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最爱的中国民族乐器——古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我最爱的中国民族乐器——古筝
中国民族器乐鉴赏课程论文
摘要:古筝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古筝是一件伴随中国悠久文化、在这片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古筝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乐器,其音色清悦、高洁、委婉动听并富有神韵。它丰富的表现力细致微妙地刻画人们的内在情感,无论是如泣如诉、还是高歌吟唱它都可以表现的淋漓尽致。古筝的音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它整体的音响效果和乐曲的表现,鉴于此,通过多个角度对古筝音色的研究,使古筝的演奏日臻完美。
关键词:简介、流派、相关文学、影响因素
一.古筝简介:
古筝,又名汉筝,是汉族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二.流派:
传统的筝乐早期被分成南北两派,比较代表的为“浙江、山东、河南、客家、潮州”五大流派,到了现代,流派的区别已经很小了,几乎每个流派都兼具各家之长。
自秦、汉以来古筝从中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传统的筝乐被分成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正如曹正所言“茫茫九派流中国”,各派的筝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三.相关文学:
自古文人雅士都好乐,百度一下相关文学长达两页之多,可见其程度。特别是白居易描写古筝的篇数最多,看来白居易先生对古筝情有独钟。
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白居易《筝》
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楚艳为门阀,秦声是女工。甲明银得勒,柱触玉玲珑。猿苦啼嫌月,莺娇语(讠尼)风。移愁来手底,
送恨入弦中。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霜佩锵还委,冰泉咽复通。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倚丽精神定,矜能意态融。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灯下青春夜,樽前白首翁。且听应得在,老耳未多聋。
又有白居易《夜筝》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苏轼《甘露寺弹筝》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李白《春日行》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影响因素:
影响古筝音色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乐器形制、演奏中手指对触弦的控制;而影响音色的主观因素有作曲家音乐作品的一度创作与表演者的二度创作中的审美认知、内心听觉等。
客观因素
(一)乐器形制与义甲的选材对音色的影响乐器本身的音色对古筝的演奏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先从乐器的选材制作对音色的影响谈起。“不同的乐器,由于材料与结构的不同,发音体的组织条件就不同,在发音时产生的自然泛音列的多少也就不同,音色也不相同,即使在演奏音高、强弱相同的音时,也会有不同的音色效果。而即使同是古筝,但用不同材料做成,也可细分出它们之间的不同音色效果。”
(二)演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古筝属弹拨乐器类,它的基本的音色是手指在最好的触弦点弹奏,使筝弦达到最佳的振动状态,从而发出清晰、圆润、结实、富有弹性的声音。古筝的演奏,在同一根弦上,用不同的指法、不同的弦段、不同的触弦角度和速度,也会产生不同的音色。触弦时的力度,速度和弦段的选择,要根据乐曲的需要而定,不能一概而论,恰当的触弦方式是正确表现乐曲音色的关键环节。
二、主观因素
对音色感知的经验基础上联想成像的音色标准与内心听觉一样,是鉴别客观实践音色的无形尺度。在长期的音乐时间活动中,人对某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频
率、幅度、波形、高低、强弱及明亮、暗淡、净润等方面获得的感性认识到,这种感性认识不是一次或几次就能获得的,而是经过无数次地重复,是在音响对感官的一再刺激,经过数个感受器官联合工作,并使接收到的音色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的信息库加以分析、综合、编码、形成固定的音色感知表象,古筝作为一门音乐艺术,归根到底是审美的艺术。
谈感悟:
在选修这节课之前,我们对民族乐器的种类都是有限的。唯独古筝,二胡之类的普及度比较高。上初中时,跟我最好的玩伴便是学古筝的,那个时候就对古筝颇为有好感,我喜欢它,是因为它铮铮如流水的声音,当然还有觉得弹古筝时特别优雅。在选修这节课之前,虽然喜欢,但对古筝的了解还是很少的。通过学习,我不仅了解到它有2500年的历史,了解到它有那么多个流派,比如福建有客家筝之类的。而且还了解了古筝的材质,名曲之类的。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个东西对它的喜爱绝对不是泛泛而谈,我们试着去了解它,就会越被它的内涵所吸引。中国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国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通过这门课程,似乎为我们建立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来看中国过去的种种。没有过去哪有现在,了解民族文化是必要的。真希望我们当代的大学生都收敛起浮躁的心态,多多了解中国文化。
民族乐器比起现在的流行乐器(吉他,架子鼓等)之类的的确缺少了一些时尚元素,再加上现在的流行音乐当代的大学生们都偏好欧美,日韩的,甚至连本土音乐都挑三拣四。有的人会批判我们太崇洋媚外。如何提高民族乐器在90后,00后的地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喜欢民族音乐并不是什么过时的事情,相反,用心的品味民族音乐才能够了解这个民族的博大精深。或许,曾经我们对民族的东西嗤之以鼻,但是通过这门课,我们发现了很多我们曾经不了解的乐器,比如笙,箜篌等。也发现,曾经在春晚等各大晚会上的节目,原来背后有那么多学问。我们该献给我们伟大的民族和如此灿烂的文化以最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
[1]李军:《古筝演奏与心理音色》,《中国戏曲学院学报》,07年2月第28卷第一期
[2]林玲:《论筝演奏中的音乐表现》,《怎样提高古筝的演奏水品》华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