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林分结构-混交林

合集下载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探究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探究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探究混交林是指在林业建设中,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树种混在一起种植的一种林地类型。

混交林可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林地的生产效益,改善生态环境。

混交林的栽植技术是指在混交林建设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树种组合,合理布局,科学管理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其中包括树种选择、密度控制、间伐和更新等环节。

树种选择是混交林栽植技术的基础,应根据地理环境、土壤条件和经济效益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树种组合。

树种的选择要考虑其生态适应性、生长速度、木材性质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常见的树种组合有杉木和松树、柏树和松树等。

密度控制是混交林栽植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混交林的林分结构和生长发育。

密度过大会造成树木间的竞争,导致生长缓慢;密度过小则会浪费土地资源。

合理控制树木的密度对于混交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栽植密度应根据树种的生长特性和林分类型来确定,一般控制在每亩1000-2000株左右。

间伐是混交林栽植技术中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通过疏伐树冠,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树木的生长环境。

间伐的目的是保持林分的稳定性和林木的生长能力,并在保证主要经济树种的优势地位的提高林地的生产效益。

间伐的时机应根据树种的生长速度和林分结构的需要进行,一般在幼龄和中龄阶段进行。

更新是混交林栽植技术中的最后一步,它的目的是保持林地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

更新的方式主要有人工造林和天然更新两种。

人工造林是指通过人工播种或移植树苗的方式,重新种植新的树种。

而天然更新是指利用原有树种的自然繁殖能力,在间伐后,让地上的幼苗自然发育成新的树木。

更新的时机应根据主要经济树种的生长速度和林分的需要进行,一般在主要经济树种进入成熟期后进行。

混交林栽植技术对于林业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树种、控制密度、实施间伐和更新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可以使混交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为保护和持续利用森林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探究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探究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探究一、混交林的概念混交林是指在同一林地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混合生长的林分。

相比于单一树种的纯林,混交林可以充分利用地上和地下资源,形成生态系统的互补和协调,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力。

混交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森林的抗病虫害及抗逆能力,促进森林的多样性,并且能够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

混交林的栽植技术对于林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混交林的栽植技术1. 树种组合选择混交林的栽植技术的核心是树种组合的选择。

树种的组合需要考虑树种之间的空间利用效率、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生长速度、抗逆性和产品品质等方面的因素。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混交,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不同的树种组合。

在选择树种组合时,需要考虑到它们对土壤的适应性和生长习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避免不同树种之间的竞争过于激烈。

2. 种植密度控制种植密度对混交林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一般来说,宜选择适中的种植密度,以保证每种树木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应。

通常可以根据树种的生长特性和土壤的肥力情况来确定种植密度,避免因为种植密度过大而导致树木之间的竞争过于激烈。

3. 混交比例控制混交林的栽植技术中,混交比例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混交比例需要根据树种的特性、经济价值和混交林的整体效益来确定。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来确定混交比例,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兼顾生态效益,既要保证林木的品质,也要提高整体的生态效益。

4. 混交林的管理混交林的栽植技术还需要结合混交林的管理。

混交林的管理需要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特性和需求来制定,包括树木的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来调整混交林内各树种的生长速度和动态平衡,以提高混交林的整体效益。

1. 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混交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不同树种在生长速度、根系范围、营养需求等方面存在差异。

通过选择合适的树种组合和栽植密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轻对土壤和水资源的竞争压力,促使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第四篇 第五节 混交林

第四篇 第五节 混交林
10
三维生态位图示
种A
种C
种B
11
第五节 人工林的树种组成
二、树种混交的理论基础和种间关系
(二)、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
按种间作用的结果,树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有六种:
偏利作用 (+ 0) 偏害作用 (- 0); 双方有利 (+ +) 双方有害 (- -); 一方有利一方有害 (+ 中性作用 (0 0);
4
第五节 人工林的树种组成
(三)、混交林的优点和相对性
2、改善立地条件 改善林内小气候,特别是温度和湿度; 促进凋落物的生产和分解,提高肥力;
3、促进林木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利用光照、地力充分,总产量高; 自然整枝好,干形优良;
5
第五节 人工林的树种组成
(三)、混交林的优点和相对性
4、更好地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 防护能力强; 生物多样性高; 美学价值高; 5、增强林分的抗逆性; 抗虫害; 抗风害、雪灾、 火灾;
28
六、混交方法
混交方法:指混交的各树种在造林地上的排列形式。 混交方法不同种间关系作用不同,混交林产量不同。
• 株间混交 • 行间混交 • 带状混交 • 块状混交
• 星状混交 • 不规则混交 • 植生组混交
29
(1)、株间混交
在同一种植行内隔株种植两个以上树种的混交方法。 种间相互影响出现早。造林施工复杂。用于乔灌混交。
—)
12
第五节 人工林的树种组成
1、偏利作用(+ 0)
一个生长增加,另一生长正常。 原因:减少了来自本种的干扰,或是利用了从其他树种带来的某
些资源,如与固氮树种。 如: 杨树---刺槐
13
2、双方有利(+ +)
两个树种的生长均明显得到促进。 原因:混交后,减少了各自的种内干扰,促进生长

混交林的基本理论及营造技术

混交林的基本理论及营造技术

混交林的基本理论及营造技术一、人工林组成的意义首先要认识和了解混交林的优点,混交林具有利用营养空间充分,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好,可提高木材总产量,防护效果好,林分稳定,抗御灾害能力强等优点。

所以在实际中应提倡营造混交林,但纯林具有经营管理简便,目的树种产量高的优点,因此在生产中仍占一定的优势。

为造好混交林需要掌握营造混交林的理论与技术。

二、树种混交的基本理论树种混交理论是分析种间关系,确定营造技术的基础。

(一)树种树间关系的实质是一种生态关系,即树种种间关系不是直接的关系,是通过生态环境产生作用的,所以树种之间的主要矛盾同林分与外界环境间的主要矛盾常常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二)树种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树种之间的表现形式,即有利或有害共四种形式,在分析树种间的利害关系时,主要看各树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

一般生态习性悬殊或生态要求不严,生态适应幅度较宽的树种混交,种间多呈现出以互利促进为主的关系;相反,生态习性相似或生态要求严格、生态幅度狭窄的树种混交,种间多呈现出竞争、抑制为主的关系。

(三)树种种间关系的作用方式作用的方式共五种,但主要的是生理生态的关系,即一树种通过改变小气候和土壤水肥条件而对另一树种产生影响,这是当前营造混交林搭配树种及选择混交方法、比例的重要依据。

(四)树种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混交类型共有五种。

不同类型有不同的特点,应用的立地条件不同。

一般湿润地区,如大兴安岭南方主要采用主×主和主×伴混交,它们的木材产量高;在干旱地区(黄土丘陵、沙地、石质山区)多以乔灌和灌灌混交类型。

它们的防护效果好、能适应干旱的立地条件。

(五)树种种间关系的发展和变化混交林中的种间关系,是随时间、立地和混交技术等的不同而发展变化。

三、混交林的营造技术(一)混交林和纯林的应用条件1.林种速生丰产林、短伐期工业用材林应造纯林;防护林、风景林应造混交林。

2.立地极端立地条件应造纯林,其它应造混交林。

混交林

混交林
混交林
两种以上树种所构成的林分
01 定义
03 混交类型
目录
02 优点 04 树种
目录
05 树种混交比例
07 发展趋势
06 混交方法
混交林是两种以上树种所构成的林分。其中每种树木在林内所占成数均不少于一成。林中如树种搭配适当, 可提高林分的生产率和稳定性,林木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生长比较迅速,病虫害、火灾的发 生和蔓延较轻,且能提供多种多样的木材和其他林产品,防护作用较强。但培育技术比较复杂,要求土地条件较 高,如树种配置不当,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混交林是森林火灾保险的主要承保对象。
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营林发展趋势,逐渐从营造单纯林走向混交林。然而,如何营造混交林,中国还处于试验阶段,无 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很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感谢观看
混交方法
是指不同树种的植株在混交林中的配置方法。配置方法不同,种间关系和林木生长也会因之而发生变化。混 交方法有如下几种:(1)株间混交:又称行内混交。是两个以上树种在行内彼此隔株或隔数株进行混交。这种混 交方法因不同树种间种植点相距较近,种间发生互相作用和影响较早。如果树种配置适当,种间关系表现有利; 否则,种间矛盾就比较尖锐。此法造林施工麻烦,一般多用于乔灌木混交。(2)行间混交:又称隔行混交。是两 个以上树种彼此隔行进行混交。这种混交方法,种间有利或有害关系,一般多在林分郁闭以后才明显地出现。种 间矛盾比株间混交容易调节,施工也较简便,是常用的一种混交方法,适用于阴阳性树种混交或乔灌木混交。(3) 带状混交:是一个树种连续种植3行以上构成一条带与另一个树种构成的带依次配置的混交方法。带状混交可以缓 冲种间竞争,即使在两个树种相邻处有矛盾产生,也可通过抚育采伐来调节。此法栽植、管理都较方便,多用于 种间矛盾比较尖锐,初期生长速度悬殊的乔木树种混交。乔木、亚乔木与生长较慢的耐荫树种混交时,可将伴生 树种改栽单行。这种介于带状和行间混交之间的过渡类型,称为行带混交。行带混交的优点是保证主要树种的优 势,削弱伴生树种过强的竞争能力。(4)块状混交:又称团状混交。是把一个树种栽植成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块状, 与另一个树种的块状地依次配置进行混交的方法。规则的块状混交,是将平坦或坡面整齐的造林地,划为正方形 或长方形的块状地,然后在每一块状地上按一定的株行距栽植同一树种,相邻的块状地栽植另一树种。块状地的面 积,原则上不少于成熟林中每株林木占的平均面积,一般为25~50平方米。地块不宜过大,过大就成了片林,混 交的意义也就不大了。不规则的块状混交,是在山地造林时按小地形的变化分别成块地栽种不同树种。这样既可 达到混交的目的,又能因地制宜造林。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分析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分析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分析
混交林栽植技术是指将不同树种或不同生态种群混合在一起,构建出具有多层次、多功能、多结构、多生态系统服务的森林生态系统。

混交林栽植技术是林业建设中重要的技术手段,其在多年的实践中已经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混交林栽植技术的特点是多样性和协同性。

多样性表现为在相同地域中,分布多种不同的、有助于生态和经济发展的树种;协同性体现在在相同地域中,树种之间的联系和互相促进作用,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混交林的栽植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适宜树种。

混交林是由多种树种构成,因此要根据地域气候、土壤类型、水土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

一般来说,混交林中应包括主树种、次要树种、辅助树种三种树种,以满足不同的经济和生态需求。

二、充分利用地形地貌。

混交林的栽植要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根据地形地貌的不同,选取不同树种种植,从而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混交林的产生效益。

三、控制物种数量。

混交林的栽植不是简单的业务操作,过多的物种数量会影响森林的功能,需要通过科学的栽植方式控制物种数量。

四、实行分层培育。

混交林的形成需要多种树种构成的多层次生态系统,为了保证森林的形成效果,需采用分层培育,即从下往上进行逐层培育,使混交林生态系统形成。

总之,混交林栽植技术是林业建设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通过科学栽植方式和充分利用资源,可以使混交林达到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为人们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和经济财富。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探讨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探讨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探讨混交林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树种进行混合种植的林业经营方式。

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环境,增加生态效益,是多功能林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

混交林栽植技术是混交林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混交林的发展和效益。

以下是对混交林栽植技术的一些探讨:1. 树种组合选择:混交林的树种组合非常重要,它需要考虑到树种的相互关系、生态适应性、生长特点、经济价值等因素。

一般来说,混交林应选择相互间竞争力不强的树种进行种植,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2. 栽植密度:混交林的栽植密度应根据树种生长特点和经济目标来确定。

一般来说,树种生长速度快的应采用较宽松的栽植密度,以保证充分的光照和养分供应;而生长速度慢的树种则可以采用较密集的栽植密度,以提高经济效益。

3. 土壤改良:混交林栽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其肥力和保水性。

可以采取施加大量有机肥料、石灰等措施来改善土壤,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4. 营造良好的林分结构:混交林的栽植应考虑到树种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合理分配各个树种的空间和养分,使得各个树种可以相互促进生长,形成较好的林分结构。

5. 种植技术:混交林的种植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的苗木、合理培育苗木、正确定植、科学管理等方面。

种植前应选择健康、生长良好的苗木,培育过程中要注重健康管理,防治病虫害。

栽植后要进行科学管理,包括修剪、除草、施肥等,以保证树木生长良好。

混交林的栽植技术应综合考虑树种组合、树种生长特点、经济目标和生态效益等因素。

通过选择合适的树种组合、合理的栽植密度、适量的土壤改良和科学的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混交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多功能林经济的发展。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分析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分析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分析一、混交林的概念与分类混交林是指在同一地块上栽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树种的林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林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按照不同树种的组合方式,混交林可以分为乔木混交林、灌木混交林和乔木与灌木混交林三种类型。

乔木混交林是指栽植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乔木,灌木混交林是指栽植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灌木,而乔木与灌木混交林则是指在同一地块上栽植了乔木和灌木。

二、混交林的栽植技术1. 树种选择树种选择是混交林栽植技术的关键环节。

在选择树种时,需要考虑树种的生长特性、土壤适应性、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一般来说,在选择混交林的树种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树种的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以达到提高林地产值和全面利用资源的目的。

2. 空间布局混交林的空间布局应该充分考虑到各树种的生长需要和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可以采取隔行交错、层次结构和分层栽植等方式,来达到不同树种之间的相互遮荫和相互保护的效果。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林地的生态效益,还能够提高树种的经济效益。

3. 栽植管理栽植管理是混交林栽植技术中的重要一环。

在栽植管理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树种的生长需要和土壤的肥力状况,采取适当的栽植密度和施肥措施。

还需要对零龄林进行及时修枝和病虫害防治,以保证树种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4. 间伐采伐在混交林的栽植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间伐采伐,以提高林地的通风和透光条件,并促进不同树种的生长。

间伐采伐还能够减少林木的自然竞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混交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5. 技术示范与推广为了更好地推动混交林技术的发展,有必要组织相关的技术示范和推广活动。

通过对混交林技术的示范和宣传,可以更好地吸引农民和林业从业者的参与,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栽植意识,从而更好地推动混交林技术的发展。

三、混交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混交林的栽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林地的生态效益,还可以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

从生态效益来看,混交林能够提高林地的物种多样性,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改善林地的水土保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第18章 混交林

第18章 混交林

精选版课件ppt
28
五、混交方法
1 星状混交 2 株间混交 3 行间混交 4 带状混交 5 块状混交 6 不规则混交 7 植生组混交
1
精选版课件ppt
29
精选版课件ppt
30
混交方法特点及其选用条件
其它名称 种间关系 矛盾调控 易操作性 树种互补性
选用条件
株间混交
隔株混交 早、强 难度大
难 极高 四旁林 阴阳混交林 针阔混交林 常落混交林
9
混交林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①通过选用落叶丰富,易分解的树种混交,增加有机质。阔叶树 (尤其是固氮树种)与针叶树混交,不仅能够使林分总的落叶量 增加,养分回归量增大,而且还可以大大加快枯落物的分解速度, 加快林分的养分积累和循环,提高土壤养分有效化, 这对林分 维持持续生产力是有很大的意义的。
②与固氮树种混交,直接增加土壤营养元素。利用某些乔灌木树种 为肥料木,是使林地始终保持较高的生产力,实现生物自我营养 的重要途径。
行间混交 带状混交
隔行混交 隔带混交

晚、弱

容易
容易
容易


防 护 林 防风林
阴阳混交林 用材林
乔灌混交林
精选版课件ppt
块状混交 隔块混交 晚、弱
容易 容易 中 山区小地形变化明显的地 方
31
带状混交
精选版课件ppt
行状混交
32
行状混交(1×1m) 精选版课件ppt 行状混交(2×2m) 33
精选版课件ppt
2
精选版课件ppt
3
金光集团 桉树人工林
精选版课件ppt
4
一、混交林的特点
更充分利用林地条件 更有效地改善林地环境条件 能培育出产量多、质量好的木材和多种林产品 更好地发挥林地的生态效益 能增加抗御灾害的能力

第4讲-森林的结构特征与生态功能

第4讲-森林的结构特征与生态功能

2010-122010-12-27
(二)下木层
下木即林内的灌木,但其高度一般终生不 下木即林内的灌木,但其高度一般终生不 超过成熟林分平均高的一半(这一点是与 幼树区别的重要标志)。下木数量多少和 种类因地区和建群种而异,阳性树种为优 势树种的林下一般下木数量多。
2010-122010-12-27
பைடு நூலகம்2010-122010-12-27
(5)林型
林分是一些具体森林地段,有自身的特征, 也具有经营意义:但只依靠上述特征还不只 以满足经营要求。如两个落叶松林分,其立 木特征相同,地位级都是Ⅳ 木特征相同,地位级都是Ⅳ,但一个是山坡 地,— 地,—一个是河岸沼泽地。显然它们的经营 措施不应该相同。林型是对林分的分类。 措施不应该相同。林型是对林分的分类。它 林型是对林分的分类 是根据一系列的综合特征确定的。如,白桦 落叶松林、河岸落叶松林、高山偃松林、杜 鹃白桦林等。
2010-122010-12-27
⑵我国植被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东部湿润森林区,自北向南依次为:寒温带针 东部湿润森林区,自北向南依次为:寒温带针 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 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叶混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季 风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季雨林。西部内陆 风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季雨林。西部内陆 腹地,受强烈的大陆性气候的影响,由于青藏 腹地,受强烈的大陆性气候的影响,由于青藏 高原的隆起,从北至南出现的一系列东西走向 的巨大山系,打破了原有的纬度地带性,因此 自北向南的变化如下: 温带荒漠、半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 温带荒漠、半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高寒荒 漠带→高寒草原带→ 漠带→高寒草原带→高寒山地灌丛草原带。
2010-122010-12-27

混交林的营造

混交林的营造

第十六章混交林的营造第一节混交林的特点由一种树种组成的或混有其它树种,但其材积比例不足一成的林分称纯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叫混交林。

混交林的组成在造林时以各种树种占全林株数的百分比表示,包括所有的乔、灌木树种;成林的用每一乔木树种的胸高断面积占全林总胸高断面积的百分比(或成数)表示。

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有以下特点:1.能比较充分地利用营养空间利用生态学和生物学习性不同的树种进行混交,可以使营养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如将耐荫性(喜光与耐荫)、根型(深根与浅根型)、生长特点(速生与慢生、前期生长型与后期生长型)以及嗜肥性(包括吸收利用时间)等不同的树种混交在一起,可以占有较大的地上、地下空间,有利于各种树种分别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层次范围内利用光照、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

2.能改善立地条件不同的树种,对土壤中的各种矿质营养元素的需求量不同,这样就使得混交林枯落物的化学成份大大丰富于纯林。

加之混交林丰富的枯落物给土壤微生物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速了枯落物的分解,从而可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最重要的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有的树种更可以直接固氮,使土壤变得肥沃。

近几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沙棘是一种良好的肥料树种,据辽宁水保所测定,在小叶杨与沙棘混交林中土壤的含氮量较小叶杨的纯林高,其增加幅度为1.04—12.38%,有机质增加了8.95—27.83%。

混交林中的小叶杨叶片含氮量较毗邻的纯林高33.63%。

固原地区林技站的调查则表明,在油松与沙棘5年生混交林内,油松胸径连年生长量是同龄油松纯林的149%。

与纯林相比,混交林还能缓解纯林中林木对某些土壤营养元素的专一吸收,防止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地力衰退,使林分产量下降。

据广西合浦县林科所调查,桉树人工林土地肥力降低程度随更新次数增加而加重。

广东雷州林业局石岭林场栽植的第二代窿缘桉纯林比第一次同龄窿缘桉林每公顷蓄积减少52.3%。

3.具有较好的防护效益森林的防护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与林分结构有关。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探究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探究

林业建设中的混交林栽植技术探究
混交林是指在一定的林业经济区内,将两种以上的树种混合在一起种植的林业生态系统。

混交林栽植技术是指在林业建设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选择合适的树种组合、密度和间距等,进行混交林的种植。

混交林栽植技术的探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树种选择:混交林的树种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质量等因素。

树种的选择要合理搭配,既考虑到木材的经济价值,也考虑到生态效益和土壤保护等因素。

常见的混交树种有杉木、毛竹、白桦等。

2.密度和间距:混交林的密度和间距的选择是影响树木生长和林地利用效益的重要因素。

适当的密度可以提高树木的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过高的密度会导致树木生长不良,过低的密度会浪费土地资源。

间距的选择要根据树种的生长习性和林地条件来确定。

3.幼林管理:幼林时期的管理对于后期林木的生长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包括及时修剪、修枝和疏伐等措施,以保证树木的生长空间和光线供应,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展。

同时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以保证林木的健康生长。

4.更新更新是指在林木生长到一定年限后进行更新换代,保持林分的更新和更新。

更新时可以选择适合的新的树种进行混交,保持林分的多样性和生态稳定。

混交林栽植技术的探究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质量等因素,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树种选择、密度和间距的确定,以及幼林管理和更新等措施的实施。

通过科学的混交林栽植技术,可以实现林木的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森林培育学--树种混交课件

森林培育学--树种混交课件

12.混交树种间关系调节技术(可采取哪些措施协调混交林的种间关系)?
(1)造林前:慎重选择混交树种,确定合适的混交方法、混交比例和混交类 型,预防种 间不利作用的发生,以确保较长时间保持有利作用. (2)造林时:控制造林时间、造林方法、苗木年龄和株行距,调节种间关系 (3)林分生长过程中:①树干管理措施:平茬,修枝,环剥,去顶,断根, 化学药剂等
⑤增强林木的抗逆性:抵御火灾,抗病虫,风倒、风折,防止 霜冻。
缺点:
①混交林的抚育采伐利用技术较复杂,施工较麻烦,目的树种 的产量可能比纯林低
②混交林树种种间关系及发生规律非常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往 往难以把握。
③在有些极端立地上不能营造混交林,只能营造纯林。
3.混交林纯林的应用条件?
纯林: ①速生丰产用材林,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经济林 ②立地条件极端严酷或特殊地段只能营造纯林 ③人工林根据培养目标可营造纯林 ④生产中小径级木材 ⑤近期市场需求量稳定的木材 ⑥营造混交林的经验不足,大面积发展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时,可先营造纯林 ⑦资金不足或打算减少造林投资,以便集中采伐,集中销售,降低木材成本 混交林: ①培育防护林、风景林等公益林应培育混交林 ②生产中大径级木材或培育珍贵阔叶用材树种 ③除极端立地条件以外的其他地段 ④病虫害过于严重,不易防治时 ⑤木材市场变化较大,立地条件中等或较好
7.树种的混交类型?
主要树种+主要树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目的树种混交,立地要求高,可充分利 用地力,同时获得多种木材 主要树种+伴生树种:林分的生产效率高,防护效能好,稳定性强,林相多为 复层林 主要树种+灌木树种:也称灌木混交类型,种间关系缓和,矛盾利于调和,林 分稳定。 主要树种+伴生树种+灌木树种:综合型混交类型,一般可用于立地条件较好 的地方 乔木混交类型:由作为主要树种的多种乔木构成的搭配组合; 灌木混交类型: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构成的搭配组合。

林分结构名词解释

林分结构名词解释

林分结构名词解释林分结构是指森林中不同种类树木的分布规律和空间排列方式。

根据森林结构和树种组成,林分结构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混交林、纯林、天然林、人工林等。

不同的林分结构对森林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产生和维持不同,因此对森林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林分结构名词解释:1. 纯林:由同一树种构成的林分叫做纯林。

纯林可以是天然形成的自然纯林,也可以是人工种植的人工纯林。

纯林的优点是树种同质性高,养护和经营管理相对简单。

缺点是林分结构单一,往往不利于生态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维护。

2. 混交林:由不同树种混合而成的林分称为混交林。

混交林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增加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例如改善土壤质量、稳定水源、减少水土流失等。

混交林还可以抵御病虫害和林火等自然灾害,提高林木抗逆性。

3. 天然林:由自然演替过程形成的林分结构。

天然林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多层次的植被覆盖和复杂的生态系统结构。

天然林对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强,是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来源。

4. 人工林:人工种植或人工干预管理形成的林分结构。

人工林可以提高森林资源的产出率,满足对木材、纸浆、能源等需求。

但如果人工林过度经营和管理不当,则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引起土壤侵蚀等。

5. 分层林:由不同树种形成的上、中、下三层结构的森林。

分层林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提高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6. 调和林:由不同种类木本植物混植的林分。

调和林的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森林内部的生态环境,使生态体系更加稳定和持久。

7. 科属林:由不同科属的木本植物混植的林分。

科属林的优点是可以更好地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减轻人类干扰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之,林分结构不仅是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基础,也决定了森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因此,对于林业管理和保护,我们应该注重优化森林结构和树种组成,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第四讲 林分调查因子

第四讲 林分调查因子

计算林分平均年龄有两种方法:算术平均年龄和加权平 均年龄。 在查定年龄的林木株数较少时,往往采用算术平均年龄, 当查定年龄的林木株数较多时,而采用断面积加权的方 法计算平均年龄,即:
④实生林:凡是由种子繁殖形成的林分,包括天 然下种、人工栽植实生苗或直播后长成的林分。
针叶树大多形成实生林。
⑤萌生林或萌芽林:由根株上萌发或根蘖形成
的林分。一些具有无性更新能力的树种,当原
有林木被采伐或受自然灾害(火烧、病虫害、风 害等)破坏后,往往形成萌生林。萌生林大多数 为阔叶树种,如山杨、白桦、栎类等;但少数 针叶树种,如杉木也能形成萌生林。
落叶松: 300 0.55 550 云 杉: 220 0.40 550 冷 杉: 22 0.04 白 桦:
550 8 0.01 550
该混交林分的树种组成式应为:
6落4云+冷 -桦
某复层混交林的测定结果及树种组成系数计算
林层 号 Ⅰ
树种 落叶松 云 杉 红 松 云 杉 白 桦
平均高 树种断面积 (m) (m2/hm2) 25 23 22 16 18 23.8 10.8 1.2 27.7 0.4
树木的年龄往往不是以一年为单位,而是以龄 级表示。 龄级按小大依次由Ⅰ、Ⅱ、Ⅲ、Ⅳ…罗马数字 表示。 针叶树和硬阔叶树20年一个龄级,云杉、红松。 软阔叶树和萌生林以10年为一个龄级,马尾松。 速生树种以5年(或2年)为一个龄级,杉木、 桉树、泡桐。
• 确定树木年龄可靠的方法是伐倒树木,查数根颈部位 的年轮数。
人工林。
• 阴性树种构成的天然林,尤其是择伐后长起
的林分,通常为异龄林,多数天然林分,一
般为异龄林。 • 与同龄林相比异龄林的防护作用和对风、雪 等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强,但是经 营管理技术等复杂。

第4讲 林分结构-混交林

第4讲 林分结构-混交林

3.2 混交林的种间关系
☆实质:生态关系 实质: ☆表现形式:两个方面 表现形式: 有利—改善地力、 有利—改善地力、促进生长 有害—化感作用、机械作用、 有害—化感作用、机械作用、抑制生长 实际表现有:双方有利、单方有利、 实际表现有:双方有利、单方有利、无利无 单方有害、 害、单方有害、双方有害
16
人工林的种类
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 A 商品林 (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 B 生态公益林 防护林:(6亚类) 防护林:(6亚类) :( 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 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 农田牧场防护林、护路护岸林、 农田牧场防护林、护路护岸林、其他防护林 特种用途林:(7亚类) 特种用途林:(7亚类) :( 国防林、实验林、种子林、环境保护林、 国防林、实验林、种子林、环境保护林、 风景林、文化纪念林、 风景林、文化纪念林、自然保存林 国家林业局生态公益林建设系列标准将全国划分为8 国家林业局生态公益林建设系列标准将全国划分为8 17 个生态公益林建设类型区域
10
作用方式
生物化学的作用方式:化感作用(Allelopathy) 生物化学的作用方式:化感作用(Allelopathy) 作用方式 产生的化学物质的来源: 产生的化学物质的来源 化感作用的机制: 化感作用的机制: 抑制细胞分裂 破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活化或钝化植物激素 代谢紊乱 影响养分、 影响养分、水分吸收
18
(4)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对于一些直干性强、生长稳定、 对于一些直干性强、生长稳定、天然整枝 能力强的树种, 能力强的树种,无需通过混交造林来改善林木 干形,所以可以营造纯林, 干形,所以可以营造纯林,当然这些树种也可 以营造混交林。 以营造混交林。 (5)轮伐期 轮伐期长的用材林—— ——混交林 轮伐期长的用材林——混交林 轮伐期短的用材林—— ——纯林 轮伐期短的用材林——纯林 (6)其它条件 在森林病虫害严重的地区, 在森林病虫害严重的地区,应大力发展混 交林。 交林。 19

混交林

混交林
适宜于种间矛盾大的树种的混交
(其面积不少于成龄林中 每株林木占有的营养面积,约25-100平方 米)
5.植生组混交
本节课应该掌握的内容
混交林的应用条件 混交树种的选择 混交方法
三、混交方法
混交方法——指混交林中各树种栽植位置 在造林地上的排列或配置方式。 1.株间混交
2.行间混交 3.带状混交 4.块状混交 5.植生组混交
1.株间混交
用于种间矛盾不大的树种混交(乔灌木混交)
2.行间混交
主要用于种间矛盾较小的树种混交
3.带状混交
主要用于种间矛盾较大的树种混交
4.块状混交(团块状混交)
水源涵养林 水土保持林 防风固沙林、 农田牧场防护林 护路护岸林 其他防护林
特种用途林: (7亚类)
国防林 风景林

实验林 种子林 环境保护林 文化纪念林 自然保存林
国家林业局生态公益林建设系列标准将全国划
分为8个生态公益林建设类型区域
⒉经营条件
经营条件好的地方——不宜多造混 交林
经营条件差的地方——营造混交林
第十九章 人工林的组成
第一节 人工林组成的意义 第二节 混交林的种间关系 第三节 混交林的营造技术
几个 概念
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 的林分,各个树种比例大于10% 纯林——由一种树种组成的或混有其它树 种,但其同它树种材积小于10%的林分

第一节 混交林的特点
一、混交林各树种组成的表示方法
1.幼林:株数% 2.成林: (∑ D1.3某树种/∑D1.3 林分所)有林木)
二、混交林的特点
1.能充分利用营养空间
2.能改善土壤的肥力状况 3 . 具有良好的防护功能 4.具有较强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5.造林成功的可能性大 6. 增加木材产量和质量 7.造林技术复杂、困难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作用方式
生物化学的作用方式:化感作用(Allelopathy) 生物化学的作用方式:化感作用(Allelopathy) 作用方式 产生的化学物质的来源: 产生的化学物质的来源 化感作用的机制: 化感作用的机制: 抑制细胞分裂 破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活化或钝化植物激素 代谢紊乱 影响养分、 影响养分、水分吸收
4
培育混交林的意义
◎ 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 ◎ 可较好地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 ◎ 可较好地促进林木生长 ◎ 可较好地发挥林地的多种效益 ◎ 可有效地提高林木的抗性 病虫害控制、森林火灾、 病虫害控制、森林火灾、自然灾害 混交林的上述优点是相对的, 混交林的上述优点是相对的,其培育和采伐利用技 术复杂、施工不便、目的树种产量可能低于纯林。 术复杂、施工不便、目的树种产量可能低于纯林。 培育纯林技术简单、施工容易、 培育纯林技术简单、施工容易、特别是短轮伐期工 业人工林培育有一定优势。 业人工林培育有一定优势。 5
6
☆ 作用方式
可分为两类: 可分为两类: 直接作用—树木间通过直接接触实现相互影响; 直接作用—树木间通过直接接触实现相互影响; 间接作用—树种间通过对生活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 间接作用— 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 混交林培育中,间接作用是主要的、重要的作用方式 混交林培育中,间接作用是主要的、重要的作用方式
12
(2)树种的混交类型
混交类型是将主要树种、 混交类型是将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人为 是将主要树种 搭配而成的不同组合; 搭配而成的不同组合;通常按树种类型划分如下类 型: 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 A 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构成林分的都是目的 树种,可充分利用地力、发挥有益效能、 树种,可充分利用地力、发挥有益效能、提供多种 木材;选择生态特性有所差异的树种, 木材;选择生态特性有所差异的树种,以缓和种间 竞争;要求良好的立地条件。 竞争;要求良好的立地条件。 B 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生产力较高,防护性 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生产力较高, 能好,林分稳定,种间矛盾缓和;多形成复层林; 能好,林分稳定,种间矛盾缓和;多形成复层林; 选择较好的立地条件应用。 选择较好的立地条件应用。
(2)经营条件 经营条件好的地方— 经营条件好的地方—不宜多造混交林 经营条件差的地方— 经营条件差的地方—营造混交林 当地没有营造混交林的经验或合适的混 交树种,应先营造纯林, 交树种,应先营造纯林,再发展混交林 (3)立地条件 在某些极端的立地(高寒、瘠薄、 在某些极端的立地(高寒、瘠薄、水 盐碱等) 不营造混交林。 湿、盐碱等)上,不营造混交林。
11

3.3 混交类型
(1) 混交林中的树种分类 ) 主要树种:培育的目的树种,经济价值高, 主要树种:培育的目的树种,经济价值高,防护性 能好;多为优势树种,林分中可一个或2 能好;多为优势树种,林分中可一个或2、3个。 伴生树种:在一定时期与主要树种相伴而生,为其 伴生树种:在一定时期与主要树种相伴而生, 创造有利条件的乔木树种,具有辅佐、护土和改土 创造有利条件的乔木树种,具有辅佐、 作用;多为次要树种。 作用;多为次要树种。 灌木树种:在一定时期与主要树种生长一起, 灌木树种:在一定时期与主要树种生长一起,为其 创造有利条件的树种,具有良好护土和改土作用; 创造有利条件的树种,具有良好护土和改土作用; 是次要树种。 是次要树种。
21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 与红松混交树种:水曲柳、赤杨、胡桃楸、 与红松混交树种:水曲柳、赤杨、胡桃楸、紫 黄菠萝、 椴、黄菠萝、柞树 与落叶松混交树种:云杉、红松、樟子松、 与落叶松混交树种:云杉、红松、樟子松、 山杨、水曲柳、 桦 树、山杨、水曲柳、胡枝子 与油松混交树种:侧柏、栎类、刺槐、 与油松混交树种:侧柏、栎类、刺槐、元宝 枫、椴树、桦树、山杨、紫穗槐、沙棘、黄栌、 椴树、桦树、山杨、紫穗槐、沙棘、黄栌、 胡枝子 与杨树混交树种:刺槐、沙棘、紫穗槐、 与杨树混交树种:刺槐、沙棘、紫穗槐、胡 枝子
8
作用方式
生物化学的作用方式:化感作用(Allelopathy) 生物化学的作用方式:化感作用(Allelopathy) 作用方式 产生的化学物质的来源: 产生的化学物质的来源 根系分泌物—酚类、醌类、稀萜类、生物碱 根系分泌物 伤流及挥发物—醌类、稀萜类 伤流及挥发物 植物体水浸物—对苯二酚葡萄苷、根皮苷 植物体水浸物 植物残体分解产质—有机酸盐、酚类、醌类 植物残体分解产质 微生物分泌物—棒曲霉素、酚类 微生物分泌物 常见的化感作用物质有15大类,其中以酚类化合 常见的化感作用物质有15大类,其中以酚类化合 15大类 物和稀萜类为主 为主。 物和稀萜类为主
14
3.4 混交林营造技术
◎混交林的应用条件 ◎混交树种的选择 ◎混交方法 ◎混交比例
15
3.4.1 混交林的应用条件
(1)森林培育的目的 商品林(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 A 商品林(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为 便于管理多营造纯林, 便于管理多营造纯林,尤其是短轮伐期工 业用材林; 业用材林; B 生态公益林 防护林: 防护林:营造混交林 特种用途林:实验林、种子林— 特种用途林:实验林、种子林—纯林 其他— 其他—混交林
第四讲 林分的结构及其控制 (Stand Structure and Its Controls)
1
3 树种组成及混交林培育
树种组成:构成森林的树种成分及其所占比例。 树种组成:构成森林的树种成分及其所占比例。 纯林:由一个树种组成的林分。 纯林:由一个树种组成的林分。 混交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 混交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 ; 各个树种比例应大于10% 各个树种比例应大于10% 。 森林树种组成的表示方法: 森林树种组成的表示方法: 以林分中不同树种的胸高断面积或蓄积量 以林分中不同树种的 胸高断面积或蓄积量 占 胸高断面积或蓄积量占 总量的成数来表示; 人工林则可以各树种的 株数 总量的成数来表示 ; 人工林则可以各树种的株数 占总株数的百分比表示。 占总株数的百分比表示。 树种组成不同所形成的林分结构不同。 树种组成不同所形成的林分结构不同。
3.2 混交林的种间关系
☆实质:生态关系 实质: ☆表现形式:两个方面 表现形式: 有利—改善地力、 有利—改善地力、促进生长 有害—化感作用、机械作用、 有害—化感作用、机械作用、抑制生长 实际表现有:双方有利、单方有利、 实际表现有:双方有利、单方有利、无利无 单方有害、 害、单方有害、双方有害
7
作用方式
机械的作用方式:伤害、缠绕、 机械的作用方式:伤害、缠绕、绞杀等 作用方式 生物的作用方式:授粉、根系连生、 生物的作用方式:授粉、根系连生、菌丝桥等 作用方式 生物物理的作用方式:辐射场、 生物物理的作用方式:辐射场、热场等 作用方式 生理生态的作用方式: 生理生态的作用方式: 作用方式 改变林地的物理环境(微气候条件) 改变林地的物理环境(微气候条件) 改变林地的生物环境(动植物、微生物组成) 改变林地的生物环境(动植物、微生物组成) 改变林地化学环境(互补利用养分、 改变林地化学环境(互补利用养分、枯落物 分解、土壤养分有效化、 分解、土壤养分有效化、树种间养分互补转移 等)
18
(4)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对于一些直干性强、生长稳定、 对于一些直干性强、生长稳定、天然整枝 能力强的树种, 能力强的树种,无需通过混交造林来改善林木 干形,所以可以营造纯林, 干形,所以可以营造纯林,当然这些树种也可 以营造混交林。 以营造混交林。 (5)轮伐期 轮伐期长的用材林—— ——混交林 轮伐期长的用材林——混交林 轮伐期短的用材林—— ——纯林 轮伐期短的用材林——纯林 (6)其它条件 在森林病虫害严重的地区, 在森林病虫害严重的地区,应大力发展混 交林。 交林。 19
9
主要化感物质: 主要化感物质:
包括15类物质:一些水溶性有机酸、 包括15类物质:一些水溶性有机酸、直链 15类物质 脂肪醛和酮,某些不饱和酸内酯, 醇、脂肪醛和酮,某些不饱和酸内酯,长链 脂肪酸,荼醌、蒽醌、醌类化合物, 脂肪酸,荼醌、蒽醌、醌类化合物,稀萜和 甾族化合物, 苯甲酸及其衍生物, 甾族化合物,酚、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肉桂 酸及其衍生物,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 酸及其衍生物,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单 宁,生物碱,硫化物及芥子油苷,杂环化合 生物碱,硫化物及芥子油苷, 某些氨基酸和多肽,嘌呤和核苷等; 物,某些氨基酸和多肽,嘌呤和核苷等;其 中以酚类化合物和烯萜类为主。 中以酚类化合物和烯萜类为主。
2
3.1 培育混交林的意义
◎ 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 不同生物学特性树种的搭配: 不同生物学特性树种的搭配: 耐荫性— 耐荫性—喜光与耐荫 根型—深根型与浅根型、 根型—深根型与浅根型、 吸收根密集型与分散型 生长特点—速生与慢生、 生长特点—速生与慢生、 前期生长型与全期生长型 嗜肥性— 嗜肥性—对不同养分元素的需求特性
3
培育混交林的意义
◎ 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 ◎ 可较好地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 改善林地微气候条件 促进养分循环(凋落物数量、质量、分解性) 促进养分循环(凋落物数量、质量、分解性) 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变化 ◎ 可较好地促进林木生长 提高林分产量 林木质量 产品种类 产量、 质量、 种类等 提高林分产量、林木质量、产品种类等 ◎ 可较好地发挥林地的多种效益 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固定CO 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固定CO2、生物多样性 森林景观、 森林景观、保健作用等
20
选择混交树种的实践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与杉木混交树种:马尾松、柳杉、香樟、 与杉木混交树种:马尾松、柳杉、香樟、 木荷、火力楠、檫树、黑荆、细柄阿丁枫、 木荷、火力楠、檫树、黑荆、细柄阿丁枫、 毛竹等 与马尾松混交树种:杉木、栎类、栲类、 与马尾松混交树种:杉木、栎类、栲类、 木荷、台湾相思、红椎、黄连木、 木荷、台湾相思、红椎、黄连木、桉树等 与桉树混交树种:大叶相思、台湾相思、 与桉树混交树种:大叶相思、台湾相思、 木麻黄、 木麻黄、新银合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