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系统规划的探索及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黄浦区轨道交通规划及动态图
式成为主流(图 1)。根据上海市的总体规划,2010 年前, 黄浦区轨道交通约完成规划目标的 80%,基本形成网络。 站点密度增大 3 倍,服务半径缩短一半、由轨道交通带来 的交通人流量增加 3 倍,将引起周围地区出行方式发生重 大变化。这将直接导致公交出行比重大幅度提高,短距离 步行衔接相应增加。对于轨道站点周围 500 米范围内,将 成为人流密集区,因此,这些范围内的步行路径和环境, 更需要精心设计。
【关键词】步行空间 步行系统规划 黄浦区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main contents of a pedestrian planning,such as purpose, difficulty, reference, connection and core.Then the auther discuss some important problems that need pay more attention to,based on the predestrian planning system of Huangpu district in Shanghai
参考文献:
[1]陈立道.城市行人交通与地下空间利用[J].上海建设科技,2000
(5):5-7. [2]崔昆仑,徐颖.M80 城市问题导向下的步行系统规划建设刍议 [J].安徽建筑,2006(5):13-15,19. [3]何京.香港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扫描[J].交通与运输,2004(6):36. [4]李孝娟,张建荣.步行系统构建方法初探[M].规划 50 年— 2006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6. [5]李忠东.和谐高效的日本交通[J].海外观察,2007(2). [6]林燕.浅析香港建筑综合体与城市交通空间的整合[J].建筑学报,
同时,黄浦区区位优越,拥有多样的特色空间,如豫 园、外滩等,有较强的步行需求;还具有优良 的滨水环境,苏州河、黄浦江都是市级滨水步 道。这些特色空间,往往是步行较为集中、游 人留恋的地区,步行环境要求较高,同时也为 步行交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优势条件。
4 规划参考——国内外经验做法及条件要求
新加坡、日本、伦敦、香港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在中 心城的步行建设中积累了一定经验,这些经验有其特殊的 条件限制。通过学习,分析其建设条件、步行方式、主要 特点等内容,确定该模式是否适用于黄浦区,如果适用又 在什么区域。
规划研究
步行系统规划的探索及实践
张娴
The Explore and practice of Pedestrian System Planning
【摘要】从步行规划的动机入手,论述了步行系统规划的切入点、难点、参考、 衔接以及核心内容,并以上海市黄浦区步行系统规划为例,探讨了步行系统规 划的开展需要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
37
规划研究 步行系统规划的探索及实践 / 张 娴
要创新,面临较多的困难:一方面,作为建成区城市更 新的重要探索,与城市设计、环境整治规划、风貌保护 规划等规划类似,更多探讨的是旧城区自我更新,使其 向“人性化”逐步转变,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另一方面, 是对非传统规划的大胆尝试,由于没有可以借鉴的规划 和研究,因此,该规划更多是一种尝试,无论是研究手 法、内容或者对象,以及最终的规划成果,都需要反复 探讨、不断尝试。
2 规划切入点——重大轨道交通 工程的实施
由于步行范围有限,必须要和 公共交通相结合,大型公共交通工 程的实施,往往就成为步行系统建 设的最佳切入点。黄浦区作为中心 城区,依据上海市交通发展策略,倡 导“公交优先”,鉴于规划拥有良好 的轨道交通网络,可扬长避短,积极 谋划,使“轨道 + 步道”②的交通方
Key words:Pedestrian space, Pedestrian system planning, Huangpu District
步行系统规划作为非传统规划, 应该怎样入手、该侧重哪些内容、该 如何落实,这些是规划中需要重点解 决的几个主要问题。上海市黄浦区在 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2007 年 编制了《黄浦区步行系统规划》,从宏 观到微观,确定了全区的步行框架和 具体的空间要求。其中许多做法,也 是在摸索中逐渐完善的。本文将以此 为例,对步行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展 开探讨。
内外分离——形成以豫园商业步行街为核心的步行内 圈,在外围组织各类交通换乘。
加强衔接——加强与地铁站点地下通道的衔接,梳理 内部路径,建立地面路径与地铁出入口的联系。同时考虑 某些地块的商务人流,规划专门的步行路径。
通过对地面、地下步行路径的梳理,设计与轨道站点、 地下公共设施、大型商务设施、重点旅游区域联系紧密的 步行网络,安排好各类停车点和出入口,形成综合立体的 步行系统。主要措施有:核心区域以步行街和地面路径为 主,形成“井”字形步行街,打造步行保护核;东、西两 部分结合十六铺交通枢纽和轨道站点以地下空间沟通为 主,保证交通性人流的步行通畅;北侧充分利用道路绿带 和古城公园,建立轨道站点与十六铺 8-1 地块的地面联系 (图 3)。
2007(6):26-29. [7]上海中心城区步行交通规划初步制定[J].解放日报,2007(9). [8]王朝晖.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的决定因素——公园绿地系 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统一协调[J].中国建设信息,2004(8):50-53. [9]袁成.新加坡的轨道交通规划[J].城市公用事业,2004(6):51-53.
1 规划动机——旧城区空间功能 的完善,综合环境的提升
步行规划,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市 场需求。尤其是在商务型集聚区,人 口密集,机动车空间发展局促,步行 活动频繁,有必要根据经济需要,打 造良好的城区环境。
这种更新,要紧密结合公共交通 开展。研究发现,公共交通和步行交 通是世界大都市中心城的必然选择。 从巴黎拉德方斯商务功能集聚区、纽 约曼哈顿华尔街金融商务功能集聚 区、香港中环商务区到新宿商务办公 功能集聚区的建设经验中,可以看 出:在面临有限的道路面积情况下, 人、车分层分离是解决拥堵的基本出
在黄浦区的步行系统规划中,根据确定的大框架,选 择了 9 个商业、旅游、办公密集交汇的地区,进行详细设 计。认真考虑了地区的交通发展,对各项交通方式进行了 合理安排。其中,以豫园地区为例进行说明。
豫园地处轨道交通 10 号线与 14 号线的交汇处,包括 了很多旅游景点如豫园、城隍庙、上海老街、沉香阁等, 是上海重要的旅游商贸区,其规划用地大部分为商业办公 用地。规划从地块建设动态、地下空间规划等情况入手, 详细分析了该地区的建设条件,掌握了主要问题:现状道 路交通比较混乱,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安全性差、 通行效率较低;缺少专门的旅游巴士停靠站点和停车场 地,旅游巴士停靠下客困难,不利于游客的步行组织;部 分道路人行道设摊现象严重,影响了行人的正常通行。
作者简介 张 娴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浦东分院,工程师Fra Baidu bibliotek 注册规划师
40
同时,还涉及到建设、交通、市政、城管和绿化等多 个部门,需要开展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规划的落实,涉 及多个部门,甚至涉及市、区的管理分工,需要各部门 形成整体合力。规划的实施,涉及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安 排、实施计划,也需要不少管理上的突破和创新。这些 都决定了规划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须在反复的协调 中达成一致。
步行规划,作为一项专项规划,需要理清与其它规划 的关系,这是规划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
黄浦区规划工作开展得早,从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 都进行了不少的实践。在步行系统规划中,需要梳理既有 规划,实现宏观规划与微观设计的统一。其中包括用地现 状及规划(深度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共设施规划、道 路交通规划、商务楼宇规划和各类地区专项规划等。通过 梳理发现,黄浦区将有大面积的用地改造为商务办公等用 地,商业业态进一步提升,城市中心区功能不断加强。大 部分公共活动围绕市级公共活动区域展开,主要集中在南 京路、外滩和人民广场等地区。这些规划更加注重远期设 想,因此在规划中,有必要加强对近期的指导,尤其是站 点周边,应全面思考,系统聚焦、规划衔接和局部完善。
图3 豫园地区综合步行路径规划
在此基础上,对豫园地区的地下空间、机动车交通组 织、各类人流的组织进行梳理,提出系统的路线安排。并 结合近期轨道建设工程,设计近期步行路径,从工程设计、 规划管理、综合治理三个方面,对近期步行路径建设涉及 到的工作内容进行梳理,提出相应措施。
注释: ①数据由黄浦区规划局提供。 ②即轨道交通结合步行交通。
路;轨道交通的可达性和换乘的便 利性,是提升公共交通出行比重的 关键;提倡步行是缓解交通压力、提 高城市运行效率的良好途径。
黄浦区作为上海市的老城区, 经济发达、商业繁华,是传统的商业 老区,拥有南京路、豫园等多个著名 的商业集聚区。随着进一步发展,旧 城区正面临着大规模的功能整合、 提升,商务办公功能逐步增强,“楼 宇经济”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任 务艰巨。据统计①,现状黄浦区有商 务楼宇 640 万平方米左右,至 2010 年,商务楼宇将增加近 30%。随着人 口密度的进一步增加,交通压力日 益严峻。因此,发展大容量的公共交 通和步行交通则更为迫切。
因此,在步行系统规划中,借鉴国内外做法,也要全
表1 黄浦区重要地区分析
3 规划难点——创新理念、部门合作
步行系统规划非传统规划,有很多方面需
38
面分析各地区情况,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建设方式。黄 浦区在选择各种方式的时候,划定了区域,分别提出参照 重点,具体方式见(表 1)。
5 规划衔接——系统梳理各项规划,加强综合协调
结合前面的国内外经验借鉴和案例分析,规划考虑豫 园地区可以采用伦敦的建设方式,加强对风貌旅游区的保 护,设置步行保护区域,建设以“地面步道+地下通道” 为主的步行系统。
图2 豫园地区步行规划思路分析
39
规划研究 步行系统规划的探索及实践 / 张 娴
按照“人车分离”的基本原则,确定豫园地区的步行 系统总体思路为“内外分离、加强衔接(图 2)。
6 规划的核心——交通系统的整合
步行作为交通的一种方式,必然涉及到与其它交通的 整合。规划实践中发现,只有从地区整体的交通系统入手, 协调好各类交通方式的关系,才能较好地构建步行环境。 实际上,步行规划的核心,就是对各类交通体系的梳理及 安排,使之各得其所,联系便利之余互不干扰,井然有序。 但又不同于一般的交通规划,要结合用地性质、环境设计 等内容综合考虑。
通过分析,规划确定了主要步行交通要素,按照“点、 线、面”的设计思路,构建区域步行网络。(1)点:主要 是重要的轨道站点、公交枢纽和人流密集的道路交叉口, 是人流高度集聚的地区,也是步行设计的重点。(2)线: 重要的步行道路,尤其是步行节点之间的联系路径。道路 的选择上,改变了以支路为主的思维,主要是因为在上海 市的中心城区,支路上的非机动车(主要是助动车)和各 类停车对步行干扰最大,而在人行 道和车行道严格分离的主次干道上, 行人的安全和舒适往往能够得到较 大的顾及。(3)面:各类城市功能 活动场地,分为三个大类:居住,办 公,商业、旅游、文化休闲等。根据 近期工程进展情况,提出了“点、线、 面”的近期规划实施框架。针对“点、 线、面”各要素制定总体设计原则, 并针对重要的交通节点,绘制了规 划设计图纸,用以指导该要素涉及 的各类规划。
比如新加坡的“花园城市”模式,是步行道路结合绿 化设计和轨道交通建设,需要在城市新区大规模建设的时 候一并考虑进去。黄浦区的董家渡地区,即将进行整体改 造,具有这种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的条件,比较适合实施。 豫园、南京路等地区,作为风貌保护区,还有大型的轨道 交通换乘站点,比较适合伦敦的旧城保护方式,划定专门 的步行区域,在外围设置机动交通环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