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脂扩散法测定乳链
琼脂扩散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恒温培养箱,微量加样器,琼脂糖,1%硫 柳汞,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琼扩抗原和鸡传 染性法氏囊病参考阳性血清。 0.1mol/L、pH7.2PBS,生理盐水。 4.掌握要点 琼脂糖凝胶板的制备;打孔和加样;待检 血清的稀释;结果判定和分析。
5.实验方法 (1)1.2%琼脂糖凝胶板的制备 称取1.2g优质琼脂糖,8g氯化钠,加120ml 蒸馏水,在微波炉中加热,使之完全溶化, 待水蒸发到100ml刻度处时停止加热。加 1ml 1%硫柳汞,混匀,分装,直径双扩散试验
1.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次实验,可了解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的原理和用途,掌握沉淀抗体效价的测定 方法,观察抗原和抗体在琼脂凝胶中形成 的沉淀线。
2.原理 10g/L琼脂糖凝胶呈多孔结构,孔径大约 80nm,各种抗原、抗体分子可以在里面自 由扩散。在琼脂糖凝胶板上,相距适当距 离打小孔,小孔内分别加适量的抗原和抗 体。将抗原液和抗体液分别加入同一琼脂 糖凝胶板内的相邻小孔中,抗原和抗体分 子在凝胶中顺浓度梯度自由扩散。
(3)置于湿盒,放在恒温培养箱中,37℃、 24h-48h。判定依据,周围1-5孔与中心孔之间出 现沉淀线,且与第6孔与中心孔形成的沉淀线发 生融合,结果为阳性,以最高稀释度的孔为反应 滴度。见图片。 6、注意事项 (1)琼脂凝胶的厚度及孔间距要适当,否则, 结果会受影响。 (2)最好选用优质琼脂糖,制备的凝胶更透明。
(2)用打孔器按适当间距打孔,如下图, 每组中心1孔加周围6孔,在酒精灯上烘 烤封底。在微量反应板上加生理盐水或 0.1mol/L、pH7.2PBS,对待检血清进行 倍比稀释。加样,周围5孔加倍比稀释的 待检血清,第6孔加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参 考阳性血清,中心孔加鸡传染性法氏囊 病琼扩抗原,均加满。
琼脂扩散法敏感试验(改良Kirby-Bauer法)

琼脂扩散法敏感试验(改良Kirby-Bauer法) 若只根据是否出现抑菌环而不考虑抑菌环的直径大小,来判断细菌是否对抗菌药物敏感的实验方法,其结果是不正确的。
而纸片扩散法试验是应用标准的方法学原理,根据抑菌环直径大小与最低抑菌浓度的相关性,结合临床上已知敏感或耐药菌株的状态,其结果是可靠的。
WHO推荐K-B法,其目的在于技术的简单和可重复性。
本法特别适用于肠杆菌科细菌,也可用于快速生长的致病菌,但不适用于其他细菌,如嗜血杆菌、奈瑟菌、专性厌氧菌及酵母样菌等。
无论用哪种方法接种,只要质控菌株的抑菌环在预期范围内,均可按同一解释标准报告结果。
但并非从感染患者分离到的微生物都必须做敏感试验,对于污染、机体共生的正常细菌群和那些与感染无关的细菌,可不必做敏感试验,只有那些被认为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应先分纯、鉴定菌种后再做敏感试验。
一、试验用材料(一)培养基Kirby-Bauer法指定用Mueller-Hinton琼脂。
多年大量的有关敏感试验的方法学研究,均采用该培养基,维持细菌正常发育,绝大多数细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此培养基不拮抗抗菌药物活性以及商品的批间差异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培养基。
若检测肺炎链球菌的敏感性时,在培养基中加5%的脱纤维羊血,制成血平板。
测嗜血杆菌及淋病奈瑟菌的敏感性时,在培养基中须加入1%血红素和2.5mg/ml辅酶I后应校正pH 7.2~7.4。
制备MH琼脂平板应用直径90cm平皿。
在水平的实验台上倾制。
琼脂厚为4mm,允许误差为土lmm。
琼脂凝固后,应测一下pH是否正确。
琼脂于板应放4℃保存,在7日内用完。
(二)药物纸片抗菌药物纸片直径约为6.00~6.35mm,每片的吸水量约20μl。
采用K-B法,纸片的药物含量必须与该法规定的一致,不得任意更改。
药物纸片可以购买,也可自制,用前必须做质量鉴定。
用以下两个指标判定纸片的质量:1.片间差:是衡量不同纸片含药是否均一的指标。
测定方法:以质控菌株接种M-H琼脂平板,一块平板上贴6张相同的纸片。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

目录
•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简介 • 试验材料和步骤 • 结果解读和影响因素 •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的应用 •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的改进和发展
趋势 • 参考文献
01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简介
定义和原理
定义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学检测方法,用于检测样品 中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
作为扩散介质,用于固定抗原 和抗体。
标记物
用于显示抗原抗体结合的可见 物质,如染料或荧光物质。
试验步骤
3. 加样
2. 凝胶制备
制备琼脂糖凝胶,并在适当位置 放置抗原点。
将抗体溶液加到凝胶的适当位置, 并确保不产生气泡。
4. 扩散
将凝胶在适宜的温度下孵育一定 时间,使抗体在凝胶中扩散。
1. 制备抗原和抗体
根据试验目的制备适量的抗原和 抗体溶液。
5. 结果观察
观察抗原抗体结合形成的可见带, 并根据结果进行解释。
注意事项
确保无菌操作
在试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无菌操作以避免 污染。
避免气泡产生
在加样过程中应避免产生气泡,以免影响试 验结果。
控制温度和时间
确保凝胶孵育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并控制 好时间,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拓展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在临床诊断、食品 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范围,满足 更多实际需求。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赵丽, 赵丹, 赵宏伟,等.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在布鲁氏菌病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 29(4):3.
[2] 赵宏伟, 赵丽, 赵丹,等.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在布鲁氏菌病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 29(4):3.
琼脂扩散试验实验报告

琼脂扩散试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琼脂扩散试验,研究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效果,以及培养基中抗生素浓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通过实验,加深对抗生素作用机制的理解,并学习如何通过实验方法评估抗生素的效力。
实验原理:琼脂扩散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方法,通过将含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与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琼脂块接触,观察细菌在抗生素作用下的生长情况,从而评估抗生素的抑制效果。
实验材料:1. 细菌培养物:大肠杆菌(E. coli)2. 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3. 培养基:LB培养基4. 琼脂平板5. 无菌操作器材:移液枪、无菌试管、无菌培养皿等实验方法:1. 制备LB培养基,并进行灭菌处理。
2. 将大肠杆菌培养物接种到LB培养基中,37°C恒温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3. 将培养好的细菌涂布到琼脂平板上,形成均匀的菌落分布。
4. 制备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琼脂块,放置于平板上,每个抗生素至少制备三个不同浓度的琼脂块。
5. 将平板放入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6. 观察并记录每个琼脂块周围的抑菌圈大小。
实验结果:经过24小时培养,不同浓度的抗生素琼脂块周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抑菌圈。
具体结果如下:- 青霉素:低浓度(1μg/ml)抑菌圈直径为5mm,中等浓度(10μg/ml)抑菌圈直径为10mm,高浓度(100μg/ml)抑菌圈直径为20mm。
- 链霉素:低浓度(1μg/ml)抑菌圈直径为3mm,中等浓度(10μg/ml)抑菌圈直径为8mm,高浓度(100μg/ml)抑菌圈直径为15mm。
- 四环素:低浓度(1μg/ml)抑菌圈直径为2mm,中等浓度(10μg/ml)抑菌圈直径为6mm,高浓度(100μg/ml)抑菌圈直径为12mm。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存在差异,青霉素的抑制效果最强,四环素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弱。
2. 同一抗生素的不同浓度对细菌的抑制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浓度越高,抑菌圈直径越大,说明抗生素的浓度与抑制效果呈正相关。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实验报告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实验报告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实验报告引言: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用于研究物质在琼脂凝胶中的扩散速率。
本实验旨在通过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探究不同条件下物质扩散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包括琼脂凝胶、试剂、显微镜等。
实验方法为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将琼脂凝胶切割成一定大小的块状,然后在琼脂凝胶上添加待测物质。
待测物质会通过琼脂凝胶的孔隙扩散,形成扩散圈。
通过观察和测量扩散圈的直径,可以计算出物质在琼脂凝胶中的扩散速率。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两种不同的物质进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分别是葡萄糖和氨基酸。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观察到葡萄糖的扩散圈直径较大,扩散速率较快;而氨基酸的扩散圈直径较小,扩散速率较慢。
这说明物质的性质对其在琼脂凝胶中的扩散速率有着显著影响。
进一步实验表明,温度对物质在琼脂凝胶中的扩散速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较高的温度下,扩散圈的直径较大,扩散速率较快;而在较低的温度下,扩散圈的直径较小,扩散速率较慢。
这与分子热运动理论相符,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扩散速率越快。
此外,我们还发现琼脂凝胶的浓度对物质扩散速率的影响。
在浓度较高的琼脂凝胶中,扩散圈的直径较小,扩散速率较慢;而在浓度较低的琼脂凝胶中,扩散圈的直径较大,扩散速率较快。
这可能是因为高浓度的琼脂凝胶具有更多的孔隙,使物质扩散的路径更加复杂,从而降低了扩散速率。
结论:通过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我们发现物质的性质、温度和琼脂凝胶浓度等因素都会对物质在琼脂凝胶中的扩散速率产生影响。
葡萄糖的扩散速率较快,而氨基酸的扩散速率较慢;温度越高,扩散速率越快;琼脂凝胶浓度越低,扩散速率越快。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理解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扩散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物学、药学等领域,我们可以利用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的方法,研究药物在组织中的扩散速率,从而指导药物的使用和疗效评估。
然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琼脂扩散法

琼脂扩散法
琼脂扩散法是一种检测细菌的便捷易行的方法,是一种检测不同菌株特异性抗性的快速方法。
其原理是细菌越长发生越大,最终形成斑块状或类似于牙膏一样的条状,这种斑块或条状由细菌所形成的细菌抗原,高分子量细胞外多糖(EPS)和脂肪多糖等所组成。
琼脂扩散法中,先用琼脂对细菌悬液进行涂抹,再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左右扩展,细菌随之扩散,形成抗原斑块或条状。
通过计算斑块的显色位置及直径及颜色的饱和度了解不同菌株的抗性情况。
琼脂扩散法要求使用高品质的琼脂,琼脂种类有甲酰粉酶消化琼脂,半乳酸琼脂,色谱琼脂,γ-琼脂乙醇悬液,甲酰粉酶消化琼脂是最常用的琼脂,常用其悬液培养细菌。
实验步骤:
(1)将琼脂液加入琼脂碗内,涂抹均匀后,表面抹平,在琼脂碗内结块。
(2)将悬液细菌加入琼脂碗中,涂抹均匀,放入培养箱密封培养,在规定的温度,湿度和时间下进行培养,直至抗原体内细菌扩散。
(3)用细胞管移液器取发酵后琼脂碗内材料,并置入斯氏培养箱中,在37℃、pH7.2的发酵液中,看到细菌抗原反应结果。
(4)制作斑块谱图,计算斑块直径大小及显色颜色饱和度。
琼脂扩散法除了检测菌株抗性外,还可用于筛选靶菌药物。
它通过测试菌株的扩散特征及分离、鉴定药敏感的菌株,从而较为直接和客观地评价药物的效果,因而有助于药物研发。
牛津杯琼脂扩散法

牛津杯琼脂扩散法琼脂扩散法,即琼脂凝胶扩散法,是一种常用于蛋白质分离和纯化的实验方法。
它是基于琼脂凝胶的特性,通过扩散的过程,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开来。
其中,牛津杯琼脂扩散法是一种常见的琼脂扩散法,本文将详细介绍其原理和实验步骤。
一、原理牛津杯琼脂扩散法的原理基于琼脂凝胶的孔隙特性。
琼脂凝胶是一种由纯凝胶状多糖组成的材料,具有多孔结构。
当在琼脂凝胶表面加入混合物后,混合物中的分子会通过扩散的方式自发地移动,最终分离到琼脂凝胶的不同位置。
琼脂凝胶的孔隙大小决定了扩散的速度,较大的分子通过扩散速度较快,较小的分子则相对较慢。
通过控制琼脂凝胶的孔隙大小和混合物分子的特性,可以实现对混合物中不同分子的分离。
二、实验步骤1. 准备琼脂凝胶:将琼脂凝胶粉末溶解在适当的缓冲液中,均匀搅拌至溶解完全并无颗粒悬浮。
2. 制备凝胶板:将琼脂凝胶溶液倒入凝胶板,待其自行凝胶。
3. 准备混合物:将待分离的混合物加入适当的缓冲液中,使其浓度适宜。
4. 倒样:将混合物缓慢地倒在已经凝胶的琼脂凝胶板上,并用牛津杯盖住。
5. 扩散:将含有样品的凝胶板放置在恒温槽中,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等待一定时间,使样品分子自发地扩散进入琼脂凝胶中。
6. 固定:取出凝胶板,用合适的方法固定琼脂凝胶,防止分子再进行扩散。
7. 染色:对固定的琼脂凝胶进行染色,以显现分离后的不同分子带。
三、实验注意事项1. 凝胶板的制备过程中要保持无尘无菌的环境,以避免杂菌污染。
2. 混合物的浓度要适当,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扩散效果。
3. 扩散过程中,温度、湿度的控制要稳定,避免因环境改变导致扩散结果的偏差。
4. 固定琼脂凝胶时要轻柔、均匀,避免在固定过程中损伤凝胶。
5. 染色时要根据具体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和染色剂。
通过牛津杯琼脂扩散法,我们可以实现对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分离,为后续的蛋白质分析和纯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领域。
琼脂扩散试验的实验报告

琼脂扩散试验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琼脂扩散试验来研究不同浓度的抗生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以及评估抗生素的抗菌活性。
实验原理:琼脂扩散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抗菌活性测定方法。
在该试验中,细菌被接种到琼脂平板上,随后在平板上打孔并加入不同浓度的抗生素。
随着抗生素在琼脂中扩散,其周围的细菌生长受到抑制,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抑菌圈。
抑菌圈的直径可以作为抗生素抗菌活性的指标。
实验材料:1. 细菌培养物(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2. 抗生素溶液(如青霉素、链霉素等)3. 琼脂培养基4. 培养皿5. 打孔器6. 移液枪7. 无菌操作器材实验步骤:1. 制备琼脂培养基,并在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培养基,待其凝固。
2. 将细菌培养物稀释至适当的浓度,然后均匀涂抹在琼脂平板上。
3. 使用打孔器在琼脂平板上打孔,孔的间距应保持一致。
4. 使用移液枪将不同浓度的抗生素溶液加入到孔中。
5. 将培养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小时。
6. 观察并记录抑菌圈的直径。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抗生素浓度的增加,抑菌圈的直径也相应增大。
这表明高浓度的抗生素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
此外,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对同一细菌的抗菌效果也存在差异。
实验讨论:本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说明琼脂扩散试验是一种有效的抗菌活性测定方法。
然而,实验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抗生素的扩散速率可能受到琼脂厚度和孔间距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通过本次琼脂扩散试验,我们成功地评估了不同浓度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并观察到抑菌圈直径与抗生素浓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本实验为抗生素的筛选和抗菌效果评估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1] 张三.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 李四. 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测定方法[J]. 微生物学报,2015,55(3): 345-350.注:以上内容为示例文本,实际实验报告应根据实验结果和具体实验过程进行撰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基,以检验培养温度对琼脂扩散法测定效果的影响。
1.2.5 预培养方案 采用下面三种培养方案, 研究4℃预培养对琼脂扩散
法测定效果的影响。 方案 1:加入 nisin 标准液 4℃预培养 24h 后,置于
Issam Sebti等[12]在模拟nisin于琼脂糖凝胶中扩散时 发现,琼脂糖浓度增加可致使凝胶孔径狭小致密,从 而影响 nisin 在琼脂糖中的扩散。本研究中琼脂浓度与 琼脂扩散法的精确度呈负相关的原因可能与此相似。 2.2 培养温度对琼脂扩散法测定效果的影响
不同温度培养效价检测培养基 24h 后,除 25℃的指 示菌生长缓慢、抑菌圈边缘模糊外,3 0 、3 5 、3 7 ℃均
※生物工程
食品科学
2007, Vol. 28, No. 03 175
琼脂扩散法测定乳链菌肽效价的优化
张国只,陈林海 * ,杨天佑,陈洪卫,王利敏,段宇珩,秦广雍
(郑州大学离子束生物工程省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52)
摘 要:对影响琼脂扩散法测定乳链菌肽效价的四个主要因素:琼脂浓度、Twee n20、培养温度、预培养进行 了研究。结果表明,0.75% 琼脂的效价检测培养基、0.5% Tween20 的添加以及 30℃培养条件,可提高乳链菌肽 效价测定的灵敏度和精确性;4 ℃预培养有利于乳链菌肽在琼脂中的扩散。 关键词:乳链菌肽;琼脂扩散;预培养
另外,在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35℃和 37℃时 nisin 标准液蒸发很快,不利于 nisin 标准液在琼脂中充分扩 散,有碍于抑菌圈最佳效果的观察和测量。因此,选 定 30℃为 nisin 效价测定的最佳培养温度。 2.3 预培养对琼脂扩散法测定效果的影响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影响 nisin 在琼脂平板上扩散的主 要因素,如琼脂浓度、培养温度、T w e e n 2 0 、4 ℃预 培养等进行系统研究,旨在对琼脂扩散法测定 nisin 效 价的条件进行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指示菌 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 AS1.2156。
Piddock[13]在研究低温下细菌抗生素抗性的变化时发 现,低温条件能降低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本研究中 4℃预培养能显著提高琼脂扩散法的精确度的原因可能在 于低温下指示菌的抗性减弱,从而有利于 nisin 在检测 培养基中的扩散。Rogers 等[14]在研究 3℃低温预培养对 琼脂扩散法的影响时也得出了相近的结论。因此, 低温 预培养非常有利于提高琼脂扩散法的测定效果。 2.4 Tween20 对琼脂扩散法测定效果的影响
Optimization of Agar Diffusion Bioassay for Nisin
ZHANG Guo-zhi,CHEN Lin-hai*,YANG Tian-you,CHEN Hong-wei,WANG Li-min,
DUAN Yu-heng,QIN Guang-yong
(Ion Beam Bioengineering Provincial Key Lab,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
1.5 1.7 1.9
nisin标准液对数值(U/ml)
1. 方案 1;2. 方案 2;3. 方案 3。
图 3 4℃预培养的影响 Fig.3 Effects of 4℃ pre-diffusion
三种预培养方案下的标准曲线见图 3 。从图 3 可见, 虽方案1的标准曲线的截距(即测定灵敏度)略低于方案2和 方案 3,但其标准曲线的斜率最大(8.2mm·ml/U),明显 高于其它两个方案,这说明经 4℃预培养能显著促进 nisin 在测定培养基中的扩散,提高琼脂测定法的精确度。
不同琼脂浓度效价检测培养的标准曲线见图 1 。 从图 1 可以看出,琼脂浓度对标准曲线的截距影响不 大,这说明琼脂浓度对琼脂扩散法测定效价的灵敏度 影响不明显。但琼脂浓度对标准曲线的斜率影响较 大,且琼脂浓度与标准曲线的斜率呈负相关。琼脂浓 度为 0 . 7 5 % ,标准曲线的斜率最大,为 3 . 2 4 mm ·ml / U , 这说明琼脂浓度 0 . 7 5 % 时,琼脂扩散法的精确度最高。
450052, China)
Abstract:The four major factors agar, Tween20, culture temperature and pre-diffusion, affecting the agar diffusion bioassay
for nisi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agar concentration is 0.75%, the addition of Tween20 0.5%, and the culture
Key words:nisin;agar diffusion bioassay;pre-diffusion
中图分类号:Q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7)03-0175-04
乳链菌肽(nisin)亦称为乳酸链球菌素,是由乳酸乳 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产生的一种34个氨基酸的多肽抗 菌物质,目前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已经在欧盟( E U ) 、美 国、中国、巴西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测 定 nisin 效价的方法主要有琼脂扩散法[1]、浊度检测法 [2]、A T P 生物荧光法[3]、酶联免疫吸附法[4]、流式细胞 术法[ 5 ] 等方法。琼脂扩散法因具有简单、方便、经济 的特点,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检测方法。根据扩散形式 的不同,琼脂扩散法可分为直线扩散法、点滴法、滤 纸片法、管碟法和打孔法,打孔法和杯碟法应用最为 广泛[1,6-10]。
1.1.5 指示菌菌悬液 250ml 三角瓶装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 30ml,接
种斜面保存的藤黄微球菌,180r/min,37℃摇瓶 24h, OD600 为 1.5 左右,浓度约为 1.76 × 107CFU/ml。 1.2 方法
1.2.1 nisin效价测定方法 效价检测培养基冷却至 45℃左右时,加入 2% 指示菌
※生物工程
1.0%,NaCl 0.5%,pH 7.0,1.1 × 105Pa,灭菌 20min。
1.1.4 nisin标准液 准确称取 10mg nisin 标准品(106U/g),溶于 10ml
0.02mol/L 无菌 HCl 溶液中,配成 103U/ml 的 nisin 标准液, 室温放置 1h,4℃冰箱保存备用(不超过 7d),需要时用 0.02mol/L 无菌 HCl 溶液稀释成 100、50、25、10、 5U/ml 五种效价的标准液。
抑菌圈直径(mm)
17
16
1
15
2
14
3
13
12
11
10
9
8
7 0.7 0.9 1.1 1.3 1.5 1.7 1.9
nisin标准液对数值(U/ml)
1. 30℃培养;2. 35℃培养;3. 37℃培养。
图 2 培养温度的影响 Fig.2 Effects of temperature
※生物工程
食品科学
抑菌圈直径(mm)
14
1
13
2
12
3 4
11
5
10
9
8 0.7 0.9 1.1 1.3 1.5 1.7 1.9
nisin标准液对数值(U/ml)
1. 0.75%;2. 1.00%;3. 1.25%;4. 1.50%;5. 1.75%。
图 1 琼脂浓度的影响 Fig.1 Effects of agar concentration
1.2.2 不同浓度琼脂检测平板的制备 制备琼脂浓度分别为 0.75%、1.0%、1.25%、1.5%
和 1.75% 效价检测培养基,效价测定方法参照 1.2.1 方法。
1.2.3 不同浓度 Tween20 检测平板的制备 在制备效价检测培养基时,分别按 0 . 0 % ( 对照) 、
0.50%、0.75%、1.0%、1.25% 和 1.50% 的浓度在效价 检测培养基内添加 Tw een2 0。
30℃培养箱培养 18h; 方案 2:加入 nisin 标准液后直接置于 30℃培养箱培
养24h; 方案 3:不加入 nisin 标准液 4℃预培养 24h 后,加
入 nisin 标准液,置于 30℃培养箱培养 18h。
1.2.6 标准曲线绘制及检测效果评价 用 ProtoCOL SR 测量仪测量抑菌圈直径后,以 nisin
temperature 30℃, the accuracy and sensitivity of agar bioassay for nisin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pre-diffusion at 4℃ can
enhance the diffusion of nisin in agar.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 0.3%,蛋白胨
收稿日期:2006-04-30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计划(973 计划)项目(2004CB719604)
作者简介:张国只( 1 9 7 8 - ) ,男,硕士,主要从事微生物育种方面研究。
176 2007, Vol. 28, No. 03
食品科学
标准液对数值为横坐标,抑菌圈直径为纵坐标,绘制 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斜率可反映nisin标准液浓度变化对应的抑
菌圈直径的变化,即测定的精确性,斜率越大扩散性越 好,反之越差;标准曲线与 y 轴截距可反映最低 nisin 效 价时,各处理抑菌圈直径的大小,即测定的灵敏度[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