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屯堡山歌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分析
屯堡文化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背景屯堡文化是贵州安顺地区独具特色的活态地域文化,被誉为中国屯堡文化之乡。
它起源于明代,是明代政府实行屯田戍边政策的结果。
屯堡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屯堡文化的主要特征1. 建筑风格独特:屯堡村寨的建筑以石头为主要材料,石板、石块、石瓦、石巷、石井、石板路等,形成了独特的石头建筑风格。
这种建筑风格具有坚固、耐用、美观等特点。
2. 民间艺术丰富:屯堡文化中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如木雕、石雕、剪纸、刺绣、地戏等。
这些艺术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3. 民俗风情独特:屯堡文化的民俗风情独特,如服饰、饮食、节日、婚丧嫁娶等。
屯堡人的服饰保留了明代官话(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和江南水乡的风情,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4. 语言特色鲜明:屯堡人的语言多带卷舌音,发音快,透着军人的阳刚之气。
这种语言特色是明代官话和江南水乡语言的结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三、屯堡文化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安顺市依托丰富的屯堡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屯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对屯堡村寨的古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使其得到有效保护。
2. 创新发展屯堡文化:通过举办屯堡文化节、组织艺术家采风活动、开发旅游产品等方式,推动屯堡文化的创新发展。
3. 挖掘屯堡文化内涵:深入研究屯堡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价值,提升屯堡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屯堡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四、结论屯堡文化作为贵州安顺地区独具特色的活态地域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我们要充分认识屯堡文化的重要性,加大对屯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推动屯堡文化的创新发展,让屯堡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2篇一、背景屯堡文化是我国明代时期在贵州安顺地区形成的一种独特地域文化。
乡村振兴背景下屯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安顺九溪村为例

城乡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31卷第04期(总第480期)1 九溪村及其屯堡文化介绍九溪村是安顺最大的屯堡自然村寨,有“屯堡第一村”之称。
作为“屯堡第一村”,九溪村具有浓厚的屯堡文化韵律,语言是独特的“言旨话”,历经数百年变迁却未被同化;女人们的服饰是最纯正的明代凤阳汉装;最具特色的是他们的建筑,屯堡建筑多以石木为材,甚至屋顶也是石板构成,这是由于当地环境和战时需要,并且建筑的窗户很小,据说是为了抵御外敌,同时观察敌情。
这种既高雅美观又具独特防御性的建筑是安顺屯堡特有的建筑风格。
最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屯堡地戏粗犷豪放,历史悠久,以其原始的表演风格著称。
屯堡地戏的表演者需戴彩绘木雕面具,俗称“脸子”,它是我国浪漫主义巫文化的产物,由于贵州地形闭塞,保存完好,流传至今。
通常情况下,每个屯堡村寨会演出固定的一堂或几堂戏,在九溪村演出的地戏有三堂,为:《四马投唐》《封神演义》《五虎平南》,这些戏剧的内容主要是古代征战时期英雄人物的事迹和重大的历史事件。
九溪村每年会演出两次地戏,一场是在春节期间,大年初一一直持续到元宵节,时间较长,十分热闹,叫作“跳新春”;另一场是在每年六七月稻谷扬花的时候,叫“跳花灯”“跳鬼节”或是“跳米花神”,这时演出虽然会断断续续,但也会持续半个月左右。
“古、大、深、精、美” 是九溪人对这里的概括。
古,九溪村是具有600年史料可考据的汉族村寨;大,九溪村是安顺及周边最大的屯堡自然村;深,悠久历史、庞大规模,注定了这座村落文化底蕴之深厚;精,九溪村的村民生活精致、手艺精湛,多年来传承着汉族传统手工技艺和生活习俗;美,这里山美、水美、文化美。
2005年,九溪村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8年,九溪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
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九溪村也在奋力拼搏,目前九溪村经过征求民意和集体研究,决定走“村社合一”的新发展模式。
论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与旅游发展(1)

论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与旅游发展贵州省安顺市屯堡文化是中国优秀的古代文化遗址之一,属于史前遗址类型,发现了许多富有文化价值的文物,对研究我国古代文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安顺市又是一个以旅游业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城市,屯堡文化的发掘与保护,与安顺市的旅游业发展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史迹背景、地理优势、文化价值及旅游发展四个方面探讨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与旅游发展。
一、史迹背景安顺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贵州、云南、四川三省交界的黔西南边缘,屯堡文化遗址位于安顺市西秀区扁担山。
屯堡文化遗址是中国优秀的古代文化遗址之一,文化遗址面积约7500平方米,文化层厚达4-6米。
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有关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早中期、东周、西周等时期的陶器、铜器、玉器、骨器、木器、石器、甲骨文等文物,对于研究贵州西南部的社会发展、文化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屯堡文化的发现、研究和保护,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
二、地理优势安顺市地理位置优越,在贵州的中西部,与湖南、广西也比较接近,尽管屯堡文化的史迹确定了设立了考古遗址公园,但它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协调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史迹,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的旅游资源。
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屯堡文化遗址及其所在的安顺市又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在未来的旅游发展中,极具发展潜力。
三、文化价值屯堡文化的发现和研究,填补了贵州西南地区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空缺,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而屯堡文化内部的三座墓群(即南沙桥墓群、蒙竹寨墓群、永田墓群)则十分引人注目,也是当地文物保护方面的重要资源。
例如在屯堡遗址第一阶段,三枚玉璋的发现,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
由此,我们可以继续挖掘高昂的文化价值,为旅游业开发提供遗产价值的担保,并保护文物不被破坏。
四、旅游发展安顺市旅游资源丰富,已形成以黄果树景区、龙宫景区、西江千户苗寨、屯堡遗址公园等重点文化和自然景点为基础的旅游格局,成为全国著名旅游城市之一。
山歌现代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山歌现代发展现状分析报告引言山歌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唱腔艺术形式,通过歌词的朗诵和歌曲的演唱,表达人们对生活、情感和社会的思考和感受。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山歌这一传统艺术形式逐渐走向边缘化。
本报告将对山歌现代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现状分析1. 人口迁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工作,导致山歌流派人才的流失。
由于山歌通常在农村地区传承和演唱,人口迁移使得山歌曲艺的传承面临困难。
2. 受众缩小化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娱乐方式的多元化,使得年轻一代对于山歌这种传统艺术形式的兴趣逐渐减弱。
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时尚、流行的音乐和文化表达方式。
这导致山歌的受众缩小化。
3. 缺乏宣传和推广在现代媒体的冲击下,山歌很难在广大的媒体渠道上获得展示和宣传的机会,很多人对山歌曲艺的了解仅限于一些乡村农民和一些地方性的演出。
缺乏宣传和推广导致山歌曲艺的受众范围有限,发展受阻。
4. 缺乏创新长期以来,山歌传承一直注重于流派的传统,对于曲艺形式和内容的创新较少。
这使得山歌逐渐被认为是守旧和过时的形式,难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兴趣。
发展方向1. 传承与创新并重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山歌曲艺应注重传统传承的同时,进行创新发展。
可以通过改良曲调、更新歌词内容和舞台表演形式等方式,使山歌更具现代感和新鲜度,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
2. 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山歌需要借助现代媒体的力量,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多种传播渠道,扩大其在全国的影响力。
同时,也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跨界合作,创造更多的表演机会,提高山歌的知名度和接受度。
3. 建立专业培训机构在农村地区建立专业山歌艺术培训机构,通过培训传统山歌的技艺和理论知识,吸引更多有志向的年轻人从事山歌艺术。
这样可以减缓人才流失的问题,推动山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4. 加强政府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山歌曲艺的支持力度,提供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鼓励山歌艺术的发展。
对屯堡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考

对屯堡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考一、屯堡溯源屯堡人是对居住在安顺、平坝、镇宁等地明代屯军后裔的专称。
而以屯堡人为载体所形成的屯堡文化是对江南汉文化的延续与展。
“屯堡”一词最早出现在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安顺府署纂修的《安顺府志.地理志.风俗》载:“郡民皆寄籍,唯寄籍有先后。
其可考据者,屯军堡子。
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
当时之官如汪可、费寿、陈彬、郑琪作四正,领十二操屯军安插之类,散处屯堡各乡,家口随之至黔”。
可见,安顺屯堡追溯其渊源都与明初朱元璋在贵州的军事行动密切相关。
朱元璋称帝建立新王朝后,元朝的残余势力梁王把匝刺.瓦尔密仍盘踞云南,不愿归附。
为了达到经营西南边疆,重点控制云南的目的,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水昌候蓝玉、西平候沐英等为大将,统率三十万明军征讨云南并取得胜利。
《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记“云南已克......至只霭翠(贵州宣慰使)辈不尽服,虽有云南,亦难守也。
”为确保经营西南,明朝在西南地区大设卫所。
安顺是素有“滇之喉,黔之腹”之称的军事战略要地。
安顺经营得当,可“右临粤西,左控滇服”,同时还可拥兵威服各少数族。
因此,明洪武十五年在贵阳置贵州都指挥使,统领十八卫二所,其中贵阳以西的六卫就有威清、平坝、普定、安庄四卫的治所在安顺境内。
随着卫所的大量设置,军士们奉命控扼要地,广开屯田以自给,这批屯军及家属从此落籍贵州安顺一带。
因此,明初在安顺军事屯田的军民,是现今屯堡人形成之渊源,但是构成屯堡人群体的绝不仅是调北征南军民的后裔,它还包括后来以调北填南等方式进入屯堡区域的移民。
二、屯堡文化的界定屯堡人的入黔祖先大都原籍江南,尽管历经数百年的变迁,今天的屯堡居民基本上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代江南汉族文化内容。
军事行动的展开使汉文化落地生根,形成了我们今天在安顺地区看到的屯堡人及其屯堡文化。
关于屯堡文化,学者界定不一,翁家烈先生如此定义说:“屯堡文化是古代汉文化在贵州的一份厚重的历史积淀,其发生发展变化及其对贵州历史文化的作用,通过屯堡人的这种特定的载体来实现展开”。
论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与旅游发展

论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与旅游发展【摘要】贵州省安顺市的屯堡文化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密不可分。
本文通过对屯堡文化特点、历史发展、对旅游的影响、传承与保护以及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进行探讨,揭示了屯堡文化和旅游业之间的紧密联系。
结论部分指出了屯堡文化与旅游发展的潜力及未来发展趋势,强调了重点发展方向。
通过对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还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
在未来,应该加强对屯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以提升贵州安顺的旅游吸引力,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双赢发展。
【关键词】贵州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发展,文化传承,旅游项目开发,发展潜力,发展趋势,重点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贵州安顺屯堡文化是中国独特的农村文化现象,屯堡是指一种传统的村庄聚落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屯堡文化被认为是中国农村社会结构演变的产物,同时也是贵州地区特有的文化象征之一。
这种文化形式在当今社会依然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了吸引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贵州安顺作为屯堡文化的代表性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更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屯堡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对于加强贵州地区乡村振兴、推动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挖掘屯堡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可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可以使更多的游客了解和关注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探讨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对于挖掘当地文化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贵州安顺屯堡文化是中国乡村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对于研究者来说,深入探讨屯堡文化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屯堡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乡村传统文化的瑰宝。
屯堡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对于传承乡土文明、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屯堡文化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屯堡文化研究的现状及问题杜应国屯堡文化研究概述屯堡文化——作为黔中安顺所独有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浮出水面,进入研究视野以来,就一直保持着持续升温的势头。
其间,安顺地戏于1986年赴法国和西班牙的演出及演出所引起的社会轰动,可以说是形成屯堡文化研究热的一大契机,越来越多的地方文化学者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射于其上。
多年来沉寂无闻的屯堡文化迎来了它的第一波研究热。
不过,如今已鲜为人知的是,地戏出国及其所引起的轰动,这本身就是贵州学术界、文化界人士努力推动的一个结果。
(1)学术研究能够引出如此出人意料的社会效应——这样的结果,不仅扩大了屯堡文化的影响,而且也反过来鼓舞了学者研究的热情。
于是,自地戏出国前后的八十年代中期起,一批相关的研究成果陆续出版,如沈福馨先生的《贵州安顺地戏面具》、《安顺地戏》,高仑先生的《贵州地戏简史》,以及由沈福馨、帅学剑等编著的《安顺地戏论文集》,顾朴光先生的《中国傩戏调查报告》等。
这是贵州学术界在屯堡文化研究方面最早收获的一批果实。
正是在这批奠基性成果的基础上,包括地戏在内的屯堡文化研究迎来了九十年代之后的热闹局面,地方文化学者的研究热情持续高涨,本土研究队伍大幅扩展。
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末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全球,迅猛到来,全球化与地方性的紧张、冲突成为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具有强烈地方性特征的屯堡文化现象,也吸引了一些非本土学者(海外、省外及台湾地区)的注目。
在他们的参与和推动下,一批以屯堡村落及其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内容的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先后在安顺展开,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格局,那就是有关院校及专业研究机构人员的参与、介入和与地方文化学者的有机结合。
这样的研究格局,不仅使内外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而且还带来了方法的更新和视野的开阔,既丰富了相关的学术背景和学理资源,又提高了专业研究的水准,因而大大拓展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浅谈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探讨

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探讨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探讨贵州省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备受国内外的关注。
其中,贵州屯堡的山歌文化是当地的一大特色,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文化产业之一。
本文将会对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更好地挖掘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贵州屯堡的山歌文化贵州屯堡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城。
在这里,有一种被称为“屯堡革命山歌”的民间艺术形式,是当地人民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方式。
屯堡山歌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当时革命者为了宣传革命思想,利用百姓群众最喜欢的唱歌方式进行宣传。
后来,这种民间艺术形式逐渐发展到当地各村寨,成为了屯堡地区最为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如今,屯堡山歌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赞誉和关注。
二、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在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被认为是继制造业、服务业之后的第三产业,其潜力是不可忽视的。
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作为当地的一大特色产业,自然也吸引了不少的关注和投资。
目前,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虽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 市场需求不足尽管屯堡山歌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但是,由于其专业性较强,难以被普通观众所接受。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文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屯堡山歌的受众也越来越少,这使得其市场需求日益不足。
2. 文化传承不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接受现代文化的熏陶,而忽略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这也就使得屯堡山歌文化的传承面临着诸多困难。
3. 产业链不完善目前,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的产业链还不够完善。
由于当地的技术和人力资源较为匮乏,很多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产业环节都无法满足当地文化产业的需求。
三、推进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1. 市场定位宣传首先,我们应该转变观念,重新认识贵州屯堡山歌文化。
屯堡文化与贵州旅游业发展

屯堡文化与贵州旅游业发展作者:马煜焜来源:《当代旅游》2018年第05期摘要:旅游业是指专门从事招待、接待、提供游览、住宿、餐饮、文娱等工作的一门综合性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因此,用文化带动旅游业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手段,可以帮助贵州省提高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本文对屯堡文化与贵州旅游业发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屯堡文化;贵州;旅游业;发展策略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贵州省旅游行业呈现出综合竞争能力弱等情况,使得特定旅游品牌无法形成,制约贵州省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1]。
屯堡文化作为贵州省特有文化,在发展中形成了“新、奇、异、知”的特点,为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基于此,本文就对屯堡文化进行阐述,并提出以屯堡文化促进贵州旅游发展的对策,以期提供参考依据。
一、屯堡文化的简介屯堡文化主要是指明代,从江南随军、经商到滇、黔的军士、商人的生活方式的遗存。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贵州省安顺一带还保存着屯堡人的生活习俗,他们有独特的居住习惯、饮食习惯、服装穿着习惯等,充分展现了古汉民族独有的文化資源,在贵州省占据一定位置[2]。
屯堡人在穿着、说话方式上都与周边人有着差异性,屯堡人在说话过程中有着浓厚的江淮口音,且说话音调高、发音跌宕起伏,带有大量的儿化音,展现出与众不同之处。
与此同时,屯堡人还有着不同的休闲娱乐方式,他们的民间艺术样式丰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大破铁阳”、“薜仁贵征东”,在展开这些游戏过程中,屯堡人需要使用各式各样的道具,无论是否上台表演,都会表演出地方特色,展现出其固有的文化特色。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屯堡传统娱乐项目有好多都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二、以屯堡文化促进贵州旅游发展的策略分析(一)贵州省加强国内外合作,打开旅游市场众所周知,贵州省不仅是世界知名山地旅游地,更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丰富资源,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对贵州省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3]。
贵州屯堡古村落传承发展的价值

66贵州屯堡古村落作为贵州有名的地理坐标,也是贵州文化的代表之一,它保留着中国明代时期古文化的遗迹,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同时也为文化的传承和汉民族古代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屯堡,亦作“屯保”,意为驻有军队的城堡。
谈到屯堡,还得回溯到明朝的“调北征南”的事件。
大明洪武十四年,由于云南梁王巴扎刺瓦尔密的反叛,明太祖朱元璋派兵征南,最终平定;经此战役朱元璋便命令征南大军就地屯军,以保证西南地区的稳定。
屯军可以同家人一同屯扎,于是就有了之后的“军屯”一说。
后来为了地区的发展,明朝政府开始推行移民政策,迁入的汉人按照土地的划分,实行区域化的管理,被称为“民屯”,在历史上也被称之为“调北填南”。
除了军屯和民屯,为弥补当地商品物资的不足,大明帝国甚至还征集汉族商人进入贵州经商,并称其为“商屯”。
当时屯军是为了稳定军心,但这一屯就是六百多年,经过六百多年的时间变迁,最终成为了现在的屯堡。
纵然历史时间不断地迁延变化,今位于贵州安顺西秀区以及平坝、镇宁区一带的屯堡人仍然传承和保留着六百多年前明代汉族的民俗文化,其建筑、服饰、语言、民俗、信仰等都蕴含着六百多年前的文化元素,因此屯堡古村落文化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时也为当今社会提升文化软实力、研究汉民族古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在电子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数字化与网络化程度的加深、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各地文化交流的常态化的影响,对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屯堡古村落文化也不例外。
虽然屯堡人留存并延续了六百多年前明代汉族的风俗习惯,但由于对新生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及生活、经济的压力,很多年轻人离开了当地外出工作和生活,导致文化的传承人越来越少。
屯堡古村落文化越来越鲜为人知,并逐渐失去其活力。
屯堡古村落传承与发展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是循环相通的,中国人数千年以来的行为思想演变逐渐形成了中华上千年的历史文化,是历代先辈们流传下来的知识硕果,潜移默化中促使中华民族文明的形成。
论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与旅游发展

论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与旅游发展贵州省安顺市屯堡地处贵州西南部,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方。
近年来,屯堡地区的文化与旅游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对推动当地经济和促进屯堡文化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屯堡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贵州省重要的革命老区之一、在党的领导下,屯堡人民曾与革命先驱一起奋斗,为中国革命历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屯堡文化作为贵州重要的革命文化遗产之一,得到了广泛关注和保护。
为了进一步挖掘和传承屯堡文化,当地政府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首先,屯堡地区加大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
通过修缮和保护历史遗址、古建筑等,不仅保留了历史的痕迹,也让游客有机会亲身感受到悠久的历史文化。
其次,屯堡地区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如革命题材的展览、戏曲表演、传统文化节庆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加,提高了屯堡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旅游发展方面,屯堡地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风景优美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屯堡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有古老的山川和河流,还有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这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同时,屯堡地区也注重开展乡村旅游,通过打造特色民宿、农家乐等形式,将农业、乡村风貌、乡土文化等融入到旅游体验当中,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除了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屯堡地区还注重开发旅游产品和推广旅游特色。
例如,引入国内外知名旅行商和旅行平台,通过组织专题推介、发布旅游线路等方式,将屯堡地区的旅游资源和特色进行宣传,提高了它的知名度。
同时,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屯堡地区与周边地区合作,形成了一些旅游线路,打造了一些旅游品牌,丰富了游客的旅游选择,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
总体而言,贵州安顺屯堡地区在文化和旅游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举办文化活动、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等举措,屯堡地区既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底蕴,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作者:徐倩倩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41期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但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一些老的矛盾尚未解决,新的矛盾又不断涌现,并相互交织在一起。
这就要求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积极化解各种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保持社会的祥和、有序发展。
文化與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文化在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贵州安顺;屯堡文化;旅游业;互动发展一、屯堡文化在安顺旅游业发展中的因素分析屯堡文化与民俗旅游紧密结合、相得益彰,使安顺旅游业的发展焕发出光彩夺目的魅力。
安顺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文物古迹荟萃。
安顺位于贵州省中西部,距贵州省省会贵阳90公里,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之称。
安顺的屯堡人都保留着奇异神秘的民俗风情和众多的节祭。
因此,安顺是我国颇富盛名的旅游资源富集地区,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数量众多,品位极高。
安顺文化底蕴深厚,是贵州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区域,是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穿洞文化、夜郎文化、牂牁文化、屯堡文化、三国文化、攀岩文化、三线文化等独特的文化优势。
安顺素有“中国瀑乡”、“屯堡文化之乡”、“蜡染之乡”、“西部之秀”的美誉。
境安顺全景图(4张)内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3.9℃,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并保持稳定,是国家最早确定的甲类旅游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贵州省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及西线旅游中心。
安顺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到安顺观光旅游的海内外游客逐年增多。
“凡是能引起旅游者参加民族文化旅游、能被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出经济和社会价值的民俗因素和民俗事项,即可成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二、屯堡文化和安顺旅游业互动发展的意义屯堡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屯堡文化的复苏、传承和保护屯堡文化,通过旅游的方式呈现在游人面前,使旅客在体验神奇、古朴韵味的同时,获得刺激和愉悦,也满足了他们探寻新奇文化的旅游需求,增进了游人对屯堡文化的了解。
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探讨

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探讨贵州屯堡山歌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一直延续至今。
屯堡山歌是贵州传统民间艺术的代表,其独特的音乐风格、优美的歌词和朴实的表演形式,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屯堡山歌文化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就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的概述屯堡山歌文化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屯堡镇所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因母亲河屯堡江、屯堡山、屯城三座山相连而得名。
屯堡山歌的演唱形式主要是以二重唱为主,由一男一女或两男或两女组成,其表演手段主要是吐字清晰,音高跌宕,音调优美,富有感染力。
屯堡山歌的歌词内容包括了丰富的人生哲理、爱情哲理、劳动生活,以及民族风情等,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重的情感色彩。
屯堡山歌文化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其在贵州省乃至全国的民间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觉醒,屯堡山歌文化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屯堡山歌已经走出了贵州,走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
二、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1.发展现状屯堡山歌文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文化传承阶段,第二阶段是文化产业化阶段。
在文化传承阶段,屯堡山歌以口传心传的方式被不断传承下来,历经数百年后,屯堡山歌的数量得以保存,但在群众传统的学徒制下,传承中缺少系统性、科学性的指导和保护,传承中途出现失误的风险会更高。
在文化产业化阶段,随着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屯堡山歌文化产业也逐渐得到了重视。
在近年来,许多民间文化企业的兴起,使屯堡山歌文化涌现出了新的生机。
在宣传推广方面,屯堡山歌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各种媒体上,如电视、广播、网络等。
这些媒体的力量不断扩大,向更广阔的范围推广。
2.发展趋势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点:(1)社会力量参与更加活跃。
在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力量的参与至关重要。
屯堡文化及其产业化路径研究

屯堡文化及其产业化路径研究彭振【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同时也在不断发展。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越来越突出,研究人员对它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具有独特性的地域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人民对地域文化关注度不断上升的同时,国家对地域文化同样给予了极大关注,国务院正大力倡导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实行全面复兴。
本文对屯堡文化的背景、现状进行研究,探索其艺术特点,唤起更多人参与对屯堡文化的研究,促使对现行屯堡文化的宣传与保护。
【期刊名称】《艺术家》【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1页(P44-44)【作者】彭振【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27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同时也在不断发展。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越来越突出,研究人员对它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具有独特性的地域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人民对地域文化关注度不断上升的同时,国家对地域文化同样给予了极大关注,国务院正大力倡导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实行全面复兴。
本文对屯堡文化的背景、现状进行研究,探索其艺术特点,唤起更多人参与对屯堡文化的研究,促使对现行屯堡文化的宣传与保护。
一、屯堡文化(一)黔中喀斯特地域屯堡“文化空间”地域对于文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虽然地理环境决定论仍不能被人们完全接受,但对于屯堡来说,黔中安顺地区具有独特的地貌、结构、气候、水文及土壤,对于屯堡文化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中,形成了独特的黔中安顺屯堡文化。
(二)屯堡人族群“文化空间”我国拥有五十六个名族,其中汉族是分布最广,人口也最多,在我国的各个民族中,文化差异也是非常显著的,因此,各个地区出现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也就相对较为普遍,就连现在的联合国的代表作中,也有许多是一独特的种群作为人类学基础的。
安顺屯堡文化中具有许多不同于客家人惠安女等的诸多的文化现象,这对于形成独特的屯堡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贵州安顺屯堡文化社会特征及价值

贵州安顺屯堡社会特征及屯堡文化价值小云摘要:贵州安顺的屯堡乡民来自明朝调自中原及江南的屯兵,由于当地的地理地貌与屯堡先民的使命相合,所承载文化得以在区内封闭生存。
屯堡内通婚,区内各种组织繁多,其功能在于扩展核心家庭的文化及社会关系的构建。
有不同于其他农村地区的发达的社区公共空间。
屯堡文化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和谐价值、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等诸多价值。
关键词:屯堡,屯堡文化,社会特征有明一代,随着明王朝“调北征南”的军事政治行动和后继的开发西南边疆的战略举措,大批中原和江南各省军士及其家属入驻西南,开始了贵州历史上第一次最大规模的开发,在黔中一带积淀为汉族移民独特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语音语义、衣着服饰、宗教信仰及建筑风格等文化事象,并保持相对自我封闭状态,代代相传,相沿成习;在闭塞的山区条件下,组成独特的屯堡村寨,形成特殊的屯堡文化。
由于当时屯兵占据的是贵州最富庶的黔中地区,“屯堡文化”也成为黔中最重要的文化组成成分之一,影响着贵州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
尤其当年屯兵在四川、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大部分地域的移民与当地居民和后来移民均已实现地域性同化之后,黔中安顺的“屯堡文化”就成为目前国内仅存的因汉民族600年前集团迁徙积淀而成的地域历史文化现象。
一、黔中地理位置有利于屯堡文化聚集与发展屯堡人在黔中地区呈联系紧密、散点分布、居住集中的分布状态。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看,黔中在“调北征南”之前,就是湖广通往云南的重要和惟一的驿道所经之地,“调北征南”,建立贵州行省之后,更成为黔之腹、滇之喉的战略要塞,是明王朝军事政治举措中屯田戍守的重要营地,外部有河、山自然阻隔,内部交通相对便利,开放度大,这对于当初负有“七分屯田、三分征战”的使命,既要农耕自给,又要面对周边“夷民”叛乱等生存境遇和制度安排的屯堡先民来说,提供了内部通讯呼应便捷,对外封闭阻滞,适宜迁徙而来的集约化族群稳定生存的条件。
也正是黔中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的特殊条件,为大规模的屯堡先民及后续移民的安居和统一社区结构的形成,文化、礼仪、宗教的传承等提供了物质资料和资源互补的各种条件。
贵州山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贵州山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贵州是中国的山歌之乡,在这片土地上,山歌作为一种流传久远的民间艺术形式,一直扎根于山区的民众之中。
在现代化的浪潮下,贵州山歌面临着许多挑战,但也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分析贵州山歌的发展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趋势。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贵州山歌的发展现状。
贵州山歌起源于古老的苗、侗、瑶等山地民族的生活中,是他们以歌舞的形式表达情感和记录历史的一种方式。
贵州山歌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而著名,被广大群众喜爱和传承。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普及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贵州山歌的传统表演场景和受众群体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现在,许多年轻人更喜欢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的影响,这使得山歌艺术在城市地区的市场份额有所下滑。
此外,由于贵州地处偏远山区,山歌艺术的传承也面临一些困难,如基础设施薄弱、人才培养不足等。
这些困难使得传统山歌呈现出衰退的趋势。
然而,我们也看到了贵州山歌发展的一些积极因素。
首先,贵州山歌作为民间艺术的代表,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民俗意义,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学者的重视和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保护和传承山歌艺术,如设立专门的山歌培训机构、举办山歌比赛和文化活动等。
这些措施为山歌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其次,贵州山歌在国内外的宣传和推广方面取得了进展。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贵州山歌作为当地文化的代表,在旅游景区和民俗村庄中开始受到重视和推广。
这为山歌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和游客。
同时,贵州山歌也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展露头角,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贵州山歌的发展趋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望。
首先,贵州山歌应当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创新表演形式和内容,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通过融合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将山歌艺术与当代生活相结合,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传递山歌的情感和内涵。
其次,贵州山歌需要进一步拓宽市场渠道,提高曝光率。
除了在旅游景区和民俗村庄等地进行表演,山歌艺术还可以在城市剧院、电视节目和网络平台上展示。
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探讨

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探讨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探讨贵州屯堡山歌文化是中国非常独特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属于贵州省土家族传统民间音乐之一。
它以“重节拍、重音乐性、重情感、重审美”的特点,被誉为“中国山歌的一股清流”。
近年来,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不断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集旅游、表演、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形态。
本文将阐述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发展策略。
一、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贵州屯堡山歌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是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它是从生活的点滴和人民悲欢离合中诞生的,是土家族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它通过山歌的形式、曲调、唱腔等来表达人们的生活感悟和情感交流。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也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如今,贵州屯堡山歌已逐渐从一种传统的民间音乐形式发展成为一种融合旅游文化、文化表演、文化交流的综合性文化产业。
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即文化表演、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意。
首先,文化表演方面,贵州屯堡山歌已经成为贵州省重要的文化名片,每年都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看和欣赏。
贵州省政府也大力支持此项演出活动,引进了不少艺术家和歌手。
作为民间艺术形式的贵州屯堡山歌,以其风采和作品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
其次,文化传承方面,贵州屯堡山歌的传承人较多,其传承有一套完整的规律和方法,从而保证了贵州屯堡山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最后,文化创意方面,贵州屯堡山歌的创意主要是将其文化价值和旅游资源相结合,通过将贵州屯堡山歌文化元素融入旅游开发和产品中,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丰富了旅游体验和旅游文化内涵,增强了旅游地的竞争力。
二、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也很明显,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尽管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不少,但是模式单一,主要还是集中在文化表演方面,可持续性不足,产业链相对薄弱,产业内部协同效应差,缺乏成熟的规划和全面、深入的考虑, 还需要采用更多元、更深入的方式来实现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的发展。
基于贵州屯堡山歌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分析

基于贵州屯堡山歌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分析作者:喻晨玲来源:《卷宗》2018年第17期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已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
贵州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同时又面临着不断的破坏乃至失传。
本文以贵州安顺屯堡山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屯堡山歌现状的阐述,分析其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和建议,将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
关键词: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传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贵州安顺屯堡山歌的文化产业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 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概况说起山歌,大家只想得到在通讯还不发达的时期,农间村民靠嗓子互相传词达意的情景,其实在电视普及的那几年,贵州安顺的屯堡山歌也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
2007年5月29日,屯堡山歌被公布为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安顺,屯堡山歌最流行的区域是西秀区的旧州镇、大西桥镇、七眼桥镇、双堡镇和平坝的天龙镇等。
政府为了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近十余年来,每逢佳节之时都会组织大型的屯堡山歌演唱会及屯堡山歌大赛。
一批中青年山歌手脱颖而出,成为农村的“土歌星”,每逢娶媳妇、嫁姑娘、立房子、迁新居等喜庆场合,农民群众就会请这些“土歌星”进村寨、进家庭演唱。
更有人将当地一些著名“土歌星”的演唱,录制成光碟,摆在市面上卖。
城市的街角,乡村的集市,杂货郎的篮子里,都装满了山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几十上百个山歌碟子。
山歌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以山歌为主导的文化、娱乐和服务的活动以及相关活动的合集,它是对山歌这一文化产品的生产、包装、销售和服务的产业化过程。
体现了山歌文化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融合。
经过多年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组合,贵州安顺屯堡山歌的演出市场和队伍已见雏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屯堡山歌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分析
作者:王文成
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16期
【摘要】贵州屯堡已具有600年历史文化底蕴,其中的屯堡山歌已被认定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介绍屯堡山歌现状,探讨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新的发展途径,以期起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又对文化资源进行保护的作用。
【关键词】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传承
中图分类号:J64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6-0076-01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贵州安顺屯堡民歌文化产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简介
山歌顾名思义,是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劳作时宣泄喜怒哀乐情绪而形成的曲调。
山歌可以一人独唱,也可以两人对唱还可以多人伦常。
歌词大多是歌颂自然雨雪山川,表达男女爱慕之情或是传唱故事等内容,在没有通讯的年代里,唱山歌能够为辛苦劳作的人们带来一丝慰籍。
屯堡山歌被列为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安顺市,屯堡山歌最流行的地区是西秀区大西桥镇、齐洋桥镇和平坝天龙镇。
为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十多年来,政府每年都会举办大型的屯堡山歌音乐会和比赛。
一群中青年山地歌手脱颖而出,成为乡村的“山歌之星”。
每当村寨人娶媳妇、盖房子、搬新家等喜庆场合,农民都会邀请这些“山歌之星”进入村庄和家庭唱歌。
一些当地著名的“山歌歌手”被录在CD-ROM上,并在市场上出售。
二、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足。
屯堡山歌作为汉族的一个特殊群体,今天的屯堡文化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与西北山歌和广西壮族山歌的同类命题相比,屯堡山歌无论是在音乐还是文化分析方面,其相关的学术研究相对较少。
此外,多数山歌歌手来自于社会群体欠发达地区,缺乏对山歌的文化和丰富的现代文化产业成就認知,由于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非常稀缺,不能挖掘山歌的文化内涵。
(二)山歌文化资源趋于流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已经从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生活方式的根本变化使山歌失去了孕育的土壤。
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业成了副业。
大多数年轻一代外出工作,留下空巢老人。
传承人的不断减少,使得山歌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和传承。
(三)山歌文化发展模式单一。
贵州省的一些地区每年都会举办跨地区的山歌比赛等娱乐项目。
艺术团虽多,但存在着供大于求、效率低下、管理落后等问题。
这些活动确实有利于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的发展,但取得的效益仍然十分有限,只在当地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缺乏创新创意理念。
在过去,屯堡人认为山歌不能在村子里唱,只能在村子外面的山上或田野里唱,内容主要是关于男女之间的爱情。
随着农民素质和观念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内容已经不能引起农民的兴趣。
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进行变革和创新。
三、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途径
(一)加强认识。
对屯堡山歌的研究应从歌词、曲调入手,深入到山歌演唱者的内心世界,再深入到山歌文化,最后深入到与山歌有关的自然、社会、文化和人。
在山歌文化的特征中,在山歌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在山歌文化中,在自然、社会、文化、人自身和山歌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
这是一个动态的关系,从平衡到不平衡,从不平衡到新的平衡,永恒变化影响着整个山歌文化发展的规律性,也影响着富有个性的屯堡山歌文化的兴衰起伏。
(二)全面积累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山歌文化产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力资本的竞争。
首先,通过举办文化艺术展览、开放博物馆、建设高水平图书馆,提高山歌演唱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知识文化水平,更好地承担文化发掘和传承的重要任务;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培训,不断根据他们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调整。
最后,政府应该努力投资人力资本的积累的民间歌曲、山歌文化的引进和培养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这样人才能留住,弘扬屯堡山歌文化。
(三)产业间融合发展新模式。
贵州文化产业的项目和产品主要集中在文化表演、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手工艺生产等传统产业。
贵州文化产业的主要商业模式有“旅游”和“贵州模式”。
山歌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少数民族特色产品的协调发展。
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加强与旅游的融合。
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发展乡村旅游。
通过旅游、农业等产业的结合,形成优势互补、产业升级,实现产业间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通过创意、知识型、科技型等现代文化产业的创造,不断刺激高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
四、结语
山歌文化产业化发展对保护和传承山歌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要他们得到合理的发展,他们就可以互相促进。
然而,山歌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用新的思路去唱屯堡山歌,把贵州的故事讲好。
参考文献:
[1]王磊,刘艳秋,陈宏伟.基于云南山歌视野下文化产业发展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
[2]孙文.屯堡山歌——作为社会过程的山歌艺术[J].民族艺林,2015.。