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科目考试大纲重点说明

高考地理科目考试大纲重点说明

高考地理科目考试大纲重点说明关键信息:1、考试范围2、考试内容3、能力要求4、题型分布5、分值比例1、考试范围11 地球与地图111 地球的宇宙环境112 地球的圈层结构113 地图三要素114 等高线地形图12 自然地理121 大气受热过程、大气运动122 水循环123 海水的性质与运动124 地表形态的塑造125 植被与土壤126 自然灾害13 人文地理131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132 城乡空间结构与地域文化133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134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类型135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4 区域发展141 区域的概念和类型142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14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5 地理信息技术151 遥感(RS)152 全球定位系统(GPS)153 地理信息系统(GIS)154 数字地球2、考试内容21 必修模块211 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212 必修二:人文地理213 必修三:区域发展22 选择性必修模块221 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222 选择性必修二:区域发展223 选择性必修三: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3、能力要求3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311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和地理图表中获取有关地理信息312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3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321 能够调动和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对题目作答322 能够选择和运用地理学科中重要的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解答问题3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331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分布和发展变化332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3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341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342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4、题型分布41 选择题411 单项选择题412 组合选择题42 非选择题421 简答题422 论述题423 图表分析题424 案例分析题5、分值比例51 自然地理部分约占 30%52 人文地理部分约占 30%53 区域发展部分约占 20%54 地理信息技术部分约占 10%55 综合应用部分约占 10%以上高考地理科目考试大纲重点说明协议旨在为考生提供清晰的考试指导,帮助考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备考。

地理高考最新考纲

地理高考最新考纲

地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
理问题
方法与措施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所谓地理信息,即地理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和解
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
如何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可从三个方面理解:
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
C. 苔原带
D.亚寒带尖叶林带
(4)反映大陆东岸纬度地带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②⑤⑥⑦ D.①⑤④⑥ 【说明】该组题目的设计,选用了在地理教学中很少使用但又非常简单的资料 “集群”定 性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能够非常清晰地表现出地理区域类型划分过程中,相邻区域的 过渡性和交错性的特征。 每个区域性的中心部分一定是这个类型所独有的特征资料。因此考生要能够从这样的图 表资料中确定每一个区域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图表中用不同代号所代表的气候资料的每一个 “集群区域”只代表着一种唯一的气候类型,这是求解该组题目中每个小题的唯一解的前提。 代号为①的区域,表示的是热带雨林气候资料。这个资料区域的范围从理论上说,应该 是无数的小垂直“线段”集合而成的。每一个线段是一个观测站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其上端 表示该她的年最高气温,下端表示年最低气温,也就是说其气温的变化一定在这个线段的范 围之内。线段所在位置的横坐标值是该地的多年平均降水量。 代号②区域表示的是热带草原气候资料。热带草原气候区域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类型的
理信息的整合。
例1 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气温约在零
下40℃以下。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据此回答(1)-

2023年高考地理考纲

2023年高考地理考纲

2023年高考地理考纲
考试时间和形式
- 2023年高考地理考试将在规定的考试周期内进行。

- 考试形式将为笔试,考生需要在指定的考场完成试卷。

考试内容
本次地理考试将涵盖以下内容:
1. 自然地理
- 地球与地图
- 气候与气象
- 水文地理
- 生态环境与保护
2. 人文地理
- 人口与城市
- 农业与农村地理
- 工业与城市地理
- 交通与通信地理
3. 地理综合实践
- 调查与研究方法
-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考试要求
- 考生需要对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一定的理解。

- 考试将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 选择题将涵盖地理知识的各个方面。

- 简答题将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考试参考资料
- 本考试不提供参考资料,请考生自备考试用具,如铅笔、橡皮擦等。

注意事项
- 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超时将被扣除分数。

- 考生在考试过程中不得交流或抄袭,一经发现将视作违规行为处理。

- 考生在考试结束后需主动交卷,离场时请保持安静。

以上就是2023年高考地理考纲的内容,请考生提前准备,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参加考试。

祝各位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完整)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点击查看: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总纲)Ⅱ.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真题卷地理及答案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真题卷地理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村寨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潺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寨的美丽画卷,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

左图示意双凤村地建筑分布,右图示意在建的转角吊脚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沿等高线分布B.沿溪流分布C.围绕公共建筑分布D.沿公路分布2.双凤村传统民居的转角设计主要是为了()A.适应潮湿环境B.便于就地取材C.充分利用空间D.追求视觉美观3.摆手堂(含土王祠)、风雨桥为双凤村村民进行公共活动和交流提供场所,这体现了乡村公共空间的()①均衡性②经济性③公益性④文化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容积率是城市建设用地地块上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一般来说,工业园区中楼层越多,容积率越高,如图示意某城市工业园区规划的功能分区,其中,各产业园容积率按照适合生产的最大容许程度取值,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生活居住区曾有以高层建筑为主的高容积率和以中高层建筑为主的低容积率两个规划方案,政府部门最后采纳了低容积率方案。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如图所示的各产业园中,规划容积率最高和最低的可能是()A.Ⅲ和IB.IV和IC.II和IIID.IV和II5.推测政府部门采纳生活居住区低容积率方案的目的是()①打造舒适生活空间②提升建筑物质量③与城区建筑相协调④提高土地出让价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我国广西西南部某喀斯特地区(22.5°N附近),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峰丛洼地内为雨林,其顶层多被望天树(热带雨林的代表性树种)占据。

新课标2011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

新课标2011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

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地理Ⅰ 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 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的内容,确定高考地理科考试内容。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2011年新课标地理高考大纲

2011年新课标地理高考大纲

地理(100分,必修90选修10,涉及初中地理)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的内容,确定高考地理科考试内容。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2023届新课标高考地理高考大纲要求必背地理术语篇目

2023届新课标高考地理高考大纲要求必背地理术语篇目

2023届新课标高考地理高考大纲要求必背地理术语篇目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届新课标高考地理科目的大纲要求,包含必须掌握的地理术语篇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和提高成绩。

自然地理术语篇目1. 大陆漂移:指地球上大陆板块的相对运动,导致大陆的相互碰撞、分离或滑移,引发地震、火山活动等现象。

2. 极地:位于地球两极附近的地区,包括北极和南极。

3. 风化:指岩石和土壤在自然力作用下的破碎和溶蚀过程。

4. 冰川:由积雪加压形成的具有流动性的大型冻结水体,可造成地貌变化。

5. 生物圈:指地球表层和大气中存在生命的范围,包括陆地、海洋和空气。

6. 沙漠化:指地球上原本有植被的地方变成荒漠的过程,以及荒漠扩展的现象。

人文地理术语篇目1. 城市化:指农村人口转移和城市人口增加的过程,包括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空间的扩展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2. 人口老龄化:指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和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现象。

3. 文化融合:指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融合和交流的过程,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

4. 环境污染:指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固体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

5. 基础设施: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的各类设施,包括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

6. 城乡差距:指城市和农村在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差异。

以上为部分必背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术语,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和熟记这些术语,以便在地理科目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不同地理术语的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问题,提高对地理知识的整体把握和应用能力。

祝愿所有学生都能顺利备考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地理课标实验版考试大纲及解读

高考地理课标实验版考试大纲及解读

高考地理课标实验版考试大纲及解读一、考试纲要:Ⅰ 考试性质普通初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与的选拔性考试。

初等学校依据考生效果,按已确定的招生方案,德、智、体片面权衡,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 考试内容依据普通初等学校正重生文明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1年公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天文课程规范(实验)»必修课程的内容,确定高考地文科考试内容。

天文学科命题注重考察考生的天文学习才干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艺的掌握水平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剖析、处置效果的才干。

一、考核目的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天文信息·可以从标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天文信息,包括读取标题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天文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可以快速、片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言语方式的天文信息,包括判读和剖析各种天文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可以准确和完整地了解所获取的天文信息。

2.调动和运用天文知识、基本技艺·可以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天文数据、天文概念、天文事物的主要特征及散布、天文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标题要求作答。

·可以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进程中取得的相关天文信息。

·可以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艺处置天文效果。

·可以运用天文基本技艺。

如天文坐标的判别和识别,不同类型天文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天文图表的填绘,天文数据和天文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天文观测、天文实验等。

3.描画和阐释天文事物、天文基本原理与规律·可以用繁复的文字言语、图形言语或其他表达方式描画天文概念,天文事物的特征,天文事物的散布和开展变化,天文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可以运用所学的天文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经过比拟、判别、剖析,阐释天文基本原理与规律。

高考地理最新考试大纲

高考地理最新考试大纲

高考地理最新考试大纲高考地理考试大纲是指对于高考地理考试的内容和要求的详细说明和规定。

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来准备和学习,对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高考地理最新考试大纲的内容要点:1. 考试内容与范围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地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两个部分。

世界地理包括世界地域、世界人口和居民点、世界经济、世界文化和世界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地理包括中国的地貌、气候、水文、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知识。

2. 考试要求高考地理考试要求考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知识:- 掌握基本地理概念和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 熟悉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方法;- 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 具备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解读能力。

3. 考试形式高考地理考试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非选择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地理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包括简答题和论述题。

4. 学习和备考建议为了更好地准备高考地理考试,考生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熟悉最新的考试大纲,了解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建立扎实的地理知识基础,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多阅读地理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增加对地理问题的了解和认识;-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集中精力进行备考;- 做大量的真题和模拟试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解题能力;- 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和复习,查漏补缺,及时纠正错误。

总之,根据最新的高考地理考试大纲来备考是至关重要的。

考生需要全面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并采取合适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来提高备考效率和成绩。

通过科学的备考和准确的把握考试大纲,相信考生们一定能够在地理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24年高考地理大纲

2024年高考地理大纲

2024年高考地理大纲
2024年高考地理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地理科学基本知识:包括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如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等。

2. 地理学应用技能: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地图的判读和编制、遥感影像的解译和分析等。

3. 地理学人文素养:包括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素养,如人口、城市与乡村、产业区位、文化景观等。

4. 地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法和野外考察方法等。

5. 地理学前沿领域:包括全球变化、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前沿领域的知识和进展。

具体考试要求可能会因地区和考试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建议考生在备考时参考当地教育部门发布的高考大纲和考试说明,了解具体的考试要求和考试形式。

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完整)

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完整)

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完整)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 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 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

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

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在2019年的高考地理大纲充分发挥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依托学科主干知识,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进一步优化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查内容。

高考地理考纲解读《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高考评价体系的具体实现,是高考命题的根本依据,它向我们展示的是最准确的、最精辟的考试内容,可为学生指明复习任务。

吃透《考试大纲》,领会大纲精神是高效备考、科学备考的关键。

高考试题的命题原则是知识抽样、地图依托、能力立意、素养考查。

结合2019年《考试大纲》要求,对近五年高考试题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不要求完全覆盖,其总体特点如下:主干知识年年考,边缘知识轮换考,重视教材,关注现实生活。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生态文化,树立动态平衡的人地协调观;遵循自然规律,树立因地制宜的环境修复观;倡导绿色发展,树立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观。

充分发挥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依托学科主干知识,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进一步优化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查内容。

联系新时代主旋律及生产生活实际,通过探究式和开放性问题设计,进一步加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就要求我们高三师生在复习备考中注意规避四大误区:过分追求解题技巧;复习起点高、难度高;缺乏针对性的能力训练;一味在低思维水平上的重复训练。

地理备考建议复习自然地理应加强对地理原理、规律的归纳和总结自然地理包括地球的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陆环境、资源和灾害四个部分,这些内容是高三地理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近年高考试题中较难的试题主要涉及了这些内容,且分数所占的比例稳中有升,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

这部分内容贯穿五大地理规律,即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地壳运动、水体运动和地域分异规律,考生在复习中应以这些规律为主线,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2024河南地理高考大纲

2024河南地理高考大纲

2024河南地理高考大纲引言概述:2024年河南地理高考大纲是指河南省教育厅制定的2024年高考地理科目的考试大纲。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六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2024年河南地理高考大纲的内容。

正文内容:1. 地理基础知识1.1 自然地理知识1.1.1 地球与地球的运动1.1.2 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1.1.3 水文地理与水资源1.1.4 地表形态与地貌演变1.1.5 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1.2 人文地理知识1.2.1 人口与城市发展1.2.2 农业与农村发展1.2.3 工业与经济发展1.2.4 交通与通信网络1.2.5 文化与旅游资源2. 基本地理方法2.1 地图与地图阅读2.2 调查与实地考察2.3 统计与图表分析2.4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2.5 问题探究与研究方法3. 地理实践与技能3.1 地理观察与描述3.2 地理实验与实践3.3 地理技术与工具应用3.4 地理信息的收集与整理3.5 地理问题的解决与创新4. 地理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4.1 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4.2 地理问题的综合评价4.3 地理信息的综合利用4.4 地理观点的综合表达4.5 地理实践的综合应用5. 地理学科的发展与应用5.1 地理学科的理论与方法5.2 地理学科的研究与发现5.3 地理学科的应用与创新5.4 地理学科的跨学科融合5.5 地理学科的社会责任与发展6. 地理科学与可持续发展6.1 地理科学的价值与意义6.2 地理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6.3 地理科学的资源与环境保护6.4 地理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6.5 地理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总结:2024年河南地理高考大纲涵盖了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地理方法、地理实践与技能、地理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地理学科的发展与应用以及地理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等六个大点。

这些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地理科学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全国统一高考地理(新课标i ii iii )

全国统一高考地理(新课标i ii iii )

全国统一高考地理(新课标i ii iii )全国统一高考地理(新课标I、II、III)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它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方面。

全国统一高考地理(新课标I、II、III)是中国高中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下面将分别介绍新课标地理I、II、III的主要内容。

新课标地理I主要包括人口地理、城市与乡村、工业与能源三个模块。

其中,人口地理主要研究人口数量、分布和变化的规律,涉及人口结构、人口问题和人口迁移等内容。

城市与乡村模块主要研究城市发展与规划、乡村发展与建设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化问题。

工业与能源模块主要研究工业体系的演变和能源资源的利用,帮助学生了解工业化进程和能源开发问题。

新课标地理II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两个模块。

其中,自然环境模块主要研究地球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地理景观、地貌与环境等内容。

自然资源模块主要研究资源分布与利用,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内容。

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情况,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

新课标地理III主要包括地理信息技术和地理实践活动两个模块。

其中,地理信息技术模块主要研究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智能化等内容。

地理实践活动模块主要包括实地考察、地图阅读和地理实验等活动,通过亲身实践帮助学生巩固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技能。

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熟练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地理工具方法,提高他们的地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统一高考地理(新课标I、II、III)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了解地球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增强他们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第二,它可以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研究和综合分析能力。

第三,它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选择提供良好的基础。

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完整)

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完整)

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完整)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已经公布了,大纲中对考核目标、考试范围等都作出了明确说明。

具体大纲内容如下: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地理学科试题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注重创设与学习、生活、学科发展密切联系的情境,着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高考地理考纲

高考地理考纲

高考地理考纲
高考地理考纲要求涉及的内容包括:
1. 地球与地球运动:地球的形状、自转、公转和倾斜引起的季节变化等。

2. 大气环流与天气:大气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全球大气环流系统与气候形成的关系,包括气压、风、降水、云等。

3. 气候与气候区划:气候的分类和特点,气候带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4. 水资源与水循环:水资源的形成、分布和利用,以及水文循环和水循环的意义。

5. 自然灾害与防治:地震、火山、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和防治措施。

6. 人口与城市发展:人口数量、分布、迁移以及人口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7. 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的特点和问题,以及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措施。

8. 经济地理: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差距的原因。

9. 旅游与地理环境:旅游资源的分类、开发、利用和保护。

10. 地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11. 区域地理:中国主要地理区域的特点和发展问题。

以上是高考地理考纲涉及的内容大致范围,具体的考题内容和要求可参考最新的考纲和教材。

2020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地理

2020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地理

2020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地理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地理I。

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

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XXX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的内容,确定高考地理科考试内容。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研究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考生需要能够迅速准确地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以及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同时,考生需要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例如,考生需要读取图3,完成10-11题。

高考注重考生在新情境下的敏锐和准确地读取信息、迅速和有序地调用知识、切题和逻辑地展开思维、条理和规范地阐释论证等能力。

复中需要注重“写一写”、“辨一辩”、“改一改”的基本研究过程。

目前高考试题信息呈现的形式更为友好,不会通过增加信息表现形势的复杂性来区分学生,更多地市试图通过简单但能深刻体现特征与规律的基本形式来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2014年全国卷试题各图都是同学常见的图式和数据表。

复要以“课标”为主要依据,而不是某本教材或题集。

按照本“高考考试大纲”,认真解读“课标”要求,按“课标”体系合理确定和重组复内容结构,突出主干、基础和联系。

用简单的图像展示了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情况。

图1展示了1910年到2010年间,该国的移民数量和移民比重的变化。

移民比重与移民数量成正比,而与本地人口自然增长呈反比。

1970年前,移民数量变化不大,而大移民比重迅速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考试大纲 地理课标版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的内容,确定高考地理科考试内容。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有关内容。

对所列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必考内容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1、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1、人口与城市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含义。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区域可持续发展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数字地球的含义。

选考内容
选考一 旅游地理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

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
(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

(2)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4、旅游与区域发展
(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选考二 自然灾害与防治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2)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灾害与环境
(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
(1)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2)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选考三 环境保护
1、环境与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1)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2)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4.、环境污染与防治
(1)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2)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5、环境管理
(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