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文言文整体阅读 赤壁赋练习(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整体阅读:赤壁赋课后练习(4)

1.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①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 ②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

③何为其然也_____________ ④方其破荆州_____________

2.本文写客吹洞箫的声音非常精彩,“如怨如慕,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B.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C.项伯杀人,臣活之 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4.与“相夫教子”的“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杂然相许B.伯乐学相马

C.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今安在哉?(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课文节选,完成文后的题目。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一世之雄也固:本来

B.举匏尊以相属举:全,都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坐:端坐

D.托遗响于悲风遗响:余音,指萧声

2.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B.月出于东山之上。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3.对选段有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对话,打破了赋的传统语言表现形式,新颖独特。

B.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

C.主客问答,实际表明了作者内心深处激烈的矛盾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旷达的一面战胜了消极悲哀的一面。

D.第一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4.翻译下列句子。

(1)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7.阅读《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完成第1—4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匏樽以相属属:同“嘱”,嘱咐。

B.而吾与子之所共食食:享用。

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槊:长矛。

D.而天地曾不能一瞬曾:竟,简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游于是乎始

B.何为其然也

輮使之然也。

C.哀吾生之须臾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耳得之而为声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3.下面对《赤壁赋》主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B.“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暗示了时间不会停止流逝,超脱只能是暂时的,及时在大自然中行乐是忘怀人生苦闷的正途。

C.《赤壁赋》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它既有传统赋体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

D.文中客的观点和感情可看做苏轼的日常感受和苦恼,而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时的领悟,这一切是通过呜呜洞箫、主客设问引发的。

4.翻译

(1)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8.阅读《赤壁赋》(节选),完成1—4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