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结构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合集下载

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及其基本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及其基本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标准》正是基于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的对语文课程的功能、地位、总目标的认识,基于对语文课程特点(人文性、实践性、汉字与汉语的自身规律)的深刻反思,首次正式提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甚至明确要求“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种提法措辞委婉而观点鲜明,其标志着语文课程目标由知识中心向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的转变,也表明在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语文课程功能的显著升华。《语文课程标准》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提出了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即尽可能充分地发展学生个体的能力体系。其中包括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言能力是指以语言积累为基础、语感培养为指向的实践性能力,分别表现为注重情感体验、丰富精神世界、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耐心专注地倾听、文明得体的表达和沟通、富有感染性和说服力的口语交际能力,感情真挚、条理明确、追求独特感受、有创意的写作能力,以及全球化时代所必备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思维能力则是与语言能力互为表里、同步发展的,由于课程评价趋向注重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和发展性,故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型语言能力之发展,必然内在地刺激着个体思维能力之成长,并进而开发出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能够说,从偏重各种语言知识的灌输和贮存,到注重发展个体的各项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充分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教育新理念。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从起草到正式出版,按照程序,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多次向教师学者征求意见,前后修改六七十稿,从原来的八九万字压缩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从2001年9月始,《语文课程标准》和按这个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已经进入三十多个实验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验步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个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三个部分,课程的内容结合在“目标”中作了阐述。“前言”即是这个标准的基本理念部分。而基本理念又渗透于“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之中。这个标准突破了学科中心,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融注于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切实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因此学习新课标,实施新课标,首要的是要明晰那些支撑整个课程标准的新的理念。

2022新课标解读及实践:如何结构化组织课程内容

2022新课标解读及实践:如何结构化组织课程内容

2022新课标解读及实践:如何结构化组织课程内容课程的核心是内容。

内容在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学目标的确定离不开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更要依托内容。

2022版义务教育新课标在课程内容方面就有诸多亮点,如以大单元为单位,让课程内容核心化;以大概念为核心,让课程内容结构化;以活动任务为引领,让课程内容情境化;以跨学科主题为重点,让课程内容项目化……。

有学者提出基于主题、任务、项目、情境,按照学生的学习发展逻辑,结构化组织课程内容。

这一提法,有些晦涩难懂,有必要为大家进行简单解读:首先,主题、任务、项目、情境等既是课程内容结构化的组织形式,也是知能(知识能力或知识技能)通往学科(核心)素养的桥梁和催化知能向素养转化的手段,主题、任务、项目在情境中,学习才更具有意义。

其次,学生的学习发展逻辑一般有两种:一是他主被动式的发展逻辑,即学生按照课程内容体系的编写逻辑和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体系实施教学而获得发展的逻辑,这就是所谓的“学科逻辑”;二是学生自主主动式的发展逻辑,即学生按照自己的现实逻辑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从而实现自我发展的逻辑,即学生的心理逻辑或认知逻辑。

第三,结构化组织课程内容,即将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组织或按照结构化组织课程内容。

简言之,基于学科逻辑(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逻辑结构)和学生的心理逻辑(学生的身心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学习的起点和内在需要等),以主题、任务、项目、情境等形式结构化组织课程内容,实现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的沟通。

什么是结构?简单地说,结构就是骨架或框架,即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或者说某事物由哪些要素所构成。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结构,下面以“物态变化”为例:什么是结构化?所谓结构化,是指将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加以归纳和整理,使之条理化、纲领化,做到纲举目张。

大家熟悉的思维导图、流程图等就是结构化的具体体现。

下面以新教师参加面试为例说明结构化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是内容结构化?内容结构化就是让零散的内容通过核心概念建立起关联。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变迁

教育科学文摘2019年第4期教学与课程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变迁曹茂甲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上海教育科研》2019年第5期,约9000字价值取向是价值主体在进行价值活动时指向价 值目标的活动过程,反映价值观念变化的总体趋向和发展方向,具有规范、定向和驱动等功能,影响并 支配着实践主体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建国7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变迁具有以下 规律与特点。

借鉴模仿期(1949 —1957年):完成社会改造的“阶级性”价值取向建国初期,如何巩固新生政权、完成社会主义改 造成为当务之急,教育无疑被打上“阶级珞印”。

该阶段的课程改革虽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课程体 系,但却严重受限于国家政治指令,停留于政策解读 的层面,以苏联教育经验为信条,课程价值观念和课 程实践形态之间缺乏良性互动,课程目标以国家需 求为导向,政治化、阶级性倾向严重;课程结构单一,内容偏深过难、变动频繁;课程组织和实施过多地模 仿苏联,缺乏本土开发与创新;以工农业生产为标准 的单一评价方式,忽视学生的内在生命价值和真正学习需求。

曲折探索期(1958 —1985年):促进经济恢复的“工具性”价值取向1958年,我国开始实行“二五”计划,受“大跃 进”影响,扩大规模、缩短学制、精简课程成为当时课 程改革的主题。

尽管后来以“调整、巩固、充实、提 髙”为方针对错误路线进行调整.但没有彻底改变局 势。

十年文革,教育异化为阶级斗争工具,致使调整 以来取得的成果荡然无存。

改革开放后,教育战线 开始拨乱反正,课程体系得以恢复和调整,为促进经 济恢复而提供人才保障依然是其主要任务。

从1958年到1985年近三十年间,我国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主要围绕着培养促进经济恢 复的人才而进行。

较上一阶段相比,知识传播效率和人才培养能力明显增强,初步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然而,这种过分追求效率的课程改革模式过于强调课程的工具价值,缺乏对课程社会价值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关注,指向于“育才”而非 “育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当代教育科学!""#年第$%期世纪之交,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履行好“奠基工程”的职责,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新课改的价值取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从做为一种教育理念正式提出到现在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总的来说成效并不明显,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正如陈至立同志所说“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

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施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人为地把实施素质教育同提高教学质量对立起来,歪曲了素质教育的本义。

无疑,“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

所谓“应试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应付考试和升学为目的的教育,其出发点、着眼点、着力点都落在应付考试上。

它象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在学校、教师、学生甚至是家庭和社会的上空,且屡禁不止、愈演愈烈,致使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几乎到了欲解不能、欲罢不忍的地步。

客观地讲,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弊端均源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使中小学教育渐趋异化的根本所在。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从理论上讲,素质教育与应试并不存在着必然的对立和对抗性质。

自从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以来,就存在着考试;存在考试就必然带来教师和学生研究如何考试并希望在考试中获得好的成绩这样一种非常自然的现象。

考试作为一种检测手段和工具本身无所谓好坏,希望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也是一种积极的教学心理和学习心理,本应获得赞扬而非贬斥。

能在大型的、综合性的考试中获取好的成绩,不仅表明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学生具有较好的态度、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

但是,手段和工具不能倒置为目的和宗旨,一旦倒置就成为反过来控制教育全过程、使教育发生异化的巨大力量。

新课程 1、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

新课程 1、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

必修
数 学 1
数 学 2
数 学 3
数 学 4
数 学 5
选修 系列
系 列 1
系 列 2
系 列 3
系 列 4
英 语(日语、俄语框架一致,内容有所区别)
必修
英 语 1 英 语 2 英 语 3 英 语 4 英 语 5
选修系列
系 列 1
系 列 2
历 史
历 史 1 历 史 2 历 史 3 必修模块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 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 重要内容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 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 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教育学
谢章莲 E-mail:XZLINGL@
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教育学教研室
第六章 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课程结构 ▲新课程结构的特点 ▲国家课程标准及其框架 ▲课程标准的陈述 ▲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意义
第一节
课程目标
• 课程目标是对特定教育活动和教育阶段的课 程进行的价值和任务界定,它主要通过课程 方案(或课程计划)以及其中的具体学科体 现出来,如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数学学科 的课程目标等。课程目标所规定的价值和任 务是非常具体的,并且可以直接转化到课程 与教学的实际活动中。
三、新课程目标的时代意义
A、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新课程目标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学 生为核心,从学生发展的视角,对学生在与自我、自然和社会交 互作用中所必需的素养进行了规定。 B、对以往学生的发展要求进行了新的界定 ——新课程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界定为“适应终身学习和终身 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是基于谋求所有学生的发 展而确定的。 C、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目标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与人文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 方式

第四章_课程结构

第四章_课程结构

二、新课程中课程结构的性质
(5)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 从新的课程计划中各门各类课程的 课时数都是弹性化的,只给出了范 围而没有规定具体的课时数,有三 门综合课程同时列出了可以替换的 几门课程,这些都给出了地方、学 校一定的选择权。
二、新课程中课程结构的性质
(5)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 另外,给学校与地方留出更大的课 程开发空间,鼓励地方与学校开设 有特色的选修课,也使得所有年级 的学生都有选择性学习的机会。
三、新课程中的特色课程
②研究性学习 无论学生确立的探究课题是自然问 题、社会问题还是自我问题,在研 究性学习中都应对三者做整体关注。 同时还要注意转换研究的视角,使 学生有机会直接面对并处理“生 活”、“生存”、“生命”等一系 列关涉伦理道德的问题。
三、新课程中的特色课程
③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 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 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 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 主旨的学习领域。
一、课程结构的含义
课程结构的两个要点: ①组成课程的各个部分; ②组成课程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定的课程结构是一定课程价值取向和 课程目标的产物,它确定了具体科目及 各种课程类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关系。
一、课程结构的含义
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为:课程对于 学生发展的功用。 就学生的发展而言,不同类型的课 程具有各不相同的教育价值。 因此,在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中, 课程结构的选择与安排历来都受到 足够的重视。
二、新课程中课程结构的性质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体现在: ②国家课程的变通性 就如课程时计比划例对而于言义,务国教家育划阶定段范的围课,时 供比地例方不是和一学个校明选确定的。数量,而是一个
范 围 , 如 语 文 20~22% , 数 学 13~15%,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与学 校编制的课程为16~20%。

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修改版]

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修改版]

第一篇: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

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

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

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

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

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了每天都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场攻坚战。

在学习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有些感触特别深刻,我想我们的教学改革必须明确这几点:1、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

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2、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其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学生”,显然是指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以保证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

课程目标的三种价值取向简答题自考本

课程目标的三种价值取向简答题自考本

课程目标的三种价值取向简答题自考本摘要:一、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简述1.课程目标的定义与作用2.课程目标的三种价值取向二、科学主义取向的课程目标1.科学主义的概念与特点2.科学主义取向的课程目标的表现三、人文主义取向的课程目标1.人文主义的概念与特点2.人文主义取向的课程目标的表现四、社会改造主义取向的课程目标1.社会改造主义的概念与特点2.社会改造主义取向的课程目标的表现五、总结与反思正文:一、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简述课程目标是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希望达到的一种预期的结果或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也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主要分为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三种。

二、科学主义取向的课程目标科学主义是一种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思想观念。

科学主义取向的课程目标主要体现在对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上,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逻辑思维、实证分析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三、人文主义取向的课程目标人文主义是一种重视人类文化、价值和尊严的思想观念。

人文主义取向的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使学生具备人文关怀、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四、社会改造主义取向的课程目标社会改造主义是一种关注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

社会改造主义取向的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具备参与社会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关系到教育的方向和质量,不同的价值取向反映了教育者对教育目的的不同理解。

教学设计的基本价值取向

教学设计的基本价值取向

教学设计的基本价值取向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

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对新课程价值的总体目标的描述,具体落实到每个学科、每个学段、每个学期、每个课时,这一总目标都要进行具体化、个性化的处理。

就是针对同一课程内容,不同教师的处理也是不尽相同的,“人有千面,课有万种,”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把根据学生状况、教学内容特点、教学条件等因素制约而选择的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称作“课堂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

课堂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的种类。

课堂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有多种,有以获取新知识为主的,有以获得情感体验为主的,有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为主的等,还有很多划分的方法。

在这里,我们集中研究按照教学内容划分的课堂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探讨它们的特点、规律和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建议采取的策略。

话题一汉语拼音、识字、写字的教学设计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儿童学习汉语拼音、识字、写字,是一个从言语实践中来,又回到言语实践中去的过程,是一个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对象建立起新的联系的过程。

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儿童已有的经验,激发学习动机,针对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注意多采用图片、实物、场景或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的感召下开展汉语拼音、识字、写字的教学。

(一)汉语拼音教学设计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汉语拼音教学,应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形式。

在拼音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编顺口溜、做游戏、合作拼读等形式,让孩子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始终把自己放在引导者、参与者、服务者的位置上,真正让孩子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的新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的新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的新发展杨梦琪(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400715)[摘要] 课程价值取向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和航标,以学生为本一直在课程价值取向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程标准、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课程开发环节都发生着变化,而这些变化的根本就在于课程价值取向的更动。

其中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由单纯的学生本位发展至今,吸取了更多新课程和时代背景的特点,通过研究这一课程价值取向的新发展,一方面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把握价值取向对新课程的导向性,有益于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

[关键词] 新课程;以人为本;课程价值取向现代发展观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基调,在现代社会中,关注人,培养具有完整意义的人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共识。

由此,新课程需要进一步思考人的培养和发展问题,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社会经济也能得到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供给。

而人的培养和人的发展正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也引申为以学生为本,成为了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

从新课改的几大标准出发,我们可以看到课程在学生、知识、教学、管理、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要求。

不同角度的课程研究方向,其价值取向的偏向也不同,有学者曾表示,在不同的条件下,课程的价值表现形式及内容不尽相同,表明课程活动的多重性及课程的价值取向的多维性。

[1]学生的发展始终是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我们就其中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为对象,研究在新课改背景下这一价值取向的新发展,由此来探讨具有时代特点的价值取向对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

一、新课改中关于以学生为本的新要求贯穿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预示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系的价值转型。

有学者对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特点作了以下总结:一要倡导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二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三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一、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课程结构是课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组织,是课程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形态,它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体现了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

课程结构也是将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

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

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①学习领域。

普通高中的八个学习领域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群的发展趋势而规划的。

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②科目。

科目即学科,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中它是学习领域的构成单位,性质相同或相近的若干科目构成一个学习领域。

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

③模块。

模块是基于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种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型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新课程评价体系

新课程评价体系
能够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有针对性地评价学 习. 能够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提高自我反思 的能力.
便于向家长展示,给家长会提供具体的证据.
专题作业:孩子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空间
操作方法: 1选题:学校列出专题作业菜单,学生凭个人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也 可自己另立题目.学生一旦确立课题,便不许更改. 2调查研究:为时一个月,学校可提供一些资料,鼓励学生去市图书 馆查询资料.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成立小组进行调查研究. 3书面总结:学生必须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文章形式可事先 提供作业要求,应视不同年级而有层次差异.
课业记录:如平时作业、作文日记、学业成绩报 告单、阶段评价、课内外的探究记录等;
素质发展记录:如课堂表现、学习习惯、特长兴趣 爱好记录、成功的作品、获奖资料、活动照片、各种 荣誉.
档案袋评价要点:
吸引学生参与评价,成为评价过程的一部分. 重视学生的发展的全过程,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 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相对真实的信息和评价材料.
三、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发展性评价观
此次课程改革响亮地提出,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 展的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 体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 合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 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 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 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 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发展性评价的关键,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重视过程,评价是主客体之间的互动过程,评 价作为一项活动,存在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中,只有强调评价 双方的沟通、协商,评价才能促进人的发展.另外,发展性评价强 调评价给多次机会,重视评价对象在过程中的转变,在形成终结性 评价之前,评价主体会对评价对象指导帮助,并给以再次改正、修

课程内容的概念及其三种取向课程内容选择的准则课程内容的组.

课程内容的概念及其三种取向课程内容选择的准则课程内容的组.
此外,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 要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要考虑到学生德、智、体诸方面 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一种比较全面、 完整的教育。
二、现代社会课程内容选择主要应遵 循的准则 课程的三个基点是学生、社会和知 识领域,这三个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 的交互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 因素本身及三者之间的关系都在发生 深刻的变化。选择课程内容不仅要考 虑到各个领域的特点及变化,而且要 注意到这种特点及变化的复杂性。
取决于学生的心理建构。取决于学生已 有的认知结构的情感特征对课程内容是 否起着支配作用,知识只能是“学”会 的,而不是“教”会。 把课程内容视为学习经验的缺点是: 加剧了内容选择的难度。因为学生的心 理体验,只有他自己了解,教育者没法 了解学生的心理是如何受特定环境影响 的。这样就导致学校课程总是以学生为 主导
泰勒论述选择课程内容的原则时,关注学生 方面的因素,认为学生应该是学习的积极参 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收者。这种基于其学 习经验的取向,不免有偏颇之处。
麦克尼尔在《课程导论》一书中也提出了课 程内容的选择准则,他称之为“选择学习活动 的准则”,包括哲学准则-价值观,心理学准 则-是否能引起最佳的学习,教育技术准则-如 何顺利达到目标,政治性准则-体现平等、尊 重所有人,实践性准则-经济、有效等五种。 这些准则范围更广,涉及课程内容选择、组织 及实施等各个方面。
第一节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的概念 施良方在《课程理论》将课程内容 定义为: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 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 它们的方式。 靳玉乐在其《现代课程论》中指出: 课程内容是作为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一 系列比较规范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组 成的用以构成学校课程的文化知识体系, 课程内容是课程的主体部分。

新课程理念名词解释

新课程理念名词解释

新课程理念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新课程概念新课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和: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

2、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特定阶段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如: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内容框架、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建议),是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3、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的功能性基本要求。

三维目标是课程标准的灵魂、统帅知识与技能:指在一定时间内,学生凭借已有知识经验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是每门课程教学中预设的要现实的结果性目标。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人对亲身经历过事实的体验性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态度行为与习惯。

又称之为体验性目标。

5、新课程的价值观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放到学校压倒一切的位置。

把课程的甄别、选拔功能作为工具价值,为根本价值服务,放在从属地位。

从而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完整的课程观。

6、知识知识是人们感知、改造、建设世界的经验与认识①陈述性知识②程序性知识③策略性知识新课程的知识价值观新课程强调要让学生掌握使其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

学生亲历体悟所获得的知识,反应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知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构成新课程知识体系。

7、学习“学习是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施良方《学习论》)⑶新课程的学习观学习是学生在获取新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用自己的直接经验(已有的知能结构)与间接经验(教科书上的知识,教师、同学与社会人的经验)互动、碰撞,引发心理变化、规范行为、生长能力、建构智能、养成素质。

8、学习方式(6类)1、自主性学习的方式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设计,自我获取,自我监控,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2、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指在学科课程领域内以选取某个问题为突破点,展开质疑,发现问题,分析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理念及教育策略归纳

新课程理念及教育策略归纳

新课程理念及教育策略归纳新课程理念及教育策略新课程概念:新课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和: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 内涵发展变化主要有六个趋势:进行独立的、主动的、(1)、从强调学科知识、教材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进而强调课程复杂的会话.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课程内涵的偏颇与误区1、把学科教材当作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学科本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满堂灌.以偏概全,见物不见人,丧失了师生的经验资源. 导致:七次课该没有根本突破,教师“教教材”学生知识过细,在社会竞争中缺乏竞争力. 2、把大纲、目标、计划当作课程.国成与结果割裂,忽视了能力形成的过程与方法.后果:写教案——倒教案,以完成教学进度为教学任务. 3、把学习者的经验当作课程.忽视了知识结构、理性结构对儿童成长发展的价值.从一个极端走向里一个极端.危害:影响学生个性智能的提升.4、不组织、不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课程的分类从课程开发、编制、管理的主体来划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从课程的显现程度分: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从课程的实际开设划分实际课程空无课程什么是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特定阶段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如: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内容框架、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建议),是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课标与大纲区别①价值取向不同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未来国民素质的培养,而大纲着眼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指导教学工作. ②课程目标不同新课标规定,各门课程都要以三维目标整合发展养成素,而教学大纲以学科知识为核心,是单一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 ③课程结构不同课标规定,基础教育课改采用复合型课程结构,而大纲采用单一分科课程.④教与学的方式不同 a 新课标要求教学互动式,大纲是知识讲授式.b 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自在发展的方式,大纲指导下是被动接受式. ⑤课程实施过程不同课标要求采用的是开放的、完整的复合型教学结构过程,而大纲则是封闭的、单一的学科课程教学结构过程⑥课程评价不同课标规定采取多元化评价,突出过程成长评价.而大纲采取一元化评价,一次考试、分数评价. ⑦对教师素质要求角色要求不同课标要求教师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管理者,而不仅仅是知识讲授者,知识的搬运工,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素质.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的功能性基本要求. 地位、价值:三维目标是课程标准的灵魂、统帅指在一定时间内,学生凭借已有知识经验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是每门课程教学中预设的要现实的结果性目标. (1)学懂:水平要求:了解、理解、巩固转化. (2)学会:水平要求:模拟运用、独立运用、灵活运用. (3)会学:水平要求:优化选择、自我评价、认识品质. 结果性目标的实施误区:①目标设定角度不对. ②将知识与技能分割以求,出现单纯讲知识,机械训练的倾向. ③目标设计缺乏层次性、外向性.低水平重复,无由易到难的水平要求,不能根据水平学生制定不同目标. ④只有教师设计目标,学生不明确,不参与设计. ⑤忽视知识生成,强调记忆学习过程与方法周期动程结构:学中做-----做中学-----反思调控(1)学中做:基本程序方法:尝试学习----群体学习----独立作业(2)做中学:基本程序方法:独立作业-----实践活动-----测评矫正. (3)反思调控:基本程序方法:测评矫正-----体验交流-----领悟品质程序性目标的实施误区 (1)对“过程与方法”特点认识模糊, (2)把“过程与方法”割裂开来, (3)注重师教的“过程与方法”,忽视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教学的立足点、着眼点有误. (4)“过程与方法”的共性与个性处理不当. (5)不知如何去寻找“过程与方法”与“知识与技能”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点、并把相关整合点的“过程与方法”清晰地概括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涵:指人对亲身经历过事实的体验性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态度行为与习惯.又称之为体验性目标. 层次结构与水平要求 1、认同反应:顺从反应——主动反应——满足反应 2、体验价值:反思、接受某价值——体味、偏爱某价值——信奉、追求某价值 3、领悟品格:价值概念化——价值综合化——价值性格化. 体验性目标的实施误区: (1)笼统泛化,缺乏层递性(2)体验对象与程序不明确(3)浅尝辄止,缺乏体悟概括课标、三维目标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①从书本就知识的讲析教学中跳出来,通过教学互动把三维目标纳入到智能建构、养成素质的整合发展的规则性教学活动之中. ②强调学生亲历获取位知的学习过程,掌握知识产生、应用的程序与方法,突出了学会会学的自主学习能力生长.教师备课、设计与实施教学是知识教学的欲设过程与学生行为变化的非欲设过程的完美结合与有机统一. ③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个性智能结构生成与发展的优化与调空作用,突出了依靠学生内动力的挖掘、搬运、调动来培养学生素质. 整合规律:①按序全对称互动整合②按需非对称互动整合(3)周期整合律*************************************************** ㈠、什么是新课程的价值观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放到学校压倒一切的位置.把课程的甄别、选拔功能作为工具价值,为根本价值服务,放在从属地位.从而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完整的课程观. 新课程价值观的分类体现①知识观②学生观③学习观④教学观⑤评价观㈡、新课程的知识观 P42 1、什么是知识?知识是人们感知、改造、建设世界的经验与认识①陈述性知识②程序性知识③策略性知识 3、新课程的知识价值观新课程强调要让学生掌握使其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学生亲历体悟所获得的知识,反应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知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构成新课程知识体系. ⑴学生亲历体悟所获得的知识⑵与时代发展相联系的知识,是创新性知识,也是最具吸引力的知识. ⑶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1、新课程的学生观(培养什么样的学生)⑴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 ⑵个性充分发展的学生. ⑶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学生.⑷全体发展的学生. 新课程怎样使不同差异学生都得到发展⑴认识每一个学生都是可育之才. ⑵教师要为学生个性发展素质提高提供服务.①珍视个性,尊重学生自由选择.②为不同差异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时空、机会.③据学生内在需求和存在问题进行服务、指导⑶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发展①指导学生学会认识自我、调控自我.②指导学生进行个性智能建构. 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新课程的学习观?⑴“学习是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施良方《学习论》)新课程的学习观学习是学生在获取新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用自己的直接经验(已有的知能结构)与间接经验(教科书上的知识,教师、同学与社会人的经验)互动、碰撞,引发心理变化、规范行为、生长能力、建构智能、养成素质. 学习方式分类(6 类)1、自主性学习方式,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设计,自我获取,自我监控,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方式的特征:(1)主动性是自主性学习的基本品质(2)独立性是自主性学习的核心品质:(3)体验性是自主性学习的重要品质2、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指在学科课程领域内以选取某个问题为突破点,展开质疑,发现问题,分析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3、合作性学习的方式指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一问题或完成某个任务,以小组或团队形式,进行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能力的品质(1)诚实求真是基本品质(2)和谐互动,博采众长是核心品质(3)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是最佳品质 4、体验学习方式,就是在老师组织指导下,学生亲自参与、动手操作,并对自己亲历事实进行反思、体味、研究、领悟的学习方式. ⑴.审视历程,突出反思性.⑵.综合事实,突出探究性. ⑶.体验特质,突出领悟性. ⑷.调控自我,突出完善性. 5、综合性学习方式,就是将相关知识综合起来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①.多种知识结构组合②.多种思维方式组合③.多种学习方式组合 6、建构性学习内涵:学习者在与多种异构对象进行多元互动中,借助一定程序与方法,按照某一线索将获取的外部信息进行某种意义的内部结构重组的学习方式. 2、特点⑴.突出了知识学习的内化与活化.按照程序与方法建构,突出知识内化形成能力,根据需求将程序灵活运用,用策略活化知识,提升能力品质. ⑵.突出多元互动能力生成学生运用建构学习方式,要同多种课程要素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多元互动,促进了多元互动能力的生成.如生与师、生、家长、社会人、网民互动与教科书、与问题、与情境互动. ⑶.突出不同差异学生的个性智能建构.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可根据自己需求、个性优势选择合适于自己的方式进行独特的智能建构.使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各人智能结构重心不同)补充:美国加德纳多元智能结构理论知识. ①.语言智能.用言语思维、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等深层次内涵的能力.如:影视主持人、记者、文学家等. ②.逻辑—数学智能.人计算、量化、思考命题和假设,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如:数学家、科学家、会计师、工程师、微机程序、设计师等. ③.空间智能:利用三维空间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能力.如航海家、飞行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等. ④.身体运动智能:人巧妙操纵物体和调整身体的技能.如: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手艺人等. ⑤.音乐智能: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的能力.如:作曲家、乐师、乐器制造者、音乐评论家等. ⑥.人际关系智能:能有效理解别人和人交往的能力.如教师、管理者、演员、政治活动家等.⑦.自我认识智能:关于建构正确自我知觉的能力,并善于用这种知识计划和导引自己人生.如:心理学家、哲学家等. ⑧.自然观察者智能:观察自然界中各种形态,对物体变化观察分析,进行辨认和分类,形成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如:农民、生物学家、猎人、园艺师等.A、①、⑤与物体无关;B、⑥、⑦与人有关;C、②、③、④、⑧与物体相关 3、正确对待接受的学习方式⑴.新课程反对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提倡和掌握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 6 种学习方式. ⑵.新课程并不完全反对接受的学习方式.教科书中的新知识,师生的经验、指导等课程资源应该虚心地主动的接受,接受的学习方式不能完全抛弃,抛弃批判的是单纯的被动接受;提倡的是开动脑筋,批判地吸收,倡导的是主动虚心地接受书本和别人的间接经验. 新学习观体现的新理念:1、强调每个学生都要以良好的心态发掘自己的潜在智能,努力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学会独立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去探究解决问题,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式,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2、强调大胆尝试、勤于动手,学会通过“做中学”,通过亲历事实索取反思体悟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3、强调在与同学、与老师、与社会人的交往沟通、合作探究、团结拼搏中,进行资源共享,交流分享,学会用合力提升自己,用合力促进共同发展. 4、强调在自主互动中学会寻找事物整合点进行综合思维,在综合学习活动中实现个性智能建构. 新课程的教学观新课程教学是教师、学生为主体进行多元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对课程实施、研发、建构、发展的创造性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自主进行个性化智能建构的过程. 新教学观是完整课程的大教学观,是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是多元互动的教学观,这也是新课程教学的三条基本理念. (1).完整课程的大教学观新课程强调,要围绕课程的培养目标,将复合型的课程结构纳入到开放的创生发展的周期教学的良好循环轨道;师生在多元互动教学中,通过对学科课程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教学的实施、研发、转化、建构,创建适合学生发展、成长的完整课程文化. 课程与教学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 (2).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教学是师生交往沟通、互动合作、共同发展、共同进行智能建构的过程.根据课程目标和不同差异学生的内在需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互动教学中,提供足够的针对性服务,以帮助每个学生实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智能建构. 师教与生学,都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个性化智能建构. (3)多元互动的教学观新课程强调过程,注重通过“过程与方法”的设计与实施,去生成情感,去获取知能,去养成素质与能力.注重过程方能实现学会,才能有好的结果.教师的教学旨在通过课程内容、新知识的教学指导学生学会与各种问题情境、与多种课程资源进行多角度、多样式的多元互动,以学会自主学习,促进自主发展. 学会多元互动,才能处理好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关系. (4).新教学观的对联描述横批:互动出彩(两者的互动整合)上联: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中做”,学做教互动合一;(描写课堂教学特点)下联:先做后导,以做论导,导“做中学”,做学导协调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新旧教学观的主要区别(三方面)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方面:传统教学观是分离对立关系,课程由专家研制,规定学校教什么,怎么教,是专制一方;学校教学是被控制、支配一方;教师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传递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新课程教学观课程与教学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关系,师生不仅是国家课程的执行者,又是校本课程的研发主体.学校教学,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需要灵活选择确定课程内容与过程方法——“教什么,怎么教”. 2、教与学的关系方面:传统教学观 1、目标:“教教材”,知识搬运.以知识传授,记忆积累为目标、对象,面向全班一刀切; 2、程序:先教后学,教了再学,师负责教,生负责学,重教轻学,教与学分离,学服从教,以教为中心; 3、方法:知识单向传递.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满堂灌,学生学习为适应外需,为外力而学. 新课程教学观 1、用教材教”教学生学会,以三维目标整合发展,养成素质为目标,面向学生个体、小组. 2、先学后教、边学边教;先做后导,做中有导,学中做→做中学,教为学服务,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 3、多向传递、多元互动教学方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适应满足内需,激发内动力. 3、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方面:传统教学观:重结果,轻过程,强调结论性知识讲解、记忆、积累. 新课程教学观:重过程,重体验,突出知能生长,强调学会——会学;突出学生亲历事实的反思体悟和个性化智能建构. 新旧课程教师教学行为变化对比(三方面)1、在备课行为方面:传统的教学行为 1、教学计划制定⑴教学重点,知识点概述.⑵教学内容进度安排.⑶活动措施 2、备课方式⑴目的为课堂知识讲析做准备,以完成进度为目的,单边活动.⑵课前写教案—讲课备忘录,超周备课,知识搬家.⑶看参考,备课手册,写教案,备课组集体研究进度、重点、难点、作业等四统一. 4、教学设计 5、⑴目标设计单一的知识、技能目标、目的要求混在一起.面对全班学生,目标无层次,无针对性.单边预设.⑵过程设计以知识讲析为线索展开封闭的教的程序:注入式、练习式.⑶设计主体—教师. 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行为1、教学计划制定⑴学期教学任务分析.⑵课程内容,活动进度安排.⑶教学检查、评价措施.⑷个人教学研究解决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研发项目课题. 2、备课方式⑴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会学为目的,备教与学双边活动.⑵一条龙备课—课前、课中、课后备课.重学情分析指导—轮流合作备课—教师分备一个单元,各节同组一起交流讨论,个人再充实调整.⑶根据课标、预期目标和学生实际、独立设计教学方案—指导学的方案. 3、教学设计⑴三维目标设计,面对不同差异学生分类分层有针对性设计目标.⑵师教与生学双线对应设计.以学生学习及设计为主,预设与非预设结合,体现新课程复合型结构的开放性全程设计.体现多元互动,情境创设,问题探究,信息技术整合,合作研讨等方法.⑶师生合作设计. 2、在教学行为方面:传统教学行为 1、教学指向⑴教材知识—教教材⑵教学对象—不足全班 1/3,教师面对全班讲—与个别学生一问一答串问串讲.多数学生陪座、陪听、陪看 2、教学方式(1)、课堂封闭式⑵补差式⑶题海战—应考试⑷被动接受式 3、教学过程方法⑴先讲后练,讲了简练先教后学,教了再学以教论学,学服从于教.⑵讲解—作业—考试,单一教学结构. 新课程教学行为 1、教学指向⑴用教材教→学生学会—会学,指向学生素质培养.⑵以个别指导、小组指导为主,指各不同差异的学生. 2、教学方式⑴多元互动式(2)问题情境探究式⑶扬长式⑷自主选择合作活动式3、教学过程方法⑴先学后教,边学边导,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先做后导,边做边导,以做论导和谐发展⑵学中做—做中学—反思调控,复合型教学结构. 在教学管理行为方面传统教学观 1、教学评价⑴内容:考什么,教什么.⑵指向:师考评生.⑶方式:量化评价,结果评价.⑷工具:考卷、评卷.⑸结果:一次考试成绩 2、外压管理(1)三分教,七分管.⑵分数排队. 新课标教学行为 1、教学评价⑴三维目标整合发展评价教学.⑵师评生,生评师,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⑶过程评价为主,以鼓励评价为主.⑷开卷闭卷,活动记录,成长档案.⑸综合素质为主. 2、自我管理为主⑴激发内动力.⑵组织学生自己订制度,订计划,自我检查,自我管理. 教师角色的变化(1)由教书匠、讲授者、知识搬运工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研究者、管理者. (2)处理好讲与导的关系,引与做的关系.⑴不能不根据学生要求满堂灌,也不能放羊,放弃教师导的责任.要讲究讲、导时机,讲导在必讲必导之处,以学生学、做为主. ⑵在参与中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相信学生,尊敬学生的创造性劳动. 3、新课程教学观,要求教师具备新的教学基本功. (1)原有的口语表达,教具使用,三字一画基本功,显然已不能适应课改教学的需求. (2)新的教学基本功⑴学会倾听;⑵学会诱导;⑶学会沟通;⑷学会合作;⑸学会评价;⑹学会研究;⑺学会体验;⑻学会建构;⑼学会管理;⑽学会创新. 没有这些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基本功,就胜任不了课改教学工作. 新课程的评价观 1、新的评价观新课程强调评价的教育功能,淡化甄别选拔功能,以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与成长. 2、评价的基本原则. ⑴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⑵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⑶肯定性评价与否定性评价相结合,以肯定性评价为主. ⑷自我评价与他评互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 ⑸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以综合评价为主 3、课程评价中的误区(1)以偏盖全的考分评价.片追,应试分数衡量好坏顽疾.(高利害)——新课程不是不要考试,只是要放在适当位置.不以评价结果排队与奖励挂钩. (2)批评指责多,赏识激励少. (3)卷分析,质量评析,对答案. (4)课堂教学评价,活动评价缺乏评价标准. (5)评价单一,评价信度不高(6)评价形式化,绝对化.表扬滥用,使评价无价值.“很好”,“非常好”. 新课程的评价理念⑴新课程强调评价的教育调控发展功能,着眼于促进被评价者更好地发展,这是素质教育课程评价的根本要求. ⑵新课程评价重视综合、关注差异,突出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取向多元化.在综合全面评价基础上,要尊重个性发展的差异和独特价值.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都得到提高. ⑶改革考试命题与考试评价. 新课程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把甄别选拔功能放到压倒一切的位置.作为教育评价根本取向,新课程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命题与考试评价的弊端.突出能力考察和综合素质评价.。

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全文)

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全文)

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BXX:1673-4289(20XX)07-0031-02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注重呵护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运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的方式进行科学课程实施。

结合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核心理念、设计思路和目标要求,小学科学课程实施应该坚持“主体性”、“实践性”、“层次性”、“系统性”的价值取向,不断提高课程育人质量。

一、主体性导向人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更是小学科学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的主体。

因此,“主体性导向”是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核心价值取向。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教育要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要“注重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旨在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为终身学习和全面进展奠定基础。

其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特点,提倡课程实施每一个环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指出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导者,师生之间是组织者与参与者、帮助者与被帮助者的学习同伴关系。

这种观点逐渐成为教育教学“双主体”理论,即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

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主体性导向”,主要体现在学生成长与教师进展两个维度。

一是课程实施应注重激发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注重培养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呵护提升科学学习、运用的意识和素养。

二是课程实施应关注学生差异,注重个性化设计、差异化推进。

三是课程实施应有助于教师的专业进展,实现教学相长,营造和谐共生的课堂教学系统。

二、实践性导向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主要任务的课程。

课程倡导引领学生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开发他们的制造潜能,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为终身学习和进展奠定基础。

课程理念——精选推荐

课程理念——精选推荐

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为了每⼀位学⽣的发展:⼀、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

1、所谓理念是⼀个⼈所具有的准备付诸⾏动的信念,它既是⼀种观念,也是⼀种⾏动。

理念是⼈们在对某⼀事物现实的深刻分析和未来的展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是课程的灵魂和⽀点。

2、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也是经验、活动;不仅是⽂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

学⽣获取知识的过程是⾃我建构的过程。

3、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师、教材、学⽣、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

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种⽣态系统。

(⼆)、教师⾛进新课程最重要的是树⽴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发展的核⼼理念:为了每⼀位学⽣的发展。

(⼀)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的发展。

价值取向有三种:A、以经济发展为本B、以社会发展为本C、以⼈的发展为本。

新课程价值在于通过促进⼈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实现了课程价值的融合,这种融合浓缩为⼀句话就是:为了每⼀位学⽣的发展。

(⼆)“为了每⼀位学⽣的发展”的内涵:1、课程要着眼于学⽣的发展;2、⾯向每⼀位学⽣;3、关注学⽣全⾯、和谐的发展。

三、发展的终极追求:⾛向全⼈教育。

(⼀)全⼈教育是新课程改⾰的基本价值取向。

1、这种着眼于全⼈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使学校的课程⽬标表现出新的特点:A注重课程⽬标的完整性,强调学⽣全⾯发展;B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学⽣的基本素质;C注重发展学⽣的个性D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培养;D强调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E强调国际意识的培训。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的总⽬标是:以邓⼩平同志关于“教育要⾯向现代化,⾯向世界,⾯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贯彻党的教育⽅针,全⾯推进素质教育。

3、新课程培养⽬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功德;逐步形成正确地世界观、⼈⽣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科学和⼈⽂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活⽅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的⼀代新⼈。

教师结构化面试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教师结构化面试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教师面试题汇集及参考答案一、教师结构化面试题(一)教学1、新课改与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

2、为什么学生会偏科?学生偏科有很多因素其中兴趣、态度是最主要的.你有心去学一门功课无论周围有什么影响你你都可以坚持下去。

兴趣也是主要的但只有你有这个心去学习不管你是否喜欢这门功课你都会变得比以前更加感兴趣。

老师也只能叫你如何去学即使他教得不好但只有你有心还是回学好的。

3、做好一个教师固然离不开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除了这些你认为教学的最重要特质是什么?首先: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我认为一个好教师还要乐业这一点也很重要。

其次健康尤其是心理和精神健康、再有就是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学生满意喜欢听!个人认为师德、人品及个人的修养。

良好的表达能力及为人处事能力;爱心与责任心。

4、你赞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吗?为什么?同意“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但要因材施教. 学生是人作为个体都有其特殊性。

老师要想教好学生一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要注意方法好的方法和得体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如孔子也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张。

5、学生记忆有什么特点学科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一、动机的诱发——培养记忆能力的基础二、兴趣的培养——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三、方法的指导——提高记忆能力的关键。

6、你认为一种科学的备课方法是什么?平时你是怎样备课的?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备出一份好的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也能使教师教学更有底气甚至变得胸有成竹.同时好的教案设计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效率等多个方面最终对整个课堂课的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无论是哪门学科教师真正要备好一堂课就脚踏实地并结合自身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地研究和设计.1、“研读"是备课的必要前提;2、“博学”是备课的重要基??、“细致”是备课的基本要求、4、“创新"是备课的成功亮点7、你同意“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句话吗?本句话源于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是其衍生出的众多“伟辞”中最为著名的一句。

第一次课 高中化学新课程课程结构

第一次课 高中化学新课程课程结构

6.您认为对开课选课来说的最大影响因素或 最大困难是什么?
a.学校太大
b.学校太小 c.老师不够 d.教室不够 e.观念没有转变
f.缺少思路
g.缺少勇于探索实践的决心
h.担心高考
取向的多样化 层次的多样化
实验区必修模块开课方案
方案1:每周4课时,一个模块10周,高一第一学期交 完两个必修模块,第二学期开设选修模块。
学习领域
科目
语文 语言与文学 外语 数学 数学 政治 人文与社会 历史 地理 物理 科学 化学 生物 信息技术 技术 通用技术 艺术或 艺术 音乐、美术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研究性学习 综合 社区服务 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
必修学分 10 10 10 8 6 6 6 6 6 4 4
选修I学分
选修II学 分
一、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方案2:化学与物理对开,每周4课时,一个模块10周, 一个学期开一个模块,高一一年学完必修模块。 方案3:每周2课时,一个学期学完一个模块,高一一 年学完必修模块。 方案4:每周3学时,一个半学期学完必修模块,然后 再开一个选修模块,高一一年学完3个模块。

这样的课程结构会给 课程内容的组织 课堂教学 考试评价 带来什么影响?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程结构
石郦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化生系
整体性理解高中化学新课程
高质量有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 基于学习进阶的新课程内容 基于模块的新课程教材体系 多样化选择性的新课程结构
化学新课程改革大事记
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003年4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2004年:海南、广东、山东、宁夏四省市首批试点 ; 2005年:新增江苏实验区; 2006年:新增福建、辽宁、浙江、安徽、天津五省市,初步形成了东部 沿海省市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的格局; 2007年:北京、陕西、湖南、黑龙江、吉林五个省市进入新课程实验, 至此,全国已有15个省市、自治区成为新课程实验省份,约占全国高中 总量的50%。 2008年:山西、江西、河南、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入新课程实 验;

第三章 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

第三章 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

02关于课程内容
传授社会文化遗产和进行理智、道“ 文化要素“,强调学科课程
03.课程实施:
德训练,培养英才。
课程设置的原则:
强调接受式学习。
第一,课程内容必须有利于国家和民族; 教师们有着绝对的主导权。
第二,课程内容要具有长期目标。
强调对学生心智的训练,尤
第三,课程内容要包含价值标准。
为强调基础学科方面的训练。
二、学科中心价值取向课程的简明历史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或者知识中心课程论),是最早出 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这一课程理论起源于古代课程, 19世纪英国斯宾塞的课程理论和德国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是 其典型代表,到20世纪上、中叶,其典型代表是要素主义课 程理论、永恒主义课程理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学科中心价值取向课程的简明历史
由于进步主义教育的非理性膨胀导致基础教育质量普遍下降,美国人纷纷对进步 主义教育提出批评,指出进步教育在写作、说话和阅读方面欠缺。于是,20世纪30年 代在美国出现了永恒主义教育(Perennialism),也称新古典主义教育,流行于50年代 的英、法等国。它最根本的特征是复古。
永恒主义者从根本上否定世界是变化的。他们认为,变化只是表面现象,而控制 世界的最根本的原则是亘古不变的、永恒的,这是他们自称为永恒主义者的主要原因。
夸美纽斯教育名言
1、 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各人所得的给予各人 2、 在人身上,惟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 3、 书是传播智慧的工具。 4、 合理安排儿童每天的生活 5、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6、 良好的模范恳切的语言和真诚坦白的同情 7、 时间应分配得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 8、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9、 不要把许多杂乱的词句塞在脑子里 10、 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11、 让儿童练习良好道德行为,克服懒惰、轻率、不守纪律、颓废等不良行为。 12、 读书而不理解,等于不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结构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E_ReadNews.aspNewsID=243
普通高中新课程在课程结构上突出强调了以下几方面的价值取向:
( l )重视课程实质结构的变革,加强艺术课程和技术课程
普通高中仍属于基础教育,其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应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特别要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批判精神、价值判断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及独立人格的发展。

以此为前提,普通高中还应强化课程的选择性,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初步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要切实增加课程内容与现实世界以及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这些都是普通高中课程实质结构的变革,这次新课程形式结构的设计就是以此为依据展开的。

在普通高中课程实质性结构改革方面,最为引人注口的是对学生艺术素养和技术素养的重视。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个人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被强调,技术在促进文化融合和人们的理解与沟通方面也显得愈益重要。

技术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融人技术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其创新精神,而且可以增进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其实践能力和信息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新课程摒弃以往高中不重视技术教育的传统,专设“技术”领域,并同时重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部分,显然既符合时代的要求,又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教给人“生存技能”,而是要创造“生命质量”,关注人的“灵魂的建设”,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同时在知识、身体和人文三个维度上获得发展。

而生命质量的提升、灵魂建设的加强以及人文维度的拓展,都离不开艺术。

毫无疑问,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排斥艺术的课程不可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

新课程将“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并努力倡导综合化的艺术课程,将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与传统的音乐、美术一起纳人学校课程,这无疑从结构上弥补了以往高中课程不重视艺术教育的一大缺陷。

( 2 )整体关注课程结构的调整,力求学科结构的新突破
历次高中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都要关注科目结构的调整。

但科目结构只是课程结构的一个层面,在其上下还分别有宏观的和微观的层面,课程结构改革必须整体地、协调地考虑这些层面。

这次新课程在“科目”之上设计了“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的设计借鉴了国外高中课程设置的成功经验,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体现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辩证关系,从更宏观的层面为课程结构的改善提供了保证。

领域设计合理了,科目设置才可能合理。

科目结构主要是科目之间的联系,在其之下,是科目内的结构,即通常所说的“学科结构”。

众所周知,学科结构问题通常被当成是一个教材问题,而教材结构问题又往往被当作是教材内容的增减问题,因而教材或科目在形式上到底应以什么方式存在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而这个问题同样关系到学科的价值走向,是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改革必须予以关注的。

新课程在这一点上作了一次极具创造性的探索,即在科目之下设模块。

如果说设置学习领域更多是给教师和学生以价值引领的话,那么,将科目分解为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若干模块则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调整上的重大举措。

以往的高中教材往往以“单元”的方式来设计,单元之间以知识的逻辑联系为纽带加以线性组织。

“模块化设计”不同于这种“单元式设计”。

单元表面上固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从根本上看,每一个单元大多只是知识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而模块则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和更强的相对独立性,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后者往往是线性的,必须前后依次展开,而前者则可能是并列的,甚至是可跳跃的。

模块设计使科目内的结构有了新突破,特别是促进了课程内容的整合,提升了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 3 )加强课程的选择性,真正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缺乏多样性和选择性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由来已久的问题。

从实践看,我国普通高中的课程基本是一种“同一型”的课程。

这种课程最终只能造就同一化的、无个性的人(学生):他们不会自主选择,不会随机应变,不能自主活动,只会适应僵死的、一成不变的环境。

人本来是多样的,人的多样性构成了人的存在本身的真实。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多样的,现代人必须有能力适应多样的、迅速变化的环境。

同一型课程结构以为让所有学生学习相同的课程,这就保证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

而事实上,全面发展绝不等于平均发展,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含义之一就在于让所有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同一型课程结构也并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因为高质量的教育也并非是等质的教育。

高质量的教育必定是在充满活力的环境中所有学生都充分实现其发展的可能性的教育。

而要使潜质不同、兴趣各异的所有学生都实现其发展的可能性,学校课程就必须是多样的和可选择的。

这种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不仅使学生能在有选择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培养其人生规划能力,而且将使学校走上特色化之路。

多样化是实现课程选择性的前提,没有多样化就不可能有选择性。

新课程主要通过以下两条途径来强化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一是将三年最低总学分(144 学分)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必修116 学分,占总学分的80 . 6 % ;选修学分又分为“选修学分I " (至少22 学分)和“选修学分11 " (至少6 学分),共占毕业总学分的19 . 4 %。

设置选修课是提高课程选择性的常用方式,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新课程实行学分管理制,选修课由学时转换成学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课程方案不像以往(19 %年、2000 年)将选修课的学时或学分硬性配置到各具体学科,而是只规定选修学分的数量。


生既可按自己的意愿将这些学分配置到同一领域甚至同一学科,也可自由配置到多个领域或多个学科,这大大提高了学生选学课程的灵活性和自由度,避免了对学生毕业流向的硬性规定。

这是新课程在课程结构设计上的一大进步。

二是通过学科内的模块化设计来提高课程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

以往所谓的选修只不过是选择是否选学这一学科,而不是在学科内选择学什么具体内容,学科内的选择并未得以彰显。

模块化设计大大改变了这一状况,新课程方案的所有学科内部都具有较强的可选择性。

这种设计显然比以往任何时候的课程都更具有灵活性,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课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 4 )体现基础性,加强课程的整合
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其课程应有适当的分化,因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中课程无需整合。

普通高中课程新方案重视了课程设置的整合,这主要体现在:设置学习领域,以学习领域为单位构建课程,力图促进领域内各科目间的沟通与渗透;设置综合科目,如艺术、技术、研究性学习等,力图在科目层面加强整合。

但是,课程设置的整合在高中阶段的空间终究是有限的,普通高中课程新方案在此之外还特别重视了科目内的整合,这是以往历次课程计划都未曾有过的。

科目内的整合主要通过模块的综合化来实现。

例如,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共设有9 个模块,与以往课程标准不同,它们都不是按照历史的时间线索来划分的,而是按综合的思路来设计的,其中必修的3 个模块分别整体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25 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6 个选修模块则依次为: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这些模块都是综合性的。

当然,在不同的科目里,模块的综合化程度各有不同,但模块的设计尽可能综合化的思路是一致的。

既重视学习领域和课程设置的综合,又重视科目内各模块的综合,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一大特点。

正是依靠这一特点,普通高中课程的整合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