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宋代文人个体生命悲剧意识的觉醒(下)——姜夔的自由飘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文史纵横呵浅谈宋代文人个体生命悲剧意识的觉醒(下)

----姜夔的自由飘逸

杨秀平胡洁石平群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铜仁554300)

【摘要】文章简介了南宋诗人姜夔从未入仕,生活困顿坎坷的一生.在个体生命不得施展的沉重压力之下,他将悲剧

意识转化为艺术动力,以诗言志,以词写情.本文列举其代表诗词,阐释了姜夔对“骚雅”诗凤的继承一一婉转而含蓄;对“清

空”诗风的自然抒写一一其诗却抒写自然美景,清空硬朗.

【关键词】姜夔;个体生命;悲剧意识;觉醒;诗词;艺术表达

一、个伸生命悲剧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除层根源

生命是有限的,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只不过是无限的时间中微茫的一点,个人在悠长的时间面前,充分体悟到人生的有限性。生命悲剧意识的产生是个体对肉体生命必有一死这一真相的揭露,是对人的有限性的觉知,更是对生的留恋、死的忧虑。时间流逝是生命衰老并最终死亡的主要乃至唯一原因,因此生命不永之忧常常与惜时同时出现,渴望生命往往与渴望时间相伴随。

在宋代文化鼎盛之际,在政治压迫之下,士人个体的生命悲剧意识凸显,他们极度关注个体生命的存在。在必须担负生命最终有限性的悲剧时,他们的人生观就蕴含了时代的文化精神。秦观、姜夔作为政治动荡下的士大夫,他们渴望入世却又不得不弃世,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中煎熬,因此产生了极为强烈的个体生命悲剧意识。其悲剧性人生首先表现为仕途之路坎坷的悲剧性;其次表现为“从道不从君”的理念悲剧;再次表现为依附统治阶级的悲剧性;最后,还表现在个体现实生活上的悲剧即士人阶层的自身特征(独立性、主体性、超越性)得不到体现。

二、養夔的个伸生命悲剧意识的觉醒

姜夔(1155-约1209),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多才而孤高,屡试不第而布衣终老。其精通音律、擅长书法、诗词兼工。幼年时期曾随父亲居住汉阳,

父亲病逝后,十四岁便随姐姐一起生活。淳熙十三年(1186)结识诗人萧德藻,并深受其赏识,于是跟随湖州,居住在苕溪弁山白石洞下,遂有“白石道人”之称。萧氏随后向著名的诗人杨万里推荐姜夔,也受到杨氏的赏识,并举荐与曾任副宰相的诗坛领袖范成大,姜夔结成忘年之交。自此以后,姜夔与名重一时的诗坛大家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不惑之年,姜夔曾向朝廷进献其最擅长是乐论篇章《大乐议》《琴瑟考古图》,以求谋求仕途,但因当权者的嫉贤妒能而石沉大海。姜夔自是对仕途不报任何期望,从此游艺于江湖,以诗词唱和为乐,过着非仕非隐的自在生活。虽其一生在贫困生活中苦苦挣扎,但从未放其志,逆其意,保持自己的人格操守。对于终身未仕的姜夔,其个体生命的悲剧意识也可总结为对家国的破败(国力积弱)不能贡献出一己之力,对自己的坎坷人生不能把控,对美好崇高的人格不能施展。

三、養夔诗词中个伸生命悲剧意识的具伸表现

陈郁《藏一话胰》:“(姜夔)气貌若不胜衣,而笔力足以扛百斛之鼎,家无立锥而一饭未尝无食客,图书翰墨之藏充栋汗牛,襟胸洒落如晋宋间人,意到语工,不期高远而自高远。”[1]白石一生作品颇为丰厚,据统计,其存诗一百八十多首,多恬淡自然,有“宋诗而为唐音”的美誉;存词八十六首,多古雅平正、自标高格,成为词坛复雅的旗帜。

1、对“骚雅”诗风的继承——姜词继承了晚唐的"骚雅”风格,婉转而含蓄

首先,最能表现姜词黍离之悲的是词人早期的作品《扬州慢.淮左名都》。《扬州慢X淳熙三年-1176):“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弄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是姜夔的名作,上片词人用伤心的笔触把扬州之前的繁荣与眼前的凋零、荒凉、破败作对比。那曾经繁华无比的十里洋场,现在却是“弄麦青青”,每到黄昏,只有“清角、空城”。“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句,表达了他对侵略者的痛恨以及对饱受战火蹂蹒的人民的同情。下片的开头接着想象这样如此荒凉的“空城”,就算是唐代的著名大诗人杜牧再次来到此地,也“难赋深情”。纵有桥边红药年年独自开放,然月冷夜寂,已无人欣赏了。花开而无主,让人伤心欲绝。该词有杜诗的沉郁之风格,写尽了扬州的悲凉与沧桑,饱含着词人深沉的淑世悲情。

其次,姜夔多以比兴寄托的手法寄托个人的身世之感和国家之忧。如《暗香》《疏影》等咏梅名篇。

(中期之作)《暗香》(绍熙二年-1191):“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此词是借梅抒发身世之悲、盛衰之感及怀人之情。上片回忆往昔之美景,皎洁月色、静静开放的梅花、梅边吹笛的人及因悠扬笛声而招来的攀折梅枝的玉人,笛声花影、月色衣香的场景很是温馨。接着画面转回,写现在的自己已人老兴衰、今不比昔,美好往事已散,现实苦境难却。下片借用典故,叙述词人想把眼前之梅花寄与自己思念的人,无奈路途遥远无从寄出,只留下片片梅花相对无语。词人接着笔锋再一转,又回忆起自己曾与佳人携手行走在西湖边上梅树之下的情景,往事是如此欢乐,然则好梦难继,空见得眼前的片片梅花悲风吹落而尽。词情到此一波三折,把身世之感融入时势之叹,语言尽显婉转曲折、含蓄蕴藉之风格,堪称咏梅的名篇。

《疏影》(绍熙二年-1191):“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该词借咏梅寄托词人的国家之恨、兴亡之悲。词上片首句的“苔枝缀红”描写的是梅花的美好姿势,接着用“篱角黄昏、自倚修竹”来描写的是梅花的神韵,再用“昭君”的悲剧故事作结,语境悲凉。下片用寿阳公主梅花点额头的故事比拟当朝的不振

新西部NEW WEST2019年08月下旬刊|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