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教案第三章 学习策略及其训练
大学教育心理学第三章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学习心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2. 掌握学习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如动机、认知风格、元认知等;3. 掌握不同学习策略的特点和应用,如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4. 学会运用学习心理知识分析实际教学案例,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重点:1. 学习心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 学习策略的种类和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不同学习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2. 运用学习心理知识分析教学案例。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教学案例;3. 小组讨论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一个简单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引入学习心理的概念。
二、学习心理的基本概念1. 讲解学习心理的定义和重要性;2. 介绍学习心理的主要理论,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
三、学习过程中的关键因素1. 分析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2. 讲解认知风格对学习的影响;3. 介绍元认知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四、学习策略的种类和应用1. 介绍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策略;2. 分析不同学习策略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章重点内容;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学习心理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第二课时一、案例分析1. 提供教学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学习心理因素;2. 引导学生运用学习心理知识提出改进教学策略的建议。
二、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b. 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调整教学策略?c. 如何运用元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三、教学策略应用1. 学生分享小组讨论成果;2.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学习心理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章重点内容;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学习心理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撰写一篇关于学习心理知识在教学中应用的论文;2. 小组讨论表现;3. 案例分析报告。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对象:学前教育专业学时学分:51学时,每周3学时编写单位:编写人:审定人:编写时间:一、课程性质与地位教育心理学是师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主要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既要探讨学生如何学习,又要研究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
该课程主要阐述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及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该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
对将来要从事教育事业的学生起到很好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学习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社会心理与行为、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等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探索学校教育的心理规律,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为学生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四、课程实施建议(一)师资条件1.专任教师具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熟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知识,了解相关教学要求,并且熟悉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而且能够改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主讲教师必须具备2年以上带学生去幼儿园见习、实习的实践经验。
2.兼职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幼儿园等教育一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幼儿园一级以上职称。
(二)教材的选用与编写《教育心理学》,尚金鹏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三)课程资源与开发利用应具有校企融合的多家幼儿园可供师生进行考察与实地研究;教材需配备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标准等方便教学。
(四)其它条件教学条件:应配备多媒体、幼儿园仿真实训室、网络教学平台等硬件教学设施。
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
劣势
注意事项
倾向于冲动, 冒险,容易过分 主观
应注意把 老师等的要求 与自己的想法 相协调,使自 己的做法与外 界相辅相成。
表现较为谨慎, 不愿冒险,但当 受到批评时,很 易受影响,学习 的积极性下降, 容易受外界环境 的干扰,学习欠 主动,受外在动 机支配。
应注意不 轻易受他人评 价的影响。尤 其当他人提出 批评时,应分 析原因,并考 虑自己该怎样 努力,而不能 就此气馁。
学习障碍:智力正常,但有明显学习困难 和缺陷
谢 谢 欣 赏!
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指因为个体差异而有 各种不同的特殊教育要求的儿童。
➢包括心理发展、身体发展、学习、生活 等各方面的要求; ➢长期或短期的要求; ➢高于或低于正常儿童的要求; ➢不仅包括对某一发展缺陷提出的要求, 也包括对学习有影响的能力、社会因素 等提出的要求
二、特殊儿童的类别
1、认知发展障碍
智力落后:智力功能低、有适应行为的缺 陷
三、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学习风格:指学习者在完成任务时所 表现出来的一贯的、典型的、独具个 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所谓 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习 惯、偏好 的相对稳定的个性化学习活 动方式。学者们对学习风格认识不同, 对其因素的分析也不同。
(生理)学习时间的偏爱
①清晨型(即百灵鸟型):这类学习者在清晨 的头脑清醒,反应敏捷,记忆和思维效率高。 ②上午型:这类学习者在四个时间段中,上午 学习的效率最高。 ③下午型:这类学习者偏爱下午学习,这时学 习效率最高。在四种类型中,该类型的学习者 较少,但确实存在。 ④夜晚型(即猫头鹰型):这类学习者在夜 间大脑高度兴奋,且特别清醒,注意力集中, 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学习效率特别高。
左右脑混合型:个体兼有左脑型和右 脑型两者特点。对左脑或右脑的偏爱 取决于学习情境、学习任务的性质等 因素,有时较多地使用左脑,而有时 较多地使用右脑,左右脑之间的联系 有时紧密,有时不紧密。
2021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三章重点
2021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三章重点考友们都准备好教师资格考试了吗?本文“2021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三章重点”,跟着2021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三章重点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一)学习的心理实质1、概念:广义的学习是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这一定义说明:①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③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二)人类学习和学生的学习1、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①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②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③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我国心理学家对人的学习的定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变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①定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②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二、学习的一般分类(P32-33)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联结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①智力技能;②认知策略;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3、我国:①知识的学习;②技能的学习;③行为规范的学习第二节联结学习理论(P34-43)一、理论要点: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2、强化起重要作用;3、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4、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word完整版)《教育心理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对象与任务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内容体系(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何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领域和对象,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
但是由于不同的教育心理学家对教育和心理学所持的观点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他们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看法也不同。
概括起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学现象”,这一观点以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潘菽为代表。
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在持这一观点的心理学家中,又由于对学与教有不同的侧重而分为两种看法。
一种看法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把教师的教学看成只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以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
P.Ausubel)和我国教育心理学家皮连生为代表。
另一种看法强调以教师的教为主线,认为教育心理学应研究教师教学的全过程,以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盖奇(N。
L。
Gage)为代表。
我们认为,既要考虑教育心理学这一学科的特殊性,也要考虑这一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没有必要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作过多的限定,因此我们更倾向于较为宽泛的界定,即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心理现象以学生的学习心理为主,同时也包括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内外因素与条件.(二)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与体系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教育心理学应以学校情境下学生的学习心理为核心,一方面研究学习的实质、过程和类别,揭示学习的一般心理学规律;另一方面,分析制约学习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为有效地学和教提供科学依据。
所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与体系为:二、任务与意义(一)任务世界上任何事物或现象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人的心理活动也一样.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探索和揭示教育情境中各种心理现象的规律。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任务:1.测量与描述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虽然很复杂,却是可以测量和描述的,如果不能被测量与描述,就不能被理解和控制。
《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 学习动机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
• 1、代表人物:班杜拉 • 2、基本观点: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 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当个体确信自 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自我效能 感。 •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他在成就情境中的行为动机。 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使个体积极从事相应的活动,并 乐于付出努力和采取策略来应付遇到的问题,解决 面临的困难。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行为的积 极性不高,为了避免失败及消极情绪的困扰,常常 选择较低难度的任务、甚至自我放弃,这必然导致 活动结果不尽如人意,反过来进一步降低了他的效 能感
强化例子
糖果、饮料 看电视、唱歌、跳舞 给予自由支配的时间 教师的表扬,书面通报表扬
同伴的赞扬
竞争 权利和责任
为同伴提供帮助
考试高分,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务 担任班长,负责班级活动等
• 强化物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强化 物的数量与对行为的强化效果不一定 成正比例,对强化物的选择、搭配和 使用要符合强化物作用对象的心理特 点。
• (3)言语劝说:这是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 告、解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 一种方法,人们对说服者的意见是否接受,往往 要以说服者的身份和可信度为转移。 • (4)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高 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降低对成功的 预期水准。情感唤起的水平愈高对成就行为的妨 害越大,对成功的期待减弱。即强烈的激动情绪, 通常会妨碍 行为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期待。研究 表明焦虑水平过高的人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疲 劳和烦燥会使人感到难以 胜任所承担的任务。有 些学生的考试焦虑就是这种情况。通过学习 行为 控制方法,可以抑制这种不良情感的唤起。
动机产生的机制
未 满 足 的 需 要 产 生 新 的 需 要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专业必修课)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必备项)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它是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教学对象为上述专业的本科三年级学生。
该课程的活动主要由课堂讲演、课堂讨论、课例录像分析、课堂观摩以及探究学习等五部分构成。
1.课程中文名称:教育心理学2.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3.适用专业: 应用心理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等。
4.课程地位: 专业主干课程5.总学时:54学时6.总学分:3学分7.先修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二、课程目标(必备项)1.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和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2.通过学习理论的学习,探讨学习的实质、过程、条件因素以及动力等学习基本问题,为师范生今后指导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这两个与教学技能关系密切的问题,通过教学心理的探讨,以求提高师范生的实际教学能力,促进他们贯彻实施和灵活运用学习原理和培养教学策略。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必备项)(一)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主要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3.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研究趋势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学要求:主动联系教育实际,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建立对教育心理学整体框架的认识。
课前学习要求:阅读教材与相关推荐阅读的文献重点、难点:1.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结构。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价值。
3.教育心理学的简要发展历程和一般趋势。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一般程序和主要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思考题:1.教育心理学研究哪些主题?2.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教育心理学的可分为哪几个阶段?4.教育心理学当前的主要研究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5.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一般研究程序及所用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执笔:黄煌审核:审定: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英文名称: Educational Psychology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师范类职业课程总学时: 32其中,理论学时: 32实践(实验)学时: 0课程学分: 2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师范类专业一、课程地位、目标和任务教育心理学是师范类学生必修的职业课程之一。
该课程主要阐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及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该课程着眼于提高师范类学生的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第一,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探索学校教育的心理规律,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为学生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第二,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素养,形成现代教育心理观念,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三、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并结合讨论法、练习法等等教学方式教学。
四、学时分配五、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教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教学内容: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学要求:重点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发展历史,难点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二章学习理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各心理学流派的学习理论。
教学内容:学习概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教学要求:重点是学习的概念、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难点是认知学习理论。
第三章学习动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学习动机概述、掌握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激发和培养。
教学内容: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激发和培养。
教学要求:重点是学习动机的分类、冲突、学习动机理论、激发和培养,难点是学习动机理论。
《教育心理学》课件 第三章 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学习风格的心理因素
(三) 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 深层加工(deep processing)指深刻理解所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 学生的个体差异
本章要点
1. 描述学生智力差异相关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2. 描述个体学习风格差异的具体表现 3. 描述各类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教育方法
第一节 个体的智力差异 第二节 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第三节 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第一节 个体的智力差异
• 一、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与个体差异 • 二、 智力的系统理论与个体差异
三、感官障碍儿童
感官障碍儿童主要是指听觉障碍(hearing impaired) 和视觉障碍(visually handicapped)两类儿童。
补偿听力缺陷,形成和发展语言是聋校的重要教学任务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及合格的劳 动技能。针对盲生缺乏事物视觉表象,需要制作特殊的教具 、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将教学过程与 视觉补偿结合起来。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特 是语言及身体动作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
五、情绪或行为障碍儿童
情绪或行为障碍儿童(emotional or behavior disorders)指儿童的行为在没有智力障碍和精神失常的情 况下与其所处的社会情景及社会评价相违背,在行为上显著 异于常态,且妨碍个人对正常社会生活的适应。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心理教育法进行问 题的矫正;针对每个行为障碍儿童的特点,为他们制订个 化教育计划,对行为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制订完整的教 育计划。教师的重点应放在和谐的学习环境和亲密的师生、 同伴关系上,运用一些具体的教育技术,如行为矫正法,对 儿童外在的行为进行矫治,结合儿童自身的认知 达到教育 目的。
《教育心理学》(莫雷版)教学课件
(6)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 )
(7)教育心理学通常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与教的科学。 (《美国教育百科全书》)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续)
• (二)通过评说各种观点,并结合我国教育心理 学的发展现状和具体情况,把教育心理学定义为: “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种种心理现象的科学”。
关键词:
学与教的规律 主要是学的规律 心理规律 基本规律 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规律
二、教育心理学内容与体系
(一)主要内容
1.学习的基本问题(学习心理学); 2.认知领域学习心理; 3.运动技能领域学习心理 4.品德心理; 5.学习的测量与评价; 6.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此外,科学趋向的教学论进入教育心理学也成为一种趋 向。关于在教育心理学中应否列入教师心理、心理健康教育 等方面内容还存在不同意见。
第二章 学习理论
• 本章知识要点 • 1、掌握学习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各种学习
事例; • 2、了解学习的不同标准的分类; • 3、掌握与熟悉各种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 4、了解元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 • 重点 学习理论 • 难点 元学习理论 •
进入
第二章 学习理论
• 第一节 学习概论 • 第二节 学习理论 • 第三节 元学习理论 • 本章复习思考题
– 中国:
•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 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荀子:“教学相长”
– 西方:
• 夸美纽斯:“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 赫尔巴特:教学过程分明了、联想、系统、
方法四阶段
《教育心理学》教案(皮连生)
《教育心理学》教案(皮连生)一、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1.2 教学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及其现状。
1.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引入教育心理学相关案例,引发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兴趣。
讲解:教师讲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教育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和现状。
总结:教师总结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1.4 作业与评估: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评分,并进行课堂讨论。
二、第二章:学习理论2.1 教学目标:了解学习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掌握不同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代表人物。
理解学习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学习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桑代克的试误说。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和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建构主义观点。
2.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引入学习相关案例,引发学生对学习理论的兴趣。
讲解:教师讲解学习的基本概念和不同学习理论的原理。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学习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总结:教师总结不同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2.4 作业与评估:评估:教师对学生的案例分析进行评分,并进行课堂讨论。
三、第三章:学生差异与教育策略3.1 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差异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掌握不同学生差异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理解学生差异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学生差异的基本类型:智力差异、学习风格差异、性格差异等。
学生差异的教育策略:个性化教学、差异化教学、多元智能教学等。
学生差异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调整、学生激励和参与等。
3.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引入学生差异相关案例,引发学生对学生差异的关注。
《教育心理学》教案
《教育心理学》教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3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4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第二章:学习理论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2 认知学习理论2.3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2.4 学习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第三章:学生心理与教育3.1 学生的认知发展3.2 学生的情绪与情感3.3 学生的个性与差异3.4 学生心理辅导与教育实践第四章:教师心理与教育4.1 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4.2 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态度4.3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4.4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实践第五章:课堂管理5.1 课堂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5.2 课堂管理的策略与方法5.3 课堂纪律与学生行为管理5.4 课堂管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第六章:教学设计6.1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流程6.2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制定6.3 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组织6.4 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择与应用第七章:评估与评价7.1 评估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7.2 学生学业评价与考核7.3 教师教学评价与反馈7.4 评估与评价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第八章:学生学习动机与策略8.1 学习动机的理论与类型8.2 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8.3 学习策略的类型与训练8.4 学习动机与策略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第九章:情绪智力与教育9.1 情绪智力的基本概念与理论9.2 情绪智力对学生发展的影响9.3 情绪智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9.4 情绪智力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第十章:跨文化教育心理学10.1 跨文化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与挑战10.2 跨文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0.3 跨文化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议题10.4 跨文化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这是的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我会继续为您编写后续章节。
第十一章:特殊教育心理学11.1 特殊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11.2 特殊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议题11.3 智力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与学习障碍11.4 特殊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策略与应用第十二章:教育心理学实验研究12.1 教育心理学实验设计12.2 实验研究方法的应用12.3 实验数据分析与解读12.4 实验研究在教育心理学发展中的作用第十三章:教育心理学在政策制定中的应用13.1 教育政策与心理学的关系13.2 教育心理学在政策制定中的角色13.3 教育政策评估与反馈13.4 教育心理学在政策制定案例分析第十四章: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14.1 教育技术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14.2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技术设计中的应用14.3 教育技术产品的评估与优化14.4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中的作用第十五章:教育心理学伦理与职业素养15.1 教育心理学伦理的重要性15.2 教育心理学研究伦理与实践伦理15.3 教育心理学家的职业素养与责任15.4 教育心理学伦理案例分析与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育心理学》教案涵盖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应用领域以及伦理和职业素养等方面。
《教育心理学》教案(皮连生)
《教育心理学》教案(皮连生)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1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3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1.4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二章:学习理论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4 社会文化理论第三章:学生心理与教育3.1 学生的认知发展3.2 学生的情绪情感与人格发展3.3 学生的动机与自我调控3.4 学生的个体差异与特殊需求第四章:教师心理与教育4.1 教师的职业素养与心理健康4.2 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策略4.3 教师的课堂管理技巧4.4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第五章:课堂教育过程与实践5.1 课堂教学设计5.2 教学方法与策略5.3 课堂教学评价5.4 教育改革与实践探索第六章:学习动机与教育6.1 学习动机的概念与分类6.2 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6.3 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策略6.4 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果的关系第七章:学习策略与教育7.1 学习策略的定义与分类7.2 学习策略的影响因素与培养方法7.3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7.4 学习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第八章:记忆与教育8.1 记忆的认知过程与结构8.2 记忆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8.3 记忆技巧在教学中的应用8.4 提高学生记忆效果的实践方法第九章:情绪、情感与教育9.1 情绪、情感的定义与分类9.2 情绪、情感的影响因素与作用9.3 情绪调节策略与心理健康教育9.4 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与方法第十章:挫折、压力与教育10.1 挫折与压力的概念及其对个体的影响10.2 挫折、压力产生的原因与应对策略10.3 教师在学生面对挫折、压力时的支持与引导10.4 挫折、压力教育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第十一章:个体差异与教育11.1 智力差异与教育11.2 性格差异与教育11.3 能力差异与教育11.4 特殊需要学生的教育第十二章:群体心理与教育12.1 群体心理概述12.2 群体动力与群体行为12.3 同伴关系与社交技能教育12.4 班级管理与管理策略第十三章:跨文化教育心理学13.1 文化差异与教育13.2 跨文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3.3 跨文化教育实践与策略13.4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心理挑战第十四章: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14.1 教育心理学研究设计14.2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14.3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第十五章:教育心理学发展趋势15.1 当代教育心理学面临的挑战15.2 教育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发展15.3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15.4 未来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育心理学》教案全面覆盖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实践应用和发展趋势。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陈琦主讲)——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原理(第二节)
巴甫洛夫对条件反射的研究是开创性的, 而且他的实验方法与研究结果被后来的心理 学家所广泛接受,因此,他的条件反射理论 被称为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华生第一个打出了行为主义的旗帜,他 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及其研究作为学 习理论的基础。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 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通 过条件反射建立牢固的刺激—反应联结,从 而形成了新的行为习惯。华生所做的一个让 婴儿形成对兔子的恐惧的实验说明了这为一门科学, 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个体表现于外的 行为。(2)经典条件反射研究所得出的行为 原则不但可用以解释动物的行为,也可用以 解释人的行为。(3)人类的一切行为的基本 要素是反应,一切行为表现只是反应的组合。 (4)只要了解了刺激与个体的关系,就可以 设计并控制刺激,通过条件反射的方法,建 立起所要建立的反应。
三、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是后期行为主义对学习心理学最 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 射学习理论。 (一)斯金纳的学习实验 斯金纳发明了一种叫“斯金纳箱”的学 习实验装置,进行白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 实验。
(二)操作性行为与操作性条件反射 个体的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 为,前者由先行的刺激所引发,后者是由机 体对环境发出的反应。经典性条件反射针对 的是应答性行为,而操作性条件反射针对的 是操作性条件行为。
(四)新行为的塑造 塑造就是通过小步子反馈来帮助学习者 形成新行为的方法。 1.链式塑造 将任务分成许多小步子,完成每一步时 都给予强化。其步骤为:(1)终点行为; (2)起点行为;(3)步调划分;(4)即时 反馈。
2.逆向链式塑造 就是“倒序”地习得复杂的行为。这种 策略的优势在于,每一次联系的结果都是一 段完好的文字,以这种方式,学生能更好地 看见全貌,并且强化的路线较短。
教育心理学教育教案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培养教育
教育心理学教育教案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培养教育教案主题: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培养引言: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习、发展和行为的科学,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学习动机关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学习策略则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策略意识密切相关。
本教案将重点讨论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
1. 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推动力,是学生继续学习和投入学习的原动力。
学习动机的培养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1 设定具体目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定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这样的目标能够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自己为何而学,从而增强学习的动机。
1.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关注并展现对学生的信任和支持,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只有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才能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
1.3 提供挑战任务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同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也应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鼓励学生克服困难。
2. 学习策略的培养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2.1 教授学习策略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教授学生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如制定学习计划、整理知识框架、记忆技巧等。
通过学习这些策略,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2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反思,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并有意识地运用于学习中。
2.3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 知识的学习
二、原理(规则)的学习
▪ (一)原理学习的形式 ▪ 接受式或规-例式 ▪ 发现式或例-规式 ▪ (二)原理学习的条件 ▪ 内部条件:对原理所涉及概念的学习和理
解;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学习者的语 言表达能力。 ▪ 外部条件:教师的言语指导
▪ 元认知知识包括对自身思维的知识和意识, 以及关于何时何地运用策略的知识;
▪ 元认知监控包括计划、评估和监督。
第二节 传统的知识学习
▪ 一、概念的学习 ▪ (一)概念的定义与种类 ▪ 定义:具有共同特征(关键属性)的物体、符号
或事件的标记系统,是对类别的心理表征。 ▪ 加涅:具体概念与定义性概念 ▪ 维果茨基: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 (二)概念的表达形式 ▪ 概念名称 ▪ 概念定义 ▪ 概念属性 ▪ 概念例证
上,即选择性知觉策略。
▪ (三)精加工策略
▪ 通过对要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 作出推论或使之与其它观念形成联想等, 为知识的提取提供新的途径,为知识的建 构提供额外信息。
▪ (四)组织者策略
▪ 是将分散的、独立的知识组织成一个整体 并表示出他们之间关系的方法。
▪ 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
▪ (五)认知结构优化策略
▪ 长时记忆:信息以意义形式编码,保持时 间较长(甚至终生),容量很大。
▪ 遗忘:消退、干扰、提取失败。 ▪ 前摄抑制:先前的学习对回忆后来的学习
的干扰; ▪ 倒摄抑制:后来的学习对回忆先前学习的
干扰。 ▪ 系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元认知
▪ 由J.H.Flavell提出,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 知监控两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案设计首页
教学过程设计备注一、导入
三组小白鼠的实验
曾经有研究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群刚出生的小白鼠分成三组:
第一组小白鼠:不进行任何训练,只是让其吃饱睡好
第二组小白鼠:进行简单机械的重复训练
第三组小白鼠:进行丰富多样的训练。
实验结果
训练一段时间后发现:第三组的小白鼠大脑皮质生长最快,脑容量最
大,比其他两组的小白鼠大脑发育都要好;但令人震惊的是,第二组小白鼠
的大脑发育甚至比第一组的还要差,也就是说,进行简单机械的重复训练严
重危害了大脑的发育,其危害甚至大于不进行任何训练。
二、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学习策略:在学习活动中个体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
学习策略: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采用的有效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
技巧及调控方式。
对学习策略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研究是从1956年【美】当代著名的认知
心理学家布鲁纳开始的。
(二)学习概念的类型
(三)学习策略与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1、学习策略与元认知的关系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与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与控制。
2、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对策略掌握有影响。
高自我效能会促进策略的掌握。
3、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关系
学习方法只是学习策略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三、几种主要的学习策略
(一)元认知策略:
控制信息的流程,监控和指导认知过程进行的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会学习”的主要表现。
计划策略:自己安排和筹划学习活动的内容与顺序;
监督策略:监督和检查自己学习活动的执行情况;
调节策略:据反馈信息和结果及时调整采取补救措施。
(二)注意策略
1、学生在课堂中注意的特点:
每课或每段的第一句话。
看起来与众不同的内容。
以多种方式呈现的内容。
有趣的内容。
2、常见的注意策略:
将每课的目标列成一个表。
在黑板上写出关键概念和主要观点。
通过提问或学生自己的提问将其注意引向重要内容。
(三)组织策略
(四)精加工策略
课程教案设计首页
教学过程设计备注(接上节课内容)
三、几种主要的学习策略
(四)精加工策略
1、类比
数学:数轴——钱
物理:水和酒精——固体混合
运用类比,抽象的内容可以具体化、形象化,陌生的东西可以转化为熟悉
的东西,深奥的道理可以明白简单地揭示出来。
2、记忆术
(1)位置法
把要记住的东西按次序放在自己熟悉的位置上,是很有效的方法。
联想越有趣越容易记住。
(2)首字母缩略词法
A、化繁为简
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美国篮球职业联赛
B、化简为繁
ALF:Always Listen First
(3)关键词法
声音联结
心像联结
(4)谐音法
电功的公式W=UIt,谐音法记作:“大不了,又挨踢”。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七叔含烟找围裙”
(五)做笔记
1、做笔记的方式
尽可能完整的记录、概略提要、有组织的提纲式笔记
2、做笔记的作用
注意、组织、精致
3、做笔记的要点
准确记录、详略得当、层次分明、多留空白、提高速度补充:资源管理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泛指学习者对学习动机、情绪、努力程度、学习时间及学习环境等方面的选择与调控。
1、时间:涉及对时间的计划分配、关注如何有效利用时间。
2、学习环境:环境调控(environment control)指选择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环境、优化不利于学习的环境等。
3、努力:涉及对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动机的调节与控制。
4、寻求支持:包括对学习伙伴与指导者的选择、遇到问题的求助行为等。
四、学习策略教学与训练
(一)影响学习策略使用的因素
1、可用性缺陷:指个体不知道某一策略因而不会使用该策略。
年龄阶段不适合掌握这些方法;没有机会习得这些方法,不知道有这些方法。
2、产生性缺陷:指个体不知道在何种条件下使用某一策略。
个体的认知发展水平有限;缺乏分析和练习。
(二)影响学生策略训练的因素
1、认知风格
2、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集中于不同事物上的能力。
注意的转移:指注意的灵活性,指由于学习任务的变化能够快速将注意的中心转移到新任务上的能力。
注意的稳定性:指能够将注意集中于目前正在进行的任务上的能力。
3、记忆的品质
最好的记忆品质:记得快忘的慢
(三)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1、学习策略的使用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的习得和运用过程,是一种技能。
应该从程序性知识获得的角度去思考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注重各种策略使用的条件,提高学生对策略使用的元认知水平,并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实践。
2、两种教学情境
自然的学习情境——即把它同具体学科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
适用于:具体的、适用于某类材料和学习情境的学习策略。
专门的教学——
适用于:一般的、适用范围较广的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