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早读内容
二年级下册早读晨诵目录
![二年级下册早读晨诵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f2f9eec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c.png)
二年级下册早读晨诵目录第一单元新年的愿望
1、新年
2、小花儿的信念
3、我是一只小蝴蝶
4、玻璃和文字
5、向着明亮那方
6、总得有人去
第二单元童心与诗心
1、安慰
2、小长颈鹿的祝愿
3、明天要远足
4、蝴蝶在读香喷喷的报纸
5、我的童年伴侣——绒毛小熊
6、奇怪的事
第三单元三月,献给妈妈的歌
1、妈妈的礼物
2、心
3、妈妈
4、母亲节
5、我只能是一个小孩子吗
6、游子吟
第四单元再见,猎人
1、我喜欢你,狐狸
2、海鸥
3、爱之歌
4、海鸥
5、猎人
6、爸爸,我恨死了你的猎枪第五单元五彩的童年梦
1、童话
2、树
3、疑问
4、开
5、用绳子牵着的月亮
第六单元会跳舞的诗歌
1、数学诗
2、瞌睡虫
3、火车
4、为天量身高
5、下雨了
6、江南
7、长歌行。
二年级上册早读资料
![二年级上册早读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4b95ad9be23482fb4da4ce1.png)
雪白雪白、火红火红、金黄金黄、打扫打扫、 洁白洁白、碧绿碧绿、鲜红鲜红、研究研究、 讨论讨论
ABAC词语
• 又宽又长、又细又长、又大又红、 • 又香又甜、又唱又跳、 又哭又闹 、 • 又大又圆、又黑又小、 又高又大、 • 又白又胖 、 荡来荡去、游来游去、 • 飞来飞去、看来看去、跑来跑去、 • 说来说去、走来走去、跳来跳去、 • 写来写去
郑重地宣布 静静地躺着 呆呆地望着高兴
地笑 快活地成长 轻轻地叹息
苦苦地等待 紧紧地攥着 飞快地跑 不停
地叨念 欢快地说 平稳地走路
牢牢地钩住
迫不及待地打开
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 一上一下地动起来
摇摇摆摆地飘
兴致勃勃地来到
不约而同地涌上
自言自语地说
高高兴兴地吃
不好意思地笑 断断
续续地流着
迫不及待地爬上
燃烧的火把 大大的人字 金色的波浪
勤劳的人们 秋天的图画
陡峭的山峰
翻滚的云海 有趣的怪石
高高的山峰
紫色的水晶 安静的小院
绿色的树枝
静悄悄的教室 美丽的树林 清新的空气
火红的枫叶 亲爱的老师 难忘的日子
慈祥的微笑 紧张的心情 满意的笑容
伟大的祖国 金黄的果实 火红的旗帜 洁
白的鸽子 欢乐的乐曲 美好的日子 庄严的
• 练书法 画图画 下象棋 弹钢琴
• 拉二胡 唱京戏 栽花草 喂鸽子
• 养金鱼 做航模 学电脑 观天气
• 搬桌子 抬木头 抓小鸡 看电视
• 吃苹果 吹泡泡 听音乐 打电话
• 做作业 讲科学
读课文 写文章 爱生活 踢足球 扫地 提水
推车
挑土 捕鱼 捉虫
• 踮起脚尖 消除疲劳 热爱劳动 关心集体 堆雪人 打雪杖 看雪景
二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二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5cb5f7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1.png)
二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二年级数学上册的重点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的认识:认识100 以内的数,包括数的读写、大小比较、数位
顺序等。
●加减法:掌握100 以内的加减法,包括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
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等。
●乘法:初步认识乘法,掌握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
●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和米,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
●图形的认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
并能够进行分类和组合。
●时间:认识钟表,能够读出时间并说出时间的先后顺序。
这些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重点知识,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练习和实践来掌握这些知识。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辅导和练习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二年级数学上册早读
![二年级数学上册早读](https://img.taocdn.com/s3/m/77705498d0d233d4b14e69f1.png)
10以内的加法表
1+2=3 1+3=4 2+2=4 1+4=5 2+3=5 3+2=5 1+5=6 2+4=6 3+3=6 4+2=6 1+6=7 2+5=7 3+4=7 4+3=7 5+2=7 1+7=8 2+6=8 3+5=8 4+4=8 5+3=8 6+2=8 1+8=9 2+7=9 3+6=9 4+5=9 5+4=9 6+3=9 7+2=9 1+9=10 2+8=10 3+7=10 4+6=10 5+5=10 6+4=10 7+3=10 8+2=10 1+1=2 2+1=3 3+1=4 4+1=5 5+1=6 6+1=7 7+1=8 8+1=9 9+1=10
4个一和6个十组成的数是(64 )。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计算加法、减法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在计算进位加法时,应注意: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6÷3=2
8÷4=2
12÷3=4 15÷3=5 18÷3=6 21÷3=7 24÷3=8 27÷3=9
12÷4=3 16÷4=4 20÷4=5 24÷4=6 28÷4=7 32÷4=8 36÷4=9
苏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7f7db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2.png)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知识点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有余数的除法:学生需要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并会进行除法列竖式计算。
认识万以内的数:学生需要掌握10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读写,以及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概念。
他们会从右边起认识个位、十位和百位,并了解个、十、百是计数单位。
同时,他们还会学习10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以及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认识方向:学生需要了解太阳每天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早晨起床时面向太阳则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同时,他们还会学习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以及指南针的指向。
认识图形:学生需要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会数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
此外,他们还会了解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三角形有三条边等特性。
以上知识点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做好准备。
二年级数学早读内容
![二年级数学早读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72eb1e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2.png)
二年级数学早读内容一、乘法口诀。
1. 一一得一。
2.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3.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4.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5.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6.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7.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8. 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9.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
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 计算方法:十位相加减,个位是0。
例如:30+20 = 50,50 - 30 = 20。
2.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 不进位加法。
-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和整十数相加。
例如:25+3 = 28(先算5+3 = 8,再算20+8 = 28)。
- 两位数加整十数: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加个位上的数。
例如:25+20 = 45(先算20+20 = 40,再算40+5 = 45)。
- 进位加法。
-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例如:28+5 = 33(先算8+5 = 13,向十位进1,20+13 = 33)。
3.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 不退位减法。
-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减,再和整十数相加。
例如:35 - 3 = 32(先算5 - 3 = 2,再算30+2 = 32)。
- 两位数减整十数: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减,再加个位上的数。
例如:35 - 20 = 15(先算30 - 20 = 10,再算10+5 = 15)。
- 退位减法。
-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减,不够减从十位借一当十。
例如:32 - 5 = 27(先算12 - 5 = 7,再算20+7 = 27)。
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数学背诵的内容
![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数学背诵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e948fe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6.png)
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数学背诵的内容
标题:《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二年级至五年级背诵内容指南》数学是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学科,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基础知识点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针对二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梳理出在这个阶段需要背诵和掌握的数学内容,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一、二年级数学背诵内容:
1.加减法口诀: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乘法口诀: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表,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
3.时间和人民币:认识时、分、秒,学会简单的时间计算;认识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三、四年级数学背诵内容:
1.算术运算:加强整数四则运算的熟练度,提高计算速度。
2.单位换算:掌握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常见单位之间的换算。
3.方程与不等式:了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
五年级数学背诵内容:
1.小数运算:熟练掌握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了解小数的性质。
2.分数: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图形与几何:认识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图形,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总结:
通过以上内容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从二年级到五年级,数学知识逐渐
深入,涉及到的知识点也越来越广泛。
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背诵和记忆,还要加强练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题目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二年级上册 数学早读资料
![二年级上册 数学早读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1ef6ea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3.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早读资料班级:姓名:学号: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认识古人测量用的长度单位很久以前,人们用1庹(tuǒ)、1拃(zhǎ)等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将两臂伸长的长度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叫一庹(tuǒ)。
将手张开,把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长度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叫一拃(zhǎ)。
只有用相同的计量单位去量相同的物体,才会得出相同的结果。
这就需要进行长度单位单位的统一。
2、认识厘米和米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做单位,厘米可以用“cm”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做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3、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4、线段特征①线段是直直的②有两个端点③可以量出长度5、画线段的方法①先画两个端点②用尺子画线连接端点③写几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算起。
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算起。
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3、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用加法计算。
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用减法计算。
4、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竖式没有简便写法)5、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先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一个问题,再把第一个问题的结果做为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二个问题。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认识角从一个点引出两条笔直的边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画角画角是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
画直角时,一定要记得画上直角符号。
3、直角直角: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比一比。
二年级数学笔记摘抄
![二年级数学笔记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31cdbf6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4.png)
二年级数学笔记摘抄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科目之一。
在二年级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下面是我从数学课上摘抄的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 数字的认识在二年级,我们需要认识和掌握0到100的数字。
可以用数学游戏的方式帮助我们认识数字,例如猜数字游戏、数数游戏等。
同时,还要学会将数字写出来,比如数字1到10的写法,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字的意义。
2. 数的比较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需要比较数字的大小。
学会使用大于、小于、等于这些比较符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在比较数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比较符号来判断数字的大小,例如10 > 5,表示数字10比数字5大。
3. 加法和减法在二年级,我们开始学习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学习加法时,我们需要学会对两个数字进行相加,得到结果。
例如,2 + 3 = 5。
学习减法时,我们需要学会从一个数字中减去另一个数字,得到结果。
例如,7 - 4 = 3。
通过大量的练习,我们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4. 数字的排序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需要对一组数字进行排序。
学会将一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排序可以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进行,例如,对数字3、5、1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得到的结果是1、3、5。
5. 数字的组合与分解在二年级,我们还需要学习数字的组合与分解。
组合是指将几个数字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数字,例如,2 + 3 = 5。
分解是指将一个数字拆分成几个部分,例如,5可以分解成2和3。
通过组合和分解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字的结构和运算规律。
6. 二位数的认识和运算在二年级,我们还需要学习二位数的认识和运算。
二位数是指由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字,例如,10、23。
学习二位数时,我们需要掌握数字的十位和个位,学会对二位数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二年级数学早读内容
![二年级数学早读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67afe2e4b35eefdc8d333b3.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早读”内容姓名:班别: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和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厘米可以用“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2、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的,可以量出长度。
3、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5、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减起;(3)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6、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7、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要按照从左到右的计算顺序进行。
8、一个角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
9、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和钝角。
10、一个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这个角就越小,张开的得越大,这个角就越大。
11、角的大小与它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1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13、一个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14、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求几个不同加数的和,要用加法来计算。
15、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16、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每句口诀都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每句口诀可用来计算一至两道乘法算式。
18、1时=60分,30分也可以说是半小时。
(1)钟面上有(12 )个数,这些数把钟面分成了(12 )个相等的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了( 5 )个相等的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 )个小格。
(2)钟面上有(2 )根针,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
(3)时针走1大格,就是(1 )小时。
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 1 )圈,就是(60)分。
1是=(60 )分19两张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早读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早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2691e481c758f5f71f6707.png)
⒋ 时针走1个大格,分针正好走
圈,是 60 分。
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大格。
1时=60分
• 8时5分 可以写成 8:05 。记住,分钟数不 超过10的时候,要添加一个“ 0 ”,写成 8:5 ,是不对的。
• 8时30分 也可以写成 8时半,8:30
• 我们平常说的一刻钟指的是15分钟, 也就是 • 一刻钟=15分。
请你判断: 4+ 4+ 4 = 4× 3 (√ ) 2+2+2+2+2=2×5(√ )
7 + 7+ 5= 7× 3 6+ 6+ 6 + 6= 6× 4
(× ) (√ )
相同加数
乘法计算
5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5×3=15
1×5=5
5×2=10
5×4=20
5×1=5
• 线段是直的,可以测出长度,有两个端点!
• 端(读duan,第一声)
• 学生画一条线段,他从直尺上的“0”刻度画到 “6”,则这条线段有6厘米长。
0
1厘米 2
3
4
5
6
7
8
从3开始量起,量到7,用7-3=4,知道线段长4厘米。
0
1厘米 2
3
4
5
6
7
8
• 在连接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简称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如下图,第3条线是最 短的。 1
4×5=(20 ) 口诀:四五二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3×3=( 9 ) 口诀:三三得九
6的乘法口诀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看一句口诀你能说出两个乘法算式吗?
四六二十四
三六十八
知识点总结(早读资料)课件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知识点总结(早读资料)课件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03150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9.png)
【简单的排列】 排列问题与事物的顺序有关,可以用固定首位法或者调换位置法 解决。(用两个数字组数,只要把这两个数字调换位置,组成 的两个数就不同。)
【简单的组合】 组合与排列不同,它与事物的顺序无关,可利用列表法或连线法 来解决组合的问题。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去思考。(两个数的和, 无论两个数怎样调换位置,和都不变。)
3.认几时几分 (1)时针过了数字几,就是几时多,多了多少看分针。 如果不好判断时针的位置,可以用直尺画一条延长线,方便分辨。 (2)分针指着数字几就是走了几大格。(可以利用5的乘法口诀 或者5个5个地数) 如:分针指着5,表示走了5个大格,是25分。 4.解决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①找出事件的先后顺序 (把信息列出来,明确先后顺序) ②推算出经过的时间段 (明确在哪个时间之后到哪个时间之前) ③读出钟面时间 (记录在钟面旁边,在判断时会更方便) ④排除不合理时间
(4)最后标出
。
4.钟面上的 和 ,时针和分针都成 。
5.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各有 ,而且是 。
6.拿一张纸先 对折,再 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认识锐角和钝角】
1.以直角为标准,
的是 ;
的是 。
2.锐角<直角<钝角
3.每把
上都有
。
4.判断角的方法: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
(1)点对点,边对边,边重合,是直角;
【6至9的乘法口诀】
【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的口诀】
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 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
【解决问题】
解决“够不够”的实际问题时,先求出要比较的两个量,再进行比较(先计算, 再比大小)。
1.认识时间 (1)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较长的针是分针;较短的针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中又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 小格。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时针走一大格是1 时。 (3)分针走一大圈,时针才走一大格,所以1时=60分钟。 (4)半小时=30分钟,一刻=15分钟。 (5)时间的读与写 如:文字表示法--4时5分 电子表示法--4:05,当分钟数不满10时,要在前面添0来占位。 2.认整时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时整。
二年级早读内容
![二年级早读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f93e42b0066f5335a81214a.png)
成语1、与春天有关: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风化雨、春光明媚2、与夏天有关:汗流浃背、汗如雨下、大汗淋漓、狂风暴雨、骄阳似火、烈日炎炎3、与秋天有关: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凉风习习、天高云淡4、与冬天有关:滴水成冰、地冻天寒、鹅毛大雪、雪兆丰年、冰天雪地5、与时间有关: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寒来暑往、星移物换6、与自然现象有关:风吹草动、雨过天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7、与学习有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一往无前词语1、水汪汪:乐呵呵、笑哈哈、笑眯眯、亮晶晶、喜滋滋、气冲冲、气呼呼2、绿油油:白花花、红彤彤、黄灿灿、黄乎乎、金灿灿、3、干干净净:大大方方、风风火火、高高兴兴、风风雨雨、红红火火4、鲜红鲜红:研究研究、雪白雪白、通红通红、金黄金黄、乌黑乌黑5、又大又圆:又白又胖、又高又大、又说又笑、又跳又笑6、不知不觉:不三不四、不闻不问、不见不散、不仁不义近义词刚刚(刚才)、壮丽(美丽)、经常(常常)、开心(高兴)、十分(非常)、处处(到处)、感谢(谢谢)、渐渐(慢慢)、好看(漂亮)、特别(非常)、故乡(家乡)、闻名(有名)、马上(立刻)、喜滋滋(乐呵呵)、一溜烟(一眨眼)动词讲故事挖野菜逮小鱼踢足球吹笛子写字做作业提篮子读书唱歌采蘑菇听音乐看风景背古诗捉蝴蝶洗衣服开空调打电脑坐沙发吃东西抬箱子拍皮球种树苗看电视打枪种花看书写作文数量词一件毛衣一个冬天一棵青松一篮野菜一本作业一支笛子一杯牛奶一台电视一粒种子一场雨一阵风一只鸟一片蓝天一个太阳一朵花儿一只船一条河一首歌一枝腊梅一场大雪一条蟒蛇一片肉一只狐狸一匹大马一张脸一根羽毛一朵白云一棵大树一道彩虹一个梦一座高山一颗星星一片绿叶一片白帆一条渠一个池塘一条龙一座海岛一头牦牛一朵梅花一片竹林一张桌子一条尾巴一个苹果一把椅子一只鸭子一门火炮一条街一座楼一块宝石一张照片一条小鱼一级石阶一片草叶一只蜜蜂一间房子。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早读内容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早读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95dc7c0a1c7aa00b52acb37.png)
1、把物品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平均分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把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
第二种分法把物品每几个一份的分,求能分成几份,含义是几里面有几个几。
(1)把6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2个;6÷3=2(个),二(三)得六
(2)8颗糖,每2个一份,能分成4份;(8里面有4个2)8÷2=4,(二)四得八
5、被除数÷除数=商
6、当被除数=除数,商是1;
当除数是1时,被除数=商。
7、算除法算式时要背诵关于除数的乘法口诀。
8、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9、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10、算式里面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11、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是平移现象。
特点是:大小不变,方向不变。
12、绕着中心运动的现象是旋转现象。
特点是: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13、平均分分完之后剩下的数就是余数。
14、余数要比除数小,除数要比余数大。
15、列除法竖式时,除号要用尺子画,屋檐与屋顶要连接好。
被除数住在厂房里面,除数住在屋檐外面。
商写在最顶上,要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
书写时数位要对齐,每一层要住着两个数字。
最后余数要小于除数。
最后要把横式的得数写上。
16、遇到除法算式就要想什么与除数相乘会最靠近被除数。
课程表模版
![课程表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23fed7aa00b52acfc7caf8.png)
2.2课程表
时间
类别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早读语文语文英语语文语文
上午第一节数学语文语文语文数学第二节语文数学语文数学英语第三节语文音乐英语体育语文第四节读写读写读写读写读写
下
第五节数学跆拳道体育音乐形体
纳金小学课程表
时间
类别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早读
上午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
下第五节
午第六节
第七节
晚读
***附小二年级(3)班课程表
时间
类别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上学时间
上午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
下午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放学时间
纳金小学数学课程表时间
类别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早读
上午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
纳金小学数学课程表
时间
类别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早读
上午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二年级(3)班课程表
***附小二年级(3)班课程表
***附小二年级(3)班课程表。
二年级数学上册早读
![二年级数学上册早读](https://img.taocdn.com/s3/m/079072ad561252d381eb6e44.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早读资料)一、米和厘米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用米作单位。
厘米可以用“cm”表示,米可以用“m”表示。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②从个位减起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当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直角6.比直角大或大于直角的角是钝角。
7.比直角小或小于直角的角是锐角。
9.钝角>直角>锐角四、乘法的初步认识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 5 × 4 或 4 ×5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加法:15 + 23 = 38 乘法:2 × 3 = 6加数加号加数和乘数乘号乘数积减法:39 - 13 = 26 (因数)(因数)被减数减数差6. 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法,再算加减,如: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五、时间的认识1、钟面上有12个大个格,60个小格,分针又长又细,时针又短又粗。
2、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如: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就是8时。
二年级早读内容弟子规和小古文、晨读对韵
![二年级早读内容弟子规和小古文、晨读对韵](https://img.taocdn.com/s3/m/c579a3f1f705cc17552709b3.png)
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小古文二年级上学期用21. 孔融让梨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二年级基本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基本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1eecdb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7.png)
二年级基本知识点归纳一、数学1.1 加法在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加法是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内容。
通过掌握加法,学生可以实现简单的数字计算。
例子:2+3=51.2 减法除了加法,减法也是二年级数学中的基本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例子:5-2=31.3 乘法在二年级,学生开始接触乘法。
乘法是将两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的数学运算。
例子:2x3=61.4 除法除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它是将被除数分成若干等分的运算。
例子:6÷2=3二、语文2.1 识字二年级的学生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包括认读和写写。
2.2 识字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汇,并能够正确使用这些词汇进行表达。
2.3 识字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二年级的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短文、故事等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英语3.1 单词在英语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英文单词,包括认读、拼写和正确使用。
3.2 句子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简单的英文句子来提高英语交流能力。
3.3 对话学生需要通过练习英文对话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科学4.1 自然在二年级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开始接触一些基本的自然知识,包括四季、植物、动物等。
4.2 实验学生需要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和探究自然界的现象。
4.3 环境保护学生需要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
五、社会5.1 社会规则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社会规则,如尊老爱幼、讲礼貌等。
5.2 国家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国家的基本情况,如国旗、首都等。
5.3 交通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和常识。
以上是二年级学生学习的一些基本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全册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a080b0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7.png)
1.计数和术语:
-掌握0-100之间的数字,并能正确读和写数字。
-学会在连续的数中找出前一个和后一个数。
-了解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加法:
-熟练掌握0-20的加法表。
-能够用竖式计算加法,并理解加法的交换律。
-掌握简单的进位加法,如10+4=14
3.减法:
-熟练掌握0-20的减法表。
-能够用竖式计算减法,并理解减法的借位原理。
-掌握简单的退位减法,如10-4=6
4.乘法:
-通过反复计数理解乘法的概念。
-初步掌握乘法表中0-10的乘法运算。
5.除法:
-通过分组和反复减法理解除法的概念。
-初步掌握除法表中0-10的除法运算。
6.分数:
-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用图形表示分数。
-初步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单的分数运算。
7.位数和数位:
-了解十进制的位数概念,如个位、十位、百位等。
-能够根据数位来读和写数字。
8.数量与比较:
-能够用数目词表示小于、等于和大于的关系,如多、少、相等等。
-学会估算和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9.图形和几何:
-识别和描述常见的二维图形,如圆、正方形、长方形等。
-学会分辨和比较简单图形的属性,如边数、角数等。
10.数据统计:
-能够进行简单的图表读取和数据的分析。
-学会制作简单的图表,如柱状图、饼图等。
以上是小学二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打好数学基础,并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和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cm”表示。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1米-2厘米=100厘米-2厘米=98厘米1米-20厘米=100厘米-20厘米=80厘米
2、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3、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左端对齐“0”刻度,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没有对齐0刻度时,可以用右边的数-左边的数,也可以数从左端到右端占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
4、笔算加法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5、笔算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6、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
7、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要按照从左到右的计算顺序进行。
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的
8、一个角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
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和钝角。
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
9、一个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这个角就越小,张开的得越大,这个角就越大。
10、角的大小与它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1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更简便。
乘加、乘减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1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求几个不同加数的和,要用加法来计算。
13、从不同位置或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在同一个位置观察物体,能同时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14、乘法口诀表中每句口诀都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每句口诀可用来计算一两道乘法算式。
15、1时=60分,30分也可以说是半小时。
4时5分写作4:05.,4:30读作4时30分或4时半。
(1)钟面上有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60 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也就是时针走1小时,分针就要走60分。
(2)要想读正确,分针时针都要看,先看时针,走过几时是几时,再看分针,分针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
时间表示方法有两种:文字式和电子式。
(3)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16、两张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
要有序思考,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排列时要先确定好对象,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组合时,与顺序没有关系。
姓名: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和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cm”表示。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1米-2厘米=100厘米-2厘米=98厘米1米-20厘米=100厘米-20厘米=80厘米
2、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3、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左端对齐“0”刻度,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没有对齐0刻度时,可以用右边的数-左边的数,也可以数从左端到右端占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
4、笔算加法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5、笔算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6、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
7、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要按照从左到右的计算顺序进行。
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的
8、一个角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
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和钝角。
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
9、一个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这个角就越小,张开的得越大,这个角就越大。
10、角的大小与它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1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更简便。
乘加、乘减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1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求几个不同加数的和,要用加法来计算。
13、从不同位置或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在同一个位置观察物体,能同时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14、乘法口诀表中每句口诀都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每句口诀可用来计算一两道乘法算式。
15、1时=60分,30分也可以说是半小时。
4时5分写作4:05.,4:30读作4时30分或4时半。
(1)钟面上有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60 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也就是时针走1小时,分针就要走60分。
(2)要想读正确,分针时针都要看,先看时针,走过几时是几时,再看分针,分针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
时间表示方法有两种:文字式和电子式。
(3)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16、两张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
要有序思考,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排列时要先确定好对象,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组合时,与顺序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