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pdf
三点法阻滞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肩周炎临床

·临床研究·2012年8月第9卷第24期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过去称之为肩周炎或冻结肩,本病是因多种原因致肩盂关节囊炎性粘连、僵硬,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各方向活动受限,影像学显示关节腔变狭窄和轻度骨质疏松为其临床特点[1]。
河北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2009年12月~2011年6月采用三点法阻滞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euromuscular jiont facilitation ,NJF )治疗肩周炎并对其疗效进行了研究,探讨此二种方法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河北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2009年12月~2011年6月就诊的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43例,女77例,年龄40~69岁,平均50.8岁。
无双侧同时患病者,除外糖尿病、肺结核、未控制的高血压病,无药物过敏史,治疗前拍摄肩关节正位X 线片除外肩关节的骨折、肿瘤和肩关节化脓性炎症。
病程29d ~4年,平均6个月。
1.2临床表现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左或右肩部疼痛不能抬举患臂或后伸受限,夜晚疼痛不能入睡,需紧压患肢方可睡眠。
将其严重程度分为三级,1级:搭肩试验(患肢搭对侧肩膀)正常,触耳试验(患肢过头顶触摸对侧耳尖)尚可,患肢可后背至胸10棘突水平;2级:搭肩试验正常,触耳试验过头顶中线,患肢可后背过中线;3级:搭肩试验尚可,触耳试验不及头顶中线,患肢后背不过中线。
按照此种方法分级,其中1级患者52例,2级40例,3级28例。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非治疗因素如年龄、性别、疼痛程度、病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试验组采取三点法阻滞加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治疗。
三点法神经阻滞具体实施方法,选取以下三点注入药物。
①结节间沟点:患者取坐位,患肢轻微做旋转动作,医者可摸到喙突下外方的肱骨大、小结节的结节间沟。
NJF技术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及ADL的影响

《 中 国 医 学 创 新》 第1 0 卷第1 2 期( 总 第2 5 8 期) 2 0 1 3 年4 月 临厉 与实践 L i n c h u a n g y u s h i j i a n
N J F技术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及A D L 的影响
柳 学勇① ② 冉春风②
【 摘要 】 目的:探讨神 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脑梗死后偏 瘫患者的偏瘫肢体功能及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疗效 。方法 :将 6 7 例急性期
y o n g .RAN C h u n -  ̄n g J / Me d i c i a I n n o v a i t o n o f C h i n a ,2 0 1 3 ,1 0( 1 2) : 0 2 3 - 0 2 5
【 A b s t r a c t 1 O b j e c i t v e :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n e u r o m u s c u i t a t i o n o n h e m i p l e g i c l i m b m o t o r f u n c t i o n a n d a c t i v i t i e s o f d a i l y l i v i n g i n
NJF疗法概论

NJF的治疗原则
遵循凹凸法则和连锁运动。 对关节面被动辅助或抗阻。 在运动过程中在全活动度范围牵引。 重视对回旋运动的辅助或抗阻。 强调运动最终位置时对关节面运动的辅助或 抗阻。 合理利用治疗师的重心移动。
为诱发出更好的运动反应 NJF的窍门(一)
操作部位尽可能接近和治疗师重心位置。 边观察患者表情边治疗。 对关节囊刺激(辅助或抗阻)方向应迎合 骨运动的对角线方向。 动作开始时、通过治疗师的重心移动完成 肌肉牵张。
① 避免给患者带来疼痛 ② 不会影响肌肉收缩 ③ 便于操作 ④ 指引正确的运动方向
正常节律
协调运动、时间的 空间的姿勢変化时按一定先后順序 肌肉収缩、完成高效率运动。 NJF的对角線螺旋运动从远端开始运动、从始置终保持回 旋运动。 对于神经 肌肉疾患、协调性低下时正常节律具有运动 学习效果。
NJF治疗时通过适宜的口令、引导正确的运动方向、 通过适当的抗阻运动和牵引促进运动的协调性。
7
视觉刺激
视觉刺激可以强化运动。 视觉反馈 ⇒ 运动制御和修正 ⇒ 引导正确运动方向 ⇒ 易完成动作 ⇒ 提高对运动的注意力
口令和指导
① 指导开始运动和肌肉收缩 ② 提高肌収缩力 ③ 调整患者动作
注意点 指导患者做动作的时机和方式。 实用简洁易懂的语言。 根据患者反应结合用手接触和抗阻,适时机发出口令。牵 张反射时口令的时机非常重要。
例如,肩屈曲-外展-外旋时,由于肩关节是球窝关 节,遵循凸的法则,所以关节面运动为肱骨头向伸 展-内收-内旋方向运动。即下后内侧方移动。 被动运动时辅助关节面向该方向运动。 抗阻运动时对该运动方向施加阻力。
NJF 肩屈曲-外展-外旋 被动运动(凸的法则)
NJF 肩屈曲-外展-外旋 抗阻运动(凸的法则)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膝关节粘连关节镜松解术后的治疗作用

表现 更 明显 ( < o 0 ) P . 5 。结 论 : J N F对 膝 关 节 粘 连 所 致 膝 关 节 功 能 障 碍 关 节 镜 松 解 术 后 患 者 功 能 恢 复 有 明 显 的促
进作 用 。
【 键 词 】 神 经肌 肉关 节促 进 法 ; 体 感 觉 神 经 肌 肉 促 进 法 ; 节 松 动 术 ; 关 本 关 膝关 节 内 粘连 ; 膝关 节 功 能 障 碍
o n ejitc u e y fa t r r v nydvd d it h e r u s h rp u i g o p,c nr l r u n o — fk e on a s d b rcu ewe ee e l iie n ot reg o p :t ea e tc r u o to o p1a dc n g
中 国康 复 ・2 1 0 0年 4月 ・ 2 第 5卷 第 2期
1 3 2
神经 肌 肉关 节 促 进 法对 膝关 节 粘 连 关 节 镜 松解 术 后 的治 疗 作 用
吴 洪 ,冉 春 风 ,刘 丽 平 ,兰才 生
【 要 】 目的 : 察 神 经 肌 肉关 节 促 进 法 治 疗 膝 关 节 粘 连 所 致 膝 关 节 功 能 障 碍 关 节 镜 松 解 术 后 的 治 疗 作 用 方 摘 观 法 : 关 节 粘 连 所 致 膝 关 节 功 能 障 碍 关 节 镜 松 解 术 后 患 者 4 例 , 机 分 为 观察 组 , 照 组 1 对 照 组 2各 l 例 , 膝 5 随 对 和 5 均 接 受 常规 康 复 治疗 1 2周 , 察 组 增 加 NJ 观 F法训 练 , 照 组 1加 用 本 体 感 觉 神 经 肌 肉促 进 法 ( NF 训 练 , 照 组 2 对 P ) 对
NJF用霍明

伸展・内收・内旋 屈曲・内收・外旋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主要是通过对本体感受器进行刺激,改善 神经肌肉反应的运动疗法
治疗原理
因运动发育滞后,外伤,神经疾病引发的神经 肌肉障碍会造成肌力低下・协调性差・挛缩・ 关节活动度受限・痉挛等障碍。为改善这些异 常运动机能,通过牵张肌肉,抗阻运动,对关 节牵引・挤压,从而获得正常的反应。
被动运动 肩胛前方上提 +下位胸椎棘突固定
起始位置
终止位置
抗阻运动 肩胛前方上提 +下位胸椎棘突固定
胸椎棘突特徴
T1 棘突起
T1
は水平
棘突起は 下向き
胸椎は全体とし て后彎
T12 棘突起
T12
は水平
肩胛上角・下角高度和胸椎棘突水平
T2棘突
T7棘突
左右肩胛上角水平
左右肩胛下角水平
安静时
被动运动时
为诱发出更好的运动反应 NJF的窍门
操作部位尽可能接近和治疗师重心位置。 边观察患者表情边治疗。 对关节囊刺激(辅助或抗阻)方向应迎合 骨运动的对角线方向。 动作开始时、通过治疗师的重心移动完成 肌肉牵张。
Ⅰ. PNF历史
Dr. Herman Kabat
1946 - 1952
Kabat Kaiser Institute Chief of Service
Dr. Kabat & Patient
1945
The beginning of P.N.F.
Margaret Knott 1947 Vallejo, CA
运动:远端→近端 旋转:均匀移动 通过重新组建正常节律,改善运动协调性。
神经肌肉关节促通法对足球点球准确性的效果

神经肌肉关节促通法对足球点球准确性的效果龚玲;赵妍妍【摘要】文章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神经肌肉关节促通法(NJF)介入前后,足球运动员的定位球准确度变化.探讨NJF对踢点球目标准确度的影响.实验对象为20名大学生男子业余足球运动员.分为两组分别为NJF组和对照组.其中NJF组10人,对照组10人.分别测量介入前后踢点球的准确度.实验顺序完全随机.结果:NJF组介入后踢点球的准确度提高效果显著.推论:点球速在NJF介入后效果更显著,可能是通过NJF 练习后神经肌肉协调能力提高更能提高足部控球能力,提高动作效果.【期刊名称】《大众科技》【年(卷),期】2018(020)003【总页数】2页(P109-110)【关键词】神经肌肉关节促通法(NJF);踢点球;准确度【作者】龚玲;赵妍妍【作者单位】上饶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江西上饶 334001;上饶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江西上饶 334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8足球运动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项运动。
踢定位球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在比赛中会有大量应用。
例如,比赛中的罚点球、直接任意球等。
踢点球是足球技术中采用的最多的动作之一。
考虑到足球定位球技术的复杂性、在比赛中的应用性,以及更好地掌握定位球技术,体育科学工作者对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包括从初学者到专业运动员,从不同的层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准确性是定位球成功的因素之一,比如罚点球时,决定定位球球准确度的几个因素包括击球前足部的线速度,足部击球瞬间的身体位置姿势,以及助跑的长度和跑进的角度等。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 neuromuscular joint facilitation)是根据本体感觉性神经肌肉促进(PNF,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和关节松动(Joints Mobilization)原理提出的运动人体功能性力量训练方法。
集中肌肉运动、关节运动,关节头关节囊内运动为一体达到对神经肌肉关节同时刺激的目的。
NJF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03
结合其他治疗方法
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缩短治疗周期。
研究不足与展望
要点一
研究样本量较小
由于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和误差 ,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提高研究的可 靠性。
要点二
缺乏长期随访
本次研究未对患者的长期疗效进行随访观察,需要进一 步开展相关研究,了解NJF疗法对于肩周炎患者的长期 疗效和影响。
实验组的治愈率达到82%,而对照组的治愈率仅 为67%
结论:NJF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 法
05
结果分析与讨论
结果分析
治愈标准
显效标准
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参考,观察 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疼 痛消失为治愈。
症状明显改善,体征明显减轻,功能有所改 善,疼痛明显减轻。
讨论与推断
njf治疗的机制
njf作为一种综合疗法,其作用机制可能包括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缓解肌肉痉挛等。
影响疗效的因素
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病程长短、机体免疫状况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可能影响njf治疗的疗效。
不足之处与展望
本观察结果虽然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样本量较少,观察时间较短等。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 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同时可以进一步探讨njf作用机制及其与其他治疗肩周炎方法的联合应用效果。
传统康复治疗
包括运动康复、推拿、针灸等。
NJF疗法相关研究
NJF疗法是一种新型的肩周炎治疗方 法,其原理是通过特定的手法和技 巧,将紧张的肌肉放松,改善局部 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疼痛和恢复关 节功能。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教学文案

NJF 肩屈曲-外展-外旋 被动运动(凸的法则)
NJF 肩屈曲-外展-外旋 抗阻运动(凸的法则)
2.相反牵拉关节运动
在关节运动时,向一侧骨运动的相反方向 ,牵拉对侧骨。例如肩屈曲时,向下方回 旋方向牵拉肩胛,扩大关节活动度。包括 被动运动和抗阻运动。例如在肩屈曲-外展外旋时,肩胛做外展-上方回旋-后倾的组合 运动。在肱骨运动时在肩胛骨外侧缘,下 角,对肩胛向内收,下方回旋,和前倾方 向牵拉。
所期待的效果
PNF运动模式
→肌收缩力增大,提高反应速度
肌肉牵张
→肌收缩力增大,改善柔韧性
关节牵张和压缩 →肌收缩力增大
抵抗
→肌收缩力增大,改善柔韧性
放散
→肌收缩力增大
动作的正常时间顺序 →改善協調性
用手接触(皮肤刺激)→肌收缩力增大
口头命令(听觉刺激)→肌收缩力增大
视觉2
Kabat Kaiser Institute Chief of Service
Dr. Kabat & Patient
1945
The beginning of P.N.F.
Margaret Knott 1947 Vallejo, CA
伸展・内收・内旋 屈曲・内收・外旋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
NJF
2009年
PNF概要
1940年代后半
Kabat博士建立了增强脊髓灰质炎患者肌收缩 的生理学依据,与Knott和Voss(PT)一同开 发的运动疗法PNF。
现在不仅应用于脊髓疾病,还应用于中枢神经 系统疾病・末梢神经系统疾病・运动损伤等。
Ⅰ. PNF创建的历史
Dr. Herman Kabat
PNF法目的
① 增大肌力 ② 扩大关节活动度
康复医学之PNF技术(神经肌肉促进疗法)课件

4. 慢逆转(slow reversal)
对抗的两组肌群缓慢地、交替地做等张收缩; 屈曲与伸展的方向连续进行诱导训练; 完成最大关节活动范围; 促进协同肌收缩,松弛拮抗肌; 增加肌肉收缩的力度、耐力及协调性。 适用范围
➢ 肌力较弱; ➢ 肌肉收缩的协调性差。
5. 保持-放松(hold-relax)
2. 节律性稳定(rhythmic stabilization)
可在关节活动范围的任何一点进行; 主动肌与拮抗肌相互交替收缩的一种训练方法; 可在不改变关节活动范围的情况下,增加双侧肌
群的肌力,提高关节的稳定性; 增强关节及周围的血液循环; 运动后肌肉可获得放松; 适用范围
➢ 关节活动范围受限或不稳定; ➢ 疼痛; ➢ 平衡能力低下。
1. 节律性启动(rhythmic initiation)
沿运动方向被动地、反复地给患者运动感觉的输入; 辅助地诱导患者进行该运动方向的运动; 主动地、有节律地完成相同的动作; 能抵抗阻力完成相同的动作; 适用范围
➢ 起始运动困难; ➢ 位置觉迟钝的患者; ➢ 运动缺乏节律性或不协调; ➢ 意识低下、僵硬、痉挛的患者。
第十三章
PNF技术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治疗技术 第三节 肢体基本运动模式与手法操作 第四节 临床应用
概念
利用运动觉、姿势感觉等刺激,增强有关神经 肌肉反应,促进相应肌肉收缩;
利用牵张、关节压缩、牵引和施加阻力等本体 感觉刺激,促进功能恢复。
时间总和
➢ 发生在短时间内连续的弱(阈下)刺激的组合 (总和)所引起的兴奋。
空间总和
NJF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NJF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法(NJF)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各20例,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
试验组增加NJF治疗,对照A组增加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治疗,对照B组增加Maitland治疗。
以上治疗每日1次,每次20~30 min,每周6 d,连续3周。
结果:试验组治愈率为55%,对照A组为25%,对照B组为30%。
试验组与对照A组和B组的治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JF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标签:肩周炎;NJF;冻结肩肩周炎又称粘连性关节囊或冻结肩(frozen shoulder),是一类引起盂肱关节僵硬的粘连性关节囊炎[1],是康复医学科常见病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是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技术,可同时进行神经、肌肉、关节进行康复训练。
本研究旨在探讨NJF应用于肩周炎患者,通过观察患侧肩关节疼痛程度、关节活动范围(ROM)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前后变化情况,探讨NJF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在2009年5月—2012年3月本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和住院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三组,各20例。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2005年发布的《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有关肩周炎的诊断标准[2]:(1)疼痛:肩部疼痛多呈弥散性,夜间或活动时疼痛加剧,肱骨大结节、结节间沟、肱二头肌肌腱附着处、大小圆肌及肩胛骨外侧缘等压痛;(2)活动受限:以上臂外展、上举、内旋最为明显;(3)肌肉痉挛:可触及斜方肌、菱形肌、肩胛提肌等的痉挛及压痛;(4)肌肉萎缩:在后期,可有肩周肌肉萎缩,以肱二头肌、三角肌为著;(5)X线检查多为阴性,部分患者可有肌腱钙化、骨质稀疏或肱骨头上移及骨质增生。
冲击波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冲击波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NJF)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冲击波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8年5月~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
对照组进行单一NJF治疗,研究组进行冲击波结合NJF治疗。
不间断治疗3周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Lysholm评分和VAS评分的改善情况。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ysholm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冲击波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同时,还能减轻疼痛,值得持续应用或推广。
关键词:冲击波;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治疗观察;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前言由于骨质增生、软骨病变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容易诱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关节慢性疾病。
据相关研究资料指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情进展相对缓慢,在发病初期,患者只能通过活动感觉疼痛症状,后逐渐会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活动受限、肢体功能丧失等征象[1]。
基于此,为了探讨冲击波、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择了2018年5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实验,并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骨科2018年5月~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临床实验。
经检查,所选患者均满足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相关诊断标准[2]。
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共有40例患者,男19例,女21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47岁,平均(56.24±9.28)岁;最长病程184个月,最短病程8个月,平均(12.42±6.27)个月;患病部位:双膝7例,右膝20例,左膝13例。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prua eu vrerpat [ ] Am R eteo, ectn o s etbo l y J . s J o ng n l
2 0 , 8 ( ): 1 — 3 2 04123 39 2.
[2 卫生 部 中医 药管 理局. 医病症 诊 断疗 效标 准 [ . 4 中 M] 南
京 :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9 4 3 — 3 . 南 1 9 ,2 6
的临 床 研 究 [] 中华 物 理 医 学 与 康 复 杂 志 ,0 4 2 ( ) J. 20 ,6 3 :
1 9— 1 O. 5 6
独 使 用运 动疗 法或 是 药 物 疗 法 的疗 效 更 好 , 别 是 对 特
于 老年 骨质 疏 松患 者 。本研 究显 示观 察组 疗效 明显 优 于 对照 组 , 明综合 康 复 治 疗 能 显著 促 进 胸 腰 椎 压 缩 表 性 骨折 P KP术 后骨折 修 复 , 得 临床 推广 使用 。 值 【 参考 文献】
tv rln tblyJ . uo ug 2 0 , 0 1 : 4 e ba isa it[] JNe rsr , 04 1 0( ) 2 — i
3 1.
液循 环 , 消炎 消肿 , 轻 疼 痛 和 背 伸 肌 粘 连 , 止腰 肌 减 防 萎 缩 , 而促 进骨 折 愈 合 。磁 疗 能 调 节 机 体 生 物功 能 从 和酶 系统 , 而促 进矿 物质 在骨 中沉 积 , 从 在穴 位注 射 的 同时 使用 磁疗 可加 速 药 物 的吸 收 和骨 组 织 的生 长 、 强 化 成 骨细胞 的作用 , 高 骨密 度 , 提 改善 骨质 量 , 速 减 迅 轻 骨 折引起 的疼痛 , 对骨 折部 位起 修复 治疗 作用 ] 并 。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对下肢运动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对下肢运动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作者:李静亚王硕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2年第13期【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NJF)的效果及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7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
对照组接受传统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NJF疗法。
康复干预3个月后观察并对比两组下肢运动功能、步态恢复及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情况等。
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FMA评分、步速、步频、步幅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P<0.05)。
结论:NJF技术用于脑卒中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效果与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总体康复效果提高。
【关键词】脑卒中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下肢运动功能自我管理能力Effect of Neuromuscular Joint Facilitation Technique in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f Stroke patients on Lower Limbs Motor Function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LI Jingya, WANG Shuo.//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2, 19(13): -148[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and value of neuromuscular joint facilitation (NJF) technique in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f stroke patients. Method: A total of seventy-six stroke patients who received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in Zhon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Dalian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20 to February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3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NJF techniqu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3 months of intervention, the motor function of lower limbs, gait recovery and self-management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 After 3 months of intervention, the FMA scores, step speed, step frequency, step length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scores of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74%, which was higher than 76.32%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NJF technique in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f stroke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covery effect of motor function of lower limbs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help to improve the overall recovery effect.[Key words] Stroke Neuromuscular joint facilitation technique Lower limbs motor function Self-management abilityFirst-author’s address: Zhon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116001,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2.13.035多數脑卒中患者经有效救治后均存在明显后遗症,主要表现为视野缺损、肢体感觉异常、肢体运动功能异常等,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均受到严重影响[1]。
NJF疗法概论 (2)

理学疗法科学学会
神经肌关节促进法 培训班in中国长春
神经肌关节促进法 培训班in小田原
NJF
理学療法科学学会主催 2010.9.1
中国 人民軍医出版 2009.7
日本 アイペック出版 2010.2
1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通过对神经,肌肉,关节的同时治疗的 新型运动疗法。
牵引
① 使关节更容易运动 ② 提高肌肉収缩力量
注意点 在整个活动范围均牵引 与运动方向保持90°垂直方向 牵引 ≠ 游到
牵引方向 运动方向
最适抗阻
抗阻时NJF中最重要要素。 抗阻分近端抗阻和远端抗阻。 近端抗阻主要是对关节囊的构成运动、远端抗 阻针对骨运动。 最适抗阻为、患者可以反复完成4-5次该动作抗 阻量。 对构成运动的抗阻要点为在接近运动最位置时 增加所施阻力。
① 避免给患者带来疼痛 ② 不会影响肌肉收缩 ③ 便于操作 ④ 指引正确的运动方向
正常节律
协调运动、时间的 空间的姿勢変化时按一定先后順序 肌肉収缩、完成高效率运动。 NJF的对角線螺旋运动从远端开始运动、从始置终保持回 旋运动。 对于神经 肌肉疾患、协调性低下时正常节律具有运动 学习效果。
NJF治疗时通过适宜的口令、引导正确的运动方向、 通过适当的抗阻运动和牵引促进运动的协调性。
肌牵张
通过牵张肌肉促发牵张刺激和牵张反射。 通过牵张刺激提高本体感受器兴奋。 牵张反射是指在出现运动前和口令同时实施、对 肌肉快速牵张,诱发牵张反射。牵张并非单纯对末 端关节实施,而是对整体主动肌群实施,通过治 疗师的重心移动完成。 避免过渡牵张刺激诱发疼痛、无法完成运动。
凹凸法则
凹的法则
凸的法则
8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技术(NJF)联合浮针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观察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年第33卷第9期文章编号:10044337(2020)09-41502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成果应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技术(NJF)联合浮针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观察邵育春刘惠宇鲍晓马贤聪汤周泉张林剑(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韶关512026)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技术(NJF)联合浮针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某院2016年8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60例,按治疗方式分组,其中30例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另30例接受NJF联合浮针治疗,匕较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Fug-Meyer评分、肩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接受NJF联合浮针方式治疗,患者疼痛程度轻,上肢功能、肩关节活动度等可得到更好改善。
‘关键词: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技术;浮针;脑卒中;肩痛;康复doi:10.3969/j.issn.1004-4337.2020.09.071有学者指出,将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NJF)与浮针方式联合用于脑卒中后肩痛中,具备疗效持续时间长、见效速度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等优势[]。
现纳入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分组论述此点。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按治疗方式分组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左侧肩痛13例,右侧肩痛17例;病程时间13-57d,平均(25.3士11)d;年龄40〜72岁,平均(56.3士2.2)岁。
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左侧肩痛14例,右侧肩痛16例;病程时间14〜58d,平均(25.6士12);年龄40〜71岁,平均(56.8士2.1)岁。
两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护士协助患者姿势摆放良好,矫正肩胛骨姿势,并用物理方式刺激肩关节固定肌运动,被动、主动运动肩关节,实施抗阻训练。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治疗脊柱侧弯疗效观察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治疗脊柱侧弯疗效观察1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 连云港市墟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摘要】[目的]观察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neuromuscle joint facilitation NJF)治疗脊柱侧弯的疗效。
[方法]对18例脊柱侧弯的患者进行以 NJF 技术为主,配合悬吊牵引技术、侧方电刺激、运动疗法和呼吸训练来矫正侧弯角度和患者的主观症状。
疗程 4 周,每周 5 次。
结果: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站立位 X 线片 Cobb角的改变和呼吸刺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的变化情况。
结论:通过Cobb角5o的改变可见NJF技术联合常规治疗对于治疗脊柱侧弯的效果更佳,可以试用于临床。
【关键词】NJF技术;脊柱侧弯;呼吸训练A case of neuromuscular joint promotion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scoliosisABSTRACT [Observe] Observe neuromuscular joint promotion techniques(neuromuscle joint facilitation NJF)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of scoliosis.[Method] on the case of scoliosis patients with NJF technology is given priority to,together with the lateral suspension traction technology exercise therapy and breathing exercises to correct scoliosis patients with Angle andthe subjective symptoms of treatment 4 weeks,Results:the five times a week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patient standing X ray film Cobb Angle change and breathing sting,the change of the visual simulation of the rating scale(VAS)Conclusion:it can be seen from the change of Cobb horn 5 that NJF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is mo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scoliosis and can be tried in clinical practice.Keywords:NJFtechnology scoliosisb reathing training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带有弧度或呈“S”型的角度>10°的脊柱畸形,通常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突或前突的增加或减少[1]1.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入选标准:(1)无其他病史、既往史。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袁玉欣;曹桂山;乔聚国;杜秀花【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年(卷),期】2012(033)006【总页数】3页(P474-476)【关键词】肩周炎;NJF;半导体激光;电脑中频治疗【作者】袁玉欣;曹桂山;乔聚国;杜秀花【作者单位】河北省民政总医院,河北,邢台,054000;河北省邢台县黄寺医院,河北,邢台,054000;河北省民政总医院,河北,邢台,054000;河北省民政总医院,河北,邢台,0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6.7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以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肌腱、关节囊等)的无菌性炎症为病理基础,表现为肩部疼痛和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症候群的一种疾病。
自2008年以来,我院康复医学科采用NJF结合半导体激光照射、电脑中频治疗肩周炎,现报道如下:选取2008-02-2012-02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36例,入选病例均符合卫生部2004年颁布的《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1]。
根据挂号顺序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男28例,女40例,年龄38~70岁,平均55.3岁,病程0.5~24个月,平均10.9个月;对照组:男26例,女42例,年龄40~68岁,平均54.6岁,病程0.5~24个月,平均11.2个月。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经统计学分析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1)曼德森半导体激光照射选用阿是穴、肩髃、肩髎、天宗、肩贞、外关等穴位,每次选3~4个穴位,功率选择350~500 MW 之间,每穴 3~5 min,1次/d,5次/w,4w 为1疗程。
(2)电脑中频治疗采用北京产BA2008-Ⅲ型电脑中频治疗仪,选择双极线路,采用处方4,两个电极板于肩关节前后对置,由沙袋固定,剂量为患者耐受量,20 min/次,1 次/d,5 次/w,4w 为 1疗程。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及疼痛的效果分析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及疼痛的效果分析周志斌【期刊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年(卷),期】2018(30)4【摘要】目的:分析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及疼痛的效果。
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10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超短波治疗及电针治疗,观察组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及疼痛改善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86.79%高于对照组67.31%,P<0.05;观察组Lysholm评分(91.34±8.83)分高于对照组(70.09±10.91)分,VAS评分(3.01±0.84)分低于对照组(4.68±1.45)分,P<0.05。
结论: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通过调和营卫,疏通经络气血,增强肌力,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效果确切,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总页数】3页(P707-709)【关键词】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作者】周志斌【作者单位】河南省浚县人民医院中医骨1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4.9【相关文献】1.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J], 张宓2.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J], 高锦沛;蔡拉加3.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症状的改善效果观察 [J], 陆斌;李建武;杨艳;谢延4.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J], 田静;罗颖;宋光芝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针刀治疗对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的改善作用 [J], 欧守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关节囊内的关节面的位置变化。
关节囊内运动形式有滑动(gliding),滚动 (rolling)和轴回旋(spin)。
关节松动术
关节松动术的作用 • 减轻疼痛 • 促进正常关节,关节囊内运动
治疗对象 • 骨科疾病的疼痛,运动障碍 • 中枢系统疾病的疼痛,运动障碍
学习关节松动术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了解骨格,关节形状,能够做到准确触诊。 了解正常的骨,关节运动方式,方向。 在骨,关节运动时理解关节囊内运动方式, 方向,轨迹。 能够完成相关的骨科关节,肌肉检查 对疼痛的评定
所期待的效果
PNF运动模式
→肌收缩力增大,提高反应速度
肌肉牵张
→肌收缩力增大,改善柔韧性
关节牵张和压缩 →肌收缩力增大
抵抗
→肌收缩力增大,改善柔韧性
放散
→肌收缩力增大
动作的正常时间顺序 →改善協調性
用手接触(皮肤刺激)→肌收缩力增大
口头命令(听觉刺激)→肌收缩力增大
视觉刺激
→改善协调性
PNF运动模式
Dr. Herman Kabat
1946 - 1952
Kabat Kaiser Institute Chief of Service
Dr. Kabat & Patient
1945
The beginning of P.N.F.
Margaret Knott 1947 Vallejo, CA
伸展・内收・内旋 屈曲・内收・外旋
NJF 肩屈曲-外展-外旋 被动运动(凸的法则)
NJF 肩屈曲-外展-外旋 抗阻运动(凸的法则)
2.相反牵拉关节运动
在关节运动时,向一侧骨运动的相反方向 ,牵拉对侧骨。例如肩屈曲时,向下方回 旋方向牵拉肩胛,扩大关节活动度。包括 被动运动和抗阻运动。例如在肩屈曲-外展外旋时,肩胛做外展-上方回旋-后倾的组合 运动。在肱骨运动时在肩胛骨外侧缘,下 角,对肩胛向内收,下方回旋,和前倾方 向牵拉。
关节松动术
(joint mobilization)
关节松动术是改善关节活动度的一种治疗 技术。 现今在康复关节运动学疗法领域有美式, 澳大利亚式,德式,日式(AKA; arthrokinematic approach)等手法。
AKA提出了关节近端抗阻运动!
关节运动学
滑动
滚动
轴回旋
关节运动学是指骨运动时的关节囊内运动。
PNF法目的
① 增大肌力 ② 扩大关节活动度
高尔基腱器官,神经相互支配的应用 ③ 改善协调性 ④ 放松 ⑤ 改善动作能力
ⅰ通过PNF模式促进因疾病引发的各种动最大抵抗,牵张,集体运动模式 反射,拮抗肌诱发相反运动
(Kabat H,1952)
促进效果
NJF 抗阻运动 颈屈曲-侧屈-回旋
关节松动术∶腓骨前后滑动
骨间膜
NJF PNF 关节松动术三者的关系
PNF
关节松动术 NJF
触诊
①② ③④ ⑤
①② ③④⑤
①上後腸骨棘 ②仙腸関節の間隙 ③S1棘突起 ④S2棘突起 ⑤S3棘突起
骶髂关节的运动
前方上提+S3固定 抗阻运动
前方上提+S3固定 抗阻运动
屈曲・内收・外旋 骨盆前方上提
髋关节
右下肢 骨盆后方下降 伸展・外展・内旋
骨盆前方下降 伸展・内收・外旋
肩胛模式的种类
前方上提 前方下降 后方上提 后方下降
肩胛上提・外展・上方旋转
和屈曲-内收-外旋模式连动 肩胛下降・外展・下方旋转 和伸展-内收-内旋模式连动 肩胛上提・内收・上方旋转 和屈曲-外展-外旋模式连动 肩胛下降・内收・下方旋转 和伸展-外展-内旋模式连动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主要是通过对本体感受器进行刺激,改善 神经肌肉反应的运动疗法
治疗原理
因运动发育滞后,外伤,神经疾病引发的神经 肌肉障碍会造成肌力低下・协调性差・挛缩・ 关节活动度受限・痉挛等障碍。为改善这些异 常运动机能,通过牵张肌肉,抗阻运动,对关 节牵引・挤压,从而获得正常的反应。
被动运动 屈曲-外展-外旋 +肩胛内收-下方回旋
抗阻运动 屈曲-外展-外旋 +肩胛内收-下方回旋
3.连锁运动
肢体运动时,大多数运动不单纯是一个关节的单 轴运动,往往会由于一个关节运动带动相关部位 的运动。例如,侧卧位,肩胛前方上提时,下位 胸椎会出现上方隆起,而上位胸椎,颈椎向下方 侧弯。在对肩胛前方上提被动(抗阻)的同时,另 一侧手作用于棘突,可以对下位胸椎的上方隆起 牵拉或抗阻,或对上位胸椎,颈椎向下方侧弯牵 拉或抗阻。从而达到牵拉肌肉,活动椎间关节, 扩大关节活动度,解消疼痛等作用。
凹面上的凸面关节运动
肩关节,髋关节
凸面上的凹面关节运动
膝关节,肘关节
凹凸法则
凹的法则
凸的法则
凹凸法则的应用 (被动运动)
a.被动运动 凸的法则
b.被动运动 凹的法则
a.被动运动 凸的法则 b.被动运动 凹的法则
凹凸法则的应用 (抗阻运动)
c.抗阻运动 凸的法则 d.抗阻运动 凹的法则
关节松动术 膝关节伸展 抗阻运动 (凹的法则)
选择模式的标准
治疗者要对患者进行动作分析。理解患者现存机 能,明确患者动作能力障碍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为改善机能而选择适当的模式。
为了选择适当的模式,治疗者对要促进的肌和运 动,选择最有利于该肌肉做出最大活动的对角线 模式。为此,还要针对疾病考虑力学的要素・肌 张力因子・神经生理学因子等。
Gait analysis,Perry1992
基本程序(Basic procedures)
tactile stimulation (刺激触觉感受器)
taut and stretch reflex (肌牵张和牵张反射)
traction and approximation (牵引和挤圧)
maximal(appropriate) resistance (最大阻力:对患者而言的最大的恰当阻力)
visual stimulation (视觉刺激)
verbal command and communication (指令和指导)
促进模式
屈曲・外展・外旋 肩胛后方上提
屈曲・内收・外旋 肩胛前方上提
肩关节
肩胛后方下降
右上肢
伸展・外展・内旋
肩胛前方下降 伸展・内收・内旋
促进模式
屈曲・外展・内旋 骨盆后方上提
irradi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pattern (扩散和组合模式:利用协同肌和协同运动进行促进 ・抑制)→由较强的肌向较弱的肌
components of movement (运动构成:特别时大关节要做3个方向的运动)
normal timing (正常节律:从远端到近端,协调连贯的肌収缩)
1.骨运动时关节面运动
骨运动时关节面运动是指根据解剖,运动学特点 ,关节分1轴,2轴和多轴关节,在做不同的关节 运动时,如骨在做屈曲,伸展,内收,外展,内 旋,外旋,旋前,旋后时,运动侧骨的关节面运 动遵循凹凸法则。例如,肩屈曲-外展-外旋时, 由于肩关节是球窝关节,遵循凸的法则,所以关 节面运动为肱骨头向伸展-内收-内旋方向运动。 即下后内侧方移动。在被动运动时,辅助关节面 向该方向运动。在抗阻运动时对该运动方向施加 阻力。
PNF运动模式能使肌肉群高效率的收缩 对角线・螺旋模式适用于头颈,上部・下 部躯干,四肢等。
增强肌力的练习次数
• MacQueen法:10RM,10次做4组(强度很大) • Berger法:6RM,6次做3组(通常使用此方法) ※原则上,根据患者的疲劳程度实施
正常节律
在实施具有协调性的连贯动作时,要求是连 贯的节律运动。多数为高效率节律运动
运动:远端→近端 旋转:均匀移动 通过重新组建正常节律,改善运动协调性。
蚓状肌握法 (lumbrical Grip)
实施PNF时的安全管理
治疗对象的问题 1.基础生命指标(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2.掌握治疗对象的身体状況 3.确认是否有禁忌症 4.是否有一般的运动疗法禁忌
PNF施行者的问题 1.忽视治疗对象的表情,身体状态 2.对治疗对象施加过度的阻力 3.对治疗对象粗暴的肌牵张和牵张反射 4.用手接触时使治疗对象皮肤产生疼痛 5.治疗者自身的腰痛,手关节痛等 6.治疗者对治疗对象实施反关节攻击
NJF 抗阻 膝伸展-小腿外侧回旋 (凹的法则)
关节松动术 肩屈曲 被动运动 (凸的法则)
NJF 肩屈曲-外展-外旋 被动运动 (凸的法则)
NJF 肩屈曲-外展-外旋 抗阻运动 (凸的法则)
NJF 抗阻运动 颈伸展-侧屈-回旋
多裂肌和回旋肌
多裂肌和回旋肌
深层肌群
前突
后退
NJF 抗阻运动 颈伸展-侧屈-回旋
理学疗法科学学会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
通过对神经,肌肉,关节的同时治疗的 新型运动疗法。
PNF
+
关节松动术
关节活动受限与NJF
皮肤
关节囊外原因
肌肉,腱,神经
关节囊,韧带 骨,关节软骨
关节囊内原因
NJF的技术分类
NJF按关节,关节面运动部位和形式分为 骨运动时关节面运动 相反牵拉关节运动 连锁运动
每个部分又包括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和抗阻 运动。
关节松动术 1980年代 步入康复领域
NJF
2009年
PNF概要
1940年代后半
Kabat博士建立了增强脊髓灰质炎患者肌收缩 的生理学依据,与Knott和Voss(PT)一同开 发的运动疗法PNF。
现在不仅应用于脊髓疾病,还应用于中枢神经 系统疾病・末梢神经系统疾病・运动损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