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导演基础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导演基础讲义
第一讲导演在影视创作中的中心职能
(一)导演中心的形成
(二)影视的本性(即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和叙述方式上的蒙太奇特性)
决定了导演必然成为创作的中心
1、影视艺术的综合性
2、影视的蒙太奇特性
强调导演中心,并不意味着贬低剧作的作用。
对一部影片来说,剧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剧作是通过导演的再创作而成活的,导演必然用自己的思想去阐发,至少要加上许多他的主观理解和色彩。
决定影片质量的关键还是导演,因为最终剧作还是要靠导演体现在银幕上。
第二讲导演的工作程序
导演拍摄一部影片时的工作程序:
三个时期,八个阶段,其中导演构思是导演创作中最重要、最有特点,也是必须首先完成的一项工作内容
导演拍摄一部影片时的工作程序:三个时期,八个阶段。
前期(筹备期):
第一阶段:根据文学剧本产生导演构思,即对未来影片的总计划和各种重大问题作出思考和决定。
第二阶段:写出或通过各个部门的讨论形成分镜头剧本。
这是对导演构思的具体落实,或者说是未来影片的设计图。
第三阶段:选演员、选外景、商定内景的方案和确定人物造型,商定影片音乐、音响构成。
第一、二阶段基本上是导演自己干,第三阶段摄影、美术、音乐等各个部门都应介入,根据导演的总意图作出自己的构思,并进行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在实际创作过程中,这三个阶段不完全按顺序排列,有时也交错进行。
有的导演接到剧本后,马上出发选外景,看了外景才产生具体的导演构思;或有初步构思,再找景;或有了景产生故事构思……
中期(实拍期):
第四阶段:写出并向摄制组宣讲“导演阐述”。
导演要把一部影片的创作意图,以及如何达到,用非常简洁、清楚的语言,写在“导演阐述”中。
也就是说,“导演阐述”表达了导演创作一部影片的初衷。
在好的影片中,导演阐述基本上是能够实现的。
导演阐述的内容因人而异。
一般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影片主题、时代背景、人物设计、分场景设想、风格样式,以及对各部门的要求。
第五阶段:排演。
每个导演的工作方法不同,排演方式也各异。
有的导演把影片中的所有的戏从头到尾串排下来,让演员适应一下未来的形象感觉;有的导演则强调电影(电视剧)表演的现场感受,根本不排戏,而是通过小品练习,在表演方法上达到一致,以便于导演将来在镜头前的调动;还有的导演在摄影机摆定以前,让演员走地位。
无论导演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排演,其目的都是通过演员的实体活动,检验自己从接到剧本到实拍以前所有的工作。
排演的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新的分镜头方案。
第六阶段:实拍。
后期:
第七阶段:剪辑
第八阶段:声画合成。
包括配对白、音乐、音响效果、混录等等。
这些工作结束了,一部影片才算是最后完成。
第三讲导演构思
在上述八个阶段中,导演构思是导演创作里最重要、最有特点,也是必须首先完成的一项工作内容。
导演构思产生于第一阶段,它的酝酿、修改、落实,却贯穿于影片创作的全过程。
导演构思的任务是使剧作银幕(屏幕)形象化。
通过连续不断、结构有致地出现在银幕(屏幕)上的人物和一切视觉听觉形象,阐发影片的思想内涵,达到感染观众的艺术作用。
导演构思所包括的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主题意念的把握
1,主题意念的把握是导演构思的出发点
2,主题意念的把握,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1,总体感;2,独特性;3,深刻性
(二)确定人物形象的配置和基调,安排具体的行为动作来表现性格
一部影片没有凭空而来的主题意念,它必须以人物为基础,由人物来体现。
艺术的中心是人。
导演构思的基点,也应放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1,人物形象的配置
影片人物形象的配置包括人物设置和人物关系这两个方面。
导演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对剧作中的人物进行必要的增删。
2,人物基调的把握
这个问题与人物形象的配置是相关联的。
一部影片,要想有几个能给人留下印象的人物,要靠导演在开始准备塑造人物时,善于确定人物基调。
要使剧作提供的人物在导演头脑里变成活的人,变成具体形象,需要导演补充很多自己在生活中的积累。
准确的人物基调应该具备这样几点:
A,独特的命运
尽管我们许多人有着几乎相同的经历,有着一代人共同的命运,但是,由于每个人和家庭、社会的联系都各不相同,因此,每个人大都有自己独特的命运。
只有从独特命运这个角度来确定人物基调,这个人物才能给人留下印象。
B,独特的精神天地
影片中的每个人物,都应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天地,即与众不同的内心世界。
只要准确地表现出来,人物形象才能活起来,而不是概念化的,脸谱化的。
好人坏人、不好不坏人皆是如此。
C,内心矛盾的复杂性
每个人物都应该是个矛盾体,不能是单一的,导演对每个人物的内心矛盾要做到心中有数。
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这种冲突有外部的,也有人物内心的,是在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和表露中,由复杂、矛盾的生活,赋予他的内在、有机的,整体的矛盾。
总之,我们要从人物的独特命运、独特的精神天地和内心矛盾的复杂性这几个方面,来找到人物存在的合理依据,确定人物的基调。
这样配置而成的人物总谱,必然是鲜明而生动的,既让人看到了真实生活的横断面,又蕴藏着深厚的思想内涵。
3,安排具体的行为动作来表现性格
确定了人物的总谱和每个人物的基调,还要有具体的行为动作(包括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性格决定行为。
举例:
(三)造型形式和音响手段的选择和组织
主题意念和人物塑造,最后都要落实为具体的画面和声音形象。
从审美的角度,一部好的影片,除了它的思想比较深刻,情趣比较高雅外,还应包括画面造型和音乐音响的美感。
因此,作为一个导演,对于影片的造型形式和音响手段的选择和组织,从构思一开始,就要确定下大的方向。
从造型上讲,它涉及到具体的摄影、布光、采景、搭景等问题,导演要考虑如何驾驭这些东西,有一个总的设想和要求。
音响也是这样。
虽然音响手段在每一场戏、每一个镜头里的具体体现和音乐的旋律,不是导演考虑的事,但音乐的情调、色彩;音响、对白、音乐、无声这四个方面在影片中的构成,以及总的处理方式,是实声多,还是变形处理多;有声源的多,还是无声源的多,等等,都属于导演构思的内容,都要定出一个总的构思。
(四)叙述结构的安排
要把剧作的文学结构,化作银幕(屏幕)上的时空复合的蒙太奇叙述结构,必须经过一番改造,导演要在原剧本的基础上,按照蒙太奇的特殊规律,对动作的时间空间,以及内容的叙述角度(主观或客观,或主客观交替)作一个总体的安排,把它化为由一个一个镜头组成的最后流动在银屏上的影视时空的叙述结构。
时间空间的总体安排,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顺叙式,即影片从头到尾,按故事发生的先后时间和空间顺序讲下去。
一些影片中的倒叙,其实也是顺叙,就是一头一尾加个帽,当中一段回忆基本是顺叙。
另一种是时空交错,即现实和回忆反复交替出现,或几种时空各自按照自己的逻辑进展,又互相平行。
一部影片开拍前,导演对它的时空安排,应该有一个整体的构思。
与时空安排相依存的是叙述角度。
这也是导演要考虑的问题。
所谓叙述角度,就是一部影片从谁的角度来讲,相当于文学中的人称。
文学是非常注意叙述角度的。
大多第三人称。
也有第一人称。
作者讲故事,叫做“全知全能的叙述者”。
电影是叙事艺术,也必须有一个清楚明白的叙述角度。
叙述角度影响着镜头的拍法、组接、节奏,因而是结构的重要因素。
(五)样式的确立和风格的追求
1,样式的确立
一部电影到底是什么样式,是悲剧、喜剧、还是正剧?是抒情色彩比较浓的正剧,还是戏剧色彩比较浓的正剧?如果是喜剧,是轻喜剧?讽刺喜剧?还是闹剧、悲喜剧等等,也是导演需要想清楚而明确的问题。
2,风格的追求
影片的风格当然与它的样式有关,同时也与创造者个人有关系。
不同的艺术家处理同一种素材,会采取不同的艺术风格。
以上是导演构思大致包括的五个部分。
每个导演并不一定按此顺序来构思。
而是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当导演完成了导演构思,开始和其他创作人员合作时,未来的影片已经在他的脑子里成型了。
用希区柯克的话来讲:“在踏入摄影棚之前,影片就已经完成了。
”当然,这句话讲得还不够准确,因为拍摄过程中还会有不断的修改。
但构思这一步是绝对重要,必不可少的。
第四讲导演与剧作
一,剧本是一剧之本
二,导演与剧作
三,影视剧作的(叙述)语言
前面讲了,美国人悉德·菲尔德在《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一书中为电影剧本下了这样一个明确的定义:“一部电影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
”
影视剧作,是以语言为手段进行造型描绘的那一部分,首要的部分。
影视剧作的语言,包括叙述性语言和对话性语言两个方面。
叙述性部分也可称散文部分,是指剧本中关于肖像、动作、心理和景物、环境、场面、细节之类的描写,关于人物关系的介绍,关于年代和时间的交代,关于演员表演的提示,以及关于摄影机的位移、画面的剪接和其它有关辅助元素(光影、音乐效果等)的情景说明。
对话性部分是指关于人物的言谈、内心独白和画外解说的描写。
这两种语言,前者主要以创造视觉形象为己任,服务于人们的眼睛;后者主要以创造听觉形象为己任,服务于人们的耳朵。
正是两者的有机统一,才为我们创造出视听结合、完整有力的综合银屏形象。
对影视剧本的叙述语言提出了一些特殊的要求:
1,可见性
2,运动性
3,具体性
4,简洁性
第五讲导演指导下的演员表演艺术
导演的主要表现手段
四个方面:表演艺术;画面构成;音响构成;蒙太奇
导演通过这些手段,来完成和实现他的构思。
影视表演艺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影视表演艺术是影视综合艺术当中的一个有机部分
2,影视表演的生活化
3,演员表演的统一风格
除上述几个主要特点之外,影视表演是面对摄影机(摄像机)的表演,这种镜头前的表演还带来一些具体的技术上的特点。
镜头前表演的技术上的特点:
1,单元性的表演
影视表演是单元性的。
是逐个镜头拍摄的。
影视中最长的镜头也不过几分钟。
何况还有大量的短镜头。
因此要求演员善于把角色的塑造化成若干个镜头当中的一些单元来表演,再由无数个单元总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导演要懂得这个镜头里演员演到哪一个分寸、哪一种火候就够了,不要每一个镜头都求全,否则将来几个镜头一接,会发现同样一种情绪演了好几遍。
2,不连贯的表演
影视是跳拍的,先拍什么,后拍什么,并不是按影片中人物的成长变化的脉络来进行的。
这要求演员要弄清人物思想性格的脉络,要有一种情绪的记忆。
用不连贯的表演达到一种连贯的效果,就靠情绪记忆,这一点有时演员做不到,导演要帮助他回忆。
3,不同景别的表演
由于影视的分镜头,特写里的表演和全景里的表演有很大的差别,演员在不同的景别里要有不同的分寸感。
拍一双眼睛的特写,连眼睫毛的颤动都非常清楚;可是在全景里,光颤眉毛就不行了,多少得有点别的动作来补充。
其它的例子……
影视表演的这些具体特点,要求导演和演员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头脑要有一种高度严密的思考,非常明确这一个镜头和整体的关系,这一个片断在整个人物性格
的历程中,处于一个什么地位,怎样通过表演手段化片断为整体,使每个镜头都是整个人物形象的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影视演员的表演必须有导演的参与才能完成。
戏剧表演虽然事先排练时演员在总的方面必须和导演的意见相一致,但到了正式演出时,表演并不直接受到导演的制约,因而每一场演出都会有所不同。
而影视演员演戏时,导演就在对面,必须严格地把自己每一个单元的表演纳入导演的总体构思当中。
根据影视表演的特点,导演要有一整套和演员合作的正确的方式和手段。
首先是要建立正常的良好的合作关系。
一部影片结束以后,导演和演员往往可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而这种友谊可以保持一辈子。
正常的合作关系有以下几点:
1,为演员创造真实的表演环境
2,帮助演员克服影视特殊的表演方式带来的一些限制和困难,使其表演
生活化
3,善于启发和诱导,与演员建立一种真正的合作关系
第六讲画面构成
画面构成的因素
1,人物造型
演员——导演造型观的重要表现。
故事片人物形象的最后体现,是由演员来完成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演员是体现剧作的文学内容、戏剧情节,完成人物命运和人物性格塑造的主要承担者。
2,动作的空间环境造型
与人物造型相结合的,是环境的造型。
环境不仅要作为一般情节展开的地点,还要真正使它作为一种造型因素,让环境作为一种造型因素,在追求真实的前提下,努力发挥造型本身的艺术感染力和说服力,让环境用一种无声的语言表达导演创作意图的一部分。
3,独立的造型手段
国产影片《农奴》中,为了揭露农奴主与外国人勾结搞反叛活动是道貌
岸然地在宗教的掩盖下进行的,设计了一系列用造型本身说话的道具。
比如,农奴主和国外土匪联系的发报机是一尊佛像,佛像头上有一粒红珠子,是盏灯。
发报时,珠子就一闪一闪的。
又比如,主人公强巴觉醒后,从高大的佛像的肚子里抱出一捆叛乱者藏匿在里面的枪支。
这两个场面,不用旁白,不用其它手段,其含义显而易见。
这就是影视不同于其
它门类艺术的独立的造型手段。
4,光影和色调
银幕(屏幕)形象的创造,一方面是由演员根据剧作提供的角色性格进行表演创作;另一方面,由摄影机运用画面和光线处理,和演员的表演一起完成银幕(屏幕)形象的创造。
后一个因素的存在,就是银屏形象区别于舞台形象之处。
光线对于塑造人物的外部形象和内心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银幕(屏幕)技巧
影视的艺术内容是由无数既有连续性又有独立性的画面表现出来的。
构成画面的是银屏上的一切造型因素,即由光影、色彩和色调组成的人和空间,以及由镜头调度和演员调度等形成的人物活动,人和环境的相对运动等等。
那么,如何拍摄这一个个的画面(镜头),并按照导演构思,把它们连接起来,就涉及到一系列的银屏技巧问题。
影视的结构实际上包括了两个相互联系和相辅相成的方面:
内部结构:即画面内的结构;
外部结构:即一个镜头和它前后镜头之间的结构。
一,内部结构
1,景别
全景(大全景和全景)——包括主体周围相当可观的区域范围,摄影机往往摆在距离相当远的地方(也有称作大远景或远景)。
对大环境的介绍,具有广阔的空间感。
中景——在中景里,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主体和其所处的场景之间(大致平分)。
同全景相比,中景的特点是可以使观众看到更多的细节,注意力更集中,感染力更强。
这时候观众虽然可以看到更多的细节,但是却没有全景或大全景所具有的更宽阔的空间感。
中景镜头往往是大全境(或全景)与近景(或特写镜头)之间的桥梁(过渡),否则从全景直接切入特写,就会造成突兀、突然的效果。
近景——较之中景,更加强调主体。
特写——镜头只包括主体,不见环境。
摄影机往往非常接近。
如果拍摄对象是一个人,特写镜头则只突出他的细部。
强调情绪。
另外还有中全景、中近景等等说法,这些概念只是相对的,而且有多种多样的含义,这全看使用它们的人自己是怎么想的。
2,摄影(摄像)机的角度
镜头角度指的是摄影机和主体之间的高低程度。
正常角度——平角度。
摄影机基本上正对着主体。
低角度镜头——摄影机仰视主体。
高角度镜头——摄影机俯视主体。
3,运动的三种类型
主体运动
摄影机运动
主体和摄影机的综合运动
4,摄影(摄像)机的运动方式
推拉摇移
二,外部结构——镜头的连接
1,连接镜头的主要方式:
切
叠化
淡变
2,动作的连接
A姿态的连续
B动作的连续
C视线的连接
3,轴线
4,构图和切
5,反打
6,运动
十二种基本运动
7,主镜头
第七讲音响构成
影视剧是视觉艺术的说法是不完整的。
完整地说。
它应该是一门视听艺术。
音响在影视中的作用:
1,给造型以补充和渲染,增加画面的感染力,使之产生丰富的含义
2,参与剧情,制造矛盾冲突
3,产生空间感,改变时间,创造幻觉
音响与画面有两种结合方式:同步和对位。
声画分立是各式各样对位法中的一种。
第八讲蒙太奇
蒙太奇是将各种画面和音响,分切和组合成一部影片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过程。
蒙太奇这部分工作,对导演来讲,是渗透在整个八个工作阶段之中的。
“蒙太奇诞生于导演构思,而定稿于剪接台”(郑君里)
导演蒙太奇构思的最重要的阶段是分镜头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