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次课 油气藏类型
油气藏的形成过程石油生成运移PPT课件
第16页/共108页
第17页/共108页
第18页/共108页
第19页/共108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 2001年 原油10653万吨 大庆5000万吨 2002年 原油11761万吨 2002年 销售收入:3498亿;利税总额:533亿;税金:640亿
2004年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利润超过1100亿 2005年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利润超过1600亿 2003年全国生产原油1.69亿吨 2004年全国生产原油1.75亿吨,进口原油1. 1亿吨 2005年全国生产原油1.82亿吨,进口原油1.26亿吨 2008年全国生产原油1.93亿吨,进口原油1.79亿吨,进口比上年增长9.6% 。原油对外依存度上升到48%。考虑到成品油大量进口的因素,2009年中 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52%。 年报显示,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石油08年净利1144.31亿,同比下降 22%。石油08年营业额高达10711亿元,同比增长28.1%,主要是由于原油、 天然气及成品油等主要产品价格上升和销售量变化。 03年海外原油生产量达到2500万吨。(P1) 05年海外原油生产量达到2789万吨。
第20页/共108页
主要油田企业为:①大庆油田5000万t;②胜利油田;③辽河油田;④新疆油田过 1000万t;⑤长庆油田成为我国陆上第五大油田1000万t (p3); 6、柴达木建设千万吨 级大型气田;7、新疆塔里木油田1000万t。(看ppt)
《财富》首推中国上市百强(2001年)中石化、中石油、中国移动位居前三位。 2002年第一位。2003年第二位,电力第一位。
第4页/共108页
2006年油价走势
周线图
第5页/共108页
长期走势
(新版教材)天然气工程授课教案
教书育人工作计划要点本学期,我主讲“天然气工程”课。
为了上好本课程,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教书又育人,使学生在思想上和专业技术上都获得较大提高,特制定如下计划: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的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以党的政策为指导,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2、培养学生热爱石油工业,热爱本专业的思想和为石油工业奉献的精神。
结合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使学生了解我国石油工业的创业精神。
3、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
经常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学习情况及学习方法。
主动关心和帮助学生,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4、结合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改进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既掌握所学知识,又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的学习严格要求,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严格考勤,经常抽查,对迟到、早退的学生要严格批评、教育,要求学生遵守纪律。
6、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课和讲课,做到内容熟练和精练。
在教学中,不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讲解中突出重点,注重启发,培养能力。
7、认真批改作业,耐心辅导,注意效果。
内容提要:第一章天然气工程绪论概述我国天然气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天然气工程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有关学习天然气工程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天然气的主要物性参数(复习)第一节天然气的组成与分类第二节天然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比容第三节天然气的偏差系数第四节天然气的等温压缩系数第五节天然气的体积系数和膨胀系数第六节天然气的粘度第七节天然气中水蒸气含量第八节天然气的热值第九节天然气的爆炸性第三章烃类流体相态第一节油气烃类体系的基本相态特征烃类相态基本概念、单组分和两组分烃的相态特征及临界点定义之差异,反转凝析现象及解释,各类气田(干气、湿气、凝析气)的P-T图等。
油气藏的类型
一(.一背)斜油 背气 斜一藏 . 油背气斜藏油气藏
◆地质作用下,◆储地集质层 作用 呈下拱,起储的 集背 层呈斜拱,起其的上 背斜,其 方为非渗透性盖方层为所非封 渗透 闭性,盖形层成所背 封闭斜,圈形闭成, 背斜圈闭, 其中聚集了油气其而中形聚成 集了 。油气而形成。
油气水局限于闭合空间内,按重力分异作用分布。 含油面积形态与背斜形态一致,平面上呈环带状。 油层压力分布和等高线近于平行。
由于沉积中断,以地层不整合面作遮挡 条件所形成的圈闭称为地层圈闭。在地层圈 闭中形成的油气藏叫地层油气藏。
(一)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潜伏剥蚀 突起圈闭
潜伏剥蚀背 斜构造圈闭
潜伏剥蚀单 斜构造圈闭
(二)地层超覆油气藏
储集层超覆在基岩、盆缘、不整合面上
特 ①油气分布受地层超覆面和底板不 点 渗透层控制;
(1)遮挡物——封闭作用 (2)油气运移的通道——开启性
纵向上:断层带具有的封闭性取决于:
断层性质 断面产状 断开地层岩性 断层带内流体活动
横向上: 断层带具有的封闭性取决于:
断层两盘岩性组合及配置关系、断距
断层油气藏的类型
(1)按断层与 储层平面组合 关系分类:
断鼻油气藏
断块油气藏:
弧形断层断块油气藏
②含油范围受地层超覆线与构造等 高线交切的闭合面积控制; ③以层状油气藏为主。
一 构造油气藏 二 地层油气藏 三 岩性油气藏 四 特殊类型油气藏 五 复合油气藏
三、岩性油气藏
地层内由于横向上岩性变化所形成 的圈闭称为岩性圈闭。在岩性圈闭中形 成的油气藏叫岩性油气藏。
特点:该类油气藏以岩性为主,各独立砂体的含油
1、挤压背斜油气藏
老君庙背斜油藏综合图
油气藏类型及特征
•多断层断块油气藏
东辛油田营13断块区油藏平面及剖面图
34
三、岩体刺穿油气藏
由于刺穿岩体接触遮挡而形成的圈 闭,称岩体刺穿圈闭。 地下岩体:盐岩、膏岩、软泥、岩 浆岩等。
罗马尼亚莫连尼油田横剖面图
35
三、岩体刺穿油气藏
1.形成机理 地下岩体侵入→刺穿上覆沉积岩层→储集层上倾方向被侵入岩体封闭 →上覆沉积岩层变形或变位→背斜圈闭和断层圈闭。
罗马尼亚莫连尼油田横剖面图
39
2. 泥火山刺穿油气藏
由于泥火山刺穿上覆沉积岩 层,直接遮挡储集层上倾方向形 成圈闭,其中聚集油气而形成。
洛克巴丹油气田剖面图
40
3.岩浆岩体刺穿油气藏
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并刺 穿上覆沉积岩层,形成岩浆岩 体刺穿圈闭。
墨西哥的岩浆盐体刺穿油田横剖面图 41
四、裂缝性油气藏
45
1、形成机理
与区域性的沉积间断及剥蚀作用有关。 区域上升---岩层受强烈风化、剥蚀----形成潜山--不渗透地层覆盖--形成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油气聚集 其中。
(A) 地层隆起成背斜;(B) 背斜遭剥蚀;(C) 沉积物覆盖,石油聚集
46
2、潜山油气藏类型
按照潜山的形态,可将潜山油气藏划分为古地貌山、断 块山和褶皱山。
18
二、断层油气藏
储集层上倾方向被断层遮挡形成断层圈闭,其中 聚集了油气。
19
1.断层圈闭的形成机理
前提条件:断层封闭;断层与储层构成闭合的空 间,断层线与构造等高线闭合。
20
断层的封闭机理:对置封闭、泥岩涂抹封闭、颗粒破碎封闭、成岩封闭。
(1)对置封闭:储层上倾方向与非渗透层对接, “砂岩不见面”。
原始 气油比(m3/t)
6.1 油气藏的分类概述
第六章圈闭及油气藏的类型6.1 油气藏的分类概述一、分类概述世界上发现的油气藏数量众多、类型各异。
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目的,提出了上百种油气藏分类方案。
主要分类依据:圈闭成因、油气藏形态、遮挡类型、储集层类型、储量及产量的大小、经济价值、烃类相态及流体性质。
一、分类概述根据经济价值:经济性油气藏、非经济性油气藏。
经济性油气藏:具有一定储量规模,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值得开采并能够开采的油气藏。
非经济性油气藏: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不值得开采或者无法开采的油气藏。
中国油气藏相态类型划分表 (据孙志道简化,1996)油气藏相态类型原始气油比(m3/t)相态地面原油特征典型的烃组成(mol,%)大类细分类储层地面颜色相对密度粘度(mPa.s) C1C5气藏干气藏无油气相气相无油无油无油96 0.0 湿气藏>1500 气相气液透明0.6 <1.0 91.6 0.94 凝析气藏>1000 气相气液透明-淡黄0.6~0.8 <1.0 87 4.6油气藏近临界态凝析气藏600~1000 气相气液黄-桔黄0.76~0.81 1.0~2.0 70.4 11 临界态油气藏526 气液气液黄-桔黄0.76~0.82 1.0~4.0 59.7 14.5 近临界态油藏(高挥发性)350~650 液相气液桔黄-浅绿0.76~0.82 1.0~1.0 64 19.7油藏轻质油藏10~350 液相气液浅绿-褐色0.76~0.83 5~10 35 38.3 常规油藏35~ 250 液相气液黑色0.83~0.87 10~30 49 44.7 轻度重质油藏<35 液相气液黑色>0.87 30~100 20 71 中度重质油藏微量气液相气液黑色0.9~1.0 100~4000重度重质油藏基本无气液相气液黑色>1.0 >400沥青质油矿无气无液固相固相黑色>1.0 >90层状层状块状不规则状•根据油气藏中储集层形态划分的油气藏类型示意图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一、分类概述根据圈闭成因:(1)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混合油气藏;(2)构造、地层、岩性、水动力、复合;(3)构造油气藏、非构造油气藏。
油气藏基本类型
四、复合油气藏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共同起封闭作用而形 成的圈闭称为复合圈闭, 成的圈闭称为复合圈闭,油气在其中的聚集就 称为复合油气藏. 称为复合油气藏 主要有:构造 地层复合油气藏 地层复合油气藏; 主要有:构造—地层复合油气藏; 构造—岩性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构造 岩性油气藏; 岩性—水动力复合油气藏等 水动力复合油气藏等。 岩性 水动力复合油气藏等。
古潜山油气藏
2、地层超覆油气藏 、 形成:水进→超覆→ 形成:水进→超覆→退积层序
海退 退覆退 跨覆 海进 海退覆盖 海侵超覆
水退→退覆→ 水退→退覆→进积层序
指出油气藏的类型
三、水动力油气藏
由水动力,或和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 由水动力,或和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使静水条件下不 存在圈闭的地方形成聚油气圈闭,称为水动力圈闭 水动力圈闭, 存在圈闭的地方形成聚油气圈闭,称为水动力圈闭,其中 水动力油气藏。 聚集了商业规模的油气后,称为水动力油气藏 聚集了商业规模的油气后,称为水动力油气藏。
二、地层油气藏
因储集层的岩性或物性的横向变化或者由于纵向上 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地层圈闭;其中聚集 地层圈闭; 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 地层圈闭 了油气——地层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了油气 地层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透镜型、尖灭型) 岩性油气藏(透镜型、尖灭型) 不整合油气藏(地层不整合覆盖、地层超覆) 不整合油气藏(地层不整合覆盖、地层超覆) 生物礁油气藏
生物礁油气藏
(三)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储集层由于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即与地层 储集层由于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 不整合面有关的圈闭)中的油气聚集,即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不整合面有关的圈闭)中的油气聚集,即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地层不整合覆盖(遮挡) 地层不整合覆盖(遮挡)油气藏
油气藏的类型
第一节油气藏的类型第二节油气聚集单元第三节油气资源分布特点及控制因素•主要内容第五章油气聚集类型及分布规律▲油气藏的分类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其它类型油气藏▲油气藏基本类型第一节油气藏的类型一、构造油气藏大类类亚类挤压背斜油气藏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差异压实背斜油气藏背斜油气藏牵引背斜油气藏断鼻油气藏弧形断层断块油气藏交叉断层断块油气藏多断层切割的断块油气藏断层油气藏断层线、等高线与岩性尖灭线共同配合形成裂缝性油气藏盐体刺穿接触油气藏泥火山刺穿接触油气藏构造油气藏刺穿接触油气藏岩浆岩体刺穿接触油气藏1、背斜油气藏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地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向周围倾伏的背斜,称背斜圈闭。
油气在背斜圈闭中聚集形成的油气藏,称为背斜油气藏。
这类油气藏在世界油气勘探史上一直占最重要的位置,也是石油地质学家们最早认识的一种油气藏类型。
J.D.Moody等人(1972)统计了世界上最终可采储量在7100万吨(5亿桶)以上的189个大油田,其中背斜油藏占总数的75%以上。
类挤压背斜油气藏:指在由侧压应力挤压为主的褶皱作用下形成的背斜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1)挤压背斜油气藏—与挤压作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主要特征:▲常见于褶皱区▲两翼地层倾角陡▲常呈不对称状▲闭合高度较大▲闭合面积较小▲常伴有逆(冲)断层一般在地台区较为常见,在地台内部坳陷和边缘坳陷中。
基底活动使沉积盖层发生变形,形成背斜圈闭。
(2)与基底隆起(升降)有关的背斜油气藏在沉积过程中,由于基底的差异沉降作用而形成的平缓、巨大的背斜构造中的油气聚集。
主要特点:★一般表现为宽缓背斜、大隆起、长垣;★两翼地层倾角平缓,且向上更趋平缓;★闭合高度较小;★闭合面积较大(与褶皱区比较);★可发育受基底断裂控制的继承性断层,但数量较少。
圈闭成因:地下塑性物质活动的结果。
坳陷内堆积的巨厚盐岩、石膏和泥岩等可塑性地层,在上覆不均衡重力负荷及侧向水平应力作用下,塑性层蠕动抬升,使上覆地层变形形成底辟拱升背斜圈闭。
P01 油气藏概述PPT课件
21
+ T1
+ T2
•钻探之前需对圈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22
油气勘探二途径
•源控理论 油源 油气区 油气带 油田 油藏
23
主要内容
•油气藏 •油气藏条件 •油气藏分类 •油气藏命名
24
二、油气藏条件
1. 地质条件
生、熟、运、储、盖、圈、保
源岩
•初次运移 •二次运移
25
2. 力学条件I
•统一的油水界面
B DE C
T
41
5. 接触关系
油、气、水
•边水
~
•底水
42
~
~
•气顶边水油藏
•气顶底水油藏 ~
43
~
~
•油环气藏
~
•油底气藏
44
p
A
D 0.8
0.2
C
B
E
T
问答
问题提问与解答
HERE COMES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 46
结束语 CONCLUSION
物性:颜色、粒度、孔隙
7
•储集层 孔隙开度较大的岩石层 •非储层 孔隙开度较小的岩石层
8
•水平、倾斜储层无法聚集油气
9
•圈闭 •构成要素
储集层 盖层 遮挡物
岩石
10
Oil
•盖 层 阻止油气向上运移 •遮挡物 阻止油气侧向运移
11
•圈闭参数
溢出点 闭合高度 闭合面积
Dof
12
ht
h
At
•圈闭容积
Vct=Ath(1-swc)
13
14
2. 油藏
第七章油气藏类型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成为油气的长距离运移的通道。油气藏形成后,开启的
断层可使油气沿断层向上运移,在上部地层形成次生油 气藏或直接运移至地表造成散失破坏。
(2)通道和破坏作用
•断层活动期:
——开启,可作运移通道,也可破坏原生油气藏 ——封闭 •间歇期:
•多期活动性断层:
——早期的利于油气聚集,后期的则不利。
分布:快速沉积的三角洲,盆倾断层,背斜高点顺断层有迁移 分布
形成机理
沉积过程中,由于张性断层的块断活动及重力滑 动,边沉积边断裂,堆积在同生断层下降盘上的砂泥
主要分布在断陷盆地靠近边界断裂一侧, 岩地层沿断层面下滑,使地层产生逆牵引(与正牵引
沿断层走向,呈串珠状分布。我国渤海湾盆 比较),形成了这种特殊的“滚动背斜”圈闭。
由侧向挤压应力为主的褶皱作用而形成的背
斜圈闭的油气聚集。
2、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与基底活动有关) 稳定地台区,盆 地内部基底活动, 差异升降,使沉积 盖层发生变形,形 成宽缓背斜。 ☆特点:两翼缓、倾角小,H闭较小,S闭较大, 特点 多分布在裂谷型含油气盆地中,常成组、成带分 布,组成长垣或隆起带。背斜的形成具有继承性。
藏
逆 断层 断 块油 气 藏
A A
构 造裂 缝 油 气藏
A A
岩 体 刺 穿 油 气 藏
盐 体刺 穿 油气 藏
A A
泥 火山 刺 穿油 气 藏
A A
岩 浆 挡 油气 藏
潜 伏剥 蚀 突起 油 气藏
A A
潜 伏剥 蚀 构造 油 气藏
A A
地 层超 覆 油 气藏
3.断层油气藏形成条件
1)断层在纵横向是封闭的;
2)断层位于储层的上倾方向;
油气藏开发分类之按油气藏流体性质分类
油气藏开发分类之按油气藏流体性质分类油气藏所储流体的性质包括:密度、黏度、凝固点及烃类、非烃类组分等,也有多种分类方法,最常用的是按密度分类,通常分为石油和天然气两大类。
国际上通用的分类方法是将油气藏按所产流体分为天然气藏、凝析气藏、挥发性油藏、稠油油藏、高凝油藏和常规原油油藏。
在自然条件下,储层流体又往往是两类流体甚至三类流体组成一个油气藏,如有气顶或凝析气顶的油藏,有油环或油垫的气藏或凝析气藏,有凝析气顶的挥发性油藏,有气顶的稠油油藏,有稠油环或油垫的气藏等。
一、天然气藏天然气藏定义为流体在地下储层中原始孔隙压力下呈气态储存,当气层压力降低时,气藏中的天然气不经历相变。
因而虽然许多天然气藏采出的流体在地面常温常压或低温下有液相析出(一般也称凝析油),但只要在气藏温度条件下,压力降到气藏枯竭压力仍不会出现两相的,都属天然气藏。
用相图表示则气层温度一定大于临界凝析温度。
根据天然气中烃类组分,天然气有干气、湿气、富气、贫气等多种分类。
但大多数只是定性概念,没有定量界限,一般干气、湿气以天然气中戊烷以上重烃组分含量多少来区分。
富气、贫气以天然气中丙烷以上重烃组分含量多少来区分。
由于重烃比甲烷在相同体积下热值要成数倍地增加,且许多重烃都是石油化工的优质原料,故湿气、富气的经济价值比干气、贫气要高得多。
天然气藏的开发与油藏开发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是PW特性对开发特征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不是像油藏那样起提高采收率的作用;其次是能量的补充一般起降低采收率的作用而不是像油藏那样起提高采收率的作用;以及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硫化氢、氮气含量的不同对气体集输处理及经济价值评价的差异极大,还有水化物形成条件对气井开采和集输的影响等。
天然气的开发一般都是采用天然能量开发,其采收率与驱动类型有很大关系,封闭式气藏及弱水驱气藏其采收率可以超过强水驱气藏的一倍。
除了从地质条件上分析其驱动类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开采过程的生产动态来判断驱动类型,故一般气田开发都要经过一到两年的初步开发取得足够的生产动态资料后,才能编制正式的开发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斯湾
1988
西西伯利亚 1966
西西伯利亚 1969
西西伯利亚 1971
西西伯利亚 1965
西西伯利亚
西西伯利亚
西西伯利亚
北海
1959
三叠
1956
圈闭 类型 背斜 背斜 背斜 背斜 背斜 背斜 背斜 背斜 背斜 背斜
产层 产层岩性 时代
P 碳酸盐岩
K
砂岩
K
砂岩
K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砂岩
K
砂岩
K
砂岩
K
砂岩
K
砂岩
P
砂岩
T
3、走向滑动断层
左—美国圣.安的列斯断层 右—沿活动断层右旋位移错位排列的河流
(三)断层组合类型 1、逆断层组合
北秦岭叠瓦状逆断层构造系统剖面图 (张国伟等,2001)
新疆塔里木天山南麓冲断带“克拉2”特大型气田
叠瓦状构造
胜利油田郝家含油构造
渤海湾盆地中常见的地堑
2、正断层组合
km 0
2
E3
内力地质作用为主, 外力地质作用其次。
1、地壳运动(crust movement) : 岩石圈中板块构造运动所引起的岩石圈的 机械运动通常称地壳运动。其规模可达到 全球规模,小到矿物晶格。它可引起岩石 圈的演化;也可引起岩石的变形和变位。
2、构造运动( tectonic movement):
由地壳运动产生的岩石变形、变位称为 构造运动。
美国 San Francisco半岛
San Andreas 断层
唐山
中国东部郯庐断裂带 多地震发生带
郯城
庐江
地震作用导致岩石的断裂变形
外力地质作用-滑坡导致岩石变形
二、 地质构造
一、面状结构岩石的产状 岩层产状(attitude of stratum): 面状结构的空间位置,产状包括 三个要素。
4
E2
0 2 4 km
E2
地垒
N+Q
E3 E2
Mz
SE
E3
E2 地堑
Mz
渤海湾盆地中发育的地堑、地垒剖面图 (漆家福,1999)
四、 岩层的弯曲变形—褶皱
褶皱(fold): 由岩石中的各种面
受力变形产生的连续 弯曲,为岩石塑性变 形的产物。
褶皱的基本类型 根据褶皱的形态、两翼产状和地层新老关系,
砂岩
可采储量 (1012m3)
25.47 10.20 5.242 4.385 3.532 2.762 2.762 2.711 2.680 2.549
背斜圈闭和油气藏的类型:
挤压背斜圈闭和挤压背斜油气藏 基底隆升背斜圈闭和基底隆升背斜油气藏 底辟拱升背斜圈闭和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披覆背斜圈闭和披覆背斜油气藏 逆牵引(滚动)背斜圈闭和逆牵引(滚动)背斜油气藏
复习 岩石的变形与地质构造
一、 岩石变形
岩石变形指什么?
初始状态的沉积岩——主要水平层状
初始状态的岩浆岩——侵入岩和喷出岩
火山碎屑岩
熔岩流
岩床 火山颈/放射状岩墙
岩墙
岩株
岩基
发生了变形的碳酸盐岩——褶皱
强烈变形的沉积岩——倒转褶皱
强烈变形的沉积岩 ——倒转褶皱
发生了变形的沉积岩——断层
1.挤压背斜圈闭和 挤压背斜油气藏
(1)圈闭形成机理:由侧向 挤压作用形成
(2)基本特点:
①两翼地层倾角较陡, 呈不对称状,一翼陡、一翼缓;
②闭合度较大,闭合面积较小 ③常有断裂(逆断层)伴生
(3)分布特点:
酒泉盆地老君庙背斜
挤压(压陷)盆地: 前陆盆地山前褶皱带;
成排成带出现
2.基底隆升背斜圈闭和油气藏
变形(deformation) : 当岩石圈中的地质体(岩层/岩体)受到 应力作用后,其内部各质点经受了一系列 的位移,从而使地质体的初始状态、方位 或位置发生了改变。
岩石变形三个阶段
应力
塑性变形
弹性极限点
’ X 破裂点
Z
应力
弹性变形
永久应变
X
Y 应变
Hooke 定律
塑性变形 脆性变形
岩石为什么会变形?
3、地质构造(geological structure) :
岩石的变形(Deformation of Rock)和 变位(displacement)现象称地质构造。
板块边界造山带、岛屿、断裂 都是板块运动引起岩石变形的结果
板块运动引起 岩石圈机械运动
板块挤压-中国地壳运动图
中国主要山脉都是地壳运动 导致岩石变形的结果
煤层气:主要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的天然气
第 二节 构造圈闭和构造油气藏
构造圈闭:由于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 变位而形成的圈闭
构造油气藏: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构造圈闭
构造油气藏
背斜圈闭 断层圈闭
岩体刺穿圈闭
背斜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 裂缝性油气藏 岩体刺穿油气藏
一、背斜圈闭和背斜油气藏
背斜圈闭:由背斜作为遮挡条件而形成的圈闭 背斜油气藏:背斜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极限时,岩石就要发生破裂,形成断裂构造。
断层(faults):岩石破裂并且两侧的岩体沿着 破裂面有明显的滑动;
节理(joins):无明显滑动的断裂。
(一)节理(joins) : 无明显滑动的断裂
美国New York州 Taughannock公园 泥盆系页岩的节理
(二)断层类型 根据断层的倾向和断盘相对位移的方向,可将断层分为三类 : 1、正断层(normal fault): 是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 断层面向下位移的断层。
2、逆断层(reverse fault): 断层的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上位移的断层。
高角度逆断层:高角度逆断层倾斜角度一般大于45° 低角度逆断层/逆冲断层(thrust fault):是指位移量很大的, 断层面倾角在30°左右或更小,位移量一般在数公里以上。
3、走向滑动断层(strike-slip fault) 是断层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位移的断层。
①常呈穹隆状,顶平翼稍陡,背斜倾角向上变缓 ②背斜幅度下大上小,闭合度也是下部大,上部小 ③闭合面积下小上大
(3)分布特点:
古地形凸起的上方
5.滚动背斜油气藏
(1)圈闭形成机理:三角洲加积过程中的断裂和重力滑动作用 (2)基本特点:
①三角洲相,位于同生断层的下降盘,与同生断层相伴生 ②小型短轴背斜,靠近断层的一翼稍陡,另一翼稍缓 ③背斜高点向深部偏移轨迹平行于断层面
意义: 强烈构造运动的具体表现,地壳运动经过下降、 上升、再下降、再上升、再下降,螺旋式往复、 海陆变迁的发展路程,是地壳垂直运动的重要标志。
平行不整合接触(华北地区中奥陶世与中石炭世之间)
c2 O2
角度不整合接触: (前寒武系地层中的变质岩与上覆的中志留统地层的砂岩之间)
Pre-Є 花岗岩
s2
“背斜学说”(I. C.White, 1885):早期找油理论
背斜油气藏在世界石 油储量上占重要地位
油田
加瓦尔 布尔干 萨法尼亚 坎塔雷尔 扎库姆 马尼法 基尔库克 萨莫特洛尔 罗马什金 大庆 鲁迈拉 布盖格
世界特大油田基本地质情况
表 国家
盆地
发现 圈闭 产层 产层岩性 油(气)可采储量
年份 类型 时代
砂岩
23.80(1340)
伊拉克
波斯湾
1927 背斜 E-N 碳酸盐岩
23.80
俄罗斯
西西伯利亚 1965 背斜 K
砂岩
21.16
俄罗斯
伏尔加-乌拉尔 1948 背斜 D
砂岩
20.31
中国
松辽
1959 背斜 K
砂岩
20
伊拉克
波斯湾
1953 背斜 K
砂岩
19.60
沙特
波斯湾
1941 背斜 J 碳酸盐岩 17.92(560)
2、地层接触关系的类型及其地质意义
(1)整合接触(conformity) : 产状一致、时代连续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意义: 地壳运动相对稳定,即沉积盆地持续下降, 沉积物则一层层地连续堆积而没有沉积间断。
(2)不整合接触: 如果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
即先、后沉积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地 层缺失,这种接触关系为不整合接触。包括: ➢平行不整合(disconformity) ➢角度不整合(unconformity) 。
(1)圈闭形成机理:盆地基底 的隆升使沉积盖层变形
(2)基本特点: ①两翼地层平缓,倾角小 ②闭合度小,闭合面积较大 ③常形成大型油气田
(3)分布特点: 构造稳定区 :克拉通盆地
基底隆升背斜油气藏
基底隆升背斜油气藏 西西伯利亚盆地萨莫特洛尔背斜型大油田
基底隆升背斜油气藏 西西伯利亚盆地乌连戈伊背斜型大气田
隐蔽圈闭和隐蔽油气藏
二、油气藏按烃类相态的分类
油藏:圈闭中只有液态石油的聚集称为油藏 气藏:圈闭中只有烃类气体或非烃气体聚集称为气藏
凝析气藏:在地下以气相存在,采至地面后由于温度压 力的降低变为油气两相。 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由甲烷 气体与水相互结合形成的白色固态结晶物质
水溶气:溶解于地层水中的天然气
可将褶皱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1、背斜(anticline):上凸、两翼相背倾斜、核老翼新 2、向斜(syncline): 下凹、两翼相向倾斜、核新翼老
第六章 油气藏类型
(1)
第一节 概述
分类原则: ①分类的科学性:反映油气藏的成因和基本特征 ②分类的实用性:简明、有效指导勘探和开发
油气藏按圈闭成因进行分类 油气藏按相态、经济性等
④背斜轴线与断层线大致平行,沿断层成串出现 ⑤成藏条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