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相关性肺炎讲解

合集下载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

肺部啰音
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 严重时可出现哮鸣音和粗 湿啰音。
其他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心悸 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 识障碍和呼吸衰竭。
02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预防原则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 吸道通畅,以减少肺部感染的风
险。
控制危险因素
针对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 压、糖尿病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 控制,降低肺炎发生的风险。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 理
目录
• 卒中相关性肺炎概述 •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护理 •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康复治疗 •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研
究进展
01
卒中相关性肺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卒中相关性肺炎是指脑卒中患者 由于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等原因 导致的肺部感染。
分类
根据发病时间,卒中相关性肺炎 可分为早发性肺炎(发病于脑卒 中后1周内)和晚发性肺炎(发病 于脑卒中后1周以上)。
充足。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 体功能训练、呼吸训练等。
预防效果评估
定期监测
定期对患者进行体温、血常规等 检查,及时发现肺部感染的征兆。
评估量表
使用评估量表对患者的肺炎风险 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预防措
施。
患者自评
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预防和护 理过程,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和
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如血糖、血脂等,了解患者的代谢状况和健康状 况。
患者自评
让患者填写相关问卷或量表,了解患者对自身状况的认知和满意度, 评估康复治疗效果的主观感受。
05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护 理研究进展

卒中相关肺炎指南

卒中相关肺炎指南

运动锻炼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 增强体质,降低感染风险。
吞咽训练
对于存在吞咽障碍的卒中患者, 应进行专业的吞咽训练,以减少
误吸和肺炎普及卒中相关肺炎的预 防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和重视程 度。
定期检查
科学作息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 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功能性评估
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了解患者恢 复情况和生活质量。
提高预后的措施
01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及时发现和治疗卒中相关肺炎,可 有效改善预后。
营养支持
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摄入,提高身 体免疫力。
03
02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 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康复训练
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提高 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 抗生素进行治疗。
联合用药
抗感染治疗注意事项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抗 生素进行治疗。
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病 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注意预 防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04
卒中相关肺炎的预防
预防措施
戒烟
戒烟是预防卒中相关肺炎的重要措施,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呼吸道黏膜, 增加感染风险。
04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痰培养
痰培养可能发现致病菌,有助 于指导抗生素治疗。
其他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可能进行其他 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
动图等。
诊断标准
01
02
03
04
卒中相关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 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以及
卒中病史。

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科室会

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科室会

评估标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评估 标准,如肺部感染评分、预防效
果评分等。
数据分析与反馈
对预防效果进行数据分析,及时 反馈给医护人员,以便调整预防
措施。
05
CATALOGUE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护理
一般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确保病房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减少病菌密 度。
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患者排痰,定期翻身拍背,避免痰液淤积。
口腔护理
定期进行口腔清洁,保持口腔 卫生,减少口腔细菌滋生。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进行排 痰和呼吸道湿化,减少呼吸道 刺激。
营养支持
提供均衡的营养支持,增强患 者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训练计划,提高患者的自
主排痰和呼吸功能。
预防效果评估
监测指标
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常规、 痰液等指标,评估预防效果。
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 ,保证患者的能量需求, 提高免疫力。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对症治疗
解热镇痛
平喘治疗
对于发热、疼痛等症状,可给予适当 的解热镇痛药物治疗。
对于气喘等症状,可给予适当的平喘 药物治疗。
镇咳祛痰
对于咳嗽、咳痰等症状,可给予适当 的镇咳祛痰药物治疗。
卒中相关性肺炎诊 治科室会
目 录
• 卒中相关性肺炎概述 •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 •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治疗 •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护理
01
CATALOGUE
卒中相关性肺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卒中相关性肺炎讲解课件

卒中相关性肺炎讲解课件
军团菌等非典型病原体未检出
普 雷 沃 和 梭 状 菌
49%
22%
16%
12%
24
. 单药治疗建议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或碳青霉烯等;. 联合用药建议头孢曲松+阿奇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阿奇霉素。. 需氧菌感染患者43例中, 39例得到了充分治疗。
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
25
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四、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卒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试验取得了 矛盾的结果。. 为此, 2009年van de Beek等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发现预防性应用抗 生素尽管不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但是可 以显著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各国指南都不推荐使用抗生素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
三、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7
Meisel C ,Schwab JM ,Prass K ,et al.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induc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J]Nat Rev Neurosci ,2005 ,6:775一7868
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16
. 3.选择性消化道净化治疗:选择性消化道 净化(selected decontamination of the digestive tract ,SDD)是通过局部使用抗 生素杀灭口咽部和胃肠道的条件致病性需 氧菌,避免其移行和易位,以预防重症患 者肺炎的发生。
Olivier Leroy, Christian Vandenbussche, Cecile Coffinier,et al. Community-acquired Aspiration Pneumonia in

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卒中后肺炎发生率为7%~22%, 是卒中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并导致医疗费用急剧增加。

一、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定义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 S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卒中患者罹患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

二、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1.临床诊断:卒中发生后胸部影像学检测发现新出现或进展性肺部浸润性病变,同时合并2个以上临床感染症状:⑴发热≥38°;⑵新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伴或不伴胸痛;⑶肺实变体征,和/或湿罗音;⑷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同时排除某些与肺炎临床表现相近的疾病如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等。

2.病原学诊断:推荐尽可能积极采用病原学诊断方法。

三、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卒中诱导免疫抑制是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因素。

其他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卒中的严重程度、类型、部位、意识水平、喂养方式、心房颤动、糖尿病、吞咽障碍以及是否机械通气等。

其中吞咽障碍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生率为37%~78%。

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1. 喂养的管理:⑴昏迷、镇静或者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的患者首次喂养前进行X线检查核实喂养管的位置。

存在幽门梗阻、胃瘫、食管返流或者误吸的患者,采用幽门后置管喂养的方式。

⑵如果没有禁忌证,卒中患者进行喂养时床头应抬高>30度。

⑶定期监测胃内容物残留量。

2. 吞咽功能管理:急性卒中后进行吞咽功能的早期评估、筛查和康复有助于降低肺炎的发生。

3. 选择性消化道净化治疗:在局部使用抗生素杀灭口咽部和胃肠道的条件致病性细菌,避免其移行和易位,来预防重症患者肺炎的发生还需进一步研究。

4. 避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五、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综合治疗1. 积极治疗原发病。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护理PPT课件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护理PPT课件
生风险。
对于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加 强护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
并发症,有助于降低死亡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1
有效的预防护理可以减少脑卒中 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 痛苦和不适,提高其生活质量。
02
通过教育和指导患者及其家属, 使其了解预防护理的重要性并掌 握相关技能,能够更好地管理病 情,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经验总结与分享
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为患者 吸痰、翻身、拍背等,以预防 肺部感染。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饮食喜 好,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定期评估患者情况
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自身认知 情况进行了解,以便及时发现 并处理问题。
口腔护理
定期为患者进行口腔清洁护理, 以减少口腔细菌的滋生和下行 感染。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胸片或胸部CT检查、痰培养等结果进行诊断,同时排除其他原 因引起的肺炎。
02 预防护理的重要性
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是脑卒中患者 常见的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可 以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早期发现潜 在疾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可以降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
发病机制与风险因素
发病机制
由于脑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患 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 等症状,从而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
风险因素
年龄、卒中严重程度、意识障碍、吞 咽困难、卧床时间等均为脑卒中相关 性肺炎发病的高危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肺部感染症状,同时伴有脑卒中的症状和体征。
减少医疗费用支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护理 可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 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卒中相关性肺炎诊

卒中相关性肺炎诊
控制基础疾病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进行积极治疗,将血压、血糖等指标 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护理方法
密切观察病情
01
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包括神志、瞳孔、体温、呼
吸等指标,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
02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止肺部感染。
定时记录生命体征
03
定时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以便及时发
物。
痰培养
通过痰液培养可确定肺部感染 的病蛋白、降钙素原等, 可反映感染或炎症活动。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片
简单易行,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但分辨率较低。
胸部CT
对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更具价 值,可发现肺部炎症、肺不张等病 变。
MRI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怀疑肺栓塞 时,MRI可能比CT更有优势。
关性肺炎。
鉴别诊断
其他肺部感染
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 ,需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 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非感染性疾病
如肺栓塞、肺癌等,需排除相关疾病 的可能性。
03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01
02
03
04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可提示感染 的存在,但特异性不高。
血培养
对于疑似感染性卒中的患者, 应进行血培养以确定病原微生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 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 白升高。
诊断流程
初步评估
影像学检查
了解患者病史、症状和 体征,判断是否存在卒 中相关性肺炎的可能性。
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 观察肺部是否存在炎症
性改变。
实验室检查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治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治

死亡率
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死 亡率较高,约在10%-30% 之间。
危险因素
年龄、意识障碍、吞咽困 难、高血压、糖尿病等是 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病的危 险因素。
02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
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咳嗽、咳痰
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等症 状,痰液可能呈现黄色或绿色

发热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体温 可升高至38℃以上。
呼吸困难
肺炎可能导致肺部功能受损, 引起呼吸困难。
其他症状
如胸痛、乏力、食欲不振等。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可能异常, 提示感染。
胸部X线或CT检查
可发现肺部炎症性病变,如肺 纹理增粗、斑片状阴影等。
痰液培养
通过采集痰液进行细菌培养, 可确定病原体类型。
其他检查
如心电图、血气分析等,可根 据病情需要进行相应检查。
通过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可以及 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
相应的预防措施。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 疾病,降低卒中发生风险,从而
减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合理饮食与运动
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增加体育 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
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
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训练
在卒中发生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包 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等,有助 于减少肺炎的发生。
谢谢观看
抗感染治疗
经验性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 免疫状态等因素选择合
适的抗生素。
针对性治疗
根据痰培养和药敏试验 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进行治疗。
联合用药
对于严重感染或混合感 染的患者,可考虑联合

卒中相关性肺炎诊疗共识PPT

卒中相关性肺炎诊疗共识PPT

04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预防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评估患者的呼吸 道状况,及时清理呼 吸道分泌物,保持呼
吸道通畅。
定期翻身拍背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 促进痰液排出,减少
肺部感染的风险。
口腔护理
定期为患者进行口腔 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减少口腔细菌滋生。
合理使用抗生素
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 使用抗生素,避免滥 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
01
02
0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辅助排痰,保持呼吸道通 畅。
吸氧
对于低氧血症患者,给予 吸氧治疗,维持血氧饱和 度在90%以上。
营养支持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 维生素的饮食,必要时可 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对症治疗
解热镇痛
对于发热、疼痛等症状, 可给予解热镇痛药物治疗。
抗痉挛
对于肌肉痉挛、抽搐的患 者,可给予抗痉挛药物治 疗。
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训练计划,包括呼吸训练、吞咽 训练等,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吞咽功 能,降低肺炎发生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卒中相关性肺炎诊疗 共识
目录
• 卒中相关性肺炎概述 •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 •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治疗 •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后
01
卒中相关性肺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卒中相关性肺炎是指脑卒中患者由于意识障碍、吞咽困 难等原因导致的肺部感染,通常在卒中发生后出现。
分类
根据发病时间,卒中相关性肺炎可分为早发性肺炎(卒 中发生后1周内)和晚发性肺炎(卒中发生1周后)。
镇静
对于烦躁不安、焦虑的患 者,可适当给予镇静药物 治疗。

卒中相关性肺炎

卒中相关性肺炎

05
CATALOGUE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护理
基础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以促进 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口腔清洁
定期为患者进行口腔清洁,以减 少口腔细菌滋生,预防肺部感染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制 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摄
入。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支 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沟通交流
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沟通,及时解答疑问, 消除疑虑和不安。
康复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康复知识 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康复护理
1 2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 划,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训练等。
物理治疗
采用物理治疗方法,如电刺激、超声波等,促进 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肺功能改善。
发病机制
01
02
03
误吸
卒中患者常伴有吞咽困难 和意识障碍,容易发生误 吸,导致细菌进入肺部引 发感染。
免疫系统受损
卒中后患者的免疫系统功 能下降,对细菌的抵抗力 减弱,容易感染。
长期卧床
卒中患者长期卧床,痰液 容易淤积在肺部,为细菌 滋生提供了有利环境。
流行病学特点
高发病率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较高,约 20%-60%的卒中患者会出现肺部感染 。
3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 等药物,控制肺部感染,促进康复。
THANKS
感谢观看
早期治疗
一旦发现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迹象, 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 、吸氧等。

关于卒中相关性肺炎讲课终稿课件

关于卒中相关性肺炎讲课终稿课件
.08%
中枢性衰竭
29.45%
急性肾衰
19.18%
Heuschmann, P. U. et al. Predictors of in-hospital mortality and attributable risks of death after ischemic stroke: the German Stroke Registers Study Group. Arch. Intern. Med.164, 1761–1768 (2004).
定义
2003年德国科隆Hilker等提出 卒中相关性肺炎概念 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SAP 原无肺部感染的卒中患者罹患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 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 其发病群体为卒中患者,与卒中后机体的功能障碍有极为密切
的关系。
Hilker R,Poetter C,Findeisen N,et al.Nosocomial pneumonia after acute stroke:implications for 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medicine[J].Stroke,2003,34(4):975-981
关于卒中相关性肺炎讲课终稿
内容
❖ 卒中相关肺炎定义 ❖ 卒中相关肺炎的特点 ❖ 卒中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护理对策
出15血%性~卒25中%
缺75血%性~卒85中%
中国脑卒中 平均年龄标化发病率 男性 89/10万 女性 61/10 万
吴兆苏等.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 (3):236-239. 魏岗之. 应重视脑卒中的综合预防[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2, 35:257-25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吞咽障碍、误吸导致肺炎


会厌谷滞留



梨状窝滞留
穿透
误吸
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筛查)
Stroke. 2005;36:2756-2763.
吞咽障碍与肺炎发病率
1.70% 16.20%
16% 33%
2% 19%
0 19%
6% 68%
7% 18%
8% 19%
2% 7%
80%
70%
60%
50%
40%
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 Silvestri等对21个RCT研究共4902例ICU患者进 行了荟萃分析,发现SDD可以降低病死率 (P<0.001)。
二、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
2.病原学诊断:临床通常应用气管内吸引、肺泡 灌洗、保护性毛刷采集下呼吸道标本,并进行细 菌定量培养;3种标本分别采用106、104、103 CFU/ml为阈值。超过阈值浓度生长的细菌判断 为病原菌,低于阈值浓度的为定植或污染菌。推 荐尽可能积极采用病原学诊断方法,以提高卒中 相关性肺炎诊断的准确性。
一、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定义
• 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卒 中患者罹患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 上的肺间质)炎症。其发病群体为卒中患者, 与卒中后机体的功能障碍有极为密切的关 系。
二、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
• 1.临床诊断:卒中发生后胸部影像学检测发现新 出现或进展性肺部浸润性病变,同时合并2个以上 临床感染症状:(1)发热≥38℃;(2)新出现的咳嗽、 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伴或不伴胸痛;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啰音;(4)外周血白细胞 ≥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同时排除某些与肺炎临床表现相近的疾病如肺结 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病、肺水肿、肺 不张、肺栓塞等
卒中后免疫抑制促发感染
通 过 神 经 内 分 泌 免 疫 网 络
Meisel C,Schwab JM,Prass K,et al.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induc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J]Nat Rev Neurosci,2005,6:775一786
卒中相关性肺炎
(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SAP)
内容
• 一、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定义 • 二、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 • 三、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 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 五、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综合治疗 • 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
• 卒中后肺炎的发生率为7%~22%,是卒中 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并导致医疗费 用急剧增加,2003年德国科隆Hilker等提 出了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概念。目前,国内 外对这一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为提高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疗水平,神经内科、 呼吸科、感染科及ICU专家共同讨论,制定%
0% DePippo
Gordon
Gottlieb
Kidd
Lim
Mann
Dysphagic/Aspirators Nondysphagic
Smithard
Sala
Stroke. 2005;36:2756-2763
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 众多方法对预防卒中相关肺炎有帮助,包括翻身 拍背、口腔分泌物或者痰液引流等;为防止交叉 感染,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应该规范化洗手, 戴手套和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护目镜,特 殊患者可以入住隔离房间;如肠道可以耐受尽早 肠内营养;需要气管插管或者机械通气的患者尽 量避免选择经鼻气管插管,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有条件时行声门下吸引,尽早拔管。其他的方法 还有减少使用H2受体阻滞剂或者质子泵抑制剂等。 针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特殊性,特别强调以下几 个方面。
CFU 菌落形成单位
三、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 卒中诱导免疫抑制是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重 要因素。
• 其他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卒中的严重 程度、类型、部位、意识水平、喂养方式、 心房颤动、糖尿病、吞咽障碍以及是否机 械通气等。其中吞咽障碍是肺炎最常见的 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其发生率为37%~78%。
肠内营养途径选择
肠内营养途径

误吸危险

鼻空肠管或 鼻十二指肠管
时间长于6周
经皮内镜下空肠 置管(PEJ)
鼻胃管
经皮内镜下胃 造口(PEG)
JAMA. 2008 ;300(23):2731-41.
长期营养的首选
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持续仰卧位会增加胃食管反流和误吸的风险。 几个针对ICU中机械通气患者的研究发现与平卧 位相比床头抬高30~45度可以显著降低吸入的发 生。抬高床头是否会降低卒中患者的脑灌注压还 存在争议。因此如果没有禁忌证,卒中患者进行 喂养时床头应抬高>30度。
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1.喂养的管理:喂养管错位如置于食管或误入支气管 是喂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以导致卒中相关肺炎。x线检 查是判断喂养管位置的金标准,昏迷、镇静或者咳嗽反射减 弱或消失的患者首次喂养前进行x线检查核实喂养管的位 置有一定的意义;如果喂养过程中发生误吸或者怀疑喂养管 移位,应再次通过x线检查核实喂养管位置。存在幽门梗阻、 胃瘫、食管反流或者误吸的患者,采用幽门后置管喂养的方 式可以减少肺炎的发生。
定期监测胃内容物残留量预防吸人性肺炎的方 法存在一定的争议,但这是常用防止误吸的方法。
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2.吞咽功能管理: 陈胜云等研究了152例急性卒中合并吞咽
障碍患者,发现吞咽障碍的早期评估及康 复降低了吸人性肺炎的发生率(P<0.01)。
Hinchey等研究了2532例急性缺血性卒 中患者,发现正规吞咽功能筛查也能降低 肺炎发生率(P<0.01)。
急性卒中后进行吞咽功能的早期评估、 筛查和康复有助于降低肺炎的发生。
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 3.选择性消化道净化治疗:选择性消化道 净化(selected decontamination of the digestive tract,SDD)是通过局部使用抗 生素杀灭口咽部和胃肠道的条件致病性需 氧菌,避免其移行和易位,以预防重症患 者肺炎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