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新近发生的房颤疗效观察

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新近发生的房颤疗效观察

月-2 0 - 0 8年 3 月收治的 3 2例新近发生的房颤患者 的临床资
料 , 报告如下。 现 I 资 料 与 方 法
1 I 一般 资料 .
本组 3 2例患者均 因突发心悸 就诊 , 经心 电
律, 复律不仅是 改善症状 、 纠正血流动力学 障碍 , 还在于预防
图证 实为房颤 , 发病时 间均小于 4 h 未使用 过抗心律失 常 8, 药, 无需抗凝 , 直接转复。3 例患者 中, 2 , 1 , 2 男 2例 女 O例 年 龄 (3 O 3 岁 , 中高血压病 1 , 心病 6例 , 6 土1. ) 其 6例 冠 孤立 性
房颤 6 , 例 慢性 肺 源 性 心 脏 病 4例 。排 除 下 列 情 况 : 状 腺 甲
心肌 电生理和组织解剖 的重构 。目前药物复 律仍 占重要 地
位, 尤其广大基层医院就诊患者仍主要依靠药物复律治疗。 胺碘酮为 Ⅲ类抗心律失 常药 , 电生理作用主要是抑 制 其 A TP酶 的 Na K 、 阻滞慢 向 C 内流 , 、 并 a 从而延长动作电 位 2相和 3相或绝对 不应期 , 但对 0相除极无影 响, 还可能 竞争性地阻滞 n和 B肾上腺 能受 体 , 因此 , 可减 慢心室率 和
功能亢进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心力衰竭 、 肝肾功能不全及 电
解质紊乱 。
12 方法 .
所有 患者均建 立静 脉通 道、 给氧 、 电血压 监 心
心房及房室传 导。同时静脉注射有扩张冠状动脉 的作用 , 可 增加冠脉血供 , 有益于心肌 电生理的稳定 。其 次胺 碘酮无负
性肌力作 用, 目前抗心律失 常药物 中较好 的药物 , 是 尤其对 有器质性 心脏 病伴心功 能不全者应 用较安全[ 。有实验研 3 ] 究 证实 , 脉注射胺碘酮 的作用机制不 同于口服 制剂[ 静 静 , 脉用药早期主要表现为 I、 Ⅳ类抗心律失 常的作用 , Ⅱ、 口服

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

方法:选择频繁发作的阵发性房颤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胺碘酮治疗,随访1.5年,观察治疗前后房颤复发率。

结果:治疗1.5年后,观察组房颤复发率21%,对照组39.4%,观察组房颤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能够显著减少房颤复发率。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阿托伐他汀胺碘酮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1],同时又是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易引起各种栓塞等并发症。

胺碘酮是最为常用的预防房颤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有效率仅为40%~60%[2]。

最近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对预防房颤的发作有一定的作用。

现将我科应用胺碘酮加阿托伐他汀治疗房颤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選择2009年1月~2010年7月我院门诊和住院阵发性房颤患者76例,男43例,女33例;平均年龄55~68岁。

入选条件:①房颤发作频繁(>2次/月);②有明显的症状,如心悸、胸闷、头昏等;③排除未换瓣或球囊扩张的瓣膜性心脏病;④左室前后径<44mm;⑤具备应用他汀类药物的指征;⑥排除甲状腺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妊娠、服用三环抗抑郁药者。

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和胺碘酮联用,而对照组仅给予胺碘酮治疗。

胺碘酮用法:第1周600mg/日,第2周400mg/日,此后200mg/日至试验结束;阿托伐他汀用法:20mg/日,每晚睡前服用。

所有患者每月查1次肝功;观察组每3个月查1次甲功和胸片。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疗效分析:1.5年后,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1%(8/38)与39.4%(15/3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胺碘酮在治疗阵发房颤的临床疗效观察

胺碘酮在治疗阵发房颤的临床疗效观察

3例 有 副 作 用 ( .% ) 2例 发 生 窦 性 心 动 过 缓 , 均 56 , 平
C NA MOD N ME CJ HI E只 DI NE 中国 当 代 医 药 1 1 7
【】 V reinYR, vgusT Mie ,t 1 de f cs fo 0e 3 op r Hai rt C, l r e a. v ̄eeet o w ds a h l S A l
a o aoe ca aayiJ.A C iC ril1 9 3 7 17 8 midrn :ar t-n ls [ J m ol ado,97,0:9 - 9 . e s ] ( 收稿 日期 :0 9 1— 1 20—2 1 )
例 因 Q— T间期 延 长停 药 。 一例 发 生尖 端扭 转性 室 速 。无 新 无
出现心 力衰 竭 或心 力 衰竭 加重 患 者 。
3讨 论
房 颤 是 常 见 的心 律 失 常 , 房颤 的发 病 机 制 包括 多种 , 如
疗, 目前仍 以药 物 治疗 为 主 , 胺碘 酮 为常 用 的药物 之 一 。 现将 本 院 2 0 ~ 0 7年 房颤 使 用胺 碘 酮 转律 的病例 报 道如 下 : 05 20
注胺 碘 酮 作 用迅 速 , 复 为 窦性 心 律 的成 功 率 高 , 文 献报 转 与
20 0 5年 4月~ 0 7年 9月 住 院 的初 发 或 阵发 性 房 颤 患 20
者5 4例 , 中男 3 其 4例 , 2 女 0例 , 龄 3 — O岁 , 颤 发作 时 年 58 房
间小 于 4 . 1 联 心 电图 。 中高血 压病 2 8h 有 2导 其 4例 , 冠心 病 2 0例 , 湿性 心 脏病 3例 , 张型 心肌 病 2例 , 发性 房 颤 5 风 扩 特 例 。初发 3例 。排 除 标准 : 态 窦房 结综 合 征 , 病 Ⅱ度 以上房 室 传导 阻滞 , 甲状腺 功 能 障碍及 碘过 敏 , 娠 及 哺乳 期 妇女 , 妊 急 性心 肌梗 死 、 心室 率< 0ri 、 6 / n 电解 质 紊 乱及 2周 内服 用 过 抗 a 心律失 常 药物 的患 者 。

急诊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急诊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急诊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急诊收治且48h内持续阵发性房颤患者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胺碘酮和普罗帕酮静脉注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转复时间为198.2±23.4min,转复率为88.37%;对照组转复时间为79.1±18.5min,转复率为81.39%;观察组不良反应主要为低血压、心动过缓、面部潮红、全身皮肤灼热感,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心功能不全、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

结论:急诊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转复时间较长、转复率较高、疗效安全确切,值得在急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胺碘酮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145-02阵发性房颤是急诊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患者就诊时多伴有明显的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严重者会伴发心绞痛、低血压、心功能不全、血流动力障碍等症状,是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常见的症状表现[1]。

通常发作开始较为突然,且发作时间持续不一,短者仅数秒,长者可持续数日或数周。

阵发性房颤发作的时间越长,转复成功率则越低,超过48h患者,可继发血栓,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对阵发性房颤及时进行复律治疗是十分必要的[2]。

为探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对观察组43例患者应用静脉注射胺碘酮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急诊科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86例持续时间小于48h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44例,女性42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1.3±8.6岁。

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就诊前7d内未服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未进行心脏手术及复律治疗,排除近期心功能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分析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分析
表 1 2组 转 复 率 比 较
塞的危险 , 而且 由于其 发生 和终 止均较 突然 , 患者 常有 明显 的 心悸等症状 , 且房颤一 旦发生 , 房的 电重 构和结 构重构 即启 心 动, 从而导致“ 房颤诱 发房颤” 的恶性循环 。因此控制房 颤的发 生有利于抑制心 房结构重 构和 电重构 ,从 而进一 步改善心 功
和 对 照 组 , 疗 组 给 予胺 碘 酮 静 点 并 口服 维 持 , 照组 给 予 西 治 对 地 兰静 点 , 察 疗 效 。 结 果 治 疗 组 的 转 复 率 为 8 . % , 持 观 61 维 2 率 为 8 . %; 照 组 的 转 复 率 为 8 . % , 持 率 为 4 . %. 05 6 对 43 8 维 68 结 7
于 4 8 h者无需抗凝治疗直接转复。治疗组方法 : 胺碘酮 10m 5 g 加生理盐水稀 释于 1 i 0m n静脉推注 ,若 未能转复 ,0mi 3 n后再
重复静推 7 mg有效后继之 以 6 0m 静点维持 4 ; 5 , 0 g 8 同时 口服 h
胺碘酮(4h总量不超过 1 0 g , 2 0m )每周 5d 第 1 6 0 , 2 , 周 0 mg第
论 西地兰和胺碘 酮均能有效地转复房颤 , 胺碘 酮在 维持 窦 但
计分析 , 数资料以百分 率表示 , 计 疗效采用 检验 。
2 结 果
性 心律 方面更为有 效 , 胺碘 酮治 疗房颤有较 好疗 效 , 长期使 用
有 较 高耐 受 性 。
治疗组 2例于 4 h 8 转复(%)2 6 ,6例于 1 h转复(2 , 例 2 7 %)3 于 3h转 复 (%)对 照组 2例 于 4 8 ; 8h转复 ( %)2 例 于 1 6 ,1 2h 转复 (6 , 6 %)4例于 3 h转复 (2 。治疗组 转复率 为 8 . % 1 %) 61 2 ( 1 6 ,对照组转复率为 8 . %(73 )2组 比较差异无统计 3/ ) 3 43 2 /2 , 8 学意义 ( > . ) P O 5 ,见表 1 6 月后治疗组有 2 0 .个 9例维持窦性心

静脉及口服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43例疗效观察

静脉及口服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43例疗效观察

静脉及口服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43例疗效观察目的观察静脉及口服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43例患者在房颤发作时给以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负荷量后,继之再用600μg.min静滴维持24h。

总量为600~1200mg。

同时加口服胺碘酮治疗。

结果用药后24h内复律成功者38例,转复成功率为88.4%。

43例患者用药后心室率明显下降,且作用迅速。

用药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

结论胺碘酮对房颤进行药物复律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标签:胺碘酮;阵发性心房颤动;窦性心律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室上性心律失常。

绝大多数房颤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少数为原因不明的孤立性房颤,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及时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增加心搏量,改善心功能,防止心房内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使房颤患者明显获益。

为进一步了解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我们对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3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给予胺碘酮复律治疗,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43例房颤患者均除外甲状腺机能亢进、明显心力衰竭及既往栓塞史者。

男29例,女14例;年龄42~75(57.5±4.5)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27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11例,不稳定心绞痛5例。

左房内径为31~49(35.5±7.3)mm,43例患者房颤持续时间均在8~48h。

1.2 方法胺碘酮静脉及口服制剂均由法国赛诺菲公司生产。

所有患者在房颤时给以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加入5%葡萄糖液20~40ml中于10min内静推完毕)负荷量后,继之再用600μg.min静滴,维持24h。

总量为600~1200mg。

同时加口服胺碘酮。

以往未曾服用胺碘酮者给予600mg.d,连续7d,此后减至400mg.d或200mg.d维持,以往服用至今者可酌减为200mg.d。

发病后纪录心电图,并行心电和血压监护至房颤转复。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观察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观察

临床医学C l i ni cal M edi c i ne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观察俞新萍余献丹倪胜苏叶元胜(浙江省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乐清325604)【摘要】目的观察器质性心脏病并快速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48例器质性心脏病并快速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静脉注射胺碘酮和毛花甙C治疗,观察(1)3小时和8小时内复转为窦性心率的例数;(2)8小时后仍未复转为窦性心律的患者的心室率;(3)药物副作用。

分析对比两组数据。

结果两组治疗均有效,但胺碘酮组的复转成功率和平均复转时间明显优于毛花甙C组,两组未复转患者的心室率、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器质性心脏病并快速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安全有效.【关键词】心房颤动;胺碘酮;阵发性;毛花甙C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其发病率在近几十年内持续增加“1,如不及早复律可形成左房附壁血栓导致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异常、心房电重构,增加复律的难度”-21。

大多数医生主张尽早复律,转律分为药物及电转律,大多数非紧急情况下药物复律仍作为首选。

本试验随机对照研究静脉胺碘酮与毛花甙C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并快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2年~2006年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阵发性快速房颤(心室率>120次/m i n)共48例(均心电图证实),男29例,女19例;年龄25~72岁,平均5l岁。

其中冠心病22例,高血压心脏病1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0例,肺源性心脏病4例。

心房颤动发作时间l~48小时。

N Y H A分级I级8例,Ⅱ级24例,Ⅲ级14例,Ⅳ级291。

除外急性心肌梗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者。

随机分成2组各24例,治疗期问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i i a o n a tv n r u a ae wi o g n c h a t ie s . t o s f r l t n a d fs e t e l rrt t r a i e r d s a e M e h d S xy f u ain s o a o y ma t a - bli i h it-o rp t t fp rx s lar lf e i i
下, 首次静 脉注射胺 碘酮 ( 品名 可达龙 , 商 杭州赛诺菲 民生 制
药有限公司生产 )5 ,5mi 1 0mg 1 n后无效 时重 复应 用 , 然后用 微泵静脉维持 1m / i, g m n6 h后改 为 0 5r / i 持 1 , . g rn维 a a 8h 并于治疗 开始 5 3 、0m n和 转复 为窦 性心 律时 记 录同步 、0 6 i
t iu h t m s 8 1 . h n i e c f i ee e t w s9 4 . n so Th e u t s o e t se e t e o sn sr y h Wa 7 . % T e i cd n e o d f cs a . % Co du i n s e r s l h w d i i f ci s v n ae a d s f t nr v n n mid rn r a n fp rx s l t a f r lto n s e t e a ae w t r a i I ita e o sa o a o e i te t 1 n me to a o y ma rl i i ain a df t n r u rr t i o g nc a i b l a v il h h a t s a e e r d e s. i
d i1.9 9 ji n 17 o:0 3 6/.s . 64—3 0 .0 0 0 .4 s 8 6 2 1 . 12 E f ayo ta eo sijcino mid r n o ai t wt a oy ma t a b iain O a - i fcc fnrvn u et fa o a o efrp t ns i p r xs l r f rlt U Ynm — i i n o e h ai i l o l

阿托伐他汀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阵发性房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

随访12 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5)。

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左心房内径比较无差异(t=0.043,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房内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21,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与胺碘酮联用能显著缩短左心房内径,显著减少房颤的复发和持续性房颤的发生。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torvastatin combined with amioda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Methods All 128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miodarone on the basis of treatment the primary disease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torvastatin on the basis of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Followed up 12 months,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bo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926,P<0.05). Before the treatmen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ft atrial diameter (LAD)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the left atrial diameter(LAD)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t=6.521,P<0.05).Conclusion The the left atrial diameter(LAD)wa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recurr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w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Key words]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Atorvastatin;Amiodarone阵发性房颤是指发病在72h内可以转复的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36例疗效观察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36例疗效观察

疗 组 静 脉 应 用胺 碘 酮 1Omg加 入 生理 盐水 稀 释 , 1 n静 脉 注 入 。转 复 窦 性 心 律 后 静 脉 维 持 ( 0 g mi) 同 时 口服 胺 碘 酮 , 5 于 0mi 60g / n , 每 周 5d 第 1 60mg d 第 2周 40mg d 第 3周 2 0m / 。 对照 组 用 普 罗 帕 酮 7 , 入 5 葡 萄糖 液稀 释 , n 1 n 。 周 0 / , 0 / , 0 g d 0mg 加 5mi~ 0mi 静 脉 注 入 。转 复 窦性 心律 后 次 日 口服 普 罗帕 酮 2 0mg 8h口服 1次 , 周 后 逐 渐 减 量 至 10mg d维持 。观 察 两 组 转 复 窦性 心律 0 , 一 5 /
并发症的发生 。
肠 肌 肉 萎 缩 , 便 时腹 内 压不 足 , 肌 张 力 减 低 , 便 能 力 较 差 。 排 肠 排
冠 状 动 脉 粥 样 斑 块 破 裂 被 认 为 是 A S的主 要 原 因 , 年 研 C 近 究 认 为 炎 症 可 能 是 一 部 分 A S的发 病 原 因 , 症 可 激 活 冠 状 动 C 炎 脉 内 皮 和 凝 血 系 统 , 而 导 致 血 小 板 血 栓 , 活 的 炎 细 胞 释 放 细 从 激 胞 因 子 , 激 活 内 皮 细 胞 使 其 具 有 促 凝 及 血 管 收 缩 活 性 , 可 分 可 并
泌 蛋 白酶 , 溶解 粥 样 斑 块 而 引 起 斑 块 破 裂 。
参考文献 :
[ ] 那 玉 兰 . 肌梗 塞 与便 秘 E] 内 蒙古 医学 杂 志 ,9 8 3 ( ) 1 8 1 心 J. 1 9 ,0 3 :8 .
[] 陈德昌 , 炳文, 兴 易, . 2 景 杨 等 大黄 对 危 重 症 病 人 胃肠 道 的 保 护 作 用 r_ 中 国危 重 病 急 救 医 学 ,00,2 2 :7—9 . J. 2 0 1 ( )8 0 E ] 陈 德 昌 , 红 江 . 黄对 烫 伤 大 鼠体 内氧 自 由基 清 除作 用 [] 中 国 3 李 大 J.

静脉应用胺碘酮与西地兰对快速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比较

静脉应用胺碘酮与西地兰对快速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比较

静脉应用胺碘酮与西地兰对快速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比较背景快速阵发性房颤(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病因包括心脏病、高血压和甲状腺功能失调等。

治疗AF的目标是恢复窦性心律,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防心房颤动引起的并发症。

胺碘酮和西地兰是两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它们的疗效和安全性在治疗AF方面存在争议。

本文将比较静脉应用胺碘酮和西地兰对快速阵发性房颤的疗效。

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胺碘酮和西地兰治疗快速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研究结果。

我们评估了这些研究中胺碘酮和西地兰对恢复窦性心律和心室率的影响,评估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综合比较两种药物的优缺点。

结果胺碘酮胺碘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多种作用机制,包括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抑制交感神经和抑制心房颤动等。

胺碘酮具有缓慢而持久的效应,需要数天至数周的治疗才能看到最佳效果。

静脉应用胺碘酮在治疗快速阵发性房颤方面的疗效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在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中,将362例患者随机分配到胺碘酮组(n=182)和普鲁卡因胺组(n=180),观察在48小时内恢复窦性心律的比例。

结果显示,胺碘酮组的恢复窦性心律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鲁卡因胺组(42.9%对19.4%,P<0.001)。

在另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中,将496例患者随机分配到接受静脉胺碘酮治疗的组(n=248)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组(n=248)。

治疗48小时后,胺碘酮组的恢复窦性心律的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分别为53.6%和11.3%(P<0.001)。

虽然胺碘酮具有较高的有效率,但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多种不良反应,如心动过缓、低血压、头晕、恶心等。

另外,胺碘酮还可能引起特殊的副作用,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肝毒性等,因此需要在使用期间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

西地兰西地兰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是阻断心脏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减少心室率和心房率。

西地兰可以通过静脉或口服给药,静脉用药可以在10分钟内快速控制心室率和心房率,但作用时间较短暂。

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非心脏手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非心脏手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1 )与 非 吸 烟组 比较 P <O 0 。 . 5
4 0 O0 0可 被 非 特 异 性 吸 附 。结 果 表 明 吸 烟 组 发 生 AR S D
3 讨

的例 数 明显 多 于 非 吸 烟 者 , 访 3个 月 后 存 活 患 者 肺 C 随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百 草 枯 化 学 名 1 卜二 甲 基一 , 一 吡 啶 阳 离 子 盐 , 联 , 4 4联 属
de d ii n t r lk le e l n t ma la r y td f e — n rtc a d na u a i r c ls i he s l iwa s a if r l
e t lv l fCOPD e e iy PROC n e e s o s v rt . AM o a o 2 0 2: Th r c S e, 0 5。
参 考 文 献
E3 韩新 飞, 敏 , 晓纲 , . 性百草枯 中毒 l 1 赵 张 等 急 2例 诊 治 分 析 . 中
国 实用 内科 杂 志 ,0 5 2 ( ) 6 26 3 2 0 ,5 7 :5—5 . E3 佟飞 , 2 田英 平 , 汉 文 , . 性 百 草 枯 中毒 大 鼠肺 组 织 核 因 子一 石 等 急
的药 物 可 以解 除 百 草 枯 损 害 。 百 草 枯 是 一 种 电 子 受 体 , 进
入 人 体 后 对 全 身多 器 官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损 伤 , 于 肺 部 细 由
胞 对 其 有 主动 摄 取 和 蓄 积 作 用 , 得 肺 受 损 加 重 。早 期 表 使
现 为 肺 充 血 、 肿 , 期 逐 渐 肺 泡 渗 出 物 机 化 , 起 肺 实 变 水 后 引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61例疗效观察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61例疗效观察

主要病 因, 中又以风湿 性心脏瓣 膜病为 首… 。多环路折 返 其 在概念上一直是房颤的主导模型 , 然而 , 非所有 的房颤都 由 并
多 环路 折 返 造 成 。 近 年来 肺 静 脉 起 源 的房 颤 支 持 了异 位 冲 动 学 说 。 电重 构 机 制也 进 一 步 丰 富 了 多 环 路 折 返 理 论 。 电重 构
说 , 湿 性 心 脏 瓣膜 病 、 血 压 、 心 病 、 肌 病 是 导 致 房 颤 的 风 高 冠 心
高血脂 1 , 9例 糖尿病 2 5例 ; 心房 内径 ( 7 1±52 m 对 左 3. . ) m;
照组 6 0例 , 3 男 4例 , 2 女 6例 ; 龄 为 ( 75±1 . ) ; 程 年 5. 26 岁 病 (. 25±16 年 ; 中合 并 高 血 压 2 .) 其 7例 , 血 脂 1 高 7例 , 尿 病 糖 2 3例 ; 心 房 内径 ( 6 8± . ) m。 两 组 患 者 在 性 别 、 龄 、 左 3. 46 m 年
心房 颤 动 ( 简称 房 颤 ) 临 床 最 常 见 的 一 种 心 律 失 常 , 是 关 于房 颤 的发 生 机 制 , 目前 尚不 清 楚 。但 已经 知 道 , 经 、 分 神 内 泌 、 慢 性 血 流 动 力 学 、 谓 等 多 种 因素 都 能 导 致 心 房 重 构 , 急 代 } 从 而 促 使 房 颤 的发 生 、 展 、 发 延续 。 目前 房 颤 治 疗 主 要 围绕 消
病 程、 合并疾病 、 左房 内径 等方面 比较 ,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P
> .5 , 有 可 比性 。 00 )具 12 治 疗方 法 : 照 组 给 予 胺 碘 酮 , 开 始 用 药 的第 1周 内 . 对 在

胺碘酮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胺碘酮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第 6个 月 的 左 心房 内径 分 别 为 ( 1 8±1 8 m ( 5 1 - . ) m, 照 组 相 应 为 ( 1 5±2 2 m ( 8 242 3 4. . ) m、 3 . 2 5 m 对 4 4. . ) m、 3 . . ) -
m 2组 治 疗 6个 月 后 左 心 房 内径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结 论 卡 托 普 利 联 合 胺 碘 酮 治 疗 阵 发 性 心 m, P< .5 。 房 颤 动 , 防心 房 颤 动 复 发 的疗 效 优 于 单 用 胺 碘 酮 , 有 延 缓 并 逆 转 左 心 房 扩 大 的作 用 。 预 并 [ 关键 词 ] 胺 碘 酮 ; 卡托 普 利 ; 心房 颤动 ; 心 房 内径 左 [ 图 分类 号 ] R5 17 中 4 . 5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0 97 (00 0 0 3 0 0 8— 2 6 2 1 )2— 16— 2
量下降 , 易引发 血 栓 栓塞 。恢 复 窦性 心率 对 于改 善
血流动 力学 , 高患 者生 存 质 量有 重 要 意义 。 目前 提
药物治 疗仍是 主要 方法 , 近年 来 已有 证 据 表 明血 管
紧 张 素 转 换 酶 抑 制 剂 (n i e s ncn e i ny ago ni ovnn e zme t o g
心 房 颤 动是 一 种 十分 常见 的 心 律 失 常 。据 统 计, 国3 我 0岁 以上 人 群 , 颤 患 病率 为 0 7 % , 房 . 7 并 随年 龄 而 增 加 , 性 高 于 女 性 ( . % : . % ) 。 男 09 07 …
心 房 颤 动 可 导 致 心 悸 、 闷 、 晕 等 症 状 以 及 心 排 血 胸 头

静脉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快速房颤26例疗效观察

静脉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快速房颤26例疗效观察

胆、 脾、 胰、 肾等其他脏器 的病变蜘 。对于该类疾病的老年患者 ,
有其临床特点 , 在诊断和治疗上应特别注意老年患者对疼痛反 应迟钝 , 而易误诊为肠梗阻口 应慎重。 】 , 对于消化道穿孔病例 , 依据详细病史 , 认真体检和积极 的 腹部 x线透视一般均可获得正确诊断 , 诊断率提高的关键在于 临床 医师对本病 的认识程度 , x线 阴性结果的患者 , 但 如果直 接 否认本病 , 极易造 成误 诊 , 延误治疗 。 临床高度 怀疑本病而 x线检查阴性患者需进一步借助 C 、 T B超 , 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以提高上消化道穿孔早期诊 断率 , 使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得到早 期明确诊 断及治疗 , 减少其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 。
( )10 1 2 2 :3— 3 .
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I 此外 , 4 1 。 超声检查不受 x线透视时必 须立位 的体位 限制 , 尤其适 用于年老体弱及病情较重者 , 有时 还能显示 x线不能发现的局 限于肝前 间隙的游离气体 , 且对腹 腔积液和局限性包块远比 x线敏感和准确 ,并可 同时排除肝 、
■ 嘧窳目岛啜
本文着重讨论 的是 消化 道溃疡的早期诊断 ,对典型 的病 例 ,借助 x线可及时明确诊 断,部分 x线 阴性结果但高度怀 疑, 特别是有反跳痛 、 腹肌紧张的患者可行 C T进一步诊断或应 用 B超探及腹腔积液都能明显提高诊断率 , 对消化性 溃疡有极
高 的诊 断 价值 。
制 加 抗凝 治 疗 、 管 射 频 消 融 治 疗 、 械 治 疗 ( 人 型 心 房 除 颤 导 器 置
静 脉 用药 , 照组 给 予 西 地 兰静 脉 注射 。 察 2组 患者 用 药 3 对 观 h 内快 速 性 房颤 转 复 窦性 心 律 和 心 室率 控 制 疗效 。 结果 治 疗组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治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用普罗帕酮70mg+5%葡萄糖20ml,5~10分钟内静脉注入。

治疗组胺碘酮针150mg+NS 20ml,静脉注入。

结果:观察组显效15例,显效率500%,有效14例,有效率467%,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8例,显效率267%,有效7例,有效率233%,无效15例,总有效率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因疗效欠佳停药1例,其他29例继续服药维持窦性心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因疗效欠佳停药16例,其他14例继续服药维持窦性心律,总有效率467%。

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显著,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胺碘酮静脉推注阵发性房颤疗效阵发性心房纤颤是心内科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由于本病发病急,变化快,若救治不及时,很容易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采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取得了较好的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9年2月~2012年6月收治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均经心电图确诊。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9~81岁,平均654岁;预激综合征1例,冠心病2例,肥厚性心肌病2例,孤立性房颤10例,血压病15例。

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0~80岁,平均644岁;预激综合征1例,冠心病1例,肥厚性心肌病3例,孤立性房颤11例,血压病14例。

所有患者阵发性房颤1~3年以上,发作>3次以上,两组在年龄、性别、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方法:治疗组胺碘酮针150mg+NS20ml,静脉注入,10分钟内完成,若未能转复,30分钟后再静脉注射75mg有效后继之以600μg/分静滴维持48小时,同时口服胺碘酮(24小時总量<1200mg),每周5天。

急诊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49例疗效分析

急诊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49例疗效分析
酮 对 受 孕 动 物 的 妊 娠具 有较 好 的 引产 作 用 . 临 床 较 好 的 非 是
表 I 两 组 患 者 用 药 后 药物 动 力学 检 测 结 果 比较 ( ) ;
手 术 性抗 早 孕 类 药 物 。由于 米 非 司酮 无 孕 激 素 、 激 素 、 激 雄 雌 素及抗雌激素 , 目前 临床 应 用 其 治 疗 功 能 性 子 宫 出 血 受 到 普 遍 认 同 , 其 剂 量 的 应 用 仍 存 在 一 定 的争 议 . 般 认 为 用 药 但 一
塞 和 抗 凝 剂 应 用 带 来 的 出血 等 风 险 . 以及 时 有 效 的 复 律 治 所
・5 ・ 7 1
生 率 1.%。两 组 不 良反 应 发 生 率具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5。 8 4 P0 ) 0
3 讨 论
房 颤 是 最 常 见 的 心律 失 常 之一 . 据 房 颤 发 作 的特 点分 根 为 阵 发 性 房 颤 、 续 性 房 颤 和 永 久 性 房 颤 3类 。阵 发 性 房 颤 持
疗 尤 为 重要 … 我 院 采用 胺 碘 酮 静 脉 注 射 治 疗 阵 发 性 房 颤 4 9 例 . 效 满 意 。报 告 如 下 。 疗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 选取 20 0 9年 l ~ 0 1年 1 2月 2 1 2月 我 院 急 诊
指 房 颤 反 复 发 作 . 续 时 问 少 于 1 _ 房 颤 发 作 时 通 常 症状 持 w2 ] 比较 明显 . 多 数 患 者 感 觉 心 慌 . 的 还 会感 觉 胸 闷 、 吸 困 大 有 呼 难 . 跳 太 快 也 可 能 引 起 晕 厥 。如 果 患 者 同时 存 在 冠 心 病 或 心 心 力 衰 竭 等 心 脏 病 . 颤 发 作 可 能 会 加 重 这 些 疾 病 。 出 现 心 房

静脉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观察

静脉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观察

静脉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观察张国庆;梁战华【摘要】目的:观察应用静脉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本科阵发性房颤38例,给予胺碘酮150 mg+5%GS 20 ml于15 min内缓慢静脉推注,观察20 min,房颤未转复,继续给予胺碘酮1 mg/min持续泵入,6 h后减为0.5 mg/min维持72 h。

结果38例复律成功32例,1/2 h内转复者5例,1/2 h~24 h内转复者14例,24 h~48 h转复者9例,48 h~72 h转复者4例,总成功率84.2%。

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静脉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且不良反应轻。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using intravenous amiodarone for the card-ioversion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Methods 38 case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injected with loaded amiodarone (150 mg within 15 min), the cases failed within half an hour followed by a dose of 1 mg/min maintained for 6 h,then 0.5 mg/min maintained for 72 h.Results 32 cases reverted to sinus rhythm , five cases within the first 20 min, fourteen during 1/2 h~24 h, nine during 24 h~48 h,four during 48 h~72 h.The conversion rate was 84.2%.No adverse effects occurred .Conclusion It is effective and safe with in-travenous amiodarone in treatment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3页(P45-46,47)【关键词】胺碘酮;房颤;复律【作者】张国庆;梁战华【作者单位】274600 山东省鄄城县人民医院;274600 山东省鄄城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周自强等首次对中国房颤的现状进行了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照研究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快速型房颤的效果。

方法对82例快速型房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1例,分别静脉应用胺碘酮与西地兰。

结果胺碘酮组在转复窦性心律成功率高于西地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胺碘酮针治疗快速型房颇安全,且效果良好。

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如不及早复律可形成左房血栓导致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异常、心房电重构,增加复律的难度[1],因此主张尽早复律。

笔者观察了静脉注射胺碘酮与西地兰转复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82例阵发房颤患者,男45例,女37例,年龄45~81岁,平均62岁。

均由心电图证实快速心房颤动,HR>125次/min,房颤持续时间>1h,既往无持续房颤史,预激综合症、2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不在入选中。

符合条件的82例患者中:冠心病那个40例,风心病2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肺心3例,心肌病3例。

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41例,西地兰组41例。

两组年龄、性别、心功能状况、用药前平均心室率、平均血压及就诊时间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胺碘酮组静脉注射胺碘酮4-5mg/kg,如无效30min后重复静脉注射2.0mg/kg,均用5%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时间>10min。

西地兰组:近1周未用过洋地黄者,西地兰0.4mg静脉注射,30min后无效者又予0.2mg静脉注射,一天最大剂量不超过0.8mg西地兰静脉注射用5%葡萄糖注射液10ml稀释。

治疗过程中持续给予心电、血压监护(测血压1次/15min),并于治疗结束后5min、15min、30min、60min记录十二导联心电图。

2 结果2.1 两组转复窦性心律成功率胺碘酮组转为窦性心律32例(78.05%),西地兰组22例(53.6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治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用普罗帕酮70mg+5%葡萄糖20ml,5~10分钟内静脉注入。

治疗组胺碘酮针150mg+ns 20ml,静脉注入。

结果:观察组显效15例,显效率500%,有效14例,有效率467%,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8例,显效率267%,有效7例,有效率233%,无效15例,总有效率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因疗效欠佳停药1例,其他29例继续服药维持窦性心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因疗效欠佳停药16例,其他14例继续服药维持窦性心律,总有效率467%。

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显著,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胺碘酮静脉推注阵发性房颤疗效
阵发性心房纤颤是心内科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由于本病发病急,变化快,若救治不及时,很容易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采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取得了较好的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2月~2012年6月收治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均经心电图确诊。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9~81岁,平均654岁;预激综合征1例,冠心病2例,肥厚性心肌病2例,孤立性房颤10例,血压病15例。

对照组
男20例,女10例,年龄40~80岁,平均644岁;预激综合征1例,冠心病1例,肥厚性心肌病3例,孤立性房颤11例,血压病14例。

所有患者阵发性房颤1~3年以上,发作>3次以上,两组在年龄、性别、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方法:治疗组胺碘酮针150mg+ns 20ml,静脉注入,10分钟内完成,若未能转复,30分钟后再静脉注射75mg有效后继之以600μg/分静滴维持48小时,同时口服胺碘酮(24小时总量<1200mg),每周5天。

第1周600mg/日第2周400mg/日,第3周200mg/日;对照组用普罗帕酮70mg+5%葡萄糖20ml,5~10分钟内静脉注入。

若未能转复,30分钟后再静脉注射35mg最大累计量<210mg。

转复窦性心律后次日口服普罗帕酮200mg,8小时1次,1周后逐渐减量至150mg/日维持。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15例,显效率500%,有效14例,有效率467%,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8例,显效率267%,有效7例,有效率233%,无效15例,总有效率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用药6个月后药物维持情况比较:观察组因疗效欠佳停药1例,其他29例继续服药维持窦性心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因疗效欠佳停药16例,其他14例继续服药维持窦性心律,总有效率467%。

见表2。

讨论
阵发性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而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提高。

房颤虽不即刻导致生命危险,但多造成身体不适及血液动力学障碍。

房颤的药物处理策略之一即是将房颤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

药物仍是多数房颤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

虽然四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房颤都能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但其中ⅲ类的胺碘酮循证医学资料最丰富[1]。

有实验研究证实静脉注射胺碘酮的作用机制不同于口服制剂静脉用药(急性作用)早期主要表现为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较快,主要抑制na+通道[2]、ca2+通道和k+通道。

它的慢性作用(口服)主要显示ⅲ类效应,药理起效时间较长。

但无负性肌力作用,是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中较好的药物,尤其对有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者应用较安全[3]。

普罗帕酮是ⅰc类药、直接作用于心房肌组织,延长其有效不应期和功能不应期,减慢心房自律性[4]。

由于其强有力的抑制钠通道作用使不定向传导阻滞增加,使室内传导障碍加重,出现负性肌力作用,诱发或使原来心力衰竭加重。

本资料结果,观察组显效15例,显效率500%,有效14例,有效率467%,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8例,显效率267%,有效7例,有效率233%,无效15例,总有效率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观察组因疗效欠佳停药1例,其他29例继续服药维持窦性心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因疗效欠佳停药16例,其他14例继续服药维持窦性心律,总有效率467%。

由此可以看出胺碘酮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和临床效果方面均优于普
罗帕酮,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首选药物。

参考文献
1 马虹.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再评价[j].中华心律失常杂志,2005,9(2):133-135.
2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等.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4,18(6):401-4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