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审计抽样

第五章审计抽样
第五章审计抽样

第五章 审计抽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误拒风险是( )。

A.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不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B.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不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C.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低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D.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高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2.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 )。

A.误拒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非抽样风险

D.误受风险

3.下列抽样风险中,属于注册会计师在细节测试时,最容易导致其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是( )。

A.信赖过度风险

B.误拒风险

C.信赖不足风险

D.误受风险

4.存货总金额为500万元,重要性水平为10万元,根据抽样结果推断的差错额为6.5万元,而账户的实际差错额为12万元,这时,注册会计师承受了( )。

A.误拒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受风险

D.信赖过度风险

5.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影响的是( )。

A.审计的效率

B.审计的效果

C.初步判断的重要性水平

D.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

6.注册会计师由于专业判断的失误造成审计结论与客户的客观事实不符,这种可能性属于( )。

A.非抽样风险

B.抽样风险

C.误拒风险

D.信赖过度风险

7.在控制测试的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做出的结论可以接受的是( )。

A.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可容忍偏差率

B.样本偏差率大大低于可容忍偏差率

C.计算的总体错报上限低于可容忍错报

D.调整后的总体错报远远小于可容忍错报

8.在可容忍误差率为5%,预计误差率为3%,允许的抽样风险为2%的情况下,当注册会计师对200个文档进行检查时发现8个文档有错误,此时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不接受降低对控制风险的评估,因为样本的实际误差率加上允许的抽样风险大于预计的误差率

B.接受降低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的样本结果,因为样本的实际误差率加上允许的抽样风险大于可容忍误差率

C.不接受降低对控制风险的评估,因为样本的实际误差率加上允许的抽样风险大于可容忍误差率

D.接受降低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的样本结果,因为可容忍误差率减去允许的抽样风险等于预计的误差率

9.可容忍误差在控制测试中表现为可容忍偏差率,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可容忍偏差率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重大错报风险的初步评估水平

B.对被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程度

C.计划估计的控制有效性

D.控制风险的高低

10.PPS抽样中,预计没有错报时,如果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容忍错报为10 000元,误受风险是7%,计算的选样间距是3 000元。如果总体账面金额为1 800 000元,抽样规模则是( )。

A.10 000

B.700

C.600

D.3 000

11.注册会计师在细节测试中运用统计抽样时,下列有关评价样本结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计算的总体错报上限低于但接近可容忍错报,则总体不能接受

B.如果计算的总体错报上限等于可容忍错报,则总体可以接受

C.如果计算的总体错报上限等于或者大于可容忍错报,则总体不能接受,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得出的结论是所测试的交易或账户余额存在重大

错报

D.如果计算的总体错报上限远远小于可容忍错报,则总体不可以接受

12.在审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选取的样本包含了存货账面金额的20%,同时在样本中发现了300元的错报,则注册会计师运用比率法得出的总体错报最佳估计值是( )元。

A.320

B.1 500

C.280

D.15 000

13.在总体较大的情况下,与确定样本规模无关的是( )。

A.预计总体误差

B.总体变异性

C.总体规模

D.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14.注册会计师将统计抽样运用于下列( )项目属于变量抽样。

A.未经批准而赊销的金额

B.赊销是否经过严格审批

C.赊销单上是否均有主管人员的签字

D.购货付款环节的职责分工是否合理

15.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时可能使用三种目的的审计程序: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下列属于注册会计师拟实施的审计程序中通常可以使用审计抽样的是( )。

A.当控制的运行未留下轨迹时的控制测试

B.实质性分析程序

C.风险评估程序

D.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的控制测试

16.如果抽样结果有95%的可信赖程度,则( )。

A.抽样结果有5%的可容忍误差

B.抽样结果有5%的抽样风险

C.抽样结果有5%的可容忍偏差率

D.抽样结果有5%的预计总体偏差率

17.关于PPS抽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PS抽样一般比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使用

B.PPS抽样的样本规模需考虑被审计金额的预计变异性

C.对零余额或负余额的选取需要在设计时特别考虑

D.PPS抽样的样本更容易设计,且可在能够获得完整的总体之前开始选取样本

18.注册会计师从总体规模为1000、账面金额为1 000 000元的存货项目中选择了200个项目作为样本。在确定了正确的采购价格并重新计算了价格与数量的乘积之后,注册会计师将200个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加总后除以200,确定样本项目的平均审定金额为980元。那么,运用均值估计抽样推断的总体错报就是( )元。

A.980

B.980 000

C.40 000

D.20 000

二、多项选择题

1.PPS抽样的优点体现在( )。

A.PPS抽样可以发现极少量的大额错报

B.在PPS抽样中注册会计师通常需要逐个累计总体金额

C.PPS抽样的样本更容易设计,且可在能够获得完整的总体之前开始选取样本

D.对零余额或负余额的选取需要在设计时特别考虑

2.下列有关PPS抽样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有( )。

A.运用PPS抽样时,在未获得完整的总体之前,不能开始选取样本

B.运用PPS抽样时,在未获得完整的总体之前,可以开始选取样本

C.在PPS抽样下,总体中的每个项目被选中的概率是均等的

D.在PPS抽样下,注册会计师无需对总体进行分层

3.在实质性程序中,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可接受的误受风险水平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

A.注册会计师愿意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

B.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C.针对同一审计目标(财务报表认定)的分析程序的检查风险

D.可接受的误拒风险水平

4.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时,要记录所实施的审计程序,以形成审计工作底稿,下列属于注册会计师在实质性程序中使用审计抽样时,通常记录的内容有( )。

A.使用的审计抽样方法

B.描述抽样程序的实施,以及样本中发现的错报清单

C.对偏差构成条件的定义

D.测试目标和对与此目标相关的其他审计程序的描述

5.在细节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时,注册会计师需要确定可接受的误受风险,为此考虑的因素有( )。

A.控制测试的结果

B.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C.针对同一审计目标的其他实质性程序的检查风险,包括分析程序

D.注册会计师愿意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

6.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在对应收账款实施实质性程序时使用统计抽样方法,而且预计将会发现少量的差异,则会考虑使用的统计抽样方法有( )。

A.比率估计抽样

B.均值估计抽样

C.差额估计抽样

D.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

7.在对控制测试抽样结果评价时,如果总体偏差率上限大于可容忍偏差率,注册会计师则( )。

A.不能接受总体

B.应当扩大控制测试范围

C.提高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并增加实质性程序的数量

D.对影响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的其他控制进行测试,以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

8.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具有各自不同的用途。以下控制测试适宜采用统计抽样的有( )。

A.通过抽样查找内部控制偏差率下降的幅度

B.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抽样风险

C.分析被测试的内部控制偏差率是否与上年相同

D.分析被测试的内部控制偏差率比上年下降的原因

9.选取样本的基本方法有( )。

A.随机选样

B.固定选样

C.等距选样

D.随意选样

10.在细节测试中,下列项目与样本量呈反向变动关系的有( )。

A.可接受的误受风险

B.可容忍错报

C.预计总体偏差率

D.总体变异性

11.下列各项中,与注册会计师设计样本时所确定的样本量存在反向变动关系的有( )。

A.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B.可信赖程度

C.可容忍误差

D.预期总体误差

12.下面有关样本规模提法正确的有( )。

A.在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总体项目的变异性越低,样本规模就越小

B.对于小规模总体,总体规模越大则需选取的样本越多

C.注册会计师愿意接受的抽样风险越低,样本规模就越大

D.预计总体误差越大,则样本规模越大

13.使用随机数表选取样本时,需要确定选号的( )。

A.范围,即所选号码是否落入抽样单位的编号范围之内

B.路线,即按照何种方向作为选取样本的顺序

C.位数,即选用随机数表中每个数的哪几位与抽样单位相对应

D.起点,即以随机数表中的哪个数作为所选样本的首个号码

三、简答题

1.ABC会计师事务所的甲和乙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派,对A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确定财务报表可容忍错报为10 000元。在实质性程序中甲和乙注册会计师运用统计抽样,发现一些样本存在误差,在分析样本误差时,履行了以下程序:

(1)对某项目无法或没有执行替代审计程序,视该项目为一项误差。

(2)某些样本误差项目具有共同的特征,作为一个整体,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并根据审计结果,进行单独的评价。

(3)在分析抽样中所发现的误差时,还应考虑误差的质的方面,包括误差的性质、原因及其对其他相关审计工作的影响。

要求:

(1)根据样本误差推断总体错报上限如果小于、大于或等于可容忍错报,甲和乙注册会计师应如何处理?

(2)甲和乙注册会计师在分析样本误差时,履行的程序是否合适?

2.甲和乙注册会计师负责对A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审计A 公司2009年度营业收入时,为了确定A公司销售业务是否真实、完整,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甲和乙注册会计师拟从A公司2009年开具的销售发票的存根中选取若干张,核对销售合同和发运单,并检查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A公司2009年共开具连续编号的销售发票4 000张,销售发票号码为第2001号至第6000号,甲和乙注册会计师计划从中选取10张销售发票样本。

(1)针对资料二,假定甲和乙注册会计师以随机数表所列数字的后4位数与销售发票号码一一对应,确定第(2)列第(4)行为起点,选号路线为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请代甲和乙注册会计师确定选取的10张销售发票样本的发票号码分别为多少?

(2)如果上述10笔销售业务的账面价值为1 000 000元,审计后认定的价值为1 002 700元,假定A公司2009年度营业收入账面价值为150 000 000元,并假定误差与账面价值不成比例关系,请运用差额估计抽样法推断A公司2009年度营业收入的总体实际价值(要求列示计算过程)。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A属于细节测试中采用抽样方法而导致的误受风险;选项C属于控制测试中采用抽样方法而导致的信赖不足风险;选项D属于控制测试中采用抽样方法而导致的信赖过度风险。【该题针

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误拒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影响的是审计效率,误受风险影响的是审计效果。只有非抽样风险对于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有影响。

【该题针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C属于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细节测试中的抽

样风险包括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其中误受风险影响的是审计效果,容易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误拒风险影响的是审计效率,注册会计师会将不存在重大错报的认为存在重大错报而扩大细节测试的范围,所以会影响审计效率,但一般不会导致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故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

【该题针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误受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报而实际上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由于重要性水平为10万元,根据抽样结果推断的差错额为6.5万元,而账户的实际差错额为12万元,所以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是误受风险,故选项C是正确答案。

【该题针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误受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会导致形成不正确的审计结论,即影响审计效果。

【该题针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由于专业判断的失误造成的不确定性与抽样无关,即与抽样风险(选项CD都属于抽样风险的范畴)无关,因此选项BCD不正确。

【该题针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B,属于控制测试中非统计抽样下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可以接受的结论;选项C,属于细节测试中的统计抽样下,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可以接受的结论;选项D,属于细节测试中的非统计抽样下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可以接受的结论。

【该题针对“在控制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由于样本的实际误差率4%(8/200)加上允许的抽样风险2%大于可容忍误差率5%,所以不能接受降低对控制风险的评估。【该题针对“在控制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确定可容忍偏差率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越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通常越高,所需的样本规模就越小。

【该题针对“在控制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抽样规模则是600=(1 800 000÷3 000)。

【该题针对“在细节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如果计算的总体错报上限低于可容忍错报,则总体能接受,接近也是能接受的,但是等于或大于就不能接受了,所以选项AB 错误;选项D如果计算的总体错报上限远远小于可容忍错报,则总体可以接受。

【该题针对“在细节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比率法是用样本中的错报金额除以该样本中包含的账面金额占总体账面金额的比例,所以估计的总体错报金额是300÷20%=1 500(元)。

【该题针对“在细节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C

【该题针对“在细节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属性抽样的对象是总体的非金额特征,属于控制测试运用的方法,所以选项BC不正确;变量抽样的对象是金额特征,属于实质性程序运用的方法,所以选项A正确。对职责分工的审查方法主要是观察,观察不适用抽样。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可以使用审计抽样的程序有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的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不可以使用审计抽样的程序有风险评估程序、未留下轨迹的控制和实质性分析程序。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可信赖程度与抽样风险之和为100%,与可容忍误差、可容忍偏差率、预计总体偏差率之间并无数量关系。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7.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PPS抽样的样本规模不需考虑被审计金额的预计变异性。

【该题针对“PPS抽样”知识点进行考核】

1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计算估计的存货余额为980 000元(980×1 000)。推断的总体错报就是20 000元(1 000 000-980 000)。

【该题针对“在细节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选项BD描述的均是PPS抽样的缺点。

【该题针对“PPS抽样”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总体中某一项目被选中的概率不是均等的,某一项目被选中的概率为:项目的金额占总体金额的比重。

【该题针对“PPS抽样”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ABC

【该题针对“在细节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选项C属于注册会计师在控制测试中使用审计抽样时,应当记录的内容。

【该题针对“在细节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BCD

【该题针对“在细节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如果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和账面金额之间没有差异,比率估计抽样和差额估计抽样所使用的公式所隐含的机理就会导致错误的结论,所以当预计只发现少量差异,这两种方法就不适宜选择,而应该考虑使用替代方法,比如均值估计抽样和PPS抽样(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

【该题针对“在细节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ABCD

【该题针对“在控制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选项D属于定性分析,适宜采用非统计抽样,其余选项均属于定量分析,适宜采用统计抽样。

【该题针对“在控制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选取样本的基本方法,包括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系统选样和随意选样。系统选样也称等距选样。

【该题针对“选取样本”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可接受的抽样风险在细节测试中主要指的就是可接受的误受风险,与样本规模成反向变动;可容忍误差在细节测试中就是可容忍错报,与样本规模成反向变动;预计总体误差在控制测试中就是预计总体偏差率,与样本规模成同向变动;总体变异性是总体的某一特征在各项目之间的差异程度,与样本规模成同向变动。

【该题针对“选取样本”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AC

【该题针对“选取样本”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在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样本规模时一般不考虑总体变异性;在细节测试中,总体项目的变异性越低,样本规模就越小。

【该题针对“选取样本”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这实际上是对随机抽样方法的一种总结和概括。

【该题针对“选取样本”知识点进行考核】

三、简答题

1.

【正确答案】:(1)甲和乙注册会计师在实质性程序中运用审计抽样,推断总体误差后,应将推断的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进行比较。如果推断的总体错报上限<可容忍错报,说明总体可以接受,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做出结论是所测试的交易或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报;如果推断的总体错报上限>或=可容忍错报,说明总体不能接受,所测试的交易或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报。在评价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应将该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错报与其他审计证据一起考虑。通常,注册会计师会建议被审计单位对错报进行调查,且在必要时调整账面记录。

(2)甲和乙注册会计师在分析样本误差时,应首先根据预先确定的构成误差的条件,确定某一有问题的项目是否为一项误差,然后再履行上述程序。

【该题针对“评价样本结果,在细节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1)选取的10张销售发票样本的发票号码分别为3093、2905、4342、5595、2527、5463、3661、3342、2011、5313。

(2)平均差额=(1 002 700-1 000 000)/10=270(元)

估计的总体差额=270×4 000=1080000(元)

估计的总体价值=150 000 000+1080 000=151080 000(元)

【该题针对“选取样本,在细节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知识点进行考核】

审计(2016)第四章审计抽样课后作业课案

第四章审计抽样(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非抽样风险 B.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均不能量化 C.非抽样风险是人为造成的,可以降低或防范 D.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同向变动 2.下列各项中,不会导致非抽样风险的是()。 A.注册会计师在测试销售收入的完整性认定时将主营业务收入日记账界定为总体 B.注册会计师未对总体中的所有项目进行测试 C.注册会计师在测试现金支付授权控制的有效性时,未将签字人未得到适当授权的情况界定为控制偏差 D.注册会计师依赖应收账款函证来揭露未入账的应收账款 3.在未对总体进行分层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不宜使用的抽样方法是()。 A.均值估计抽样 B.比率估计抽样 C.差额估计抽样 D.概率比例规模抽样 4.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规定支付采购款项前,授权人应当针对每笔款项进行审查,然后在付款单上签字,每一张付款单可以包含三笔款项。注册会计师通过抽样测试确定付款是否得到授权批准时,所定义的抽样单元最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的是()。 A.每一笔应付账款明细账 B.每一张付款凭单 C.每一张付款凭单中的每一笔款项 D.每一张现金付款凭证 5.下列关于抽样总体的适当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如果要测试所有发运商品都已开具账单,注册会计师应将已发运的项目作为总体 B.测试应付账款的低估时,将被审计单位的供应商对账单作为总体 C.如果要测试现金支付授权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应将已授权的项目作为抽样总体 D.测试应付账款的高估时,将应付账款明细表作为总体 6.注册会计师采用系统选样法选取销售发票的样本,销售发票的总体范围是1-2000,设定的样本量是100,如果选样的起点是1990,则选取的第5个样本是()。 A.2070 B.90 C.70 D.50 7.A注册会计师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存货项目的样本,存货项目的编号为2001-5000,A注册会计师需选出50个样本进行检查,存货编号与随机数表中的后四位数对应,确定的选样起点为第一列第五行,选样路线自上到下、自左到右,则选取的第6个样本是()。随机数表(部分)列示如下:

第八章 审计抽样

第八章审计抽样 一单项选择题 1.审计师在属性抽样确定样本规模时,没有必要考虑的因素有:() A.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B.预计总体偏差 C.总体变异性 D.可容忍偏差 2.在未对总体进行分层的情况下,审计师不宜采用的抽样方法是:() A.均值估计抽样 B.比率估计抽样 C.差额估计抽样 D.概率比例金额抽样 3.审计师从总体规模为1000个,账面价值为300000元的存货中选取200个项目进 行检查,确定其审定金额为50500元,如果采用比率估计抽样,审计推断的存货总体金额为:() A.500 B.2500 C.3000 D.47500 4.下列有关概率比例金额抽样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抽样分布更接近正太分布 B.与低估的账户相比,高估的账户被抽取的那可能性更小 C.每个账户被选中的机会相同 D.余额为零的账户没有被选中的机会 5.在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 A.信赖过度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受风险 D.非抽样风险 6.审计师对总体进行分层抽样的主要目的在于:() A.减少样本的非抽样风险 B.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正确发生率

C.审计可能有较大错误的项目,并减少样本量 D.无偏见的选取样本项目 7.下列属于信赖不足风险的是:() A.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不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B.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不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C.根据抽样结果对部审计的信赖高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D.根据抽样结果对部审计的信赖低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8.审计师希望从2000帐编号为0001至2000的支票中抽取100进行审计,随机确定 的抽样起点为1955,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到的第四个样本为 A.2015 B.0015 C.2005 D.1995 9.在控制测试中,信赖过度风险与样本数量之间是()变动关系 A.同向 B.反向 C.比例 D.不变 10.下列关于审计师关于审计抽样方法运用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但是如果审计师在了解部控制的同时对部控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可以运用审计抽样 B.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可以将审计抽样用于控制测试 C.控制测试过程中审计师采用审计抽样 D.审计抽样适用于细节测试,不适用于实质性程序 11.属性抽样中,总体偏差上限为4.1%,可以容忍的错报风险为7%,审计保证程 度为95%,保证审计师做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总体偏差超过4.1%的可能性为10% B.总体的实际偏差超过可以容忍的偏差的可能性很小,总体可以接受 C.审计师对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是恰当的 D.部控制是有效的。所以可以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降低,减少实质性程序 12.下列关于抽样方法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固定样本量抽样是指审计师对一个确定规模的样本量实施检查,直至满足该规模的所有样本全部选出来、审查完之后才做出审计结论。 B. 停走抽样中,一旦发现一个偏差就立即停止抽样 C. 发现抽样中,如果样本中没有发现偏差,则可以得出总体可以接受的结论 D. 均值估计、比率估计和差额估计是变量抽样方法 13.下列关于金额单位抽样的说确的是:() A.PPS抽样是用属性抽样的原理对总体的金额做出判断的抽样方法

2016年CPA考试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样本设计阶段 【内容导航】: (一)控制测试的样本设计 (二)细节测试的样本设计 【所属章节】: 本知识点属于《审计》科目第四章审计抽样第二节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的内容。 【知识点】:样本设计阶段 (一)控制测试的样本设计 【解读】控制测试的样本设计需要解决的是“抽取什么样的样本?”的问题,需要从以下5个要素展开: 1.控制测试目标 (1)控制测试是为了获取关于某项控制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 (2)注册会计师实施控制测试的目标是提供关于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以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教材P75)

Y=K/X 2.定义总体(适当性、完整性) (1)评价总体的适当 注册会计师应确定总体适合于控制测试的审计目标,包括适合于控制测试的方向。 例如:测试用以保证所有发运商品都已开单的控制是否有效运行,注册会计师应将所有已发运的项目作为总体。 (2)评价总体的完整性 注册会计师应当从总体项目内容和涉及时间等方面确定总体的完整性。 例如:如果注册会计师从档案中选取付款证明,除非确信所有的付款证明都已归档,否则注册会计师不能对该期间的所有付款证明得出结论(总体项目内容完整)。 又如:如果注册会计师对某一控制活动在财务报告期间是否有效运行得出结论,总体应包括来自整个报告期间的所有相关项目(总体的涉及时间完整)。 3.定义抽样单元 (1)抽样单元,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

(2)在控制测试中,抽样单元通常是能够提供控制运行证据的一份文件资料、一个记录或其中一行(教材P75倒数第1段)。 4.定义偏差 (1)在控制测试中,误差是指控制偏差,注册会计师要仔细定义所要测试的控制及可能出现偏差的情况(教材P68第3段)。 (2)在控制测试中,误差是指控制偏差,实际工作中常常采用偏差率的表现形式(教材P76第3段)。 5.定义测试期间 控制测试需要得出“某一控制活动在财务报告期间是否有效运行”的结论,因此控制测试的期间与财务报表期间一致。 (1)期中实施的控制测试(初始测试)。 (2)剩余期间的补充测试。 (二)细节测试的样本设计 【解读】细节测试的样本设计需要解决的是“抽取什么样的样本?”的问题,需要从以下5个要素展开: 1.细节测试目标

第七章-审计抽样-练习(2010)

第七章抽样审计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未对总体进行分层的情况下,D注册会计师不宜使用的抽样方法是( ) 。 A. 均值估计抽样 B. 比率估计抽样 C. 差额估计抽样 D. 概率比例规模抽样 2.D 注册会计师从总体规模为1000个、账面价值为 300000 元的存货项目中选取200个项目(账面价值 50000元)进行检查,确定其审定金额为50500 元。如果采用比率估计抽样,D注册会计师推断的存货总体错报为 ( ) 。 A.500 元 B.2500 元 C.3000 元 D.47500 元 3. 下列有关概率比例规模抽样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 抽样分布应当近似于正态分布 B. 与低估的账户相比,高估的账户被抽取的可能性更小 C. 每个账户被选中的机会相同 D. 余额为零的账户没有在选中的机会 4. 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 ( ) 。 A. 信赖过度风险 B. 信赖不足风险 C. 误受风险 D. 非抽样风险 5. 注册会计师运用分层抽样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 。 A. 减少样本的非抽样风险 B. 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正确发生率 C. 审计可能有较大错误的项目,并减少样本量 D. 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 6. 注册会计师希望从2000张编号为 0001至2000的支票中抽取 100 张进行审计,随机确定的抽样起点为 1955,采用系统抽样法下,抽取到的第四个样本号为 ( ) 。 A.2015 B.0015 C.2005 D.1995 7. 下列属于信赖不足风险的是 ( ) 。 A. 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不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B. 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不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C. ·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高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 D. 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低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8. 在控制测试中,信赖过度风险与样本数量之间是( )变动关系。 A. 同向 B. 反向 C. 比例变动关系 D. 不变 9. 下列关于注册会计师对审计抽样方法运用中,不恰当的是 ( ) 。 A. 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但如果注册会计师在了解内部控制的同时对内部控制运行有效 性进行测试可以运用审计抽样

第六章 审计抽样

第六章审计抽样 一、判断题 1.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 ) 2.对于容易出现舞弊行为的现金、银行存款和贵重的原材料,应采用监督盘点。()3.审计风险是随着审计抽样技术的产生而产生的。 ( ) 4.抽样风险存在于审计抽样,非抽样风险不是审计抽样中的风险,包括审计风险中不是由抽样所导致的所有风险。() 5.非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或因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 ( ) 6.可容忍误差是注册会计师在能够容忍的最大误差,它与需要选取的样本规模呈向关 系。 ( ) 7.审计准则要求审计人员执行审计测试应尽量应用统计抽样技术,因为运用统计抽样比运用非统计抽样更能提供审计准则所要求的充分、适当证据。 ( ) 8.可接受的抽样风险水平越低,样本量就越少。( ) 9.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容忍误差越小,需选取的样本量就应越大。 ( ) 10.审查应收账款的余额时,发现被审计单位将对某客户的应收账款错记在另一客户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中,由于这并不影响会计报表应收账款的余额,所以,在评价抽样结果时,并不认为这是一项误差。 ( ) 11.注册会计师不论选用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只要运用得当,都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 ) 12.在细节测试中,可接受的抽样风险主要是指抽样风险中的误受风险,有时也包括误拒风险。( ) 13.由于抽样风险可以量化,注册会计师可以控制,但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不能量化,所以注册会计师无法控制非抽样风险。 ( ) 二、单项选择题 1.究竟是选用统计抽样技术,还是选用非统计抽样技术,主要取决于注册会计师对( )的考虑。 A.成本效果方面 B.个人经验 C.样本规模 D.个人的判断能力 2.( )是由审计人员亲自到现场盘点实物,证实书面资料同有关的财产物资是否相符的方法。 A.监督盘存 B.观察法 C.调节法 D.直接盘点 3.根据控制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 )。 A.变量抽样 B.属性抽样 C.统计抽样 D.非统计抽样 4.在进行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如认为抽样结果无法达到预期信赖程度,则应当( )。A.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B.增加样本量或执行追加审计程序

第十章审计抽样

第十章审计抽样 【考点一】审计抽样含义与基本原理(教材P191-199) 【例题1-1·单选题】注册会计师并非在所有审计程序中都可以使用审计抽样。下列对审计抽样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A.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 B.如果注册会计师在了解控制的设计和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的同时计划和实施控制测试,则可能涉及审计抽样,但此时审计抽样仅适用于控制测试 C.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 D.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 【答案】D 【解析】选项D不恰当。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例题1-2·单选题】下列对各种抽样风险的陈述中,属于信赖不足风险的是()。 A.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存在重大错报的账户余额得出不存在重大错报的结论 B.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不存在重大错报的账户余额得出存在重大错报的结论 C.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高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D.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低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答案】D 【解析】选项A属于抽样风险的误受风险;选项B属于抽样风险的误拒风险;选项C 属于抽样风险的信赖过度风险。

【例题1-3·单选题】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 A.信赖过度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受风险 D.非抽样风险 【答案】D 【解析】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影响审计的效果,信赖不足风险影响审计的效率,只有非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均有影响。 【例题1-4·多选题】在抽样风险中,导致注册会计师执行额外的审计程序,降低审计效率的风险有()。 A.信赖不足风险 B.信赖过度风险 C.误受风险 D.误拒风险 【答案】AD 【解析】选项B、C属于影响审计效果的抽样风险。 【例题1-5·单选题】注册会计师在控制测试确定样本规模时,没有必要考虑的因素是()。 A.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B.预计总体偏差率 C.总体变异性 D.可容忍偏差率 【答案】C 【解析】注册会计师没有必要考虑总体变异性,只有选项A、B、D中三个因素对其有影响。

审计理论与实务-第八章审计抽样知识点

审计理论与方法——第八章审计抽样 目录 01考情分析 02内容介绍 03内容讲解 【考情分析】 本章是中级审计理论与实务要求的范畴,包括审计抽样的基本理论和具体应用。近三年考试都有所涉及,分值5分左右,主要偏重基本概念的掌握。 仅中级资格考试要求。 【内容介绍】 第一节审计抽样概述 第二节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和样本选取方法 第三节属性抽样法 第四节变量抽样法 【内容讲解】 第一节审计抽样概述 一、审计抽样的含义和运用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方法,包括统计抽样方法和非统计抽样方法。 审计抽样可用于内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审查,但并不适用于这些测试中的所有程序。比如,审计抽样可在检查和函证中广泛运用,但通常不用于询问、观察和分析。 审计抽样通常不适用于下列情况: 1.检查总体的完整性; 2.抽样单位较少; 3.总体中的每笔业务金额均超过重要性水平; 4.可接受检查风险过低或要求审计检查保证程度过高; 5.有特殊风险或需要特别关注的事项; 6.使用审计抽样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审计人员可以对审计事项中的全部项目进行审查: (1)审计事项由少量大额项目构成的; (2)审计事项可能存在重要问题,而选取其中部分项目进行审查无法提供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的; (3)对审计事项中的全部项目进行审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 审计人员可以在审计事项中选取下列特定项目进行审查: (1)大额或者重要项目; (2)数量或者金额符合设定标准的项目; (3)其他特定项目。 选取部分特定项目进行审查的结果,不能用于推断整个审计事项。 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一)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是指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抽样方法: (1)随机选取样本; (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和计量风险。 统计抽样的优点: 1.科学的确定样本量; 2.随机选样,减少偏见; 3.量化抽样风险; 4.运用概率统计理论对样本结果进行评价推断总体特征。 缺点:但统计抽样又可能发生额外的成本,需要特殊的专业技能,而且也做不到绝对准

第4章审计抽样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审计抽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对误差的定义正确的是()。 A、A公司要求订购单必须事先连续编号,注册会计师进行此项控制测试时将订购单未经过被授权人 员签字作为偏差 B、B公司要求验收部门对已收货的商品编制验收单,注册会计师将未编制验收单的情况作为一项误 差 C、注册会计师核对C公司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总账,将总账和明细账中金额不符的情况作为错报 D注册会计师核对销售商品的发票和账面金额是否相符时,将发票未进行审核的情况作为偏差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统计抽样的优点的是()。 A、统计抽样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 B、统计抽样有助于注册会计师高效地设计样本,计量所获证据的充分性 C、统计抽样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 D统计抽样可能发生额外的成本 3、下列各项中,不直接影响控制测试样本规模的因素是()。 A、可容忍偏差率 B、注册会计师在评估风险时对相关控制的依赖程度 C、控制所影响账户的可容忍错报 D拟测试总体的预期偏差率 4、在控制测试中,确定样本规模时一般不需要考虑()。 A、预计总体误差 B、可容忍误差 C、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D总体变异性 5、下列关于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总体变异性在控制测试中无需考虑 B、在既定的可容忍误差下,预计总体误差越大,所需的样本规模越大 C、抽样单元超过5000个的总体视为大规模总体 D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注册会计师必须对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进行量化 6、X注册会计师在对Y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测试的同时,一并对应收账款进行了测试。假定Y 公司201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明细账显示其有 2 000户顾客,账面余额为10 000万元。X注册会 计师拟通过抽样函证应收账款账面余额,抽取130个样本。样本账户账面余额为500万元,审定后

审计抽样步骤

审计抽样步骤 一、审计抽样的三大环节及目的 二、样本设计阶段 三、选取样本阶段 四、评价样本结果 ◆审计抽样的三大环节及目的 各环节目的 1.样本设计阶段根据测试的目标和抽样总体,制定选取样本的计划 2.选取样本阶段按照适当的方法从相应的抽样总体中选取所需的样本,并对其实施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误差 3.评价样本结果阶段 根据对误差的性质和原因分析,将样本结果推断至总体,形 成对总体的结论 ◆样本设计阶段 (一)确定审计测试的目标 (二)审计测试的总体 (三)定义抽样单元 (四)分层(理解分层目的)——细节测试 (五)定义误差构成条件 ?审计测试的目标 1.控制测试的目标是获取关于某项控制的设计或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 2.细节测试的目标是确定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金额是否正确,以获取与存在的错报有 关的证据。 ?审计测试的总体 1.评价总体的适当性 注册会计师应确定总体适合于特定的审计目标,包括适合于测试的方向。 (1)测试用以保证所有发运商品都已开单的控制是否有效运行,注册会计师应将所有已 发运的项目作为总体; (2)测试应付账款的高估,注册会计师应将应付账款清单定义为总体; (3)测试应付账款的低估,注册会计师应将后来支付的证明、未付款的发票、供货商的 对账单、没有销售发票对应的收货报告,或能提供低估应付账款的审计证据的其他总体定义 为总体,而不是将应付账款清单定义为总体。

2.评价总体的完整性 注册会计师应当从总体项目内容和涉及时间等方面确定总体的完整性。 (1)从总体项目内容来看,从档案中选取付款证明,除非确信所有的付款证明都已归档,否则注册会计师不能对该期间的所有付款证明做出结论; (2)从总体项目涉及时间来看,如果对某一控制活动在财务报告期间是否有效运行做出结论,总体应包括来自整个报告期间的所有相关项目; (3)如果对一年中前10个月的控制活动使用审计抽样做出结论,对剩余的两个月则使用替代审计程序或单独选取样本。 3.从代表总体的实物中选取样本项目(PPS抽样) 注册会计师必须详细了解代表总体的实物,确定代表总体的实物是否包括整个总体。 (1)如果将特定日期的所有应收账款余额定义为总体,代表总体的实物就是打印的该日客户应收账款余额明细表; (2)如果将某一测试期间的销售收入定义为总体,代表总体的实物就可能是记录在销售明细账中的销售交易,也可能是销售发票; (3)如果认为代表总体的实物遗漏了应包含在最终评价中的总体项目,注册会计师应选择新的实物,或对被排除在实物之外的项目实施替代程序。 ?抽样单元 1.在控制测试中,抽样单元通常是能够提供控制运行证据的一份文件资料、一个记录或其中一行。 2.在细节测试中,抽样单元可能是一个账户余额、一笔交易或交易中的一项记录,甚至为每个货币单元(PPS抽样)。 ?分层——细节测试 1.分层是指将一个总体划分为多个子总体的过程,每个子总体由一组具有相同特征(通常为金额)的抽样单元组成; 2.如果总体项目存在重大的变异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分层;(教材P143表8-1) 3.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 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 例如,函证应收账款时,可以按应收账款账户金额大小分为三层: (1)对于金额在10000元以上的应收账款账户,应进行全部函证; (2)对于金额在5000-10000元的应收账款账户,作为一个子总体选取样本进行函证; (3)对于金额在5000元以下的应收账款账户,作为一个子总体选取样本进行函证。

第10章 审计抽样习题+案例

第10 章审计抽样 习题参考答案 1.审计抽样的含义是什么? 【答】审计抽样是指从某一特定的审计对象(审计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审查,并用样本的审查结果推断审计总体特征的审计方法。 2.什么是抽样风险?抽样风险具体表现为哪几种形式,各自对审计结果有何影响? 【答】抽样风险:由于采用抽样审查方法,即并非对总体中 100%的项目进行审查,而只是对抽取的样本进行审查,并以样本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由此得出的审计结论与总体实际情况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 表现形式及影响:(1)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主要有两种,一是过度依赖风险;二是依赖不足风险。过度依赖风险是指在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测试时,通过样本的考察,得出依赖内部控制的结论,但总体的实际情况可能并不符合这一结论。即在审计师选取的内部控制样本中,其有效性好于总体水平,这样对样本考察的结果将导致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给予过度的依赖。依赖不足风险,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测试时,基于对样本的考察得出了不能依赖内部控制的结论,但总体的实际情况却是可以依赖的,即对内部控制应该依赖而未予依赖。 (2)实质性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实质性测试中的抽样风险也有两种:一是误拒风险;二是误受风险。误拒风险,指在对账户余额的正确性进行测试时,实际上某项余额正确,而审计师通过考察样本却得出该余额不正确的结论,即将事实上正确的余额看成是错误的余额。误受风险,指实际上某项余额是错误的,而审计师考察样本后却得出该项余额正确的结论,即将事实上错误的余额误作为正确的予以接受。

3.什么是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采用抽样审查方法之外的其他原 因所造成的风险。例如,审计程序设计不当、审计方法选择不合理、审计师工 作疏忽、审计师专业判断存在瑕疵等原因,导致审计目标难以实现。 具体表现形式:非抽样风险一般难以量化,可以通过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的科学、周密设计以及审计工作的适当督导将其消除或减少。 4.审计师应分别采用何种方法对各种抽样风险进行控制? 【答】(1)对I类抽样风险的控制。依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都是将正确 判断为错误的风险,我们称其为I类风险或α风险。对I类风险最为有效的控 制方法就是扩大审查的样本规模。因为增大样本规模,可以提高样本对审计总 体特征的代表性,从而使抽样结果更为有效。 (2)对Ⅱ类抽样风险的控制。与I类风险相对应,过度依赖风险和误受风险都是将错误判断为正确的风险,我们称其为Ⅱ类风险或风险。控制Ⅱ类风 险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进抽样方法。因为抽样方法越科学,抽样过程的精度 就越高,抽样结果的可靠程度也越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将Ⅱ类风险控制 在审计师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5.影响审计抽样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对审计抽样的质量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答】影响审计抽样质量的因素:(1)样本的代表性。样本的代表性越强,用样本审查结果推断审计总体特征就越精确,抽样误差也就越小;(2)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审计结论的准确性;(3)由样本审查结果对总体作出的推断。由样本审查结果推断审计总体的特征对审计抽样工作质量更有 直接的影响,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审计师还要承担I类和Ⅱ类抽样风险,使得这 一推断过程成为审计抽样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4)审计师素质。审计师能否胜任审计抽样工作,能否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会影响审计 抽样的工作质量。 对审计抽样质量进行控制的内容:(1)审计抽样的技术控制。尽可能选择

审计抽样过程和公式汇总

审计抽样 一、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影响因素控制测试细节测试与样本规模的关系可接受的抽样风险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可接受的误受风险反向变动可容忍误差可容忍偏差率可容忍错报反向变动 预计总体误差预计总体偏差率预计总体错报同向变动 总体变异性—总体变异性同向变动 总体规模总体规模总体规模影响很小 二、控制测试: 1、非统计抽样: 在控制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时,抽样的基本流程和主要步骤与使用统计抽样时相同,只是在确定样本规模、选取样本和推断总体的具体方法上有所差别。在控制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对被审计单位的初步了解,运用职业判断确定样本规模。在非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也必须考虑可接受抽样风险、可容忍偏差率、预计总体偏差率以及总体规模等,但可以不对其量化,而只进行定性的估计。 在控制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时,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下表确定所需的样本规模。下表是在预计没有控制偏差的情况下对人工控制进行测试的最低样本数量。考虑到前述因素,注册会计师往往可能需要测试比表中所列更多的样本。人工控制最低样本规模表:控制执行频率控制发生次数最低样本数量 1次/年度1次 1 1次/季度4次 2 1次/月度12次 3 1次/周52次 5 1次/日250次20 每日数次大于250次25 结果评价: 将样本偏差率(即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相比较,以判断总体是否可以接受: ①样本偏差率大于可容忍偏差率,总体不能接受; ②样本偏差率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总体不能接受; ③样本偏差率大大低于可容忍偏差率,总体可以接受; ④样本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的差额不大不小时,则应考虑是否扩大样本规模,以进一步收集证据。 2、统计抽样(属性抽样): (1)确定样本规模: ①确定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一般的控制测试确定为10%,特别重要的测试为5% ②可容忍偏差率: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高,可容忍偏差率低,比如为7%。 ③预计总体偏差率:根据上年测试结果和对控制的初步了解,比如预计总体的偏差率为 1.75%。 根据①②③查表得出样本规模比如55。 (2)选取样本:随机数表(计算机辅助选样)、系统选样。 (3)评价样本结果:

审计抽样选取测试项目方法

审计抽样选取测试项目方 法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第十二章审计抽样 第一节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在设计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选取测试项目的适当方法。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选取全部项目、选取特定项目和审计抽样。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与所测试认定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和审计效率的要求,单独或综合使用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程序的目标。 一、选取全部项目 选取全部项目是指对总体中的全部项目进行检查。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通常更适用于细节测试,而不适合控制测试。实施细节测试时,在某些情况下,基于重要性水平或风险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需要测试总体中的全部项目。总体可以包括构成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所有项目,也可以是其中的一层,同一层中的项目具有某一共同特征。例如,在截止性测试中,注册会计师通常对截止日前后一段时期的所有交易进行检查。 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 1.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的所有项目的单个金额都较大时,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测试所有项目。 2.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所有项目可能单个金额不大但存在特别风险,则注册会计师也可能需要测试所有项目。存在特别风险的项目主要包括:

(1)管理层高度参与的,或错报可能性较大的交易事项或账户余额;(2)非常规的交易事项或账户余额,特别是与关联方有关的交易或余额;(3)长期不变的账户余额,如滞销的存货余额或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余额;(4)可疑的或非正常的项目,或明显不规范的项目;(5)以前发生过错误的项目;(6)期末人为调整的项目;(7)其他存在特别风险的项目。 3.由于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注册会计师可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 二、选取特定项目 选取特定项目是指对总体中的特定项目进行针对性测试。根据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以及所测试总体的特征等,注册会计师可以确定从总体中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选取的特定项目可能包括:(1)大额或关键项目;(2)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3)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4)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 选取特定项目时,注册会计师只对审计对象总体中的部分项目进行测试。注册会计师通常按照覆盖率或风险因素选取测试项目,或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按照覆盖率选取测试项目是指选取数量较少、金额较大的项目进行测试,从而使测试项目的金额占审计对象总体金额很大的百分比。例如,如果8个金额较大的项目占审计对象总体金额的85%,则通过测试这8个项目就可对审计对象总体的存在性和准确性获得较高程度保证。注册会计师也可以决定抽取超过某一设定金额的所有项目,从而验证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大部分金额。按照风险因素选取测试项目是指选取

第十章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CPA经常在了解控制设计和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的同时计划和实施控制测试,在这种双重目的的测试中CPA如果使用审计抽样,此时的审计抽样是针对()进行的。 A、细节测试 B、实质性测试 C、双重目的测试 D、控制测试 答案:D 2. 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审计费用的方法是()。 A、固定样本量抽样 B、停―走抽样 C、发现抽样 D、比率估计抽样 答案:B 3. CPA从总体规模为 1 000、账面金额为 1 000 000 元的存货项目中选择了200 个项目作为样本。在确定了正确的采购价格并重新计算了价格与数量的乘积之后,CPA将200 个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加总后除以200,确定样本项目的平均审定金额为980 元。那么,推断的总体错报就是()元。 A、980 B、980000 C、20 000 D、10000 答案:C 题目解析:计算估计的存货余额为980 000 元(980 元×1 000)。推断的总体错报就是20 000 元(1 000 000 元-980 000 元)。 4. 被审计单位将某客户应收账款错记在另一客户应收账款明细账户中,因此,CPA在评价抽样结果时()。 A、不能认定这是一项误差 B、认定这是一项误差 C、认定这是一项重分类误差 D、认定这是一项核算误差 答案:A 解析:不影响财务报表金额,所以,不能认定这是一项误差。 5. 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存货盘点过程实施控制测试时,CPA主要通过对存货移动控制、盘点程序及被审计单位用以控制存货盘点的其他活动的观察来进行。CPA用来观察盘点的这些程序() A、需要使用审计抽样 B、不需使用审计抽样

2020注会考试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注会审计_2020注会考试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 骤 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样本设计阶段 【内容导航】: (一)控制测试的样本设计 (二)细节测试的样本设计 【所属章节】: 本知识点属于《审计》科目第四章审计抽样第二节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的内容。【知识点】:样本设计阶段 (一)控制测试的样本设计 【解读】控制测试的样本设计需要解决的是“抽取什么样的样本?”的问题,需要从以下5个要素展开: 1.控制测试目标 (1)控制测试是为了获取关于某项控制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 (2)注册会计师实施控制测试的目标是提供关于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以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教材P75) Y=K/X 2.定义总体(适当性、完整性) (1)评价总体的适当

注册会计师应确定总体适合于控制测试的审计目标,包括适合于控制测试的方向。 例如:测试用以保证所有发运商品都已开单的控制是否有效运行,注册会计师应将所有已发运的项目作为总体。 (2)评价总体的完整性 注册会计师应当从总体项目内容和涉及时间等方面确定总体的完整性。 例如:如果注册会计师从档案中选取付款证明,除非确信所有的付款证明都已归档,否则注册会计师不能对该期间的所有付款证明 得出结论(总体项目内容完整)。 又如:如果注册会计师对某一控制活动在财务报告期间是否有效运行得出结论,总体应包括来自整个报告期间的所有相关项目(总体 的涉及时间完整)。 3.定义抽样单元 (1)抽样单元,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 4.定义偏差 (1)在控制测试中,误差是指控制偏差,注册会计师要仔细定义 所要测试的控制及可能出现偏差的情况(教材P68第3段)。 (2)在控制测试中,误差是指控制偏差,实际工作中常常采用偏 差率的表现形式(教材P76第3段)。 5.定义测试期间

审计凭证抽样方法及凭证复制的3大要点

审计凭证抽样方法及凭证复制的3大要点本文主要讨论在风险导向审计制度下的凭证抽样方法以及凭证如何复制才能做到充分适当。 凭证抽查脱胎于最初的账项审计制度,发展到如今仍然是审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的实质性程序,既是一项单独的审计程序,也可以在执行其他审计程序中起辅助作用,比如替代测试、期后回款测试、截止测试等都需要翻阅凭证。经济业务的繁杂注定了风险导向审计下凭证抽查也必然需要采用抽样审查的方法,只是单纯的凭证抽查程序除了核对证证是否相符之外,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 审计抽样可以是系统抽样,也可以是非系统抽样,简而言之前者属于随机抽查,后者属于主观抽查。随机抽查的好处在于可以由样本推导总体的风险,而主观抽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有一种观点以凭证金额是否大于本科目重要性水平来判断是否需要对该凭证进行抽查,若以此论,其他需要执行抽样的程序是否皆应以此为抽样依据呢。实践中未必如此,比如应收款的函证、比如对收入合同的检查。既如此,且因前文所述单独的凭证抽查程序所起作用有限,因此没必要以重要性水平作为判断依据(明显会提高抽查样本量)。即便如此,若抽查结果出现较多异常情况,还是需要扩大抽查样本量。 所谓凭证抽查结果出现异常,无外乎原始凭证存在瑕疵或证证不符等现象,若真在实际审计中凭证抽查结果出现大量异常,那么赶紧重新评估该项目的风险吧! 至于凭证抽查,需要综合采用主观抽样及随机抽样的方法。比如采购合同与付款细节测试、期后回款检查,往来替代测试等为主观抽样,而单独的凭证抽查程序宜扣除前面程序所抽查凭证后确定总体与样本抽查量。即便是单独的凭证抽查程序采取随机抽样方式我们依然需要对总体进行分类,比如在建工程按工程项目分类抽样,比如期间费用按费用类别分类抽样。这样考虑来源于我们通常需要按科目类别进行凭证抽查,而不是按序时账抽样。 哪些被抽查的凭证需要复印往往也令新手迷惑,于是只能尽可能多复印徒增无谓劳动,却又事倍功半,几百块的费用复印一堆而对成百上千万的借款视而不见。凭证的复印不是什么高级活,却需尽量遵循以下几点,审计本来就是体力活,何必再给自己徒增烦恼。 一、总体原则是多翻阅少复印,凭证抽查无非是证证核对,认真核对过便可,复印下来意义不大,无非是留存证据或重要凭证供以后翻阅。 二、多复印非经常性科目,少复印经常性科目,或者可以说多复印投资筹资类科目,少复印经营类科目,非经常性科目(投资筹资类科目)往往发生笔数较少而单笔金额较大,多复印此类凭证既未多增多少工作量,同时也满足复印金额大且凭证重要的一般原则。而经常性科目(经营类科目)年发生笔数多而金额小,业务类型单一,更多需要依赖于控制测试,可以尽量少复印。

第10章 审计抽样

第十章审计抽样 本章考情分析 (一)可考程度分析 从最近3年考试中,2007年考查了“变量抽样方法”选择题和10分的 PPS 抽样的英文附加题;2008年结合应收账款实施函证程序考查了“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方法(PPS抽样)”的运用;2009年原制度简答题为5分,新制度简单题为6分。预计2010年本章内容还是重点考查审计抽样的运用,比如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和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特别是PPS方法的运用,分值可能在5分左右。 本章内容重难点主要有5个方面: 1.抽样风险及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教材P203); 2.审计抽样步骤的运用(教材P206); 3.非统计抽样示例(教材P235-236); 4.传统变量抽样的运用(教材P237-238); 5.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PPS抽样)(教材P241-251)。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本章知识要求和能力等级 知识要求能力等级1.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 1 2.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2 3.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2 4.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2 重难点讲解 第一节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 一、选取测试项目方法(教材P200-202) 1.选取测试项目方法的种类 选取测试项目方法解决的是确定实施审计程序的范围,主要包括: (1)选取全部项目测试; (2)选取特定项目测试; (3)审计抽样。 2.选取测试项目方法的依据 注册会计师考虑选取测试项目方法要依据两个因素(教材P200第2段) (1)与所测试认定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 (2)对审计效率的要求。

3.选取全部项目测试方法的特征(适合于细节测试) (1)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 (2)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3)由于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4.选取特定项目测试方法(适用于针对性测试)(教材P189、P201) 选取特定项目通常包括: (1)大额或关键项目; (2)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 (3)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 (4)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 5.审计抽样(对总体缺乏特别的了解时采用,遵循随机选样的原则)(教材 P202第4段) (1)审计抽样概念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 施审计程序,且所有项目都有机会被选取。这使注册会计师通过获取与被选取项目某一特征有关的审计证据,以形成或帮助形成对总体的结论。 (2)审计抽样基本特征 ①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②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③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 (3)审计抽样的适用范围 ①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 ②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 【例题1·多选题】审计抽样应当具备以下( )特征。 A.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B.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 C.抽样风险的最理想值是零 D.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答案】ABD 【解析】只要采用审计抽样就有抽样风险,显然选项C不是审计抽样的特征。 二、抽样风险及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教材P203) 1.抽样风险的含义 ),和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A 1 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A )存在差异的可能性,也就是抽取的样本不 2 能代表总体的风险。 2.控制测试时的抽样风险(重点掌握) (1)控制测试的含义(教材P340) 控制测试是为了获取关于控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有效 性而实施的测试,是为了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2)信赖过度风险: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情况一:

[整理版]第8章 审计抽样练习题(结合第10章采购)

第九章审计抽样练习题 第九章抽样结合第十一章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的题目 1.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在了解甲公司内部控制后,A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审计抽样的方法对拟信赖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部分做法摘录如下: (1)为测试20×8年度销售信用审核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将20×8年1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的所有销售单界定为测试总体。 (2)为测试20×8年度采购付款凭证审批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将采购凭证缺乏审批人员签字或虽有签字但未按制度审批的界定为控制偏差。 (3)在使用随机数表选取样本项目时,由于所选中的1张凭证已经丢失,无法测试,直接用随机数表另选1张凭证代替。 (4)在对存货验收控制进行测试时,确定样本规模为60,测试后发现3例偏差。在此情况下,推断20×8年度该项控制偏差率的最佳估计为5%。 (5)在上述第(4)项的基础上,A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信赖过度风险为5%,可容忍偏差率为7%。由于存货验收控制的偏差率的最佳估计不超过可容忍偏差率,认定该项控制运行有效(注:信赖过度风险为5%时,样本中发现偏差数“3”对应的控制测试风险系数为7.8)。 要求: 针对上述第(1)项至第(5)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2.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甲公司本年度银行存款账户数一直为60个。甲公司财务制度规定,每月月末由与银行存款核算不相关的财务人员H针对每个银行存款账户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A注册会计师决定运用统计抽样方法测试该项控制在全年的运行有效性。相关事项如下: (1)A注册会计师计算了各银行存款账户在20×8年12月31日余额的标准差,作为确定样本规模的一个因素。 (2)在确定样本规模后,A注册会计师采用随机数表的方式选取样本。选取的一个银行存款账户余额极小,A注册会计师另选了一个余额较大的银行存款账户予以代替。 (3)在对选取的样本项目进行检查时,A注册会计师发现其中一张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甲公司银行存款出纳I代为编制,A注册会计师复核后发现该表编制正确,不将其视为控制偏差。 (4)在对选取的样本项目进行检查后,A注册会计师将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量除以样本规模得出的数值作为该项控制运行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设A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为10%,样本规模为45。测试样本后,发现1例偏差。因此推断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为2.22%。 (5)信赖过度风险为“10%”、样本中发现的偏差率为“1”时,控制测试的风险系数为“3.9”。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中初步确定内部控制为高水平的有效,注册会计师因此可以接受的偏差率为7%。 要求: (1)针对事项(1)至(4),假设上述事项互不关联,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2)针对事项(5),注册会计师控制测试的结果是否支持内部控制为高水平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