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工业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工业化

一、新中国成立前: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

内容:提出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开始了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明确党的总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二、新中国成立后

(一)1949年~1952年,巩固新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时期

(1)面对贫穷、落后的现状(国情),党和政府采取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措施: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使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巩固了

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以稳定物价;③统一财政经济,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④合理调整工商业,以发展生产。

结果: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好水平,物价稳定,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

意义:为我国有计划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准备了条件。

(2)新解放区三亿多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背景),中央政府进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意义:消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政治上、经济上翻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

中共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要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三大改造。

(1)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国家编制并实施了“一五”计划(1953--1957)成就:到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①工业方面: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鞍山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一大批基本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我国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制造业;有高级合金钢、有色金属冶炼等新的工业部门;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②农业方面: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粮棉产量连续增产。

③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有很大发展。建成长江上第一座桥梁——武汉长江大桥;新建宝成、鹰厦等三十多条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铺到了西藏,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西藏的联系。

“一五”计划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国家开始了三大改造(1953—1956底):

①对农业改造的原因和途径:原因是农民个体经济分散、落后,很难发展大生产,农产

品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途径:引导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②对手工业者改造途径:参加手工业者生产合作社。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途径:实行公私合营或全行业公司合营。

意义: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1956年----1966年:全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八大的主要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要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结果:由于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准备不足,八大的路线和意见没有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2、严重失误: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动“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没有认识清楚国情;急于求成。

后果:“左”倾错误严重泛滥;使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

3、有益探索:1960年,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

措施:对农村政策进行调整,加强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缩短基本建设战线,保证重点工程;在农村纠正“共产风”,精简城市职工,压缩城镇粮食供应。

意义:使国民经济全面好转,渡过严重困难时期。

4、1956年----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①钢、煤、原油、发电等主要工业品产量都有很大增长。大庆油田建成,使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结束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②新兴的电子计算机工业、原子能工业和航天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

意义: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四)1978年以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1)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内容: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提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还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对内改革: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意义: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措施:①农村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社会化服务和乡镇企业、集体经济。

②城市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贯彻按劳分配。

对外开放:

目的:引进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过程:先建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接着开放一批沿海港口城市;成立海南省、上海浦东开放区;开放内地。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这个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3)1987年,中共十三大指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制定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4)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1997年,十五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进党章,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6)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到1999年底)

①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翻

②农业生产实现稳产增产,粮食、棉花产量跃居世界首位。13亿人口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③新建成了上海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南昆铁路等一批重点工矿企业。我国建立起独立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④人民的生活开始进入小康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