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_许人冰

合集下载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摘要】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推动社会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存在着诸多问题。

缺乏系统化管理、存在虚假现象、缺乏监督、项目单一化以及缺乏长期规划等现象普遍存在。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志愿服务管理机制的建设,提升监督力度,设计和实施更多样化的志愿服务项目。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推动社会发展,实现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缺乏管理、虚假现象、缺乏监督、单一化、缺乏规划、加强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力度、多样化项目设计、实施。

1. 引言1.1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性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可以加深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志愿服务还能够为大学生提供锻炼自己的机会,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潜能,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

1.2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普遍性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普遍性体现在大学生们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高校。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并愿意主动参与其中。

无论是在社区建设、环保活动、扶贫帮困等方面,大学生们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有所专长的志愿服务项目。

这种普遍性体现了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希望通过志愿服务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普遍性也反映了大学生自身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意识的提高。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一些问题,如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持久性和系统性、活动参与率不高、活动内容单一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要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创建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统筹、规划和协调志愿服务活动,确保活动的持久性和系统性。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安排,明确志愿者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活动的有效开展。

建立志愿服务活动的评估机制,对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要提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识和参与意愿。

加强对大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他们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举办讲座、展览和比赛等形式,向大学生展示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

开展一些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志愿服务活动,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他们的参与意愿。

要丰富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志愿服务活动应该多样化,涵盖不同领域和层次。

不仅可以组织志愿者前往社区开展文化交流、环境保护等活动,还可以组织志愿者参与到公益项目的策划和实施中,提升他们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要注重志愿服务活动的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活动形式和方式,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

要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和保障。

加大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和物资支持,为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材料。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进来,提供支持和帮助。

要建立健全志愿者权益保护机制,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提高志愿者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

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

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通过从青年志愿者自身和志愿者活动组织方这两个层面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存在的问题,并就此给出了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建议。

高校青年志愿者志愿者活动问题管理对策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开展的一种比较特殊和占据主要地位的志愿服务形式。

高校志愿者有助于高校学生更多更快地了解社会、了解国情,认识自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从1993年团中央发起志愿者行动以来,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蓬勃发展,目前高校青年志愿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青年志愿服务者的拓展,本文就志愿者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建议。

一、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存在的问题(一)志愿者自身方面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往往随着时间推移,坚持下来的学生寥寥无几,呈现出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不断递减的规律,志愿行动缺乏持久性。

1.对志愿服务精神的理解有偏差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青年志愿者参加活动缺乏自主意识,往往仅凭一腔热情,把参与志愿服务当作是个体大学生活经历的一部分,亦或是大学适应的初体验,缺乏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的确切理解,更别提内化为自觉行为了。

还有的青年志愿者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从目的结果出发,把参与志愿活动看作是增加个人评优评奖、求职应聘、留学深造以及直升免推等的筹码,完全忽视志愿服务的过程学习和道德提升,只求一纸证明。

2.对不同阶段的目标定位有差异高校青年志愿者队伍的主体是大学生,其队伍的结构会受到大学生自然年级成长目标的影响,因而志愿者队伍的人员结构会随着学生的成长而波动。

理论上,一、二年级是志愿者队伍的主体,三、四年级或因就业兼职压力、或因考研压力,时间上不能保证。

但现实中基本以一年级学生为主,随着大二学年的开始,退出或隐性退出的比例显著增加,积极性明显不高,队伍缺乏稳定性,不能充分发挥培训的持久效果和大量优秀志愿者的示范作用。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促进社会和个人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围绕问题和解决措施展开分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长不足和缺乏连续性。

很多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都比较短暂,只是为了完成学院或者学校的要求,缺乏持续性。

二是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

志愿服务活动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支持,但很多大学生对此缺乏了解和准备,导致无法提供有效的服务。

三是志愿服务活动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不健全。

缺乏完善的评估和监督机制无法准确评价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和成效,也无法及时纠正和改进问题。

四是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足够的关注和参与。

一些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兴趣和认同感,觉得只是一种“填鸭式”教育方式,缺乏深入理解和参与。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解决措施:一是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和推动力度。

通过组织宣传、举办演讲、开展宣讲等方式,向大学生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增强他们的参与欲望。

二是加大志愿服务活动的导向性和专业性培训。

学校可以提供必要的培训课程和教材,帮助大学生了解志愿服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是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活动评估和监督机制。

通过制定评估指标和监督规定,定期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是鼓励创新和社会合作。

鼓励大学生提出创新的志愿服务模式和方案,并积极与社会组织、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时长不足、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评估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以及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关注和参与等方面。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宣传推动、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完善的评估监督机制以及鼓励创新和社会合作等措施。

通过这些努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摘要】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缺乏有效引导和管理,导致志愿者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其次是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影响服务质量;还有就是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不能持续对社会产生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组织引导和管理、提升志愿者素质培训以及建立长效机制和持续服务项目等措施。

通过规范性和可持续性的措施,加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性和影响力,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解决措施、引导、管理、素质、培训、长期性、持续性、规范性、可持续性1. 引言1.1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活动。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志愿服务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状和发展需求,增进与社会的联系与互动,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参与志愿服务还能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社会经验,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有助于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有益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也对大学生自身的能力提升和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加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对于推动社会和谐进步,提升国家文明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问题一:缺乏有效引导和管理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存在问题之一是缺乏有效引导和管理。

由于志愿服务活动通常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和参与的,缺乏专业化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导致志愿者活动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

一些学生组织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缺乏有效的引导,无法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也容易导致志愿者们在活动中出现混乱和不协调的情况。

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和管理,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可能存在着安全隐患。

缺乏专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志愿者们在执行任务时可能出现安全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容易出现意外事件。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活动,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分析和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服务项目的单一化。

许多高校的志愿服务项目都是以传统的孤寡老人和贫困山区的帮扶活动为主,这种单一化的服务项目不仅难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还无法满足社会各个方面的需求。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更多样化的志愿服务项目,比如环保、义教、儿童关爱等,从而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一些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是志愿者素质和能力不足。

由于许多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的学分要求或者为了简历上的一段经历,因此他们对志愿服务的态度不够认真,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样就导致了志愿服务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中还存在着一些管理上的问题。

部分学校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体系不健全,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工作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还有一些学校在志愿服务项目的策划和执行中缺乏科学性,导致了一些项目的执行效果不尽人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完善志愿者的招募、管理、考核等制度,并加强对志愿服务项目的策划和执行。

一些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还存在着一些社会认可度不足的问题。

由于一些志愿服务项目的执行效果和社会影响力不够,导致了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可度有所下降。

我们应该不断提高志愿服务项目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宣传志愿服务项目的成果和效果,提高社会的认可度。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积极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推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更好发展。

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

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

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作者:张清政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0期摘要:志愿服务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志愿服务工作功利化、商业化、形象化等问题,在信息化时代可以借助新媒体手段来逐步完善,本文将简要分析之。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问题;对策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落实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规模日趋扩大,服务活动形式也不断创新,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暴露出来一些乱象,与志愿精神相悖逆的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1、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壮大暴露出来的新问题志愿服务活动是指不计报酬、自愿参与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的活动。

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不断开展,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队伍逐步壮大,参与人数和受益人数的数量都在不断攀升,但与此同时暴露出来诸多问题:1.1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功利化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不断壮大,国家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大,政府的本意是改善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环境,并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付出有所回报。

但在实践过程中,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逐渐变了味道。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初衷从奉献变成了“漂亮的履历”和服务结束后所能获得的加分或良好就业契机,这就导致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目的越来越功利化,对志愿服务本身付出意识不强,志愿服务活动丧失了精神底蕴,仅是为了评优和后续的工作保障而服务,这是对服务对象最大的不尊重,而且他们占有了名额影响了很多怀有赤诚之心的对学生不能参与服务活动。

1.2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商业化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不仅是人员的大批量涌入,还需要一些必须的物品和资金投入,这令一些商家从中发现了商机,通过多种渠道与大学生志愿服务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在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大肆进行广告和宣传,大学生本身的志愿服务活动作用被弱化,志愿服务完全变成了商家为自己的品牌打广告、做策略的手段。

大学生论文:当前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论文:当前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论文:当前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志愿服务在我国产生和发展已有近二十年的时间,其“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针对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展开研究,指出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专业特色服务、健全志愿者招募培训机制、拓展志愿服务的社会空间、实施激励机制、加强保障等措施,以推进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对策(江苏徐州221116)一般认为,志愿服务是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人们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为实现个人价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提供的服务,其核心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精神。

1993年共青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国志愿者行动,18年来,无数青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

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由于其高素质和精力充沛的特点而成为青年志愿服务的先锋队,志愿服务也日益成为广大青年学生奉献社会、锤炼自我、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20世纪80年代,“志愿服务”舶来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志愿服务在中华大地上迅速成长起来。

随着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高校志愿服务事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大学生通过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各类公益服务社团投身志愿服务事业,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如同催化剂让志愿者迅速成长,[1]此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把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域从校园延伸到社区和社会,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专业技能为社区居民服务,实现理论知识向社会实践的初步转化,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提高青年素质、培养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同时,锻炼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促进他们更好地与社会融为一体。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推动社会进步。

我们也必须承认,目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着缺乏系统性的问题。

目前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往往依赖于个人和学校的自愿参与,缺乏组织和规范。

由于缺乏系统的组织和管理,志愿服务活动往往缺乏持续性和长期性,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使志愿服务能够更加科学、有序地进行。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与参与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大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主要通过校内渠道进行,很少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

这导致了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了解不足,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不够。

也存在一些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主动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大部分只是出于义务而非真正的兴趣和热情。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宣传的覆盖面,提高公众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知度;鼓励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兴趣和热情。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距离感与效果问题也不容忽视。

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往往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感,缺乏与社会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

这导致了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只是形式上的参与,没有真正解决社会问题。

由于部分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重视程度不高,也导致了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主动了解社会实际需求,并将其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重点内容。

也要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志愿服务的效果能够得到真正的体现。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培训与指导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目前许多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

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培训与指导,提供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建议

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建议

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建议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建议扎实推进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志愿服务成新常态“志愿服务”是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不计任何物质报酬的服务,其工作人员通常称之为“志愿者”或“义工”。

当今社会,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人们自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它对缓解社会矛盾、助推社会管理创新、倡导民众诚信友爱、构建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对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志愿者队伍建设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志愿者队伍建设仍处于较低级水平,随着城市管理体制以及社区结构的深刻变动,志愿者队伍建设潜在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尤其是在培育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差距特别明显。

一、志愿者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公众对志愿服务认识不够人们对志愿服务者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理解不清。

有的服务对象将志愿者视为无偿劳动力滥用,让志愿者超时服务,有的志愿者则是把志愿服务当作是对服务对象的施舍。

城市社区邻里关系日益物质化,这在一些小区表现尤为突出,多数居民对社区公益工作不闻不问,更谈不上主动无偿服务;另一方面,农村群众受文化素质的制约及小农意识的局限,参加志愿服务的热情不高。

此外,由于大多数青年都忙于事业及工作,在参与义务工作的时间上受到制约,导致志愿者招募和活动组织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2.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志愿服务组织功能不强,社会化、常规化程度不够,具体表现在政府行政化干预过多,志愿服务组织自主性弱。

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得活动很多都是配合上级政府的任务要求或配合社会性的大型活动开展的,以社区为本位的、日常性活动相对较少。

服务功能和特性定位不准,适合搞单项活动,对中长期和常态化的志愿活动规划、指导不强,对居民生活帮助较小;志愿者服务每年的“季节性”凸显,每年,志愿者服务在各方面的组织下开展的较为积极,平常日子里志愿者服务较为冷清。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摘要:或是通过大学生志愿者之间的心得交流,提高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水平,从而使志愿服务活动深入人心,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形成“人人争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围,针对志愿者服务的成效,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应积极与服务对象之间成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保证大学生志愿活动的长期开展,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和质量,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水平,解决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晁素娜梁明潜刘晓娟马思源摘要:本文试图从多个层面分析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达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更具专业化、常态化、项目化的目标,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平台。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措施2017年,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为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要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其中,在实践育人环节明确提出应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

长期以来,各高校组织开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涉及支教助残、社区服务、公益环保、赛会服务等方面,这对促进大学生自身成长和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志愿服务活动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有时效果不尽人意。

一、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1.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够为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还能增强对大学生身份的认同感,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明确自身责任和提高公民意识,这有利于促进其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另外,大学生通过志愿活动能够较早的接触社会事物、处理社会关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更好地结合,从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该活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一定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一、问题存在1.缺乏规范性很多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没有完善的制度和规章制度,导致服务形式单一、服务内容重复,缺乏有效性和深度。

2.组织不到位部分高校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时缺乏引导和规划,导致志愿者个体活动独立性强,活动质量参差不齐。

3.缺乏社会效益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在某些场合下,可能会成为一些组织机构、企业或者单位的利用工具,失去了原本的公益属性,这样不仅对高校的办学产生消极影响,也对参与的志愿者和受助的对象没有实质帮助。

4.关注程度不够一些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受到只是学生的密切关注,而得不到校方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使得这些活动的声量不高、缺乏社会影响力,形同虚设。

二、解决措施1.建立规范化制度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制度,并对外发表清晰明确的服务宣言,强调志愿者服务的公益属性和社会价值,让大家明确每一次服务行动的初衷和目的地。

2.合理规划高校在组织志愿服务时应该合理安排志愿者的岗位,规范活动流程,同时也要毫不留情地淘汰那些质量低劣的活动,确保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真正效益。

3.增强服务效益高校应该注重志愿服务的质量提升,提高所有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实际能力,同时优化服务内容,进一步提升服务的实际效益,增强服务的公益属性。

4.提高社会关注度高校应该通过增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推广来提高社会对其的关注度,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爱心公益活动,来关注志愿服务的实际效用和社会价值,从而增强志愿服务活动的知名度,提高其在高校的影响力。

综合来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非常良好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以及社会意识和创新精神。

因此,高校应该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志愿服务的规范化,注重服务机制的完善和志愿者的数量的不断扩大,从而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近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关注和思考。

本文将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1.1 志愿者积极性不足一方面,虽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度逐年提高,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缺乏足够的热情和积极性。

这可能是由于个人兴趣、价值观的差异,以及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1.2 志愿服务内容单一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较为单一,多数集中在敬老、支教、环保等传统领域。

虽然这些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也不能忽视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1.3 志愿服务管理不规范在一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如志愿者培训不足、活动组织不力、安全保障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志愿服务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对志愿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1.4 社会认知度低尽管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其认知度较低,甚至存在误解。

这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招募志愿者、获取社会支持等方面受到限制。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策分析2.1 激发志愿者积极性为了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志愿服务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认同;•设立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荣誉;•结合大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提供更丰富、更具挑战性的志愿服务项目。

2.2 拓展志愿服务领域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可以尝试拓展志愿服务领域,例如:•结合科技创新,开展科普宣传、技术支持等志愿服务;•关注心理健康,开展心理援助、情绪支持等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开展社区服务、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在当前社会中,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有益社会的行为举措,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然而,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和志愿服务项目的多样化,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需要我们积极寻找解决对策。

首先,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参与热情不高。

一些大学生或许只是因为完成学校要求而去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并没有深刻的认识。

这导致了志愿服务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也影响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其次,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管理不规范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机制,导致志愿者在活动过程中出现行为失范、效率低下等情况。

志愿服务项目的管理缺位不仅降低了服务质量,也影响了参与者的积极性。

此外,一些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本身的内容不够吸引人,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单一的服务形式和内容可能无法满足不同志愿者的需求和兴趣,导致志愿者缺乏长期的参与动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改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

首先,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举办讲座、展览、主题活动等形式,增强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和参与意愿。

其次,加强志愿服务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

设立专门的志愿服务部门或者机构,明确志愿服务的指导思想和服务目标,为志愿者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志愿服务项目的顺利开展。

此外,鼓励多样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其中。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专业和爱好,设计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项目,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同时,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总的来说,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有益社会的活动,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然而,在推动志愿服务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解决。

通过加强宣传引导、规范管理监督和开展多样化项目,可以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教育的普及,更多的大学生开始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然而,现实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质量不高、服务项目单一、参与率低等。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问题一:服务质量不高服务质量不高是当前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普遍问题之一。

一些志愿者缺乏相关知识、技能和经验,难以胜任一些专业性、复杂性或难度较大的志愿服务项目。

一些志愿者也缺乏服务所需的耐心和细心,影响到服务质量。

解决措施:提高培训和管理水平。

为志愿者提供专业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心理辅导等全方位的培训。

同时,加强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加强对志愿者的指导和监督,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问题二:服务项目单一当前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以助学、支教、扶贫等为主,志愿服务项目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实效性。

一些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

解决措施:拓展志愿服务项目。

建立广泛联系和协作的社会资源网络,开展更多种类和形式的志愿服务项目,涉及关爱老年人、儿童、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同时,根据志愿服务的实际需求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志愿者积极性和参与度。

问题三:参与率低当前大学生中很多人抱着消极的心态对待志愿服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较少。

一些高校的志愿服务组织也存在招募管道窄、推广不够等问题,导致志愿者招募难度大。

解决措施:加强宣传和推广。

加强对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宣传重点放在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等方面,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同时,与社区、非政府组织、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保持联系,提高志愿者的招募渠道和成功率。

结语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但这并不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教育、提高管理、拓展项目、加强宣传等多种方式,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

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
三、结语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对于培养大学生社 会责任意识、深入了解和体验社会结构、特点和 矛盾,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在理念、机 制、物质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大 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及其效率。因此,高校 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优化,加强志 愿者队伍建设,完善志愿服务机制,优化服务项 目结构,使高校志愿者服务体系更加科学、健全 和完善。
(作者单位:黑河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简介:胡楠,黑河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辅导员。 参考文献 [1] 方越 .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 与培育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15(12):223224. [2] 郭振宇 , 刘凯 , 方芳等 . 高等院校大学生 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J]. 宿州学院学报 ,2013,28(12):92-96. [3] 任慈 . 青年志愿者事业的发展 -- 论高校 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 [J]. 神 州 ( 下旬刊 ),2013,(5):264. [4] 蒋莹 , 陈虹璇 .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 织管理问题的研究 [J]. 科学咨询 ,2015,(45):2929,30.
开展志愿服务,不可避免地需要以一定的 物质做为基础。若志愿服务没有稳定的物质基础, 则服务就没有长效保证,往往虎头蛇尾,或半途 而废。在这一方面,大多数高校有志愿服务的专 项资金,其中,高校对共青团组织的资金保障是 其主要来源。还有的志愿服务资金来源于社会性 捐助、个人捐款等。高校的专项资金往往限于学 校组织的大型志愿活动,而来自社会组织的捐助 与捐助主体的实力相关,个人的捐助数额往往非 常有限 [2]。这就导致志愿服务活动浮在面上、时 间较短等问题。
文教研究

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志愿理论研究2010-02-24 19:09:31 阅读152 评论0字号:大中小(一)高校志愿服务没有内化为大学生长期自觉的行为。

目前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更多的是依赖学校团组织的力量,缺乏自主参与意识。

除了由校团组织发起的集中性大型活动能得到广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外,社会上大量存在的同样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民间草根组织却似乎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

还有,许多大学生志愿者是为了奖励而参加服务活动。

由于学校对于志愿者在评优等方面都采取了一定的奖励措施,这使得许多学生都为此而加入志愿者组织。

但他们对于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许多大学生志愿者都是“为加分而开展活动,为加分而参与活动”。

(二)高校志愿服务队伍缺乏稳定性,服务领域狭窄,而且服务过于注重形式。

1、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随着入校时间的增加而锐减,退出或隐性退出呈现显著上升趋势,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大部分成员是一、二年级的学生,熟悉工作又有一定经验的骨干一到高年级因为考研和就业的压力,往往退出或积极性不高,使工作出现断层。

2、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大多是在学校团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活动的,在校内,主要组织校志愿者服务队,参加校内外的重大活动,如接待来宾、接待新同学、组织义务督查队、参与校园文明建设、开展一助一活动,结对子、献爱心送温暖等。

在搞好校内服务的同时,走上社会,开展一些扶贫募捐、助残帮困、义务就诊、法律咨询等,但总体来说,形式较为单一,服务领域较为狭窄。

3、高校志愿服务行动大多停留在承担突击任务的层面,流于形式,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三月里来,四月走”的单调形象。

大学生志愿者的行动往往赶时髦,走形式,喜欢组织几十人,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上街头,开展短时期轰轰烈烈的活动,对一些需要长期服务或默默无闻的项目则不愿去组织和参加。

(三)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经费不足。

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活动的经费一般都主要由团委拨款,有些组织还通过拉赞助,或是缴纳会费获得经费。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活动主题单一。

在一些高校中,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主题比较单一,大多集中在公益慈善活动上,如走访留守儿童、支教助学、义务劳动等。

这些活动虽然意义重大,但过于单一的活动主题容易使大学生志愿服务变得枯燥乏味,缺乏新意。

这种单一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也无法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和兴趣,导致部分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参与热情不高。

志愿服务项目执行机构缺乏专业化管理和指导也是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之一。

在某些高校里,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由学生自治组织或社团承担,这些组织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技术指导,志愿服务项目的执行往往缺乏条理和规范。

一些学生缺乏全面的带队经验和服务技巧,导致志愿服务项目的实施效果难以保证。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融入度不高也是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一些高校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往往是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的,学校和社会组织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和引导力度不够。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课程融合度不高,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

也缺乏专业导师和社会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使得志愿服务活动的专业性和社会性不足,缺乏实际意义。

一些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也在于缺乏有效的成果评估和总结。

在很多高校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成果评估和总结工作较为随意,学生志愿者往往缺乏对自身志愿服务活动的成果和进步的认识。

学校、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机制,志愿服务成果得不到充分的宣传和传播。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与持续推进。

高校应该鼓励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主题,丰富志愿服务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和兴趣。

高校应建立专业的志愿服务机构和指导团队,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的管理和指导,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专业性和实践效果。

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连玲娜【期刊名称】《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3【摘要】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抓手。

当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着政府宣传引导不足、社会支持力度不够,志愿服务活动缺乏保障,活动形式单一、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要进一步发展,需要进行改革,要加强宣传倡导、出台志愿服务相关法律、政策,保障志愿者权益,加大资金扶持,整合社会资金,促进活动创新,完善培训、激励机制,提升素质能力,稳定长效发展,不断总结探索,促进志愿服务创新发展、落地推广。

%Youth volunteer service activity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students to grow.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college volunteers’ service activities,analyses the existing p roblems of colleges volunteers’ service activities,and explores the strategy in propaganda guidance, integrating social resources,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and innovating the service contents, etc..【总页数】4页(P95-98)【作者】连玲娜【作者单位】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龙岩 364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7【相关文献】1.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为例 [J], 余瑞雪;杨帆2.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平台设计与实现 [J], 陆盈;高吕3.民族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 [J], 崔丽娜4.提升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育人功能的研究 [J], 谢会君5.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以肇庆学院为例 [J], 段然;黎炳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卷,第1期 2011年1月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YOUTH POLITICS COLLEGEV ol.20 No.1Jan.2011青少年研究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许人冰∗(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摘 要:高校大学生是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志愿者主体身份、志愿服务组织运行和项目建设等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从而使得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组织者、运行机制、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相应的问题,并造成服务体系的内部要素冲突。

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运行;项目建设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02(2011)01-0003-08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force of China youth volunteer service organization, its volunteer subject identity, organization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project construction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specificity, which cause some problems in organizer,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project, and bring about conflict among internal element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 system, we nee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V oluntary service;Organization system;Project operation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善心对社会、对他人表达爱与关怀,提供非赢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动,从1994年12月5日中国志愿者协会成立起,中国志愿服务事业日益成为政府、市场之外的“第三势力”蓬勃发展起来。

截止2010年12月5日第25个国际志愿者日,全国各级团组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超过3124万人,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35个省级协会、5000余个地市和区县协会、近2000个高校志愿者组织以及13万个志愿者服务站(服务中心、服务基地)组成的全国性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网络基本形成。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则是青年志愿服务中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开展的一种比较特殊和占据主要地位的形式。

一、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特殊性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直接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把发展自我和关注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对正处于学习和前社会人角色的大学生以及主要组织者高校而言,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还间接促使大学生提高自我发展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有助于高校培养方案进行针对性的即时调整或深化,为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提供专业基础和活动平台。

但是,由于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主体、组织形式和项目建∗收稿日期:2010-12-10作者简介:许人冰(1986- ),女,湖南岳阳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设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有其区别于其他志愿服务类型的独特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特殊性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主体组成是在校大学生,因而具有不同于社会志愿者的特殊性,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身份特性具有专业化潜质。

在校大学生出于学生身份虽在社会阅历方面略有不足但胜在具有可塑性,更有利于在接受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适应性培训,在参与高校素质拓展性活动的基础上提高参与或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综合素质;第二,时间刚性但闲暇较多。

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暑假和在校期间,在校所能提供志愿服务的时间则主要集中在3-5月、9-11月内的周末和工作日中的闲暇时间,因而大学生的志愿活动一般持续时间以一个单位上午或下午为周期以便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假期中的志愿服务活动则持续时间更长;第三,动机弹性但理想色彩浓郁。

虽然志愿服务本质上是一种利他行动,但通过志愿服务也可以获得精神层面的利己收获,其中大学生志愿者利他性动机主要有为社会出力、改善社会风气、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等,利己性动机主要有丰富人生经历、结交朋友拓宽社交、展现个人才能、希望得到他人肯定、为今后升学或择业做准备、满足参与乐趣等,其他动机主要有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服从组织安排等因素。

整体上,志愿服务主要出于利他性动机,兼有利己性动机(需要指出的是,利己动机并无贬意,而是指行为动机是出于满足自我价值的需要),优点在于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主体性和参与积极性,缺点则是利己性动机占主导动机的志愿者相对更难完成服务难度大、持续时间长或者是不太受关注的志愿服务项目。

(二)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运行的特殊性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者主要是院校各级团委和公益性社团,这决定了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形式的特殊性。

一般情况下,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方式是班级院校志愿服务队、社团组织活动和参与政府社会组织的特定志愿服务项目,而院校志愿服务队和社团组织活动都是通过共青团组织的,这表明团组织是目前大学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依托。

同时,团组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成果的认证度比高,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因此团组织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中还有一种特殊形式的组织形式,即大学生自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和个人参与志愿服务社会招募,这种形式对挖掘大学生志愿精神内核和吸引闲散志愿者的潜在力量上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不同的志愿服务组织形式有不同的组织者,而志愿服务组织者的水平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有直接影响,决定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运行状态。

(三)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建设的特殊性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建设的特殊性主要源于主、客体的特殊性,它包括志愿服务组织者和志愿者对项目选择的倾向性、组织者的组织管理水平、服务对象的特性和地域限制。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在扩大志愿服务的社会性贡献和锻炼学习的主体性要求,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与志愿服务项目的质量和“学而有用武之地”关系最密切的职业技能并不为大学生重视,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项目建设的认识停留在低层次的非专业化、非技术化的水平,这直接导致志愿服务的项目建设空泛化和形式化,也不利于志愿服务本身和志愿者主体的长远发展。

另一方面,虽然高校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在不断壮大,人员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但是志愿者组织建设处在低位徘徊中。

由于多数指导者和组织者缺乏管理志愿者组织的知识经验和经验持续传递的有效机制,且大学生年级升高而带来的志愿者骨干新陈代谢过快等问题都是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建设不同于社会志愿服务项目建设的特殊性。

同时,在客观条件(如时间,交通)允许的情况下,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是影响是否要参加某项志愿者活动的主要因素,高校大学生对志愿服务项目的选择带有明显的情感倾向性。

高校大学生主要服务方向为扶贫助弱、支教环保、后勤救灾方面,在志愿服务对象的选择上以弱势群体为主又各有侧重。

二、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特殊性因素所决定的,主要集中在志愿服务组织者水平、运行机制、项目建设及其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冲突等方面。

(一)高校大学志愿服务组织者存在的问题志愿服务组织者的水平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败。

一方面,由于中国志愿服务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志愿服务机制和制度,难免在宣传、动员和奖励等运作方面出现缺陷,甚至存在行政命令、被动执行的倾向,这些志愿精神领域的灰色地带容易使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发生误解甚至抵触,甚至还有上级命令、指派下的“志愿服务”。

这种行政式管理不利于志愿精神的传播和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大学生自组织型志愿服务活动局限于大学生组织者的水平,在志愿服务组织运行和管理参与时受到组织者自身经历的视野、专业性经验和组织热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另外,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中的学校组织者过于重视志愿服务的思政德育功能也会带来一定问题,而志愿服务的社会外延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则是一种遗憾。

首先,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公益活动,其本身具备德育属性。

但是,如果高校过于偏重或刻意追求志愿者行动德育功能的实现,附加了过多的教育意识和行政干预而忽略了志愿者事业的自身发展规律,反而不利于“志愿精神”的自我生长,也容易将志愿服务做成“形象工程”;其次,志愿服务作为一种面向社会的活动,其优势和影响力都是源于其社会效益。

但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易局限于学生身份及其经历的眼界,侧重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和发挥局域影响力,在缺乏专门指导和社会支持的情况下,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外延潜力认识不充分导致其社会需求层次和需求面的拓展不足,社会影响力的辐射面以单程线深度为主,不利于与社会产生联动效益来构建以高校大学生为主力军拉动社会志愿服务发展的体系外延,无形中缩小了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本应该取得的效益辐射范围。

(二)高校大学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服务水平和运行水平。

第一,管理机制粗放化。

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一套科学的运行机制,其中管理机制又是重中之重。

但是高校不同于社会专业从事志愿服务事业的团体,在管理机制上往往呈现粗放型管理模式。

大部分高校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校内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活动登记制度,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各高校间、高校内部各公益性队伍各自为政,不利于校内和校际之间的资源资源的交流共享,在实现志愿者与需求者之间对接方面存在大量交叉、重复或遗漏的现象。

同时,缺乏细致统一的管理还将带来志愿服务的认证和考评的困难,也不利于志愿服务的项目跟踪和监督调节。

可以说,管理机制能否细致统一化是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运行机制能否高效运作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志愿者保障机制滞后化。

志愿者保障机制滞后化主要来源于对志愿者本身利益的保障缺失,主要指个人发展、专业发展和成本低线的三项基本保障。

受需求层次影响,大学生在满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审视自身社会责任进而追求自我价值的需要,因此当志愿服务的成本比自身发展的满足高时,始终作为学生身份的大学生则更优先于满足自身发展的社会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