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制度能否真正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低工资制度能否真正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工资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劳动关系双方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它是厂商的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它不包括加班加点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以及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和企业通过贴补伙食、住房等支付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性收入等。

假设工资水平由劳动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雇主作为劳动需求方,工人作为劳动供给方,在没有实施最低工资制度时,由于劳动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均衡工资水平W1,就业水平为Q1。而政府为了确保分配公平、保障低收入劳动者最低生活标准而制定了最低工资制度。而最低工资水平高于由劳动力供求决定的工资水平。工资水平的提高吸引更多劳动力,劳动供给增加(由S1上升到Sm )。而工资提高,厂商生产成本上升,为了盈利只能减少用工数量(由Ql 减少到Qm ),或增加劳动强度,或用机器替代劳动。

而且最低工资制度的设立,会使厂商认为那些不具有技能的工人工资

W1

W m

的成本提高,为了控制成本便会雇佣相对成本较低的技能工人,减少非技能工地人数,使得非技能工失业人数增加,这样使得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工人更加的困难。当最低工资标准成为标准工资,不少之前工资应略高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人可能面临只拿到最低工资的境遇。因为对于厂商而言,只要支付了最低工资标准,便是合法的,而且这些工人不具有足够的能力与厂商商讨工资,而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便让一些厂商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使得这部分工人只能选择默默接受。这样的后果就是让更多的人“合法”地被拉拢到“最低工资标准”的红线之上。甚至厂商会通过降低工人的福利、减少培训的机会、减少加薪的频率等等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如此便会损害劳动者的利益。

事实,在市场上,不可能存在一个统一的工资标准或水平,企业和劳动者都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对所有的企业或劳动者强行规定一个统一的工资标准显然是不合适的,有些劳动力或企业的生产效率较低,如果强制其执行这一标准,可能会导致效率的损失,失去社会公平。如果通过政府的强制手段提高工资,很可能会使一些效率不高、但是能够解决一部分就业的企业难以生存,增加社会的就业压力,这又违背了政府促进就业的目标。

政府为了缩小贫富差距,确保劳动人民的利益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