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外新闻事业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簡明中外新聞事業史
報紙作為文字傳播的重要工具,目前可靠的說法是在唐代出現的。
重點研究中國古代的邸報、小報和京報。
第一節報紙產生之前的新聞傳播活動
思考:司馬遷是優秀的“新聞工作者”?
史官的修史和采风活动带有新闻传播的性质。
史官的根本职能与记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一、口頭傳播
二、早期文字傳播
秦始皇露布
古代史官的采風、修史活動。
第二节中国古代官报
一、古代报纸的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有报纸的国家。最先出现的是官报。这种官报,习惯上通称为邸报。“敦煌进奏院状”,这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报纸,也是世界上年代最古老的原始报纸。
二、唐代官报的基本情况
三、官报改革
(一)官报在宋代的改革(2个)
3.与唐代相比,宋代官报更加成熟(PPT)
(1)非官文书
(2)定期发布
(3)读者面扩大
1.管理制度
经过这种改革,宋代的官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央一级的官报。
2.管理措施的变化
(1)限制传播内容(限制对于灾异天象的报道。其他如兵变、农民起义、朝廷机密以及尚未批准公布的奏章等都受到严格限制。)
(2)判报
(3)定本制度
(二)明代官报的变化(2个)
1.传抄制度
2.传抄内容
其下主要有三个环节:一是通政司,二是六科,三是提塘。
《天变邸报》
清代官报发行与明代十分接近,并无太大改变。
第三节中国古代的民间报纸
一、小报的出现
小报(定义):小报是北宋出现的民间流行的非法传播物,至南宋时颇为盛行。这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新闻报纸。
小报的特点:(6点)
1.小报是一种信息灵通、时效性很强的民间流行的非法传播物。
2.小报的内容仍以政治信息为主。
3.小报可以进行买卖。
4.小报有手写的,也有印制的。
5.小报新闻的采集者是秘密的“探”得消息的,有时真假难辨。
6.小报的读者面比较广。
二、明清时期的《京报》
京报(定义):清代民间报房所出的报纸称为京报。
(二)特点:
1.内容上:包括宫门钞、上谕、奏章三部分。
2.形式上:有封面和报头。
3.发行上:定期出版、印刷出版、读者面广。
总结:《京报》:我国古代报纸发展的最高形式;但信息单一,内容受到严格限制,没有言论,无法自行采写,安排版面。
三、封建统治者对民间报纸的控制:2个
历代封建统治者对于民间报纸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查禁和限制两种。
思考:为什么我国古代报纸没有发展演变成近代报纸?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小农经济.
2.查禁、限制(古代政府)
3.
4.思想文化层次:重文抑商、重农抑商。
中国古代报纸的历史,是一部封建统治阶级掌握传播媒介,控制舆论,限制出版自由的历史。
重点:1.宋代官报与唐代官报相比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2.小报出现的原因及其特点?(6个)
3.《京报》的特点是什么?(3个)
答:1.与唐代相比,宋代官报更加成熟:
(1)非官文书
(2)定期发布
(3)读者面扩大
2.原因:社会需求(不全)
特点:小报的特点:(6点)
(1)小报是一种信息灵通、时效性很强的民间流行的非法传播物。
(2)小报的内容仍以政治信息为主。
(3)小报可以进行买卖。
(4)小报有手写的,也有印制的。
(5)小报新闻的采集者是秘密的“探”得消息的,有时真假难辨。
(6)小报的读者面比较广。
3.(1)内容上:包括宫门钞、上谕、奏章三部分。
(2)形式上:有封面和报头。
(3)发行上:定期出版、印刷出版、读者面广。
第二章近代外国新闻事业传入和中国民族报业产生
王韬填空:《万国公报》《申报》《循环日报》
第一节近代外国新闻事业的传入
①从1815年到1894年,是外报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
②前期主以宗教宣传为主
③后期:宗教色彩淡化、政治色彩愈浓的趋势。
一、传教士报刊活动
(一)《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在马六甲创刊。创办人是英国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宗旨特点:
宗旨: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
内容:以宗教宣传为主,宗教内容占绝大篇幅:伦理道德;科学知识
特点:讲究宣传策略;研究和迎合受众。
(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郭士立广州该刊的第一个重要意义是:它是中国本土上创办最早的近代中文刊物。1.郭’创刊目的:传西学入中国,表明西方文化是与东方文化并存于世的两大文化。
“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消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这个月刊是为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
外国人进行扩张的工具
2.刊物变化:
(1)内容:宗教色彩淡化,以介绍西方文化、艺术、哲学、科学技术为重点。
(2)业务:新闻得到了重视,对于现实问题、时事政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万国公报》与传教士报刊活动向纵深发展
鸦片战争以后
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办刊地域由沿海渗透到内地广大的通商口岸和割让地区。其二是这一时期出现了有较大影响的传教士报刊,最典型是《万国公报》。
《万国公报》:美国传教士林乐知1868年9月5日上海是传教士所办中文报刊中历史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
办刊宗旨的变化:
1889年成为广学会的机关刊物;
读者:高级知识分子和各级当权人物
内容:以时事为主,宣传西学和新政建议。
影响:对国内官员士大夫的影响——维新志士康有为
二、中文商业报纸崛起
(一)香港船头货价纸
约在1858年,第一张中文商业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出现
主要刊登行情、船期、广告和少量新闻。
1861年11月,第一家中文报纸《上海新报》出版主要刊登船期、广告和商业行情。(二)《申报》与商业报纸综合化发展
美国人美查1872年4月30日上海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