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六集五味的调和复习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舌尖上的中国第六集:五味的调和》
不管在中餐还是在中文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味觉和嗅觉,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源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
和全世界一样,汉字也用“甜”来表达喜悦和幸福的感觉。这是因为人类的舌尖能够最先感受到的味道就是甜,这种味道往往来源于同一种物质——糖。
对于阿鸿来说,糖不仅表示着甜,更意味着一切。一早炉火已经烧的很旺,阿鸿准备开始熬糖。糖葱薄饼---潮州著名的传统甜食,阿鸿的手艺是祖传的。今天,阿鸿准备多做一些糖葱,明天就是当地隆重的节日---冬节。
阿鸿家的饼食店在达濠古城的苏州街上。时光大致保留了这座小城质朴的颜色和缓慢的节奏。离达濠不远的峡山,阿植的鸭脯店,今天十分忙碌。熏鸭用的木桶里,炭火一直在燃烧。
从阿植记事起,门前这个木桶散发出的甜蜜烟熏味一路伴随他长大。阿植家一直保持着最传统的熏鸭古法,这种方法已经有300年的历史,阿植从父亲那里继承了独门秘方。
红糖是从甘蔗中简单提取的粗糖,由于没有精加工,它几乎保留了蔗汁中的所有养分。在中国,红糖通常被当作营养品,而潮汕人则偏爱用红糖来腌腊食物。
把腌渍好的鸭子整齐地挂在木桶内壁,用木炭火烘烤40分钟后,酱料充分浸润到鸭肉内部,烟熏的时候到了。
熏鸭用的原料居然是甘蔗渣。店里每天要用到大约40公斤的甘蔗渣,要找到这些材料并不难。在距离阿植家不到20公里的山脚下,近千亩的蔗林正在蓬勃生长。
北回归线穿过这片肥沃的土地,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空气使中国的岭南地区成为甘蔗的主要产区。甘蔗的甜味来自分子中的葡萄糖和果糖,这是太阳的光合作用带来的。隆冬的雨季,甘蔗悄悄积聚着糖分,这种物质不仅能为人类补充体能,更能在缺乏日照的寒冬里抚慰我们的心灵。
当然,蔗糖也为中国多个地区的美食提供了甜味的基础。距达濠古城1000多公里之外的无锡,工商兴旺生活富足,虽然从来都不是蔗糖产区,但口味上,无锡人却执着地选择了“甜”。
当地人认为酱排骨最能代表无锡的美食,除了在选料和烹饪方法上的讲究,最负盛名的,还是它浓重的偏甜口味。老字号“三凤桥”酱排骨用的糖来自广东。
传统做法里,食糖几乎占到排骨重量的十分之一,这在中国其他地区的食客们看来,实在难以想象。只有经过文火慢炖,各种调料的味道才会渗入排骨的肉质纤维。骨香浓郁咸中带甜,
奠定了传统锡帮菜的基本风味。
作为鱼米之乡的无锡,历来物产丰富,但这里唯独不是蔗糖产地。无锡人嗜甜的原因至今是一个他们自己都难以解开的谜。
在蔗糖产地的阿鸿看来,温度是熬糖的关键。过滤后的糖汁需要继续升温,仅靠手指,阿鸿就可以准确判断糖的火候。这门抓糖的绝技需要练习3年以上。
糖浆熬得恰到好处,倒入一个广口锅中轻轻旋转,既可以降温,又可以利用离心力挤压出糖浆中的气泡。需要反复拉动,金黄色的糖才能变成白色,趁着糖的温度再反复拉动,糖葱就做成了。每一个大孔周围都均匀分布着16个整齐的小细孔,阿鸿的糖葱闻着喷香,吃起来更是酥脆。
一股甜香弥漫开来,今天最后一批熏鸭该出炉了。生意前所未有的好,食客们甚至等不及墙上的熏鸭晾干,而远处,冬季的脚步也如约而至。
祖祠中,随着大戏的开场,人们怀着敬意,把各种色泽艳丽的甜品奉献给祖先,同时为自己的生活祈福。
阿鸿的心愿,是他的传统手工技艺能继续为整个家庭带来富足。而年轻的阿植却希望能找到合作伙伴,把店面扩大。尽管每个人的心愿不同,但甜味是一层不变的。这是幸福的味道,也是对未来美好的祝愿。
中国人在品尝生活的甘甜之时,似乎也很善于欣赏苦。人类感受苦味的味蕾在舌根部,虽然藏得够深,却异常敏感。
中国人善于吃“苦”,是因为苦味背后蕴含着更加丰富的味觉感受。这种味道不只在食材,还存在于各种各样的调味品,比如陈皮。
从曾祖父那一代起,陈柏忠一家就做陈皮生意。在新会,像他这样靠陈皮谋生的人家很多。10月的果园,茶枝柑由青转黄,气味芬芳。味道甘醇的新会陈皮就出自这些饱满的果实。
刚刚采摘下来的茶枝柑只取新鲜的果皮,果肉则弃之不用。选择一个晴朗干燥的天气,人们把果皮翻出橘白。
储存年份的长短,决定了陈皮的等级和价值,时间越久越昂贵。中国人喜爱陈皮苦中回甘的芳香,这一点有点像绿茶,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出其中的奥妙。陈皮首先是一味古老的中药,但这并不妨碍厨师们用它来做菜、煲汤,甚至做成甜点。
在南中国,陈皮甚至能决定一家餐馆的兴衰。
澳门,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城市。
傍晚六点,阿伦进完货回到店里,他是这家海鲜餐厅的主人,餐厅以阿伦祖父的名字命名。半个多世纪以来,生意很少冷清,秘密就在于餐馆的招牌菜---陈皮鸭。
陈皮鸭的手艺传自阿伦的祖父,制作过程十分繁复,用各种调味料把鸭子腌制10小时后过油略炸,炸好的鸭子需要进一步调味,陈皮决定了这道菜的独特风味。
盘子里加适量的水,回锅蒸两小时。经过长时间的高温,陈皮已经不见踪影,但它的香气却完全渗入鸭肉的每一个细胞,酥烂绵软的口感,浓郁甘香的味道,全都归功于陈皮。
阿伦的记忆里,父母始终只是店里日夜忙碌的两个身影。童年给他留下的是辛苦的回味。陈皮飘香里,时光仿佛过得很快,如今,阿伦已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在他看来,50年的生活经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最准确的,莫过于“苦尽甘来”。
苦尽甘来是中国人在味觉上对“苦”的辨证,更是在逆境中习惯坚持的信念,他们相信,最完满的人生总是五味杂陈的。
然而,不管是甜蜜还是苦涩,能够调和这一切的就是咸。
咸的味觉来自盐。它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维持着体内水量的恒定,也激发并且平衡着每道菜肴里的各种味道。
在中国菜里,盐更重的使命,是调出食物本身固有的味道,改善某种肌体的质地。在中国的烹饪辞典里,盐是百味之首。
不下雨的日子里,阿刘每天都要在盐田里忙碌。阿刘的家在粤东海边,村民世代以晒盐为生。至今沿用着古老的制盐方法。用海水晒盐的盐田法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的古代中国。而中国人发明的海水煮盐则早在5000多年之前。
阿刘的盐田一共有17块,这里离大海只有一公里之遥。4岁的刘滔滔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跟随父亲来盐田。
晒盐的海水储存在这个水井里,井下有暗渠通向大海。海水晒盐依赖阳光和流动的空气,水分逐渐蒸发,盐度饱和,食盐开始结晶,这一切平静而自然。
阿刘生产的是未经加工大粒盐,这是粤东沿海人家厨房调味罐里的必备。叶叔是粤东的客家人,他制作的盐焗鸡是最传统的。
焗是广东方言,有“烤”的意思。这种烹调方法可以牢牢锁住食物的香味。包好纱纸的鸡埋在炒热的海盐中慢慢焗熟,大粒海盐疏松的结构能充分吸收鸡肉散发出来的水分,这是温度与盐共同作用的结果。
吃盐焗鸡分手撕和切块两种。叶叔认为,手撕这种客家人的传统吃法,最能避免鸡肉纤维受到破坏。只消一把海盐就能使鸡肉变得紧致而富有弹性,同时也能把隐藏在鸡肉深处的浓郁鲜美激发到极致。
盐焗鸡的美味归功于客家人这个特殊的族群,以及他们特殊的历史。
上溯千年,因为战乱和饥荒,客家人的祖先从中原腹地出发,开始陆续大规模南迁,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