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脂扩散实验
纸片琼脂扩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纸片琼脂扩散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纸片琼脂扩散法的应用,评估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3. 分析实验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纸片琼脂扩散法(Kirby-Bauer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菌药敏试验方法。
其原理是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涂有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药物在琼脂中扩散,形成递减的浓度梯度。
当纸片周围的药物浓度低于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时,细菌生长被抑制,形成无菌生长的透明圈,即抑菌圈。
抑菌圈的大小与药物浓度和细菌敏感性呈负相关。
三、实验材料1. 细菌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2. 抗菌药物纸片: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等。
3. 琼脂培养基:水解酪蛋白琼脂(Mueller-Hinton琼脂,MH琼脂)。
4. 无菌器械:接种环、镊子、酒精棉球等。
5. 环形量器、纸片分配器、计时器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MH琼脂培养基熔化,待冷却至约45℃时,倒入平板中,待凝固。
2. 接种:用接种环挑取适量细菌菌种,涂布于平板表面,均匀分布。
3. 贴药片:用纸片分配器或镊子将抗菌药物纸片贴于平板表面,纸片中心距离平板边缘不小于15mm,纸片间距不小于24mm。
4. 观察与记录:将平板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18-24小时,观察并记录抑菌圈的大小。
5. 结果分析:根据抑菌圈的大小,查阅药物敏感谱,判断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均表现为敏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mm、10mm、20mm;对庆大霉素表现为耐药,无抑菌圈形成。
2. 大肠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均表现为耐药,无抑菌圈形成;对庆大霉素表现为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8mm。
3. 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均表现为耐药,无抑菌圈形成;对庆大霉素表现为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6mm。
根据实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敏感,对庆大霉素耐药;大肠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耐药,对庆大霉素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耐药,对庆大霉素敏感。
双向琼脂扩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的原理。
2. 熟悉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的操作方法。
3. 学会分析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的结果。
二、实验原理双向琼脂扩散试验(Double immunodiffusion test)是一种经典的免疫学实验方法,用于检测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该实验基于抗原与抗体在琼脂凝胶中相互扩散的原理。
当抗原和抗体在琼脂凝胶中相遇时,如果两者浓度比例合适,就会在两者相遇处形成白色沉淀线,称为沉淀反应。
三、实验材料1. 抗原:待检测的样品。
2. 抗体:已知抗体。
3. 琼脂粉:精制琼脂粉。
4. 生理盐水。
5. 载玻片。
6. 打孔器(直径3mm)。
7. 湿盒。
8. 吸管。
四、实验方法1. 制备琼脂板:用生理盐水配制1.0~1.5%琼脂,隔水煮沸使溶化,用吸管吸取3.5ml趁热浇于载玻片上,制成琼脂板。
2. 打孔:待琼脂凝固后,按图所示用打孔器打孔,并用针头挑去孔中琼脂(孔距为5mm)。
3. 加样:在孔中加抗体,在孔的周围加抗原。
加样时勿使样品外溢或在边缘残存小气泡,以免影响扩散结果。
4. 扩散:将加好样品的琼脂板置于湿盒内,于37℃温箱中放置24小时后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1. 观察孔间沉淀线的数目与特征。
2. 分析沉淀线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判断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六、结果分析1. 若凝胶中抗原抗体是特异性的,则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在两孔之间出现一清晰致密白色的沉淀线,为阳性反应。
2. 若在72小时仍未出现沉淀线,则为阴性反应。
3. 结果分析时,需考虑抗原特异性、抗原浓度、沉淀线形状等因素。
七、讨论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是一种简单、灵敏、特异的方法,可用于检测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该实验在临床医学、生物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病原体检测、药物过敏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成功进行了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并观察到了清晰的沉淀线。
这表明抗原与抗体之间存在特异性结合,验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琼脂凝集扩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琼脂凝集扩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3. 分析实验结果,并探讨琼脂凝集扩散实验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实验原理琼脂凝集扩散实验是一种利用抗原与抗体在琼脂凝胶中相互反应形成可见沉淀线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该实验基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当抗原与抗体在琼脂凝胶中相遇时,若两者浓度适宜,则在反应点形成白色沉淀线。
沉淀线的直径与抗原或抗体的浓度成正比,通过测定沉淀线的直径,可以定量分析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琼脂粉、生理盐水、抗原、抗体、载玻片、打孔器、微量移液器、湿盒、37℃恒温箱等。
2. 实验试剂:1%琼脂凝胶、抗原溶液、抗体溶液、pH7.4 0.01M PBS缓冲液。
四、实验步骤1. 制备琼脂凝胶:称取适量琼脂粉,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搅拌均匀,煮沸至溶解,冷却至约60℃。
2. 倒制琼脂板:将琼脂凝胶倒入载玻片上,使其均匀分布,厚度约为2-3mm,待其凝固。
3. 打孔:使用打孔器在琼脂板上打孔,孔间距约为5mm。
4. 加样:用微量移液器将抗原溶液和抗体溶液分别加入孔中,注意不要溢出。
5. 扩散:将加好样品的琼脂板放入湿盒中,置于37℃恒温箱中扩散24-48小时。
6. 观察结果:观察琼脂凝胶中是否出现白色沉淀线,并记录沉淀线的直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琼脂凝胶中出现了白色沉淀线,且沉淀线的直径与抗原或抗体的浓度成正比。
通过测定沉淀线的直径,可以定量分析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六、实验讨论1. 琼脂凝集扩散实验是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免疫学检测方法,适用于检测各种抗原和抗体。
2. 该实验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结果直观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琼脂凝胶的制备要严格控制温度,避免过度加热导致琼脂凝固。
(2)加样时要确保样品不溢出,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扩散过程中要保持湿盒环境,避免琼脂凝胶干燥。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
目录
•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简介 • 试验材料和步骤 • 结果解读和影响因素 •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的应用 •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的改进和发展
趋势 • 参考文献
01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简介
定义和原理
定义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学检测方法,用于检测样品 中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
作为扩散介质,用于固定抗原 和抗体。
标记物
用于显示抗原抗体结合的可见 物质,如染料或荧光物质。
试验步骤
3. 加样
2. 凝胶制备
制备琼脂糖凝胶,并在适当位置 放置抗原点。
将抗体溶液加到凝胶的适当位置, 并确保不产生气泡。
4. 扩散
将凝胶在适宜的温度下孵育一定 时间,使抗体在凝胶中扩散。
1. 制备抗原和抗体
根据试验目的制备适量的抗原和 抗体溶液。
5. 结果观察
观察抗原抗体结合形成的可见带, 并根据结果进行解释。
注意事项
确保无菌操作
在试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无菌操作以避免 污染。
避免气泡产生
在加样过程中应避免产生气泡,以免影响试 验结果。
控制温度和时间
确保凝胶孵育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并控制 好时间,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拓展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在临床诊断、食品 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范围,满足 更多实际需求。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赵丽, 赵丹, 赵宏伟,等.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在布鲁氏菌病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 29(4):3.
[2] 赵宏伟, 赵丽, 赵丹,等.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在布鲁氏菌病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 29(4):3.
琼脂扩散试验实验报告
琼脂扩散试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琼脂扩散试验,研究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效果,以及培养基中抗生素浓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通过实验,加深对抗生素作用机制的理解,并学习如何通过实验方法评估抗生素的效力。
实验原理:琼脂扩散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方法,通过将含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与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琼脂块接触,观察细菌在抗生素作用下的生长情况,从而评估抗生素的抑制效果。
实验材料:1. 细菌培养物:大肠杆菌(E. coli)2. 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3. 培养基:LB培养基4. 琼脂平板5. 无菌操作器材:移液枪、无菌试管、无菌培养皿等实验方法:1. 制备LB培养基,并进行灭菌处理。
2. 将大肠杆菌培养物接种到LB培养基中,37°C恒温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3. 将培养好的细菌涂布到琼脂平板上,形成均匀的菌落分布。
4. 制备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琼脂块,放置于平板上,每个抗生素至少制备三个不同浓度的琼脂块。
5. 将平板放入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6. 观察并记录每个琼脂块周围的抑菌圈大小。
实验结果:经过24小时培养,不同浓度的抗生素琼脂块周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抑菌圈。
具体结果如下:- 青霉素:低浓度(1μg/ml)抑菌圈直径为5mm,中等浓度(10μg/ml)抑菌圈直径为10mm,高浓度(100μg/ml)抑菌圈直径为20mm。
- 链霉素:低浓度(1μg/ml)抑菌圈直径为3mm,中等浓度(10μg/ml)抑菌圈直径为8mm,高浓度(100μg/ml)抑菌圈直径为15mm。
- 四环素:低浓度(1μg/ml)抑菌圈直径为2mm,中等浓度(10μg/ml)抑菌圈直径为6mm,高浓度(100μg/ml)抑菌圈直径为12mm。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存在差异,青霉素的抑制效果最强,四环素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弱。
2. 同一抗生素的不同浓度对细菌的抑制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浓度越高,抑菌圈直径越大,说明抗生素的浓度与抑制效果呈正相关。
实验七琼脂免疫扩散试验
THANKS
感谢观看
04
结果分析
结果判读
阳性结果
如果抗原和抗体在琼脂板中扩散,形成一条清晰的沉淀线,说明 抗原和抗体发生了特异性结合,为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
如果抗原和抗体在琼脂板中扩散后,没有形成明显的沉淀线,说明 抗原和抗体没有发生特异性结合,为阴性结果。
干扰因素
在结果判读时,需要注意排除非特异性结合、沉淀物干扰等因素的 干扰,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合,从而确定待测物的含量。
实验优缺点分析
优点
本实验操作简便,结果直观,可用于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同时,琼脂免疫扩散技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能够有效地排 除非特异性干扰。
缺点
由于本实验依赖于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因此对于 某些抗原或抗体,可能存在交叉反应或假阳性结果。此外, 琼脂免疫扩散技术灵敏度相对较低,对于低浓度待测物的检 测可能会出现误差。
实验改进和拓展建议
改进建议
可以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等技术提高实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减少交叉反应和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同时 ,可以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拓展建议
将琼脂免疫扩散技术应用于其他生物学领域,如病毒学、细菌学、免疫学等,以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 围。同时,可以结合现代生物学技术,如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对实验进行改进和优化。
结果解释
确定抗原和抗体的
关系
通过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可以确 定抗原和抗体之间的亲和力和特 异性关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抗 原和抗体的性质。
检测抗原或抗体的
存在
通过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可以检 测样本中抗原或抗体的存在,有 助于疾病的诊断和免疫状态的评 估。
抗体效价的测定
通过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可以测 定抗体效价,了解机体对某种抗 原的免疫应答强度。
琼脂扩散试验的实验报告
琼脂扩散试验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琼脂扩散试验来研究不同浓度的抗生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以及评估抗生素的抗菌活性。
实验原理:琼脂扩散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抗菌活性测定方法。
在该试验中,细菌被接种到琼脂平板上,随后在平板上打孔并加入不同浓度的抗生素。
随着抗生素在琼脂中扩散,其周围的细菌生长受到抑制,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抑菌圈。
抑菌圈的直径可以作为抗生素抗菌活性的指标。
实验材料:1. 细菌培养物(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2. 抗生素溶液(如青霉素、链霉素等)3. 琼脂培养基4. 培养皿5. 打孔器6. 移液枪7. 无菌操作器材实验步骤:1. 制备琼脂培养基,并在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培养基,待其凝固。
2. 将细菌培养物稀释至适当的浓度,然后均匀涂抹在琼脂平板上。
3. 使用打孔器在琼脂平板上打孔,孔的间距应保持一致。
4. 使用移液枪将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溶液加入到孔中。
5. 将培养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小时。
6. 观察并记录抑菌圈的直径。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抗生素浓度的增加,抑菌圈的直径也相应增大。
这表明高浓度的抗生素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
此外,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对同一细菌的抗菌效果也存在差异。
实验讨论:本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说明琼脂扩散试验是一种有效的抗菌活性测定方法。
然而,实验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抗生素的扩散速率可能受到琼脂厚度和孔间距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通过本次琼脂扩散试验,我们成功地评估了不同浓度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并观察到抑菌圈直径与抗生素浓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本实验为抗生素的筛选和抗菌效果评估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1] 张三.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 李四. 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测定方法[J]. 微生物学报,2015,55(3): 345-350.注:以上内容为示例文本,实际实验报告应根据实验结果和具体实验过程进行撰写。
琼脂扩散沉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琼脂扩散沉淀实验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实验操作技巧;3. 分析实验结果,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特性;4. 探究琼脂扩散沉淀实验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实验原理琼脂扩散沉淀实验是一种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来检测和分析抗原、抗体浓度的方法。
在实验中,抗原和抗体在琼脂凝胶中自由扩散,当两者相遇且比例适宜时,会形成白色沉淀线。
根据沉淀线的位置、长度和数量,可以判断抗原抗体的种类和浓度。
三、实验材料1. 抗原:待测样品;2. 抗体:已知浓度的标准抗体;3. 琼脂:琼脂糖或普通琼脂;4. 缓冲液:pH7.4的0.01M PBS缓冲液;5. 打孔器、载玻片、湿盒、37℃恒温箱等。
四、实验方法1. 制备琼脂凝胶板:将琼脂粉与缓冲液按比例混合,煮沸溶解后,趁热倒入载玻片上,待凝固后制成琼脂凝胶板。
2. 打孔:在琼脂凝胶板上按一定距离打孔,孔径约3mm,孔间距约5mm。
3. 加样:将已知浓度的标准抗体加入中央孔,待测样品加入周围孔。
4. 扩散:将加好样品的琼脂凝胶板置于湿盒中,放入37℃恒温箱中扩散24小时。
5. 观察结果:观察沉淀线的位置、长度和数量,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结果:在琼脂凝胶板上,中央孔周围出现了一条白色沉淀线,周围孔也出现了一些白色沉淀线。
2. 分析:(1)中央孔周围的白色沉淀线为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说明待测样品中存在与标准抗体相对应的抗原;(2)周围孔出现的白色沉淀线可能是待测样品中存在的其他抗原与标准抗体反应形成的,或者是标准抗体自身形成的沉淀线;(3)沉淀线的长度与抗原浓度成正比,可以根据沉淀线的长度估算待测样品中抗原的浓度。
六、实验结论通过琼脂扩散沉淀实验,我们成功检测到了待测样品中存在的抗原,并对其浓度进行了初步估算。
实验结果表明,琼脂扩散沉淀实验是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在临床医学、生物科研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琼脂凝胶板的制备和加样操作要规范,以免影响实验结果;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控制,保证琼脂凝胶板的凝固和质量;3. 实验结果的分析要结合实际,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琼脂扩散试验实验报告
琼脂扩散试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研究琼脂扩散试验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了解琼脂扩散试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掌握琼脂扩散试验的结果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琼脂扩散试验是一种经典的微生物学实验,用于测定抗生素对细菌的敏感性。
其基本原理是在含有琼脂的寒氏琼脂培养基上,将抗生素溶液滴在琼脂孔中,抑菌圈的形成与抗生素的杀菌作用有关。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寒氏琼脂培养基- 细菌培养物- 抗生素溶液2. 实验步骤1. 准备寒氏琼脂培养基,并熔化后冷却至40C左右。
2. 取一份细菌培养物,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琼脂培养基中,混匀后倒入培养皿中。
3. 使用移液管将抗生素溶液滴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形成孔。
4. 将培养皿反转,放置在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5. 在恒温箱中观察并测量形成的抑菌圈直径。
6. 记录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抗生素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了明显的抑菌圈。
根据抑菌圈的直径,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抗生素对细菌的敏感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敏感:抑菌圈直径较大,说明细菌对抗生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抗生素可以很好地抑制细菌的生长。
- 中等敏感:抑菌圈直径较小,说明细菌对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抗生素的杀菌作用相对较弱。
- 抗性:无抑菌环形成,说明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抗生素无法对细菌产生杀菌作用。
五、实验总结与心得体会通过此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琼脂扩散试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琼脂扩散试验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可以用于初步评估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然而,需要注意实验中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以获得可靠的结果。
此外,本实验还有一些局限性,比如扩散试验只能用于评估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而不能提供关于细菌对抗生素的具体抗药机制等更深入的信息。
因此,在微生物学研究中,还需要结合其他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验中,我们将继续学习琼脂扩散试验以及其他微生物学实验方法,以提高我们对微生物的研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琼脂扩散试验
琼脂扩散试验利用可溶性抗原与抗体在半固体琼脂内进行扩散,若抗原与抗体对应,并且比例适当,就会出现白色沉淀线,此为阳性反应。
琼脂扩散试验可在试管内、平皿中以及玻片上的琼脂中进行。
又可分为单向琼脂扩散试验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两类.单向琼脂扩散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定量检测抗原的方法。
将适量抗体与琼脂混匀,浇注成板,凝固后,在板上打孔,孔中加入抗原,抗原就会向孔的四周扩散,边扩散边与琼脂中的抗体结合。
一定时间后,在两者比例适当处形成白色沉淀环.沉淀环的直径与抗原的浓度成正比。
如事先用不同浓度的标准抗原制成标准曲线,则从曲线中可求出标本中抗原的含量。
本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标本中各种免疫球蛋白和血清中各种补体成分的含量,敏感性很高。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是将半固体琼脂倾注于平皿内或玻片上,待其凝固后,在琼脂板上打孔,将抗原、抗体分别注入小孔内,使两者相互扩散.如果抗原、抗体相互对应,浓度、比例适当,则一定时间后,在抗原、抗体孔之间出现清晰可见的沉淀线。
双向琼脂扩散法可用来分析溶液中的多种抗原。
一对抗原、抗体系统只能形成一条沉淀线,不同的抗原抗体系统在琼脂中扩散的速度不同,可在琼脂中形成不同的沉淀线。
本法主要是用于检测血清中各种免疫球蛋白、甲胎蛋白、乙肝表面抗原等。
缺点是需要时间过长,灵敏度不高.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材料与试剂1.琼脂粉2.平皿3.打孔器4.生理盐水或其他缓冲液,可加1/万的硫柳汞或叠氮钠防腐。
操作方法1.称取一定量的琼脂粉,按1%左右(0。
8%~1。
5%)的比例加入生理盐水或缓冲液,水浴煮沸融化20min。
2.将融化的琼脂倒入平皿内,使厚度2mm~3mm。
自然冷却.3.根据要求(孔径即孔的直径,孔距即两孔圆心之间的距离,包括两孔的半径)按模板打孔.也可直接用组合打孔器打孔。
现在一般多打成梅花形孔图。
4.挑出孔内琼脂,注意不要挑破孔缘。
5.在火焰上缓缓加热,使孔底边缘的琼脂少许熔化,以封底,以免加样后液体从孔底渗漏。
双向琼脂扩散实验报告
双向琼脂扩散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双向琼脂扩散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本实验的目的在于:1、掌握双向琼脂扩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了解抗原抗体在琼脂介质中的扩散规律。
3、能够通过实验结果判断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情况。
二、实验原理双向琼脂扩散实验是将抗原和抗体分别加入琼脂凝胶板相对应的孔中,两者在凝胶中自由扩散,当抗原和抗体的浓度比例合适时,会在两者相遇的部位形成白色沉淀线。
沉淀线的形成是由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的复合物达到一定浓度时沉淀下来所致。
根据沉淀线的形状、位置以及数量,可以判断抗原和抗体的浓度、分子量、特异性等。
例如,如果两条沉淀线完全融合,说明两种抗原是完全相同的;如果沉淀线部分融合,说明两种抗原存在部分相同的抗原决定簇;如果沉淀线交叉,说明两种抗原完全不同。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材料抗原:_____(具体抗原名称)抗体:_____(具体抗体名称)生理盐水琼脂粉2、设备水平式电泳仪打孔器移液器培养皿恒温箱四、实验步骤1、制备琼脂凝胶板称取一定量的琼脂粉,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加热溶解至透明。
将溶解好的琼脂液倒入培养皿中,厚度约 3 5mm,放置在水平台上待其冷却凝固。
2、打孔使用打孔器在琼脂凝胶板上打孔,孔的排列呈梅花形,孔径约3mm,孔间距约 5mm。
3、加样用移液器吸取抗原加入中心孔,周围孔分别加入不同稀释度的抗体。
加样时要避免产生气泡。
4、扩散将加样后的琼脂凝胶板放入恒温箱中,37℃扩散 24 48 小时。
五、实验结果经过 24 48 小时的扩散,观察琼脂凝胶板上的沉淀线情况。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1、抗原与抗体 1 反应,在两者相遇的部位形成了清晰的沉淀线,沉淀线呈弧形,表明抗原与抗体 1 发生了特异性结合。
2、抗原与抗体 2 反应,沉淀线不明显,可能是抗体 2 的浓度过低或者抗体 2 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较弱。
3、抗原与抗体 3 反应,出现了交叉的沉淀线,说明抗原与抗体 3完全不同,不存在相同的抗原决定簇。
双向扩散实验实验报告
1. 掌握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了解抗原与抗体在琼脂凝胶中相互扩散的规律。
3. 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是一种检测抗原与抗体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法。
该实验原理为:将抗原和抗体分别加入琼脂凝胶板上的小孔中,抗原和抗体在琼脂凝胶中各自向四周扩散,当两者相遇时,在适当的比例处形成白色沉淀线。
根据沉淀线的特征和位置,可以判断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和浓度。
三、实验材料1. 琼脂凝胶:1.0~1.5%琼脂,隔水煮沸使溶化。
2. 抗原和抗体:已知抗原和抗体,如羊抗人全血清、小牛血清、正常人混合血清等。
3. 打孔器:直径3mm。
4. 吸管:用于加样。
5. 湿盒:用于保持琼脂凝胶湿润。
6. 温箱:用于恒温培养。
四、实验步骤1. 准备琼脂凝胶板:用生理盐水配制1.0~1.5%琼脂,隔水煮沸使溶化。
用吸管吸取3.5ml琼脂液,趁热浇于载玻片上,制成琼脂板。
待琼脂凝固后,用打孔器打孔,并用针头挑去孔中琼脂(孔距为5mm)。
2. 加样:在中央孔中加入抗体,周围孔中加入各种抗原。
加样时注意不要使样品外溢或在边缘残存小气泡,以免影响扩散结果。
3. 置入湿盒:将加好样品的琼脂板置于湿盒内。
4. 培养观察:将湿盒放入37℃温箱中培养24~48小时。
5. 结果观察:观察凝胶中抗原抗体孔间沉淀线的数目与特征,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中,将羊抗人全血清作为抗体,小牛血清和正常人混合血清作为抗原,分别加入琼脂凝胶板上的小孔中。
经过24小时培养,观察结果如下:1. 中央孔与周围孔之间出现白色沉淀线,表明抗原与抗体发生了特异性结合。
2. 沉淀线清晰,表明抗原与抗体之间的比例适宜。
3. 沉淀线长度与抗原浓度成正比,可以用于半定量分析。
六、实验分析1.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是一种检测抗原与抗体相互作用的常用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等优点。
2. 实验结果表明,羊抗人全血清与羊抗人全血清、小牛血清和正常人混合血清之间具有特异性结合。
双向琼脂扩散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习利用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检测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3. 熟悉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判定。
二、实验原理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方法,主要用于检测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该实验原理如下:将抗原和抗体分别加入琼脂凝胶板上的相邻小孔中,抗原和抗体在琼脂凝胶中各自向四周扩散。
当抗原和抗体浓度比例适宜时,二者相遇并在最适当的位置结合,形成白色沉淀线。
沉淀线的形成说明抗原和抗体之间存在特异性结合。
三、实验材料1. 抗原和抗体:如蛋白质、多糖等。
2. 琼脂凝胶:精制琼脂粉、生理盐水、磷酸盐缓冲液(PBS)等。
3. 载玻片、打孔器、微量进样器、湿盒、37℃恒温箱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琼脂凝胶:按照说明书比例称取琼脂粉,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和磷酸盐缓冲液,隔水煮沸使溶化。
2. 倒制琼脂板:将熔化的琼脂凝胶趁热倒入载玻片上,厚度约为2-3mm。
3. 打孔:待琼脂凝固后,用直径3mm的打孔器在琼脂板上打孔,孔间距为5mm。
4. 加样:用微量进样器将抗原和抗体分别加入相邻的孔中,注意加样时勿使样品外溢或形成气泡。
5. 扩散:将加好样品的琼脂板置于湿盒内,放入37℃恒温箱中扩散24-48小时。
6. 观察结果:观察琼脂凝胶中是否出现白色沉淀线,并记录沉淀线的特征。
五、实验结果1. 正常情况下,琼脂凝胶中会出现一条清晰的白色沉淀线,说明抗原和抗体之间存在特异性结合。
2. 若抗原和抗体浓度比例不适宜,可能不会出现沉淀线。
3. 若琼脂凝胶中存在其他抗原抗体系统,可能形成多条沉淀线。
六、实验讨论1.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是一种简单、灵敏、特异的免疫学实验方法,广泛应用于抗原和抗体的检测。
2. 实验过程中,加样、扩散等操作需注意细节,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通过观察沉淀线的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情况。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成功检测了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琼脂的扩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琼脂扩散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包括琼脂的制备、打孔、加样、培养等。
3. 分析实验结果,观察抗原与抗体在琼脂中的扩散情况。
4. 探讨琼脂扩散实验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琼脂扩散实验是一种利用抗原与抗体在琼脂凝胶中扩散并形成沉淀线的免疫学实验方法。
当抗原与抗体在琼脂凝胶中相遇时,若比例适宜,则形成白色沉淀线,沉淀线的位置和形状可以反映抗原和抗体的浓度及特异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 羊抗人IgG血清(抗体)- 人血清(抗原)- 琼脂粉- pH7.4 0.01M PBS缓冲液- 载玻片- 打孔器- 37℃恒温箱- 湿盒- 可调微量加样器2. 仪器:- 研钵- 玻璃棒- 移液器- 精密天平四、实验方法1. 制备琼脂凝胶:- 称取适量琼脂粉,加入适量PBS缓冲液,搅拌均匀。
- 将琼脂溶液煮沸,使其充分溶解。
- 待琼脂溶液冷却至60℃左右,倒入预先准备好的载玻片上,制成琼脂凝胶板。
2. 打孔:- 使用打孔器在琼脂凝胶板上按一定距离打孔,孔间距约为5mm。
3. 加样:- 使用微量加样器将羊抗人IgG血清(抗体)加入中央孔,将人血清(抗原)加入周围孔。
4. 培养与观察:- 将加样后的琼脂凝胶板放入湿盒中,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
- 观察琼脂凝胶板上的沉淀线,记录其位置和形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在琼脂凝胶板上观察到明显的沉淀线,沉淀线位于中央孔与周围孔之间,呈白色。
2. 结果分析:- 抗原与抗体在琼脂凝胶中扩散,当两者比例适宜时,在相遇处形成白色沉淀线。
- 沉淀线的位置和形状可以反映抗原和抗体的浓度及特异性。
- 本实验结果表明,人血清中含有与羊抗人IgG血清相对应的抗体,两者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白色沉淀线。
六、实验结论1. 琼脂扩散实验是一种简单、灵敏、特异的免疫学实验方法,可用于检测抗原和抗体的浓度及特异性。
2.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琼脂凝胶板,并观察到明显的沉淀线,表明人血清中含有与羊抗人IgG血清相对应的抗体。
琼脂扩散试验
琼脂扩散试验(以测定鸡法氏囊琼脂抗体试验为例)1.制板琼脂 1g蒸馏水100m1 充分加热溶化,分装于培养皿中(不需无菌操作),厚度3-4mm。
氯化钠 8g2.打孔在制备好的琼脂板上用打孔器打梅花孔(中间1孔,周围6孔,如下图),将孔内琼脂用针头挑出(针头斜面向上)。
3.封底用酒精灯轻烤打孔部位至底部琼脂板稍微溶化(手背感觉微烫手),封闭孔底,以防侧渗。
4.加样原则:(1)已知的加在中间,未知的加在周围;(2)满而不溢。
用微量移液器吸取法氏囊抗原加入中间孔,卵黄抗体加入1-4孔,生理盐水加入5-6孔。
每种样品对应一个滴头。
今天上午抗原和生理盐水用一个吸头,先吸生理盐水再吸抗原。
卵黄抗体用前要摇匀。
5.反应(扩散)加样完毕后,加盖。
正放静置5~10min,然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湿盒中,37℃温箱中作用,分别在24h、48h、72h观察并记录结果。
琼脂扩散打孔示意图7孔加抗原,1-4孔加卵黄抗体,5-6孔加生理盐水。
6.结果判定(1)判定方法标准阳性血清与抗原孔之间出现一条清晰的白色沉淀线,则试验成立。
(2)判定标准若被检血清孔与中心抗原孔之间出现清晰致密的沉淀线,且该线与抗原和标准阳性血清之间沉淀线的末端相吻合,则被检血清判为阳性。
吻合为阳性。
被检血清孔与中心孔之间不出现沉淀线,但标准阳性血清的沉淀线一端向被检血清孔内侧弯曲,则此孔的被检样品判为弱阳性(凡弱阳性者应重复试验,仍为弱阳性者,判为阳性)。
内弯为阳性。
若被检血清孔与中心孔之间不出现沉淀线,且标准血清沉淀线直向被检血清孔或标准阳性血清的沉淀线一端向被检血清孔外侧弯曲,,则被检血清判为阴性。
直向或外弯为阴性。
被检血清(如图中3号)孔与中心孔之间沉淀线粗而浑浊或标准阳性血清与抗原孔之间的沉淀线交叉并直伸,被检血清孔为非特异反应,应重做,若仍出现非特异反应则判为阴性。
交叉为非特异性,应重做。
琼脂扩散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琼脂扩散法的原理及其在免疫学中的应用。
2. 掌握琼脂扩散实验的操作步骤。
3. 学会分析实验结果,并能够判断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存在。
二、实验原理琼脂扩散法是一种利用抗原与抗体在琼脂凝胶中扩散并相遇,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原理来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当抗原或抗体在琼脂凝胶中扩散时,若两者相遇并形成复合物,则在凝胶中形成可见的沉淀线或沉淀环。
根据沉淀线或沉淀环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可以判断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及其浓度。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琼脂粉2. 琼脂平板3. 标准抗原或抗体4. 待测样品5. pH7.4 0.01M PBS缓冲液6. 打孔器7. 微量加样器8. 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 制备琼脂平板:将琼脂粉与PBS缓冲液按比例混合,加热溶解后倒入平板模具,待冷却凝固后取出琼脂平板。
2. 打孔:使用打孔器在琼脂平板上打孔,孔间距约为5mm。
3. 加样:将标准抗原或抗体加入中央孔,待测样品加入周围孔。
4. 孵育:将加样后的琼脂平板放入湿盒中,置于37℃恒温箱中孵育24-48小时。
5. 观察结果:取出琼脂平板,观察沉淀线或沉淀环的形成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结果观察:观察琼脂平板中沉淀线或沉淀环的形成情况。
若形成明显的沉淀线或沉淀环,则说明样品中存在相应的抗原或抗体。
2. 结果分析:a. 沉淀线或沉淀环的形状:沉淀线或沉淀环的形状可以反映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
若沉淀线或沉淀环呈直线,则说明抗原与抗体具有特异性;若呈曲线或环状,则说明抗原与抗体可能存在交叉反应。
b. 沉淀线或沉淀环的大小:沉淀线或沉淀环的大小可以反映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若沉淀线或沉淀环较大,则说明抗原或抗体浓度较高;若较小,则说明浓度较低。
c. 沉淀线或沉淀环的位置:沉淀线或沉淀环的位置可以反映抗原或抗体的分布情况。
若沉淀线或沉淀环靠近中央孔,则说明抗原或抗体主要存在于中央孔附近的样品中;若靠近周围孔,则说明抗原或抗体主要存在于周围孔附近的样品中。
实验十三琼脂扩散试验
适合百分比 性
抗体含量
抗原含量
前带
等价带
后带
抗体过剩
抗体抗体百分比合 适
抗原过剩
网格学说(lattice theory)
液相沉淀反应
• 环状沉淀 • 絮状沉淀(免疫比浊)
凝胶内沉淀反应
• 单向琼脂扩散 • 双向琼脂扩散 • 免疫电泳
凝胶内沉淀反应
免疫扩散技术
免疫电泳技术
单向扩散试验 双向扩散试验
三、试验器材
• 兔抗BSA抗体 • BSA • 0.01mol/LPBS缓冲液 • 1%离子琼脂 • 打孔器
四、试验内容及环节
• 1、琼脂板制作 • 2、打孔 • 3、加样 • 4、反应 • 5、成果观察
火箭电泳 对流电泳 免疫电泳
免疫扩散
• 根据沉淀线旳数量、位置和形状, 与已知旳原则(或正常)抗原抗体形 成旳沉淀线比较,即可对样品中所
含成份及其性质进行分析、鉴定。
• 因为电场旳作用,限制了抗原、抗体旳 自由扩散,而使其定向泳动,因而增长 了试验旳敏捷度,并缩短反应时间。
• 根据样品旳沉淀峰长度即可计算出待测 抗原旳含量;反之,当琼脂中抗原浓度 固定时,便可测定待测抗体旳含量。
试验十三 琼脂扩散试验
一、试验目旳
• 学习掌握琼脂扩散试验旳原理与应用 • 熟悉掌握其基本操作措施
二、试验原理
• 沉淀反应是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特异 性结合,在两者百分比合适并有电解质存 在及一定旳温度条件下,可形成肉眼可见 旳沉淀物旳反应。
• 根据反应中使用旳介质和检测措施不同, 可将沉淀反应分为液相沉淀反应和凝胶内 沉淀反应两种类型
琼脂扩散试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琼脂扩散试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琼脂扩散试验的仪器、材料:
1. 小瓶或者烑瓶:用于加入样本和试剂;
2. 弹性琼脂:用于制备样品凝胶;
3. 酵素试剂:用于检测进行扩散的物质;
4. 伽马计:用于进行光谱定量分析等;
5. 水浴:用于加热和加温样品;
二、琼脂扩散试验的准备工作及操作过程:
1. 准备试剂和样品:用瓶子分别比例加入试剂和样品;
2. 烧杯熔融:将加入样本和试剂的烧瓶放入烧杯中,在80℃加热溶解;
3. 加入琼脂:将玻璃球加入液体中,搅拌均匀,让琼脂粒子充分悬浮在液体中;
4. 放入水浴:将搅拌均匀的琼脂液体放入温水浴中,凝固后取出复原;
5. 割断凝胶:将凝结后的凝胶在凝胶剪上做半横割,以便标记;
6. 加入试剂:将酵素试剂加入到凝胶内,搅拌均匀;
7. 进行检测:将加入了试剂的凝胶放在伽马计上,进行光谱定量分析;
8. 系统实验:重复以上步骤,定量检测扩散的物质。
三、琼脂扩散试验的操作注意事项:
1. 准备试剂和样品时要注意比例,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2. 烧瓶加热时要控制温度,以免发生爆炸;
3. 加入琼脂时要搅拌均匀,防止琼脂粒子沉淀;
4. 加试剂时要按照实验要求操作,不要改变实验方案;
5. 操作结束后,要对小实验室和仪器进行清理整理;
6. 若琼脂扩散试验发现异常情况,即时做好记录。
琼脂块扩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琼脂块扩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实验操作技巧,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实验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琼脂块扩散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物质扩散实验方法。
在实验中,将待测物质溶解于水中,加入琼脂块中,待琼脂凝固后,观察物质在琼脂块中的扩散情况。
实验原理基于Fick第二定律,即物质扩散速率与浓度梯度成正比,与扩散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琼脂粉、NaOH溶液、酚酞指示剂、蒸馏水、试管、烧杯、玻璃棒、剪刀、尺子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称取琼脂粉5g,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溶解。
2. 将溶解好的琼脂液倒入烧杯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搅拌均匀。
3. 将烧杯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琼脂液凝固。
4. 将凝固后的琼脂块取出,用剪刀切成边长为1cm的立方块。
5. 将NaOH溶液配制成不同浓度,分别加入琼脂块中。
6. 将琼脂块放入装有蒸馏水的试管中,观察并记录NaOH扩散的深度。
7. 将扩散后的琼脂块放入显微镜下观察,分析扩散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速度与浓度成正比,即浓度越高,扩散速度越快。
2. 观察到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速度与扩散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距离越远,扩散速度越慢。
3. 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呈均匀分布,且扩散范围与琼脂块的大小有关。
六、实验结论1. 琼脂块扩散实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物质扩散实验方法,可用于研究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扩散规律。
2. 实验结果表明,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速度与浓度成正比,与扩散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 该实验原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意义,可用于研究药物、食品、生物组织等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扩散规律。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污染实验材料。
2. 加热琼脂液时,应控制好温度,避免过热导致琼脂凝固不良。
琼脂扩散实验结果
琼脂扩散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溶质在溶剂中扩散的速率和距离。
实验结果可以根据具体实验设计和目的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方面的结果:
1. 扩散半径:记录扩散试剂在一定时间内在琼脂培养基上的扩散范围。
通常以扩散圆的直径或半径来表示。
2. 扩散速率:根据扩散试剂在琼脂培养基上扩散的距离和时间来计算扩散速率。
通常以单位时间内扩散的距离来表示,如cm/h。
3. 扩散形态:观察扩散试剂在琼脂培养基上的形态或扩散模式,如圆形扩散、线性扩散等。
这可以提供有关溶质在溶剂中扩散方式的信息。
4. 梯度浓度:通过在琼脂培养基上测量溶质的浓度分布,得到溶质浓度梯度的结果。
这可以提供有关扩散速率和浓度分布的信息。
5. 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实验设置和结果,分析影响琼脂扩散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差、培养基成分等。
这些实验结果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溶质扩散的特征和机制,并在生物学、化学、药学等领域中应用于药物释放、生物活性物质传递等方面的研究。
请注意,实验结果应根据具体实验设计和测量方法进行评估和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水浴加温充分溶化后,加入培养皿,制成厚度约2~3mm厚 的琼脂糖凝胶板;置于室温下冷却凝固后,用7孔(梅花孔)打 孔器准确打孔,加热封底。
实验步骤
2.检测血清抗体时,中央孔内滴加马立克氏病病毒标准琼扩抗 原,周边孔滴加待检血清,但至少一孔加阳性血清,抗原和血 清的加入量以加满而不溢出为度。样品加毕后,将琼脂平皿加 盖后平放于加盖的湿盒内,37℃温箱中孵育8~24h,观察并记 录结果。测定抗体效价时可倍比稀释血清,以出现沉淀带的血 清最大稀释度为抗体效价。
实验原理
沉淀线的特征与位置: 1 2 3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和浓度 抗原、抗体分子的大小 扩散率
实验原理
a.如抗原抗体的浓度基本平衡时,此沉淀带的位置主要决定 于两者的扩散系数。 b.如果抗原过多,则沉淀带向抗体偏移,反之亦然。
实验原理
c.
抗原分子量> 抗原分子量>抗体分子量
抗原分子量= 抗原分子量=抗体分子量
实验二 马立克氏病 琼脂扩散实验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 鸡 马 立 克 氏 病 病 毒 MDV) ( MDV ) 引起的鸡的一种 肿瘤性传染病。 肿瘤性传染病。临床上以 消瘦、麻痹、皮肤和内脏 消瘦、麻痹、 出现肿瘤为主要特征。 出现肿瘤为主要特征。可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 世界养鸡业的主要疾 病之一。 病之一。
实验原理
A. B. C. D. 琼脂糖的疏散网状结构有利于大分子的自由迁移; 合适比例的抗原抗体结合后聚集形成沉淀; 沉淀的产生阻止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自由运动; 沉淀带一经形成,就像一道特异性的屏障一样,继续扩散而 来的相同的抗原抗体,只能是沉淀带加浓加厚,而不能再向 外扩散,但对其他抗原抗体系统则无屏障作用。
目的要求 了解琼脂扩散试验进行疾病诊断的操作和结果判定方法 仪器与材料 器材:琼脂打孔器、微量移液器或带胶乳头滴管、平皿等。 试剂:马立克氏病标准抗原、标准阳性血清和标准阴性血清。 实验类型 单向单扩散、单向双扩散、双向单扩散、双向双扩散 双向双扩散
实验原理
利用可溶性抗原和抗体在半固体凝胶中进行相向扩散反应, 当抗原抗体分子相遇并达到适当比例时,就会互相结合、凝集, 在两孔之间比例最合适的位置上出现白色沉淀带,从而判定相应 的抗体和抗原。 可用于20日龄以上马立克氏病鸡羽髓抗原检测和1月龄以上 鸡血清抗体检测。
标准琼扩抗原
待检羽髓浸液
此沉淀带的基本形式分为3种。
思考题
试分析在抗原和抗体分子量相同时,以下六种情况中抗原和 抗体的浓度差异以及在凝胶中的扩散率大小(用>、<、≈ 表示)
A
B
C
D
E
F
Ag Ab
实验步骤
3.检测抗原时,中央孔加马立克氏病标准阳性血清,周边1、4 孔加马立克氏病标准琼扩抗原,周边2、3、5、6孔加待检羽髓 浸液,即在试管内加入1~2滴PBS然后将羽髓在其中挤压而成。 加样后将琼脂平皿置湿盒内,于37℃温箱孵育,8~24h内观察 结果。
注意事项
1、切勿剧烈振荡融化后的琼脂糖,防止气泡的出现。 2、反应时间要适宜,时间过长,沉淀线可解离而导致假 阴性、不出现或不清楚。 3、加样时,注意不要产生气泡,以加满为度。 4、每加完不同的样后要更换枪头,以免造成污染。
抗原分子量< 抗原分子量<抗体分子量
实验步骤
琼脂平板制备
0.01M PBS
1%琼脂粉 琼脂粉
1/万硫柳汞 /
பைடு நூலகம்
水浴加热融化
封底
实验步骤
鸡群马立克氏病感染情况的监测通常采用琼脂扩散试验, 检测对象包括:血清中马立克氏病病毒特异抗体或感染鸡羽髓 中马立克氏病病毒抗原。其操作方法如下: 1.琼脂糖平板制备 用0.01M pH7.4的PBS配制1%琼脂糖溶
实验步骤
抗原检测
Ag+ 2 6 5
抗体检测
1 2
6 5
Ab+ Ag+
3
Ag+ 4
3
检测羽髓抗原 检测羽髓抗原
2,3,5,6孔分别 , , , 孔分别 加入倍比稀释的待检羽髓浸液 加入倍比稀释的待检羽髓浸液
检测待检血清 检测待检血清
1~5孔分别加入倍比稀释的待测效 孔分别加入倍比稀释的待测效 孔分别加入倍比稀释的 价的血清, 孔加 孔加PBS 价的血清,6孔加
结果判定
当被检样品孔与中心孔之间形成清晰的沉淀线,并与周边已 知抗原孔的沉淀线互相融合时判为阳性;不出现沉淀线者判为 阴性
结果判定
已知抗原与阳性血清之间所产生的沉淀线末端弯向 被检样品孔内侧时,则该被检样品判为弱阳性。 Ab+ 待检血清
Ag+
结果判定
被检材料可能出现两条以上沉淀线,其中一条与已知抗原和 阳性血清的沉淀线融合者判为阳性。当抗原存在多种成分时,将 呈现多条沉淀线以至交叉反应线,因此可用来检查抗原和免疫血 清的特异性、纯度或浓度,比较抗原之间的异同点,因而应用范 围较广。
鸡马立克氏病引起的劈叉姿势
马立克氏病诊断主要根据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病理组织学检查 病毒分离鉴定 血清学试验: ① 琼脂扩散实验(OIE推荐的替代试验方法) AGP可用于20日龄以上马立克氏病鸡羽髓 抗原检测和1月龄以上鸡血清抗体检测。 ②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实验目的要求、类型、 实验目的要求、类型、仪器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