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曹禺戏剧创作简况

合集下载

曹禺的戏剧创作

曹禺的戏剧创作

《雷雨》的语言风格
①人物的舞台提示 《雷雨》的舞台提示篇幅稍长,而且形象生动,象 抒情诗一样,不仅写出人物的肖像和动作,而且描 绘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蘩漪出场时的舞台提示,就是一首抒情诗,渗透了 作者对人物的情感: 她,一望就知道是个果敢阴鸷的女人。她的脸色苍 白,只有嘴唇微红。她的大而灰暗的眼睛同高高的 鼻梁令人觉得很美,又有些可怕。在眉目间,在那 静静的长的睫毛中看出来她是忧郁的。
曹禺话剧的意义
曹禺的出现,使中国话剧的历史面貌焕然一新。 一方面,他继承和发扬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反 对专制与压迫,颂扬民主与个性解放,出色地再现出 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某些侧面。 另一方面,它的话剧文本大都具有象征性框架与潜在 意蕴,显示出对诸如命运、乱伦、性爱、仇恨、理想 价值等超越性问题的哲理思考。 曹禺对中国话剧的舞台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促使话 剧成为真正的综合性艺术,大大推动了中国话剧由幼 稚走向成熟的历史进程。
《雷雨》的思想主题
《雷雨》是一部动人心魄的悲 剧。剧本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背 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 彩的资本家周朴园家庭内部的 种种纠葛和周鲁两家错综复杂 的矛盾冲突,艺术地反映了资 产阶级的腐朽、糜烂的生活, 揭露了资产阶级自私、虚伪的 道德本性,猛烈抨击了旧中国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展示出 旧制度必然崩溃的的历史命运。
• 蘩漪抓住空隙,击了一枪:“你哥哥怎么会把我 的病放在心上”? • 言外之意是:你心上已经另有人了?别以为我不 知道! • 后来,周萍说要到矿上去,周冲跟哥哥找理由: 专门学矿的。蘩漪质问:“这是理由么,萍?” 周萍不敢正面回答,推说“家里住的太久了”。 蘩漪单刀直入:“我怕你是胆小吧?”“这屋子 曾经闹过鬼”。 • 其实是说:你怕你父亲,忘了我俩的过去! • 周萍无法回避,只得直说:“没有忘。但是在这 儿住厌了”。 • 话中话是:我讨厌你 !

现代文学 曹禺

现代文学 曹禺


一个伟大的戏剧家,往往也是思想家,或者说 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他们关怀人的命运,关怀 人类的命运。莎士比亚是这样,曹禺也是这样。 在他看来,人的悲剧境遇,人类的悲剧,几乎 带有一种不可逃脱的性质。曹禺所具有的悲剧思 想是杰出的,是十分深刻的。在同时代的剧作家 中,甚至现代文学作家中,还没有人有着他这样 宽广的人文精神和人类情怀。
• 所有的悲剧都最后归结于“罪恶的渊薮”--作为具有 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家长的象征的周朴园。 • 戏剧的结尾,无辜的年轻的一代死的死,走的走,只 留下了对悲剧性的历史有着牵连的年老的一代:进一 步强化了对"不公平"的社会和命运的控诉力量。
2.创作意图: 第一,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渲泄, 是作者寂寞、痛苦之情的抒发,因而, 并非预先定下了一个明确的主题。
• 在整个第三幕里,四凤始终处于中心位置。这是 颇耐寻味的:所有的人都死死地抓住她,借以解 救—— • 周冲把四凤看做“引路人”,想仰仗她的帮助, 一起走到理想的,因而也是现实中永远得不到的 “我们的真世界”里去.
• 鲁妈恳求四凤不要重走自己当年走过的路,以使自己永 远地摆脱发生在昨天,今天又重唤起的噩梦;
• 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 • 1925年,参加了南开新剧团,并成为重要骨干,深受导师张 彭春的器重,他则以扮演娜拉等角色而闻名,绽露表演才华。 1926年开始在天津《庸报》副刊《玄背》上连载小说《今宵 酒醒何处》,第一次使用笔名“曹禺”。 • 1928年考取南开政治学系; • 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 1933年毕业前夕,即完成了处女作《雷雨》。 • 1934年7月发表在《文学季刊》1卷3期。 • 1935年4月,留日学生戏剧团体中华话剧同好会在东京首演 《雷雨》,引起轰动。

曹禺(现代话剧编剧)人物简介

曹禺(现代话剧编剧)人物简介
• 受到戏剧界和观众的广泛赞誉
03
对后世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为后世戏剧家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借鉴
• 对中国话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02
曹禺的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雷雨》的创作背景与主题
创作背景
主题
• 受到当时社会现实的启发
• 深刻揭示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
• 力求揭示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
• 批判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和压抑
• 通过“原野”这一象征性意象展现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 通过象征性的人物和事件揭示主题
主题
• 深刻揭示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 批判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和压抑
• 展现人性的善恶之争
03
曹禺戏剧的艺术风格与价值
曹禺戏剧的人物塑造与心理描绘
人物塑造
心理描绘
• 通过丰富、细致的人物描绘展现人物性格
• 深入挖掘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南开中学时期开始接触戏剧
• 参加学校的话剧团,担任演员和编剧
• 对戏剧艺术产生浓厚兴趣
曹禺的戏剧创作历程

20世纪30年代开始戏剧创作
• 1933年,创作第一部话剧《雷雨》
• 随后又创作了《日出》、《原野》等经典作品

40年代,戏剧创作进入成熟期
• 创作了《北京人》、《家》等优秀作品
• 对戏剧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
50年代至60年代,戏剧创作风格发生变化
• 创作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等作品
• 戏剧主题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历史变革
曹禺的成就与影响
01
被誉为“中国话剧的奠基人”
• 作品成为中国现代话剧的代表之作
• 对中国话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曹禺先生作品及生平概述

曹禺先生作品及生平概述

曹禺先生作品及生平简介过8部剧本。

曹禺祖籍湖北潜江。

清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

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

“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姓氏“万”的繁体字的“草”字头谐音“曹”)。

曹禺是“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大学出版社,1986年)。

这句话,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戏剧人生。

曹禺的妻子李玉茹是著名京剧旦角演员。

曹禺,卓越的中国现代戏剧家。

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

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

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戏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广泛钻研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

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1936年和1937年,《雷雨》在一天时间(从上午到半夜)、两个场景(周家和鲁家)里,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前后30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显示了作品严谨而精湛的戏剧结构技巧。

该剧反复写蝉鸣、蛙噪,写雷雨到来前后的闷热,其用意不仅是渲染苦夏的"郁热"氛围,而且还在于暗示人物的情绪、心理、性格。

更值得称道的是剧作的语言:首先,《雷雨》是以高度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写作--从它的台词里,观众(读者)能听(看)得出各位角色的年龄、性别、地位、性格、心理;其次,《雷雨》的语言带有浓烈的抒情味--它的语言发自人物的肺腑,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某些场合的台词(如第三幕周冲对四凤畅谈未来理想的台词)本身就是没有分行的抒情诗。

《雷雨》以自己富有动感而精美的语言,充分展示了话剧这门“说话的艺术”的魅力。

在千百个舞台上曾以多种面貌出现,被不同的人们饱含深情的演绎着,解读着,并一举将中国话剧推上了历史上最轰动热烈的颠峰时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清华大学的学生们组织起抗日宣传队,开展抗日宣传,曹禺担任了宣传队长。

这年10月12日一大早,他和宣传队的同学们坐火车到保定去宣传,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位姓赵的魁梧大汉,是长辛店铁厂的工人。

曹禺及其话剧创作概述

曹禺及其话剧创作概述

4.艺术探索 ①由情节中心转向人物性格中心。 ③个性化、动作化的戏剧语言。 [例3 ] 雷雨 (片断)
②中国式的悲剧: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的融合。
朴 (四凤端茶,放朴园前。)四凤,(向冲)你先等 一下。(向四凤)叫你跟太太煎的药呢? 四 煎好了。 朴 为什么不拿来? 四 (看蘩漪,不说话。) 蘩 (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跟我倒来了,我 没有喝。 朴 为什么? (停,向四凤)药呢?
冲出封建家庭的叛逆者瑞贞愫芳封建礼教的清算封建士大夫文化的清算从太象戏的外部戏剧冲突的结构方式转为平淡的人生铺叙揭示人物深层的精神世界从封建家族崩溃的悲剧化表现转向喜剧化表现从写实的方式转向写实与象征暗示的结合北京猿人和棺材的象征暗示必读书目曹禺
曹禺及其话剧创作 概述
一、曹禺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 ,祖籍湖北潜 江 ,出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 。他自幼喜爱中国戏 剧。1922年考入南开中学,加入该校南开新剧团,并参加 话剧演出。1928年进入南开大学政治系学习,翌年转入清 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开始更广泛地接触中外文学,尤其是 外国戏剧。1933年,即将大学毕业的曹禺开始话剧创作, 以代表作《雷雨》登上剧坛,成为我国现代戏剧大师。
周朴园与侍萍相见时的语言、动作,并非“伪善”, 而是显现了他权衡现实的理智和潜在的人性的矛盾。 B.蘩漪:出走前的中国现代“娜拉”——个性解放和 爱的追求——封建桎梏中畸形的心态——雷雨式的性格 [例2 ] 影视《雷雨》 :蘩漪恳求周萍爱情的片断 雷雨之夜,周萍即将离家去矿上,蘩漪与周萍在周公馆 见面,恳请周萍不要抛弃她。人物间精彩的对白,充分表 现了蘩漪困于个性解放的畸形心态以及她爱恨交织的雷雨 式的性格。
(五)《北京人》 1.封建家族的终结 A.垂死的一代:封建僵尸——曾皓

简述曹禺戏剧创作的特点

简述曹禺戏剧创作的特点

简述曹禺戏剧创作的特点
曹禺(1910年-1993年)是中国戏剧家、剧作家、导演和表演艺术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戏剧之父”。

他的戏剧创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现实主义倾向:曹禺的戏剧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注重描写社会现实和人物内心真实的感受。

他常常借助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刻画出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和人们内心的矛盾冲突。

2. 注重人物性格刻画:曹禺的戏剧作品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他善于通过人物的对话、动作和心理描写,深入剖析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 戏剧结构严谨:曹禺的戏剧作品结构严谨,往往采用整部戏的形式,对情节和人物关系进行清晰的安排和梳理。

他的戏剧作品常常在整部戏的框架内,通过对人物关系和情节的逐步推进,展现一个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内心世界。

4. 表达思想情感:曹禺的戏剧作品表达了深刻的思想情感,他的戏剧作品常常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和对话,展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矛盾,反映出人性的深层次内涵。

5. 语言优美:曹禺的语言优美,具有诗意和哲理性,他的戏剧作品的语言运用丰富,富有文化内涵和表现力,能够让观众在欣赏戏剧的同时,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曹禺的戏剧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情感、严谨的结构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重要篇章,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禺戏剧创作简况 (人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

曹禺戏剧创作简况 (人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

曹禺戏剧创作简况 (人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在现代文学史上,曹禺创作了五部著名的话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和改编的作品《家》,其中,《雷雨》、《日出》、《北京人》被称为曹禺的三大杰作。

一、《雷雨》1、周朴园形象周朴园是作品的主人公,也是作品主要批判的对象。

作为剧中的主人公,他在作品中处于重要的中心地位,由他身上引出了作品的两条主要的线索:一条是他与繁漪的冲突,主要表现他在家庭中的专制;一条是他与鲁大海的矛盾,主要表现他与工人的对立。

而这两条线索又是通过侍萍(鲁妈)连结在一起的,这样,虽然剧中人物的活动舞台仅限于周、鲁两家,但仍然有广阔的社会背景作为衬托,而又主要从家庭道德堕落的角度,表现了封建资产阶级家庭的崩溃。

周朴园的形象,是通过他与繁漪和侍萍这两个女性的关系来完成的。

他与繁漪的关系,主要表现了他的专横、冷酷的性格和封建家长的面目。

他强迫繁漪吃药,并不是关心妻子的健康,而是在贯彻自己的意志,让妻子在子女面前做出一个服从的榜样。

而他与侍萍的关系,则主要表现了他的伪善和残忍。

因为侍萍曾为他生了周萍和鲁大海两个儿子,在误认为她已死的特定情况下,才表现出一种“眷念”、“忏悔”之情。

而一旦发现站在他面前的鲁妈就是当年的侍萍时,他感到他的名誉、利益受到威胁,便立刻撕下了念经吃素的假面具,露出了资产阶级伪君子的真相。

作品以周萍作为周朴园形象的补充,进一步表现了周家在道德上的沦丧。

2、繁漪形象繁漪是作家满怀着激情塑造的一个具有“雷雨”式性格的人物。

她有强烈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她在周家十八年,过着没有爱情和温暖的日子,她受不了周家的烦闷窒息的生活,又无法冲破家庭的桎梏,只能与周萍保持着母亲不母亲、情人不情人的关系。

为子维护这一可怜的关系,对周萍的始乱终弃,她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以强烈的报复作为反抗的手段。

繁漪性格对于封建家庭的破坏性就在于此。

这就是她的雷雨式的性格:爱像一团火,恨也像一团火。

曹禺的剧作

曹禺的剧作

• 2.《日出》 《日出》作于1935年,剧本表现了包括上层和下层社会在内的都市 生活的横断面,揭露了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社会中的种 种黑暗与罪恶,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在《日出》众多的人物形象 中,有出卖灵魂而又没有完全丧失善良本性的交际花陈白露,有富有 正义感又带有书生气的知识分子方达生,有进行公债投机的银行经理 潘月亭以及洋奴张乔治、面首胡四、富孀顾八奶奶这些行尸走肉等等。 《日出》通过对上流社会和下等妓院的对比描写,宣告了这个“损不 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已彻底腐烂,必须从根本上推翻它。剧末出现的 建筑工人打夯的歌声,寄寓着作者的理想和希望。较之《雷雨》,有 新的突破和创新。
曹禺从小受到戏曲艺术的熏陶。就 读天津南开中学时,积极参加话剧活 动。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学习期间, 阅读了大量外国剧作,研读西方戏剧 理论,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 1933年写出多幕话剧《雷雨》,一 举成名。1934年至1936年为曹禺现实 主义剧作的发展、探索阶段,创作了 《日出》、《原野》。1937年至1949 年为曹禺创作的现实主义深化阶段, 创作和改编了《黑字二十八》(与宋之 的合著)、《蜕变》、《北京人》、 《家》等剧本。《北京人》是继《雷 雨》、《日出》 之后的又一部力作。 建国后,曹禺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 发展时期,创作了现实题材的话剧 《明朗的天》和历史剧《胆剑篇》(与 梅阡、于是之合著)、《王昭君》等。
• 《北京人》的艺术特色 A、 在日常家庭生活画面中展开尖锐的戏剧 冲突。在曾家内部日常家庭生活中表现人们勾心 斗角的紧张气氛和尖锐冲突。 B、 对人物性格、心理的细腻刻画,把人物 的兴趣、心态等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审视, 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 C、 虚实结合、对照、象征等手法。实写现 在的北京人,虚写过去和未来的“北京人”。以 棺材为象征,表达封建阶级早晚要进棺材的寓意。

曹禺的话剧创作

曹禺的话剧创作

曹禺的话剧创作一、生平及创作曹禺,以其名篇《雷雨》、《日出》的问世而震动了中国剧坛,他的剧作,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开辟了中国话剧艺术的新境界;继欧阳予倩、洪深、田汉等前驱者的开拓之后,成为中国话剧创作的一个里程碑,载入我国文学艺术的辉煌史册。

曹禺,原名萬家寶,1910年生於天津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潛江。

他生母在生下他三天后去世,他是由继母抚养长大的。

他的继母喜欢看戏,因此从小他就经常有机会随继母出入戏院,京戏、昆腔、河北梆子等各种曲艺和文明戏都使他着迷。

12岁时进入被称为中国话剧摇篮的南开中学学习,出演过丁西林的《压迫》和易卜生的《娜拉》等,获得了丰富的舞台经验。

1929年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就读时,更是广泛接触了从莎士比亚、易卜生到契坷夫、奥尼尔等的西方戏剧,几年间阅读了几百本中外剧作,这些都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3年在大学将毕业时,曹禺写出了他的处女作《雷雨》,1934年正式发表。

搬上舞台后,立即引起轰动,并受到文艺界的广泛好评和观众的热烈欢迎。

接着一九三六年又寫成《日出》,作者以卓越的藝術才能深刻地描繪了舊制度必然崩潰的圖景,對於走向沒落和死亡的階級給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擊,这两部多幕剧的成功不仅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也标志着中国话剧已脱尽稚气,走向成熟。

1936年,曹禺发表了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话剧《原野》,在取材和表现技巧上作出了新的尝试。

1941年写的《北京人》是他的又一力作,仍旧采用的是都市生活的题材。

1942年根据巴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曹禺以自己丰硕的成果,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为五四以来戏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雷雨》《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剧作,它一问世就产生了轰动效应,就是今天仍然深受观众的喜爱。

《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第一部扣人心弦的现实主义悲剧,它的出现,改变了现代话剧的历史进程,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纪,是中国现代话剧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曹禺先生作品简介

曹禺先生作品简介

曹禺简介中国剧作家、戏剧教育家。

本名万家宝,字小石。

祖籍湖北潜江。

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

1933年,曹禺完成了第一部多幕话剧《雷雨》。

1934年7月发表在《文学季刊》1卷3期。

他从自己青少年时期熟悉的社会圈子里,提取了《雷雨》的题材,通过周鲁两家8个人物的历史与现实纠葛,反映了从光绪二十年(1894)到1920年以后约达30年的复杂社会生活和冲突。

故事写某矿董事长周朴园,年轻时遗弃了为他已生二子的婢女侍萍,长子周萍留在周家,侍萍携次子投河遇救,离乡远走。

周误以为她已死。

后周家亦北迁,与侍萍再嫁的鲁家共居一地,互不相知。

鲁家父女皆在周家为仆,次子大海在矿上做工,周妻繁漪与长子周萍有私情,后知周萍爱鲁女四凤,繁漪欲遣去四凤乃召来侍萍,两家关系始被揭开。

周萍与四凤知为异父同母兄妹,双双自杀。

繁漪之子周冲为救护四凤也触电身亡。

大海为罢工代表在周家受辱被殴,逃奔而去。

侍萍与繁漪不堪重压,一呆一疯,只剩下周朴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作者在这常见的“始乱终弃”和“乱伦”的社会现象中,开掘出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悲剧。

他在剧中写了尖锐的思想冲突和阶级压迫与斗争,但主要是描写新旧交替时期3个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女性,以不同的方式对命运所做的抗争和她们走向毁灭的悲剧结局。

《雷雨》情节的丰富性、生动性,尖锐的戏剧冲突,严谨的结构,浑厚凝重的格调,浓重的悲剧气氛,深受希腊悲剧和易卜生、奥尼尔剧作的影响。

但曹禺写的是地道的“中国人的事、中国人的思想感情”。

他是把民族的内容和外来的艺术形式结合得最为熨贴、最有光彩的一个。

因此《雷雨》把中国年轻的话剧艺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雷雨》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美学价值。

《雷雨》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人物刻画的成功是其生命力所在。

也是曹禺戏剧的共同特点。

1935年4月,留日学生戏剧团体中华话剧同好会在东京首演《雷雨》,由杜宣、吴天等导演。

国内首演的是天津的孤松剧团,接着上海复旦剧杜、中国旅行剧团演出了此剧,引起轰动。

《曹禺的戏剧创作》课件

《曹禺的戏剧创作》课件

曹禺戏剧创作的特点
曹禺的戏剧作品注重细腻的人物刻画,深入揭示社会现象,强调情节的曲折性和冲突性,以及对人性的深度思考。
对今后戏剧创作的借鉴意义
曹禺的戏剧创作使我们意识到戏剧应当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并提供了在表现社会问题和人性探讨方面的创作方法和 经验。
参考资料1 引用资料的列表 Nhomakorabea2 参考书目
《曹禺的戏剧创作》
本课件介绍了中国戏剧大师曹禺的戏剧创作。通过对他的作品进行解析和探 讨,了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及其在现代戏剧中的地位。
曹禺简介
曹禺(1910年-1996年),现实主义戏剧家,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 其戏剧作品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
戏剧创作背景
曹禺的戏剧创作发生在战争年代和社会动荡时期。他以社会现象和个体命运为题材,深刻揭示了社会阶级矛盾和人 性问题。
曹禺的作品深刻影响了中国戏剧的发展,推动了现实主义戏剧的兴起,对后 来的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曹禺通过他的作品,呼唤社会的进步和革 新,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探索。
曹禺与现代戏剧的关系
曹禺的戏剧作品奠定了中国现代戏剧的基础,开创了中国现代戏剧的新路径,对后来的戏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 作用。
主要作品介绍
《雷雨》
以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中国农村 为背景,通过展现家族和个人 命运,揭示社会阶级和伦理道 德的冲突。
《日出》
反映了农民在抗日战争期间的 斗争和牺牲。通过冲突和主题, 探讨了人性的光明与黑暗。
《原野》
描述了抗日战争背景下农村人 民的生活和遭受的苦难。情节 扣人心弦,人物形象鲜明。
曹禺对中国戏剧的影响

曹禺的戏剧创作

曹禺的戏剧创作
曹禺的戏剧创作
生平
曹禺(1910- 1996):原名万家 宝,字小石,祖籍 湖北潜江,生于天 津。我国著名戏剧 大师,中国现代话 剧的奠基人之一, 戏剧教育家。
1923年入南开中学,1925年加入南开 新剧团,开始了他的戏剧生涯。1928年 中学毕业保送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 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3年毕业 进入清华研究院。1934年在《文学季刊》 上发表《雷雨》,1936年发表《日出》, 同年8月到南京戏剧专科学校任教。 1937年发表《原野》。
现代戏剧的颠峰之作《雷雨》 《雷雨》创作于1933年,23岁。 《雷雨》是作者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是现 代话剧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国话剧的最高成 就。
《雷雨》的故事梗概和主题
主要内容:《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 午夜两点钟)、两个舞台背景(周家的客厅, 鲁家的住房)内集中地表现出两个家庭和它们 的成员之间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纠葛, 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 剧。
陈白露
《日出》主题
《日出》表现的是现代大都市的众生像, 对‚不足者‛和‚有余者‛两个对立世界的 表现,是对人挣扎困境的描写,人处于一种 被捉弄和自然的淘汰之中,进入大都市的人 们将自己的灵魂卖给了大都市。戏剧在高等 大旅馆和下等妓院展开,作者对‚不足者‛ 是同情多于嘲讽,对‚有余者‛是嘲讽多于 同情。
《原野》剧照
《北京人》剧照
曹禺的话剧创作
代表作:《雷雨》(1933) 《日出》(1935) 《原野》(1937) 《蜕变》(1940) 《北京人》(1940) 《家》(1942)(由原作巴金改编)
《日出》剧照
曹禺的戏剧创作受到莎士比亚 性格悲剧、古希腊命运悲剧和奥 尼尔心灵悲剧的影响。

第十四章 曹禺的话剧创作

第十四章   曹禺的话剧创作





继而又发表了《日出》 (1936)、 《原 野》(1937)。 1942年初辞去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的教职赴 重庆从事戏剧写作和编导活动。 1946年3月,与老舍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 美讲学。 1947年1月回国,应熊佛西校长之聘,到 上海实验戏剧学校任教,同时开始构思创 作电影剧本《艳阳天》。
• 仇虎
• 焦阎王
• 焦母
• 花金子
• 焦大星


曹禺的独创之处,也就是说,他所谓的 “另一种路子”,就是把仇虎的复仇过程 着重地写成是仇虎的心理,甚至他的潜意 识的演变过程。 《原野》描写了人性的东西。无论是仇虎、 金子,还是焦母、大星的人性,都是一种 扭曲变态的人性。特别是仇虎,在复仇之 前与复仇之后灵魂的痛苦,都深刻地反映 出伦理道德观念与人性的搏斗,以及对人 的精神吞噬的残酷性。
二、主要作品:





《雷雨》(1933年) 《日出》(1936年) 《原野》(1937年) 《全民总动员》(1938年,与宋之的合著, 又名《黑字二十八》) 《蜕变》(1939年) 《正在想》(1939年) 《北京人》(1941年)





《家》(1942年,改編自巴金的小说《激 流三部曲》的第一部) 《镀金》(1943年) 《罗密欧与朱丽叶》(1943年,翻译作品) 《桥》(1946年) 《明朗的天》(1954年) 《胆剑篇》(1961年,与于是之、梅阡合 著) 《王昭君》(1978年)
三、曹禺的话剧创作简介
至20世纪30年代,经过不断的探 索和实践,中国话剧已经渐趋成熟。 其标志是,出现了以曹禺所创作的 《雷雨》、《日出》、《原野》为代 表的一系列优秀剧作。

曹禺的戏剧创作

曹禺的戏剧创作
一、生平与创作概况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 祖籍湖北潜江。出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 家庭。童年就读私塾,学“四书五经”。 1922年进南开中学,1928年进南开大学政 治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3年秋毕业并考入清华研究院,不久因 故停止,先后到保定中学、天津河北女子 师范、上海复旦大学、南京国立戏剧专科 学校任教,同时从事戏剧创作。
1、《雷雨》的思想主题
①阶级主题:剥削家庭的罪恶与腐朽。
《雷雨》写的是富人(周家)与穷人(鲁 家)的恩怨情仇,传统的“痴情女子负心 汉”的叙述模式,结局也是自有《红楼》 以来的“大家庭毁灭”。——研究者自然 会从阶级压迫的角度解读。虽然在周家父 子是否对穷女子产生真情的问题上有不同 看法,但是并不影响对剧作的社会历史批 评。
《蜕变》(1939年)表现大后方某伤兵医院 的变化,塑造了勇于改革、除旧布新的梁专 员和丁大夫两个理想人物形象。剧本对官僚 机构的无情揭露和昂扬热烈的乐观主义精神 深深地激动了当时的观众。曾一度遭到当局 政府的审查与禁演。
抗战中期,曹禺的创作返归自己擅长的家庭 题材。《北京人》(1940年)通过曾家的经 济拮据和伦常无序,揭示了封建家庭及其文 化必然衰败的历史命运,并对理想的人格精 神和民族美德进行了探求与颂扬。
独幕剧《镀金》(1943年,根据法国拉毕 虚《迷眼的砂子》改编),嘲讽小市民的 自私和虚荣。
此外,曹禺还进行过电影剧本的尝试, 《艳阳天》(1948年)以一个律师为主角, 揭露国统区的黑暗,歌颂明辨是非、敢于 斗争的精神。
曹禺的出现,使中国话剧的历史面貌焕然一新。
一方面,他继承和发扬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 统,反对专制与压迫,颂扬民主与个性解放, 出色地再现出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某些侧面;另 一方面,它的话剧文本大都具有象征性框架与 潜在意蕴,显示出对诸如命运、乱伦、性爱、 仇恨、理想价值等超越性问题的哲理思考。

曹禺的话剧创作

曹禺的话剧创作
方达生与陈白露——一个傻气,一个聪明,都是所谓 的“有心人”。他们厌恶那腐恶的环境,想有所反抗。 陈白露气馁了,一个久经风尘的女子,断然跟着黑夜 走了。方达生是一个永在“心里头”活的书呆子,怀 着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可笑可怜。结尾“我们要做一 点事,同进八拼一拼!”原是讽刺,讽刺的对象是我 自己,与我有同样的书呆子性格,空抱着一腔同情和 理想,而实际无补于事的“好心人” 《日出》没有绝对主要的人物。顾八奶奶、胡四与张 乔治之流是陪衬,陈白露与潘月亭又何尝不是陪衬呢? 这些人物并没有什么主宾的关系,他们互为宾主,交 相陪衬,而共同烘托一个主要的角色,这“损不足以 奉有余”的社会。
曹禺的话剧创作
(1910—1996)
曹禺年谱(一)
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 1922年-1928年,南开中学读书。 1925年,在张彭春老师的帮助下,加入南开新剧团,并开始演戏。 在《压迫》、霍普特曼的《织工》、《公民公敌》中扮演角色, 后主演《玩偶之家》、高尔斯华绥《斗争》、《悭吝人》等。 1928年3月,担任《南开双周》戏剧编辑 1928年中学毕业,入南开大学政治系。 1929年,因对政治学科不感兴趣,转入清华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 期间,对希腊悲剧、莎士比亚、契诃(he)夫、奥尼尔的戏剧感 兴趣。 1933年夏秋,作《雷雨》,1934年7月1日《文季月刊》1卷1-4期 1935年4月在日本东京神田一桥讲堂由流日学生组织的中华话同好会 首演,8月由天津市立师范学校孤松剧团首演。
《日出》的主题
《日出》 (1937年2月,上海戏剧工作社首次 公演,删去了第三幕) 主题: 希望现与观众的应是一个鲜血滴滴的 印象,深深刻在人心里也应为这“损不足以奉 有余”的社会形态。 我“宣泄这一腔愤懑,我要喊‘你们的末日 到了’!对这帮荒淫无耻,丢弃了太阳的人 们。”( 《日出跋》 )

曹禺戏剧创作

曹禺戏剧创作


2、繁漪形象:爱恨交织、善恶一体。
繁漪是一个最具“雷雨”式反抗性格、“最使人怜悯尊敬 的女人”,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 她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哀静、明慧。但是 她也有更原始的一点野性:她的胆量和狂热的心。她自私阴鸷、 尖锐极端。她有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原始欲求,但她却任性脆弱, 热情孤独,大胆忧郁,她的性格呈现出多重矛盾性。 曹禺对繁漪的塑造中,主要凸现其“人”的非理性的情欲, 以及“人”的魔性。着重表现繁漪性格中的“窒闷”和“躁 狂”: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一种生命热力的被郁结——一 种持续的紧张和性格中的“狂躁”——一种超常态的欲望与对 欲望的超常态的压抑。

2、花金子
“俏丽而泼辣,妩媚而刚烈,又不失温柔和天真”,她象一丛艳丽的 野玫瑰,充满了独异的魅惑。她生命的强悍中交织着爱、恨、媚、怨,尤其 是她的俏媚迷人所表达的恨,在仇虎和焦大星两个不同的男人面前表现得淋 漓尽致。她是个浑身沸腾着原始的生命力和欲望的女性,她从不压抑自己极 端的爱恨欲念,大胆藐视一切世俗成规。她始终在寻找一个更加强韧、蛮性 和自由的空间,放恣地享受情感的极致,生命的飞扬。同仇虎一样,花金子 对令人窒息的环境的反抗充满了主动性,他们都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摆脱 生存的困境。


2、人物性格发展推动着情节的展开。
情节发展的每一步既由人物各自的性格所决定,又被人物性格的进一 步展示所丰富。如繁漪与周朴园的矛盾冲突的发展,既由周朴园的专横与蘩 漪的反抗性格所决定,又通过他们一次次的冲突,一步步揭示周朴园的专横 性格和蘩漪的反抗性格,而他们性格的逐步展示,又进一步推动和丰富了情 节。其他人物性格与情节的关系也是如此。
《日出》的艺术特色
1、家庭悲剧转向社会悲剧;

十九章 30年代文学:曹禺

十九章 30年代文学:曹禺
人和事,是非常熟 悉的。我出身在一个官僚家庭里,看到过许多 恶棍,高级流氓。《雷雨》、《日出》、《北 京人》里出现的那些人物,我看得太多了,有 一段时间甚至可以说是和他们朝夕相处。”
C、对社会的强烈不满


在创作《雷雨》之前,我只是间接读过一点马克思的书。 但那时对眼前的社会印象是太深刻了,非常厌恶那个社 会,觉得那个社会是不会长久的。 我有许多痛苦,许多苦闷,也不知怎么会有那么多难以 言传的激愤。记得我父亲对我说:“你整天皱着眉,成 天搞些什么名堂?你哪里来这么多苦恼,你这样一个小 孩子?”我有一阵子不大爱玩,也不爱说话,我就是对 整个社会不满意。跟他们说也没有用处。有时我和父亲 谈起这些事,就崩了。
曹禺

主要内容 1、曹禺的生平及创作道路 2、《雷雨》的主要艺术成就
一、曹禺的创作道路


1910年出生于天津一个旧官僚家庭。家庭成员 情况同《雷雨》中的周家十分相似,父亲、后 母和一个哥哥共四口人。 曹禺曾这样回忆他的家庭和他的父亲:“尽管 我的父亲很喜欢我,但我不喜欢我的家。这个 家庭的气氛是十分沉闷的,很别扭。我父亲毕 竟是个军人出生的官僚,他的脾气很坏。有一 段时间我很怕他。




繁 (斜看着四凤)嗯! 四 我没听见。(嗫嚅地)他,他总是两三点钟 回家,我早晨像是听见我父亲叨叨说下半夜 跟他开的门来着。 繁 他又喝醉了么? 四 我不清楚。--(想找一个新题目)太太, 您吃药吧。 繁 谁说我要吃药? 四 老爷吩咐的。
繁 我并没有请医生,那里来的药? 四 老爷说您犯的是肝郁,今天早上想起从前您 吃的老方子,就觉抓一付,说太太一醒,就 跟您煎上。 繁 煎好了没有? 四 煎好,凉在这儿好半天啦。 [四凤端过药碗来。] 四 您喝吧。

曹禺的话剧创作

曹禺的话剧创作

《日出》的主题
《日出》 (1937年2月,上海戏剧工作社首次 公演,删去了第三幕) 主题: 希望现与观众的应是一个鲜血滴滴的 印象,深深刻在人心里也应为这“损不足以奉 有余”的社会形态。 我“宣泄这一腔愤懑,我要喊‘你们的末日 到了’!对这帮荒淫无耻,丢弃了太阳的人 们。”( 《日出跋》 )
《日出》的人物
《原野》的主题
〈原野〉,1937 年8月7日由上海影人业余实验 剧团在上海公演 主题:我初意是写莽莽原野中发生的人与人的 事。 “当时偶然有一个想法,写那么一个艺术形象, 一个脸‘黑’的人不一定是心黑。《我的生活 与创作道路》,《戏剧论丛》1981年2期 (它)是讲人与人的极爱与极恨的感情,它是 抒发一个青年作者感情的一首诗。(《给蒋牧 丛的信》)
曹禺年谱(二)
1933年大学毕业,到河北保定一所中学教英文,不久回清华大学 当研究生, 专攻戏剧。 1934年,应河北女子师范学院邀请,到天津任教。 1935年春,写《日出》,1936年6月1日《文季月刊》1-4期。 1936年12月27日《大公报文艺副刊》273期和1937年1月1日276期,以整 版篇幅发表关于《日出》的评论文章。获《大公报》1936年文艺奖。 1936年,到南京戏剧学校专科学校任教。秋,作《原野》, 1937年《文丛》1卷2-5期。 1938年,剧专迁往重庆,1939年迁往川南的江安。 1940年夏秋,作《蜕变》,1940年10月商务印书馆。 秋冬,作《北京人》,1941年12月文化生活出版社。 1942年春,辞去剧专职务,来重庆,先后担任戏剧刊物编辑、文协理事、 电影厂编剧等。 夏,改编《家》,1944年12月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
《雷雨》与外国戏剧的影响
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念” 《俄狄浦斯王》的“乱伦”、“命运”意识。 《美狄亚》中妻子遭丈夫遗弃的“报复”观念,跟蘩 漪对周平的爱而恨的报复。 易卜生的《群鬼》 蘩漪——周朴园——周平——四凤母女——鲁贵 阿尔文太太——阿尔文——欧士华——吕嘉纳母 女——安格斯川

曹禺是中国话剧史上继往开来的作家雷雨

曹禺是中国话剧史上继往开来的作家雷雨
前两点基本没有异议. • 而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真实的。剧本也正是通过周朴园与侍萍的
关系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理由: • 周朴园离弃侍萍因为封建势力的强大;(同时写出了周朴园性格软弱 的一面;) ۰ ۰对繁漪没有夫妻真情,爱的仍是侍萍;(爱穿侍萍绣过的衣服、为侍 萍做生日、保留侍萍用过的家具等细节描写) ۰ ۰ ۰在情欲上自虐(念经吃素、讨厌女人家的) 性格特点及意义 • 基本性格是专制、冷酷; • • 指出封建文化具有巨大的渗透力,造成病态的人格; • • •揭露中国资产阶级的封建性;
曹禺的著名作品:
•1、曹禺一生共创作了14个话剧剧本(包括合著):《雷雨》(四幕剧)、 《日出》(四幕剧)、《原野》(三幕剧)、《全民总动员》(四幕剧, 与宋之的合著,又名《黑字二十八》)、《蜕变》(四幕剧)、《正在想》 (独幕剧,根据墨西哥作家约瑟菲纳·尼格里的《红色丝绒外套》改编)、 《北京人》(五幕剧)、《镀金》(独幕剧,根据法国作家腊皮虚的剧本 《迷人的沙子》改编)、《家》(四幕剧,根据巴金的同名小说《家》改 编)、《柔密欧与幽丽叶》(根据莎士比亚同名话剧改编)、《桥》(四 幕剧)、《明朗的天》(三幕剧)、《胆剑篇》(五幕剧,与于是之等合 著)、《王昭君》(五幕剧)。 •2、其中,《雷雨》、《日出》和《北京人》被称为曹禺的“三大杰作”。 • 这三部作品再加上《原野》又称曹禺的“四大杰作”。 • 也有人将这四部作品再加上《家》称为曹禺的“五大杰作”
繁漪形象分析
•是全剧的中心人物 •敢爱敢恨,与传统的女性不一样; •没有体现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与西
方悲剧中的女性性格不一样
《雷雨》等剧的内涵
(曹禺戏剧的艺术特点) 强烈的抒情性 象征性意象 超越客观真实的表现性和多义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曹禺戏剧创作简况
在现代文学史上,曹禺创作了五部著名的话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和改编的作品《家》,其中,《雷雨》、《日出》、《北京人》被称为曹禺的三大杰作。

一、《雷雨》
1、周朴园形象
周朴园是作品的主人公,也是作品主要批判的对象。

作为剧中的主人公,他在作品中处于重要的中心地位,由他身上引出了作品的两条主要的线索:一条是他与繁漪的冲突,主要表现他在家庭中的专制;一条是他与鲁大海的矛盾,主要表现他与工人的对立。

而这两条线索又是通过侍萍(鲁妈)连结在一起的,这样,虽然剧中人物的活动舞台仅限于周、鲁两家,但仍然有广阔的社会背景作为衬托,而又主要从家庭道德堕落的角度,表现了封建资产阶级家庭的崩溃。

周朴园的形象,是通过他与繁漪和侍萍这两个女性的关系来完成的。

他与繁漪的关系,主要表现了他的专横、冷酷的性格和封建家长的面目。

他强迫繁漪吃药,并不是关心妻子的健康,而是在贯彻自己的意志,让妻子在子女面前做出一个服从的榜样。

而他与侍萍的关系,则主要表现了他的伪善和残忍。

因为侍萍曾为他生了周萍和鲁大海两个儿子,在误认为她已死的特定情况下,才表现出一种“眷念”、“忏悔”之情。

而一旦发现站在他面前的鲁妈就是当年的侍萍时,他感到他的名誉、利益受到威胁,便立刻撕下了念经吃素的假面具,露出了资产阶级伪君子的真相。

作品以周萍作为周朴园形象的补充,进一步表现了周家在道德上的沦丧。

2、繁漪形象
繁漪是作家满怀着激情塑造的一个具有“雷雨”式性格的人物。

她有强烈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她在周家十八年,过着没有爱情和温暖的日子,她受不了周家的烦闷窒息的生活,又无法冲破家庭的桎梏,只能与周萍保持着母亲不母亲、情人不情人的关系。

为子维护这一可怜的关系,对周萍的始乱终弃,她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以强烈的报复作为反抗的手段。

繁漪性格对于封建家庭的破坏性就在于此。

这就是她的雷雨式的性格:爱像一团火,恨也像一团火。

3、侍萍形象
侍萍是一位善良的、深受迫害的劳动妇女形象。

她从自己的悲惨经历中对周朴园和封建
旧家庭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心灵深处仍对周朴园抱有幻想,表现了她性格中软弱的一面。

而她对女儿四凤重蹈覆辙,又无力阻止时,便归之于命运。

由于作家的思想局限,没能揭示其根本原因,使作品笼罩着一层宿命论的神秘气氛。

二、曹禺在前三部剧作中的不断追求
《雷雨》主要批判了封建式的资产阶级旧式家庭的黑暗与丑恶,在艺术上成功地借鉴了西方古典主义戏剧的许多优点,是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日出》在思想和艺术上又有新的追求,把眼光从家庭转向社会,对“有余”和“不足”两个社会都作了批判和揭露,对社会的认识更为深刻,艺术上采用多线索的“人物展览式”,风格趋于平淡自然。

《原野》又把眼光转向农村,表现了农村中激烈尖锐的阶级矛盾,艺术上又主要受西方现代派奥尼尔表现主义的影响。

三、曹禺话剧的艺术成就
1、创造了现代话剧中第一批够得上艺术典型的人物形象,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2、人物语言具有鲜明的性格化和充分的动作性。

所谓性格化,就是指人物语言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自身的身份、地位、职业、教养和性格特征。

所谓动作性,就是指人物语言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动作,所包含的丰富的潜台词。

此外,曹禺剧本中的“舞台指示”对人物从外表到内心的描写,都很详尽,语言相当精彩。

3、戏剧冲突都相当尖锐,并不断地深化,最终引起大爆发。

这些冲突是他的戏魂。

4、尖锐的戏剧冲突造成紧张的气氛,在剧情进展中,制造出一个个悬念,吸引观众。

5、在曹禺话剧的艺术中,不但有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营养,而且,他更多地吸收了西方戏剧的优点,经过消化、融会,使话剧这外来的戏剧形式为我所用,第一次在较大的思想容量和深刻上表现了中国的民族生活。

所以,它是话剧艺术在中国成熟的标志。

《雷雨》明显地受到希腊命运悲剧的影响,如侍萍的命运;又深含着莎士比亚性格悲剧的意味,如繁漪的性格;同时,《雷雨》通过对周家悲剧的描写和社会上的阶级矛盾的涉及,更明显地可以看到易卜生剧作的社会悲剧的影响,是集欧洲的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为一体的中国现代第一出真正的悲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