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建设
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建设作者:帕夏古丽·伊麦提来源:《侨园》2018年第05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超越了国际关系中的陈旧思维,同时又跟随着时代潮流,稳步推进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架起国与国之间沟通与繁荣富强的桥梁,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境界。
高举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的伟大旗帜,进一步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新征程。
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局部冲突此起彼伏,非传统安全和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在这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人类社会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
当今世界发生的深刻复杂的变化和调整让中国的前途与命运已经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此错综复杂的全球环境中,人类必须高瞻远瞩、开放包容、合作共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稳步推进,中国外交理念和思路也不断创新,全面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的政治家、战略家的视野和战略思维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理论创新。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興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主题词”和“总纲领”。
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伟大旗帜,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各国繁荣富强,发展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建设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共同促进世界繁荣与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在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首次提出。
国关史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前
国关史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前:1.中世纪:封建制和基督教世界,强大的基督教会制度2.文艺复兴:个人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复兴3.宗教改革4.技术变革:●火药、枪炮的革命所引发的政治变化枪、炮的威力使得骑士的重要性急剧下降,步兵和炮兵的重要性上升促使君主需要通过财税制度改革来增加财力,以支撑军费开支商人、城市地位上升(代议制)13世纪后期开始官僚制(税务官、大臣)的出现绝对君主制国家时代到来●交通的演进与商业革命14、15世纪伊比利亚国家的数学、天文学、制图学、造船术的进步,船的活动范围从欧洲沿海扩大到大洋新航路的开辟海外贸易和殖民,财富积累方式的变化西方各国之间的竞争与战争,促进了国家本身的建设●印刷术的进步极大的改变了人类思想的表达、穿播和保存方式5.“现代国家”的产生和西方世界的兴起,特点:31)逐渐形成了明确而稳固的边境;2)在边境之内,它们宣称拥有绝对的主权。
3)从“国家理性”(Raison d’etat)到国家利益6.三十年战争:●是16世纪宗教改革以来宗教冲突(新教和天主教)不断升级的产物。
由宗教冲突发展成为几个重要国家之间的争疆拓土的战争。
2●哈布斯堡联盟(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并得到波兰—立陶宛的支持)VS反哈布斯堡联盟(法国、瑞典、丹麦、荷兰等国组成,得到德意志新教诸侯的支持,英国在一定程度上参加)●战争的后果:近代绝对主义国家制度的加强,几大列强的出现(英、法、荷、瑞典),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宗教平等4●威斯特伐利亚和会:51)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近代欧洲外交史的开端2)无论大小胜败都能以主权国家的身份派出代表参加会议,打破神圣罗马帝国凌驾于诸侯国之上的局面3)推动了近代国际法的发展4)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发展,增强了各国的主权意识,王权进一步代替了神权,各国都要捍卫自身的国家利益5)欧洲呈现出更加复杂的政治局面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17世纪后半期的欧洲国际关系:●欧洲的战争、外交与和约缔结表明:3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自形成之日就没有稳定过,其成员是一批实力不等、相互制衡的国家,各国从自身实力与利益出发企图改变原状2)民族观念扎根于欧洲政治中,神权让位与主权3)将格劳秀斯关于国家主权、领土的原则在国际会议、协商、缔约中具体化了●欧洲的扩张:1)世界各地的财富向西欧集中,逐步形成世界范围内的以欧洲为中心的经济秩序2)引起他们无休止的战争,殖民地成为政治交易筹码2.18世纪前半期的王朝战争: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中的战争,是近代欧洲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三讲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终结与维也纳体系的产生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拿破仑对内政策 宗教上: 承认天主教为国教 政治上: 精简编制,政府改革成军事体制;剥夺人民民主权利 经济上: 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财政;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军事上: 继承大革命传统,以征兵制代替雇佣兵制 法律上: 编纂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法律
规范
矛盾: 1、传统的防范法国霸权 2、意识领域的冲突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补充: 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为什么站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对立面呢?
1、英国对法战争的实质:保持欧洲大陆力量均势、保护英国的商业 利益; 2、“意识形态之战”
英国对法国法革命态度的变化:
欣喜 → 恐惧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二)国际干涉与法国的对外战争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第二节 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第二节 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一、拿破仑时代的开始 二、“拿破仑战争” 三、评价拿破仑仑时代的开始 1、夺权——雾月政变(1799年十一月) 2、称帝——拿破仑帝国的建立(1804年5月) 3、拿破仑对内政策 4、拿破仑对外政策——拿破仑的战略图谋
对外:集中力量打击英国,通过航海条例,禁止英国船只进入法 国,分化反法联盟,提出“不干涉原则”,宣布“法国不干涉他国政治, 也不许他国干涉法国政治”。
1793-1794年,法国打垮了国内外敌人 第三阶段:督政府时期——彻底打败第一次反法联盟
分化瓦解反法联盟,同时集中打击奥地利 拿破仑远征意大利,然后胜利进入奥地利,1794年10月,奥地利 割地求和,第一次反法联盟彻底失败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三、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政策 关键:两重性——
1、在各国扶植起了许多资产阶级政权。在适应资本主义发展 潮流方面,拿破仑战争表现出革命进步的一面;
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体系的形成与特点1618至1648年,欧洲的30年战争几乎把当时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卷了进去,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欧洲战争。
各国先是为信仰而战,以后又抛开宗教了外衣,为各自的国家或准国家的利益而战。
交战双方从1643年起就开始和谈,谈判在德意志威斯特伐利亚省的两个城镇举行,直到1648年10月才签订了和约,史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欧洲在经过30年战争的洗礼后形成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所确立的有关国家主权和国家关系的这些基本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础。
但是,这个体系还不具有全球性,它更多的带有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特点和色彩,它所展现的更多的是欧洲的国际秩序.确实,虽然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但欧洲内部并不平静,1789年,曾经是欧洲最强大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的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震撼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最终打破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所构建的欧洲多极均势结构,一时间形成了法国一强主宰欧洲大陆的形势。
拿破仑帝国的不断扩张,不仅威胁了欧洲诸国的生存,也对英国的霸权地位构成了挑战,于是从1793年到1813年英国与俄国、普鲁士、西班牙、奥地利等国先后组织了6次欧洲反法同盟,与拿破仑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激烈角逐,最终使拿破仑帝国在1814年解体,波旁王朝得以复辟。
随后列强便通过召开和会的方式,恢复欧洲的和平与均势,确立拿破仑战争以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于是就有了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于1814年5月至1815年6月召开,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派代表出席了会议,由于列强在重新划分领土和重新确立欧洲的政治力量均势的问题上矛盾重重,使得维也纳会议断断续续地开了9个月。
但是就在列强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争吵不休时,不想战败了的拿破仑卷土重来,迫使各国重新结成第7次反法联盟,并在滑铁卢战役中最后结束了拿破仑的政治军事生涯。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维也纳体系的区别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维也纳体系的区别一、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1618年—1648年,在欧洲进行的三十年战争,几乎把当时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卷了进去,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欧洲战争,各国先是为信仰而战,以后有抛开宗教的外衣,为各自的国家或准国家的利益而战。
交战双方从1643年就开始和谈,一直到1648年10月才签订了合约,史称《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1、它开创了用国际会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以后这种结束国际争端和国际战争,从而恢复和平地形式便成为惯例。
2、他通过承认德意志数百个诸侯国的主权,确立荷兰和瑞士的独立国家的地位。
实践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出现的一些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即国家主权平等、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原则,并将这些原则规定为近代以来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近代国际法的主要原则。
3、他创立并确认了国际法中。
缔约国对条约必须遵守,违约国应被视为和平的破坏者,其他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进行集体制裁的原则,使之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4、它通过承认德意志各诸侯国的的主权,以及承认心焦和天主教享有同等权利的方式,进一步承认了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使世俗的主权国家统治体制得到加强。
5、它确立了国家之间常驻外交代表机关,这一制度首先在欧洲普遍实行,为主权国家之间的经常性的交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经过了三十年战争之后形成的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所确立的有关国家主权和国际关系的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础。
但是这个体系不具有全球性。
它更多的带有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特点和色彩,他所展现的更多的是欧洲的国际秩序。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是欧洲各国之间形成了之中相对多级均势的状态。
法国、瑞典、奥地利、普鲁士、西班牙、英国、俄国、意大利等过成为国际关系中的行为主体。
论欧洲的均势
论欧洲的均势均势思想在历史长河中一直被很多杰出的外交家所推崇,是统领近代欧洲史的灵魂支柱。
均势体系虽不能避免战争或是危机,但如能做妥善安排,其作用则在于使一国控制他国的能力及发生冲突的规模受到限制,它所追求的是稳定缓和。
在此种思想下,欧洲的国际关系经历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及之后的雅尔塔体系。
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衡状态的政治格局。
七年战争:奥地利战争后的《亚琛条约》不仅没能解决英法间和普奥间的旧有矛盾,而且还平添了许多新矛盾。
于是英普集团和法奥俄瑞(典)集团双方发生了这次混战,史称“七年战争”。
战争的实质:普奥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和英法争夺殖民地与海上霸权。
战争的结果是奥地利地位削弱,普鲁士地位上升;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国际政治的中心从西欧开始转向东欧。
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随着《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不但结束了30年战争,而且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但它在调和原有矛盾的同时,又造成了新的矛盾,从而摆脱不了最终瓦解的命运。
二、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在欧洲纷乱几十年后使欧洲维持了相当长时间的和平与稳定。
它是拿破仑帝国瓦解后,维也纳会议上所确立的欧洲新的均势。
它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政治版图,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难得的和平环境。
俾斯麦是19世纪推行均势外交的代表人物,他利用个人杰出的外交才能对维也纳体系进行了一次修补,到19世纪后期各大国多位外交大臣对体系又一次进行修补。
俾斯麦为孤立法国、防止两线作战,俾斯麦的均势结构是拼凑德、俄、奥三皇同盟。
克里米亚战争:1853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非正义侵略战争。
国际关系史上四大体系的演变
国际关系史上四大体系的演变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发生在具有主权性质的民族国家出现之后。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市场和经济中心的形成,欧洲的政治区域化进程也在发展,其特点是不断否定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威,不断加强王权和主权意识,最终使民族国家应运而生。
这一过程,以1648年结束席卷欧洲的30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及其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为标志。
此后,国际关系在不断的演变,调整。
在以后的数百年中,形成了四大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而每一个体系建立后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之中,都在不断的调整,演变。
以期尽量适应现实国际关系的需要,但矛盾是在不断积累中,当矛盾积累到一定量时,就引发了前一个体系的崩溃,从而促进了下一个体系的形成。
战争所引起的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不仅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标志。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了召开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恢复和平的先例;调整了一些国家的疆界;肯定了西欧各国王权的正统性和德意志几百个诸侯国的主权和宗教信仰自由,确立了国家关系中国家主权的独立性、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强调了国际条约的神圣性并规定对违约国可以实施集体制裁;它还建立了外交使团制度。
这一切在人类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了以王权为代表的民族国家开始取代基督教的神权,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一个以正式邦交形式和召开国际会议为互动模式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欧洲初步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后,经过100多年的争斗,欧洲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到18世纪末,瑞典、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已不是大国,波兰已不存在,活跃在欧洲政治舞台上的是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
在世界上,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欧洲列强凭借船坚炮利,迅速向外扩张,把世界其他地区变成了欧洲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逐渐形成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三讲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终结与维也纳体系的产生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执政 1793年6月雅各宾派政变上台 1794年7月热月党人政变上台
1799年11月拿破仑“雾月政变” 上台 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二、当时的国际关系 (一)革命的发展与国际矛盾的形成 革命爆发之际,欧洲列强总体态度缓和 吉伦特派--把革命推向整个欧洲--“对茅屋和平,对宫廷战争”
矛盾: 1、传统的防范法国霸权 2、意识领域的冲突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补充: 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为什么站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对立面呢?
1、英国对法战争的实质:保持欧洲大陆力量均势、保护英国的商业 利益; 2、“意识形态之战”
英国对法国法革命态度的变化:
欣喜 → 恐惧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二)国际干涉与法国的对外战争
1793年第二次瓜分波兰 。1795年第三次瓜分波打败第一次反法联盟后,法国的强势扩张(主要是埃及战线) 第二次反法联盟形成
英国——一直对法国持有敌意 俄国——本来就有的敌意,在这一时期因法国在地中海 的图谋而加深了 奥地利——不甘心失败、天主教 西班牙——家族仇恨、天主教 土耳其——被侵略 • 1798年第二次反法联盟形成,包括:英国、俄国、奥地利、西班 牙、土耳其。 第二次反法联盟战争的爆发与“雾月政变” • 1799年3月,军事冲突开始 • 1799年十一月发动了“雾月政变”开始了拿破仑执政时期,法国 历史甚至欧洲历史进入了拿破仑时代。
01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民族主义 VS
在王朝性国际主义基础上,主要包括君权神授、王朝合法和欧 洲君主共同体观念支配下的列强互不毁灭、互不干涉的 “贵族国际”共同价值观和伦理观
2维斯特伐里亚体系之前的欧洲国际关系
1566年的奥斯曼帝国
• 3、伊斯兰国际体系:随着伊斯兰教的 传播而展开,不区分宗教与世俗领域, 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国家构成 一个神权统治的宗教国家体系。(圣 战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 4、美洲殖民地体系
近代世界始于15和16世纪之交,欧洲海外扩张、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欧洲中世纪的国际秩序特征: 1、大量异质的政治实体间的交织重叠的权力关系(政治分 裂);天主教会、神圣罗马帝国、王国、封邦、贵族领地、 自由城市等 2、统一的基督教世界(“基督教共同体”)的认同 欧洲中世纪的国际秩序规范: 由神学传统(基督教传统)、帝国传统(罗马传统)与封建传 统(德意志传统)长久形成,体现在教会法、民法与习惯法 之中。 教会法包括萌发形态的主权定义、条约的不可违背性、正义战 争的条件、和平的维护与保证、中立者与非战斗人员的豁免 等。 习惯法:规范欧洲世俗社会的交往,包括贸易、航海、贵族交 往礼仪与战时行为方式等。 民法:罗马法的传承。
查理五世(1519-1556)时期的哈布斯堡帝国: 1、维持一个共同君主下的庞杂帝国,不触动各个组成部分原有的政制形态与国体 地位,不构建一套共同与单一的帝国组织。 2、首席大臣马可里诺-加提纳纳的欧洲霸权思想,一种对欧洲其它国家的领导地 位,而非直接控制式的霸权。 3、竭力维护天主教的正统地位,扑灭德意志的新教运动,领导基督教世界把土耳 其人逐出欧洲。 查理五世的欧洲称霸战争 法国-哈布斯堡帝国的战争: 法国的法兰西斯一世(1515-154?)坚持欧洲均势,构建法国的大同盟体系:东 方体系(与土耳其、波兰和特兰西瓦尼亚结盟)、中欧体系(瑞士、德意志新教 诸侯)、南方体系(威尼斯、教皇国与意大利的亲法城邦) 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查理五世在镇压德意志新教运动失败后,在奥格斯堡 与新教诸侯缔结宗教和约,确定路德教派的合法性,规定各邦诸侯拥有决定其臣 民宗教信仰的权利,即“教随国定”原则。德意志的政治分裂在继续,宗教分裂 也得到确立。 1556年,查理五世逊位,迫于奥地利大公斐迪南一世的要求,将哈布斯堡帝国一分 为二:其子腓力二世继承西班牙与其海外殖民地、尼德兰、意大利以佛朗什-孔 泰,斐迪南一世继承神圣罗马帝国帝位,领有哈布斯堡帝国的其余疆域。 1559年《卡托-堪布累起和约》,法国、哈布斯堡西班牙与英国缔约,法国放弃除 萨伏依、皮蒙特之外的所有意大利领土,结束法、西在意大利的争夺,“意大利 战争”结束,确立法、西两强的大致均势。
威斯特法里亚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
而在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
一般史学家会视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和1659年的比利牛斯和约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系列之一。
和约主要内容如下: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其中归正宗加尔文教派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唯不得对皇帝及皇室宣战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被迫割与法国,瑞典和部分帝国内的新教诸侯法国得到洛林内梅林、图尔、凡尔登等3个主教区和除斯特拉斯堡外整个阿尔萨斯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地区和维斯马城、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岸的重要港口普鲁士获得东波美拉尼亚地区和马格德堡(Magdeburg)主教区萨克森获得路萨蒂亚(Lusatia)地区普法尔茨(Palatinate)公国一分为二信奉天主教的上法普尔茨与巴伐利亚合并信奉新教的下普法尔茨(莱茵兰-普法尔茨)维持独立神圣罗马皇帝选举不得在现任皇帝在世时进行,以免皇帝干预,影响结果法国和瑞典在神圣罗马帝国议会有代表权,巴伐利亚公爵被封为选帝侯此和约导致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失去大量领地,也削弱了皇朝对神圣罗马帝国内各邦国的控制,使皇朝陷入中衰,也使德国陷入封建分裂的时代。
另外,此和约导致法国,荷兰和瑞典这三大欧洲新霸主的崛起。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这个和约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使德意志完全成了地理概念。
意大利各邦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学习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的心得体会
学习国际关系史的心得体会在这学期中,我们集中学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涉猎,我对这门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新的感悟。
国际关系是史包含着一个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元素不断成长和变换的巨大网络,各种政治力量在一个日益一体的网络空间里相互发生联系。
国际关系史以世界体系的发展为主线,既有国际关系史围绕世界体系机制而运行的轨迹描述,又有关于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的分析以及推行国家利益对国际关系影响的思考。
一、近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回顾五百年的国际关系史,我们发现,国际关系体系从欧洲走向了世界形成了真正世界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
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从大陆同盟体系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再到雅尔塔体系,国际关系体系转变的路径可供我们借鉴:从国际体系的极数分析,国际关系体系经历了两极体系—英法奥三极体系—英法俄普奥五极体系—英法俄德奥五极体系(美日具备极的实力,但没有参与国际体系)—美苏体系—中美苏战略三角,直到冷战结束后的美欧俄中日五大力量中心,多极体系初具雏形,美国军事实力超强,但建立单级霸权体系,困难重重。
从极的产生过程来看,法兰西与神圣罗马帝国之争,法国的战略在于分裂神圣罗马帝国,其重点在于与神圣罗马帝国争夺西班牙,同时支持德意志内部的新教诸侯反对奥地利。
其战略是成功的。
三十年战争后,法国成为欧陆的霸主。
而神圣罗马帝国的战略则联合欧陆之外的英国,反对法国。
两强争夺的最终结果是英国成为战略平衡手,普鲁士也在两强的争夺中崛起起来。
同时,俄罗斯向西扩张,也成为欧陆的主要角色。
法德世仇成为欧洲国际关系体系转变的动力,神圣罗马帝国衰落后,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但是无论亨利四世还是拿破仑,在其实力鼎盛时期也未能达到与欧洲所有强国为敌的地步。
两强相争的后果是两强都衰落下去,只是衰落的快慢不同,拿破仑战争后,法国实力再也没有达到欧陆霸主的地位。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westphalian system)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
而在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
我的理解: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使欧洲各国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对多极均势的状态,但这种均势并不是绝对稳固的,和约签订后,欧洲民族国家之间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而战,仍然面临着频频的战乱。
均势中的各级诸如法国、瑞典、奥地利、普鲁士、西班牙、英国、俄罗斯和意大利等国的实力虽有差异,但基本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
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里,经过多次局部战争,“各国的兴衰更替以一种令人目眩的速度进行着”,欧洲各国的实力对比呈现动态的消长变化。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这个和约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使德意志完全成了地理概念。
意大利各邦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法国得到通向德意志的战略通道,实力大增,为后来称霸欧洲打下基础;瑞典获得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重要港口,成为北欧强国。
和约在欧洲大陆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格局。
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形成的均势格局并非是“一种神圣的稳定局面。
事实上,各国的兴衰更替以一种令人目眩的速度进行着”。
到18世纪未时,就已经有许多曾经的大国衰落了。
虽然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的均势并不巩固,但和约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
并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依然是解决各国间矛盾、冲突的基本方法。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欧洲战乱仍频。
但如和约所签订的那样,这些战争都是在民族国家之间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而战,不再有中世纪般为了某一所谓神圣原则而发生的战争。
而且在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直至20世纪的约大多数战争中,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确定的国际关系原则对战争的进程及结果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威斯特伐里亚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威斯特伐利亚和约(westphalian system)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
而在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
一般史学家会视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和1659年的比利牛斯和约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系列之一。
3合约内容和约主要内容如下: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其中归正宗加尔文教派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唯不得对皇帝及皇室宣战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被迫割与法国,瑞典和部分帝国内的新教诸侯法国得到洛林内梅林、图尔、凡尔登等3个主教区和除斯特拉斯堡外整个阿尔萨斯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地区和维斯马城、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岸的重要港口普鲁士获得东波美拉尼亚地区和马格德堡(Magdeburg)主教区萨克森获得路萨蒂亚(Lusatia)地区普法尔茨(Palatinate)公国一分为二信奉天主教的上法普尔茨与巴伐利亚合并信奉新教的下普法尔茨(莱茵兰-普法尔茨)维持独立神圣罗马皇帝选举不得在现任皇帝在世时进行,以免皇帝干预,影响结果法国和瑞典在神圣罗马帝国议会有代表权,巴伐利亚公爵被封为选帝侯4各国影响编辑此和约导致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失去大量领地,也削弱了皇朝对神圣罗马帝国内各邦国的控制,使皇朝陷入中衰,也使德国陷入封建分裂的时代。
另外,此和约导致法国,荷兰和瑞典这三大欧洲新霸主的崛起。
欧洲格局构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这个和约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使德意志完全成了地理概念。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648-1815)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
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9)。
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
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
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
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捷克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
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
1618年5月23日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
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整场战争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捷克阶段(1618年至1624年)、丹麦阶段(1625年-1629年)、瑞典阶段(1630年-1635年)及全欧混战阶段(1636年-1648年)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战败。
参战各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止,共达三十年之久。
三十年战争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签订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得以形成由它决定的国际法也真正产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构建的国际秩序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维也纳体系。
合约主要内容●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其中归正宗加尔文教派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唯不得对皇帝及皇室宣战●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被迫割与法国瑞典和部分帝国内的新教诸●法国得到洛林内梅林、图尔、凡尔登等3个主教区和除斯特拉斯堡外整个阿尔萨斯●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地区和维斯马城、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岸的重要港口●普鲁士获得东波美拉尼亚地区和马格德堡(Magdeburg)主教区●萨克森获得路萨蒂亚(Lusatia)地区●普法尔茨(Palatinate)公国一分为二,信奉天主教的上法普尔茨与巴伐利亚合并,信奉新教的下普法尔茨(莱茵兰-普法尔茨)维持独立●神圣罗马皇帝选举不得在现任皇帝在世时进行以免皇帝干预影响结果●法国和瑞典在神圣罗马帝国议会有代表权巴伐利亚公爵被封为选帝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影响: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神圣罗马帝国控制欧洲局面已经走向衰落使德意志完全成了地理概念。
国际政治四大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国家主权原则内容提要: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一个国际关系体系,它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确立了国家主权和平等原则。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坚持这一原则依然显得很有必要。
关键词: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国家主权研究国际关系,不仅需要对现实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更需要对历史有个清楚的了解。
从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来看,曾先后出现过四个体系,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
也有一说为五个体系,即在维也纳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间存在过俾斯麦大陆同盟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从17世纪形成到18世纪解散,维持了约一个半世纪,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一个粗略的探讨。
一、有关概念“国际关系”、“国际关系体系”是两个在国际关系学或国际政治学中广泛被使用的概念。
为了便于后面内容的阐述,有必要对它们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国际关系”相对于“国内关系”而言,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⑴只要世界上出现了不同的国家,国家间发生了某种交往,就会形成某种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体系”指的是,各种国际行为体之间(主要是国家)的各种形式的关系(主要是政治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
⑵统一体具有不可分割性,有其整体的结构与功能,有其总体运动、发展规律。
⑶有“国际关系”的存在并不一定能够构成“国际关系体系”。
由于产生力水平低下,国际自给自足、闭关自守,加上交通和通讯手段落后,早期的国际关系处于一个极不发达的状态。
国际关系呈现出偶然性、松散性、有限性,世界各国、各地区处于相对隔离、孤立的状态。
可以说,早期的社会不存在着国际关系体系(东亚封贡体系是个例外)。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催生了现代国家与现代国际关系。
新的生产方式和强大的生产力,开始冲破旧世界的樊篱,推动人类社会日益走向一个紧密的整体,由此出现了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
有学者认为“国际关系体系”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完成、世界市场的出现、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作为标志,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一是19世纪末到1917年,单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时期;二是1917年——1945年,两种政治经济体系并存斗争时期;三是二战后到90年代初,两大社会体系、三类国家、多种类型的经济制度在同一个统一的世界体系中并存、竞争、共处的时期;四是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处于形成当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十八世纪末,瑞典、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已不是大国,波兰已不存在,活跃在欧洲政治舞台上的是英国、法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在世界上,这些欧洲国家凭借船坚炮利迅速向外扩张,把世界其他地区变成了欧洲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逐渐形成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
但是欧洲内部并不平静,1789年,曾经是欧洲最强大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的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震撼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最终打破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所构建的欧洲多极均势结构,一时间形成了法国一强主宰欧洲大陆的形势。拿破仑帝国的不断扩张,不仅威胁了欧洲诸国的生存,也对英国的霸权地位构成了挑战,于是从1793年到1813年英国与俄国、普鲁士、西班牙、奥地利等国先后组织了6次欧洲反法同盟,与拿破仑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激烈角逐,最终使拿破仑帝国在1814年解体,波旁王朝得以复辟。随后列强便通过召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第一, 在十九世纪已经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之下,维也纳体系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世界性,可视为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关系体系;
第二, 均势原则已经成为指导后世制定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维护国际关系体系内均衡结构的经典性原则;
第三, 它对各国外交代表的等级的规定至今还被作为外交惯例而广泛运用。
1618至1648年,在欧洲进行的30年战争几乎把当时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卷了进去,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欧洲战争。各国先是为信仰而战,以后又抛开宗教了外衣,为各自的国家或准国家的利益而战。交战双方从1643年起就开始和谈,谈判在德意志威斯特伐利亚省的两个城镇——明斯特和奥斯纳布吕克举行,直到1648年10月才签订了和约,史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第一, 调整拿破仑战争后欧洲各国的疆界,主要内容是:
(1) 按照正统主义原则,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典、荷兰以及那不勒斯等王朝都恢复原来的地位;
(2) 奥属尼德兰并入荷兰,热那亚、萨瓦和尼斯并入撒丁王国,意大利仍陷于分崩离析状态,瑞典合并挪威;
(3) 俄国西部疆域扩大到波兰西部,波兰成为沙皇统治下的一个君主立宪国;
经过30年战争,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在经济上遭到重创,在政治上又被分裂。在德意志的诸邦中,只有奥地利和普鲁士最为强大,通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打击了法国的野心,并得到了大片土地,普鲁士也得以进入欧洲列强的行列,而西班牙的地位则在下降。
当1682年彼得大帝成为俄罗斯的沙皇时,俄罗斯已经是一个地跨欧亚的大帝国。彼得大帝在国内进行了西化改革,增强了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并为了争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和波罗的海的霸权而与瑞典进行了北方大战。战争当中他把首都从内陆的中心莫斯科迁到滨海地区的彼得堡,建在他征服的第一块波罗的海的海岸上,表明了他对外扩张的决心,战争的结果使俄国获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从此,俄国从一个内陆国家成为一个濒海强国。随着瑞典的衰落,俄罗斯步入欧洲强国的行列,到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统治时期,俄国伙同奥地利和普鲁士三次瓜分波兰,并打通了进入黑海的出海口,势力进一步加强。于是,经过100多年的争斗,欧洲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维也纳会议于1814年5月至1815年6月召开,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派代表出席了会议,奥地利政府不顾财政拮据,使会议的进程十分奢华,以致人们看到的维也纳会议不是在行进,而是在跳舞。但是各国都派出了精明强干的政治家或外交家出席会议,而实际主宰会议的是奥地利外交大臣克莱门斯?梅特涅、英国代表卡斯尔累子爵、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他们都带着自己的打算而来,在歌舞升平的背后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奥地利的首要目的是通过恢复欧洲的均势维护日趋没落的奥地利帝国,因此它既要扼制法国的扩张,也要阻止普鲁士势力的进一步膨胀,还要极力阻止俄国对欧洲大陆的干涉。英国在要求保持和扩大海上优势的同时,希望建立欧洲大陆各国的均势,以维护英国的安全和欧洲的和平。普鲁士要求恢复战前失掉的领土,并希望得到更多的土地。俄国想进一步扩张自己的领土,并削弱其他各国,以增强自己的实力。于是四国在会议上,便形成了以英奥为一方、以俄普为另一方的两个营垒。
但是,任何的实力均衡都是相对的,而不平衡则是绝对的。维也纳体系维持了大约100年,最终由于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彻底破产。
夏尔?德?塔列朗作为战败国法国的代表在会议中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他凭借非凡的外交才干,利用上述四国之间的矛盾,不仅分化了反法同盟,而且提高了法国的地位,使法国能够以战败国的身份跻身于会议的五强之列。同时,他提出了著名的正统主义原则和补偿原则。正统主义原则强调主权国家的正统性如同财产的正统权力一样,来源于所有权的古老状态,因此要求和会恢复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欧洲的各个正统王朝和君主制度,并以此作为重新划分领土和势力范围的依据。补偿原则是以相应的领土补偿昔日统治者的损失,重新划分欧洲的政治版图。
拿破仑重新夺取政权的行动引起了奥、俄、普、英等国的恐慌,为了确保维也纳体系,防止法国再度爆发革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朗茨一世和普皇威廉三世于1815年9月20日在巴黎签订了《神圣同盟条约》,宣布三国根据基督教的教义,相互保证欧洲的正统统治。到1815年底,除了英国、罗马教皇国和奥斯曼土耳其之外,其他欧洲国家都加入了该同盟。
该条约是一个军事同盟条约,目的是反对拿破仑家族在法国复辟,反对法国对欧洲整体均势构成威胁。1818年法国加入该同盟,使其演化为五国同盟,具有永久联盟的性质。
《神圣同盟条约》和《四国同盟条约》是对维也纳体系的重要补充,也可视为维也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总体来看,维也纳体系仍然是一个欧洲列强讨价还价、求得妥协的国际体系,而且由于该体系内部的重重矛盾而决定了它的不稳定性,但是维也纳体系在国际关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使欧洲各国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对多极均势的状态。法国、瑞典、奥地利、普鲁士、西班牙、英国、俄罗斯和意大利等国成为国际关系中的行为主体,各国的实力虽有差异,但基本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里,经过多次局部战争,欧洲各国的实力发生着消长变化。
英国于1640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由于30年战争的牵制,欧洲大陆各国无力对英国进行干涉,这场革命的胜利为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崛起和向海外扩张打开了新的局面。在整个十七世纪,英国与荷兰进行了三次战争,并支持法国与荷兰作战,从而结束了荷兰的海上霸权。从此,英国不断加强其制海权,加紧向海外殖民扩张。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到十八世纪末,英国已经成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霸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它开创了用国际会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以后这种结束国际争端和战争、从而恢复和平的形式便成为惯例;第二,它通过承认德意志数百个诸侯国的主权,确认荷兰和瑞士的独立国的地位,实践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出现的一些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即国家主权平等、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原则,并将这些原则规定为近代以来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近代国际法的主要原则;第三,它创立并确认了国际法中缔约国对条约必须遵守、违约国应被视为和平的破坏者、其他缔约国对违约国可以进行集体制裁的原则,使之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第四,它通过承认德意志各诸侯国的主权以及承认新教和天主教享有同等权利的方式进一步确认了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使世俗的王权国家的统治体制得到加强;第五,它确立了国家之间常驻外交代表机关即外交使团的制度,这一制度首先在欧洲普遍实行,为主权国家之间经常性的交往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
(7) 承认瑞士联盟为永久中立国。
此外,根据法国和反法联盟签订的和约,法国恢复到1790年的疆界,赔款7亿法郎,其东北要塞由战胜国占领3至5年。
第二, 讨论并决定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国际问题
(1) 会议通过《关于取缔贩卖黑人奴隶的宣言》,但是,尽管英法极力主张普遍禁止奴隶买卖,声明罪恶的奴隶贸易理应废除,但各国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实施的日期;
(2) 会议通过了《关于河流自由航行的规章》,确定位于各国边界上的或流经数国的国际河川,从可通航之点起到河口为止,各国可以完全自由航行,并且不得禁止任何人进行贸易,但应制定征税和航行的国际规则;
(3) 会议通过《关于外交代表等级的章程》,规定外交使节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是大使,第二级是特命全权公使,第三级是代办。各个等级的外交官员的位次应依照他们正式通知到达的日期决定。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徐欣)“从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的条款来看,强权政治是其一大特色,和会在欧洲大陆恢复了旧的封建专制制度并通过战胜国对战败国财产的瓜分,不仅满足了列强的领土野心,而且初步建立起一个新的欧洲大陆的均势。因此,人们把维也纳会议建立的这种新的政治、军事及其领土的平衡称为维也纳体系。《神圣同盟条约》和《四国同盟条约》是对维也纳体系的重要补充,也可以视为维也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维也纳体系是继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的、历史上第二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使路易十四的法国获得了通向德意志的战略通道——阿尔萨斯的大部分地区,而神圣罗马帝国的解体以进一步加强了法国的战略地位。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的名言,正是当时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力量强大的标志。其后,法国通过与西班牙的战争获得了新的领土,这进一步鼓励了法国的扩张野心。尽管在以后的战争中,法国的扩张受到其他国家、特别是英国的制约,但法国仍然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徐欣)“威春播持伐利亚体系是欧洲在经过30年战争的洗礼后形成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所确立的有关国家主权和国家关系的这些基本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础。但是,这个体系还不具有全球性,它更多的带有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特点和色彩,它所展现的更多的是欧洲的国际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