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辽宁师范大学826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考察学生对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和元素化学基本知识及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重点部分)硕士研究生入学无机化学考试范围以《高等工业学校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考试内容及各部分比例如下。
(一)无机化学原理部分(35~45%)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2.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4.氧化还原反应5.配位化合物(二)物质结构部分(15~20%)1.原子结构2.分子结构3.晶体结构(三)元素化学部分(30~35%)1.主族元素:各元素的通性,及常见元素和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性质递变规律,常见离子的鉴定。
2.过渡元素:过渡元素的通性,及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银、锌、汞等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常见离子的鉴定。
3.镧系和锕系元素;镧系和锕系元素的通性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四)实验部分(10~15%)1.基本操作和技能:无机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2.测定实验:了解一些常数(如气体常数)和化学数据(如解离常数)的测定方法,初步掌握正确操作、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通过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实验、个别离子和混合离子(三种)的检出实验,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酸碱性、溶解性、氧化还原性、水解及配位性等性质,培养正确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4.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及综合、设计性实验;通过无机制备实验,学习无机物的制备、分离和提纯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的初步能力。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选择题(30~35分),填空题(20~25分),完成反应式(20~30分),计算题(25~30分),填表题(20~25),综合填充(~10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为三小时(可以使用数学计算器)。
五、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编,高教出版社,1994;《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高教出版社,1994一、考试的总体要求1.对本门课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掌握其含义及适用范围;2.掌握物理化学公式应用及公式应用条件。
2019辽宁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试科目+参考书+招生人数+就业情况+难度分析全攻略
040 文学院 Tel:洪 飏(主管院长)85992032
王庭发(教学秘书)85992035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00 全日制 10 非全日制
051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历史系
拟招 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92
一、辽宁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总体来说,辽宁师大的教育硕士考研难度不大,院校招生量较大,考试题目难度不高。据统计, 录取的人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其专业课认真复习后,及格很容易。 据从辽宁师大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教育硕士考研的考生中 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 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 背景。其次,教育硕士考研考试科目里,333 教育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 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师范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 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 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辽宁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怎么样? 辽宁师大教育硕士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就业渠道广阔,就业机会多。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越来越 重视和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教育硕士专业正在逐渐成为一门热门专业。 就业方向 全国高校、高职、中职、高专、中专里做教师、行政、辅导员;教育科学研究所、研 究室里做研究人员;编辑部、报社、期刊社、杂志社做编辑;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人事考试 院做工作人员或研究人员;中小学里做管理人员或教师;公司里做项目工作;培训机构做相关培训 等。
2019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化学(2021年整理)
2019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化学(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化学(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化学(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9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化学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水平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水平,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一、对化学学习水平的要求1。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水平(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准确复述、再现、辨认,并能融会贯通.(2)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现象、实物、模型的观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相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实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3)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
2。
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水平(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使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
(2)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能准确地使用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实行表达,并做出合理解释.3。
化学实验与探究的水平(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的一般过程。
(2)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使用化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能设计合理方案,初步实践科学探究。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一.适用对象:“专升本”入学考二.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物质极其变化1.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混合气体分压定律,分体积,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极其计算.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
2.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反应焓变,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生成焓的概念及计算。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了解反应速率的表示,平均速率。
2.掌握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质量作用定律),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其原因。
3.理解化学平衡极其特征,掌握化学平衡定律极其表达式,书写和应用标准平衡常数的规则,了解多重平衡规则。
掌握浓度,压力,温度对平衡的影响,理解其原因及有关计算。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1.了解强弱电解质的区别。
2.掌握水的解离,一元弱酸、一元弱碱的离子浓度计算及pH值的计算。
3.掌握同离子效应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及计算,了解缓冲溶液的原理、选择和配制,掌握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4.了解不同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5.理解溶解-沉淀平衡,溶度积的原理,掌握溶度积规则的计算,沉淀生成的条件,沉淀的完全程度,同离子效应对沉淀的影响。
了解分步沉淀,沉淀的溶解及转化。
第四章氧化和还原1.了解氧化值的概念,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的氧化值,掌握用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
2.理解氧化还原电对,掌握原电池的组成,表示方法。
3.掌握用原电池的标准电极电势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进行(物质能否共存)及反应方向,原电池的电动势。
掌握非标准状态下上述计算(能斯特方程式,既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4.掌握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程度的计算(平衡常数),了解元素电势图极其应用。
第五章物质结构1.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掌握四个量子数的意义和取值范围,理解多电子原子的能级。
2.理解基态原子中电子的排布原理,掌握1—36号元素原子及主族元素原子中的电子排布。
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指出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区),或根据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写出核外电子排布。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考研大纲1.化学热力学初步1.1掌握焓和焓变概念。
1.2运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计算。
1.3计算标准状态下反应自由能和熵的变化。
1.4学会运用自由能变化判断化学反应方向,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
2.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2.1掌握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并能运用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的概念加以解释。
2.2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解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
2.3掌握化学平衡及移动原理。
2.4掌握有关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的计算。
3.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3.1了解近代酸碱理论(重点是酸碱质子论)的基本概念。
3.2掌握一元弱酸、弱碱的离解平衡和多元弱酸、弱碱分步离解平衡的计算。
3.3掌握pH和pOH的定义。
3.4理解同离子效应、盐效应对离子平衡的影响。
3.5了解缓冲作用原理以及缓冲溶液的组成和性质,掌握缓冲溶液pH的计算,并能配置一定pH的缓冲溶液。
3.6会运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以及有关的计算。
4.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4.1理解标准电极电势的概念。
了解原电池的构成,能用奈斯特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包括溶液pH值改变、沉淀形成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4.2能运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次序和程度。
4.3了解原电池电动势与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及平衡常数的关系。
4.4掌握元素的电势图和φ-pH图及它们的应用。
5.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5.1理解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
5.2懂得近似能级图的意义。
5.3能够运用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写出若干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构型。
5.4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元素若干性质(原子半径、电离势、电子亲合势和电负性)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分子结构6.1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基本特征和原则。
6.2能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一般分子和离子的空间结构。
6.3了解键能、键长、键角和键的极性等键参数的概念。
6.4掌握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及应用。
836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836无机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无机化学考试是为我校招收无机化学、材料化学、应用化学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无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其基本原理和实验手段来分析和解决无机化学领域问题的能力,以保证考生具有基本的无机化学理论和实验技能。
二、考试目标1.初步掌握元素周期律,化学动力学、化学热力学、近代物质结构、化学平衡以及基础电化学等基本原理。
2.利用无机化学原理去掌握有关无机化学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考试(可以使用数学计算器)。
四、试卷题型结构本课程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是非题、问答题、计算题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内容。
五、考试内容硕士研究生入学无机化学考试范围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专业规范》为依据,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制定本大纲。
5.1 无机化学中的化学原理,主要包括:(1)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和能量关系;(2)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熟悉影响化学反应及化学平衡的因素;(3)了解酸碱理论,熟悉溶液中的单相与多相离子平衡,掌握弱酸、弱碱溶液中离子浓度、盐类水解和沉淀平衡的计算;(4)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极电势、Nernst方程及其应用,了解电势图及其应用;(5)了解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配位场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稳定常数及其应用,熟悉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以及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熟悉配位化合物的的命名、几何构型和异构现象以及配合平衡等有关知识。
5.2结构化学(1)了解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熟悉原子中电子的分布,掌握原子性质的周期性;(2)了解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力和氢键的特点;(3)了解晶体的特征、性质以及晶体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关系。
辽宁师范大学2020化学考试大纲
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编制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编制日期:2019年7月25日院学术分委会主席签字: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719《有机化学》考试大纲注意:本大纲为参考性考试大纲,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运用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系统地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主要内容包括: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基本反应历程、分离、鉴定、结构推测、以及运用基本反应进行有机合成。
主要考察知识点:一、烷烃1.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2.烷烃的结构(碳原子的四面体结构、sp3杂化、σ键)3.烷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4.烷烃光照下卤代反应历程、自由基的稳定性、各种氢的相对活性二、单烯烃1.烯烃的分子结构(碳原子sp2杂化、π键)2.烯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烯烃的制备4.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5.碳正离子稳定性6.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和自由基反应历程三、炔烃和二烯烃1.炔烃的分子结构(碳原子sp杂化)2.炔烃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共轭二烯烃的性质4.炔烃的合成四、脂环烃1.脂环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脂环烃的合成五、芳烃1.苯的结构、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法定性解释2.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苯环上亲电取代定位规律及其应用4.亲电取代反应历程5.理解芳香性概念、休克尔规则,判断芳香性6.多环芳烃的结构和性质六、卤代烃1.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亲核取代反应历程及其影响因素3.消除反应历程及其规律4.应用金属有机化合物进行有机合成七、醇酚醚1.氢键对熔点、沸点、水溶性的影响2.醇和酚的结构特点,醇类、酚类化合物酸性比较3.醇、酚、醚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4.醇、酚、醚的制备方法5.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性质八、醛酮1.醛和酮的结构、分类、同分异构2.醛和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亲核加成反应历程及其反应活性比较4.醛和酮的制备5.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性质九、羧酸1.羧酸的结构2.羧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羧酸的制备4.二元羧酸和取代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5.有机化学酸碱理论及其酸碱性比较十、羧酸衍生物1.羧酸衍生物的分类2.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酯的水解和酯缩合反应历程4.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十一、含氮化合物1.硝基化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质2.胺的结构和分类3.胺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4.重氮盐的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5.分子重排反应及反应历程十二、杂环化合物1.五元杂环化合物呋喃、噻吩、吡咯的结构与性质2.六元杂环化合物吡啶的结构与性质3.杂环化合物的芳香性及亲电取代反应活性4.稠环杂环化合物喹啉的结构、性质与合成十三、周环反应1.电环化反应2.环加成反应3.σ-键迁移反应十四、有机合成1.形成碳碳键的反应2.官能团的引入和转换3.官能团的保护4.立体选择性控制5.综合运用基本反应进行有机合成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816《物理化学》考试大纲注意:本大纲为参考性考试大纲,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826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826无机化学一》一、考试内容范围:1.基本理论部分焓、焓变、标准摩尔生成焓、反应速率理论、活化能、基元反应、反应速率常数、化学平衡、熵、自由能等概念;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和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三个平衡常数Kp、Kc、KÆ •之间的关系;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和化学平衡及移动的计算;化学反应方向的计算和判断(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的有关计算)。
电离平衡、盐水解、缓冲溶液、同离子效应、溶度积规则等概念;一元及二元弱酸碱溶液pH值、同离子效应的计算方法、有关溶液积规则的计算和分步沉淀的计算;沉淀溶解的几种方法。
原电池、电极电势等概念,原电池符号的写法,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电极电势和奈斯特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规律、四个量子数的意义,s、p、d原子轨道的形态和方向;常见元素价层电子构型;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共价键的形成、特点和类型;杂化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及应用。
不同类型晶体的特征,三种典型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晶格能。
分子间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及写法、命名;有关配位平衡的计算。
2.元素部分主族元素的单质和重要化合物的典型性质及在周期系中的变化规律。
过渡元素铬、锰、铁、铜、银、锌、汞等元素的单质、重要离子、重要配位化合物性质。
正确书写以上元素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考查重点:焓、焓变、标准摩尔生成焓、基元反应、熵、自由能等概念;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和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重点要求定性的影响);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计算;化学反应方向的计算和判断(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的有关计算)。
一元弱酸碱溶液pH值、同离子效应的计算方法、有关溶液积规则的计算和分步沉淀的计算。
原电池符号的写法,电极电势和奈斯特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四个量子数的意义,常见元素价层电子构型。
杂化轨道理论类型与分子构型的关系;分子间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注意:本大纲为参考性考试大纲,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主要考察知识点: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了解氢原子光谱及玻尔理论的中心思想
2.掌握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及特点
3.了解原子轨道、电子云的涵义;掌握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其相互联系
4.掌握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涵义;波函数径向分布与角度分布的意义及其与电子云形状的区别和联
系
5.掌握多电子原子的能级高低顺序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则;给出原子序数,能熟练写出常见元素原
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式
6.理解元素周期律、周期系、周期表、周期性的基本概念。
能根据元素的电子组态确定它在元素周
期表中的位置,反之,根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写出原子的电子组态
7.理解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三个基本参数的物理意义,掌握其周期性变化规律
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掌握离子键的形成与特点、离子的特征、晶格能及其对离子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2.掌握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及其应用
3.掌握分子磁性及极性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4.理解离域π键的概念、形成条件及表示方法,掌握判别简单分子中有无离域π键的方法及离域π键
的正确书写形式
5.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离子的极化,氢键等概念;掌握分子间作用力形成
及分子间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并用以解释有些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
6.了解金属键的自由电子理论和能带理论
第三章晶体结构
1.了解晶体特征、晶胞、晶胞参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立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晶胞的特征
3.掌握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混合型晶体质点间作用力的区别及其对物质物
理性质的影响
4.掌握几种常见离子晶体(CsCl,NaCl,闪锌矿)的晶胞结构类型及特点
5.掌握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及空间利用率的计算
6.理解离子极化、极化作用与变形性的概念,掌握离子极化对化学键及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第四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1.理解热力学基本概念,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盖斯定律及焓、熵和吉布斯自
由能的定义及其应用
2.掌握用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去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五章化学动力学初步
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方程的建立及各项意义
2.掌握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及相关计算
3.了解反应速率理论
第六章化学平衡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理解混合气体分压、分体积的概念,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混合气体分压定律、气体扩散定律
及其应用;
2.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
3.掌握实验平衡常数(K)和标准平衡常数(Kθ)与△r G mθ的关系、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
第七章电离平衡
1.了解电解质理论及酸碱理论的发展
2.掌握一元弱酸(碱)、多元弱酸(碱)氢(氢氧根)离子浓度的计算
3.掌握同离子效应及缓冲溶液相关计算
4.了解盐的水解相关计算
5.掌握沉淀溶解平衡中溶度积常数和溶解度的关系、溶度积规则的运用及相关计算
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及其符号书写
2.掌握标准电极电势的意义及应用,能斯特方程及元素电势图的相关计算;掌握标准电极电势与
平衡常数的关系及相关计算。
第九章配位化合物
1.掌握配合物的命名、配位数等基本概念
2.掌握中心原子和配体性质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3.了解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和晶体场理论,理解配合物中的成键作用与电子结构对配合物的稳定性
和磁性的影响
4.掌握配位平衡及其相关的计算
第十章元素化学引论
1.简单了解金属、非金属的分类、存在和金属的提炼
2.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及主要化学性质
3.掌握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变化规律
第十一章氢和稀有气体
1.简单了解氢及氢化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了解稀有气体单质、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
第十二章卤素
1.掌握卤素的通性
2.掌握卤素单质及其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盐)的制备和主要性质
第十三章氧族元素
1.掌握氧族元素的通性
2.掌握氧,臭氧,水,过氧化氢,硫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成键特征、性质及主要用途
3.简单了解硒、碲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第十四章氮族元素
1.了解氮族元素的通性
2.掌握氮及其化合物,磷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主要用途
3.掌握砷、锑、铋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4.了解惰性电子对效应。
第十五章碳族元素
1.了解碳族元素的通性
2.掌握碳、硅元素的单质及其主要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3.了解锗、锡、铅单质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卤化物、硫化物的性质
第十六章硼族元素
1.了解硼族元素的通性
2.掌握硼的成键特征
3.掌握硼、铝单质及其主要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质
第十七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
1.了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
2.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第十八章铜族元素锌族元素
1.了解铜族元素和的锌族元素的通性
2.掌握Cu、Ag、Au、Zn、Cd、Hg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或配合物)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掌握Cu(I)和Cu(II)、Hg(I)和Hg(II)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条件
第十九章过渡元素(一)
1.了解过渡元素的基本性质
2.掌握Ti、V、Cr、Mn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第二十章过渡元素(二)
1.了解铁系元素和铂系元素的通性
2.掌握Fe、Co、Ni单质、简单化合物及其典型配合物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