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沟通心理的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沟通与心理辅导案列
背景:学校对所有预备团员实行全面考核,预备团员们在团支部的号召下,对学校各卫生死角实行大扫除。但某学生放学后推着自行车匆忙离开学校。第二天,她主动找到了班主任。
学生(低着头):我昨天大扫除没参加,是因为我自行车坏了,我想早点把它修好骑回家。
老师(郑重的神态):真不凑巧,昨天是对预备团员考查的最后一天。
这是一个隐藏沟通的案例,所谓隐藏沟通是指包含了两个以上的自我状态,讯息同时从一个或两个自我传递到其他两个自我。隐藏沟通表达的是一个公开的社会层次的讯息,隐藏的则是一个隐蔽的心理层次的讯息,隐藏沟通的结果是由心理层次讯息所决定的,而不是由口头的社会层次的讯息所决定的。
在案例一中,“我昨天大扫除没参加,是因为我自行车坏了,我想早点把它修好骑回家”和“真不凑巧,昨天是对预备团员考查的最后一天”,作为社会层次的讯息,都是从成人状态指向对方的成人状态。但是,学生的话所隐藏的心理层次的讯息是“我是个不遵守学校纪律的学生,昨天,我做错了,请处罚我吧”。这是儿童状态指向老师的家长状态。老师的回答所隐藏的心理层次的讯息是“对,你是个自私的、不守纪律的学生,我这就处罚你”。这是从家长状态指向学生的儿童状态。从社会层次上来看,师生的对话属于互补沟通,可从心理层次上来看,他们的对话则属于交错沟通,这种社会层次的讯息与心理层次的讯息的不一致,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理战术。
社会层次的讯息,人们通过语言就能够了解,但心理层次的讯息则更需要从非语言的方面来分析,如语气、声调、手势、姿势或面部表情等。事实上,每一次沟通都包含有社会层次的讯息和心理层次的讯息,仅仅在隐藏沟通里,这种心理层次的讯息与社会层次的讯息往往是不一致的,在案例一中,语言所传递的讯息的不一致性,对师生双方的沟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了师生的进一步沟通,所以这是一个不成功的案例。
案例二
背景:期末考试结束后,某同学知道自己考得不理想,但心里还是很想尽早知道自己的成绩,犹豫再三,他来到班主任的办办室。
学生:老师,我这次考试的成绩怎么样?
老师:不是很理想,具体情况你能够自己看一下,不过老师还是希望能够听到你的解释。
这是一个成功的互补沟通,所谓互补沟通是指刺激的指向和反应的来源都在同一自我状态,回答也是指向发出刺激的那个自我状态的一种沟通方式。这个沟通一般是在自然顺畅下实行,双方对彼此的期待也配合得很好。沟通的双方只要能够保持互补,就能够永远地继续下去,或实行到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为止。
在案例二中,学生以成人状态指向老师的成人状态,而且学生的话也带有探索性的,体现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老师同样以成人的状态指向学生的成人状态,形成一种互补沟通,从而保持了师生沟通的顺畅实行。当然,接下去学生也能够向教师解释说明他的学习情况,老师也能够就此向学生提出一些建议和要求,甚至还可提出一些劝告或批评,这些也都是成人状态的表现,也能保持沟通的持续发展。
在与初中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还是提倡使用成人状态——成人状态的方式实行互补沟通,这样,不但能够体现出师生间的相互尊重,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学会理性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当然,如果老师和儿童都扮演儿童的角色,以儿童状态——儿童状态的方式实行互补沟通,虽然也能够保持一定的沟通,但是,这对于初中生说来是不适合的,因为它会永远使初中生处于儿童的自我状态而影响他们的成长。
案例三
背景:某学生虽经多次努力,学习成绩依然没大的进步,甚至有时会倒退,因而对自己的学习逐渐失去信心。
学生:老师,我的学习成绩这么差,还会有希望吗?我该怎么办呢?
老师:你唱歌、书法不是挺出色吗?你同样有水平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
学生的话带有探索性,想询问老师有无好的学习方法,提升自己的成绩,期望着老师能够协助他(她)将心理负担释放。老师以成人状态(认为学生很有水平,相信学生。)对学生的成人状态(我该怎么办?),改变了沟通的自我状态,这种沟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也是学生所期望的,因而老师与学生的交往又得以继续下去。自不过然,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了兴趣。相反,在案倒三中,老师如果以家长状态对学生的儿童状态(认为自己没有可能提升成绩)实行互补沟通,说“不要轻视自己,你一定要找到提升学习成绩的方法”,这不但不能让学生从老师那儿得到他所期望的心理释放,相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从而影响双方的进一步沟通。
案例四
背景:上课时,一位女学生自告奋勇,很有感情地朗读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老师:你朗诵时有些词读错了。请别的同学指出来(毫无表扬的意思)
学生: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心想:我下次再也不当众出丑了。)
这是一个不成功的交错沟通。所谓交错沟通是指当刺激的指向和反应的来源处在不同的自我状态,回答的指向可能是发自刺激的那个自我状态,也有可能不是。在案例四中,老师以家长状态指向学生的儿童状态,学生需要表扬,这就与学生的自我状态形成交叉。学生自告奋勇,朗诵诗歌,是想表现一下,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老师却极力指出她的不足,大大打击了她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师生沟通往往被堵塞,不会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在案例四中,因为回应对刺激表现出非预期中的反应,引发不适当的自我状态,从而使沟通交错而中断。但是,并非交错沟通都不好。学生有时能够会受困在一种无效的互补沟通模式中,此时如果能改变一下自我状态或引导到另一个自我状态,使沟通交错产生,那么,也会引发出一个新的期望来面对问题。假如此案例中老师对学生说:“你朗诵得很有感情,值得老师和大家学习,但朗诵时还要注意读音要准。这样那位女学生就会欣然接受老师的意见,就会改正朗诵时的不足之处,实行再一次朗诵,最后她会衷心地说:“谢谢老师的教诲。”于是就会使下次的沟通向着有益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彻底改善不良的、有碍于学生发展的师生沟通方式,良好的师生沟通方式就像一条纽带,把教师和学生紧紧地联在一起,只要教师在思想和行动上真正去接近学生,真正热爱学生、尊重学生,那么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出现一条心与心搭出的美丽彩虹!从改善师生沟通方式入手走进新课程,定然会有灿烂的、亮丽的教学风景线出现在我们眼前,教师之于学生宜先益友,而后再良师,因为只有朋友式的平易近人、相濡以沫、肝胆相照,才给人以安全感和依赖感,才有能够实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