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满江红》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满江红(怒发冲冠)》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满江红(怒发冲冠)》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满江红(怒发冲冠)》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满江红(怒发冲冠)》。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岳飞的民族自豪感和忠诚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满江红(怒发冲冠)》。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意象和情感。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教学难点:(1)诗中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的把握。

(2)诗中抒情手法和修辞技巧的鉴赏。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手段,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吟诵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提高文学素养。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比较教学法:对照其他作品,分析《满江红(怒发冲冠)》的独特之处。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读《满江红(怒发冲冠)》,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学生准备:预习诗歌,查阅相关资料。

3. 教学资源:教学PPT、视频、音频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满江红(怒发冲冠)》的吟诵音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简介诗人岳飞的历史背景和创作特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韵律美。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了解到的相关知识。

3. 课堂讲解(1)解析诗题“满江红(怒发冲冠)”,阐述诗题的意义。

(2)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意象和情感。

(3)讲解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抒情手法和修辞技巧。

《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

《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

《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

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

把握词作的主旨2、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一、预习复习1、导入2、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作者简介: 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

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

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

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

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创作背景: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朽,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

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

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二、问题导学1、朗读课文。

2、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注意《满江红秋瑾》:①“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②“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又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③“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3、概括文章的内容上片:回顾过往生活下片:思虑未来前途4、思考问题,体会词作感情。

满江红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满江红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第1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

余秋雨,浙江人,1946年生,中国文化史学者、艺术理论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曾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有《艺术创造工程》等专著多种;著有散文集多本:《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逐节阅读,正音正句;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四、理清思路,研读课文。

整篇文章分三部分。

先来研读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共有六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以人们心目中已经成为定论的长城和都江堰作对比,开宗明义标明观点,推出主题。

第2自然段,写长城之伟大。

作者说长城不如都江堰,并不是否定长城。

长城的伟大之处,主要在于它是“人类意志力的骄傲”,是久远历史和民族演化的见证。

反过来,写长城的伟大,也不会减低前面对都江堰的评价。

第3、4、5自然段,具体对比长城与都江堰的不同。

作者认为,都江堰在哪四个方面胜过长城?历史更悠久,为民造福更直接,发挥作用的时间更长,今天仍然像最初那样有价值。

“灌溉”一词既是实写“都江堰”的水利功能,又比喻对民族人民的养育作用。

第4自然段用一组排比句解释“灌溉”的深层意义。

第5自然段再以三组对比,从外在形象,象征意义,再到内在精神,对二者进行比较,以反复印证咏叹的笔法赞美都江堰,支持文章的观点。

第6自然段,用短句,并另起一行。

目的是推出并强调主角。

小结:第一部分,用长城做对比,说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

第二部分:第7自然段,写以前心目中的都江堰,“只是一个水利工程”,根本没放在眼里。

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是欲扬先抑,为后来的“发现”做铺垫。

与第一部分结尾盛赞并隆重推出“都江堰”又形成反差,使文章产生起伏悬念,引人人胜。

第8自然段,写走进都江堰的过程。

这一段写得细致、真切、传神。

是从哪些感觉角度来写的?先是视觉“草木茂盛”,再是触觉“渐觉滋润”,再是直觉、听觉、第六感觉,最后是心理感应。

终于全身心地被震撼。

岳飞《满江红》精品教案-2024鲜版

岳飞《满江红》精品教案-2024鲜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 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鉴赏和讨论等多种 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词的意境,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2024/3/28
4
教学内容
2024/3/28
词的背景介绍
01
简要介绍岳飞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创作背景
01
《小重山》
此词反映了岳飞内心的苦闷和忧愤,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
苦闷心情。
02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这首词通过描写登黄鹤楼所见之景,抒发了岳飞对中原沦陷的悲愤之情,
对南宋朝廷苟安一隅的不满,以及自己收复河山的壮志。
2024/3/28
03
《池州翠微亭》
这首诗体现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岳飞的历史地位
岳飞作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在小组讨论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岳飞在南宋历史中的 地位和作用,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和纪念。
20
分享交流:我眼中的岳飞形象
要点一
岳飞的人格魅力
岳飞忠诚、正直、勇敢、智慧,具有高 尚的人格魅力。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眼 中岳飞的人格魅力,以及这些品质对自 己的影响和启示。
通过学习《满江红》,可以激发学生 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传承和弘 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10
03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3/28
11
文本结构分析及写作特点
1 2
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上片抒发作者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下片表达了 作者对朝廷腐败、奸臣当道的愤慨和对国家前途 的忧虑。

《满江红》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

《满江红》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

《满江红》优秀的教学设计《满江红》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满江红》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满江红》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够在理解作品的同时,有感情吟颂《满江红》。

2、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3、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重点:从历史背景理解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关于岳飞的故事,并查找有关本词的相关背景。

一、导入(背景音乐为屠洪纲的《精忠报国》,营造氛围)豪迈动听的歌曲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到学习《满江红》的氛围中。

(投影歌词)“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师朗读或学生齐读《发现》(投影):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闻一多的这首诗,热情澎湃,抒发着满腔的爱国热情,犹如隆隆的地火在运行,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

在闻一多迸着血泪,呼唤祖国自强时,让我们把时光往前推800多年,也有一位民族英雄为了国家的兴衰而“怒发冲冠”,他是谁?(岳飞!)二、新授1、介绍作者以及相关背景(1)请学生讲述岳飞的故事,并对岳飞做概括性的描述。

2024版年度九下语文第12课《满江红》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2024版年度九下语文第12课《满江红》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的学习氛围。
2024/2/2
20
05
作业布置与课后拓展
2024/2/2
21
背诵默写《满江红》全文
2024/2/2
01
要求学生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熟 练背诵并默写《满江红》全文。
02
通过课堂抽查、小组互查等方式检 查学生的背诵默写情况,确保每位 学生都能熟练掌握。
22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针对《满江红》中的重点词句、意象、 情感等方面设计练习题,要求学生认 真完成。
教学方法准备
尝试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小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同 时,优化课件制作和呈现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准备
布置相关预习任务,引导学生提前了解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讨论,做好课堂笔记和总结。
2024/2/2
30
THANK YOU
2024/2/2
31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创作以爱国为主 题的诗文。
通过创作活动,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爱国的内涵和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和审美能力。
2024/2/2
25
06
总结反思与持续改进
2024/2/2
26
总结本次课程收获和不足
收获
学生对《满江红》的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背诵全文并 理解其思想感情;课堂互动氛围良好,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朗读。
手段运用
课堂上运用了PPT课件辅助教学,但在课件制作和呈现方面仍有待提高;同时,未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拓展 阅读和背景介绍。
2024/2/2
28
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进行改进
学生意见

2024年度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

2024年度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

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通用)目录CONTENCT •课程背景与目标•文本解读与赏析•知识拓展与延伸•实践活动设计•课堂互动与反馈•作业布置与检查01课程背景与目标《满江红》词作背景创作背景介绍《满江红》词作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作者经历等。

词作主题阐述《满江红》词作的主题,如爱国、壮志、怀古等。

艺术特色分析《满江红》词作的艺术特色,如豪放、婉约、用典等。

80%80%100%教学目标与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满江红》词作的背景、主题和艺术特色,掌握相关的文学知识。

通过朗读、背诵、鉴赏等方式,学生能够深入体会词作的情感和意境,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等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小组讨论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词作的理解和感受。

采用讲解、讨论、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02文本解读与赏析描述作者雨后登山的情景,展现出一幅壮丽的自然画面。

上阕下阕结尾表达作者对中原沦陷的悲愤,对前功尽弃的遗恨,以及壮志难酬的愤懑。

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表达作者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

030201文本结构梳理意象描绘与情感表达意象描绘通过“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等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出作者登高望远的壮阔景象。

情感表达全词充满了作者对家国天下的深沉忧患和豪情壮志,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艺术手法鉴赏对比手法01通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等对比手法,突出作者的悲愤之情和报国之志。

用典手法02运用“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等典故,表达作者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

象征手法03以“满江红”为题,象征着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同时,通过“怒发冲冠”、“潇潇雨歇”等自然景象的象征,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激荡和豪情。

2024版年度九年级下册语文《满江红》教学设计

2024版年度九年级下册语文《满江红》教学设计

学设计CONTENTS •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分析与解读•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课堂教学过程设计•课后作业与评价标准•板书设计与多媒体资源利用教学目标与要求0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满江红》的基本文学常识,包括作者、时代背景等。

理解《满江红》的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法,能够准确翻译和赏析文本。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通过朗读、背诵、默写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满江红》的理解和记忆。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自主探究《满江红》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

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拓展学习,进一步了解相关文学知识和文化背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通过学习《满江红》,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感和壮志豪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积极投身祖国建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满江红》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掌握文言文阅读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准确翻译和赏析《满江红》中的典故、比喻等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深层意图和表达方式。

同时,由于学生的文言文基础和理解能力存在差异,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材分析与解读02《满江红》背景及作者简介背景介绍《满江红》的创作背景,包括历史背景、社会背景和个人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创作环境和作者的创作心境。

作者简介详细介绍作者的生平、文学成就和创作风格,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诗词内容梳理与赏析内容梳理对《满江红》进行逐句解读,梳理诗词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基本含义。

赏析从文学角度对《满江红》进行深入赏析,分析诗词的意境、语言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领略诗词的艺术魅力。

诗词风格及艺术特色分析诗词风格分析《满江红》的风格特点,如豪放、激昂、婉约等,帮助学生把握诗词的整体风格。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秋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满江红》这首词的思想内涵。

2、品味词中的语言,感受其抒情方式和艺术特色。

3、体会秋瑾的爱国情怀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词的内容和情感,把握秋瑾的思想境界。

分析词的艺术手法,如用典、对比等。

2、教学难点体会秋瑾作为女性革命者的独特情感和精神追求。

引导学生将词中的爱国情感与当代社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词的意境。

2、讲授法:讲解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涵。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词中的重点词句和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赏析法:引导学生赏析词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近代中国革命的视频片段,引出秋瑾这位革命志士。

提问学生对秋瑾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作者及背景介绍简单介绍秋瑾的生平经历,包括她的家庭背景、革命活动等。

讲述《满江红》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词是在怎样的时代环境下产生的。

3、初读诗词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词的韵律和情感。

4、词句解读逐句讲解词的意思,重点解释一些生僻字词和典故。

引导学生思考词句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5、情感分析探讨秋瑾在词中所抒发的爱国之情、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抗争。

分析词中体现出的秋瑾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6、艺术特色赏析引导学生分析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

探讨用典的作用,如“四面歌残终破楚”“青衫湿”等典故的含义和效果。

7、拓展延伸让学生比较秋瑾的《满江红》与岳飞的《满江红》在情感和艺术手法上的异同。

引导学生思考秋瑾的爱国精神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8、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词的内容、情感、艺术特色等。

强调秋瑾的爱国情怀和英勇精神对我们的启示。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

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秋瑾《满江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满江红》的词意,体会秋瑾的爱国情怀。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满江红》的词意,体会秋瑾的爱国情怀。

2. 教学难点:分析《满江红》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满江红》的词意、背景和艺术特色。

2. 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满江红》,体会秋瑾的爱国情怀。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满江红》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满江红》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词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秋瑾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秋瑾的生平事迹和爱国情怀。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秋瑾是谁吗?她有哪些爱国事迹?引出课题:秋瑾《满江红》。

2. 讲授新课介绍秋瑾的生平事迹和《满江红》的创作背景。

讲解《满江红》的词意,重点解释“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等词句的含义。

分析《满江红》的艺术特色,包括词的格律、用典、抒情方式等。

指导学生朗读《满江红》,注意节奏、韵律和情感的表达。

3. 拓展延伸让学生分组讨论:秋瑾的爱国情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爱国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学习秋瑾的爱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秋瑾的生平事迹、《满江红》的词意和艺术特色。

强调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布置作业:让学生背诵《满江红》,并写一篇关于秋瑾的爱国事迹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秋瑾的生平事迹和《满江红》的词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体会到了秋瑾的爱国情怀。

《满江红》(秋瑾)教案

《满江红》(秋瑾)教案

《满江红》(秋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秋瑾的生平和革命精神,通过诗词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主题、意象、情感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秋瑾的生平和革命精神2. 诗词《满江红》的主题、意象、情感等分析三、教学难点1. 诗词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秋瑾的革命思想和诗词创作的关系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义:秋瑾的生平和革命事迹、诗词《满江红》的译文和注释2. 学生教材:诗词《满江红》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秋瑾的照片、革命事迹图片和相关视频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秋瑾的生平和革命事迹,引导学生了解秋瑾的革命精神。

2. 诗词鉴赏:让学生朗读《满江红》,感受诗词的韵律和情感。

教师对诗词进行逐句解析,分析诗词的主题、意象、情感等。

3.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秋瑾的革命思想和诗词创作的关系,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4.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诗词《满江红》的主题和秋瑾的革命精神,强调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秋瑾和《满江红》的读后感,深入思考诗词中的革命思想和自己的实际行动。

六、教学延伸1.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深入了解秋瑾的其他诗词和革命事迹,进一步感受秋瑾的革命精神。

2. 诗词创作: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诗词,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讨论交流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读后感作业:评价学生在作业中对秋瑾和《满江红》的理解和感悟,关注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思考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满江红(怒发冲冠)》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满江红(怒发冲冠)》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满江红(怒发冲冠)》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满江红(怒发冲冠)》。

理解诗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了解其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分析诗句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满江红(怒发冲冠)》,使学生对古代诗歌产生兴趣,增强对文学的热爱。

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古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介绍:向学生介绍诗人岳飞的生活背景和历史时代。

解释《满江红(怒发冲冠)》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2.2 诗歌内容分析: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解释其修辞手法。

解释关键词汇和句子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诗人岳飞的生平介绍,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向学生提问,了解他们对诗歌的认知和感受。

3.2 朗读与背诵: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鼓励学生进行背诵,加强他们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

3.3 内容分析: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解释其修辞手法。

解释关键词汇和句子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

第四章:教学活动4.1 阅读与讨论:分组让学生阅读诗歌,并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2 写作与表达:给学生发放写作纸张,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写作。

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给予鼓励和指导。

5.2 写作作品:评估学生的写作作品,注意他们的表达和创造力。

给予学生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公开课教案】《满江红》(秋瑾教案

【公开课教案】《满江红》(秋瑾教案

【公开课教案】《满江红》(秋瑾教案公开课教案:《满江红》(秋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诗词五首》中的《满江红》。

详细内容包括:诗词的朗读与解析,对作者秋瑾的背景介绍,诗词中表现手法和情感的研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满江红》的朗读技巧,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

2. 分析并理解秋瑾通过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满江红》的朗读节奏,理解诗词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诗词中意象的解读,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与体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文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满江红》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诗词的韵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探究:学生朗读诗词,体会诗词的节奏和韵律,了解作者秋瑾的背景。

3. 讲解:教师详细解析《满江红》的每一句,分析诗词的意象、手法和情感。

4. 例题讲解:讲解诗词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和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

意象:例如“红”字在诗词中的作用。

手法:如对偶、排比、设问等。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讲解,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手法,进行课堂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满江红》2. 内容:作者:秋瑾意象:红、马、剑等手法:对偶、排比、设问情感:爱国、壮志未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朗读并背诵《满江红》。

选取诗词中的一个意象,进行解读并写出自己的理解。

2. 答案:诗词背诵:学生自行完成,家长签字确认。

意象解读:示例:“红”字象征着革命热情,表达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执着追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秋瑾的其他作品,了解她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教育。

《满江红》教案-范本两篇

《满江红》教案-范本两篇

《满江红》教案范本两篇第一篇:教师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满江红》的文学背景,领会诗词的意境和主题。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背诵《满江红》,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学,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主要知识点:介绍《满江红》的作者、背景、诗词内容。

2. 技能点:朗读、背诵、分析诗词。

3. 教学资源:《满江红》原文、诗词鉴赏文章、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满江红》的文学背景、作者简介。

2. 互动讨论: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分享诗词感悟。

3. 角色扮演:模拟古人吟诵诗词,体验诗词魅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满江红》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背景: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主题。

3. 诗词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满江红》,体会诗词韵律美。

4. 诗词分析:讲解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分析诗词意境。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词感悟,分享学习心得。

五、课堂管理1. 座位安排:按小组形式排列,方便讨论和互动。

2. 课堂纪律:强调课堂纪律,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六、学生活动1. 朗读比赛:评选最佳朗读者,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2. 小组讨论:分享诗词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诗词的分析和感悟。

八、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阅读相关诗词鉴赏文章,拓宽知识面。

2. 课后作业:分析《满江红》中的修辞手法,写出自己的感悟。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设定的细节1. 知识目标:确保学生理解《满江红》的历史背景,掌握诗词的基本内容。

补充说明:应详细阐述《满江红》的历史背景,包括作者岳飞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诗词所反映的社会状况,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满江红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全词,把握作者的情感。

2、从历史背景中理解词作的思想内容,感受词作悲壮豪迈的风格。

3、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思想,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从历史背景理解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一.导入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课题叫什么?(齐读课题)1、介绍满将红《满江红》为词牌名,风格古朴、激昂、大气。

这首词是谁写的呢?2、介绍岳飞PPT展示岳飞图片:岳飞,抗金名将,精忠报国3、PPT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二.学习新课(一)初读词作,读准字音发、冠、车、缺、血、朝、阙(二)再读词作,知人论世,读出节奏1、了解作者PPT展示岳飞:字鹏举,北宋相州汤阴县人。

从小天资聪悟,爱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臂力超人,十一岁随刀枪手陈广学武艺,成为一县无敌的枪手。

后拜周同为师学射箭,练就了能挽弓三百斤,左右开弓箭无虚发的本领。

二十岁,首次从军,带兵首战告捷,活捉贼首。

二十四岁,转入开封宗泽部,带兵一战汜水关,二战竹芦渡,清水亭一仗杀得金兵横尸十五里,斩获金军大小军将首一百七十五颗,在建康南面的牛头山设下伏兵痛击金兵,斩首三千余,生俘三百余,收复了大片国土,岳家军威名大振,人民感恩岳飞,为他建了生祠祭祀。

绍兴三年春,岳家军已达一万八千人。

同年九月九日,高宗在临安召见岳飞父子,并赐“精忠岳飞”锦旗,授江州建置制置使司等官职。

岳飞在江州写下了振铄千古的《满江红》词。

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奉命平定了洞庭杨幺,仅用八天时间,一举获胜,收编六万降军入岳家军,扩充了抗金力量。

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正当岳飞所向披靡,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

满江红教学设计一等奖

满江红教学设计一等奖

满江红教学设计一等奖满江红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教学目标:1、能够在理解作品的同时,有感情吟颂《满江红》。

2、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3、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重点:从历史背景理解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学生介绍有哪些古代诗词被吟唱成歌曲的?复习学过的诗词(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苏幕遮》、、李清照的词等,引出《满江红》)二、走进作者1、请学生讲述对岳飞的故事,并对岳飞做概括性的描述。

2、教师总结。

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

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少时勤奋好学,并练就一身好武艺。

19岁时投军抗辽。

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卫国的戎马生涯。

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板书),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岳飞善于谋略,治军严明,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著称。

岳飞没有专门的军事著作遗留,但其军事思想、治军方略,散见于奏章、诗词等。

后人将岳飞的文章、诗词编成《岳武穆遗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他多次与金兵作战,屡战屡胜。

绍六年,岳飞再次出兵北伐,但由于朝廷昏庸,秦烩等奸臣当道,致使岳家军当时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

岳飞独上高楼,栏杆拍遍,仰天长啸,写下千古绝唱《满江红》,诠释了他的爱国主义的真谛。

三.朗读-体悟1、教师范读,并解决生字词。

(配乐)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培养语感(个人自由朗读)3、学生读后的感悟描述4、通过提问,介绍词的大意,简单分析作品。

问题:①上下阕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怀?②岳飞一生的追求可以用哪四个字来概括?明确:①《满江红》为词牌名,风格古朴、激昂、大气,全词分上阕和下阕,上阕速度稍慢,抒发悲愤之情;下阕速度稍快,情绪高亢激昂,表现岳飞收复中原、报国雪耻的英雄气概。

满江红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满江红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展示岳飞抗金的历史 背景,让学生了解词 作的创作背景。
讲解文本,突出重点
讲解词中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分析词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引 导学生体会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讲解词中的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作内涵。
学生活动,巩固知识
分组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词中的主 题和情感,并派代表发言。
批判时弊的精神
通过揭示南宋朝廷的腐败 和无能,批判了当时社会 的时弊,对读者进行社会 批判教育。
追求理想的人格
通过塑造岳飞的英勇形象 和表达作者的豪情壮志, 激励读者追求理想的人格 和人生价值。
PART 03
板书设计与呈现
REPORTING
板书布局与要点展示
标题居中,突出主题
“满江红”及作者、背景等信息置于板书顶部中央位置,使学生 一目了然。
创意表达
引导学生以《满江红》为灵感,进行创意表达,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网络资源链接分享
优质朗读音频
分享一些优质的《满江红》朗读音频,如名家朗诵、配乐朗诵 等,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词作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相关视频资源
分享一些关于《满江红》的视频资源,如舞台演出、电影片段 等,让学生通过观摩感受词作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尝试
词作仿写
鼓励学生尝试仿写《满江红》,通过模仿词作的句式、韵律和表达手法,培养学生 的诗词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讨论、示范、练习等多种 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师生互 动。
教学手段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优质教案(通用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优质教案(通用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这首诗。

该诗位于教材第三章“诗词中家国情怀”。

《满江红》是岳飞在北宋末年所作,表达他对国家忧虑和抗击敌人决心。

详细内容包括诗歌背景、诗句解析、意境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满江红》作者、背景及诗歌主题;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3. 通过分析诗句,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古典诗词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句意境理解和作者情感把握。

重点:诗句解析、诗歌主题思想传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岳飞纪录片,让学生解岳飞生平事迹,为学习《满江红》做铺垫。

2. 讲解:介绍《满江红》背景,解析诗句,分析诗歌意境和情感。

3. 例题讲解:以诗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为例,讲解其表现手法和意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诗句“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并分享自己理解。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家国情怀,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满江红》2. 作者:岳飞3. 背景:北宋末年,抗击外敌4. 重点诗句解析:怒发冲冠、抬望眼、壮怀激烈等5. 诗歌主题:家国情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满江红》中表现手法,并谈谈你对家国情怀理解。

2. 答案要点:表现手法包括对偶、夸张、拟人等;家国情怀体现在对国家忧虑、对敌人愤慨、对胜利渴望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满江红》家国情怀,是否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查找其他关于家国情怀古诗词,下节课分享学习心得。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时事,提高自己社会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诗歌背景导入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情感,我会在导入环节通过纪录片形式,详细介绍岳飞生平事迹和诗歌创作背景。

【公开课精品教案】《满江红》(秋瑾精品教案

【公开课精品教案】《满江红》(秋瑾精品教案

【公开课精品教案】《满江红》(秋瑾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秋瑾的《满江红》,属于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

详细内容包括:诗词的背景、作者简介、诗词全文、诗词鉴赏、重点词汇解析、诗词意境体会。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满江红》的背景和作者秋瑾的生平,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兴趣。

2. 掌握诗词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3. 体会诗词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词意境的体会,对爱国主义情感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诗词中重点词汇和句子的解析,诗词鉴赏方法的指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秋瑾相关的历史视频,激发学生对秋瑾和《满江红》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秋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词的历史背景。

3. 诗词全文朗读:让学生跟随老师朗读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4. 诗词鉴赏:分析诗词的结构、用词、意境,引导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

5. 重点词汇解析:讲解诗词中的重点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含义。

6.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7.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类似题材的诗词,指导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

8.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一首诗词,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满江红》(秋瑾)2. 内容:作者:秋瑾背景:戊戌变法失败,民族危机加深结构:上片描绘景象,下片抒发情感重点词汇: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鉴赏一首你喜欢的诗词,并写出鉴赏心得。

结合《满江红》的意境,写一篇关于爱国主义的小短文。

答案:1. 鉴赏心得: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一首诗词进行鉴赏,注意从结构、用词、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小短文:围绕爱国主义,结合《满江红》的意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江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词,理解词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2、分析鉴赏本词的艺术手法,感受词作悲壮豪迈的风格。

3、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从历史背景理解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精忠报国》,创设情境。

这首歌的歌名是《精忠报国》,听到这四个字,你首先想到的是谁?(岳飞)
2、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这首词,首先让我们走近作者,了解岳飞,了解他的写作背景。

谁来谈一谈对岳飞的了解?(学生讲述岳飞的故事,并对岳飞做概括性的描述)
3、教师出示课件,总结。

岳飞,字鹏举。

抗金名将,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收复河山,洗雪靖康之耻,因反对议和,被秦桧害死。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之势。

但此时的宋高宗因担心救回父兄后,自己要让出皇位,所以一心议和,连发十二道金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回到鄂州。

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

二、整体把握
1、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请自由地朗读这首词,读准字音,并根据课下的注释理解大意。

教师提示以下字的读音。

靖.康耻(jìng )胡虏.肉(lǔ)朝天阙.(qùe )
2、解答疑难,同学们有没有不理解的句子?
请学生解读整首词的大意。

3、反复吟诵,品读宋词的语言美
(1)听配乐范读——方明朗诵的《满江红》,学生小声跟读。

(2)划分朗读节奏,注意节奏和重音,整体上语气要豪迈,上阕要舒缓一点,带点悲壮,下阕要语速要稍微快点,带点急切的语气。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
../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
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
../旧山河,朝./天阙!
(3)学生模仿范读有感情地大声跟读。

(4)学生听配乐齐读,进一步感受词的语言美。

三、文本研读
1、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出的情感非常丰富,请你找出词中能直接表现作者感情的词,感受作者的感情变化。

怒——悲——恨——笑
2、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不同的情感的?他又是如何表达的?从原文找出相关的句子并结合写作背景来理解。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感悟、体会,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在交流中感受岳飞爱国豪情)
3、小组讨论相关的四组句子后,推荐代表发言。

理解后再朗诵,读出这些感情。

(1)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词人为什么“怒”?
(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词人为什么“悲”?
(3)“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词人如何表达自己的“恨”?
(4)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笑”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3、内容小结: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今天我们读岳飞,就是读人的傲然脊梁,读民族的浩然正气,读历史的巍然丰碑。

4、让我们用朗诵来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吧!
四、拓展延伸
1、大家还知道哪些爱国诗人和表现爱国的诗句?教师出示诗句(抛砖引玉),生读后再说说自己知道的爱国诗句。

2、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有国才有家,国破家亦亡,那么生在和平年代作为青少年的我
们该如何爱国呢?
五、作业布置
请阅读《小重山》,说说本词与《满江红》在内容情感、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小重山
宋·岳飞
昨夜寒蛩①不住鸣,惊回千里梦②,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③,旧山松林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释]本词写于1141年,岳飞在率军北伐、连战连捷的有利形势下,接连收到了朝廷撤军的严令,只得班师回朝。

不久,朝廷罢免了岳飞的军权,岳飞闲居家中,这首词即作于此时。

①寒蛩(qióng):秋天的蟋蟀。

②千里梦:指赴千里外杀敌报国的梦。

③功名:此指为驱逐金兵的入侵,收复失地而建功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