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科目《333教育综合》的考研题库(第5章 理学教育思想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三经新义》[北大2003研]

答:《三经新义》是经学教材,为宋代王安石所撰《周官新义》,王雱、吕惠卿所撰《毛诗义》《尚书义》之合称,是熙宁变法的重要理论依据。王安石在《周官新义序》中说明,它训释《周礼》,意在“立政造事”。熙宁八年即1075年颁于学校,成为法定教材,并用以取士,统一经义,以“一道德”。《四库全书总目》说:“新经《毛诗义》凡二十卷,《尚书义》凡十三卷,今并佚,《周礼新义》即《周官新义》本二十二卷。明万历中,重编内阁书目,尚载其名”,今本《周官新义》辑自《永乐大典》,共十六卷,附《考工记解》二卷。

2.苏湖教法[陕西师大2013研;河南师大2011研]

答:苏湖教法是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两地讲学时采用的教学管理制度。他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学习六经经义,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学习一些应用学科,属“达用”之学,培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学生可主治一科,兼治他科。苏湖教法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北宋庆历兴学中得到推广,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学田制

答:学田制是政府为学校置拨一定的田产、校产,以充办学经费的一种制度。北宋熙宁兴学、庆历新政时,实行由政府向地方官学普遍地划拨一定量官田作为学田,学校以其所得田产出租经营,获取办学经费的办法。该办法在不增加百姓赋税的前提下,利用财政外收入

巧妙地解决了一个极其重要和迫切的经费问题。此后,学田成为地方学校的生命线。学田制将封建国家和社会私人办学的积极性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了当时地方官学的经费问题,扩大了社会教育面。它为封建人才的培养和从文化教育上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形成多层次衔接的教育体制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二、简答题

1.简述王守仁“知行合一”学说的主要内容。[华中师大2003研]

答:(1)“知行之体本来如是”,即知与行本来就是一个整体。

在王守仁强调看来,将知行作为一个整体并不是为了达到一时目的而任意瞎说的,而是知行本来就是一个整体,“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如何分得开?”他举例说,“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一个人只有已经孝敬父母、敬爱兄长,才称得上真正知道孝与悌的含义。也就是说,知必须通过行才能知,行必须通过知才能行。王守仁还把“知行本体”与“心之本体”联系起来:“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既然“知行本体”就是“心之本体”,那也就是“自然会知”“不假外求”的良知,也就是说,“知”是“良知”的自我体认,“行”是“良知”的落实。

(2)“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即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在强调知与行就是一个整体的基础上,王守仁进一步指出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凡谓之行者,只是着实去做这件事。若着实做学问思辨的工夫,则学问思辨亦便是行矣。”这是强调知指导行、行实践知,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结果。这里提到的“学问思辨行”,就是《中庸》提出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王守仁用一个“做”字把前四者都纳入“行”的范畴。他的理由

是,行离不开知,因为“若行而不能明觉精察,便是冥行”;同样,知也离不开行,因为“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这就是“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行是一事之两面,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觉悟理解的方面叫做知,切实用力的方面叫做行,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3)“知行之合一并进”,即知与行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王守仁的“知行之合一并进”把知与行作为一个主体,明确指出:“知行之合一并进而不可以分为两节事矣。”王守仁“知行之合一并进”论,其理论根源就是他强调的“心理合一”。在“心理合一”理论指导下,他认为“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王守仁还援用一些为生活实践所证明了的经验常识来论证他“知行之合一并进”的作用,如“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也就是强调不论走坎坷的道路,还是射箭、写字,都必须亲身经历才能有切实体会。

总体而言,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的实质,是以“良知”为标准,统一于“良知”的内心活动,宣扬了道德动机论与先验论。他所谓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是以知为行,把行的客观内容主观化;他所谓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是以行混知,把知的复杂过程简单化。他看到了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作用,表现了对道德的自我意识感的重视及对道德行为的能动性的极大强调。从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上看,他反对“知行脱节”与“知而不行”,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的“知即是行”“以知为行”的结论,抹煞了两者的差别,混淆了知行概念,而且他的理论体系根本上是唯心主义的,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

2.简述宋朝官学制度的特点。

答:宋朝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学教育体制,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备。不仅在中央设立国子监,管理中央官学,而且在诸路设置提举学事司,它的设立,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创新意义。从此,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了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2)官学类型多样化。宋朝中央官学除设置儒学(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律学、医学、算学、书学之外,还创立武学和画学。在地方官学中,除儒学之外,也分别设置武学、医学和道学。在中央设立武学和画学,在州县建立武学与道学,这是唐朝官学中所没有的,它将自唐朝开始的突破儒学一统的格局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中国古代学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中央官学的等级限制放宽。书学甚至取消了限制,这是学校教育的一大进步。

(4)学田制度的确立。五代时已有关于学田的记载,但学田作为一种制度被确定下来,实始于宋朝。在这以后,宋朝地方学校一般均有学田,作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这一制度为后来的元、明、清三朝所长期沿用。

3.简述王安石对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的改革。

答: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发动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其对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其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扩增太学校舍。王安石于熙宁四年(1071年)扩增太学校舍,基本保证了教学以及师生工作、生活用房。

②充实和整顿太学师资。规定除主管官员之外,增设太学直讲至10人,每两人负责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