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走向世界的日本
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程标准】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知道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措施,理解并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及其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和归纳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2.通过对明治维新背景、主要内容、性质和作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开放。
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
●导入新课出示材料: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说:“在入侵和外国创新的冲击下,日本总是通过模仿他人创造和重新创造自己的。
”设问:日本在古代历史上是如何模仿他人创造和重新创造自己?预设:日本仿唐制进行了大化改新,走上了封建道路。
过渡:步入近代,西方殖民者东来,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日本是如何应对的呢?我们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日本明治维新》。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思考新问题,激发求知欲。
设问:什么是明治维新呢?出示:“明治”指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维新”即改革。
明治维新是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探究新知1.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明治维新的背景展示:材料一明治维新前日本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材料二“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
——来自日本幕府禁令设问:这两则材料表明幕府统治的特点是什么?预设: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幕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日本处于封建落后状态之中。
展示:黑船来航1853年,佩里率领4艘美国战舰,闯入日本江户湾浦贺港,要求谈判通商。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二、自主探究,得出规律
3、设立内阁和枢密院 (1)内阁-行政机关 (2)枢密院-决策机关
二、自主探究,得出规律
根据1889年宪法的内容,试对其进行评 价
教师点拨: 1、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进行评价2、 结合内容进行评价,不要直接念课本 思考的过程就是进步的过程
二、自主探究,得出规律
局限性:封建性,天皇仍掌实权 1、实行君主立宪 (1)君主立宪VS天皇 享有绝对权力 (2)国民 享有自由 1、承认了人民权利 2、日本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 (1)选举产生VS财产限制,人数少 3、确立了联合 (2)议会制定法律VS天皇“敕令” 专政统治秩序 4、巩固了日本 (3)众议院批准财政预算VS未能通过新预案时, 上年度财政预算可自动延长 近代天皇制度 3、设立内阁和枢密院 2、确立了三权 (1)内阁-行政机关 分立国家体制 (2)枢密院-决策机关
二、自主探究,得出规律 阅读P119-120 归纳概括日本在崛起为东方强国的过程 中,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教师点拨: 1、这两段是从哪两方面讲述的? 2、第一段可概括为哪四个字?
二、自主探究,得出规律 一、国内 1、资本主义工业化- 富国 2、军队现代化- 强兵 二、国外 废除与列强的不平等条约
5、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 (1)割台湾和澎湖列岛(2)赔款2亿两白银,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 日本在侵略中国、称霸亚洲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知识活用,升华提高
知识链接 寻找本课知识点与4本教材知识点的联系,然后在 相应教材建立页码、知识点链接 教师点拨: 日本内阁制、日本第一任首相、1889年宪法、日 本君主立宪制、选举财产限制、枢密院、日本三 权分立、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和八国联 军侵华
一、回顾旧知,巩固基础
8.1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二. 日本开国(过程)
---黑船事件
三. 开国后的日本
---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1、一个下级武士眼中的幕府统治
幼年高藤所经历的:高藤出生于长崎的武士世家, 世代都效忠于肥前藩的大名。高藤家的生活虽不富 裕,但也还算衣食无忧,幼年的高藤经常和爷爷穿 梭于长崎的大街小巷,时不时会看见几个金发蓝眼 的外国人,爷爷告诉他应该是荷兰人,然后又唠唠 叨叨地用自豪而又带着些许惋惜的语气向小高藤讲 述自己过去的时光……
欧洲骑士
日本武士
都是极端崇尚武力的阶层 都有一定社会地位 都为封建统治服务
将军掌握实权,政府设 在江户(东京)
将军:
政治上掌握实权, 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主
天皇为名义上国家 元首,朝廷设京都
19世纪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
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国家的实际统治者 藩主,享有藩世袭统治 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 将军、大名的家臣 封建统治的基础 为领主耕种,负担劳役
新兴地主、商人
构和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
要求政治权利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1.德川幕府的统治状况
政治:封建等级制度
经济:封建领主经济 外交:闭关锁国政策 2.幕府统治出现危机 农民起义不断 封建领主经济日益瓦解 各阶层对幕府统治不满
1837年,下级武士 大盐平八郎在大阪领导 武装起义,但仅有一天 便被幕府镇压,但它表 明幕府统治的基础---武士阶层已开始成为反 对幕府的一支重要力量, 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 础已经开始动摇。而中 下级武士阶层日后成为 倒幕派的领导核心。
由于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关 系的变化,加深了幕府统治的危机。 (1)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遭到破坏,产生新兴地主 阶级。一些从自耕农中分化出来的富农商人和高利 贷者,向贫穷的农民放债,把农民因抵押过期不能 赎回的土地占为己有,并招募农民垦荒,从而成为 新兴地主,农民成为佃农。新兴地主还兼营工商业, 他们是农村资本主义势力的代表。但新兴地主的土 地所有权幕府不承认,他们要向幕府将军缴纳年贡, 幕府抑制工商业发展,新兴地主不满幕府统治,要 求改革。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第8单元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选修1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第8单元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课时提升新人教版选修1一、选择题1.1889年2月,日本政府以天皇的名义颁布了“御赐”的《日本帝国宪法》。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1889年日本宪法内容的是()A.天皇掌握绝对的权力B.内阁必须对议会负责C.天皇有权召开和解散议会D.天皇可以对外宣战和媾和2.天皇(日本皇帝的称号)制是以天皇为首组成专制统治机构统治国家的制度。
日本近代天皇制确立的标志是()A.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东京B.1869年明治维新的成功C.1885年日本实行内阁制D.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3.(2013·东营高二检测)“我要对诸位说,你们都拥有相同的一件法宝,那就是自由权。
”这是19世纪70年代一位日本思想家提出的制定宪法的理念。
但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根本没有体现这一理念,该宪法规定()A.贵族院享有立法权B.众议院享有立法权C.天皇享有立法权D.内阁享有立法权4.(2013·长春高二检测)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主要的原因是()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B.资产阶级还没有克服封建专制主义C.倒幕中日本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熏陶D.1889年的日本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5.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这样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 (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
”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完成了历史的重大跨越的最根本因素是()A.门户开放,受西方国家的影响B.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封建障碍C.明治维新,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市场6.20世纪初日本完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获得了民族独立,并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
这主要说明()A.帝国主义忙于宰割中国,无暇顾及日本B.明治维新领袖们的“富国强兵”梦开始得到实现C.大力倡导“文明开化”,与西方生活方式接近D.建立了现代化的军队,军事实力超过西方列强7.《大国崛起》中说:1868年成为日本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开始了著名的明治维新。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134人教PPT课件
1869年2月开始,正式向美国荷兰提出修
约要求,但未成功;
1871年夏日本通知各国要求修约;
1871年8月19日,日本与夏威夷订互惠
条约;
1892年英为了利用日本对抗俄国,取消
治外法权、关税自主权成功; 1910年发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通知,
谈判修约
同时着手签订新的主权对等的互惠条约,
1910年,向11个欧美国家发出了 废除不平等条约的通知,涉及
D、《日本帝国宪法》颁布
2、19世纪后期,日本之所以要制定一部宪法,其最 主要的原因是
A、农民负担加重
B、中小地主对明治政府改革的不满 C、自由民权运动的兴起和农民暴动
C
D、明治天皇加强权力的需要
3、日本明治维新产生的作用有①推动了日本政治 民主化 ②使日本摆脱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强国 ③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 ④使日本彻底扫除
第4 课
课标要求
识记1889年日本宪法的制订、开始实现“富国强兵”,废除 不平等条约,对朝鲜、台湾的侵略。
理解1889年日本宪法的特点;日本能成为东方强国并踏上对 外扩张之路与明治维新的关系。
运用 探究近代日本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对日本和亚洲各 国产生的影响。
1
温故而知新
▪ 政治:废藩置县 四民平等 ▪ 经济:币制改革 土地改革 地税改革 殖产
世界体系:日本的崛起使世界格局增加了一个新的 竞争者,使得国际关系体系的范围扩大化内容复杂化
积极:日本的崛起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具有一定 启发,使得亚非拉国家开始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努力
项目 明治维新(19中) 成功
戊戌变法(19末) 失败
资义发展水平较高
社会 背景
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背景 内容
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第3课 明治维新
影响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简单了解日本
日本的由来
公元前1世纪小国林立
4世纪统一
7世纪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①镰仓幕府
12世纪末幕府统治
(1192——1333年) ②室町幕府
对比探究:日本幕府锁国政策和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有什么不同?
日本:主要是防止外部侵略
清朝:主要是封建统治者的盲目自大
相同点:
(1)都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2)都是为维护其封建统治
幕府的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材料一、
材料二:在棉纺织业中, 商人以“出机”、“换 棉”等形式给生产者提 供棉花和织机,让劳动 者在自己家中织布,按 成品多少付给工资,控 制了农村家庭手工业者。
1853年
英美、国俄东印、度法舰、队荷兰和日签订类似条约 ,列 强取司得令领佩事里 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
日设置租《界日、协美定亲关税善权条。 约》
思考: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1、打开日本国门,使日本沦为半殖民地,民族危机加深。 2、冲击着日本社会,激化社会矛盾,进一步动摇幕府统治。 3、西方列强殖民侵略客观上刺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使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反对幕府 统治,要求改革呼声更加强烈。
5.结果:“大政奉还” 形式上结束了幕府统治
思维拓展:幕府为何要“奉还大政”给天皇?
目的: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 保留实际权力。
该图现藏于日本东京圣德纪念馆。1867年,萨摩、长州等藩组成讨幕联 盟,策划武力讨幕;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席卷包括京都在内的幕 府管辖区。幕府统治摇摇欲坠。在此情况下,德川庆喜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 1867年10月24日他假意向朝廷提出辞职,将政权交还天皇,称为大政奉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8.4走向世界的日本(共30张PPT)
发 表高见
1、列举英法美德的宪法名称及其政体类型。 2、日本以哪国为师呢?
【资料回放】1882年,伊藤博文来到德国,8月的
一说天:,“德 从国 日皇 本帝 天威 皇廉的1、一利世益介接出绍见发英了,召伊法开藤状国博会文况并,不他值对得伊庆藤
贺。”“即使迫不得已召开国会,也不必在宪法中规 定政府预算须经国会批准,伊藤先生应该设法解决万 一国会不批准预算时的周全之策。”伊藤博文大有所 悟,威廉一世的观点直接影响到日本宪法的一些原则。
相同点: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结论:君主立宪制各有特点,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
二、风起云涌的强国之路
——崛起为东方强国
看下列图片,日本崛起有利的国际国内条件有哪些?
图一
图二
图三
国际:清政府镇压农民起义,列强忙于宰割中国;
国内:明治政府积极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自主学习: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的表现?
富国
从日本明治维新中得到哪些启示(抄)
1.顺应历史潮流; 2.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综合国力; 4.学习西方时,要有选择性,不可盲目西化; 5.不能以邻居的灾难成就自己的发展,要和平崛起或 互利双赢。
四、敢问路在何方?
——反思日本近代化之路
严峻的现实困境
警
日
惕
本
军
评价: 特点:形式上确立君主立宪;实质是天皇专制
(1)历史的进步性:
性质上: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形式上: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 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 作用上:标志日本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 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 代天皇制 影响上: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 1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1 课雅典城邦的兴起一、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二、工商业发展三、首席执政官梭伦第2 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一、颁布“解负令”二、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三、建立“四百人会议”四、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第3 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一、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确立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三、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第一单元资料与注释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1 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第 2 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三、奖励军功、加强集权第3 课富国强兵的秦国一、商鞅之死二、富国强兵的秦国三、变法的历史局限第二单元资料与注释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 课改革迫在眉睫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三、冯太后和孝文帝第2 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一、卓有成效的新制二、设巧计迁都洛阳三、移风易俗第 3 课促进民族大融合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第三单元资料与注释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1 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第2 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一、起用王安石二、富国之法三、强兵之法四、取士之法第3 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一、变法的命运二、积贫局面的改变三、积弱局面的改善第四单元资料与注释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1 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二、宗教“异端”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第2 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一、“九十五条论纲”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三、马丁·路德改革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第3 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一、加尔文宗教改革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第五单元资料与注释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第1 课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埃及一、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二、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三、穆罕默德·阿里的崛起第2 课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改革土地制度二、促进经济发展三、政治、文化和军事改革第 3 课改革的后果一、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扩张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三、改革的意义第六单元资料与注释第七单元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 课 19 世纪中叶的俄国一、俄国的农奴制二、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三、新思潮的涌动四、克里米亚战争第2 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改革的酝酿二、“二一九法令”三、进步与局限第3 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二、政治的缓慢变革三、亚历山大二世遇刺第七单元资料与注释探究活动课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1 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一、德川幕府的统治二、黑船事件三、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第2 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一、“尊王攘夷”二、倒幕运动的兴起三、戊辰战争第3 课明治维新一、废除旧体制二、发展新经济三、倡导“文明开化”四、建立新军队第4 课走向世界的日本一、 1889 年日本宪法二、崛起为东方强国三、踏上对外扩张之路第八单元资料与注释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1 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第2 课维新运动的兴起一、早期改良思潮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四、梁启超与《时务报》第3 课百日维新一、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二、百日维新第4 课戊戌政变一、新旧势力的交锋二、百日维新的失败三、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第九单元资料与注释探究活动课三改革成败的机遇与条件。
第戊戌变法
根源:黑船事件后,民族危机加深 直接原因: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
中心是“攘夷”, 2、标志: 1860年,刺杀井伊直弼 为“攘夷”而尊 王 3、口号:“尊王攘夷”
中下级武士、部分大名、富农、工场主和商 4、基础:
人
5、武装: “奇兵队”,抗击外来侵略
6、局限: 寄希望于幕府改革,没有明确提出倒 幕;盲目攘夷 7、结果:1863年,8月幕府发动政变,尊攘派 被赶出京都,运动失败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 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19世纪中后期,德、 意、俄、美、日等国开展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推 动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其中,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 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工业革命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工工 业业 资革 本命 主的 义进 的行 发和 展
富 国 强 兵
脱亚入欧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一、1889年日本宪法
1、背景 农民暴动 社会矛盾尖锐 中小资产阶级掀起“自由民权运 动” 2、目的: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3、内容:实行君主立宪制
天皇
协 助 天 皇
神 总揽统治权 圣 行使立法权 不 掌握军队统帅权 可 议会 内阁 枢密院 侵 犯 直接对天皇负责 使立法权
5、19世纪70—80年代推行的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建立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文化运动——文明开化 运动 6、1872年开始进行以取消旧军制建立新军制为 核心的军事改革
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1、废除旧体制
措 施 意 义
“废藩置县”
①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措施顺 利施行 ②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建立起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相适应的社会体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优质课教案_11
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年级:高二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章节:第八单元第四节5.学时数:45分钟【学情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概括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且思维比较活跃。
同时,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视野开阔,学习历史的兴趣也相对浓厚。
【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为走向世界的日本,本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889年日本宪法,崛起为东方强国和踏上对外扩张之路,实质上是从政治、经济、对外三个方面分析了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是日本在走向近代化过程中的与世界接轨和走向世界的具体表现。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1889年日本宪法的内容,分析其特点;日本为什么能崛起为东方强国以及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与明治维新之间的关系;探究近代日本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对日本和亚洲各国产生的影响。
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宪法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1889年日本宪法是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但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帮助学生论从史出,得出“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高低”;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体会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高低;对外侵略扩张是近代日本一项长期的国策,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正确认识中日关系问题;从日本明治维新中我们可以得到哪结启示,中国要实现民族的复兴应该要向日本学习什么?【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889年日本宪法制订的背景、内容;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对外侵略扩张的过程。
难点1889年日本宪法的特点、影响。
【教学准备:】制作PPT文件;适当补充图片,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并补充适量的表格和文字材料,以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从《大国崛起》中选择部分视频内容剪辑到课件中在课堂播放,直接给学生以音像的冲击,增强感染力;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以便有的放矢。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第4课日本走向世界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这场改革给日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这场改革给日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走向世界的日本(日本的近代化) 走向世界的日本(日本的近代化) 走向世界的日本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 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19世纪中后期 世纪中后期, 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19世纪中后期,德、意、 日等国开展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俄、美、日等国开展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推动了 世界近代化的进程。其中, 世界近代化的进程。其中,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开 始了近代化进程。日本的明治维新同俄国的农奴制改 始了近代化进程。日本的明治维新同俄国的农奴制改 美国内战、德国、意大利的统一等构成了19世纪 等构成了19 革、美国内战、德国、意大利的统一等构成了19世纪 中后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大发展,使得资本主义制 中后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大发展,使得资本主义制 度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建立起来。 度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建立起来。
2、原因: 原因: (1)国际:19C后半期西方列强忙于 国际:19C后半期西方列强忙于 后半期 侵略中国, 侵略中国,清政府忙于镇压起义 (2)国内:明治政府加紧改革发展 国内: 资本主义
三、对外关系上:收回主权、对外扩张 对外关系上:收回主权、
1、表现: 表现: 废除不平等条约, (1)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 族危机。 族危机。 (2)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成为新 走上侵略扩张道路, 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二、经济近代化
1、表现: 表现: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 发展, 发展,崛起为东方 强国。 强国。
经济——19世纪90年代初步实 19世纪90年代初步实 经济 19世纪90 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工业体系、 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工业体系、 重工业)。 重工业)。 军事——建立一支现代化军队, 建立一支现代化军队, 军事 建立一支现代化军队 不断加强。 不断加强。 外交——20世纪初废除与列强 20世纪初废除与列强 外交 20世纪初废除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金版学案】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第8单元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考点一1889年日本宪法1.颁布背景。
(1)明治维新期间,农民发动多次暴动。
(2)中小资产阶级和地主掀起“自由民权运动”。
(3)1885年,日本实行内阁制。
2.颁布:1889年明治政府以天皇名义颁布钦定的《日本帝国宪法》。
3.主要内容。
(1)宣布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又宣称“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2)规定日本国民称臣民,他们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3)规定日本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议会的权力很有限。
(4)规定设立内阁和枢密院,内阁是行政机关,只对天皇负责;枢密院是天皇的最高顾问,实际上成为国家最高决策机关。
4.评价。
(1)进步性。
①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
②形式上也确立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
③标志着日本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④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2)局限性: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考点二崛起为东方强国1.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1)19世纪90年代初,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
(2)以钢铁和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迅速发展。
(3)19世纪90年代初,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2.军事实力增强:日本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3.国际地位提高:20世纪初,日本完全废除了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并逐步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
考点三踏上对外扩张之路1.侵略朝鲜。
(1)仿照“黑船事件”派军侵入朝鲜港口。
(2)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
(3)中日甲午战争后,朝鲜实际上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侵略中国。
(1)1872年,日本将琉球变成自己的藩属。
(2)1872年,日本派军队侵入台湾,后获清政府50万两白银的赔款。
(3)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把它变成日本的冲绳县。
(4)1894年,日本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战后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从中国割得台湾和澎湖列岛,获得了两亿多两白银的赔款。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一一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13课辛亥革命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6课抗日战争第17课解放战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录三历史学习推荐网站后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发达的古代农业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3古代商业的发展4古代的经济政策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5开辟新航路6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7第一次工业革命8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1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5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6大众传媒的变迁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7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8罗斯福新政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3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录三历史学习推荐网站后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课宋明理学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7课启蒙运动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12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17课毛泽东思想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20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第23课美术的辉煌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后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第六单元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第1课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第2课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课改革的后果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探究活动课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第3课明治维新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第3课百日维新第4课戊戌政变探究活动课三改革成败的机遇与条件附录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后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2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第1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第1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第1课美国《独立宣言》第2课法国《人权宣言》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探究活动课一撰写历史短评——试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2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第3课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第1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第2课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第3课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第3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第七单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第1课英国宪章运动第2课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第3课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第4课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探究活动课二近代时期人们对民主的追求与斗争——学习编辑历史报纸附录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后t己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旷日持久的战争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二单元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1巴黎和会2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3 华盛顿会议4维护和平的尝试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3走向世界大战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探究活动课一世界大战的启示一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1两极格局的形成2冷战的开始3美苏争霸4两极格局的结束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2越南战争3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4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5南亚次大陆的冲突6两伊战争7海湾战争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1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2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3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探究活动课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努力维护世界和平附录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后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4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探究活动课一追寻孔子的足迹第2课西方哲学的代表柏拉图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第2课美国国父华盛顿第3课一代雄狮拿破仑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躯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第2课圣雄甘地第3课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第2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第4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探究活动课二春天的故事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第5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5第一单元历史和历史的“重现”第1课历史是什么第2课历史学是什么第3课历史学怎样“重现”历史第4课历史学有什么社会功能探究活动课一我们身边的历史学第二单元人类起源之谜第1课人从哪里来第2课人类进化的历程第3课寻找人类的祖先第4课人类起源在何方第三单元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第1课克里特岛的美丽传说第2课伊文思的惊人发现第3课克里特文明的“重现”第4课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第四单元二里头文化的探索第1课二里头遗址的发掘第2课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第3课二里头文化与认识夏史第4课二里头文化中的疑难问题第五单元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第1课“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第2课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第3课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第4课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第六单元玛雅文明的消失第1课玛雅文明的发现第2课玛雅文明的历史第3课玛雅人的智慧第4课玛雅文明的假说第七单元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第1课穆塔帕王国与“黄金国”的传说第2课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第3课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与文物第4课谁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探究活动课二走进历史博物馆附录一历史读物与网站推荐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录三大事年表后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6第一单元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1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2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第二单元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1雄伟的金字塔群2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新生第三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1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2古罗马城的建筑艺术成就第四单元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1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2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第五单元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1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2秦始皇陵及深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3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第六单元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2瑰丽的夏宫——颐和园3突显皇权的明孝陵4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第七单元多姿多彩的中国古城和古村落1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2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探究活动课本居住地区人文自然环境的考察和保护建议第八单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1古雅的昆曲2昆曲的拯救和保护第九单元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1殖民罪恶的见证——戈雷岛2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附录后记。
2018历史人教版选修1 第八单元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课件(31张)
日本明治维新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情境导入
《御通辇之图》 《御通辇之图》是日本木版水印版画。该图表现的是1889年 2月11日,日本明治天皇夫妇前去议会颁布《日本帝国宪 法》时的皇家出行仪仗图,极具史料纪念价值。《日本帝国 宪法》是日本基于近代君主立宪而制定的首部宪法。该部宪 法也被称作“明治宪法”或“帝国宪法”。《日本帝国宪法》是 亚洲首部真正得到实行的近代宪法,是日本明治维新后颁布 的一部国家根本大法。 《日本帝国宪法》具有怎样的特点?有什么影响?明治维新 在日本近代化的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地主资产阶级 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 ②标志着日本天皇制______________ 基本确立,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2)局限性: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国家主权为天皇所掌握。
[思维启迪1] 阅读材料: 第一条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第四条 天皇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并依此宪法之条规行 使之。 第十一条 天皇统帅陆海军。 ——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的规定主要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天皇居于怎样的地位? (2)这些规定使《日本帝国宪法》具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1)目的:依靠天皇的影响,稳定社会局面,适应 资本主义 发展。天皇地位:神圣不可侵犯,国家最高统治 _________ 者,享有广泛的统治权。 封建性 和军国主义色彩。 (2)特点:具有浓厚的_________
一、1889年日本宪法 1.背景 (1)明治维新期间,农民负担沉重,发动暴动。 自由民权运动 ”。 (2)以中小资产阶级和地主为主体掀起“______________
伊藤博文 出任第一任内阁首相 (3)1885年,日本实行内阁制,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明治维新
原属封建营垒的中下级武士、西南一些大名,高利贷 商人不满幕府的统治,进行倒幕,取得成功。新政权确立 后,进行改革,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这样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也就决定了日本的明治维 新不可能彻底的改革封建制度,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明治天皇真“明智”, 引领日本向“西”进; 3、局限性: 美中不足“憾”历史,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走上了 亚洲人民遇“不幸”! 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了亚洲和平的一个新
不 君主权力 议会与君 主关系 同 点 掌握实权者
内阁与议 会关系
内阁对议 会负责 内阁对天 皇负责
英 国
日 本
统而不治
议会权力 大于君主
资产阶级 天皇为代表 的官僚军阀 集团
至高无上 (神权色彩)
天皇解 散议会
相同点:形式上.
二、崛起为东方强国(富国强兵、民族独立) 19C后半期西方列强忙于侵略中国,清 (1)国际:政府忙于镇压起义 国际环境相对宽松
满蒙
朝鲜
中国台湾
日本
如何理解“走向世界的日本”中“走向世界”的含义?
一是采取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建立适应 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体制,走上资本主义
道路,顺应世界潮流。
二是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和资本主义发展
的需要,走向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综合评价明治维新
评价明治维新
1、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由“明治维新” 想到的……
日本明治维新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和领主土 地所有制等旧制度,建立起适应资本主义发 展的新体制,通过对经济政治制度的调整, 加速工业化和近现代化过程。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明治维新是具有日本特色的近代民族主义运 动,日本明治政府重视利用人民的力量,终于推 翻了幕府统治。为日本摆脱半殖民地化的危机创 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当时亚洲惟一能保持民族 独立的国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亚洲的强国,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1)性质: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4、评价: 2)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神权色彩 3)影响: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政治体制。
伊藤博文选择德国作为制定宪法的模范 国。1882年,他来到德国,花了一年 多时间学习德国的宪法制定经验。他向宪 法权威学者格奈斯特学习宪法,格奈斯特 派助手毛斯每周三次为他讲解宪法。在维 也纳大学,斯坦因教授为他讲解了英、法、 德政体的沿革。
选修一第八单元第4课
1878年5月14日早晨6点,大久保利通遭到六名刺客 的袭击,当场毙命。刺杀大久保利通的六位刺客走到临时 皇宫前面自首。他们留下了斩奸状,批判藩阀政治家上不 听天皇的谕旨,下不听民众的公议,压制民权,以政治为 私有。他们要改革现状,要求举办民会,采取公议。政府 将这六人处以斩首。9天后,政府将木户孝允和大久保的 儿子列为华族。 明治维新
2、作用:
明治维新开启了日本近代化的历程,促进日本社会的发展。 ①政治: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确立了近代宪政体制 ②经济:改变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 路 ,迅速成为先进工业国。③文化ຫໍສະໝຸດ 近代文明的传播改变了日本文化落后的面貌
④国际地位:摆脱民族危机,崛起为东方强国。
明治维新评价
1 .性质:天皇政府推行的旨在巩固统治,维护独立的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2 .积极意义: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 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为亚洲邻国提 供了启迪和经验(如中国) 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教等 3、局限性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成为 亚洲和平的新威胁.) ①经济:地主土地所有制制约工业发展 ②政治:天皇专权、藩阀垄断政权、人民民主权利不充分 ③文化: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根深蒂固 ④国际:加入侵略的行列,给日本及邻国带来灾难。
议会 (立法)
内阁 (行政)
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 审议国家预算案权力
行政机关,只对天皇 负责,成员由天皇任命
法院 (司法)
一、1889年日本宪法
1、原因:
2、目的: 天皇专制、封 建神权色彩。 3、特点: 民主形式、 进步性。
天皇掌握国家主权
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 和参政权,形式上确 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 体制
改革者素质: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具有革新精神的 中下级武士充当了领导 国际环境: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使日本 发展资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1)时代和国际环境因素。明治维新时,世界处在自由竞争资 本主义时期,西方列强侵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 (2)国内因素。①政治体制:封建领主潜伏着很大的离心力, 维新派的尊王倒幕号召,客观上符合建立民族国家和统一国内市 场的要求。 ②思想文化传统:日本知识分子易于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 (3)改革的主观因素。 ①领袖人物:改革派骨干多为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具有斗争 经验和政治才干。 ②方针正确:长州、萨摩等藩,采取割据富强的方针,有强大的 武装力量。 ③人民群众:重视利用人民的力量,推翻了幕府统治。 ④国家政权:明治政权掌握在改革派手中,改革成为基本国策和 政府的一致行动,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威胁。
理解历史
1.通过中日改革对比,分析明治维新成功的 原因有哪些? 2.通过与英国工业化道路的比较,分析日本 工业化有何特点? 3.通过与西方国家的改革比较,分析明治维 新有哪些不同特点?
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
历史潮流:19世纪中,日本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 力量对比: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力量 强大,推翻了幕府统治并掌握实权 政策措施: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大刀阔斧地实 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不同点:
日本在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实行改 领导:革;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奴法令而进行
内容
日本以各种法令,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废 除禁止买卖土地法令等方式进行;俄国则以解放 农奴,赎买份地方式进行
视觉:日本近代化道路独特性
(在英、俄等国家比较中的独特性)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 后发优势:用50年走完了西方200年的路程。 •美: 全面改革: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 民族独立战争; •德、意:民族统一战争; 政府主导:岩仓使团,扶植工业,政府示范。 •俄、日: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教育强国;发展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到1910年的时候,日本 95%以上的男子,90% 以上
“臣民”,有一些基本权利(受限制) 特权阶层的代表机关 由选举产生,无独立的立法权 行政机关、辅佐天皇,对天皇负责 天皇任免 天皇的最高顾问,实际决策机关
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实质上天皇专制
近代日本天皇政体示意图
天皇
协 助 天 皇 总揽统治权、 行使立法权 枢密院(顾问) 掌握军队统帅权 服 务 于 天 皇
1、背景
(2)国内:
明治政府加紧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2、表现
政治上: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
经济上: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 军事上:现代化军队,军事实力不断加强 外交上:废除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独 立与完整,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
图四 日本与列强修约谈判的情景
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有哪些有 利因素?
三、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1、表现:(说一说) 2、原因: 1)明治维新保留大 量封建残余,竭力 推行军国主义; 2)资本主义发展, 国力提升; 3)日本资本主义发 展先天不足。
“大陆政策”
1.征服中国台湾; 2.征服朝鲜; 3.征服中国满蒙; 4.征服中国内地; 5.征服世界。
日本的大陆政策
世界
中国 内地
学史致用
如果你是中国国家政策研究室的一名研究员, 请你就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之处来谈谈我们中 国现代化建设可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1、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和深化改革 2、重视教育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3、面向世界,全面学习,借鉴学习
自由民权 1、1878年的时候,日本正在进行一场伟大的改革运动, 农民、中小地主、 运动
请回答:
请问是什么改革?中小资产阶级 2、从以上材料得知,改革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请格局 所学知识指出其中包括哪些阶层?他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一、1889年日本宪法
1)农民暴动和“自由民权运动”的推动 1、原因: 2)政治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藩阀垄 断国家政权。
(1)政治:明治维新消除了国内的封建割据,建
立中央集权国家。 (2)经济: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军事:军事实力得到很大增强。通过甲午中 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4)国际环境:欧美列强对日政策出现多元趋势, 欧美之间矛盾重重。
三、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1868年4月6日年仅 16岁的天皇睦仁发 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期,许多人都是 布了维新诸贤共同 不满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略,产生了富 撰写修改的《五条 国强兵的思想,参与推翻幕府的斗争和 誓文》和《宣扬国 维新改革,同时他们又热衷于对亚洲邻 威宸翰》,强调 国的侵略。被幕府迫害致死的西乡隆盛 “雄飞世界”, 的老师曾公开说过日本“失之于欧美之 “开拓万里波涛”, 物,取尝于朝鲜、满洲之地”。 “扬国威于海外”,
比较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异同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 相同: 背景 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 方式: 内容: 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内容: 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B、都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C、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
• 日本1889年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 蓝本
试比较这两部宪法的主要相同之处: 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权力较小,尤其是众议院(帝国议会) 议会: 君主: 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内阁:行政机关,只对君主负责
特点:君主绝对权力,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