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瑭及其《温病条辨》的学术思想研究

合集下载

吴鞠通《温病条辨》学术思想与临床价值

吴鞠通《温病条辨》学术思想与临床价值

吴鞠通《温病条辨》学术思想与临床价值吴鞠通承叶氏之学,自成体系;《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方药周详刘景源赵进喜李建民马晓北张保春董宜华贾海忠摘要:吴鞠通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所著《温病条辨》作为一部系统的温病学著作,专门论述温病包括温热类和湿热类温病等,以三焦谋篇,穿插卫气营血与脏腑经络辨证方法,理法方药完备,切合临床实用。

全面学习、深刻领会吴鞠通的学术思想,不仅有利于理解温病学理法,更有利于提高临床各科疾病疗效。

关键词: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经典《温病条辨》是清代吴鞠通所著,在温病学学术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

吴鞠通一生经历多次瘟疫流行,眼见至爱亲朋病亡,痛心于时医以长沙法救之而致人于死,潜心钻研《内经》、《伤寒论》诸书,参阅吴又可、叶天士等前贤宏论,结合自己的临证体验,著成《温病条辨》,确立系统的温病学诊治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方法,影响深远。

如何理解《温病条辨》的辨证方法,深刻领会其学术思想,以提高临床疗效?本期“铿锵中医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组织专家, 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现总结如下。

一、《温病条辨》内容丰富,自成体系刘景源教授:《温病条辨》是温病学跨时代的著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瑭,字佩衡,号鞠通。

鞠通19岁时其父病死,四年之后,其侄又因温病误治夭亡。

26岁时来到北京,参与《四库全书》抄写和校对,有机会看到了很多医书,“有志采辑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

认真学习前贤尤其是叶天士之学,结合自己在京城温病流行期间的实践经验,终于写成《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体例非常特殊,一共分为七卷,卷首叫《原病篇》,源于《内经》条文。

卷一开始是《上焦篇》,强调“凡一切温病之属上焦者系之”,而心肺和心包皆属上焦。

卷二是中焦篇,“凡温病之属中焦者系之”,凡中焦的温病,即脾胃、大肠病变。

卷三是下焦篇,“凡温病之属下焦者系之”,主要是病位在肝、肾下焦温病。

三焦篇总共238法,198方。

吴鞠通《温病条辨》简介 (2)

吴鞠通《温病条辨》简介 (2)
体例 纵横立论 第10页凡例“《伤寒论》六经由表入里,由 浅及深,须横看。本论论三焦由上及下, 亦由浅入深,须竖看,与《伤寒论》对待 文字,有一纵一横之妙。”
有方有法 第11页 238法、198方 “本论于各方条下,必注有系用内经何法, 俾学者知先识证,而后有治病之法,先 知有治病之法,而后择用何方”(凡例)
“邪入心包,舌蹇肢厥,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上焦篇 第17条)
“阳明温病,舌黄燥,质色绛,不渴者,邪在血分,清营汤主之。 若滑者,不可与也,当于湿温中求之”。(中焦篇第20条)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数,面色淡黄, 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 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不解。长夏深秋 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上焦篇第43条)
“面目俱赤,语音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 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 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 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 大承气汤主之,暑温、湿瘟、温疟不在此例”。 (中焦篇第1条)
“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 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上焦篇第7条)
邪正合治(补脾运肠) 新加黄龙汤 《伤寒论》大、小、脏俯合治(宣肺运肠) 宣白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二肠合治(利小肠运大肠)导赤承气汤 两少阴合治(开闭运肠)牛黄承气汤 气血合治(增液运肠) 增液承气汤
“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 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剂银翘散主之。 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上焦篇第4条)
“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 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诞壅盛, 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牢坚,小便 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神昏舌短, 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津液不足,无水 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中焦篇 17条)。

《温病条辨》的学术成就与创新

《温病条辨》的学术成就与创新

《温病条辨》的学术成就与创新
许家松
【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
【年(卷),期】2007(002)004
【摘要】吴瑭《温病条辨》是一部全面、系统、集大成、有创新、切实用的温病学专著.其学术成就与创新体现在:(1)为温病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卷首·原病篇》精选并诠释了《内经》有关温热病的论述;(2)把温病的范畴扩大为包括"九种温病"的"广义温病";(3)创建和完善了温病的辨证论述体系--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温热、湿热分类,结合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证治体系;(4)创制、整理了久用不衰的名方;(5)《温病条辨》是中医学术继承与创新的一个范例.
【总页数】4页(P204-207)
【作者】许家松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1007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周文骏的学术成就与学术思想散论--庆祝周文骏教授从事图书情报事业50周年[J], 金明生
2.浅论《温病条辨》下法的学术思想 [J], 操儒森
3.新政治经济学海派经济学·大文化经济学——程恩富教授学术成就与学术思想评述 [J], 朱奎
4.钱锺书《谈艺录》的学术成就与学术品格 [J], 王友胜
5.守正创新:新时代雕塑艺术的成就与展望学术研讨会 [J], 庞茂琨; 黄宗贤; 孙振华; 黎明; 吕品昌; 龙翔; 杨奇瑞; 邓乐; 蒋铁骊; 陈晓春; 殷双喜; 李树; 宋伟光; 何桂彦; 王天祥; 申晓南; 曾岳; 唐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病条辨》之逻辑思维探讨

《温病条辨》之逻辑思维探讨

《温病条辨》之逻辑思维探讨摘要:《温病条辨》是温病发展史上一部不可或缺的伟大著作,是书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纲领,完善了温病辨治体系,至今指导着温病临床实践,但《温病条辨》并非温病理论与吴鞠通之临床经验的简单叠加,而是吴鞠通天才逻辑思维综合应用的结果。

是书之三焦体系的辨证分析逻辑、条文的各种形式逻辑以及论治的模拟逻辑相结合早以突破了中医传统的形象类比思维局限,与现代科学的逻辑思维紧密融合在一起。

拟从逻辑思维角度解读《温病条辨》,揭示吴鞠通著书之天才思维逻辑,为多角度、多方位研究《温病条辨》提供基础资料;为从逻辑思维角度解读中医经典作初步尝试。

《温病条辨》系清代吴鞠通所著,是吴氏汇集历代医家精华,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于1798年著成的。

是书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纲领,将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一炉而冶,相辅而行,完善了温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丰富了温病的证治内容,完善了温病病证的理、法、方、药,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的和实用价值[1],因此,自成书之后,研究《温病条辨》的医学理论和学术价值的人成千上万,但涉足《温病条辨》逻辑思维方法的文献却只有寥寥数篇[2-4]。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笔者以为《温病条辨》的成书正是吴鞠通在逻辑思维上取得突破的完美体现,天才的逻辑思维是他站在温病学最高峰的基础。

因此,笔者拟从逻辑思维角度探讨吴氏学说之规律,揭示吴鞠通著此书之天才思维逻辑,为多角度、多方位研究《温病条辨》提供基础资料。

1“三焦辨证模型”的创立过程思维的应用吴鞠通经长期临床实践,创立了“三焦辨证”之温病辨证纲领。

“三焦辨证”以三焦脏腑辨证为经,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构建了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辨证模型,“凡例”第8条云:“《伤寒论》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及深,须横看,本论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竖看,与《伤寒论》为对待,有一纵一横之妙”。

由此可见“三焦辨证”乃是一个复杂的立体网络系统,它的创立也如伤寒之六经模型创立经历了逻辑思维的八大转化:摄取现象,占用大量临床资料,却难以融入固有的理论体系;设想求异,建立新体系;排出放弃,搁置特殊材料;构建成型,新知融入;修改适应,调整各种框架,镶嵌内容;储备积累,不断的临床充实;运用验证,指导临床[5]。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温病条辨》古代医学经典比较多(比如中医四大名著:《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另一本书也堪称经典的《温病条例》。

《温病条辨》系温病学著作,全书6卷,清代吴瑭(鞠通)认为温病有9种,吴又可所说的瘟疫只是其中最具传染性的一种,另外还有8种温病,可以从季节及疾病表现上加以区分,此分类相对完整。

此书建立的温热学说体系,其特点是以三焦来区分温病整个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以此归纳病机转变,以分辨阴阳、水火的理论为主导思想,采用三焦辨证纲领,倡导养阴保液。

一种学说的系统化,自然有利于其实际指导与运用。

且再接着看看其进一步的论述。

在温热病的病机、辩证、论治、方药等方面,均有精辟论述。

这种新的归类方法,十分适用于温热病体系的辩证和治疗,并确立了由上而下的正常三焦“顺传”途径,由此决定了治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降不安;治下焦如沤,非重不沉。

”“三焦辨证”是在中医理论和辩证方法上的又一创举。

“三焦辨证”的方法的独创性,不得不感慨当年的吴老研究有多深透,其与张仲景的经历何其相似。

他与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辩证虽名称不同,但实际应用时相辅相成,互为羽翼。

书中还列出了清络、清营、育阴的各种治法,仅上中下三焦就载入治法238个,含方201首,如将银翘散辛凉平剂,将桑菊饮辛凉轻剂,将白虎汤辛凉重剂等,对温病用方卓有贡献。

如果说经方学派源从《伤寒杂病论》中提炼经典方,那么自然也可从《温病条例》中运用其经典方剂。

《温病条辨》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经精心化裁,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像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膏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等等,现在临床使用的方剂,十之八九出自该书。

通过以上,当下一些中医学院欲把《温病条例》列入四大医学经典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了。

吴瑭的医学名著《温病条辨》

吴瑭的医学名著《温病条辨》

吴瑭的医学名著《温病条辨》2021-10-20 19:10·王泽强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四库全书》馆招考精通医学的人检校、抄录医学类书籍,淮阴医生吴瑭(1758-1836)一举考中。

在《四库全书》馆,吴瑭有机会饱览天下医学名著,眼界大开。

他认真钻研了张仲景的《伤寒论》、吴又可的《温疫论》和叶天士的《温热论》,深感这些著作论述宏阔有力,极有创见,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医学水平大增。

乾隆五十八年,北京瘟疫流行,当时医生多沿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施药,均以失败告终,死去的人不计其数,北京城陷入恐慌之中。

在朋友的敦促下,吴瑭决定用所学到的温病知识拯救百姓。

许多前来就诊的患者已经病入膏肓,经他治疗,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吴瑭因此声誉鹊起,名扬北京城。

又经过数年的钻研和临床实践,嘉庆三年(1798年),吴瑭终于完成了中医四大经典名著之一的《温病条辨》。

学界认为,《温病条辨》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贡献巨大:第一,创立了“三焦辨证”学说,这是继叶天士发展了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之后,在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上的又一创举。

“三焦辨证”就是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以心肺为主,中焦以脾胃为主,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及膀胱。

这种新的人体脏腑归类方法,十分适用于温热病体系的辨证和治疗。

第二、丰富了温病的治疗法则。

吴瑭主张重视温病过程中邪正双方,正确地运用祛邪扶正的治疗方法。

即一方面强调要祛除病邪,另一方面又处处注意顾护正气,尤其是在祛邪之时提出“预护其虚”,而在护正之时又强调要“逐其余邪”,体现了邪正并重、邪正合治的思想。

吴瑭在书中还列出了温病治疗过程应当注意的种种禁忌。

第三,完善了服药方法,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

《温病条辨》中各方剂不仅都列有剂量,而且往往注明了具体的服用方法,分为一日二次、三次、四次服药法及频服法、多剂服用法、根据病情随时增减法、多用水多取药汁法等等,更贴切临床实用。

吴塘 的治病故事

吴塘 的治病故事

吴塘的治病故事:吴塘,著名的医学家,著有《温病条辨》、《医医病书》等书。

他主要学术思想为确定伤寒、温病属两种截然不同的两大类疾病,且治法上又存在明显差异,继承并完善了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并使二者有机结合,即以三焦辨证为经,卫气营血辨证为纬贯穿于各种温病辨证论治过程中。

他跪拜父亲灵堂前苦读医书,立志从医。

青年时的吴塘攻科举习儒,十九岁的时候,父亲得了病,吴鞠通四处奔波寻找医生,家里积蓄花的精光,也没治好,甚至父亲临终前都没有诊断出到底得了什么病。

身为读书人的吴鞠通伤心欲绝,既痛恨医者不专心钻研医术,又痛恨自己的无能。

他守在父亲灵前,越想越难过,于是他做了个决定他要学医,而且绝不做害人性命的庸医。

他就这么披麻戴孝的跑上街头的书摊,直接问学医的都看些什么书。

书贩推荐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他抱着书,跪在父亲陵前,借着微弱的长明灯,看得如饥似渴,想从中翻找父亲的病因。

他还有一个治病故事,主要讲了他的侄子患了温病,遍请名医治疗,却效果不佳,最终也病故了。

由于当时他学医时间不长,不敢妄加评论,后来常常为此感到遗憾。

又过了3年,吴瑭到京城游历,恰逢朝廷征招《四库全书》的誊录人员,为了养家糊口,他便前去应聘,没想到应聘后让他抄写和校对的都是医书,这给他阅读中医文献提供了很大便利。

在书中,他开创性的提出了温病的三焦辨证理论,分别将心肺、脾胃、肝肾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概括了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还对人体患温病后的发展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并创立了不同阶段的治疗方药,其中桑菊饮、银翘散、羚翘解毒丸等名方,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剂。

他创建的三焦辨证体系,补充和完善了叶桂的卫气营血辨证思路,两种辨证方法一纵一横,为温病学说的系统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吴塘治病小故事充分体现了他学以致用、勇于实践的品质。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选讲宜章县中医医院杨晓恒主任医师《温病条辨》的作者吴瑭,字佩珩,号鞠通,生于1 758年,殁于1836年,江苏淮阴人。

主要著作有〈〈温病条辨〉〉、〈〈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等,其中以〈〈温病条辨〉〉最为著名,成为后世学习研究温病学必读之书,被誉为“治温之津梁”。

《温病条辨〉〉共六卷,于1798年著成。

乃吴氏目睹当时的医生缺少治疗温病的正确理论和治法,经常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来混治温病,造成了不良的后果,所以广泛采辑自《黄帝内经》以下历代名医有关外感热病的论述,去其驳杂不确之处,汲取其精华。

并附以吴氏本人的见解和经验而著就。

本书以三焦为纲,分为上、中、下三篇中,均以病名为目,重点论述了风温、温热、暑温、伏暑、湿温、秋燥、冬温、温疟及痢疾、痹证、黄疸等病证,分述各病在上、中、下三焦的表现和诊治方法。

本书的写作体裁则仿《伤寒论》,逐条叙证,文字简单扼要,以便记诵,在每条之下又自加注释,对条文中未尽之意进行阐述补充。

《温病条辨》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立温病三焦辨治纲领叶天士创立的温病卫气营血辨治纲领,对于明确温病与伤寒的不同证治,揭示温病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病机特点,确立诊断要点和治疗大法具有重大意义。

但是,温病卫气营血的辨治温病时仍然要联系脏腑辨证,并提出了“温热须究三焦”的卓越见解。

然而,叶氏对如何进行三焦辨证,尚未进行深入、系统地阐述。

吴氏在继承前人理论和证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丰富临床实践,深刻地体会到,温病的发生发展与三焦所属脏腑的病机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并且在温病的发展中,脏腑的传变也具有一定的规律。

吴氏将这些规律用三焦进行归纳,从而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理论,即以肺与心包为上焦,脾与胃为中焦,肝与肾为下焦,并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三焦的治疗原则,形成了一整套的温病辨证治疗体系。

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分别反映了温病病程变化中的纵与横的关系,因而在吴鞠通提出三焦辨治纲领后,可以认为温病学的理论体系已臻于完善,温病学已趋于成熟。

_温病条辨_一书中几个问题的探究

_温病条辨_一书中几个问题的探究
赋性驯良,早堪择用;而知母、黄柏之属,气
味狠残,何必近之?且补必兼温,泻必兼凉,
凉且不刊于补,寒益可知。他指出:“真阴不
足,又岂苦劣难堪之物所能填补?捌沉寒之
性,绝无生意,非惟不能补阴,抑且善败真
火。”(同上)“知柏只堪降火,安能补阴?
若任用之,则栽伐生气,而阴以愈亡。以此补
阴,谬亦甚矣。”(《景岳全书·传忠录·辫
如下焦篇第十一条分注云:“前人训鸡子黄,
金谓鸡为哭木,得心之母气,色赤八心,虚则
补母而已。说虽至当,殆未尽其妙义。鸡子黄
有地球之象,为血肉有情,生生不已,乃奠安
巾焦之圣品,有甘草之功能,而灵于甘草。其
正中有孔,故能上通心气,下达肾气,居中以
达两头··一。”在这段话中,所引述前人对鸡
子黄药理作用牵强比附的解释,已属唯心。吴
排上的主要特点。
但是,吴鞠通对这四者相互结合、交错运
用的原因和其内在联系,却未作明确交代。另
外,书中虽有以卫气营血辨证辨温热病,以三
焦辨证辨湿热病的倾向,也惜乎没有明确提
出。这些都不能不说是该书的缺点。对这样纵
横交错的分类辨证体系,纷繁庞杂的内容,如
不反复研讨,深入探究,是很难掌握其学术特
在于吴鞠通对此证并无治愈经验可谈。作者受
条件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温病纷繁复
杂的各类证候,他未必都有亲身治疗经验。在
著述过程中,为了求得系统、全面,在某些方
面必然要参照、引用前少、经脸。白丁没有经过
亲身实践的检验,又没有进行深入分析,盲目
照搬,就难免出现疵漏。叶霖在《温病条辨》
中焦篇第五十四条后,对其湿温诸条加评
接侵入阳明。至于伏气温病,例如该书所说的

《温病条辨》评介——吴鞠通学术思想探讨

《温病条辨》评介——吴鞠通学术思想探讨
精品PPT
三类证候之间,又有由上至下、由浅
入深传变的内在联系。正如吴氏在 “中焦篇”第1条分注中所说:“上焦 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 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 焦,终下焦。”
关于三焦温病的治则,吴氏在 “卷四 ·杂说 ·治病法论”中说:“治 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 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
温疟为一门,精大品PP多T 属温热病范畴,
其中肺疟属湿热病范畴,因为温疟主 要是上焦证候,所以仅在“上焦篇” 中列为一门,中、下焦篇不再列出。
秋燥为一门,论述温燥病的辨证 论治。其病因是燥热邪气,属温热病 范畴。“上焦篇”中附有《补秋燥胜 气论》,是讲凉燥为病的,实际上不 属温病范畴,但可以与温燥病对照分 析。
精品PPT
处于清朝的鼎盛时期,即所谓“康乾 盛世”。这个时期,清帝国的政权相 对稳定,比较重视发展文化,人民的 生活也较为安定,这就为文人、学者 读书学习,致力于研究工作和著书立 说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古今图 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卷帙浩繁 的丛书相继问世。吴鞠通也正是在这 种背景下才有机会“来遊京师,检校 《四库全书》”,能够从中看到历代医
精品PPT
少医生诊治,多用辛温发散药物,终 因治不得法而夭亡。吴鞠通当时因初 学医,“未敢妄赞一词,然于是证, 亦未得其要领”。由此,更激励他深 入研究关于温病辨证论治的问题。又 过了三年,他来到北京,在检校《四 库全书》的过程中,看到了明末吴又 可所著的《温疫论》一书。他认为吴 又可“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 发”,然而“细察其法,亦不免支离
精品PPT
二、《温病条辨》的体例及 编写特点
精品PPT
1 .《温病条辨》的体例——全书分为七卷
(1)卷首·原病篇(引经十九条)。“历引 经文为纲,分注为目,原温病之始”。

《温病条辨》的学术成就与创新

《温病条辨》的学术成就与创新

sorting time-honored w ell-known Chinese medical formulae;(5) Wenbingtiaobian(Dif erentiation on Febrile Disease) is a good exam f ple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
并从具体证治中得到了启发。追溯历史, 审视现实,
《 条辨》 的理论与方药之所以能够历经200 年仍被如此 重视、 经久不衰是由 其学术价值和创新实用性决定的。 本文试就《 条辨》 的学术成就与学术创新作一探讨。 1 为温病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 温病条辨 卷 首 原病篇》
温病学是明清以来发展和形成的一门新的学科。
《 素问 热论》 中提出: “ 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 ……人之伤于寒也, 则为病热。以“ ” 伤寒” 来概括所有 热病及其病因。《 难经 五十八难》 进一步把“ 伤寒” 概括的热性病作了分类: “ 伤寒有五, 有中风, 有伤寒, 有湿温, 有热病, 有温病。后世称为“ ” 广义伤寒” 。由 此可以看出, 温病只是隶属于“ 广义伤寒” 中的一个小 分支, 被统领于“ 广义伤寒” 门下。 在长达1600 年左右 的时间里, 伤寒一直是中医 诊治热性病的圭桌, 居于正 统和主流地位, 温病居从属地位。随着 自 然气候、 疾病 谱的改变, 医药的进步, 特别是明清以来大疫流行频 发, 要求中医药有新的发展、 突破与创新。 早在元 王 履《 医经溯徊集》 中就明确反对“ 以温病热病混称伤 寒”“ ,决不可以伤寒六经病诸方通治也。明 吴又可 ” 《 温疫论》 突破六淫病因说, 为温病病因提出新说。 清 叶天士《 温热论》 为温病证治初创了 卫气营血证 治体系。至此, 新的温病学说逐渐从“ 广义伤寒” 中挣 脱出来另立门户。这就引起了居于正统和主流地位的 伤寒学派的激烈反对, 斥责其“ 离经叛道”引发了 , 一 场“ 寒温之争” 。温病学派要在这场论争中站住脚跟,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

《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法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温病条辨》以温热、湿热为两大纲。

因湿性氤氲粘滞,故湿热类温病缠绵难愈,病情复杂多变。

通过对《温病条辨》中湿温病所用方剂进行研究,探讨《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上、中、下三焦证的治法。

结论:湿热类温病治疗总以清热祛湿为法,但三焦用药有别,属上焦者,以宣肺达祛湿之功;属中焦者,以芳香化湿及利水渗湿为祛湿之法,用药多苦寒与辛温相配以除湿热;属下焦者,除祛湿外,尚以温补固涩为主。

【关键词】《温病条辨》治法三焦宣肺祛湿湿热(中医)《温病条辨》是清·吴瑭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之心得著成。

是书分为七卷,三焦篇论三焦由上及下,辨证方法与《伤寒论》形成一纵一横之妙。

不仅如此,《温病条辨》中载有很多有效的方剂,一直指导着温病的临床实践。

本文以湿温病为例,通过对其证治中应用的方剂进行分析,以探讨《温病条辨》湿热类温病治疗的特色。

1 一般资料1.1 病种的选择《温病条辨》论及湿热类温病包括暑温、伏暑及湿温。

依据证候表现,暑温当归属于温热类温病。

但据《温病条辨》上焦篇被标为暑温之大纲的第22条自注所云:“……热极湿动,火生土也。

上热下湿,人居其中而暑成矣。

若纯热不兼湿者,仍归前条温热例,不得混入暑也……”。

可知吴氏所列暑温乃指暑挟湿而言。

然所论暑温之证候及治疗方剂又有暑温及暑湿之别。

因本研究只涉及湿热类温病治法,故只将其中用治暑湿之方纳入研究范畴。

1.2 方剂的选择为研究病证治法的需要,采用如下方法对方剂进行统计:如某方用于治疗不同病证,则该方须累计入统计范围;如在某种病证治疗中,一首方剂用于该病证不同病位的治疗,则该方须累计;而在某病证相同病位的治疗中重复记载的方剂,则该方仅记录一次。

据统计,暑温、伏暑中及湿温中载治湿热方分别为18首及79首,方剂分布如表1。

表1 湿热类温病用方统计病名上焦篇中焦篇下焦篇共计暑温、伏暑1.3 方剂的用药种类97首湿热类方剂中含清热药的方剂56首,含利水药的方剂47首,含益气药的方剂45首,含解表药的方剂40首,含理气药的方剂35首,含化湿药及含化痰药的方剂各34首。

温病学讲稿-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条辨》

温病学讲稿-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条辨》

05《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上节课咱们讲了叶天士和薛生白对温病学的贡献,温病学派可以说,自从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问世以后,就正式的形成了。

他形成之后又有很大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吴鞠通的著作《温热条辩》作者叫吴瑭,字配珩,号鞠通,他生于1758年到1836年,江苏淮阴人,他的著作比较多,除了《温病条辨》之外,还有《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这些书今年都有再版,都可以看得到,本来吴鞠通,他不是学医的,他是读孔孟之书,考科举的是一个儒者,他为什么学医?他在《温病条辨》自序里面说“瑭19岁时父病年余”,他父亲病了一年多,“至于不起”,最后病故了,“瑭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而不止医,尚复何言立于天地间”,遂“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从此就不考科举了,开始学医,所以说吴鞠通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也是个大家,“又越四载”他叫“犹子”,“犹子”就是侄子,“犹子巧官病温。

开始喉痹,外科就给他吹冰硼散,吹完以后呢?喉遂闭,就完全闭住了,然后又遍延诸时医治疗,请了很多医生治疗,一般用药都是双解散,人参败毒散这一类的,最后发黄而死,没治好,所以吴鞠通当时也认为这个方法不好,但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治?因为当时对温病的治法大家都不熟悉,也都不了解。

所以更激励他发奋读书。

过了三年,他来到北京,参加了检校四库全书,看到了明末吴又可的温疫论,中医学,温病学这个领域里边,进入四库全书的只有一本温疫论,因为什么呢?在温疫论之前,没有温病的专著,所以在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只有温疫论收进去去了,其他温病学著作都没有收进去,所以他就在书海里面博览群书,这个过程,他自己也有说法,我给大家念一下,他在问心堂温病条辨里面说,“盖张长沙悲宗族之死,作《玉函经》,为后世医学之祖。

奈《玉函》中之《卒病论》亡于兵火”还是讲这个《卒病论》在伤寒论里面已经丢失了。

“后世学者,后世学者无从仿效,遂至各起异说,得不偿失。

《温病条辨》一书中几个问题的探究

《温病条辨》一书中几个问题的探究

《温病条辨》一书中几个问题的探究
刘景源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05(003)005
【摘要】清代吴瑭(字配珩,号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一书,是一部理法方药系统完整的温病学重要文献。

这部著作成书于1798年,刊刻于1813年。

它是吴鞠通继承了前人特别是清代初期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的理论和经验,经过自己数十年的研究和实践写成的。

也可以说,它是温病学的集大成之作。

它丰富了中医学宝库的内容,推动了温病学说的发展,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总页数】3页(P12-14)
【作者】刘景源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温病条辨》中以桂枝汤为全书第一方问题的探究 [J], 刘春霞;张阳英
2."实际问题"不能脱离"生活实际"r——对数学教科书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J], 王伟民;杨培军
3.以增液汤类方为例探究《温病条辨》中护阴思想 [J], 赵军;贾德蓉
4.《温病条辨》一书中几个问题的探究 [J], 刘景源
5.“实际问题”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对数学教科书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J], 王伟民;杨培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病考试重点

温病考试重点

原文部分《温热论》(叶天士)主要学术思想:第一、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指出了温病的病因、感邪途径及传变形式,并进一步明确了温病和伤寒的区别。

第二、创立卫气营血学说作为温病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明确了温病的证治规律。

第三、丰富和发展了温病诊断学的内容,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pei等。

第四、论述了妇人温病的证治特点,丰富了中医妇科学的内容。

背诵: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原文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名词解释:两阳相劫:风与温热俱属阳邪(两阳),风与温热相结合为病,风火交炽,势必劫烁津液,而出现清窍干燥等症。

浊邪害清:湿浊与热邪相合,湿热蕴蒸而蒙蔽于上,清窍壅塞,临床上可见耳聋,鼻塞、头目昏眩等症。

《湿热病篇》《湿热病篇》主要内容:1.湿热病的发病多先内伤而生湿,必内外合邪而致病,初起即见里证,甚少单纯的表证。

2.阐明了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变重心在脾胃,常引起厥阴(肝)、少阳(胆)的变证。

3.精辟地概括湿热病邪“蒙上、流下、上闭、下壅”以及闭阻三焦的特点,提出湿热病当从三焦辨证,治疗当立足分解湿热,分利三焦。

4.创造了湿热病瘥后调理的辨治方法,使湿热病的辨治体系更臻完善。

湿热病提纲(背诵)[原文]1.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名词解释:阴湿—湿未化燥,湿邪伤表,郁遏卫阳,证见恶寒而不发热,症以湿象偏著者为阴湿。

阳湿—湿已化热,见症以热象明显者则为阳湿。

章虚谷曰:“以其恶寒少而发热多,故为阳湿也。

主客浑受:源于吴又可《温疫论》“主客交病”。

“主”指人体营血,“客”指病邪。

指久病正虚,湿热之邪久留与人身营血相混而形成络脉凝瘀的一种病理状态吴瑭《温病条辨》湿温病初起有三大禁忌:1、禁汗:若见恶寒头痛,身重疼痛,误认为伤寒而用辛温发汗之药,则会耗伤心阳,湿浊随辛温之品上蒙清窍,可致神昏、耳聋、目闭等症。

【温病学】吴瑭《温病条辨》

【温病学】吴瑭《温病条辨》

8/9/2019 2:02 PM
6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三.《温病条辨》简介
《温病条辨》是一部辉煌的温 病学著作,该书以三焦为纲, 病名为目。分别论述风温、 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暑温、伏暑、湿温、秋燥、 寒湿及疟、痢、疸、痹等病 证治。共计265条文,208首 方。
8/9/2019 2:02 PM
8/9/2019 2:02 PM
17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提要】风温、温热、温疫、冬温4种温病 初起,邪在卫分的证治。 辛凉平剂银翘散是温病初起, 邪在卫分的代表方,是治疗温 病上焦证的首方。
8/9/2019 2:02 PM
18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2.湿温病初起证治及治疗禁忌
11.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 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 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 三仁汤主之(上焦篇43) 。
第十三章
吴瑭《温病条辨》(选)
8/9/2019 2:02 PM
1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一、吴瑭生平
吴 瑭 , 字 佩 珩 (heng) , 又字鞠通,江苏淮阴人。 清代著名医学家,生于清 乾 隆 道 光 年 间 1758 年 1836年。
8/9/2019 2:02 PM
2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34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外感内伤治则的区别及三焦的治疗大法。 三焦分证的治疗大法: 治上焦之药物如羽毛那样轻。 治中焦如秤杆那样保持平衡,不平衡不平安。 治疗下焦则如秤铊一样,不用性质沉重的药物就不能 直达在下之病所。吴氏用“羽”、“衡”、“权”三 字,突出了三焦治疗上的主要特点。

吴瑭温病初起治方初探

吴瑭温病初起治方初探

吴瑭温病初起治方初探吴瑭治疗温病初起,主要遣方有三:桑菊饮、银翘散、桂枝汤。

观其大意,此三方皆为解表剂,属八法中的汗法。

吴瑭师承叶桂,叶氏曾有“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说;吴氏又在《条辨〃上焦篇》条2提出“凡温病者,始于上焦,在于手太阴”,从而弥补了历来“膀胱主表”说的不足,并云“温病亦喜汗解”,可见桑菊、银翘、桂枝三方的本意在于发汗驱邪。

一、治上焦如羽。

《内经〃至真要大论》云“风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这该是后世在外感热病的治疗过程中所能找到的、辛凉解表法的最早依据。

此后,喻昌“芳香辟秽”之说,叶氏“上焦药味宜以清”之论,无疑给吴氏创立桑菊饮、银翘散打下了理论基础。

这两则方剂,气味轻清,以清可去实,可清肃上焦、宣透肺卫风热,且预护津液,不犯中下二焦,开创了新感温病初起的崭新局面。

后世多以此二方为“温病在表,除用辛凉轻剂”的典范,但也有医家逐渐拘泥于“热者寒之,”或囿于凡炎症必用清热解毒法的偏见。

实际上,吴氏在这里所体现的根本精神是“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条辨》卷四)。

他根据温病初起,病在上焦,病势如羽的特点拟制以“轻、举”为治则,以桑叶菊花之属作为治疗上焦温病初起的首选药物,并认为辛透、辛凉宜重轻;沉寒厚味,则药过病所。

这里的“轻”字,包含了药物性味、归经功效、质地轻重、药量大小等内容;而沉寒厚味本非宣肺方法,用之必克伐胃气,误犯中下:其一,苦寒沉降之剂用之不当,多耗伤阴液,且易遏伤阳气。

故吴瑭有“苦先入心,其化以燥,服之不应,愈化愈燥”之说,主张投以辛凉,微寒微苦,却邪不伤正,截断温邪由上焦向中下二焦的传变,甚或缩短整个温病的病程。

其二,温病初期,寒凉过之则有碍宣闭,早用凉血必引邪深入,阴柔误用则妨胃助浊。

尤其对于上焦湿热证,滋腻之物更会助湿留邪。

相比之下,吴氏桑菊饮、银翘散二方微汗以驱邪、清热以保津,恰到好处,并且传达了吴瑭“治则紧扣三焦,治法本于药性”的主要遣方思想。

目前批驳银翘散的主要观点有二。

温病学吴瑭温病条辨

温病学吴瑭温病条辨
禁下:若见胸闷不饥等湿热阻滞脾胃之症,误以为胃肠积滞而妄用苦寒攻下。则脾阳受损,脾气下陷, 湿邪下趋而为洞泄。
禁润:若见午后身热等而误认为阴虚,妄用滋腻阴柔之药,势必使湿邪锢结难解,病情加重而难以治 愈。这些均为难得的经验之谈。
(三)中焦篇证治举例
16.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 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 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 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 汤主之。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中焦篇原文1)
【注释】 1.应下失下:应攻下法治疗的病症但没能及时攻下 2.正虚不能运药:人体正气严重虚损,影响了药物的吸收和运化,使其治疗作用不能正常发挥。 3.左尺牢坚:左手尺部的脉象实大弦长而硬。 4.二十四刻:一小时为四刻,二十四刻为六小时。 【提下,邪气留连,正气内虚,不能运药。当采用扶正逐邪,邪正合治。用 新加黄龙汤。 脏腑合治法:适用于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者。方用宣白承气汤。 二肠同治法:用于阳明腑实,小肠热盛证。选用导赤承气汤,属大小肠合治之法。
外感内伤治则的区别及三焦的治疗大法。 三焦分证的治疗大法: 治上焦之药物如羽毛那样轻。 治中焦如秤杆那样保持平衡,不平衡不平安。 治疗下焦则如秤铊一样,不用性质沉重的药物就不能直达在下之病所。吴氏用“羽”、“衡”、 “权”三字,突出了三焦治疗上的主要特点。
(七)名词术语解释
1.辛凉轻剂,辛凉平剂,辛凉重剂的区别和主治 辛凉轻剂指桑菊饮方,是治风热侵犯肺卫,邪浅病轻之方. 5(上焦篇6)214: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
11.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 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 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 三仁汤主之(上焦篇43) 。

温病条辨介绍

温病条辨介绍

温病条辨
圭臬
《温病条辨》为吴瑭多年温病学术研究和临床总结的力作。

全书以三焦辨证为主干,前后贯穿,释解温病全过程辨治,同时参以仲景六经辨证、刘河间温热病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及吴又可《温疫论》等诸说,析理至微,病机甚明,而治之有方。

例如书中归纳温病清络、清营、育阴等治法,实是叶天士散存于医案中之清热养阴诸法的总结提高。

而分银翘散作辛凉平剂、桑菊钦作辛凉轻剂、白虎汤为辛凉重剂,使气分病变遣方用药层次清晰、条理井然。

叶天士之验方,在吴瑭手中一经化裁,便成桑菊饮、清宫汤、连梅汤等诸名方。

足知吴瑭此书,不是仅仅为纂集而撰,实是经心用意,为学术理论升华之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瑭及其《温病条辨》的学术思想研究关键词吴瑭温病条辨温病三焦辨证中医学术发掘文献研究《温病条辨》由清代著名医家吴瑭著于嘉庆三年(1798)。

该书创立三焦辨证纲领,由上及下、由浅入深,旨在“认证无差”。

后世认为,此书创立的三焦辨证体系与张仲景伤寒六经辨证理论、叶桂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互为羽翼,成为温病创新理论之一。

1吴瑭其人其书吴瑭(1758—1836)。

字配珩,号鞠通,江苏淮阴人,清代著名医家,其学术思想对后世温病学理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吴瑭少时习儒,19岁时其父亲病重年余,终至不起。

吴瑭悲痛欲绝,心中愧恨难言。

觉得身为人子,却因不懂医学,而在父病之时无能为力。

于是,他在习儒之余,兼以自学医理。

后来,看到了张仲景《伤寒论》中“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

慨然决定,放弃举子业,专心攻读医书。

至学医4年,其侄巧官患温病喉痹。

先请外科医师,用冰硼散吹喉,病情加重。

此后,又延请了多位医生,所用之药大多是双解散、人参败毒散之类,依然无效,其侄发黄而死。

当时,吴瑭医学造诣还不高,不仅未能对此进行评价,还不知道应当选用何方。

这更坚定了吴氏研究医学、专攻温病的决心。

又3年之后,吴塘去京师参加检校《四库全书》,得到了接触大量医学著作的好机会。

他广泛阅读。

用心体会,逐渐有了较深刻的感悟,学识大有长进。

但是,吴氏生性谨慎,未敢轻易为人治病。

一直到了乾隆五十八年(1794),吴瑭已经36岁,北京温疫大流行,在朋友们大力劝说下,吴瑭才一展身手,救治了重病患者十数人。

在医疗实践中,吴瑭深切地体会到当时的医生治病缺少正确的理论和治法,十分感慨“晋唐以来,诸贤议论,非不珠璧琳琅,求一美备者,盖不可得,其何以传信于来兹?”长期的阅读积累,又经过成功的临床实践,吴瑭开始著书立说,希望能完成一部真正切合温病临床实用的医学著作。

他广泛采辑自《内经》以降历代名贤著作,去其驳杂,取其精华,并附以本人的学术见解与临床经验,合成一书,名日《温病条辨》。

嘉庆三年(1798),其书初步完成。

书成之后,吴瑭担心以“救人之心,获欺人之罪”,直到嘉庆甲子(1804),吴氏才将此书展示给友人征保。

又经过lO年,该书最终告成,初刊于嘉庆十八年(1813)。

《温病条辨》6卷,并卷首一卷。

书仿《伤寒论》体例,分条列论,以求简要易诵,又于各条之下详加辨析议论,故以“条辨”名书。

吴氏认为前贤之中,元·王安道虽能辨证温病,但论之未详;明·吴又可(有性)区分伤寒、温病,但立论立法欠精纯;清·叶天士立法精细,但立论甚简,处方又散在于医案之中。

于是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个人心得,统论温病。

卷首设“原病篇”,引《内经》条文以求温病之原始。

卷1~3分上、中、下三焦设立篇目,分别论述三焦温病,并出治法。

卷4为“杂说”,论救逆及病后调治法。

此后附“解产难”(论产后调治与产后惊风诸症)、“解儿难”(论小儿急慢惊风痘症等)为卷5与卷6,作者以温邪易耗阴液,故倡导养阴保液之法。

并据临床实践,提炼叶天士医案温病治法,化裁处方,以切实用。

如分出清络、清营、育阴多种治法;又以银翘散为辛凉平剂,桑菊饮作辛凉轻剂,白虎汤为辛凉重剂,使温病治法用方层次清晰。

该书内容全面系统,理法方药齐备,切合临床实用,故成为清代温病学说标志性专著,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吴瑭还著有《医病书》,成书于1831年。

又有后人辑录吴氏自1794年至1833年间的医案,编成《吴鞠通医案》,与《温病条辨》相得益彰。

2论温病之病因病机吴瑭在伤寒与温病的区别方面,深受吴又可的影响,认为:“吴又可谓温病非伤寒,温病多而伤寒少,甚通”(《温病条辨》原病篇第一条,以下仅出条目)。

2.1病因有三:吴瑭认为温病之病因有三:其一,“伏气为病,如春温、冬咳、温疟。

《内经》已明言之矣。

”其二,“亦有不因伏气,乃司天时令现行之气,如前列《六元正纪》所云是也。

”其三,“更有非其时而有其气,如又可所云戾气,问亦有之,乃其变也。

”从中可以看出。

吴瑭所论温病之病因,比吴又可所论温疫之病因要广泛得多。

而对于戾气认识,也不像吴又可那样强调,只将其与“非其时而有其气”归为一类,认为此“间亦有之”,只是引起温病的病因之一。

2.2病类为九:吴氏《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一条,就明确指出:“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明确了什么是温病,以及其所涵盖之范畴与病种分类,这一点确实胜过以往的同类著作。

吴瑭十分重视对温病所定的这个限定,称之为“诸温之大纲”。

他对温病所属各个病种作进一步解释:“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

温热者,春末夏初,阳气弛张,温盛为热也。

温疫者,厉气流行。

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

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

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

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

秋燥者,秋金燥烈之气也。

冬温者,冬应寒而反温,阳不潜藏,民病温也。

温疟者,阴气先伤,又因于暑,阳气独发也”。

详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温病条辨》所论之温病是一类病因为温热的各种发热性疾病的总称,总的来说,与时气关系密切,涉及春温、夏暑(暑湿)、秋燥及非时之冬温,而具有传染性之疠气所致的温疫,只是其中的一种,这显然与吴又可所论之温疫在范畴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弄清楚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是历代温病学家们对于温病范围认定之所以有不同的关键所在。

2.3感邪途径——自口鼻而入:吴瑭同意吴又可温邪自口鼻而入的观点,但温邪侵入后的始病部位却不相同。

他指出:“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这是因为“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

鼻通于肺,始手太阴。

”他还用五行生克的理论来解释温病始于肺的道理:“太阴金也,温者火之气,风者火之母,火未有不克金者,故病始于此”(上焦篇第二条)。

故温病初起,可以见到咳嗽自汗,口渴头痛,身热尺肤热等症状。

3温病三焦辨证法吴瑭对温病理论最大的贡献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体系。

他将温病的传变过程由浅入深,分成3个层次: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

特点是病机紧扣相关脏腑。

吴氏提出:“温病由口鼻而人,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

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

即传下焦,肝与肾也。

始上焦,终下焦,温病以手经为主,未始不关足经也。

”(中焦篇第一条)在传变过程中,强调个体正气的抗邪能力,不一定三焦传遍,如不伤阴,可中道而愈。

详见表2。

入清以来,叶桂创建了温热病卫气营血的辨证体系,薛雪创建了湿热病的三焦辨证体系。

在他们各自所创建的辨证体系中,都不可避免地提到相关脏腑,但是缺乏明确而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很难全面而较为确切地反映温病各阶段病变所在的脏腑部位。

然而,这种脏腑部位的判断不是没有意义的,一个具有良好中医理论基础的中医师,可以由病变部位的确定,再根据脏腑理论,做出诊断、治法及用药的系统思维。

因此,吴瑭将温病动态的发展过程与脏腑相联系,这对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及治疗的有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将薛雪的三焦辨证体系与吴瑭的三焦辨证体系相比较,就会发现后者对三焦辨证的层次概括得更为清晰、更为明确,而且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温病临床。

不仅适用于湿热病,也适用于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暑温及秋燥等各种温热性疾病。

而且,在吴瑭的三焦辨证系统中将三焦明确落实到相应的脏腑及其相关功能方面,辨证更简洁,说理更清楚,使用更方便,因此流传也更为广泛。

4诊断治疗特色4.1温病初起,治以辛凉:吴瑭指出,伤寒初起,多用辛温发汗。

而“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因为“温病最善伤阴,用药又复伤阴,岂非为贼立帜乎?此古来用伤寒法治温病之大错也”(上焦篇第四条)。

治温病初起,应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的原则,用辛凉之剂,清肃上焦,不犯中下,轻以去实。

在其上焦篇中,首出三个辛凉之剂:辛凉平剂银翘散、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重剂白虎汤,以供温病初起的不同情况者选用,对于上焦温病确有很好的疗效,至今仍有很高的临床使用率。

虽然,吴瑭在《温病条辨》中将典型的辛温发汗方桂枝汤列为首方,常成为反对者攻击的口实。

但其在卷四“杂说”中专门列有“本论起银翘散论”,说明了之所以将桂枝汤列为第一方的原因,是为“初春余寒之气未消”设,而“本论方法之始,实始于银翘散”。

4.2下焦温病,必以救阴为急务:吴瑭认为:“夫春温、夏热、秋燥,所伤皆阴液也”(下焦篇第四十二条)。

“温病最善伤精,三阴实当其冲”(下焦篇第三条)。

因此,他多次强调:“温病深入下焦劫阴,必以救阴为急务”(下焦篇第十条)。

“凡热病久入下焦,消烁真阴,必以复阴为主”(下焦篇第三十九条)。

他在下焦篇提出了多个具有清热养阴、益津熄风的方剂,如复脉汤类(加减复脉汤、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救逆汤)、定风珠类(大定风珠、小定风珠)等。

这些方剂其实都是从张仲景《伤寒论》的炙甘草汤、黄连阿胶汤化裁而来。

炙甘草汤也称复脉汤,具有甘温通阳、补益气血之功。

吴瑭在下焦篇第一条解释了化裁此方的用意:“温邪久羁中焦,阳明阳土,未有不克少阴癸水者,或已下而阴伤,或未下而阴竭。

……若再下其热,是竭其津而速之死也。

故以复脉汤复其津液,阴复则阳留,庶可不至于死也。

去参、桂、姜、枣之补阳,加白芍收三阴之阴,故云加减复脉汤。

在仲景当日,治伤于寒者之结代,自有取参、桂、姜、枣,复脉中之阳;今治伤于温者之阳亢阴竭,不得再补其阳也。

用古法而不拘用古方,医者之化裁也。

”吴氏将此方化裁形成甘润养阴的加减复脉汤,作为治疗肝肾阴伤的基本方剂,用于治疗下焦温病。

这为温病,甚至是其他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古方新用的范例。

4.3温病治疗的同中有异:吴瑭在《温病条辨》对温病的理解是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虽然“热者寒之”是总的原则,但具体的治法则非常丰富多彩。

首先是温病所属各病的病因不同,治疗也各有不同,尤其是温毒、暑温、湿温、秋燥与温疟,更是各具特点。

吴瑭在书中明确提出各病不能同等治疗,如“上焦篇第四条”云:“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中焦篇第三十七条”曰:“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之在中焦,阳明病居多;湿温之在中焦,太阴病居多;暑温则各半也。

”所以,在清热这一共同治则下,温毒要兼以解毒逐秽,暑温兼以化湿益气,湿温兼以芳香化湿,秋燥兼以生津润燥。

其次,同类温病的同类表现,由于病位、病程的不同,治疗也不同。

如“下焦篇第十八条”提出:“痉厥神昏,舌蹇烦躁,统而言之为厥阴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