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必修4

高中政治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必修4

天气预报显示,自2011年2月25 日夜间开始,受地面倒槽和冷空气影响, 山东省迎来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 程。为有效缓解严峻的旱情,山东各级 人工影响天气部门抓住难得的时机积极 开展增雨抗旱作业。25日夜间至27 日白天,山东开展了20年以来最大规 模的飞机、火箭、高炮联合人工增雨 (雪)作业,全省范围内降水明显,十 分有利于小麦返青。
劳动起决定性作用
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
②本质:客观的物质体系
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 用.
③基本构成要素: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物质 资料 生产 方式
劳动者 生 产 力 劳动对象
劳动工具
物质要素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
物质关系
客观的 不能随 意选择
1958年9月1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徐水人民 公社颂》,轰动了整个中国,文章竟宣称“茂盛 无比”的小麦亩产12万斤,“花团锦簇”的山药 亩产达120万斤,一棵硕大无比的白菜重达500斤, 棉花的产量也“如卫星般地震动湖海山川”。 当时的报纸上还说,农村的墙壁上到处贴满了宣 传画:玉米长到月亮上,惊扰了寂寞的嫦娥小姐; 水稻亩产万斤的卫星腾空而起,连太阳也黯然失 色;棉花堆成的高山耸入云端,山顶的娃娃笑哈 哈地遥指珠穆朗玛峰。有人还编了顺口溜:“一 颗芝麻光溜溜,榨成香油发了愁,全国人民吃不 完,只好倒到河里头。一只南瓜如地球,结在五 岳山上头,把它放到大西洋,世界又多了一个 洲。”
有静,静中有动。
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成语:刻舟求剑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飞矢不动说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绝对静止论
克拉底鲁:“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 流”。
惠施: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探究世界的本质》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探究世界的本质》ppt课件
复习要求
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从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核心考点突破
讲解点1 规律的概念
规律的概念
规律就是事物 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本质的、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注意: 规律不是主观想象 的、现象的、偶然 的、多变的联系。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在相应的序号打规“律√是”什号。
本题以古诗为背景考查学 生运用所学相关哲理解析 古诗词的能力。题干体现 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A项 体现了拼搏进取的人生观; B项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 系等;C项体现了实践是认 识的来源;意识的能动作 用原理;D项体现了规律的 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识 为转移的。故正确答案是D。
B、客观性还意味着它既不能被 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C、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 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
核心考点突破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1)人能够认识规律。
(2)人能够利用规律。
①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 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 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 ②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 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 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 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 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 为利,为人类造福。
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么呢? 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2、新陈代谢 3、阶级斗争规律 4、慧星、地震预示 国家衰败
1、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2、水往低处流 3、苹果落地 4、万有引力规律
1、守株待兔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核心考点突破
讲解点2 规律的特征及其要求
特征(世界观)
(1)规律具有普遍性 (2)规律具有客观性
答案 解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共62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共62张PPT)

思考:黑猩猩玩石头和原始人磨石头有何不同?
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 形成了手脚分工。
劳动的作用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 成了语言和意识。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 形成了社会关系。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劳动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 因素和生产方式。(见课本专家点评)
98
01
20
20
08

“有材料估计,近三十年来,人类创造 的知识总和大概等于过去两千多年来的 总和。到2003年,人类知识已比1995年 翻一番;到2020年,知识将比1995年增 加3到4倍;而2050年时人们所动用的科 技知识中,20世纪末的知识可能只占1 %,即99%的科技知识是新总结出来的 。”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定义
物质 独立性
坚持 唯物主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坚持 可知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物质 可知性 物质 唯一特性
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注意1:物质和具体物质的关系是一 图中有哪些具体物质? 具体物质=物质? 般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注意2: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情景分析:
思考:刻舟求剑的故事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上犯了什么错误?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静止的观 点。
运动能不能离开物质呢?
无人工厂
无人工厂
鱼米之乡
1958年9月1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
《徐水人民公社颂》,轰动了中国,震惊了
世界! 文章说“茂盛无比的小麦亩产12万斤, 花团锦簇的山药亩产达120万斤,一棵硕大 无比的白菜重达500斤。” 有人编了句顺口溜:“一颗芝麻光溜溜, 榨成香油发了愁,全国人民吃不完,只好倒

高二政治必修四(精品)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PPT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四(精品)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PPT课件
7.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
(注意: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依赖一定条 件的,如价值规律存在和起作用的条件是商品经济;任何事物 运动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都是随着事物存 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规律不是永恒不变的。)
8.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互制约
(注意:主观能动性不能制约客观规律,因而两者不能是相互 制约的)
[答案]:(1)赫拉克利特的观点是正确的,他说 明了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
(2)克拉底鲁的观点是错误的,错误地理解了 运动的绝对性,因而否定了相对静止,他的观点会导 致不可知论。
1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3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
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反对两个错误倾向:片面地强调发挥主观能动
性,无视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属于唯心主义 (唯意志论);只强调不尊违重农客时观,谷规不律可和胜客食观也条…件…,否认 人的主观能动性,斧斤是以机时械入唯山物林主,材义木(不宿可命胜论用)也。。
4.规律就是我们常讲的定律。 (注意:规律是定律的内容,定律是某种客观规律的主观映象。)
5.规律没有好坏之分。 (注意:规律是客观的,无好坏之分。)
8
6.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注意:思维规律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思维规律的客 观性主要表现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思维规律的要求,是否遵 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都在起作用。)

人教版高中必修四政治课件: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必修四政治课件: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共30张PPT)

[特别提醒]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从物质本质上讲的,它是相对 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是从物质存在的状态上讲的。 (2)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 无限性等许多属性,这些属性都与物质密不可分。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2) .全面理解物质 ①“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就是指它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不论人们是否喜 欢,是否承认,是否认识,它都一直存在着。不论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还是出现以后, 它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即具有客观性。 ②“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是指物质是可以被人认识的,即具有可知性。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唯一能够把物质和意识区别开来的特性。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原理 理解 强调 误区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 侧重强调物质离 离开运动谈物质 会导致形而上学 根本属性和存在方 不开运动 的不变论 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 侧重强调运动离 离开物质谈运动 不开物质 会导致唯心主义 者 方法 既不能脱离物质谈运动,也不能脱离运动谈物质 论
[特别提醒] 注意有关世界的物质性的几种说法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3.物质
(1)含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概念概括了宇 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典例 1] (2011· 浙江高考)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 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质量与海水里跑掉 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熔盐度保持稳定。这表明(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共15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共15张PPT)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和变 化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规律具有可知性
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透过现象认识和把 握规律
注:规律可以被发现、认识和利用,但不能 被改造。
3、按客观规律办事
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 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 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1)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2)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3)具有客 观实在性 (唯一特性)
2.自然界的物质性:(为什么说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呢?)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
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②它们都是统一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不是:
(现象的)(偶然的)(外加的)(易变的)
2、规律的特征:
(1)规律具有客观性
第一、规律的客观性就是指规律的存在和 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第二、规律具有客观性,还意味着它 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第三、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 是不可违抗的。
(2)规律具有普遍性
思考我们必须反对两种倾向:
慧能大师“心动” 1:离开物质谈运动
刻舟求剑
2:离开运动谈物质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3、静止的含义 ——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1)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 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共24张PPT)

8.人们可以根据条件去改变、创造规律。( 错) [矫正]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不能创造、 改变和消灭规律。 9.人类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等规律进行农业生产。( 错) [矫正] 太阳东升西落等属于现象间的联系,不是本质的联 系,故不是规律。现象表现规律,但自身不是规律。
10.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把握规律。( 错) [矫正] 把握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发挥主观能动性 并不意味着能够把握规律,因为它还受其他因素的制约。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重难点二 全面理解运动(5年0考) 1.运动的含义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哲学上所讲的运 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注意:哲学上讲的运动≠运动的具体形态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对世界上一切运动形式共 同特征的概括和总结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你坐电梯时,相对于电梯,你是静止的,但你无时无刻 不在运动。你坐在山巅,望着远处的风景,风景是静止
的,但风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题中的观点( D )
①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②否认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③看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认识到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重难点三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5年2考)
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原理内容
方法论
规律是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
客观的
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一旦违 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
规律是 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 普遍的 其固有的规律

高中政治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新人教版必修4
“人可以凌驾于规律之 上”“人在规律面前无能 为力”等都是错误的
“人只能任规律摆布”等 说法都是错误的
例3 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
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①未来尽管多
A.①② B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联系的客观性等知识,意在考
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事物的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
A.①②
B.
C.①④
D.②③
答案 C
解析 荒漠化现象是人类不遵循规律、盲目发挥主观能动
性导致的不良后果,要解决好荒漠化问题,解决人类活动
和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仍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过,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发挥。
➢课时知识建构
➢时政热点链接 人造“天宫”
【背景材料 我国将于2011年下半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 八号飞船,实施我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飞行试验。 航天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 员朱毅麟介绍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 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的关键环节。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重约8.5吨,既是一个交会对接的目 标飞行器,也是一个简易的空间实验室,航天员将以此为平 台开展空间实验室的有关技术验证。在太空飞行的两年时间 里,“天宫一号”将逐步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 进行无人和有人的交会对接飞行试验,形成载人天地往返运
在“天宫一号”试验的基础上,在2015年前后,我国还将发 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理论链接】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意识能指导 人们的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天宫一号与神舟 八号的成功对接说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 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鼓舞着广大航天科

高中政治:2.4 探究世界的本质 课件 新人教必修4可以作为高二复习课用

高中政治:2.4 探究世界的本质 课件 新人教必修4可以作为高二复习课用
(3)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4.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1)静止的含义
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性质的相对稳定)
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位置的相对稳定/运动状态的相对稳定)
(在物质存在方式上)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规律的科学内涵
就是事物运动过程者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
--不是主观赋予或是上帝创造
--不是表明的、现象的、外在的
--是确定不移的,不是偶然的
--具有重复性,不是多变易逝的
2.规律的特点
(2)规律是客观的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a.存在: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b.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着,而不在于人的喜恶。
“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是对客观事物和现象共同本质的反映)
2.物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3.物质具有可知性
解析:
物质 物质的(具体形态)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2.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1.自然界先于人的意识产生,产生后也不受人的意识所支配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课件 (共31张PPT)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 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 有人类社会。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 体系。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物质的要素。集中体现了人 类社会的物质性。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纲要求:
1.哲学的物质概念 世界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易错大追捕
(见学案)
基础知识巩固 一、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 世界的组成部分,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 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有自 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 界的组成部分。(要尊重和保护自然)
唯物观(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 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可知性
2、物质的惟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
哲学上物质概念概括了万事万物的 共同本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因为它是抽象的,共性的。 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哲学上物 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 己的个别特性。可以被改造的,有生有 灭。 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 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 性,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并 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物质资料生存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的统一。 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由劳动力、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物质所组成的。 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 资料和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中地位, 产品分配关系,都是物质关系。人们不 能随意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 (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友情提示:规律与现象密切联系,规律总要通过它的现象 表现出来,但现象不等于规律。
守 株 待 兔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而
非偶然的联系。
红 日 东 升 斗 转 星 移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稳定联系,而不是多
变易逝的。
四、运动是有规律 1、规律的含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①固有的②本质的③必然的 ④稳定的联系。
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
名言: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 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恩格思
拓展思考: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 运动变化中,那为什么我们生活周 围的事物却看似是静止的呢? 3、(相对)静止 ①辩证唯物主义称之为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②概念:根本性质相对稳定;位置或运动状态的相对稳定
思维领域事物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四、运动是有规律的
田间地头的智慧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而 不是主观强加的联系。
揠 苗 助 长
拓展思考:主人公的主观愿望好不好?为什么结果却事与 愿违?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
中的本质联系,而非现象的
联系。
拓展思考: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到引力呢?
温馨提示: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 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 分、大与小的关系。
二、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拓展思考: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联系你所知道的有 关地球的起源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 实际的?
结论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 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 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 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 世界中的一部分。
结论2: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D.人们可以根据自然规律,改变或创造条件为人类造福
[答案]D
16.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
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
画面形成。该现象蕴涵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
12.(2009· 江苏)《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 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D
【解析】“不违农时”、“斧斤以时入山林”都体现了对客 观规律的尊重,这样改造客观世界才会“谷不可胜食”、 “林木不可胜用”,即取得胜利,也即遵循客观规律改造客 观世界才会成功,D项正确。A、C项不符合题意,B项认为规 律可以被改造,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错误。
注意:任何规律就其内容和作用而言,都是客观的。
误区5: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注意: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
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
律为人类造福。
1.“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不 可思议的。”这种观点强调了规律的( A.客观实在性 C.普遍性 [答案]C B.稳定性 D.本质性 )
15.从 2011 年 4 月 14 日至 6 月 12 日,湖北省宜宾市江安 县持续干旱,达到了特旱标准,江安县的抗旱形势严峻。为缓 解旱情,江安县于 6 月 11 日和 14 日两次实施人工降雨,缓解
旱情。这表明(
)
A.人们可以创造规律

高中政治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的客观性。人类的
思维是主观世界的 组成部分,④可排 除。①②③集中体 现了人类社会的物
生产方式
④人类思维 A.①②③ B.①②④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C.①③④ D.②③④
质性,故选A。
C
知识梳理
题型构建
知识梳理 热点链接 体验真题 限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一 哲学的物质概念 解析
知识梳理 深度思考 题组设计 归纳总结 题组二 概念 哲学上的“物质”
知识梳理 深度思考 题组设计 归纳总结 题组一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界的 客观性。材料信息
1.随着人们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
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已 A 经威胁到人类健康。这提醒我们( )
①改造自然应当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警示我们必须尊重
自然规律,按自然 规律办事,使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故 ①②正确;③说法 错误,夸大了意识 的作用;④与题意 无关。
提示
(1)哲学上的物质 是不依赖于人的意 识,并能为人的意 识所反映的客观实 在。物质的唯一特 性是客观实在性。 (2)材料中的“物 质”是物质的具体 形态。物质和物质 的具体形态的关系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出来。“极小”真的是一个十分贴切的形
是共性与个性、一
C
知识梳理
题型构建
知识梳理 热点链接 体验真题 限时训练 微课助学 考点一 哲学的物质概念
知识梳理 深度思考 题组设计 归纳总结 3.2013年5月21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大 型强子对撞机(LHC)已经重新创造出了 138.2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后瞬间的原始物 质形态——世界上最小的一滴物质。 据悉,位于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的范德堡大 学的物理学家们分析了质子与铅离子在粒 子加速探测器中对撞的结果。在筛选大量 实验数据的过程中,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 员发现,一滴“极小”的原始物质被创造

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共12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共12张PPT)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 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192021/11/192021/11/192021/11/19
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 性的作用。
物质的具体形式 具体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
• 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 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 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 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 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 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 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 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 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物 质
产品的分配关系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 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 产生的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 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小结:
(一)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 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二)世界是物质的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世界是物质 的世界,世 界的真正统 一性就在于 它的物质性
注意1: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 基本内容: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的产生、 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③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 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 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 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高中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知识点复习

高中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知识点复习

高中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知识点复习高中政治必修4第四课的学习已经结束,高中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知识点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探究世界的本质知识点梳理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2、什么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区别: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②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①规律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③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④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6、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二、探究世界的本质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60分)1.(海南卷)达尔文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

高中政治探究世界的本质(新人教必修4)

高中政治探究世界的本质(新人教必修4)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2)从存在来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 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 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 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人类社会是物 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均具有客观 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 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考点一
哲学的物质概念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原
理。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知识梳理】
哲学的物质的概念 1.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 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 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 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 成部分。 (2)自然界的物质性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要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 (1)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状元笔记
[易错] (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一种显著的变化 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 属性;运动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 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2)发展是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就是发展 错误。运动和变化不一定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 进和上升。 (3)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错误。规律是客观的,其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但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存在和发生 作用的条件,从而创造有利于规律发挥积极作用的条件, 限制规律发生消极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规律是不存在的 B.规律是可以被消灭的 C.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人们必须创造符合自身利益的规律 [答案]C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 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 [答案]B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答案]B
7.古希腊诡辩论者提出“飞矢不动”,指出飞行着的箭在 飞行轨道上的每一个点上是静止不动的,所以飞行的箭是不动 的。该观点( )
①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只承认绝对运动 而否认相对静止 ③是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的表现 ④把相 对静止绝对化
4.宋代诗人陈简斋的诗作:“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 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
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答案]B
5.有人断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 这种观点( )
[错因剖析]本题易错选 B 或 C,错在没有正确理解规律的 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决定了规律不能被改造,但是规律也会 发生变化。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是人们自觉利用规 律的表现,D 项正确。A 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尝试解题]D 【指点迷津】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认 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制定、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
①认为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属于神创论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 ③否认了劳动创造 了人 ④否认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属于唯心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6.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 积,事不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
[答案]A
9.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 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 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 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
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这说明( ) A.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遭到规律的惩罚 B.规律是客观的,人无法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 C.自然界是客观的,应当限制人类改造自然 D.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环境保护 [答案]A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8.经过科学家们多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许多对地震的科 学认识,增强了人们对地震灾害的防御能力。这说明( )
①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②人可以认识事 物的规律 ③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④物质的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误区1: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注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它是相对于人的意 识而言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它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 怎样的,是怎样存在的。 误区2: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是一 样的。 注意: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 的具体特征,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物质具 体形态的共同特点。
11.(2011 年江苏卷)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 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解析]荀子的话说明天地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不以人的 好恶而改变,D 项符合题意。A 项强调世界的本原,B 项强调 自然界的产生,与荀子的话不一致。C 项体现的是唯心主义观 点,应排除。
[答案]D
12.(2009·江苏)《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
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D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解析】“不违农时”、“斧斤以时入山林”都体现了对客 观规律的尊重,这样改造客观世界才会“谷不可胜食”、 “林木不可胜用”,即取得胜利,也即遵循客观规律改造客 观世界才会成功,D项正确。A、C项不符合题意,B项认为规 律可以被改造,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错误。
注意: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 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 律为人类造福。
1.“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不
可思议的。”这种观点强调了规律的( )
A.客观实在性
B.稳定性
C.普遍性
D.本质性
[答案]C
2.宋人有看其苗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 日疾也,余助苗长也!”其子趋而视之,苗则槁也。宋人错在 他没有认识到( )
13、(2010·江苏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10.
2011 年夏季以来,青海省大部降水偏少,农业区
大部易出现阶段性旱情。青海省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时机实施人
工增雨作业,西宁、海东、黄南等地普降雨雪,有效缓解了各
地旱情。这表明( )
A.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B.规律是不变的,可变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C.人们可以把握规律、改造规律 D.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误区3: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因此静止也就是运动。
注意:静止和运动是有区别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 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 一种特殊状态。
误区4: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 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注意:任何规律就其内容和作用而言,都是客观的。
误区5: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