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钙化的CT诊断
颅内钙化性转移的CT诊断
![颅内钙化性转移的CT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0f88bcc25727a5e9846a61c4.png)
CT 理论与应用研究
13 卷
在临床上 颅脑转移性肿瘤是十分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之一 约占颅内肿瘤的20% 并且大 约45%的颅脑转移瘤病人神经系统的临床症状仅仅限于原发肿瘤 脑转移瘤的特点为60%的病人 为多发性病变 80%位于大脑半球 解剖上位于皮-髓质交界区 往往是由于其相应区域脑组织 供血血管变细 癌细胞容易阻滞于此的缘故 脑转移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其发病高峰在40-60 岁 约占80% 男性稍高于女性 男女之比约为1.1 1 肿瘤发生脑转移的频率由多到少的顺序 依次为肺癌 乳腺癌 胃癌 结肠癌 肾癌 甲状腺癌等 10%-15%找不到原发灶 转移部位 以幕上多见 占80% 幕下较少见 占20% 70%-80%呈多发性改变 并多位于皮-髓质交界区 男性转移瘤多来自肺癌 占63% 女性多来自乳腺癌 占51% 在各种转移癌中 结节性转移占 64% 大体观察 肿瘤与正常脑组织分界清楚 常见肿瘤中心发生坏死 液化 囊变和出血 少 数可见肿瘤钙化 肿瘤周围多水肿明显 转移途径以血行转移常见 也可直接侵犯或经脑脊液循 环种植转移
2 结 果
CT 表现 总体上 脑实质钙化性转移瘤CT平扫表现为结节状或规则或/和不规则斑片状高 密度影 高密度影的边缘欠清晰 锐利 相邻脑组织形态及密度未见异常 结节状转移者均未见 水肿带显示 斑片状转移者大部分可见病灶周围明显的水肿带显示 脑室及脑池系统未见异常 中线结构居中 病灶若呈结节状 常分布于皮-髓质交界处 其结节形态不规则 长径在2mm 5mm CT值52 89Hu 若病灶呈斑片状 常分布于大脑半球的皮层区域 斑片状高密度影以形态不规则 多见 大小不一 其病变形态呈结节状者多于形态呈斑片状者 本组病例中 20例病例中12例病 变呈结节状 分布于-髓质交界处 占60% 其中4例病例中结节状高密度影向外累及大脑皮层 显示大脑皮层内结节状高密度影 占结节状分布病例的33%在以结节为表现形式的的病例中 肺 腺癌4例 磷癌1例 小细胞未分化癌4例 成骨性骨肉瘤1例 结肠粘液腺癌1例 乳腺胶质癌1 例 在20例病例中 8例病变呈斑片状分布 占40% 斑片状高密度影呈单发改变 边缘稍模糊 均位于大脑的皮层区 CT值45 94Hu,显示为规则或/和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影 8例病例中肺腺
头颅CT针对脑瘫的钙化更准确吗
![头颅CT针对脑瘫的钙化更准确吗](https://img.taocdn.com/s3/m/05584c0252d380eb62946d47.png)
/头颅CT针对脑瘫的钙化更准确吗头颅CT检查是用来检测脑瘫疾病的工具之一。
也是在脑瘫疾病中起到良好的检测效果。
CT相对于MRI来说,能清楚看到脑瘫患儿的脑部内的钙化现象。
脑瘫疾病的确诊需要专业医师的经验,更需要CT对脑瘫患者进行检查。
我们了解下什么是头颅CT,它可以针对哪些疾病做检测呢?头颅CT,由于CT影像完全屏除了重叠干扰,利用窗口技术使密度分辨率大大提高,对软组织及实质性器官的显示能力明显优于普通X线检查,CT检查的适应范围大致如下:①颅脑部的检查: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等血管畸形)、脑外伤等;②对五官及颈部的检查:五官部位的肿瘤及炎症、咽喉部位肿瘤、颈部甲状腺及淋巴系统肿瘤、颈部肿块等;⑶胸部检查:肺内肿瘤及炎症,纵隔及胸腹的肿瘤、炎症等;④腹部检查:肝肿瘤、脓肿、血管瘤等,胆脏、肾脏感染及肿瘤,脾脏及胰腺肿瘤、脓肿、结核等,肾上腺增生及肿瘤,腹腔及腹膜后肿瘤、炎症,肠道肿瘤,盆腔内器官的肿瘤、炎症;⑤骨关节、脊柱部分的检查适用于其肿瘤、外伤、转移瘤、关节脱位、结核等疾患。
CT检查主要是横断面的检查,直接的冠状检查仅限于颅脑和五官。
CT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平扫或称普通扫描和增强扫描。
平扫CT又称普通扫描,指不给静脉注射造影剂的扫描,通常用于初次CT检查者。
CT平扫最主要的是掌握各个不同部位或器官以兴趣区的厚度和层间距的选择技术。
对腹部或盆腔检查前应口服阳性造影剂使肠道非透性化,作为其CT检查前的常规准备。
用造影剂标志胃肠道器官,使胃肠和实性器官的界限清楚。
以上就是头颅CT针对脑瘫疾病的钙化更准确吗的具体介绍,希望这些内容对大家有帮助,同时希望患儿家长能对这些检测工具大概了解一下。
原文链接:/nt/2012/1112/3349.html。
钙化灶诊断详述
![钙化灶诊断详述](https://img.taocdn.com/s3/m/44f406eba58da0116d174909.png)
钙化灶诊断详述*导读:钙化灶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一、诊断B超或CT图像,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症状。
钙化灶的鉴别诊断:1、松果体钙化位于鞍背上端后上方约3cm处,后前位居中线。
成人显影率达40%,在10岁以下很少出现。
其位置较为恒定,是较好的定位标志。
2、大脑镰钙化正位上位于中线,呈带状或三角形,出现率约为10%。
3、床突间韧带钙化为蝶鞍前后床突间的韧带钙化,使蝶鞍呈“桥形”。
4、侧脑室脉络从钙化居中线2.5cm内不规则影,出现率低于0.5%。
其它少数情况下还可见到基底节区、小脑齿状核、颈内动脉虹吸段、小脑幕、岩床韧带以及硬脑膜的局限性钙化。
二、分类肝钙化灶随着B超和CT的普及,肝脏钙化灶性病变的检出率明显增加,肝内钙化灶是否疾病,是否需要治疗一直是困扰广大群众的疑问,因此有必要了解肝内钙化灶的相关知识。
肝内钙化灶指在B超或CT图像上肝脏内出现类似结石一样的强回声或高密度影像,在20~50岁的人群多见,男女出现率均等,一般为单个钙化灶,右肝多于左肝,很少同时出现左右肝钙化灶。
形成肝内钙化灶的病变很多,包括①肝内胆管结石,是最常见的因素;②肝内慢性炎症或创伤;③寄生虫感染;④肝脏良恶性肿瘤和肝内转移瘤钙化;⑤先天发育形成,子宫内的胎儿有肝内钙化灶形成,常合并先天畸形,发现率为0.057%。
诊断和鉴别肝内钙化灶首选B超;CT分辨率高,显示钙化清晰,主要用于B超难于鉴别肝内钙化灶,尤其怀疑肝内转移瘤时。
多数肝内钙化灶是在正常体检时偶然被发现,对于肝内单个或多个孤立无融合的钙化灶,无自觉症状和体征,肝脏大小和形态无异常者,可能与先天发育、营养不良、钙磷代谢紊乱或损伤等因素有关,也可能是某些病变,如肝内胆管结石、肝脓肿或肝脏创伤愈合后改变。
这类肝内钙化灶的B超图像特点是:呈“品字”或“等号”状分散的强回声,走行于胆管腔外,后方大多无声影或淡的声影,同时无肝内胆管扩张。
对这类肝内钙化不需治疗,为了慎重起见,对于这类钙化灶可以随访观察达2~3年,每3~6月复查B超检查。
颅内钙化讲解
![颅内钙化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e9e0e28763231126edb1175.png)
颅内钙化
概论
钙化是颅脑CT和MR检查的常见征象。 CT扫描对于颅内钙化的显示和确定明显 优于MR检查。钙化在CT平扫时呈很高 密度。平扫呈很高密度的其他病变还包 括急性出血和胶样囊肿,测量CT值超过 100Hu可以确定为钙化。颅内钙化原因 很多,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 性的。
CT值是表示该部分X线衰减的数据,以 hunsfiled即Hu为单位。物体的密度愈高则 CT值愈大,密度愈低则CT值愈小。扫描后, 可以随时对扫描野内任何部分加以测定, 同时在画面上显示出CT值数。例如水为0, 肺组织为-1000,而骨组织可高达+1000以 上。
二、病理性钙化
颅内病理性钙化可以是颅内病变的一种 主要表现或伴随征象,也可以是颅内病 变转归和痊愈的结果。发现颅内钙化通 常比较容易,但确定钙化的病变性质, 尤其是确定病理钙化的原因有时比较困 难。根据钙化的形态和分布特点,在分 析钙化原因时可将其分为五种情况来考 虑:
1》脑实质内多发、散在、结节样钙化是颅 内感染性病变钙化的特点,除感染性病变 外,还应该考虑到结节性硬化。 2》脑实质内双侧片状、弥漫性钙化是代谢 疾病和内分泌疾病颅内钙化的特点。诊断 时还需考虑生理性钙化和家族性疾病引起 的钙化。
双侧基底节、 丘脑及额叶脑 实质内对称性、 弥漫性、斑片 状钙化。
CT对颅内钙化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CT对颅内钙化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45d17fb1fd0a79563c1e7218.png)
据C T所见 ,全 部病 例 按病理 学 分为 两组 :第 一组 2 7 例 ,为肿瘤性钙化 ;第二组 1 ,为非 肿瘤性 钙化 。具 体 8例 分析如下 :颅咽管 瘤 6例 ,瘤壁 薄壳 状钙 化 4例 ,瘤 内斑 块状 2例 ;星 形 细胞 瘤 5例 ,均 为瘤 壁 或瘤 内点状 钙 化 ; 少突胶质细胞瘤 4例 ,均为瘤 内条带状 钙化 ;脑膜瘤 6例 , 瘤内砂砾状钙 化 4例 ,边 缘弧 形钙 化 1例 ,瘤体 大部 分钙 化 1例 ;脊索 瘤 3例 ,均为瘤 内多发 点状 钙化 ;松 果 体生 殖 细 胞 瘤 2例 ,均 为 瘤 内 孤 立 小 圆 形 钙 化 ; 转 移 瘤 1例 , 为皮 、髓 质交 界 区散 在 多 发 类 圆 形 钙 化 ; 结 核 病 4例 ,脑 池内散在 小结 节状 钙化 3例 ,脑实质散 在斑点状 钙化 1 ; 例 脑囊虫病 4例 ,大 脑半 球多 发 圆形 点 状钙 化 3例 ,基底 节 区点 状 钙 化 l ;结 节 性 硬 化 3例 ,室 管 膜 下 结 节 样 钙 化 1 例 例 ,侧脑室周 围结节样钙化 2例 ;甲状旁腺 功能低 下 3例 , 表现为颅 内多 发对 称 性钙 化 ,其 中基 底 节 区、丘脑 3例 , 小脑齿状核 2例 ,大脑灰 白质交 界 区 1 ;血 管 畸形 2例 , 例 为皮质下多个点 状钙 化 ;脑颜 面血 管瘤病 1 ,为大 脑半 例 球脑 回状 钙化 ;硬膜 外血 肿 1例 ,为皮 层外 弧形线 条 状钙 化。从 以上病 例分 析 ,肿瘤 性钙化 占 6 % ,常见 于颅 咽管 0 瘤 ,星形 细胞 瘤 ,少 突胶质 细胞 瘤 ,脑 膜瘤 等 ;非 肿瘤 性 钙化 占4 % ,以脑囊 虫病 ,结节性 硬化 ,结核 病 ,甲状 旁 0 腺功 能低下等 良性病变 为主。不同的病变在 c T表现上 有其 定 的钙 化 特 征 。
CT检查报告单头颅
![CT检查报告单头颅](https://img.taocdn.com/s3/m/72febe5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f.png)
CT检查报告单头颅头颅CT检查报告患者信息:性别:男年龄:40岁检查日期:2024年1月1日临床症状:本次检查患者因头痛、眩晕和视力模糊等症状就诊。
过去没有类似的症状,无外伤史。
无明显的其他疾病史。
检查方法:头颅CT扫描,使用64层螺旋CT进行检查。
扫描方式为层厚5mm,间隔5mm。
检查结果:脑干和脑回正常,颅骨未见明显异常。
以下是具体的检查结果:1.头颅结构:-颅骨:未见明显异常,未发现颅内骨折线索。
-颅底:未见异常充盈缺损,基底池未见明显异常。
-窦道:未见明显异常,洞房副窦通畅。
2.脑部结构:-大脑半球:形态、密度均匀,对比剂未见明显强化或病变。
脑室大小和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小脑:大小、密度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脑干:形态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第四脑室:大小适中,形态正常。
-脑池:脑池通畅,未见明显异常。
3.血管影像:-颅内动脉:未见明显异常,脑血管通畅。
-颅内静脉:未见明显异常,静脉系统通畅。
-血管壁:未见明显钙化或脂肪沉积。
4.颅内软组织:-脑实质:未见明显强化或异常密度区域。
未见占位性病变。
-海马体:大小及形态正常,无异常信号。
诊断意见:1.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排除颅内结构病变的可能性。
2.根据临床症状,可能是原发于头部其他部位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意见与建议:患者的症状可能与其他头部疾病有关,并非来自颅内结构异常。
建议进一步检查以下内容以明确诊断:-颈椎CT或MRI:排除颈椎相关病变,如椎动脉供血不足等。
-视力检查:排除眼部疾病导致的视力模糊。
-全面体检:排除慢性疾病、代谢紊乱或药物不良反应等其他可能。
注意事项:1.本次检查只对颅内结构进行了评估,未对其他头部病变进行检查。
2.仅依据CT图像进行诊断报告,最终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资料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评估。
主动脉钙化诊断标准
![主动脉钙化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5c0296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1.png)
主动脉钙化诊断标准主动脉钙化是一种动脉硬化的表现,指的是主动脉壁内形成钙盐沉积物的过程。
它是一种以年龄为基础的退行性变化,在中老年人中非常常见:1. 主动脉钙化的诊断常常使用非侵入性的检查方式,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者X射线透视。
这些检查可以对主动脉钙化程度进行评估,并帮助医生制定治疗计划。
2. 目前,主动脉钙化的诊断标准主要依赖于钙化指数(calcium score)的评估。
钙化指数是通过对主动脉冠状动脉CT图像上的钙化灶进行计数和定量,来衡量主动脉钙化的程度。
3. 根据钙化指数的值,主动脉钙化可分为四个等级:0级表示无钙化,1-99级表示轻度钙化,100-399级表示中度钙化,400级及以上表示重度钙化。
这些等级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主动脉钙化程度及其相关风险。
4. 主动脉钙化的诊断标准还包括评估钙化灶的分布和形态。
钙化灶通常在主动脉冠状动脉的壁内或围绕主动脉的壁部分形成,形态上可呈现出不规则形状。
5. 除了钙化指数和钙化灶的形态,医生还会考虑其他因素来完成主动脉钙化的诊断。
这些因素包括患者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抽烟、高血压、高血脂等,以及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症状。
6. 主动脉钙化的诊断标准还要求医生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钙化的因素,如肾功能障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血液中钙离子的异常积累,进而促进主动脉钙化的发生。
7. 完成主动脉钙化的诊断后,医生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这可能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如戒烟、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手术治疗等。
8. 主动脉钙化的诊断标准是根据大量的临床研究和经验总结出来的。
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主动脉钙化程度,预测相关的风险,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颅内钙化CT、MRI诊断、鉴别诊断
![颅内钙化CT、MRI诊断、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f0f97e8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a.png)
钙化的密度较高,与脑组织形 成明显对比,有助于诊断。
不同部位的钙化形态和密度可 能不同,有助于鉴别诊断。
CT对颅内钙化的诊断价值
CT对颅内钙化的诊断具有较高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准确地
检测和定位钙化。
CT可以提供三维图像,有助于 了解钙化的形态、大小和分布情
况。
CT还可以提供颅骨表面的信息, 有助于排除颅骨病变的干扰。
此外,还需要加强公众对颅 内钙化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就 诊意识,以促进疾病的早期 发现和治疗。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随着钙化程度的加重,钙化灶的信号 逐渐降低,与周围脑实质的信号差异 减小,影响病灶的检出和诊断。
钙化灶周围脑实质在T2WI上可出现高 信号改变,提示局部脑组织水肿或炎 症反应。
MRI对颅内钙化的诊断价值
MRI可以清晰显示颅内钙化的形 态、大小和位置,有助于判断病
灶的性质和病因。
MRI可以观察钙化灶周围脑实质 的情况,有助于发现并诊断与钙 化相关的脑部疾病,如脑炎、脑
颅内钙化研究的展望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颅内钙化的认识将更加 深入。未来,高分辨率和高 灵敏度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 望为颅内钙化的诊断提供更 多有价值的信息。
对于病理性颅内钙化的研究 ,需要进一步探讨其发生机 制和影响因素,以便为预防 和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加强多 学科合作,提高对颅内钙化 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为 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 案。
均匀,大小不一。
与年龄不相关,可在任何年龄 段出现,常伴有其他病变或症
状。
病因多样,包括感染、炎症、 肿瘤、代谢性疾病等。
不同病因的钙化鉴别诊断
颅内钙化的CT表现
![颅内钙化的CT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b2f4f41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0c.png)
节细胞胶质瘤
神经母细胞瘤:
恶性程度很高,但钙化常见且钙化 可很显著,长散在分布于整个肿瘤 区,甚至整个肿瘤呈团块状钙化。
室管膜瘤: 幕上室管膜瘤钙化发生率 不如幕下多,约占38% 钙化分布及形态无特征性。
脑膜瘤:
2017
7).脂肪瘤: 一般不发生钙化,位于胼胝体周围的脂肪瘤偶可见斑点状、弧线状或新月状钙化,钙化常发生于大的脂肪瘤,钙化常位于脂肪瘤的边缘部分。脂肪瘤在CT和MRI检查时都容易诊断,CT扫描时呈很低密度,CT值为负值,常在-100HU左右,MR各序列均呈脂肪样高信号,使用脂肪抑制序列时脂肪瘤呈低信号,胼胝体周围脂肪瘤常合并胼胝体发育不全。 胼胝体发育不全合并脂肪瘤为脑实质内多发散在的结节样钙化。
4
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钙化通常位于脑室周围;弓形体原虫感染引起的钙化长靠外围,可以散在分布于脑实质常常同时引起导水管狭窄;疱疹病毒感染出现钙化可很晚,于3岁后出现。
TORCH综合症应于结节性硬化区别: 两者相似之处包括:临床均表现有智力障碍;CT均表现为脑实质内多发散在结节样钙化;钙化均可位于双侧侧脑室周围室管膜下。但结节性硬化患者多同时有皮肤皮脂腺瘤存在,或其他部位同时有肿瘤存在,如视网膜错构瘤、肾脏错构瘤、肝脾血管瘤等,一般不合并脑发育畸形。
转移瘤:
于骨肉瘤脑转移和乳腺癌脑转
移,偶尔也可见于肺癌脑转移。
转移瘤出现钙化罕见,主要见
腺癌脑转移
图片左边肺癌脑转移右为乳
鞍区肿瘤
鞍区肿瘤中,以颅咽管瘤钙化最常见,尤其是儿童颅咽管瘤,钙化可高达80%以上,钙化形态多种多样,呈蛋壳状、点状、斑片状、不规则团块状等,再加上颅咽管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故鞍区肿瘤内发生钙化是提示颅咽管瘤的重要征象。
颅内单发或多发钙化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颅内单发或多发钙化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38f0043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6.png)
颅内单发或多发钙化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马焱舟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06(013)021
【摘要】目的:通过实例观察颅内单发或多发钙化灶出现部位、大小、形态,依其一定规律性,尽可能作出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选取我科近年来头部CT扫描出现颅内单发或多发钙化灶病例24例,所有病例皆经过临床证实,对其钙化形态,大小出现部位进行总结分析,研究其规律性.所用仪器为GEHISPEED,ZX/I螺旋CT扫描机,扫描基线为听眦线(OML),层厚5 mm~10 mm,层间距为3 mm~10 mm,轴位连续扫描.结果:颅内单发或多发钙可见于多种疾病,多种疾病钙化在颅内CT表现各有差别.【总页数】3页(P3745-3747)
【作者】马焱舟
【作者单位】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东,广州,5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3
【相关文献】
1.颅内单发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J], 徐庚;赵瑞林;徐建堃
2.颅内钙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J], 覃涛;王妍;彭经纬
3.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致颅内多发钙化误诊为癫痫发作 [J], 任艳艳;李小旋;安金;董艳红;吕佩源
4.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致颅内多发钙化误诊为癫痫1例 [J], 曹亚南;魏雅娟;朱冬燕;
于明军
5.颅内多发钙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并文献分析 [J], 王军大; 方玉; 杨华; 付军; 李艳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钙化结节是什么意思
![钙化结节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0c801ab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64.png)
钙化结节是什么意思钙化结节是指在人体内出现的一种病理性病变。
钙化结节在医学上也称为钙化灶,其特征是在组织或器官中形成的异常团块,通常由钙盐沉积引起。
这种现象可以发生在不同的部位,包括肺部、脑部、乳房、甲状腺等。
钙化结节通常会在X光、CT扫描等影像检查中被发现。
钙化结节的形成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循环系统变化、炎症、肿瘤和退行性病变等。
基于这些不同的原因,钙化结节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形态和特征。
在进行相关检查时,医生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的结果来确定钙化结节的性质。
钙化结节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患者有严重的健康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钙化结节可能是一种良性病变,比如乳腺钙化结节。
这种情况下,钙化结节通常由乳房组织发生的生理性或良性的变化引起。
此外,在某些疾病的早期阶段,钙化结节也可能是唯一的病理表现。
因此,及时发现和诊断钙化结节对于早期治疗和预防疾病进展非常重要。
然而,钙化结节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病理特征。
举例来说,肺部钙化结节可能与肺癌、结核或肺炎等疾病相关。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必须通过详细的检查和进一步的病理学评估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治疗方案。
为了进一步评估钙化结节的性质,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病史问诊、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检验和病理学分析等。
这些检查结果将为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病因。
总的来说,钙化结节是一种影像学上可见的异常结节,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对于某些人来说,钙化结节是一种可接受的生理现象,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它可能是某种疾病的病理特征。
因此,对于发现钙化结节的病人来说,及时寻求医疗帮助并进行全面的检查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准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我们才能更好地管理和预防可能与这些结节相关的疾病。
CT诊断报告模板大全
![CT诊断报告模板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56863b8551810a6f52486bd.png)
《CT诊断报告模板》--头颅一:正常头颅CT平扫未见异常脑实质未见异常密度区,各脑室、脑池大小形态显示正常,中线结构居中,颅骨未见异常。
二:异常的颅内病变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例如:1.左/右侧额/颞/顶部硬膜外血肿双侧额/颞/顶部颅骨内板下方可见一双凸状/梭形高密度区,密度均匀,边界清楚,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骨窗条件下可见双侧额/颞/顶部颅骨线性骨折,余脑内未见异常。
2硬膜下血肿(分急性和慢性,急性为高密度,慢性为等密度或低密度。
)双侧额/颞/顶部颅骨内板下方可见一新月状高、低或等密度,密度均匀,边界清楚,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骨窗条件下可见/未见骨折线,余脑内未见异常。
3脑挫伤脑实质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区,脑室可受压变形或移位,但中线结构多无移位。
余脑室脑池系统显示形态正常。
颅骨无明确骨折。
4脑挫裂伤脑实质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区,中间伴有不规则高密度,脑室受压变形移位,脑室脑池系统显示正常或变小。
颅骨无明确骨折或伴有骨折。
三:颅内占位性病变1单发和多发占位(1)单发占位脑实质区可见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混合密度,中间可见囊状低密度或不规则钙化周边伴有低密度,脑室受压变形移位,中线向对侧移位,增强后病变呈不规则强化或明显增化,颅骨骨质无变化。
多见于胶质瘤。
水肿范围大病变小多见于转移瘤或3-4级胶质瘤,转移瘤多见于脑皮层(质)区。
(2)多发占位脑实质区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混合密度或高密度,周围大片水肿带明显,病灶与水肿成反比,增强扫描后见病灶呈不规则环状及小结节状强化,周围水肿无强化,中线结构向左/右侧偏移。
多见于转移瘤。
1)脑囊虫脑实质内可见多发圆形低密度区/高密度钙化,增强扫描无强化/小结节状环形强化,并见环内头节,可有灶周水肿,脑室、池显示正常,中线无移位。
2)蛛网膜囊肿脑裂、脑池扩大,其内充满液体与脑脊液密度一致,边界清晰,局部脑组织可推压移位,可有局部颅骨受压变薄,增强扫描无强化,余脑实质未见异常密度,中线结构无移位。
颅内钙化的CT表现
![颅内钙化的CT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9a18440348d7c1c708a145e7.png)
钙化是颅内最常见的征象之一
CT扫描对颅内钙化的显示和确定明显优于 MRI检查
CT值超过100HU可以基本确定为钙化
一 生理性钙化
3.大脑镰钙化:
多呈沿大脑镰走行的线状,也 可局部钙化较著,呈梭形或球形, 少数可呈大脑镰多发结节状钙化。
一 生理性钙化
4.基底节钙化:
40岁以上正常人中,颅脑CT扫描时发现基底节 钙化也很正常,通常双侧比较对称,但也可不 对称,以苍白球钙化最为常见。
胼胝体发育不全合并脂肪瘤 钙化
8).转移瘤:
转移瘤出现钙化罕见,主要见 于骨肉瘤脑转移和乳腺癌脑转 移,偶尔也可见于肺癌脑转移。
图片左边肺癌脑转移右为乳 腺癌脑转移
(2)、鞍区肿瘤
鞍区肿瘤中,以颅咽管瘤钙化最常见,尤其是儿童颅咽管瘤,钙化可高达80%以上,钙化 形态多种多样,呈蛋壳状、点状、斑片状、不规则团块状等,再加上颅咽管瘤是鞍区最 常见的肿瘤之一,故鞍区肿瘤内发生钙化是提示颅咽管瘤的重要征象。 鞍区畸胎瘤、皮样囊中和表皮样囊肿也可以发生钙化,但这些肿瘤均较少见或罕见。 鞍区垂体瘤、胶质瘤、生殖细胞瘤、错构瘤、转移瘤一般不发生钙化或钙化罕见;鞍区脑 膜瘤虽可钙化,较其他部位脑膜瘤钙化少见。
4.外伤后颅内钙化
外伤后导致颅内钙化少见,主要见于慢性硬膜下血肿及硬膜外血肿,钙化多呈 条状或环状,分布于原血肿部位,结合病史易于诊断。
右额顶硬膜下血肿钙化
右额硬膜外血肿钙化
5、血管性疾病
(1).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并不少见,若动脉瘤形成血栓,动脉瘤璧常出现弧形或环形 钙化,这种特殊形态的钙化是CT平扫时确定诊断的重要征象,有时动 脉瘤内血栓形成部分也可出现小点状或小片状钙化。
(3).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颅脑常见疾病CT表现
![颅脑常见疾病CT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71ae00f5915f804d2a16c14f.png)
硬膜下血肿
40
硬膜下积液
• 典型病例 • 患者,男,45岁,外伤后10天,伴头痛、头晕
来诊 • CT诊断要点 • 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低密度区,呈脑脊
液密度,多发生于额颞顶部,常深入到纵裂前 部,无或有轻微的占位效应,周围脑组织无水 肿
41
硬膜下积液
42
脑创伤继发性疾病
• 典型病例 • 患者,男,61岁,脑创伤3年,近日头痛、头晕
基底核多发低密度影,形态不规则,两侧常不
对称,增强可见线样或结节样强化
• 2. 晚期在脑部坏死中心出现钙化,常在室管膜
下区,呈多发结节或线样高密度影
• 3. 颅脑畸形:小头、憩室性畸形、神经元移行
异常、脑发育不全
48
颅内弓形体病
49
脑脓肿
• 典型病例
• 患者,男,20岁,头疼,头晕,伴发热,10余 天
21
灰质异位
22
结节性硬化
• 患者,男,15岁,以癫痫间断性癫痫发作15年, 伴智力低下,皮脂腺瘤来诊
23
结节性硬化
• CT诊断要点 • 1. 病变常沿室管膜下与侧脑室边缘分布,呈圆
形或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结节和钙化,双侧 对称分布,钙化率可达90%以上 • 2. 可突入脑室,呈软组织密度,造成侧脑室壁 缺损;10%~15%室管膜下结节伴发巨细胞星 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可伴发脑积水 • 3. 可伴发灰质异位 • 4. 突入脑室结节病灶呈中度强化,灰质结节一 般不强化,钙化无强化
来诊,既往有结核病史
• CT诊断要点
• 1. 平扫可无阳性发现,如病变发展可显示颅底
池、侧裂池变形,形态模糊及池内密度增高,
脑膜粘连造成脑脊液循环障碍,形成脑积水。
病理学钙化名词解释
![病理学钙化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fc1212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5.png)
病理学钙化名词解释一、引言病理学钙化是指在组织或细胞内发生的钙盐沉积现象,是一种常见的病理变化。
它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中,如血管壁、肺部、乳腺、甲状腺等。
本文将从病理学角度对钙化进行详细解释。
二、什么是钙化?钙化是指在组织或细胞内形成的钙盐沉积物,主要由钙磷酸盐(如羟基磷灰石和碳酸钙)组成。
这些沉积物可以以颗粒、球形或片状等形式存在。
钙化通常是一种正常或异常生理过程的结果,其机制包括骨化和非骨化两种类型。
1. 骨化骨化是指由于成骨细胞(如成骨母细胞)的活动而导致的钙盐沉积。
这种类型的钙化通常发生在骨组织中,如骨折愈合过程中形成的骨桥。
2. 非骨化非骨化钙化是指在非骨组织中发生的钙盐沉积,与成骨细胞无关。
这种类型的钙化是一种病理变化,可能与多种疾病和条件相关。
三、病理学钙化的分类根据形态特征和组织学分布,病理学钙化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软组织内钙化软组织内钙化是指在软组织中形成的钙盐沉积物。
常见的例子包括肾小管内的肾小管型钙化、乳腺导管内的乳腺导管型钙化等。
这些钙化物质可以通过X线或其他影像学技术来检测和诊断。
2. 血管壁内钙化血管壁内钙化是指在血管壁中形成的钙盐沉积物。
这种类型的钙化通常与动脉硬化有关,尤其是在冠状动脉和大血管中常见。
血管壁内钙化可以通过CT扫描等影像学技术来检测和评估动脉硬化程度。
3. 骨内或骨周围结构钙化骨内或骨周围结构钙化是指在骨组织内或其周围形成的钙盐沉积物。
这种类型的钙化可以出现在骨肿瘤、关节炎、软骨病变等疾病中。
它们常常通过X线和CT扫描来检测和评估。
4. 脑内钙化脑内钙化是指在大脑、小脑或其他脑部结构中形成的钙盐沉积物。
这种类型的钙化可以出现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中,如脑动脉粥样硬化、肉芽肿性脑炎等。
它们通常通过MRI和CT扫描来检测和诊断。
四、病理学钙化的原因病理学钙化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代谢紊乱某些代谢紊乱状态下,如高血钙、高血磷等,会增加体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促进钙盐沉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ppt
2.脑囊虫病
慢性期脑囊虫死亡以后,囊液逐渐被吸收, 囊虫被机化,最后出现钙化,脑囊虫病引起 的钙化除符合颅内感染性疾病多发、散在、 结节样钙化的一般特征外,钙化通常较小, 较圆,且大小均匀,数目视原囊虫病灶多少 而异,少者单发或仅数个,多者可弥漫性分 布于整个脑实质。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Ⅱ、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性疾病
很多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性疾病可引起钙、 磷代谢异常,所以可以表现有颅内钙化,其 钙化特点是双侧、片状、弥漫性分布,确定 是那一种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性疾病,需要 临床有关生化检查。
编辑ppt
1.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绝大多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在甲状腺或甲状旁 腺手术后,临床和体征与低血钾有关,主要表现有 癫痫发作、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和定向障碍、白内 障、皮肤粗糙。生化检查特点:血清钙降低,血清 磷增高。 90%以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患者表现有脑实质内多 发钙化,常弥漫性分布于基底节、丘脑、小脑齿状 核、大脑半球皮层下及皮髓交界区,双侧分布,通 常比较对称,呈斑片状、条状、月牙状或点状。
编辑ppt
编辑ppt
2.假性或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组织对甲状旁腺激素无反应,导致低钙血症时称假 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生化检查示血钙降低;假假 性甲状旁腺功能降低,仅肾小管和骨骼对甲状旁腺 激素有反应,临床化验检查血钙、血磷正常。 假性或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常发生于儿童和青 少年,脑内钙化与甲状旁腺功能降低者相似,诊断 主要依靠临床及生化检查。
编辑ppt
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钙化通常位于脑室周 围;弓形体原虫感染引起的钙化长靠外围, 可以散在分布于脑实质;疱疹病毒感染出现 钙化可很晚,于3岁后出现;弓形体感染常常 同时引起导水管狭窄。
编辑ppt
TORCH综合症应于结节性硬化区别:
两者相似之处包括:临床均表现有智力障碍; CT均表现为脑实质内多发散在结节样钙化; 钙化均可位于双侧侧脑室周围室管膜下。但 结节性硬化患者多同时有皮肤皮脂腺瘤存在, 或其他部位同时有肿瘤存在,如视网膜错构 瘤、肾脏错构瘤、肝脾血管瘤等,一般不合 并脑发育畸形。
编辑ppt
编辑ppt
5.小脑齿状核钙化:意义同基底节钙化。
编辑ppt
二、病理性钙化
根据钙化的形态和分布特点,在分析钙化原因时可将分为五种情况来考 虑: (1)、脑实质内多发、散在、结节样钙化是颅内感染性病变钙化的特 点,除感染性疾病外,还应该考虑到结节性硬化。 (2)、脑实质内双侧、片状、弥漫性钙化是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性疾 病颅内钙化的特点(诊断时还需要考虑生理性钙化和家族性疾病引起的 钙化,如Fahr’s综合症、恶病质综合症等)。 (3)、条样、脑回样、铁轨样、圆点状钙化是血管性疾病钙化的特点, 包括动静脉畸形、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等。 (4)、脑肿瘤钙化:绝大多数表现为肿瘤内部分钙化,其特点为异常 密度或信号的肿瘤背景下有各种形态、程度和范围的钙化存在。少数肿 瘤可完全钙化主要见于脑膜瘤。 (5)、其他没有特点的钙化
颅内钙化的CT表现
-------来源于丁香园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放射科 仇俊华
编辑ppt
钙化是颅内最常见的征象之一
钙化是颅脑CT和MRI检查的常见征象
CT扫描对颅内钙化的显示和确定明显优于 MRI检查
CT值超过100HU可以确定为钙化
颅内最常见的生理性钙化之一。
编辑ppt
3.脑结核病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后期,约半数在靠近颅底部鞍区 附近出现散在钙化斑点,这种钙化灶的发现是其与 其他细菌性脑膜炎区别的主要依据。 脑内结核瘤 早期,中心干酪样坏死区可出现斑点状 钙化,增强扫描时周围呈环形强化,再加上中心点 状高密度钙化,构成典型的结核瘤的“靶样征”, 是识别结核瘤的重要证据;晚期,整个结核瘤可出 现钙化,呈结节状,也可仅其壁部分出现钙化,呈 断续之环状或碎之蛋壳状。
编辑ppt
编辑ppt
3.大脑镰钙化: 多呈沿大脑镰走行的线状,也可局部钙化较 著,呈梭形或球形,少数可呈大脑镰多发结 节状钙化。
编辑ppt
编辑ppt
4.基底节钙化:
40岁以上正常人中,颅脑CT扫描时发现基底节钙化 也很正常,通常双侧比较对称,但也可不对称,以 苍白球钙化最为常见。
注:如果基底节钙化出现在30岁以下时,应警惕病理性钙化, 基底节病理性钙化主要为代谢性或内分泌性疾病所致,应仔 细询问有无癫痫等相关临床症状或进行有关钙、磷代谢和内 分泌方面的临床生化检查。
编辑ppt
Ⅰ、感染性疾病:
很少感染性疾病可出现钙化或痊愈后表现为 钙化。总的来说颅内感染性疾病钙化的影像 学表现特点是脑实质内多发、散在、结节样 钙化,但也可出现其他形态的钙化。
编辑ppt
1.TORCH综合症
TORCH综合症实际上是病毒或原虫感染脑组织引 起脑炎。主要发生于胚胎期或分娩过程中,故又称 先天性宫内感染或先天性TORCH 感染。(TORCH 是几种引起脑组织感染致病原英文字头的缩写,包 括弓形体原虫和其他感染因素如风疹病毒、巨细胞 病毒和疱疹病毒)疱疹病毒是胎儿期脑炎最常见的 原因。 CT扫描时,TORCH综合症主要为脑实质内多发散 在的结节样钙化。
注:(1)、钙化的松果体是否偏离中线,明显偏 离中线时应仔细观察有无早期松果体区肿瘤。 (2)、松果体团块太大,直径超过10mm时,应怀 疑松果体区肿瘤。 (3)、10岁以下儿童出现松果体钙化时,应警惕 有松果体区肿瘤存在。
编辑ppt
编辑ppt
2.脉络膜丛钙化: 主要见于侧脑室三角区,钙化呈圆形或不规 则形,多数情况下脉络膜丛钙化为双侧对称 性。
编辑ppt
编辑ppt
4.脑包虫病
脑包虫病以在脑实质里形成巨大囊肿为特征, 囊壁可出现壳状钙化完整或不完整,或囊壁 出现结节样钙化,囊壁钙化的出现,有助于 与囊壁无钙化的脑内囊性病变区别,如神经 上皮囊肿、蛛网膜囊肿。
编辑ppt
编辑ppt
5.脑肺吸虫病
脑肺吸虫病晚期,病灶区可出现钙化,且常 为蛋壳样钙化,以多发壳样钙化聚集在一起 最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