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1.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答:1)系统自然观:
a. 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b. 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c. 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d. 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2)人工自然观
a. 它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超越了以往认识狭义天然自然的范围,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b. 它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自然观和唯心主义的思辨论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受动性和能动性、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能动的、实践的自然观和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思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
c. 它不仅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还强调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并主张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理性原则和客观方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革命性、科学性特征。
3)生态自然观
a. 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b. 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在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4)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a. 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b. 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
c. 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2. 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
一.生态生态文明的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通过不断完善社会制度、改善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同进化的一种社会文明。
a.生态文明是延续工业技术及其文明的新文明。
1) 工业技术是从农业技术延续而来的。
2) 工业文明并未全部消除农业文明的印迹,生态文明也不能完全消除工业文明的印迹。
b.生态文明是构建生态主体的新闻明。
c.生态文明是关注“自然——社会”生态的新文明。
d.生态文明是现实性和未来性相统一的新文明。
二.生态自然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
生态自然观主张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成员都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的其他成员,还要善待生命,保护生态环境。
这种自然观“会影响到人的思维倾向、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会影响到看待事物的原则、对待生活现实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特别是会影响到基本概念和基本规范的形成、理解和运用”,也会影响生态文明的创建,成为创建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
生态自然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总要求
生态自然观为建立生态技术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
生态自然观为构建生态政治提供理论指导
第2章
1.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答: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是当代科技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是指科学越来越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并且向技术转化的越来也快;同时技术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含量越来越高。
科学与技术衔接后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以致融合成连续的整体。
1)科学与技术产生的时间距离越来越短, 即科学向技术转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2)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论和实践关系,是一般生产力;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
3)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一方面, 技术比过去在更大
的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的发展与应用的水平;另一方面, 科学在很大程度也依赖于技术的状况与需要。
4)科学和技术的结合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促使市民社会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关系上发生了全面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本身的变革。
5)在生产的目的下, 科学与技术融为一体了。
知识的利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其大致途径是科学-技术-生产。
人们研究科学, 发明新的技术, 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 推动社会进步, 即不论是科学还是技术, 最后都要落脚于生产这一目的。
6)在追求经济利益的目标下, 科学与技术统一起来了。
在前述的“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步骤: 一是将基础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 二是将应用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其最终目标是要产生经济利益。
2. 怎样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答:
(一)
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作为对自然规律的客观反映,决定了其具有客观性和实证性的特征;科学又是一种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活动;科学认识是由一个从感性经验到理性分析的过程,又决定了科学具有理性和系统性的特征;科学是一种特殊的思想形态,具有通用性和共享性;科学是一般生产力,必须和直接的生产过程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科学的发展模式及动力:(1)科学发展呈现出从分化到综合的整体化趋势;科学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科学发展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纵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
在横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
在总体趋势上,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需要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技术体系内部发展的不平衡;科学对技术的先导作用。
(二)
在技术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存在着技术自主论和社会构建论两种相对立的观点。
其中,技术自主论认为,技术是独立的、自我决定、自我创生、自我推进、自在的或自我扩展力量。
社会构建论则认为,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技术的发展模式级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的发展由社会需要、技术目的以及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
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学习和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动力的现实意义:
有助于(1)推动发展科学技术(2)推动创新性国家建设(3)科教兴国战略实施
第3章
1.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有哪些?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答:
一)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有机结合,形成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形成了认识事物部分与整体辩证关系的完整过程,是人们思考事物、对象的必要思维方法与阶段。
在科学研究中,分析与综合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
分析是研究,综合是创造。
归纳与演绎:把归纳与演绎结合起来,形成了归纳与演绎相互结合的辩证思维。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则为归纳确定合理性和方向。
归纳与演绎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从抽象到具体:就是把抽象的、内容贫乏的概念、理论赋予丰富的经验和实践内容的过程。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唯物辩证思维方法之一。
这一方法要求在认识事物时,要把对事物历史过程的考察与对事物内部逻辑的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逻辑的分析应以历史的考察为基础,历史的考察应以逻辑的分析为依据,以达到客观、全面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目的。
现代科学研究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统一的时代特征,使辩证思维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依赖性更加密切。
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
首先,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渗透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之中,广泛作用于现代科学研究,以致离开辩证思维方法,科学研究就寸步难行;其次,辩证思维方法不仅是实现经验知识向科学理论转化的必要工具,而且已成为沟通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桥梁;再次,辩证思维方法为科学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动力,推动科研工作者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去解决科学认识活动中的新问题,不断开拓创新。
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从各个方面充实了辩证思维中的世界图景;现代科学思维以其特有的方式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的观点,并进一步促使辩证思维方法具体化、精确化。
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的相互结合日益重要。
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把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机地统一起来,更加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指导科学研究。
2.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有哪些?试析批判性思维对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
(一)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1)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
两者是对立的统一,具有互补性,不可偏废。
需要在两者之间保持
思维的张力,在收敛中注意发散,在发散中注意收敛
(2)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创造性思维特别注重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3)直觉与顿悟思维
(4)移植、交叉和跨学科研究方法
移植和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
(二)重要意义:
1)创新离不开批判精神的支持和帮助。
在面对旧思想、旧观念和旧技术时,创新者要破旧立新,实现理论突破和技术革新,就必须具有独立思考、敢于怀疑的胆略;具有寻根究底的强烈好奇心和舍我其谁的高度自信心;具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科学精神;具有善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勇气。
没有批判精神的介入、驱动、引导和激励,创新意识就难以孕育成型,创新过程就不能启动并持续下去,创新成果也就不能最终完成。
2)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相互需要,相互促进,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种思维。
有人认为,批判性思维的作用只在于批判,在于“破”,会阻碍创新。
其实不然,批判性思维在重视“破”的同时也重视“立”,寻找好的论证和正确的知识是批判性思维追求的目标。
由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密切关系也可看出,培养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培育和鼓励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在创新思维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也需认识到,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各有侧重,前者更强调观点或论证的清晰性、一致性、合理性等方面,后者更突出观点或论证的新颖性、灵活性、流畅性等方面。
要正确认识批判性思维对创新的作用和意义,还需要澄清两种常见的观点。
1)一种观点坚称创新需要发散思维,无需批判性思维。
这种观点的问题在于没有认识到创新既依赖发散思维,又依赖收敛思维。
2)另一种观点宣称创新是直觉、灵感、顿悟和形象思维直接作用的结果,批判性思维对创新非但无益,反而束缚人的思路,有害于创新。
不能否认直觉等因素对发明创造具有积极意义,但否认批判性思维的观点显然会走向非理性主义的极端。
实际上,没有批判性思维的指引和制约,发明创造就会流于漫无边际、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
第4章
1.试析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1)科学的社会功能。
科学的社会功能既能通过科学属性体现出来,也能通过科学满足人和社会的需要体现出来。
科学的社会功能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呈现出来的。
A.科学地精神性功能。
科学作为一种对自然界的真理性的认识活动和系统的知识形态,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从而改变人们的精神状态,这可称之为科学的精神性功能。
B.科学以技术为中介实现多种社会功能。
科学的社会功能主要通过技术表现出来,科学是现代技术的基础。
(2)技术的社会功能。
A.技术与生产、产业的紧密联系。
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它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展现出巨大的社会价值。
技术的重要功能是生产力功能。
正因为“科技—生产—经济”的一体化趋势,技术创新、高技术的产业化就成为促进社会发展、推动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B.技术的社会价值。
技术的内在价值是指主要通过技术发明和技术设计所形成的,由技术的自然属性所显现出来的价值。
在技术的内在价值中,技术的效用、功能是其主要内容。
科学技术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推进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
科学技术推进了人类劳动条件的改善。
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
科学技术推动着哲学观念的变革和思维方式的进步。
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民主的扩大,文化的繁荣,教育的普及,道德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类生活的现代化。
科学技术促进着经济结构的更新。
科学技术促进着生产关系的变革。
科学技术促进着上层建筑的变革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更新。
2. 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对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原因:
现代科学、技术和工程活动带来的伦理问题,有些是由于科学、技术和工程活动超越了传统伦理观念和约束机制的作用范围造成的,人类对这类新问题缺乏思想准备,无所适从,因而急需建立相应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形成新的的有效约束机制。
有些是由于社会生活转型过快,造成原有伦理约束机制部分失灵,需要在新形势下及时加以调整和修复。
还有些是久已存在的违背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现象,在新形势下变得十分突出。
有些问题所涉及的伦理观念和约束机制,有些是直接针对现代科学、技术和工程活动而言的,有些是间接与现代科学、技术和工程活动相关的,它们共同构成现代科学伦理、技术伦理与工程伦理研究的内容。
科学的伦理规范:
1)科研人员在确定科研选题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对研究本身做出伦理评价,要对其研究行为负责。
如果估计到科研的结果会
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那么科研人员应当进快停止科研活动。
2)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和应用活动中,应当坚持科学精神,按照严格的科学方法获得研究结果,保证科学研究的原创性,避免任何
形式的抄袭、剽窃和弄虚作假。
3)科研人员应该按照科学界普遍的行为规范,处理科研活动中的学
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善于与同事合作,尊重学术前辈,努力提携
后学。
4)科研人员应该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对为科学和反科学的不良社会现象自觉地加以抵制。
5)科研人员应该无私的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努力拼搏的精神。
技术的伦理规范:
技术对伦理体系发挥作用,但伦理也不仅仅是被动的等待着技术的改造,二是通过积极的反应,参与到技术活动的过程中。
伦理对技术的这种参与,主要是通过提供规范的形式实现的。
技术的伦理规范是指人们在技术活动中通过协商形成某种道德共识以致形成道德规范,对技术活动进行约束。
1)伦理对技术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具有选择和定向作用。
2)伦理道德对技术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3)伦理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
(3)道德方面包括
追求真理,勇于创新;认真严谨,精益求精;
热爱自然,珍惜资源;团结协作,乐于奉献;
谦虚谨慎,敢于负责;合理检验,敢于怀疑;
公正无私,诚实无欺;学术民主,竞争自由。
(4)法律方面包括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认真落实科技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创新的法律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3. 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
答:(1)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需要经济、政治、哲学、教育等社会各方面的支撑,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科学技术顺利运行的保证。
(2)科学技术的运行必须与国际综合国力的提高、国家利益的维护以及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相一致,为此,需要进行恰当的公共政策。
(3)科学技术运行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应该以先进的文化理念引导科学技术
已经建制化的科学活动必须全部满足如下三个条件:1)社会接受科学活动,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功能,科学活动因其自身价值受到社会重视;2)必须有一套调整科学活动的领域中的行为的规范,其方式要有利于科学活动实现科学目标,并保持有别于其他活动的自主性;3)这些特定的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要适应其他活动领域中的社会规范。
为了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必须从经济条件、社会环境与国家政策三个方面予以保证。
从政策、法规与组织机构,制度化诸方面予以保证,包括建立保障研发活动社会运行的机制,建立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机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技术体制。
要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的运行就要颁布以下措施: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逐步增长的政策措施,健全科技投入体系;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措施,实施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应用推广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创新金融服务科技的方式和途径,综合运用买方信贷、卖方信贷、融资租赁等金融工具,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建立国家重大关键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分析和预警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认真落实科技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创新的法律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科技开放合作,加大引进国际科技资源的力度。
第5章
1. 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
答:
1)指导思想
a.在创新精神环境培育方面,要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
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推崇创新,尊重创新的氛围。
b.在科技投入方面,要实现统筹项目、人才、基地的安排。
c.在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要把科技人力资源视为战略资
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d.在自主创新方面: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工作
的首位,着重提升面向国民经济重大需求,提升解决瓶颈制约的突
破能力
e.在创新产出方面,要使加大创新产出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目标。
2)社会文化环境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进入21世纪,为了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要认真思考和积极部署创新型国家社会文化环境建设,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塑造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灵魂。
a.创新精神培育环境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
相互激荡的密切关系。
b.创新合作环境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有赖于各创新主体的互动和
合作,当代创新已经成为全球的活动,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同样有
赖于国际合作,国外创新型国家十分重视创新合作环境建设。
c.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环境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必须对知识产权进
行有效地保护,国外创新型国家十分重视知识保护法律环境建设。
3)政策支持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质是依靠国家的社会管理功能,把社会打造成创新型社会,期活动的过程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政策支持,即通过实施强有力的投入政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推动自主创新政策、创新产出政策等,能够有效地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加大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加创新产出等,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