《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和《中国 佛教史》。略。 (二)佛教传入中国的途径和特点
(一)佛教传入诸传说之一
永平求法。 汉明帝永平年中,遣使 往西域求法,是为我国 向所公认的佛教传入中 国之始。 东汉末年牟子作《理惑 论》对此有所说明:
佛灭度之后,有一次佛说的结集。主持人 是迦叶。一个人背诵,大家审定。 长阿含:篇幅大,针对六师外道。 中阿含:大小适中,便于深入学习。 杂阿含:讲禅定。主要对内。 增一阿含:广泛宣传。
原始佛学要点:
初转法轮:法轮是比喻,印度传说。 1、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 (身口意),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2、四谛: 染(苦集) 净(灭道) 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 苦已明;集已断;灭已证;道已修。
儒释关系
儒释关系: (1)经典教条问题; (2)夷夏之辨; (3)礼的经与权变; (4)因果报应和轮回。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佛学
一、前期格义学和六家七宗
格义学: 所谓格义就是量度经 文,正明义理,也就 是用中国固有哲学的 概念、词汇和观念来 比附和解释印度佛教 经典及其思想,由此 也就形成了格义佛教 哲学,后面所讲则是 玄学化的大乘般若学。
第一章 印度佛教哲学略史
第一节 创始人 悉达多· 乔答摩 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年-前486年。 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城),今天的尼泊尔南部。 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由姨母养大。 妻子觉善王女儿耶输陀罗,儿子罗睺罗。 释迦是种姓名;牟尼是尊称合起来是“释迦族的 圣人”
史料。 巴利文体系:前3-2世纪传入缅甸东南亚大部分 国家和我国云南、巴基斯坦。属于小乘上座部。 汉语体系:公元前后中国西域传入,朝鲜、日本、 蒙古、越南等国家。大藏经(971-1923)年间 有17次刻本。 藏语体系:我国藏族等部分少数民族和尼泊尔、 锡金、蒙古、苏联西伯利亚和印度北部等地。
三无漏学——戒定慧
2014-12-28 安福利生弘法部 天圣山安福寺
一、佛法是心地法门
前面我们跟大家一起学习了二十五圆通——真修行路。见道以后,所有的修行都是围绕道而展开;没有见道之前,我们修行就是要按照佛陀的开示,从皈依、发心、持戒、修定、开智慧,这五个要素来展开。佛法一定是心地法门,我们的心与佛法不相应的时候,谈不上修行。通常有人会感叹现在是末法时代。所谓末法时代,就是众生根基陋劣,环境不利于修行。共业所感的这个世界是多诸烦恼痛苦,别业所感的个人体弱多病,称为末法。实际上,心中有正法的时候,就是正法时代;心中有像法的时候,就是像法时代;心中只有末法的时候,也就是末法时代。
有些人修行,给别人看起来既庄严又勤劳,还很精进、很谦卑,自己内心也觉得自己在修行,大家也觉得这个人德行很好,但实际上他的内心还是没有安住于不生不灭的状态,或者他也在努力地按照佛法去做,表现出修行的样子,这也是像法,并不是正法。
有些人学了一些教法以后,嘴巴能够说空,心里却常是有。“口便说空,行在有中”,这就是祖师大德说的“鼠唧鸟空”。老鼠叫起来,也会“唧唧唧”地叫,但是老鼠并不知道什么是即;有一种鸟叫的声音,也是“空空空”的,声音很响,但是这个鸟也不知道什么是空。学习了心性的这个法门,我们都知道“烦恼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有些人知道了这个即以后,一天到晚就说“即”。让他打坐,他说,“不打坐即是打坐,打坐即是不打坐”;让他持咒,他说,“不持咒即是持咒,持咒即是不持咒”。这话是有道理的,但那个心不一定有道理。心里呢,一大堆烦恼。别人都能看得出来,不要说是善知识了,就是同行的,甚至比他差的人都能看得出来,比他不懂教理的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个人被强烈的我执、我慢和习气困住了,并不是安详洒脱的样子。所以古大德说,这种学习了教法,嘴巴会说却不能做的,叫“鼠唧鸟空”。跟老鼠、跟鸟一样,只会说不会做,这种情况就是末法时代。
第二章古印度法-中国金融服务法治网
时代
年
吠陀文化时 前1500—前
期
600
雅利安人后来居上,主宰了印度之统治权,形 成吠陀文化,并创立婆罗门教。
列国时期 前600—前400 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566—486年)
波斯与希腊入侵
孔雀王朝
前322~前185 第一个统一时代和帝国,阿育王统治时期(公 元前269—232年),帝国进入繁盛时代。
婆罗门教的经典成为法律的重要渊源。 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出现了与法律有
直接联系的经典《法经》,标志着古代印度法的正 式形成。 种姓制度
(二)佛教法产生、婆罗门教法继续发展
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反对婆罗门的专横和垄断宗教的特权 ,提倡种姓平等。同时,佛教又吸收了婆罗门教关于“造业” 、“轮回”等基本思想。佛教产生后,和婆罗门教一样被尊奉 为古印度国国教。
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林加崇拜的宗教,又是佳格纳特的宗教 ;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
印度教
梵天(左上)、毗濕奴(中) 、濕婆(右上)
位于印度中部的卡修拉霍性庙, 庙里四周墙壁刻满性爱浮雕。
卡修拉霍性庙中的浮雕
藏传佛教寺庙中欢喜佛
普宁寺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 活动场所
藏传佛教(喇嘛教)寺庙 经常供奉的欢喜佛
第四节 《摩奴法典》
一、《摩奴法典》的概述
《摩奴法典》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法律和法规 的汇编。相传为“人类的始祖”摩奴所编,故 名。实际上,是婆罗门教的祭司根据吠陀经与 传统习惯而编成的。
法典内容驳杂,大约编成于公元前2~公元2世 纪。
法典的核心内容是宣扬种姓起源的神话,维护 种姓制度。法典论列各种姓的不同地位、权利 和义务,规定依违种姓制度的奖惩。
一、古代印度法的基本特点
戒定慧的修学次第(一)
《楞严大义》之“戒定慧的修学次第(一)”
2015-01-02 安福利生弘法部 天圣山安福寺
戒定慧三学是“摄心为戒”,然后“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有这个前后的次序。先要学戒,然后再学定。实际上,戒是人品道德的养成。一个人修行路上障碍重重,遇不到善知识,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他福德不够。持戒不严,是他福德不够,做人、做事,表现出到哪里别人都不喜欢,也是福德不够。福德、因缘、善根这三者,福德是最关键的。你能够学佛,说明因缘有,善根有,但如果福德不够,你就是遇到善知识了,善知识也会错过。。
培养福德最简单的一个标准:你到哪里,哪里人都欢迎你。在寺院里,一般来说你勤劳,多干活,多做事,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同样的活你多做一点,大家就欢喜了,你就培养了这种爱护大家的心了;分利益的时候,最好的分给别人,差的给自己,大家欢喜你了,没人跟你争了,无争第一;要念经的时候,你念的声音比别人稍微响一点,你心里想,要让大家轻一点,让大家能够安心。你的心量有多大,你的成就就有多大。你不要在那里念“闭口真言”,大家念,我不念,反正多一个少一个都一样。大家都不念了,就不一样了。这份心是很细的,你在时时处处只关注自己一个人,这种人的成就啊,这一生度不了任何一个众生!只要你能够帮助身边的一个人,你都能够度这些人,你的心量就有那么大。
我想古人,对一万人讲法的时候,没有麦克风,大家却都能听到,因为古人的心量太大了,一包围下去,他的声音就很洪亮。你看现在人,用麦克风就这么点声音,还要吼着讲,心量太小了。你看,女众的声音都很低,男众的声音都很洪亮,这是业习呀。女众的声音要是很响了,人家就说这个人不像女人了。心量小,你的所有一切都会小。心量有多大,你的慈悲就有多大,你的智慧、你的事业就有多大。如果你现在想,我一定要利益天下众生,这个观念一旦形成了,你以后的心量一定是观察天下众生需要什么,你努力的最终结果就能够利益天下众生。你如果想,“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那么连你身上的一根毛都没人要,也没人管,也起不了作用,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国学经典导论05-07 佛教教义之四谛
道谛
• “道谛”:通向涅槃之路所需要的方法与 途径。
• 八正道: 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 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第五章 佛教与中国文化
第七节 佛教教义之四谛 主讲 黄宇玲
七、佛教。 • “谛”就是“真理”或“实在”的意思。 • “四谛” 即是佛教“四大真理”。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苦谛
• 人从出生一直到死,都在“八苦”的之中煎 熬,毫无幸福可言——人生本质为“苦”。
• 八苦: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 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
集谛
• 所谓“集谛”,指造成人生苦痛与烦恼的 原因:
• “五阴聚合” • “十二因缘” • “业报轮回”
灭谛
• “灭谛”:断绝业和惑,苦果自然随之断 绝,就可以达到“寂灭为乐”的境界。
• “涅槃”是梵文的音译,可译作“灭度”、 “圆寂”。
八正八邪感言
八正八邪感言【最新版】目录1.引言:介绍八正八邪的含义和重要性2.八正道的含义和实践3.八邪道的含义和危害4.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八正八邪5.结论:总结八正八邪的重要性和实践价值正文【引言】八正八邪,源于佛教,是一种指导人们如何正确生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
八正道,又称八正法,包括了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佛教提倡的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
而八邪道,又称八不正法,包括了邪见、邪思维、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是佛教认为会带来危害的生活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八正八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八正道的含义和实践】八正道中的“正见”是指正确的见解和认识,这是建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础。
正思维是指正确的思考方式,应当摒弃自私、狭隘、偏执的思维,而培养出宽容、慈悲、理智的思维方式。
正语是指正确的语言表达,应当避免恶口、两舌、绮语、妄语,而要多说诚实、和蔼、鼓励、有益的话。
正业是指正确的行为,应当摒弃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不良行为,而要多做有益于自己和他人的事情。
正命是指正确的生活方式,应当避免贪求、悭吝、放逸、懈怠,而要过一种简单、朴素、有规律的生活。
正精进是指正确的努力方向,应当明确自己的目标,保持持续的动力,不断自我提升。
正念是指正确的心态,应当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受外界的干扰,专注于当下。
正定是指正确的禅修方式,应当通过禅修来提升自己的智慧和品德。
【八邪道的含义和危害】八邪道中的“邪见”是指错误的见解和认识,这是导致错误行为和后果的根源。
邪思维是指错误的思考方式,常常会导致自私、狭隘、偏执的行为。
邪语是指错误的语言表达,常常会导致误解、冲突、伤害他人的后果。
邪业是指错误的行为,常常会导致不良后果。
邪命是指错误的生活方式,常常会导致身心健康的问题。
邪精进是指错误的努力方向,常常会导致事倍功半、南辕北辙的后果。
邪念是指错误的心态,常常会导致内心的不安和痛苦。
戒定慧三学入门
戒定慧戒定慧(佛教解释)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
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2. 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3. 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
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有些经典也将戒定慧三学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
也就是说:修习八支圣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不要认为修行就是枯坐蒲团、不吃人间烟火。
所谓的修行,就是修习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静和智慧.烦恼根深蒂固,想要断除烦恼不是件轻而易举、想断就断的事,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烦恼由粗到细分三个层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个阶段.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1。
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2. 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3. 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编辑整理:念定寺释德政)持戒道德品行,佛教称为“戒”。
许多人将“戒"片面地理解为消极的禁戒,认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1]。
然而,“戒”的巴利语为sãla,含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好品德、良善的行为等。
从“戒”的原意来看,它是主动地培育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
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会去做损人利己,甚至是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有道德、有戒行的人,不会做出对他人会造成伤害、对自己会受到良心谴责的事情。
戒,也叫做“学处”,即学习规范、训练规则.戒可以分为出家人的学处和在家人的学处。
出家人的学处有很多,例如比丘最基本的学处就有227条,其他细小的行为规范则不计其数。
不过,虽然学处很多,但最终的目的却只有一个——断除烦恼。
相对来说,在家人的学处就少得多了,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也不过五条,称为“五戒”(pacasatilde;la)。
八正道
八正道八正道(aryastangika-marga)】Ba zhengdao佛教教义。
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
意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盘)的八种方法和途径:1、正见。
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教四谛的真理;2、正思维。
又称正志,即根据四谛的真理进行思维、分别;3、正语。
即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的话;4、正业。
正确的行为。
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5、正命。
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6、正方便。
又称正精进,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达到涅盘的理想境地;7、正念。
念念不忘四谛真理;8、正定。
专心致志地修习佛教禅定,于内心静观四谛真理,以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
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见,即坚定不移地信奉佛教的教义。
佛教也和其他宗教一样,认为只有自己的教义才是真理,其他宗教及各派哲学都是邪见。
因而把正见当作最重要的一道,而其余七道则都是在正见的基础上进行精进不懈的修行。
八正道也是针对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的苦行主义和“六师”中一些派别的享乐主义而提出的。
佛陀提倡不苦不乐的中道,因之在原始佛教也把八正道称为中道。
原始佛教对这种不苦不乐的修行方法十分重视,列为四谛之一“道谛”的具体内容。
对于八正道的详细解释有安世高译的《佛说八正道经》、《增一阿含经》的《四谛品》和南传《相应部经典》。
===============================八正道:必须防止的两个极端:1 沉迷于贪欲、寻欢作乐的生活。
这种生活是通向毁灭的道路。
2 自我施加的苦行、折磨。
这种生活是不会带来什么收效的。
有一条在两个极端之间的道路,它有盘旋直上的8个阶梯,沿着它就可以登上绝对达到涅盘之境。
即八正道。
各个阶梯均按顺序而设。
1正见必须将怀疑、误解、或成见统统置之不顾。
这才能够觉察出永恒与无常之间的差别。
接受真谛的态度应该认识到对它的需要。
这是第一阶段。
2正思维是一种欲达大悟的意志决心。
三大宗教概说
E 禅定度
(度散乱)
F 智慧度 (度愚痴)
⑵ 四摄 布施摄 爱语摄 利行摄 同事摄
四无量心: 慈无量心 悲无量心 喜无量心 舍无量心
四 佛教宗派
(一)净土宗
1 . 历史源流 东晋慧远 庐山
北魏昙鸾:
提倡“自力” 与“他力”说
唐代道绰:
将佛教法门 分为圣道、净土二门
唐代善导:
提倡以念佛 为内因,以阿弥陀佛 为外缘,内外相应, 往生极乐净土。
2 . 净土三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3 . 往生条件——信愿行
信:信净土三经,绝非虚假;信 确有西方极乐世界;信阿弥陀 佛弘愿无量 愿:发愿 行:持名念佛 ── “南无阿弥 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敬礼或皈依 阿弥陀——无量光、无量寿
2,三世迁流不住,即是今世、
过去世、未来世,一直在那 边流转,没有停留,故无常。
3,“因果相续”。即无常的真
正道理,是指诸法因缘生灭。 指世间所有事物,是它的结果, 此结果必有其前因。果要由因 形成,因要形成果就要变化, 因缘如此的连续,故无常。
2 . 诸法无我
“我”之界定: ⑴主宰 ⑵常:一直存在 ⑶一:单独、唯一
不妄语欺骗。 不两舌,搬弄是非;或发表引起两者间 之憎恨、敌意及不和之言论。 不粗恶口骂人或苛刻、酷毒之讽刺等。 不作无意义及无利益之空谈或花言巧语 ─ 绮语。
正业: 端正的行为。是把自己的生活和
行动受正见的指导,使身口意合于法的 孚则。其戒条为身不造杀盗淫、口不作 欺妄语、意不起贪嗔痴。
现在五果(现在之苦):
识 ─ 为过去业力牵引,妄生颠倒分别而 如胎之识 名色 ─ 五蕴的总名,在母胎中发育的精 神与物质的混合体 六入 ─ 在母胎中发育至六根具备(眼耳 鼻舌身意) 触 ─ 出胎后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 感觉 受 ─ 由好恶刺激而有苦乐的感受
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与中国文化(赖永海教授的讲课)佛教与中国文化一、佛教与一般宗教同:了脱生死:解决人生的烦恼,探讨死后的问题。
异:不纯靠信仰(强调“慧解脱”)二、佛教与缘起论1、缘起论是佛法的理论基石悉达多之成为释迦牟尼,不纯靠信仰,也不靠苦修,而是靠“悟”:他在菩提树下逆观十二因缘,悟到人生是一个念念不住的过程。
此中,把人生是视为一个因缘而起,缘尽而灭的过程,乃是悉达多变为“释迦牟尼”的关键所在。
人生亦然,阴阳和合,五蕴会聚,即有人生;四大失调,五蕴离散,人即死亡,人生与宇宙万象一样,都是一个缘聚即生起,缘尽即失灭的自然过程,没有什么造物主和主宰者存在。
三、佛法与辩证法辩证法基本观点有二:一事物是普遍联系、不断发展变化的,二这种发展变化是有条件的。
缘起论的基本思想也认为一切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念念不住的过程,而一切变化都是因缘而起的,缘即条件。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就很推崇佛教中的辩证法,马克思也说辩证法在古希腊人和佛教徒那里已发展到相当精致的程度,恩格斯也很重视佛教中的辩证思维,认为,对人的理论思辨的训练,学习古代哲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其中包含学习佛教哲学。
四、佛教的基本教义1、四谛法:苦、集、灭、道四谛法实际上运用缘起理论去看人生,把人生看成是一个由四大会聚、五蕴和合而成的假相、幻影。
而世俗之人把这假相视为一个实体,故有主客对待,因之追求、执著及由之而来的求不得等种种烦恼、痛苦,而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目的就是为了灭除人的种种烦恼而求得解脱。
苦:人生皆苦,如八苦: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取蕴苦。
五蕴:色、受、想、行、识。
集:苦的原因(烦恼):贪、瞋、痴灭:涅槃(最高境界)道:求得解脱的道路、方法(三学、八正道等)2、十二因缘无明‖ 过去世二因行‖识‖现在世五果名色‖六入‖触‖受‖爱‖现在世三因取‖有‖生‖未来世二果老死‖十二因缘是从纵的角度去看待人生,把人生看成是一个不断从无明到老死念念不住的往复流转的过程。
普 陀 山 礼 佛 有 感
普陀山礼佛有感----浅谈佛教三大烦恼“贪、嗔、痴”在市场经济活动的表现及影响恒业集团市场部经理惠彬琳在集团领导的精心筹划下,我代表集团市场部参加了本月20日加多宝集团在普陀山的礼佛活动,通过本次活动,对我的身心进行了一次洗礼,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一、在法师开示中讲到依佛教的说法,人类的一切苦难,都是“贪、嗔、痴”之三大烦恼所造成的结果。
追求物质利益贪得无厌,必然导致不择手段,最终自食苦果。
回观08年席卷全球的那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美国华尔街雷曼兄弟公司不顾一切地违规操作,最终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
当然,对于大多数企业家、银行家和金融投资家来说,他们并不是一心想要搞跨金融经济和自己的企业。
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利欲熏心,堕入了“无明”,忘记了起码的道德良心,丢掉了应有的社会责任。
而对于大多数的投资者来说,他们明知不可能一本万利,却在金融泡沫中幻想着一夜暴富,不劳而获。
这些都是“贪、嗔、痴”最典型的表现。
第二、通过本次礼佛活动让我对佛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佛教是智慧之学。
佛教的根本理论是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盘寂静”。
“诸行无常”,说明世间的一切都是发展变化的,没有长盛不衰的经济周期,也没有永远正确的经济政策和金融措施,一切都应当因时、因地、因事而进行客观的调整改革,而不是依人、依愿地进行主观的投机取巧。
“诸法无我”,说明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彼此相互关联,不可能独存,因此不能够以牺牲他人来保全自己,而只能携手相助,共同面对困难,最终战胜危机。
就如同恒业集团同加多宝集团的战略合作关系。
“涅盘寂静”,说明世间的一切众生都不能脱离生死之苦,只有努力克服“贪、嗔、痴”,避免起惑造业,才能出离生死之苦,获得人生的终极价值。
就如同加多宝在被某公司强取豪夺之后,重塑民族品牌的整个过程虽然对加多宝集团以及其战略合作伙伴全体带来生死之苦,但毕竟不是不可战胜的,在全体加多宝人及其战略合作伙伴超越生死之精神,互相关爱,积极面对,共同努力下力挽狂澜,扭转乾坤。
八正八邪感言
八正八邪感言
【实用版1篇】
目录(篇1)
1.引言:介绍八正八邪的含义
2.
正文(篇1)
在佛教教义中,八正道和八邪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它们分别代表着智慧和迷茫,正直和邪恶。
通过分析这两种道路的特点,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选择,追求幸福与解脱。
八正道,又称八正路、八圣道,是佛教认为达到涅槃的八种正确方法。
它们分别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这八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正见,是指正确的见解和信仰,是修行的基础。
正思维,是指纯正、善良的思维。
正语,是指真实、有益、慈爱的语言。
正业,是指正当、诚实的职业。
正命,是指正确的生活方式。
正精进,是指努力向善、不懈怠。
正念,是指保持清醒、观照自心。
正定,是指达到禅定、心无散乱的境界。
与八正道相对应的是八邪道,它们是:邪见、邪思维、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
这八种道路容易导致人们陷入痛苦、困惑和罪恶,破坏我们的心灵平衡和道德观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八正八邪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当我们面临选择时,可以对照八正道和八邪道的标准,审视自己的动机和行为是否符合正道。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提升自己的心灵层次,追求幸福与解脱。
总之,八正道和八邪道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人生指南,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中国哲学史答案
1.按西汉学者刘的说法气象恢宏的先秦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有阴阳家、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十家2.儒家是春秋末期由孔子(孔丘)所创立的学派。
“儒”本来是指替贵族阶层相礼的知识分子。
孔子适时地创办私学,广招学生,并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人。
3.中国哲学以哲学为主,兼摄哲学与儒家、道家、本土佛学。
4.先秦哲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由分而合的转变历程,其关键即在于战国时期齐国的设立,从而促成了学术的交流与思想的融合。
以“道”为本而兼融各家学说所成的稷下学宫、黄老道家之学,就是此一文化背景下的成果。
5.先秦时期是儒家思想的原创期,其代表人物是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学、孟子的中心思想是心性之学与荀子的中心思想是礼仪之学;其特点在以仁为主,强调性与礼的探究;其表现为人文化的儒学。
6.“人性本善”和“吾善养吾浩然正气”的理论由孟子提出。
7.董仲舒开创了儒家的今文经学;其特点在以儒学为主,融合道、阴阳、墨、法、名等诸家思想;其表现为宗教化的新儒学。
8.“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9.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其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10.“陆王”心学指的是陆九渊和王阳明。
11.北宋大儒张载明确提出“内圣外王”的思想,曾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话。
12.中国古代所谓的“三不朽”首先指立德,其次立功,再其次立信。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
14.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其代表作是《道德经》。
15.道家诸子中,较著名的有主张“无为而治”的老子、主张“虚已游世”的庄子、与主张“为我贵己”的杨朱等人,其中尤以老子与庄子的影响最大。
16.先秦时期的原始道家,与原始儒家对峙而立。
两汉时期的黄老道家,已呈儒道融合之势。
魏晋玄学上本黄老之学,结合儒家仁义纲常之教,使中华文化由儒学独尊而拓展为儒道互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缘是一种生活方式。
三、慧
2、生活中的慧: (5) 慧是洞彻 生活中有太多的雾霭,使我们的心不能 清亮,你要用纯净的心灵去探求和发现雾霭 后面的东西,这雾霭就散了。
洞彻是一种智慧。
三、慧
2、生活中的慧: (6) 慧是解脱 我们总是需要一点时间,把生活的重担 暂且放下,让灵魂的脚步跟上。不管多忙, 偶尔也该给你的心灵放放假。
解脱是一种追求。
三、慧
2、生活中的慧: 慧还是觉察、是承担、是坚定、是力量、 是真我等等。
戒、定、慧之关系
戒:用以制恶,是人们被动地遵守纪律。 定:由戒而定,是禅定,是主动修习。 慧:由定生慧,是智慧,升华、解脱。
让我们记住
慧是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 慧是慈悲,慈悲是一种人格。 慧是放下,放下是一种生活态度 慧是随缘,随缘是一种生活方式。 慧是洞彻,洞彻是一种智慧。 慧是解脱,解脱是一种追求。
火门开启,不论尊卑,人间此处唯公道; 灰冷尘封,消除贫富,地下他帮遇故知。
富贵贫寒,等是灰飞烟灭; 死生寿夭,无非后到先来。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慈悲是一种人格。
三、慧
2、生活中的慧: (3) 慧是放下 不用放下任何财物,不用损失任何东西, 只要放下那颗执着于物质的心,不被得失牵 动你的喜怒,你已经得到了最大的自由。
放下是一种生活态度。
三、慧
2、生活中的慧: (4) 慧是随缘 我们只是坐船的人,看不到船下面水的 流向,所以我们不可能控制船的航向,能做 的事情是欣赏沿途的风光。
二、定
1、佛教徒的定: 即“禅定”、“止”,是一种修习方法。 修持者须注意力集中,观悟佛理,灭除一切 情欲烦恼,获得一种特别的内心体验。 习定的方法一般为:调身、调息、调心, 使精力集中而归于平静,从而达到静心息虑, 邪思妄想无从发生的心境。
二、定
2、生活中的定: 用一种平和、平衡、积极的心态去对待 人生。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八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 眠坐高广华丽之床、不妆饰打扮及视听歌舞、不食非时食。 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 眠坐高广华丽之床、不妆饰打扮及视听歌舞、不食非时食、 不涂饰香鬘、不蓄金银财宝。
一、戒
2、生活中的戒: 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 纪律、规定等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宗教文化》
戒定慧
王晓岗
戒定慧与人生
什么是戒、定、慧三学? 佛教讲解脱诸苦、断绝轮回,到达无欲 无苦的涅磐境界。而戒、定、慧三学就是通 往涅磐境界的途径和方法,是佛教基本教义 之一。戒、定、慧三学从身、口、意三个方 面规范佛教徒的日常行为和思想活动,是每 一个学佛者必须修持的。
一、戒
1、佛教徒的戒: 是约束佛教徒日常生活的纪律,后来扩大为极其繁冗 的“律”,即“戒律”。
三、慧
2、生活中的慧: (1) 慧是宽容 这个世上并没有坏人,只有不小心犯错 误的糊涂人,等他们明白过来,自然就会改 了。
宽容是一种美德。
三、慧
2、生活中的慧: (2) 慧是慈悲 当你为自己的问题苦恼,你就已经被打 败了。而如果你为别人的问题操心,那你就 会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人,所有的问题都会 从你的生活中离开。
《宗教文化》
八正道
王晓岗
三、慧
1、佛教徒的慧: 又曰:智、智慧,能使修持者断除烦恼, 达到解脱。 慧,指的是考察人生和宇宙诸现象的一 种特殊的观点和思维方法,其产生主要依靠 经文和师长的教导,通过禅定沉思所得。 由于佛教徒内省体验到的内容越来越多, 所以慧学特别发达。
三、慧
2、生活中的慧: 佛教徒们会用一种特殊的观点和思维方 法去理解、考察人生和宇宙诸现象,那我们 能不能用一种平衡的心理、平和的心态去面 对人生呢? 让我们把佛教理论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去寻找生活中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